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蔡青年 张青文 周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3,共3页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结果显示 ,高抗、抗、中抗、感虫品种 (系 )分别有 1、1、3、3个。进而研究了不同抗蚜品种 (系 )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吲哚生物碱含量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多数抗蚜品... 采用蚜量比值法评价了 8个小麦品种 (系 )对麦长管蚜的抗性 ,结果显示 ,高抗、抗、中抗、感虫品种 (系 )分别有 1、1、3、3个。进而研究了不同抗蚜品种 (系 )小麦旗叶和穗部的吲哚生物碱含量及其与抗蚜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多数抗蚜品种 (系 )的旗叶和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均高于感蚜品种 (系 ) ,尤其穗部。不同抗性级别的小麦品种 (系 )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分析显示 ,穗部吲哚生物碱含量与蚜量比值的相关系数为 -0 86 33,而旗叶的相关系数为 - 0 3983,表明小麦旗叶吲哚生物碱含量与抗麦长管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抗虫性 吲哚生物碱 麦长管蚜 旗叶 穗部
下载PDF
乌檀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文哲 凌铁军 +1 位作者 张玉虎 林立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70,共4页
从珍稀药用植物乌檀(Naucleaofficinalis)的枝叶中分离得到1个甾醇类、3个三萜类、2个酚类和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铁冬青酸(2)、常春藤皂苷元(3)、3-羰基奎诺瓦酸(4)、2,5-二甲氧基苯甲酸(5)... 从珍稀药用植物乌檀(Naucleaofficinalis)的枝叶中分离得到1个甾醇类、3个三萜类、2个酚类和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铁冬青酸(2)、常春藤皂苷元(3)、3-羰基奎诺瓦酸(4)、2,5-二甲氧基苯甲酸(5)、3,4,5-三甲氧基苯甲酸(6) 和Strictosamide (7)。7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乌檀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萜类 首次 化学成分 甲氧基 生物碱类化合物 甾醇类 苯甲酸 枝叶 常春藤 珍稀药用植物
下载PDF
长春花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培养过程中生物碱合成类型的变化和调节及有关酶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剑 朱蔚华 +1 位作者 胡秋 王文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33-537,共5页
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诱导长春花叶片愈伤组织发生的过程中,叶片中含量较高的文多灵(vindoline)和长春质碱(catharanthine)迅速降解至极低水平,而在叶片中含量较低的阿玛碱(aj-malicine)和蛇根... 在4种不同培养基上诱导长春花叶片愈伤组织发生的过程中,叶片中含量较高的文多灵(vindoline)和长春质碱(catharanthine)迅速降解至极低水平,而在叶片中含量较低的阿玛碱(aj-malicine)和蛇根碱(serpentine)的合成却逐渐增加,同时酸性和碱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活性呈上升趋势,尤其碱性过氧化物酶与蛇根碱和阿玛碱的相关性较密切。光照和黑暗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光照可提高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对培养物的长春质碱、文多灵和蛇根碱的合成有利。不同的培养基对生物碱的合成影响较大,2,4-D显著抑制生物碱的合成,持续光照使愈伤组织的生长受到抑制,使阿玛碱向其蛇根碱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花愈伤组织 吲哚生物碱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蟾蜍类药材中吲哚生物碱和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8
4
作者 曲婷 高慧敏 +3 位作者 陈两绵 王智民 张启伟 程翼宇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86-3091,共6页
目的:建立蟾蜍类药材中吲哚生物碱和蟾毒配基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法,并对蟾酥、蟾皮、蟾衣中2类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吲哚生物碱类,Nucleosil C18柱,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6∶94,磷酸调pH 3.2)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5... 目的:建立蟾蜍类药材中吲哚生物碱和蟾毒配基类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法,并对蟾酥、蟾皮、蟾衣中2类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吲哚生物碱类,Nucleosil C18柱,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6∶94,磷酸调pH 3.2)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柱温30℃;蟾毒配基类,Alltima C18柱,乙腈(A)-0.3%乙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28%~54%A;15~35 min,54%A),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96 nm,柱温30℃。