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水温度微动态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93
1
作者 车用太 刘成龙 鱼金子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28,共9页
介绍了我国地震地下水温度观测概况及已获得的微动态现象,即水温固体潮、水温同震效应、水温前兆异常等,并对其形成机理做了理论分析。提出水温微动态形成机理研究应从二个地温梯度、二个对流、一个传导、一个扩散等热系统与热过程去考虑。
关键词 水温微动态 形成机制 地温梯度 热传导 热对流 热扩散
下载PDF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地热田勘查中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43
2
作者 刘瑞德 黄力军 孟银生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07年第2期86-89,共4页
地热作为新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开发。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田为主,成因类型多为传导型和对流型,其中以沉积盆地隆起传导型地热田最多,这类地热田面积大,资源储量丰富,紧邻城市周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地热田勘查... 地热作为新的清洁能源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开发。我国地热资源以中低温地热田为主,成因类型多为传导型和对流型,其中以沉积盆地隆起传导型地热田最多,这类地热田面积大,资源储量丰富,紧邻城市周围,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地热田勘查方法较多,但以电磁法勘查为主,电阻率异常是指示地热田的重要信息。本文介绍了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对流型和传导型两种地热田上的成功勘查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田系统 热传导 热对流
下载PDF
开缝翅片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惠珍 屈治国 +1 位作者 程永攀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9-232,共4页
对2排X型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传热及阻力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实验的 Re范围内得出了传热和阻力的性能关联式及特性曲线.比较得出,开缝翅片的传热性能远高于平直翅片,与单向开缝翅片相比,X型双向开缝翅片的性能更好.通过数... 对2排X型双向开缝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传热及阻力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 在实验的 Re范围内得出了传热和阻力的性能关联式及特性曲线.比较得出,开缝翅片的传热性能远高于平直翅片,与单向开缝翅片相比,X型双向开缝翅片的性能更好.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 X型双向开缝翅片的效率计算曲线.应用场协同原理,对数值模拟得到的气流在2片翅片之间的温度场、速度场、对流换热系数及压降在流动方向上的沿程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缝翅片有效强化传热的根本原因是翅片开缝后改善了速度和温度梯度的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传热性能 关联式 压降 温度梯度 气流 强化传热 场协同 对流换热系数 流动方向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圆筒型直线电机温度场数值计算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立毅 黄旭珍 +1 位作者 寇宝泉 潘东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2-138,共7页
文章根据传热学原理开展不同工况下圆筒形直线电机温度场数值计算研究,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圆柱坐标系下电机温度场仿真计算模型。当动子长时间工作,且做短行程往复加减速直线运动时,选择动子和定子耦合区域作为温度场计算域,建立了动... 文章根据传热学原理开展不同工况下圆筒形直线电机温度场数值计算研究,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的圆柱坐标系下电机温度场仿真计算模型。当动子长时间工作,且做短行程往复加减速直线运动时,选择动子和定子耦合区域作为温度场计算域,建立了动子与定子耦合区域的对流换热边界条件,该边界条件反应了耦合区域向与和动子不耦合的定子段的热交换。当电机短时高过载运行时,采用两种模型计算电机温升,这两种模型分别选取动子与定子耦合区域和动子为温度场计算域。计算得到了长时间工作电机稳态温度场分布以及短时高过载时电机温升曲线。在温度场计算基础上,开展电机温升测试与计算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形直线电机 温度场 计算域 对流换热 动子
下载PDF
考虑辐射换热的建筑结构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志磊 干钢 唐锦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15-920,共6页
