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西方观点解读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理论 |
欧阳利锋
尚敏锐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2
|
行云流水,形神兼备——评杨宪益英译《阿Q正传》的语言特色 |
余敏
|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5
|
|
3
|
试评杨宪益、戴乃迭夫妇《阿Q正传》英译本的语言风格 |
杨雄琨
|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3
|
|
4
|
“形似”和“神似”的统一:从《觉醒年代》看历史正剧的服装设计 |
李彦姣
|
《服装设计师》
|
2023 |
0 |
|
5
|
试析苏轼文人画创作观 |
何旭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3
|
|
6
|
形象思维与翻译 |
龚光明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7
|
论形似之有限神似之可达 |
姚伟红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8
|
电影译名的“形似”与“神似” |
唐萍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9
|
茶与佛道及东传日本 |
曾其海
|
《台州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0
|
人物描写的重要道具——服饰与仪仗的夸张——论《诗经》与两汉乐府诗的人物描写 |
章可敦
|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1
|
试探咏物诗词的谜趣 |
李开广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3 |
0 |
|
12
|
论翻译神似的可测量度 |
罗左毅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3
|
重神似又重形似——谈古诗翻译 |
闫晓红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4
|
论六朝诗歌中的“形似”问题 |
陈洪
屈方方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15
|
永恒的绘画语言范式——召唤“形、神”的国画传统 |
王云凌
|
《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2 |
0 |
|
16
|
散文翻译: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以丰子恺散文《渐》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
李娜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5 |
0 |
|
17
|
形似才能神似——从比较《坎特伯雷故事》的两种译文谈起 |
索全兵
|
《南昌高专学报》
|
2009 |
0 |
|
18
|
当今舞美设计中视觉元素“形似”与“神似”的价值考量 |
潘健华
倪洁诚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9
|
关于文学翻译的二元对立与第三种状态 |
奉霞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20
|
中国画“形神论”的审美意蕴探微 |
赵占元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