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合作目标和视觉的无人飞行器全天候自动着陆导引关键技术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贵力 倪立学 程月华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37-442,共6页
GPS受他国控制和易受干扰对基于该导航系统的无人飞行器导航和着陆具有潜在危险,为了使其安全自动着陆,提出通过在着陆跑道(广场或公路)上预设具有受控发射红外光的地面合作目标,实现无人飞行器的视觉全天候自动精确着陆新技术。首先... GPS受他国控制和易受干扰对基于该导航系统的无人飞行器导航和着陆具有潜在危险,为了使其安全自动着陆,提出通过在着陆跑道(广场或公路)上预设具有受控发射红外光的地面合作目标,实现无人飞行器的视觉全天候自动精确着陆新技术。首先研究得到切实可行的工作过程;然后研制了合作目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得出,无论能见度高低,8-12μm中远红外视觉系统探测到的合作目标图像质量远优于可见光视觉系统,研究得到合作目标和背景的温差在170-200℃时,成像效果最好。在识别研究中发现,基于传统的不变矩算法对合作目标的识别可靠性稍差,为了进一步准确地识别合作目标,又提出了基于方向链码的合作目标识别算法,该方法的耗时为不变距的96%,但是识别的可靠性比前者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全天候 自动着陆的导引 红外图像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基于视觉引导的无人直升机着舰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城宇 甄子洋 +1 位作者 黄一敏 江驹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8年第4期43-48,共6页
以无人直升机为被控对象,根据实际着舰流程研究了视觉引导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在硬件上通过在摄像头加装云台,避免了无人机因姿态改变造成视野中目标图像的丢失,提高了位姿解算的精度。提出一种以红外灯设计的合作目标图案为着舰目标的... 以无人直升机为被控对象,根据实际着舰流程研究了视觉引导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在硬件上通过在摄像头加装云台,避免了无人机因姿态改变造成视野中目标图像的丢失,提高了位姿解算的精度。提出一种以红外灯设计的合作目标图案为着舰目标的视觉引导着舰系统,能够在不同光线强度、复杂周边环境下成功识别合作目标,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研究设计了一套图像处理与位姿解算的引导系统,通过实验验证姿态参数的误差在2°以内,位置参数的误差小于2cm,能够满足着舰的精度要求;每帧图像的处理速度在30ms左右,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红外目标 视觉引导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与可见光双目视觉的活体人脸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茜文 冯子亮 邱晨鹏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96-2103,共8页
针对人脸识别系统易受伪造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与可见光双目视觉的活体人脸检测方法。首先,采用近红外与可见光双目装置同步获取人脸图像,提取两图像的人脸特征点,利用双目关系实现特征点的匹配并获取其深度信息,再利用深... 针对人脸识别系统易受伪造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与可见光双目视觉的活体人脸检测方法。首先,采用近红外与可见光双目装置同步获取人脸图像,提取两图像的人脸特征点,利用双目关系实现特征点的匹配并获取其深度信息,再利用深度信息进行三维点云重建;然后,将全部人脸特征点划分为四个区域,计算各区域内人脸特征点在深度方向的平均方差;接着,选取人脸关键特征点,以鼻尖点为参照点,计算鼻尖点到人脸关键特征点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后,利用人脸特征点的深度值方差和空间距离来构造特征向量,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实现活体人脸判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活体人脸以及有效抵御伪造人脸的攻击,在实验测试中达到99.0%的识别率,在准确性和鲁棒性上优于利用人脸特征点深度信息进行检测的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人脸检测 伪造攻击 近红外 双目视觉 人脸特征点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视觉的野外搜救无人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4
作者 邵延华 张得沛 +3 位作者 楚红雨 常志远 展华益 饶云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1期104-106,109,共4页
针对当前野外搜救效率低下、搜救效果易受环境因素(如夜间)影响等问题,设计制作了一种采用红外视觉的野外搜救无人机。搜救无人机通过机载的红外热像仪FLIR TAU2对搜救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将拍摄的红外图像传输给机载的TK1实现对红外图像... 针对当前野外搜救效率低下、搜救效果易受环境因素(如夜间)影响等问题,设计制作了一种采用红外视觉的野外搜救无人机。搜救无人机通过机载的红外热像仪FLIR TAU2对搜救区域进行图像采集;将拍摄的红外图像传输给机载的TK1实现对红外图像中人体目标的实时检测;无人机将检测到的人体目标的地理位置发送给地面站,以便搜救人员能够及时完成救援任务。在红外人体目标检测阶段,采用方向梯度直方图(HOG)对红外目标进行特征描述,并通过线性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HOG特征分类检测。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搜救无人机可以在多种真实野外场景下完成野外搜救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视觉 野外搜救 方向梯度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 人体目标检测 无人机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成像的危险气体泄漏检测技术综述 被引量:6