借助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典型的建筑结构屋面和墙体在周围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及非线性辐射交换等周期性变化的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有限体元法(FVM)相比,采用有限单元法(FEM)也能得到可靠的温度参数;... 借助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典型的建筑结构屋面和墙体在周围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及非线性辐射交换等周期性变化的边界条件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与有限体元法(FVM)相比,采用有限单元法(FEM)也能得到可靠的温度参数;非线性辐射换热相比于表面对流换热来说不能忽略;保温层的铺设对混凝土板的温度分布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层 辐射 建筑表面 温度场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混凝土三维非稳态温度场反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宇鑫 宋玉普 王登刚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8-342,367,共6页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的合理温度控制问题非常重要,而精确进行温度计算所需的一些材料参数往往不易直接测得,需要根据一些易测得的量进行反求。本文基于三维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求解理论与反问题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三维瞬态温度场反问...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的合理温度控制问题非常重要,而精确进行温度计算所需的一些材料参数往往不易直接测得,需要根据一些易测得的量进行反求。本文基于三维瞬态温度场有限元求解理论与反问题理论,建立了混凝土三维瞬态温度场反问题求解数值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寻求非线性反演问题全局最优解,只需要若干点温度实测值便可实现混凝土多个热学参数如绝热温升、导温、导热系数及热交换系数等的同时反演,算例对本文反演方法的反演精度及数值稳定性给出了满意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反问题 热学参数 有限元/遗传算法
下载PDF
Constructal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flow-resistance minimizations for cooling channels 被引量:28
7
作者 XIAO QingHua,CHEN LinGen & SUN FengRui Postgraduate School,Naval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Wuhan 430033,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9期2458-2468,共11页
Based on constructal theory,a construct of a volume that generates heat at every point and is cooled by the coolant in the constant or tapered channel is optimized by minimizing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flow resi... Based on constructal theory,a construct of a volume that generates heat at every point and is cooled by the coolant in the constant or tapered channel is optimized by minimizing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flow resistance.The optimal constructs of the rectangular elements with dimensionless mean thermal resistance minimization as well as the first-,secondand thirdorder assemblies with dimensionless global flow resistance minimizations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nd the limit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rectangular elements based on EDR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and MTD (maximum temperature difference) minimizations respectively are almost equal.Compar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s from the two optimization procedures,the dimensionless global flow resistance is decreased more for the former procedure when the assembly’s order is high.It may create great superiority for constructal optimization to combine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extreme principle with heat conv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AL theory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 heat RESISTANCE flow RESISTANCE heat convection generalized thermody- namic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利用抛石护坡调节冻土路基阴阳坡的温度分布 被引量:24
