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71
1
作者 束龙仓 王茂枚 +1 位作者 刘瑞国 陈国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1-495,共5页
将局部灵敏度分析和全局灵敏度分析引入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中,并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选取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河床沉积物渗透特性系数及模型输入项的河流水位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河流... 将局部灵敏度分析和全局灵敏度分析引入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中,并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选取含水层渗透系数、给水度、河床沉积物渗透特性系数及模型输入项的河流水位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中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水位对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其他参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全局灵敏度分析计算出的参数总灵敏度较小.这说明地下水数值模型比较稳定,可以用于模拟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数值模拟 局部灵敏度分析 全局灵敏度分析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间歇性输水影响下的2001-2011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变化 被引量:45
2
作者 黄粤 包安明 +2 位作者 王士飞 王永琴 段远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1-1262,共12页
采用2001-2011年野外调查资料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生态输水影响下的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植被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典型断面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各断面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与河道来水过程密切相关,近10年... 采用2001-2011年野外调查资料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生态输水影响下的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植被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典型断面植被对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各断面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与河道来水过程密切相关,近10年来经历了显著抬升(2000-2005年)—缓慢降低(2006-2009年)—小幅抬升(2010至今)的过程,主要表现为随生态输水量的改变呈波动变化;地下水位抬升幅度与生态放水量的相关系数达0.78,与生态放水持续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70。(2)2001-2011年塔河下游植被覆盖面积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灌木林地和草地变化显著,林地和耕地面积呈小幅度变化;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主要表现为2001-2006年显著提高和2006-2011年小幅变化。(3)植被覆盖度随地下水位的抬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垂直河道的方向上,同时期植被覆盖度与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均以输水河道为轴向两侧植被覆盖度(地下水埋深)逐渐降低(增大);平行河道的方向,植被覆盖度对地下水埋深的响应幅度随着离大西海子水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输水 生态环境 遥感 塔里木河下游
原文传递
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林叶面积指数反演 被引量:25
3
作者 朱绪超 袁国富 +1 位作者 易小波 杜涛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8-1256,共9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物冠层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研究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必不可少的参数。根据在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林地利用LAI-2250实测的LAI数据,比较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提取的几种常规植被指数估...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物冠层结构特征的重要参数,也是研究植物冠层表面物质和能量交换必不可少的参数。根据在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林地利用LAI-2250实测的LAI数据,比较Landsat 8 OLI遥感数据提取的几种常规植被指数估算LAI的能力,建立LAI估算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生成塔里木河下游LAI分布图。结果表明:(1)各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es,VIs)与LAI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不同的植被指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相关性均最高;(2)在不区分植被类型的样本分析中,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tmospherically Resistant Vegetation Index,ARVI)与实测LAI具有最高的相关性;(3)分别针对柽柳林和胡杨林样本分析,判定系数R^2和反演精度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应的最适植被指数分别为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和ARVI;(4)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植被LAI有3个高值区:大西海子水库附近、下游中部和尾闾湖台特玛湖附近。全区LAI值主要分布在0~1.5之间,均值为0.361。该研究结果为遥感提取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林带高空间分辨率的叶面积指数数据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植被指数 塔里木河下游 遥感反演 LANDSAT 8 OLI影像