5
作者 曹江涛 李泉成 +2 位作者 班铭 刘继臻 姬晓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050-8060,共11页
危险气体检测技术是石化等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保障之一,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比较了现有气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明确了基于分子吸收光谱的红外成像技术在危险气体检测中具有适用于远距离监测、维护成本低的优势,是理想的广... 危险气体检测技术是石化等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保障之一,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比较了现有气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明确了基于分子吸收光谱的红外成像技术在危险气体检测中具有适用于远距离监测、维护成本低的优势,是理想的广域监控形式;其次介绍了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检测原理与硬件构成;接下来列举并分析了泄漏气体图像可视化及气体浓度分析的相关研究;然后分析了基于红外图像分析技术的气体泄漏自动检测算法,并分别对传统的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与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红外光谱成像技术难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检测 分子吸收光谱 红外成像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视觉的固定翼无人机自动着陆引导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赛飞 王新华 +2 位作者 贾森 王硕 杨铭超 《电子测量技术》 2016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固定翼无人机自动着陆需要跟踪速度快、精度高的引导系统,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红外视觉的无人机自动着陆引导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视觉着陆引导系统的原理、组成,并分析其数学模型;在无人机上设计了红外视觉识别标志,设计并编写了... 固定翼无人机自动着陆需要跟踪速度快、精度高的引导系统,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红外视觉的无人机自动着陆引导系统。文中首先介绍了视觉着陆引导系统的原理、组成,并分析其数学模型;在无人机上设计了红外视觉识别标志,设计并编写了引导系统图像处理算法和视觉跟踪算法;设计视觉着陆引导控制结构;最后,通过试飞实验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跟踪速度和精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自动着陆引导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固定翼无人机精确自动着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翼无人机 红外视觉 自动着陆 引导系统
下载PDF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联动扫描热成像缺陷自动识别与深度回归 被引量:6
7
作者 牟欣颖 何赟泽 +4 位作者 王洪金 邓堡元 杨渊 周可 杨瑞珍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1-217,共7页
联动扫描热成像(joint scanning thermography,JST)可以用于检测大面积对象的缺陷,但原始热图像缺陷信息模糊且无法实现缺陷定量。针对联动扫描热成像重构后的图像序列,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 联动扫描热成像(joint scanning thermography,JST)可以用于检测大面积对象的缺陷,但原始热图像缺陷信息模糊且无法实现缺陷定量。针对联动扫描热成像重构后的图像序列,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的缺陷识别和定量方法,以图像序列中像素点对应的一维温度时间序列为网络输入,将缺陷深度作为输出,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中缺陷的自动检测和深度定量。实验结果显示,基于1D-CNN的检测方法准确实现了对缺陷自动检测,其对训练集数据的预测准确率最高可达98.8%,测试集准确率在70%左右,相比传统处理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缺陷
下载PDF
基于DSP的双线阵CCD红外测宽系统 被引量:5
8
作者 代东明 赖康生 +1 位作者 许祖茂 夏德宽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4-1428,共5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的双线阵CCD红外测宽系统。测量系统采用CCD传感器光采样与ADC数据采集、DSP数据处理3级流水线结构,利用板材自身红外辐射进行测量。根据CCD曝光时间与输出模拟电压的关系,自动调整CCD增益,从而... 研制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的双线阵CCD红外测宽系统。测量系统采用CCD传感器光采样与ADC数据采集、DSP数据处理3级流水线结构,利用板材自身红外辐射进行测量。根据CCD曝光时间与输出模拟电压的关系,自动调整CCD增益,从而在高速数据处理的同时保持信号不失真,提高测量准确度。由于测量系统采用基于立体视觉原理的双线阵CCD测量方法,消除了板材横摆、跳动、倾斜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因而在无背光源情况下,实现了宽带钢宽度的高速和高精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红外辐射 CCD 立体视觉