8
作者 赖远明 张鲁新 +1 位作者 张淑娟 肖建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4212-4220,共9页
由于铁路道碴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为解决青藏铁路抛石护坡路基温度的计算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推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对具有阴阳坡的... 由于铁路道碴和片石铺层的对流换热为多孔介质的热传导问题,为解决青藏铁路抛石护坡路基温度的计算问题,根据多孔介质中流体热对流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应用伽辽金法推导出了多孔介质对流换热的有限元公式,对具有阴阳坡的抛石护坡路基和普通路基在未来 24 a 的温度变化分别进行了预报分析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阴阳坡温度相差 1.8 ℃的普通路基,在阴阳坡增加片石直径为 10 cm,厚度分别为 80,160 cm的抛石护坡,就能达到使路基温度对称分布的目的,消除由于阴阳坡温度差的作用而造成路基下冻土上限不对称分布、引起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形成路基纵向裂缝的病害。因此,应大力推荐该种路基作为青藏铁路冻土区有阴阳坡路段的路基结构,以便最大限度地保护冻土区的铁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抛石护坡 多孔介质 温度分布
下载PDF
真空玻璃传导和对流传热机理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缪宏 张瑞宏 +3 位作者 高建和 高晓宏 鄂颖 王海耀 《玻璃》 2007年第2期7-12,共6页
利用传导和对流传热原理,建立了真空玻璃热量的流动和传递数学模型,推导了真空玻璃自由分子状态的导热量、支撑柱及边料的固体导热及真空玻璃的外表对流换热方程。分析了自由对流传热、纯气体、稀薄气体、支撑柱及边料的固体导热机理,... 利用传导和对流传热原理,建立了真空玻璃热量的流动和传递数学模型,推导了真空玻璃自由分子状态的导热量、支撑柱及边料的固体导热及真空玻璃的外表对流换热方程。分析了自由对流传热、纯气体、稀薄气体、支撑柱及边料的固体导热机理,探讨了真空玻璃的外表对流换热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低真空状态下的真空玻璃夹层厚度越小,越有利于由自由对流向纯气体导热方向发展,越有利于真空玻璃传热系数的降低。真空玻璃结构只要保持夹层真空度小于0.313 Pa就使得夹层内成为自由分子导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玻璃 热传导 热对流
下载PDF
冲击加发散双层壁冷却方式压降分配对斜孔内对流换热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林宇震 俞文利 +1 位作者 刘高恩 许全宏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以高推重比发动机燃烧室单位压力单位面积冷却气量为基准 ,研究了孔数比为 1∶1的冲击 /发散冷却方式在不同冲击壁和发散孔壁压降分配情况下的发散斜孔内的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研究发现 ,压降分配比例的变化对孔进口区 (x/d &l... 以高推重比发动机燃烧室单位压力单位面积冷却气量为基准 ,研究了孔数比为 1∶1的冲击 /发散冷却方式在不同冲击壁和发散孔壁压降分配情况下的发散斜孔内的局部换热系数和平均换热系数。研究发现 ,压降分配比例的变化对孔进口区 (x/d <4 )的换热增强有较大的影响。通过CFD计算孔内的流动 ,分析了孔进口区换热系数增强的原因。并给出了周向平均换热增强系数的拟合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气膜冷却 对流换热 孔进口区
下载PDF
铝合金点焊熔核流场及热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黎峰 赵熹华 曹海鹏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6,14,共4页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 ,建立了描述铝合金电阻点焊液态熔核流动行为和传热过程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移动边界层内部液态金属的对流传热和层外固体导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和接触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焊件表面通过对... 根据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原理 ,建立了描述铝合金电阻点焊液态熔核流动行为和传热过程的轴对称有限元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移动边界层内部液态金属的对流传热和层外固体导热、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和接触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焊件表面通过对流和辐射向周围环境的散热、球面电极传热以及熔化 /凝固相变潜热对熔核形成热过程的影响 ,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铝合金点焊熔核形成过程温度场和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强烈的对流位于熔核中心沿轴线附近区域 ,其流速最大值数量级为1× 10 -1mm/s;在直流焊接条件下 ,5ms时间内开始形成液态熔核 ,并迅速沿轴向和径向扩展 ;回流环速度矢量将能量从熔核中心通过对流传热方式传递到熔核边缘 ,降低熔核内部温度梯度 ,促进熔核生长。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电阻点焊 流场 热场 有限元
下载PDF