下载PDF
干旱荒漠区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时空分布对地下水的响应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卫红 周洪华 +1 位作者 杨晓明 丁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6-195,共10页
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以芦苇为优势种群的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下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07年群落地上生物量最高,达741.75g/m2;在空间上,群落地上生物量随垂直河道距离的增加显著减少。2)... 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以芦苇为优势种群的草地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物种多样性和地下水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2007年群落地上生物量最高,达741.75g/m2;在空间上,群落地上生物量随垂直河道距离的增加显著减少。2)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3)地上生物量在地下水埋深<3m时较高,且地上生物量对地下水中的Mg-Cl盐含量最为敏感,群落耐盐上限在5.0g/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地下水 时空分布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数字地下水埋深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2
5
作者 邓正波 束龙仓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根据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利用航空拍摄的地面高程数据和地下水观测孔观测得到的地下水水位数据,建立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地下水水位模型,并在这两个数字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塔里木河下游的数字地下水埋深模型.从数字... 根据数字地面模型的概念,利用航空拍摄的地面高程数据和地下水观测孔观测得到的地下水水位数据,建立了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地下水水位模型,并在这两个数字模型的基础上得到了塔里木河下游的数字地下水埋深模型.从数字地下水埋深模型获得的地下水埋深分布状况可知,地下水埋深大于10m的面积占统计面积的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面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地下水埋深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多角度遥感影像分类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雪峰 王雪梅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6-422,共7页
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是遥感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用5种决策树分类器及MISR多角度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通过对不同波段和观测角数据组合形成的6个数据集进行分类比较发现:(1)无论使用哪种... 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是遥感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用5种决策树分类器及MISR多角度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通过对不同波段和观测角数据组合形成的6个数据集进行分类比较发现:(1)无论使用哪种分类器,相比于天底角观测方式,多角度观测都能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特别是能显著提高灌木、林地和草地类型的分类精度,说明多角度观测能有效地反映地物的反射异质性信息,更好地区分地物。(2)与MLC分类法相比,决策树算法的分类精度更高,特别是随机森林和C 5.0方法最为突出,说明决策树的分类能力要优于MLC法。使用多角度数据集时,这种差别更明显,说明决策树能更有效地利用多角度信息。(3)4种决策树算法(J48、Random Forest、LMT、C 5.0)使用近红外波段的分类效果好于使用红光波段的分类效果,说明近红外波段能提供更多的地物反射异质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MISR 多角度遥感 决策树 塔里木河下游
原文传递
塔里木河下游漫溢干扰频次和持续时间对河岸植被和土壤的影响差异 被引量:11
7
作者 傅荩仪 徐海量 +2 位作者 赵新风 白元 王希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0,共10页
在塔里木河下游选取不同频次和持续时间的漫溢样地进行地表植被和表层土壤调查,以分析漫溢干扰的频次和持续时间差异对于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漫溢干扰使得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在植物群落中的重要值有所增加,... 在塔里木河下游选取不同频次和持续时间的漫溢样地进行地表植被和表层土壤调查,以分析漫溢干扰的频次和持续时间差异对于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漫溢干扰使得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在植物群落中的重要值有所增加,其中多年生草本在2个漫溢频次样地和3个漫溢持续时间样地中占据优势,说明漫溢干扰后多年生草本逐渐替代乔灌木成为主要的群落组成物种。2)漫溢频次样地中以"多年多次"漫溢样地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大,其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与对照样地相比均具有极显著差异,指数值分别为:0.523,0.979和1.023。3)漫溢持续时间样地中以"10~20d"和"20~30d"两个漫溢样地具有最大多样性指数,其中"20~30d"漫溢样地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及"10~20d"漫溢样地的Margalef指数与对照样地之间的差异均为极显著,指数值分别为0.451,0.777和0.863。4)漫溢干扰使得表层土壤电导率极显著减小,最小值出现在"一年1~2次"漫溢样地(1.148ms/cm)和"10~20d"漫溢样地(1.155ms/cm)。"多年多次"漫溢样地和"5~10d"漫溢样地的表层土壤有机质明显增加,有机质含量分别为11.577和8.770g/kg;其余漫溢样地的表层土壤有机质均小于对照样地。综合分析认为,频次为多年多次且持续时间在10~30d的漫溢干扰对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最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漫溢干扰 河岸植被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世明 范敬龙 +2 位作者 赵英 张涛涛 李生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4-1113,共10页