结果:五羟色胺、N-甲基五羟色胺、N,N-二甲基五羟色胺、N,N,N-三甲基五羟色胺、蟾蜍噻咛依次在0.079 6~0.796,0.097 2~1.945,0.074 4~0.744,0.103~2.05,0.067 2~0.672μg线性关系良好;五羟色胺和N-甲基五羟色胺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6%和91.3%;日蟾毒它灵、蟾毒它灵、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依次在0.004 83~0.614,0.007 9~1.006,0.007 95~1.016,0.009 7~1.24,0.009 6~1.22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1.6%,102.5%,101.0%,99.1%,98.9%。结论:蟾酥中吲哚生物碱和蟾毒配基类成分含量均较高,蟾皮中含量次之,蟾衣中含量最低甚至检测不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蟾皮 蟾衣 吲哚生物碱 蟾毒配基 HPLC
原文传递
产地加工和炮制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曲婷 陈两绵 +3 位作者 高慧敏 王智民 张启伟 程翼宇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63-67,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每20 g鲜蟾酥分别采用下列干燥方法处理:105℃烘干,80℃烘干,60℃烘干,60℃减压干燥,冷冻干燥;同一干蟾酥药材采用酒制和乳制两种炮制方法制备相应饮片;HPLC法测定干蟾酥... 目的: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每20 g鲜蟾酥分别采用下列干燥方法处理:105℃烘干,80℃烘干,60℃烘干,60℃减压干燥,冷冻干燥;同一干蟾酥药材采用酒制和乳制两种炮制方法制备相应饮片;HPLC法测定干蟾酥及其炮制品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蟾酥5种生物碱总含量依次为17.57%±0.15%,20.01%±0.45%,19.99%±0.68%,19.85%±0.25%,20.12%±0.27%;5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依次为19.91%±0.17%,20.20%±0.17%,19.96%±0.06%,20.24%±0.17%,21.05%±0.13%。炮制前、酒制和乳制后蟾酥中吲哚生物碱总含量分别为15.62%±0.29%,15.77%±0.24%,15.78%±0.27%;蟾毒配基总含量分别为20.69%±0.17%,20.74%±0.09%,22.12%±0.21%。结论:根据成分含量和样品外观色泽,冷冻干燥是最优的干燥方式;但综合考虑产地加工的相关因素(时间、成本和操作便利性等),60~80℃烘干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酒制和乳制对蟾酥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吲哚生物碱 蟾毒配基 干燥 炮制
原文传递
胆木新生物碱胆木碱己的结构测定 被引量:9
6
作者 林茂 刘欣 +3 位作者 于德泉 窦士琦 张友吉 李青梅 《药学学报》 CAS 1985年第12期902-905,共4页
从胆木中分得新生物碱—胆木碱己。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及质子—质子二维核磁共振相关波谱法提出结构1,并由单晶X衍射确证。
关键词 茜草科 胆木 吲哚生物碱 二维核磁共振 胆木碱己
下载PDF
水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爱国 冯孝章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0-392,共3页
目的 研究水甘草甲醇提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水甘草甲醇提总碱中分得 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rhazidi genine,Ⅰ ,水甘草酸 (amso... 目的 研究水甘草甲醇提总生物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水甘草甲醇提总碱中分得 3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rhazidi genine,Ⅰ ,水甘草酸 (amsonicacid ,Ⅱ ) ,反式芥子酸甲酯 (trans sinapicacidmethylester,Ⅲ )。 结论 化合物Ⅱ为新化合物 ,Ⅰ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甘草 化学成分 研究 吲跺生物碱 水甘草酸 反式芥子酸甲酯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唐古特白刺种子中两种生物碱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洪伦 明永飞 +2 位作者 李玉林 丁晨旭 索有瑞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1,共3页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唐古特白刺种子中的尿囊素和吲哚生物碱1-methyl-1,2,3,4-tetrahydro-β-earboline-3-carboxylic acid(MTCCA),所用毛细管规格为48,5cm×50μm i.d.,DAD检测波长220nm,最佳分离条件:电压19kV... 利用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唐古特白刺种子中的尿囊素和吲哚生物碱1-methyl-1,2,3,4-tetrahydro-β-earboline-3-carboxylic acid(MTCCA),所用毛细管规格为48,5cm×50μm i.d.,DAD检测波长220nm,最佳分离条件:电压19kV,分离温度25℃,背景电解质为含有32mmol/LSDS,体积分数10.0%乙腈的32mmol/L硼酸溶液,pH10.0。MTCCA与尿囊素分别在350.0~11.0μg/mL和112.5~3.5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电泳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5.0μg/mL和2.5μg/mL。对标准品进行6次测定,迁移时间的RSD为1.1%和1.4%,峰面积的RSD为2.3%和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唐古特白刺 尿囊素 吲哚生物碱
下载PDF