原文传递
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宣斌 赵泽宇 +3 位作者 罗曜伟 魏群 朱倚娴 王亚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209,共8页
针对目前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在机器视觉工业检测领域难以同时实现成像质量好和结构紧凑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 针对目前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在机器视觉工业检测领域难以同时实现成像质量好和结构紧凑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宽光谱可见-短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运用光学设计软件ZEMAX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可见光和短波红外的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该系统由7组10片透镜组成,利用多组双胶合透镜来消色差,在第15个面使用非球面提高成像质量,最后对系统的成像质量进行研究。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的工作波长为0.4~1.7μm,全长为79.6 mm,F数为2.8,焦距为25.7 mm,畸变小于1.4%,调制传递函数值在奈奎斯特频率100 lp/mm处均大于0.4,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良好。该系统可以对光滑表面的装配件进行缺陷检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装调的优点,有助于高效地完成机器视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谱段 光学设计 可见光成像 红外成像 机器视觉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建民 尹洪妍 +2 位作者 张瑞丰 范丽娟 周其显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2-136,共5页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同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同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一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1.2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板栗 机器识别 红外辐射
下载PDF
红外图像中的道路识别与表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建峰 张晓峰 +1 位作者 岑伟迪 杨静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2812-2815,2831,共5页
对机器人视觉导航而言,道路识别和表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路径规划。该文针对红外道路图像,提出了基于区域方法的一套处理方案,该方法首先通过分割获得道路区域,利用链码跟踪获取道路边缘的链码。采用了一种通用... 对机器人视觉导航而言,道路识别和表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路径规划。该文针对红外道路图像,提出了基于区域方法的一套处理方案,该方法首先通过分割获得道路区域,利用链码跟踪获取道路边缘的链码。采用了一种通用的道路模型,然后基于链码以及该道路模型,设计了一种有效的道路边界拟合方法。在拟合过程中,首先依据一定的准则把链码分为两段,对于每一段再递归执行该分段过程,直到不能分为止,然后用分段直线去描述道路边界。该拟合算法可以有效地处理直道和非直道的情况。文中给出了相关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道路识别 道路模型 拟合 视觉导航
下载PDF
Fusion of the low-light-level 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s for night-vision context enhancement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进 金伟其 +2 位作者 李力 韩正昊 王霞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90-95,共6页
For better night-vision applications using the low-light-level 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ing, a fusion framework for night-vision context enhancement(FNCE) method is proposed. An adaptive brightness stretching method... For better night-vision applications using the low-light-level 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ing, a fusion framework for night-vision context enhancement(FNCE) method is proposed. An adaptive brightness stretching method is first proposed for enhancing the visible image. Then, a hybrid multi-scale decomposition with edge-preserving filtering is proposed to decompose the source images. Finally, the fused result is obtained via a combination of the decomposed images in three different rule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NCE method has better performance on the details(edges), the contrast, the sharpness, and the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Therefore,better results for the night-vision context enhancement can be achie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sion of the low-light-level visible and infrared images for night-vision context enhancement