在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地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地下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剖面水盐变化明显,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为掌握土壤垂向水盐动态,建立数值模型是十分高效的手段,通过重建土壤剖面的水盐动态过程,可揭示高盐环境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服... 在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地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地下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剖面水盐变化明显,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为掌握土壤垂向水盐动态,建立数值模型是十分高效的手段,通过重建土壤剖面的水盐动态过程,可揭示高盐环境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服务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和后续可持续灌溉管理。通过HYDRUS-1D模拟防护林建设初期不同矿化度地下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并根据实测的土壤水盐数据,优化土壤水分特征参数,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表层(0~30 cm)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受灌溉影响大,数值波动剧烈,且土壤盐分表聚强烈;深层(50~150 cm)则受灌溉的影响小,数值波动小。数值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能较好地反映土壤水盐运移情况,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模拟不同矿化度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流动沙漠地区土壤水盐运移状况,为该地区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土壤水盐运移 HYDRUS-1D模型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Vitality variation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a riparian fores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NW China 被引量:8
9
作者 Maierdang Keyimu Umut Halik +1 位作者 Florian Betz Choimaa Dulamsuren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742-753,共12页
Since 2000,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emergency water diversion measures to restore the damaged riparian forest ecosystem with dominant tree species Euphrat poplar(Populus euphratica Oliv.)at the lower re... Since 2000,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mplemented emergency water diversion measures to restore the damaged riparian forest ecosystem with dominant tree species Euphrat poplar(Populus euphratica Oliv.)a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In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ations in the vitality of P. euphratica trees were made using 2005 and 2010 data to illustrate the revitalization process of riparian forest. Poplar trees within 300 m of the riverbed were positively revitalized, while the vitality of trees farther than 300 m from the river decreased. Population structure was studied to demonstrate the development of poplar community. In the first belt, the class structure for th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 of P. euphratica fit a logistic model, and the 2nd, 3rd and 4th belt curve fittings were close to a Gaussian model; in other plots they were bimodal. Cluster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BH class of poplar trees demonstrated that those within 16–36 cm DBH were the most abundant(58.49% of total) in study area, under 16 cm of DBH were second(31.36%), and trees >40 cm DBH were the least abundant(10.15%). More than 80% of the trees were young and medium-sized, which means that the poplar forest community in the vicinity of the lower Tarim River is at a stable developmental stage. The abundance of juvenile trees of P. euphratica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measuring belts was 12.13% in 2005 and increased to 25.52% in 2010, which means that the emergency water transfer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generation of young P. euphratica tre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tarim river Riparian forest ecosystem Populus euphratica VITAL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区生态安全评估与生态恢复对策 被引量:8