萝芙木生物碱的药理作用与分离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雅娟 曹福祥 李萌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萝芙木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珍贵天然药用植物,其富含的不同吲哚类生物碱在治疗多种疾病如降血压、抗心律不齐、清热解毒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作为广泛使用的药物原料,萝芙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萝芙木植物中研究相对透... 萝芙木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珍贵天然药用植物,其富含的不同吲哚类生物碱在治疗多种疾病如降血压、抗心律不齐、清热解毒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作为广泛使用的药物原料,萝芙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萝芙木植物中研究相对透彻的几种吲哚类生物碱组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芙木属植物 吲哚生物碱 降血压
原文传递
中国南海海绵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小红 侯惠欣 郭跃伟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对采自中国南海的海绵Biemnasp .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用硅胶、凝胶LH 2 0柱层析和HPLC对海绵Biemnasp .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并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 目的 :对采自中国南海的海绵Biemnasp .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 :用硅胶、凝胶LH 2 0柱层析和HPLC对海绵Biemnasp .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 ,并结合现代波谱技术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五个化合物 ,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 (1)、3 (hydroxylacetyl) indole(2 )、4 hydroxy 5 (indole 3 yl) 5 oxo pentan 2 one(3)、3 carboxy indole(4)和 (2 4R) ergosta 7,2 2 diene 3β ,5α ,6 β triol(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地区 海绵 化学成分 分离 纯化 吲哚生物碱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钩吻吲哚生物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桢 刘光明 +3 位作者 肖怀 张振 何红平 郝小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为了寻找钩吻Gelsemium elegans的活性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反相柱色谱、葡聚糖凝胶等分离技术,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elsemoxonmi... 目的为了寻找钩吻Gelsemium elegans的活性成分,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正反相柱色谱、葡聚糖凝胶等分离技术,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得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elsemoxonmine Ⅱ(1)、koumine(2)、gelsemine Ⅰ(3)、胡蔓藤碱Ⅳ(4)、19-(Z)-koumidine(5)、19-(Z)-akuammidine(6)、4-(R)-gelsemine-N-oxide(7)和4-(S)-gelsemine-N-oxide(8)。结论化合物1~7是首次从采自西双版纳的钩吻地上部分分离得到的钩吻类吲哚生物碱,化合物8为新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吲哚生物碱 钩吻 4-(R)-gelsemine-N-oxide 4-(S)-gelsemine-N-oxide
原文传递
Indole Alkaloids from the Roots of Ervatamia hainanensis 被引量:4
12
作者 Jian Peng HUANG Zi Ming FENG +2 位作者 Chong Fei ZHENG Pei Cheng ZHANG Yang Min M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6期779-782,共4页
Two new indole alkaloids, named ibogamine-18-carboxylic acid, 3, 4-didehydro-7, 8-dioxo-methyl ester 1, ibogamine-18-carboxylic acid, 16, 17-didehydro-9, 17-dihydro-9-hydroxy (2-oxopropyl)-methyl ester 2, were isola... Two new indole alkaloids, named ibogamine-18-carboxylic acid, 3, 4-didehydro-7, 8-dioxo-methyl ester 1, ibogamine-18-carboxylic acid, 16, 17-didehydro-9, 17-dihydro-9-hydroxy (2-oxopropyl)-methyl ester 2, were isolated from Ervatamia hainanensis.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vatamia hainanensis indole alkaloid ibogamine-18-carboxylic acid 3 4-didehydro-7 8-dioxo-methyl ester ibogamine- 18-carboxylic acid 16 17-didehydro-9 17-dihydro-9-hydroxy-(2-oxopropyl)-methyl ester.
