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红外光介导的尺寸可逆转变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婉晴
郭晓萌
+2 位作者
罗利华
范玉玲
游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8-1465,共8页
制备一种纳米级的载药超声造影剂,该纳米粒可有效累积分布至肿瘤深层部位,且体外实验证明,在升高温度或近红外光辐照下可实现纳米粒尺寸的纳米-微米转变:评价其体外粒径变化规律、体外超声显像效果及体内分布情况。所制备的纳米粒呈球形...
制备一种纳米级的载药超声造影剂,该纳米粒可有效累积分布至肿瘤深层部位,且体外实验证明,在升高温度或近红外光辐照下可实现纳米粒尺寸的纳米-微米转变:评价其体外粒径变化规律、体外超声显像效果及体内分布情况。所制备的纳米粒呈球形,脂质膜中可见中空金纳米球(hollow gold nanoparticle,HAu NS)的负载,粒径为302±5 nm,分散性指数为0.195±0.018,分布较均匀。在近红外光辐照(1或2 W·cm^(-2))下导致含有该纳米粒的溶液(以HAu NS计,0.2、0.04和0.02 g·L^(-1))升温迅速,利用激光粒度仪的控温功能,发现升温至52℃左右时即可检测到一定量的微米级粒子产生;在体外超声显像实验中,纳米粒经近红外光辐照后超声诊断仪检测到大量上扬的微泡,可增强体外超声显像的效果;体内分布实验表明,该纳米粒可因肿瘤的高渗透及滞留效应(EPR效应)在肿瘤中大量累积。本研究制备了可在肿瘤内部大量累积的纳米-微米可逆转变的超声显像纳米粒,为实现肿瘤病灶部位的超声显像同时结合光热-化学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
体外超声成像
全氟己烷
中空金纳米球
光热转化
相转变
原文传递
题名
近红外光介导的尺寸可逆转变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侯婉晴
郭晓萌
罗利华
范玉玲
游剑
机构
浙江大学药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8-1465,共8页
文摘
制备一种纳米级的载药超声造影剂,该纳米粒可有效累积分布至肿瘤深层部位,且体外实验证明,在升高温度或近红外光辐照下可实现纳米粒尺寸的纳米-微米转变:评价其体外粒径变化规律、体外超声显像效果及体内分布情况。所制备的纳米粒呈球形,脂质膜中可见中空金纳米球(hollow gold nanoparticle,HAu NS)的负载,粒径为302±5 nm,分散性指数为0.195±0.018,分布较均匀。在近红外光辐照(1或2 W·cm^(-2))下导致含有该纳米粒的溶液(以HAu NS计,0.2、0.04和0.02 g·L^(-1))升温迅速,利用激光粒度仪的控温功能,发现升温至52℃左右时即可检测到一定量的微米级粒子产生;在体外超声显像实验中,纳米粒经近红外光辐照后超声诊断仪检测到大量上扬的微泡,可增强体外超声显像的效果;体内分布实验表明,该纳米粒可因肿瘤的高渗透及滞留效应(EPR效应)在肿瘤中大量累积。本研究制备了可在肿瘤内部大量累积的纳米-微米可逆转变的超声显像纳米粒,为实现肿瘤病灶部位的超声显像同时结合光热-化学治疗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超声造影剂
体外超声成像
全氟己烷
中空金纳米球
光热转化
相转变
Keywords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in vitro
ultrasound
imaging
perfluorohexane
hollow
gold
nanosphere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phase
shift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红外光介导的尺寸可逆转变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性质
侯婉晴
郭晓萌
罗利华
范玉玲
游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