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江河水沙变化趋势与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70
1
作者 胡春宏 王延贵 +1 位作者 张燕菁 史红玲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4-532,共9页
通过选定中国主要河流的代表水文站,分析了中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和总输沙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增加或减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090亿m3;年总输沙量在1960年前变化不大,1960年... 通过选定中国主要河流的代表水文站,分析了中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和总输沙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国主要河流代表站总径流量随时间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增加或减小,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4090亿m3;年总输沙量在1960年前变化不大,1960年后逐渐减小,从20世纪50年代的26.43亿t减小至2001~2008年间的5.95亿t;平均含沙量则从50年代的1.74kg/m3减至2001~2008年间的0.46kg/m3。中国南方主要河流和主要内陆河流的代表站径流量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北方河流代表站径流量除淮河、松花江外,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中国各主要河流代表站年输沙量除塔里木河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北方河流的减小幅度较大。影响中国主要河流水沙变化的主要因素分为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流域降雨量变化和流域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因素包括水土保持措施、水库工程、流域调水调沙及引水引沙、河道采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河流 水沙变化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中国
下载PDF
ICU中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9
2
作者 徐善祥 王连 +2 位作者 杨俭新 周光居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伤后24h内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急诊ICU的223例严重创伤患者的资料,记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对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伤后24h内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急诊ICU的223例严重创伤患者的资料,记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收住时的凝血功能、血常规、生化常规和血气分析等指标。以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碱缺失(BD)I〉6和休克指数(SI)≥1作为存在组织低灌注的标准。根据凝血功能结果将患者分为凝皿病组和无凝血病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创伤严重程度、APACHEⅡ值、低体温及低灌注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多因素回归方程。比较死亡与存活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结果52例(23.3%)符合创伤性凝血病的诊断,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5%vb9.4%,P〈0.01)。两组间的年龄、性别构成、创伤原因和受伤时间具有可比性,凝血病组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低体温和组织低灌注发生率、合并严重脑损伤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GCS评分、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Pit)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D≥6、GCS≤8和Plt计数是创伤患者入ICU时发生凝血病的独立预测因素。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明显延长。结论伤盾24h内收住ICU的创伤患者有较高的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创伤性凝血病与全身损伤严重程度、合并重型颅脑损伤、休克及低体温有关,并对不良预后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创伤性凝血病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中国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的元分析 被引量:39
3
作者 刘晓秋 白志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1-294,323,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并估计各危险因素控制后其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为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内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研究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这些文献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中国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并估计各危险因素控制后其发生率的变化趋势,为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内有关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危险因素研究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这些文献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计算各个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用Egger’s检验估计发表偏倚。结合抑郁症患者中各个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对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进行计算,评估危险因素控制后自杀行为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共筛选出11篇文献,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关联程度较高的前5位因素分别是绝望感高(OR=5.67)、自杀家族史(OR=4.01)、负性生活事件多(OR=3.91)、妄想(OR=3.41)以及自责(OR=2.85)。获得较大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的因素依次为绝望感高(62.82%)、焦虑感高(42.36%)、妄想(41.10%)、负性生活事件多(28.96%)以及认知障碍(23.91%),若上述5种因素的发生率在一定时期后下降25%或50%,则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分别下降15.70%、10.59%、10.27%、7.24%、5.97%和31.41%、21.18%、20.55%、14.48%、11.95%。结论:极端思维、有较多不合理信念、认知僵化等因素容易导致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自杀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主要河流的输沙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晶莹 张经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573,共9页
本文选择了中国 4 0余条重要河流 ,并对这些河流多年来平均输沙量及其环境因素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黄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很大 ,这主要是由于流域干燥的气候、松散的黄土层以及人类开垦活动加剧等原因造成的。对中国河流输沙量影响较大的... 本文选择了中国 4 0余条重要河流 ,并对这些河流多年来平均输沙量及其环境因素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黄河及其支流的输沙量很大 ,这主要是由于流域干燥的气候、松散的黄土层以及人类开垦活动加剧等原因造成的。对中国河流输沙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河流的径流量、干旱指数、最高海拔和人为活动。而流域年均降雨量、年均气温、相对高差、森林覆盖率等的影响则不明显。与世界主要流域输沙量的影响因子相比 ,中国主要河流输沙量受到人类活动和干旱指数的影响较为显著。在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主要河流产沙量的估算模式 ,即 log Ds=0 .185 2 log H+0 .3989log R+0 .0 80 3log Q+0 .16 39log Cult+3.0 6 89,模式得到了较好的验证 ,但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河流 输沙量 影响因素 径流 气候 地貌 植被 人类活动