下载PDF
胆木叶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龙 范春林 +4 位作者 王英 张晓琦 张庆文 张俊清 叶文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7-751,共5页
为了研究胆木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键合硅胶柱色谱等方法从胆木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naucleactonin C(1)、strictosamide(2)、vin... 为了研究胆木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键合硅胶柱色谱等方法从胆木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并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naucleactonin C(1)、strictosamide(2)、vincosamide(3)、pumiloside(4)、angustoline(5)、angustine(6)、18,19-dihydroangustine(7)和naucleofficine D(8)。化合物1为一新的吲哚类生物碱,化合物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木 吲哚类生物碱 naucleactonin C
原文传递
吲哚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祥军 徐继光 +3 位作者 段启虎 徐香玉 孙德志 李林尉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8-32,66,共6页
本文报告了几种吲哚类化合物(长春碱、吲哚美辛、褪黑素、靛玉红、菲并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吲哚类化合物对许多癌症的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其抗肿瘤... 本文报告了几种吲哚类化合物(长春碱、吲哚美辛、褪黑素、靛玉红、菲并吲哚里西定类生物碱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抗肿瘤作用机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吲哚类化合物对许多癌症的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其抗肿瘤效果也很明显,因此对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设计以及药理药效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子水平上对其抗肿瘤机理进行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人们对生命科学有较深层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 吲哚 生物碱 血管生成
下载PDF
Whole-genome sequencing and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herbal plant Gelsemium elegans 被引量:7
15
作者 Yisong Liu Qi Tang +8 位作者 Pi Cheng Mingfei Zhu Hui Zhang Jiazhe Liu Mengting Zuo Chongyin Huang Changqiao Wu Zhiliang Sun Zhaoying Li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74-382,共9页
Gelsemium elegans(G.elegans)(2 n=2 x=16)is genus of flowering plants belonging to the Gelsemicaeae family.Here,a high-quality genome assembly using the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platform and high-throughput chr... Gelsemium elegans(G.elegans)(2 n=2 x=16)is genus of flowering plants belonging to the Gelsemicaeae family.Here,a high-quality genome assembly using the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ONT)platform and high-throughput chromosome conformation capture techniques(Hi-C)were used.A total of 56.11 Gb of raw GridION X5 platform ONT reads(6.23 Gb per cell)were generated.After filtering,53.45 Gb of clean reads were obtained,giving 160 x coverage depth.The de novo genome assemblies 335.13 Mb,close to the 338 Mb estimated by k-mer analysis,was generated with contig N50 of 10.23 Mb.The vast majority(99.2%)of the G.elegans assembled sequence was anchored onto 8 pseudo-chromosomes.The genome completeness was then evaluated and 1338 of the 1440 conserved genes(92.9%)could be found in the assembly.Genome annotation revealed that 43.16%of the G.elegans genome is composed of repetitive elements and 23.9%is composed of long terminal repeat elements.We predicted 26,768 protein-coding genes,of which 84.56%were functionally annotated.The genomic sequences of G.elegans could be a valuable source for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in the Gelsemicaeae family and will b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the indole alkaloid metabo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lsemium elegans NANOPORE sequencing GENOME assembly Hi-C GENOME annotation MONOTERPENE indole alkaloid
原文传递
海洋来源链霉菌FIM090041产生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被引量:6
16
作者 江宏磊 王传喜 +4 位作者 江宁宇 陈名洪 彭飞 谢阳 江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65-268,275,共5页
目的筛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发现潜在的抗流感药物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从海洋微生物菌库中筛选产生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菌株,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通过紫外、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 目的筛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发现潜在的抗流感药物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方法,从海洋微生物菌库中筛选产生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菌株,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获得活性化合物,通过紫外、质谱、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到两个吲哚生物碱类活性化合物1和化合物2,结构解析确定它们分别与SF2583 A和SF2583 B同质,对神经氨酸酶的IC50为67.8μmol/L和122.8μmol/L,Ki为13.5μmol/L和21.6μmol/L。结论本文首次报道该化学结构类型化合物对神经氨酸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吲哚生物碱 流感 链霉菌