10
作者 孔子洁 邓铭江 +3 位作者 凌红波 王光焰 徐生武 王增如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8-1139,共12页
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生态环境对维护下游整体的生态安全以及巩固近20 a的生态输水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塔里木河下游自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输水,现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流域内的局部区域生态退化形势严峻,其支流喀然其河和纳胂河河... 治理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的生态环境对维护下游整体的生态安全以及巩固近20 a的生态输水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塔里木河下游自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输水,现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流域内的局部区域生态退化形势严峻,其支流喀然其河和纳胂河河道依然支离破碎。利用河道断流区域遥感影像和气象水文等数据,结合GIS技术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生态环境要素时空变化规律,评估了其生态安全状况,提出了生态恢复对策。结果表明:(1)气象要素方面,1971—2019年在大风日数极显著减少的情况下,沙尘暴日数仍有所增加;1957—2019年气温和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2000—2018年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显著增大。(2)植被要素方面,2000—2018年植被覆盖度和生产力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但其水平均很低;河道断流区生态安全处于预警和中度预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河道断流区 生态安全 生态恢复 水系连通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度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阿依努尔.艾尼 玉米提.哈力克 +3 位作者 塔依尔江.艾山 Florian Betz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张秋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5-209,共5页
近50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曾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严重退化。自2000至2013年实施的人工生态输水工程对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河岸林的恢复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对塔... 近50年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曾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导致严重退化。自2000至2013年实施的人工生态输水工程对胡杨为主体的荒漠河岸林的恢复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程度。结果表明:88.1%的被调查者对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服务有深刻的认识,7.8%的人不清楚;84%的被调查者认为荒漠河岸林在防止沙(荒)漠化方面的效益最高,仅有8.1%被调查者认为提供建筑材料和动物饲料等方面效益最高;被调查者对人工输水后生态环境变化的感知度依次为:灰尘和沙尘暴减弱>沙(荒)漠化减少>胡杨长势改善>胡杨幼树增多>河岸林面积增加;被调查者对人工输水的支付意愿有所差异,其中15.1%的人对其态度模糊,7.8%的人不愿意支付,有36%的被调查者愿意支付工资的<1%,15.4%的被调查者愿意支付工资的1%,12%的人愿意支付工资的2%,3.8%的人愿意支付工资的3%,7.9%的人愿意支付工资的>3%。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度和支持率相当高,体现出生态输水的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塔里木河下游 荒漠河岸林 生态系统服务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水分利用来源研究
12
作者 蒋晓晴 郝帅 +3 位作者 叶茂 何定学 张子涵 李国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17-2029,共13页
地下水和土壤水是干旱区荒漠植被生长的决定因子,荒漠植被的水分利用是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了解荒漠植被对水分的利用,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不同地下水埋深下不同林龄胡杨的吸... 地下水和土壤水是干旱区荒漠植被生长的决定因子,荒漠植被的水分利用是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了解荒漠植被对水分的利用,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不同地下水埋深下不同林龄胡杨的吸水来源。结果表明:(1)土壤水δ^(18)O和δD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中龄胡杨木质部水δ^(18)O和δD值变化幅度最大,老龄胡杨次之,幼龄胡杨最小;地下水δ^(18)O和δD值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2)不同地下水埋深不同林龄胡杨的最大吸水层位均为地下水,其次为深层土壤水,靠河岸的胡杨可以直接利用河水。地下水埋深为1.98~2.10m、1.95~2.21m、2.49~2.61m、3.51~3.73m、4.66~4.73m时,老龄胡杨对地下水的利用比例分别为18.4%、19.6%、17.8%、23.1%、21.9%,中龄胡杨为16.7%、17.6%、16.7%、21.4%、21.6%,幼龄胡杨为16.0%、16.6%、19.9%(埋深2.49~2.61 m和4.66~4.73 m样地无幼苗)。(3)地下水埋深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胡杨对水源的利用比例随土壤含水量和盐度的增加而增大。探究不同地下水埋深下胡杨水分利用来源,为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 MixSIAR模型 水分来源 地下水埋深 胡杨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覆被MISR多角度遥感制图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雪峰 王雪梅 毛东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7-626,共10页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MISR卫星多角度观测数据的不同组合构建多角度数据集,探索多角度观测与传统垂直观测对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制图效果的影响,分别使用SVM(支持向量机)与传统的MLC(最大似然分类法)作为分类器,对分类后得到的混淆矩阵进行...