下载PDF
影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动作难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马毅 闫红光 +1 位作者 吴志海 娄彦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1,16,共5页
对影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动作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度探讨,旨在为提高该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影响助滑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因素、环境因素和动作因素;影响腾空起跳的主要因素有出台的速度和体位角度;影响空中动作... 对影响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动作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度探讨,旨在为提高该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影响助滑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因素、环境因素和动作因素;影响腾空起跳的主要因素有出台的速度和体位角度;影响空中动作的主要因素有腾空的高远度、空中动作的质量和身体姿态;影响落地动作的主要因素有下肢的关节角度,腿部、腰腹部等肌肉力量和落地体位角度等,这些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动作完成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动作难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十大关系 被引量:25
6
作者 韩天富 《农业科技管理》 2008年第3期6-9,共4页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国家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升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文章提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应从体系内外科技队伍之间,体系内...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国家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提升国家和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文章提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应从体系内外科技队伍之间,体系内不同产业、不同阶段工作任务之间、不同层次科技人员之间、受聘人员承担的体系内外工作任务、利益分配之间及稳定支持与动态管理,中央行业管理与地方、部门行政支持之间,产业技术研发与机制创新之间的关系等10个方面正确处理体系内外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分工、强化管理、分步实施,保证体系健康、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 技术体系 建设 要素 关系
下载PDF
红茶萎凋中鲜叶理化变化及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黄藩 董春旺 +4 位作者 朱宏凯 叶阳 张成 何华锋 张坚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27期275-281,共7页
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首道工序,对红茶品质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和萎凋环境的变化,鲜叶发生一系列物理状态转变和化学成分变化。文章阐述了红茶萎凋过程中鲜叶发生的主要物理特性和酶活性、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等主要... 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首道工序,对红茶品质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和萎凋环境的变化,鲜叶发生一系列物理状态转变和化学成分变化。文章阐述了红茶萎凋过程中鲜叶发生的主要物理特性和酶活性、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等主要化学特性变化,重点分析了温湿度、萎凋时间及光照等主要技术因子对于萎凋效果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国内主要萎凋工艺技术和新型萎凋设备及技术。分析表明萎凋过程中鲜叶细胞变化趋势的研究,将是今后红茶萎凋基础性研究的趋势;有望通过各种检测技术可以将萎凋中鲜叶的感官信息转变成量化指标来对萎凋程度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凋 红茶 理化变化 影响因子 工艺技术
下载PDF
“7·22”岷县漳县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与影响因子间关系分析 被引量:24
8
作者 陈冠 孟兴民 +3 位作者 乔良 谭龙 郭富赟 张永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0-760,共11页
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了M S6.6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基础设施破坏以及人员伤亡,并诱发了一系列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对此次地震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分... 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了M S6.6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基础设施破坏以及人员伤亡,并诱发了一系列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通过现场调查和分析,对此次地震地质灾害隐患类型、分布与主要特点进行概括。利用边坡地质灾害数量和面积发育率两个统计指标,对受灾最为严重的岷县灾区的地震地质灾害分布与地形、地质、地震因子变量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地质灾害隐患在高程为2200~2800m范围内集中分布,在0°~15°缓坡内分布最多,坡向为S、SW和W的斜坡在地震作用下易诱发地质灾害,坡位为中坡的边坡内分布地质灾害数量最多;(2)软弱岩层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内泥盆系和二叠系板岩、灰岩岩组内分布近50%的地质灾害,面积发育率最大的则为新近系中厚层软弱泥岩、砂岩岩组。地质灾害主要沿发震断裂通过或距离较近的地方成片集中分布,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距离发震断裂20km以内的范围内;(3)震中距和PGA与地质灾害数量对应关系不明显,但是面积发育率整体趋势是随着震中距增加而减小,随着PGA增大而增加;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随烈度增大而增强;(4)越靠近公路和河流,地质灾害越易发生,集中分布区间分别为距公路0~800m和距河流0~6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县漳县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分布 主要特征 影响因子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邓文君 张海蓉 石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945-1949,共5页
肝硬化是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难愈,晚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更是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不但经历生理、心理、生活和经济的痛苦,在环境和精神上也备受困扰,对人们健康危害极为严重.故近年来肝... 肝硬化是消化内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起病隐匿,病程迁延难愈,晚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更是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不但经历生理、心理、生活和经济的痛苦,在环境和精神上也备受困扰,对人们健康危害极为严重.故近年来肝病专家强烈呼吁重视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而影响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病程、病情程度、Child分级、晚期各种并发症等.但其中以病程、病情程度、肝功能分级及晚期并发症的出现影响最大,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影响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以期更好地了解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生存质量 主要因素