原文传递
沉浸式手术环境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伟洲 赵仕豪 +1 位作者 徐泽坤 李兴民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1-415,共5页
研究数字医学领域仿真手术问题,为加强外科虚拟手术平台的体验度和人性化交互,辅助并普及虚拟手术仿真训练与教学,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红外感应、立体视觉和手势识别的沉浸式手术仿真环境。采用成本低廉基于立体视觉和红外捕捉的空间交... 研究数字医学领域仿真手术问题,为加强外科虚拟手术平台的体验度和人性化交互,辅助并普及虚拟手术仿真训练与教学,提出基于虚拟现实、红外感应、立体视觉和手势识别的沉浸式手术仿真环境。采用成本低廉基于立体视觉和红外捕捉的空间交互方式,对仿真手术刀实现定位,用简便成本低的技术突破虚拟手术平台因价格高昂无法推广的瓶颈,并结合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指令,构建出结合虚拟手术操作和场景漫游功能的沉浸式手术环境。仿真结果表明,沉浸式手术环境具有仿真体验度好、现实医学应用意义强、普及容易等特点,满足医疗外科手术的模拟与训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红外感应 外科手术 立体视觉 手势识别
下载PDF
基于红外视觉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外观缺陷识别 被引量:5
14
作者 夏卫生 龚福建 +2 位作者 杨荣国 万柴志 杨云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9-73,I0004,I0005,共7页
焊接过程可视化监控与成形缺陷智能识别是实现焊接智能制造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红外CCD在线采样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熔池红外图像,结合改进滤波算法和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热电偶进行温度标定,... 焊接过程可视化监控与成形缺陷智能识别是实现焊接智能制造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红外CCD在线采样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as metal arc welding,GMAW)熔池红外图像,结合改进滤波算法和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热电偶进行温度标定,建立红外图像中灰度值与温度值的对应关系,进而获取焊接熔池的温度分布信息,然后采用改进边缘提取算法提取熔池的特征参数,据此建立焊接外观缺陷的特征识别算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对焊接形状缺陷、烧穿及未熔透等在线识别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视觉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图像处理 外观缺陷 模式识别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红外瞄具零位走动量检测系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延风 安志勇 +2 位作者 王劲松 何小璇 张继明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4-149,共6页
为满足红外瞄具零位走动量数字化、高精度的检测需求,设计了基于电荷耦合器件(CCD)机器视觉技术的红外瞄具零位走动量检测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零位走动量检测模型,依据检测系统的技术指标及要求,设计了离轴抛物面反射式准直光学系统及针... 为满足红外瞄具零位走动量数字化、高精度的检测需求,设计了基于电荷耦合器件(CCD)机器视觉技术的红外瞄具零位走动量检测系统。提出一种新的零位走动量检测模型,依据检测系统的技术指标及要求,设计了离轴抛物面反射式准直光学系统及针孔靶。为减小由相机倾斜引入的测量误差,建立了相机姿态自适应校正模型,并首次将其应用于零位走动量测量中。设计了图像判读软件,采用重心法对靶标中的圆斑中心进行定位,利用泽尼克矩的旋转不变性,对边缘像素点进行细分。成功研制了一台样机,加工装调后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不确定度优于0.02mil,能有效避免由相机倾斜引入的测量误差,满足红外瞄具零位走动量数字化、高精度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红外瞄具 零位走动量 机器视觉 相机姿态校正 图像判读 离轴抛物面反射镜 亚像素细分
原文传递
红外压缩图像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怡 金伟其 +1 位作者 黄富元 张淼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347-349,共3页