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MISR卫星多角度观测数据的不同组合构建多角度数据集,探索多角度观测与传统垂直观测对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制图效果的影响,分别使用SVM(支持向量机)与传统的MLC(最大似然分类法)作为分类器,对分类后得到的混淆矩阵进行分析。结论证实:无论是使用传统的MLC还是SVM作为分类器,多角度观测都取得比垂直观测更高的总体分类精度;MISR近红外波段虽然分辨率较低,但依然含有丰富的信息,对地表覆被的分类有重要影响;无论使用哪一数据集,SVM法都能获得更高的分类精度;不同相机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C、D相机的作用更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R 支持向量机 最大似然分类法 塔里木河下游 土地利用覆被
下载PDF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雪峰 叶茂 毛东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植被的反射异质性特征可以反映植被的结构和光谱特性,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植被.在塔里木河下游开展的研究中,使用了MISR的多角度观测数据,利用核驱动和RPV模型反演获取地表BRDF信息,使用SVM方法对MISR天底角反射率数据和BRDF信息组合进... 植被的反射异质性特征可以反映植被的结构和光谱特性,有助于更有效地识别植被.在塔里木河下游开展的研究中,使用了MISR的多角度观测数据,利用核驱动和RPV模型反演获取地表BRDF信息,使用SVM方法对MISR天底角反射率数据和BRDF信息组合进行土地覆被分类研究,对比分析了BRDF对分类效果的影响.发现:①BRDF信息可以为半干旱区土地覆被制图提供附加的有用信息,提高制图的精度.②核驱动模型和RPV模型都能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地表反射的状况.③空间结构差异较大的草地和林地类型使用BRDF信息后的用户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F 核驱动模型 RPV MISR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下胡杨断根处理根蘖繁殖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子康 焦阿永 +3 位作者 凌红波 单钱娟 张广朋 王文琦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3-1142,共10页
为巩固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成效,需要采用适宜的灌溉方式并结合断根萌蘖技术,促进胡杨林的更新复壮及下游的生态修复。以往的研究很少将不同灌溉模式与断根萌蘖生态修复效果相结合。因此,根据地形特点将研究区分为A1、A2、A3分区,对研究区... 为巩固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成效,需要采用适宜的灌溉方式并结合断根萌蘖技术,促进胡杨林的更新复壮及下游的生态修复。以往的研究很少将不同灌溉模式与断根萌蘖生态修复效果相结合。因此,根据地形特点将研究区分为A1、A2、A3分区,对研究区开沟断根后,根据灌溉间隔、时长、水量的不同设置4种灌溉模式,具体为对照组(未进行灌溉的自然条件,F1);灌溉间隔11 d,每10 m断根沟的灌溉水量为6 m^(3),灌溉持续时长2 d(F2);灌溉间隔23d,每10 m断根沟的灌溉水量为7 m^(3),灌溉持续时长3 d(F3);灌溉间隔33 d,每10 m断根沟的灌溉水量为8 m^(3),灌溉持续时长4 d(F4),调查在不同的灌溉处理下胡杨萌蘖更新情况。结果表明:(1)远端根萌蘖能力优于近端根,A1、A2、A3分区内远端根的萌芽率分别为70.7%、77.1%、64.1%;胡杨萌蘖点距萌蘖根切面的距离集中在1~16 cm;萌蘖点与母树距离集中在5.5~7 m;萌蘖根分布深度集中在30~50 cm;萌蘖根直径集中在0.4~0.7 cm。(2)根据胡杨根蘖苗的萌发数量,确定了适宜胡杨根萌蘖的土壤温度以及含水率区间分别为26.5~28.1℃、10.6%~13.1%;适宜胡杨根蘖的灌溉模式为灌溉间隔23 d,每10 m断根沟的灌溉水量为7 m^(3),灌溉时长3 d(F3)。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更新复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胡杨林 开沟断根 根蘖苗 更新复壮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高程~水面线~面积关系的推求
16
作者 王富世 唐德善 冯巧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根据1:1万地形图和现状植被情况划分大西海子以下至台特玛湖适宜的保护范围。量算出10个区高程。水面线~地表面积的数值,推求得到的高程~水面线~面积关系曲线。若已知塔里木河下游某一点的水面线高程,就可以利用得到的公式求出与... 根据1:1万地形图和现状植被情况划分大西海子以下至台特玛湖适宜的保护范围。量算出10个区高程。水面线~地表面积的数值,推求得到的高程~水面线~面积关系曲线。若已知塔里木河下游某一点的水面线高程,就可以利用得到的公式求出与之对应的面积;根据已知地下水的埋深和植物根部最大能够吸收到的深度,就可以得出输水能够影响到的塔里木河下游植被面积,这对研究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恢复状况有着很大的意义,是对应急输水改善生态量效果的评价的基础,也是塔里木河应急输水优化配置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程~水面线~面积关系 应急输水 水资源优化配置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河岸带植被的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29
17
作者 朱绪超 袁国富 +2 位作者 邵明安 易小波 杜涛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3-1061,共9页
揭示我国内陆河流域下游河岸带植被的空间结构特征,对于了解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河岸带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指导荒漠化治理和内陆河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野外大范围植被调查数据支持下的遥感监督分类方法,利用Landsat-8 ... 揭示我国内陆河流域下游河岸带植被的空间结构特征,对于了解我国西北干旱区荒漠河岸带植被的空间分布规律、指导荒漠化治理和内陆河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野外大范围植被调查数据支持下的遥感监督分类方法,利用Landsat-8 OLI遥感数字图像,辨识了塔里木河下游柽柳(Tamarix spp.)