下载PDF
鸭绿江河口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家胜 高建华 +4 位作者 李军 王珍言 严杰 白凤龙 程岩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1,共7页
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56个站位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量元素含量在鸭绿江西岸潮滩地区和西部海域波动较小,而在上游地区和河口口门地区变动较大,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内出现两... 对鸭绿江河口地区的56个站位沉积物的常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常量元素含量在鸭绿江西岸潮滩地区和西部海域波动较小,而在上游地区和河口口门地区变动较大,在河口最大浑浊带内出现两个峰值。R型主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控制效应对鸭绿江河口地区常量元素的含量分布起着主要作用,贡献方差达76.55%。运用Q型聚类分析将各站位归为两种类型,揭示出沉积动力环境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区特征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通过与附近河口对比发现鸭绿江河口及近岸地区沉积物中的常量元素含量同朝鲜半岛的河流、中朝准地台花岗岩以及朝鲜半岛花岗岩比较接近,但与长江和黄河有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常量元素 控制因素 鸭绿江河口
下载PDF
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苗苗 师昕 +6 位作者 马娇龙 岳海峰 王冰瑶 蒋爱民 鞠浩楠 邓强 刘佳铭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H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综合性高校336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及评...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HL)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综合性高校336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及评价。结果该校大学生HL水平为17.1%,其中医学专业大学生HL水平高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35.4%vs 10.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专业大学生中,三年级和四年级、学习成绩中等和优良、民族为汉族对其HL水平有正向影响(P<0.01);非医学专业大学生中,女性、选修医学相关选修课对其HL水平有正向影响(P<0.05),二年级对其HL水平有负向影响(P<0.05)。结论医学专业大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相差较大。医学专业大学生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HL影响因素不同,但均体现出医学相关教育与提升HL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医学 专业 大学生 现况调查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泰莱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晨 高宗军 +5 位作者 李伟 陆瀛 吕琳 刘元晴 邓启军 亓秀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39-1347,共9页
为了对泰莱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现场调查以及测定盆地各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成份,初步研究了该区域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泰莱盆地各地下水中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3^-和SO4... 为了对泰莱盆地的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通过现场调查以及测定盆地各类型地下水的水化学成份,初步研究了该区域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泰莱盆地各地下水中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3^-和SO4^2-为主,主要水化学类型有HCO3-Ca型、HCO3·SO4-Ca型、HCO3-Ca·Mg型、HCO3·SO4-Ca·Mg型和SO4-Ca·Mg型,部分地区NO3^-较高.研究区地下水中,离子基本以牟汶河为中轴线,由盆地边缘基岩出露区向盆地内部,呈逐渐上升趋势.盆地内地下水中,离子含量主要受水-岩作用的影响,其主要来源是区域内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岩和石膏等硫酸盐岩的共同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主要离子 泰莱盆地 控制因素
下载PDF
基于主控因子分析与GM-IAGA-WNN联合模型的平推式滑坡位移预测研究——以垮梁子滑坡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健 李桥 +2 位作者 巨能攀 许强 王昌明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2-872,共11页
滑坡位移预测模型是滑坡预警系统建立的核心,而模型可靠性与精确性关键在于主控因子的选取与基础理论模型的构建。学者们通过大量滑坡实例研究,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由于滑坡位移变化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及趋势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多... 滑坡位移预测模型是滑坡预警系统建立的核心,而模型可靠性与精确性关键在于主控因子的选取与基础理论模型的构建。学者们通过大量滑坡实例研究,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由于滑坡位移变化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及趋势发展的不确定性问题,在多因子联合作用下的位移预测模型尚有不足之处。本文以西南地区普遍存在的平推式滑坡——垮梁子滑坡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综合考虑坡体内外各项影响因子,利用灰色关联度与相关性分析对坡体变形主控因子进行优化筛选。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GM(1,1)灰色模型与改进型自适应遗传算法(IAGA)进行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WNN)联合预测模型构建方案。通过对垮梁子滑坡历时5年的监测数据挖掘分析,得知滑坡变形受累计降雨、渗压、地下水位及土体含水率影响显著,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比较吻合。相较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和未优化遗传算法-小波神经网络联合模型,该联合模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精度优势,在滑坡预警预报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位移预测 主控因子 遗传算法 小波变换 神经网络
下载PDF
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维 付菊芳 +7 位作者 胡雪慧 王丹 温佳 王安辉 于方方 刘俊 宋汉歌 周新民 《护理学报》 2015年第22期24-29,共6页