红外图像作为一种特殊图像,为了更好地传输和存储,有时候必须进行压缩。传统的均方误差(MSE)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有时其评价结果与人们的主观视觉不一致。为此提出了一种建立在人眼视觉模型(HVS)基础之上的边缘均方误差评价方法,它能... 红外图像作为一种特殊图像,为了更好地传输和存储,有时候必须进行压缩。传统的均方误差(MSE)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方法,有时其评价结果与人们的主观视觉不一致。为此提出了一种建立在人眼视觉模型(HVS)基础之上的边缘均方误差评价方法,它能更有效地反映出图像压缩失真在视觉上的感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哈尔变换、小波变换、哈达马变换等算法,可对编解码后的图像效果进行评价,证实了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误差统计方法在对压缩图像进行像质评价时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图像压缩 图像质量评价 人眼视觉
原文传递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钢包裸浇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煜 刘漫贤 +3 位作者 张兆杰 丁丁 王林浩 刘洋 《中国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0,共7页
钢包浇注时,其保护套管容易发生断裂和脱落,造成钢水大范围的飞溅,严重影响到钢坯的生产质量。为了有效监控钢包浇注状态,研究了基于红外测温的钢包浇注状态检测方法。通过试验验证钢包正常浇注状态和裸浇状态有较大的温度差异,可通过... 钢包浇注时,其保护套管容易发生断裂和脱落,造成钢水大范围的飞溅,严重影响到钢坯的生产质量。为了有效监控钢包浇注状态,研究了基于红外测温的钢包浇注状态检测方法。通过试验验证钢包正常浇注状态和裸浇状态有较大的温度差异,可通过设置温度阈值实现钢包浇注状态的有效分类。同时,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钢包浇注状态分类方法,通过中值滤波和平均灰度级-梯度二维Otsu分割方法对钢包浇注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基于YOLO v3改进的目标检测算法完成了模型的训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的钢包裸浇准确率为99.2%,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基于以上研究,开发了一套钢包裸浇检测设备,实现了浇注状态的准确报警,具备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包裸浇检测 红外测温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红外与单目视觉的机器人自动回充系统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银 李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9年第7期64-66,69,共4页
自动充电作为家庭扫地机器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保证了扫地机器人可以在电量不足时,自行寻找到充电座对接充电。使用红外传感器与摄像头完成扫地机器人与充电座的对接过程中,摄像头弥补了红外精确度不高的问题,红外弥补了摄像头视野范... 自动充电作为家庭扫地机器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保证了扫地机器人可以在电量不足时,自行寻找到充电座对接充电。使用红外传感器与摄像头完成扫地机器人与充电座的对接过程中,摄像头弥补了红外精确度不高的问题,红外弥补了摄像头视野范围小的问题。测试表明机器人与座对准精度优于±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信号 单目视觉 自动充电 对接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轻量识别检测方法
19
作者 陈海波 叶金翔 王生祺 《电工电气》 2024年第11期55-60,共6页
变电站设备准确的红外热图像识别与检测是其温度状态智能分析的先决条件。为了克服复杂背景的干扰,提出了改进的轻量级YOLOv7方法,以提高在复杂红外背景下变电站设备的识别效果。提出的方法引入了高分辨率P2检测头来改进小目标检测,无... 变电站设备准确的红外热图像识别与检测是其温度状态智能分析的先决条件。为了克服复杂背景的干扰,提出了改进的轻量级YOLOv7方法,以提高在复杂红外背景下变电站设备的识别效果。提出的方法引入了高分辨率P2检测头来改进小目标检测,无参数注意模块SimAM在复杂红外背景中更好地提取不同变电设备目标特征,CARAFE模块在上采样过程中减少特征信息的损失,进一步增强算法的鲁棒性。实验及测试结果显示提出的模型比原始YOLOv7-tiny高出2.6%检测精度,实现了101 FPS(帧数)的实时推理速度,证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在变电站设备的红外图像目标识别方面的优势,特别是较小的变电设备,并且提出的模型比其他轻量级模型拥有更高的识别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设备 红外图像 目标识别与检测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残差网络的手部热痕迹识别
20
作者 于晓 许靖寓 《现代计算机》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手部热痕迹红外图像识别对刑事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热痕迹图像往往存在模糊问题。传统识别方法依靠人工设计特征,存在局限性,常规的深度学习方法对样本数量存在依赖性,均难以直接应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表达能力,引入残差网... 手部热痕迹红外图像识别对刑事侦查具有重要意义,但热痕迹图像往往存在模糊问题。传统识别方法依靠人工设计特征,存在局限性,常规的深度学习方法对样本数量存在依赖性,均难以直接应用。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表达能力,引入残差网络增强模型学习特征的性能,设计注意力机制模块从空间和通道维度提高模型对重要特征的关注度,最终构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卷积神经网络。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取得了最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手部热痕迹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图像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