灌丛、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疏林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草地3类主要的河岸带植被,并利用建立的叶面积指数(LAI)遥感反演经验模型反演了研究区柽柳灌丛和胡杨疏林的叶面积指数,旨在从区域尺度和总体趋势上分析荒漠河岸带植被的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有详细地物资料的基础上,遥感监督分类可以作为一种干旱区荒漠河岸带植被分类的有效方法;遥感分类结果显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疏林分布面积约336.4 km2,柽柳灌丛约为405.3 km2,胡杨疏林总体更靠近河道,柽柳灌丛分布范围更广;河岸带植被LAI整体很低,柽柳灌丛和胡杨疏林平均LAI值分别为0.253和0.252,LAI小于0.5的植被对应面积分别占柽柳灌丛和胡杨疏林总面积的92.4%和90.1%,表明了塔里木河下游荒漠河岸植被空间上稀疏分布的特征;统计结果显示,河岸带植被结构存在巨大的空间变异性,其中胡杨疏林比柽柳灌丛的空间变异性更大;河岸带植被LAI随距河道距离呈现显著负指数分布规律,在离河道1 km范围内LAI随离河道距离快速下降,而1 km外区域叶面积指数普遍低于0.1,表明植被主要分布在河道两侧1 km范围内。整体稀疏的空间分布、显著的空间变异性,以及由LAI体现的植被盖度随距河道距离的负指数下降规律是荒漠河岸带植被空间结构的3个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区 河岸带植被 叶面积指数 空间分布 监督分类 塔里木河下游
原文传递
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柽柳林冠层导度变化特征及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绪超 袁国富 +1 位作者 邵明安 杜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459-5466,共8页
冠层导度(G_c)对植被的蒸腾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涡度相关仪器实测了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柽柳林地的蒸散发,以及气象因子(温度、湿度、总辐射、光和有效辐射),并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柽柳林在2013年生长季的冠层导度。结... 冠层导度(G_c)对植被的蒸腾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涡度相关仪器实测了塔里木河下游河岸柽柳林地的蒸散发,以及气象因子(温度、湿度、总辐射、光和有效辐射),并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柽柳林在2013年生长季的冠层导度。结果显示:柽柳林冠层导度日变化过程在8:00左右迅速增大,于10:30左右达到最大值,之后缓慢下降,18:00左右快速降低;柽柳林冠层导度季节变化过程总体显示,展叶期缓慢上升,落叶期迅速下降,生长盛期缓慢波动下降;研究区,叶面积指数(LAI)是影响柽柳冠层导度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温度(T)、光合有效辐射(PAR)、总辐射(S)、空气饱和差(VPD);四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冠层导度与各因子的关系,利用2013年奇数天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对偶数天冠层导度值进行模拟和验证,RMSE值为0.169 mm/s,NSE值为0.814,达到了较高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层导度 时间变化 回归模型 柽柳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生态输水工程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循环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海勇 陈永金 +1 位作者 刘加珍 张雅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6-12,20,共8页
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结合水化学特征,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生态输水影响下地下水循环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河中下游各断面地下水p H值变化不大,矿化度和各离子差异明显,地下水水样以Na+、Cl+占绝对优势;矿化度较低的断面其... 利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结合水化学特征,对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生态输水影响下地下水循环规律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河中下游各断面地下水p H值变化不大,矿化度和各离子差异明显,地下水水样以Na+、Cl+占绝对优势;矿化度较低的断面其离子浓度变化较小,反之,矿化度高的断面其离子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塔里木河中游δ2H和δ18O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大,δ18O的值呈增大趋势,下游H、O同位素变化波动较大,下游各样点距河道最近处(即50m处)H、O同位素最小,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大,H、O同位素亦呈增大趋势变化;塔里木河中下游地下水、地表水中δ2H和δ18O之间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中游地表水补给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下游地下水中H、O同位素则普遍高于地表水,说明水体受到严重的蒸发作用,导致同位素富集外,也说明存在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 水化学 地下水 塔里木河中下游
下载PDF
利用遥感和GIS研究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地区土地沙漠化 被引量:75
20
作者 王让会 樊自立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同区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的沙漠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应用多时相(1959年、1983年、1992年)、多波段、多平台的遥感...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同区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游地区普遍存在的沙漠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应用多时相(1959年、1983年、1992年)、多波段、多平台的遥感信息,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编制阿拉干地区不同年代沙漠化类型图,并在ARC/INFO软件支持下,对图件进行编辑处理,制作沙漠化动态图;通过GIS数据库提供的资源环境定量数据,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的观点分析阿拉干地区沙漠化的演化过程,并借助于GM(1,1)模型,预测阿拉干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GIS 土地 沙漠化 塔里木河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