下载PDF
Alkaloid Accumulation in Catharanthus roseus Increases with Addition of Seawater Salts to the Nutrient Solution 被引量:6
17
作者 WANG Jing-Yan and LIU Zhao-Pu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 (Chin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18-724,共7页
A sand cultu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awater (5% and 10%) treatments on plant growth,inorganic ions,indole alkaloid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s of Catharanthus roseus,in an effo... A sand cultur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awater (5% and 10%) treatments on plant growth,inorganic ions,indole alkaloid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s of Catharanthus roseus,in an effort to increase the alkaloid yield by artificial cultivation.The total fresh and dry weights and tissue K + concentrations decreased,but Na +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in the plant roots,stems and leaves of C.roseus under seawater stress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s of vindoline,catharanthine,vinblastine and vincristine increased under seawater stress.The concentrations and yields of these alkaloids were higher in 5% seawater-treated plants than those in the 10% seawater-treated plants.Consider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5% seawater treatments could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ing alkaloid.In the control plants,the highest alkaloid concentrations reached a peak at 100 days after planting,suggesting that plant harvest must be optimized in terms of growth d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le alkaloid inorganic ions plant growth seawater irrigation seawater stress
原文传递
喜树碱的仿生合成:一个四分之一世纪的故事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建利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7,共6页
喜树碱是从中国植物喜树 (Camptothecaacuminata)中分离得到的抗癌生物碱 ,由于其独特的抗癌机理而成为抗癌药研究中的热门课题 .喜树碱属于单萜吲哚生物碱类 ,由色胺和secologanin缩合、衍生而来 .它的仿生合成始于 1972年 ,先后有多... 喜树碱是从中国植物喜树 (Camptothecaacuminata)中分离得到的抗癌生物碱 ,由于其独特的抗癌机理而成为抗癌药研究中的热门课题 .喜树碱属于单萜吲哚生物碱类 ,由色胺和secologanin缩合、衍生而来 .它的仿生合成始于 1972年 ,先后有多人参加 ,直到 1997年在经历了四分之一世纪之后才取得了成功 .介绍喜树碱仿生合成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 仿生合成 抗癌药物 生物碱 吲哚 植物药
下载PDF
根肿菌侵染下菘蓝生物碱合成机制
19
作者 赵淑丽 李国栋 +3 位作者 张丽琴 赵明智 施建莲 刘家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97,共17页
为探究根肿菌胁迫对菘蓝生物碱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对根肿菌侵染后0、7、14、21 d的菘蓝进行病情形态分级、组织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接菌后0、7、14、21 d菘蓝根部分别... 为探究根肿菌胁迫对菘蓝生物碱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对根肿菌侵染后0、7、14、21 d的菘蓝进行病情形态分级、组织学观察、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以及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接菌后0、7、14、21 d菘蓝根部分别发展为0级、1级、3级、5级的肿根,并且7 d是皮层入侵的关键时间点。(2)接种根肿菌14 d后,菘蓝叶内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并随着接菌时间的延长呈增加的趋势。(3)代谢组学一共检测到161种生物碱,其中吲哚类生物碱数量较多;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16种、17种、39种差异代谢物且各组差异代谢物多富集在生物碱和氨基酸代谢通路。(4)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与未接菌相比,菘蓝接菌后7、14、21 d分别存在2439个、256个、6437个差异表达基因,这3组共同富集到11个生物碱相关的代谢通路;与未接菌相比,接菌后7、14、21 d有9个基因(编码4种酶THS、TAT、YUCCA、ALDH)表达量均上升。该研究结果揭示了芸薹根肿菌与菘蓝之间的互作机制,探究了芸薹根肿菌对吲哚生物碱合成及其关键酶基因的影响,为后期菘蓝根肿病抗性基因及生物碱次生代谢途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根肿菌 抗氧化酶 功能基因 吲哚生物碱 代谢组
下载PDF
基于多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青黛的质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全 王立娟 +2 位作者 唐菱 冷静 傅超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41-945,共5页
目的 综合评价青黛的质量,为青黛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青黛中6个吲哚生物碱(靛蓝、靛玉红、靛红、色胺酮、吲哚、吲哚-3-甲醛)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 目的 综合评价青黛的质量,为青黛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青黛中6个吲哚生物碱(靛蓝、靛玉红、靛红、色胺酮、吲哚、吲哚-3-甲醛)的含量,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不同产地的青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不同产地青黛中靛蓝、靛玉红、靛红、色胺酮、吲哚、吲哚-3-甲醛含量的范围分别为20 320.83~26 585.01、1 327.69~3 102.25、141.69~894.50、2.17~5.27、2.14~5.93、1.69~4.34μg/g。聚类分析将不同产地的青黛聚为2类,S1、S2、S4、S6、S7、S9、S10号样品聚为Ⅰ类,S3、S5、S8、S11、S12号样品聚为Ⅱ类。用3个主成分对不同产地青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Ⅰ类样品得分较高,质量较优,Ⅱ类样品得分较低,质量较差。PLS-DA结果显示,靛蓝、靛玉红、色胺酮、靛红是体现青黛质量差异的主要物质。结论 不同产地的青黛质量差异较大,且同一产地不同批次的青黛质量不稳定。本文所建立的青黛质量评价方法稳定可靠,可为青黛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 吲哚生物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