目的评估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身体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需求调查表,对2014年2-10月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220... 目的评估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身体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及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需求调查表,对2014年2-10月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科220对晚期肝癌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需求总分为(131.23±26.17)分,需求总均分为(3.65±0.73)分,需求总体水平介于"一般需要"和"比较需要"之间。各维度中以疾病知识需求得分(4.53±0.78分)最高,其次为医护相关行为(4.43±0.64)分、患者症状控制(3.88±1.18)分,而丧葬支持需求得分(2.94±1.12)分最低,各需求项目已满足比例均低于1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患者KPS评分、照顾者性别及照顾者照顾经历是影响照顾者需求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需求,且受多个因素影响,不同维度需求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照顾者群体,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的个体差异、症状体征等特点,加强对照顾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宣教,使其掌握疾病知识、照顾技能等,满足主要照顾者有效需求,提高患者和照顾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主要照顾者 需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试论白酒风味的成因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国强 陶锐 《酿酒》 CAS 2008年第3期6-13,共8页
决定白酒风味的六大因素为自然生态环境、原辅料、糖化发酵剂、工艺、设备、饮食文化;白酒的风味形成分三个阶段,分别是原生态阶段、探索阶段和调控阶段。
关键词 白酒 风味 主要因素 发展 形成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郝楠 张昊 +1 位作者 许雅琼 辛霞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8期2185-2189,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方便抽样,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的329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方便抽样,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的329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基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得分为(88.49 ± 16.47)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60.33 ± 11.5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患者关系、领悟社会支持、患者自理程度、性别和宗教信仰可影响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水平,且可解释总变异的54.2%。结论医务工作者应为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与教育,尊重并鼓励有宗教信仰者适当参与宗教活动,鼓励照顾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疏导其不良情绪反应,改善照顾者的居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癌症患者 主要照顾者 预期性悲伤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大学生转专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江海峰 张军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以安徽工业大学20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利用非参数卡方检验识别出真正的影响因素,并用logsitic模型分析发现,大学生转专业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专业的预期程度、专业与就业的关联度、就业前景预期等... 以安徽工业大学2015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利用非参数卡方检验识别出真正的影响因素,并用logsitic模型分析发现,大学生转专业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专业的预期程度、专业与就业的关联度、就业前景预期等因素对转专业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转专业 影响因素 非参数检验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监控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10
18
作者 石晶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6-88,共3页
为探求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思路和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分析影响高校教学质量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思与设想,并对教学监控内容与方法提出针对性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质量 主要因素 监控内容与方法
下载PDF
城镇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实践调研 被引量:9
19
作者 詹长春 周绿林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82,共5页
以江苏省6个样本地区为实证,从病种角度和费用角度对重大疾病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城镇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适宜度及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影响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多数地区重大... 以江苏省6个样本地区为实证,从病种角度和费用角度对重大疾病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城镇职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适宜度及保障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影响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多数地区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与适宜保障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影响因素主要在于医疗保险偿付政策、医疗总费用、收入水平及社会老龄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疾病 医疗保障 保障水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重度烧伤后并发脓毒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玉红 李华强 +3 位作者 王付勇 张青 曹建伟 钱丽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526-3529,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CD6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15例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重度烧伤...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CD6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15例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感染发生情况,分为脓毒症组(n=35)和非脓毒症组(n=80)。比较两组血清sTREM-1、CD64和TNF-α水平及临床指标,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感染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组入院时间、首次手术时间较非脓毒症组延长,有吸入性损伤情况比例升高(P<0.05)。脓毒症组血清sTREM-1、CD64及TNF-α水平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TREM-1、CD64以及TNF-α水平升高、首次手术时间>3 d、未行手术、吸入性损伤均为重度烧伤创面修复后并发脓毒症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性进行干预,从而降低发生风险,sTREM-1、CD64及TNF-α水平可作为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感染 重度烧伤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CD64 肿瘤坏死因子-Α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