纺织品传热机理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石宏亮 《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4-47,共4页
文章分析了纺织品传热机理。从宏观角度看 ,纺织品作为纺织纤维和空气的集合体 ,其传热途径包括传导、对流、辐射和伴随着水汽传输而发生的潜热传递 ;从微观角度看 。
关键词 纺织品 导热 对流 辐射 声子 热阻 传热机理 潜热传递 传热途径
下载PDF
载人飞船座舱内空气对流换热地面模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学学 刘静 蒙毅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7-70,共4页
为了准确进行地面热平衡实验,验证载人飞船座舱热控制设计,运用相似理论对载人飞船座舱内空气的对流换热进行了相似分析,确定了地面热平衡实验时保持座舱内空气的对流换热与太空飞行时相似的准则是:“降低座舱中的空气压力,保持G... 为了准确进行地面热平衡实验,验证载人飞船座舱热控制设计,运用相似理论对载人飞船座舱内空气的对流换热进行了相似分析,确定了地面热平衡实验时保持座舱内空气的对流换热与太空飞行时相似的准则是:“降低座舱中的空气压力,保持Gr相同,同时保持空气的质量流量及边界条件相同。”根据技术条件限制,提出了地面热平衡实验时座舱内空气对流换热的近似模拟方案,阐述了近似实验时座舱内空气状态的确定方法。通过数值求解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说明了近似模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换热 地面热平衡实验 载人飞船 座舱 空气
原文传递
计算机设备的热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兴旺 《电子工艺技术》 2001年第1期36-40,共5页
简述了温度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计算机设备热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和方法 ,以及为了提高计算机设备可靠性所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热设计 冷却方式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下载PDF
东莞与帽峰山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特征的对比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慧忠 吴兑 +2 位作者 廖碧婷 李海燕 李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5-612,共8页
将东莞(海拔30m,位于平原地区)与帽峰山(海拔550m,位于山地地区)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东莞地区BC浓度年均值为5.27 g/m3,帽峰山BC浓度值为2.43 g/m3,两个站点的浓度都比位于珠三角核心区的南村站浓度(8.42μg/m3)低.... 将东莞(海拔30m,位于平原地区)与帽峰山(海拔550m,位于山地地区)的黑碳气溶胶(BC)浓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东莞地区BC浓度年均值为5.27 g/m3,帽峰山BC浓度值为2.43 g/m3,两个站点的浓度都比位于珠三角核心区的南村站浓度(8.42μg/m3)低.雨季,东莞与帽峰山BC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在中午呈现反位相,这是因为两站近地层受上升气流控制,热对流把地面的BC气溶胶带至高空,地面浓度下降,东莞出现谷值,而高空有了地面的垂直输送补充,帽峰山出现峰值.旱季,华南地区受高压控制,微弱下沉气流对于BC的垂直输送不利,BC的扩散以平流扩散为主,两地日变化情况相近.此外,受BC源远近的影响,东莞的逐月变化(标准差为0.60μg/m3)大于帽峰山(标准差为0.14μg/m3).通过分析BC吸收系数的波长幂指数α探讨可能的污染来源,发现两地的α值均接近于1,说明两地BC的污染来源相同,均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气溶胶 热力对流 吸收系数
下载PDF
螺旋管内单相及沸腾的强化换热与阻力特性实验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隆键 崔文智 辛明道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实验研究了三维内肋螺旋管内单相及沸腾的强化换热与阻力性能。单相对流换热实验采用光滑螺旋管和两种不同结构尺寸的三维内肋螺旋管。与光滑螺旋管相比,在测试的流动范围内,两种三维内肋管的平均换热系数增加了71%和103%,平均阻力增加... 实验研究了三维内肋螺旋管内单相及沸腾的强化换热与阻力性能。单相对流换热实验采用光滑螺旋管和两种不同结构尺寸的三维内肋螺旋管。与光滑螺旋管相比,在测试的流动范围内,两种三维内肋管的平均换热系数增加了71%和103%,平均阻力增加了90%和140%;曲率δ=0.0605、测试段长0.58m的三维内微肋螺旋管内流动沸腾换热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工况下,三维内微肋螺旋管的平均换热系数比光滑螺旋管增加40%到120%,阻力增加18%到1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 三维内肋 对流换热 沸腾换热
下载PDF
切向气流对激光加热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伟平 刘常龄 +1 位作者 王春彦 袁永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73-377,共5页
在重复频率YAG激光加载下,研究了30CrMnSiA钢片分别处于空气自然对流和切向强迫气流环境中不同的温度响应.实验用红外热像仪对靶前表面的温度进行了实时诊断,结果表明,在激光作用下,靶材的温升与靶前表面的对流换热状... 在重复频率YAG激光加载下,研究了30CrMnSiA钢片分别处于空气自然对流和切向强迫气流环境中不同的温度响应.实验用红外热像仪对靶前表面的温度进行了实时诊断,结果表明,在激光作用下,靶材的温升与靶前表面的对流换热状况有较大的关系,当靶面存在马赫数为0.1左右的切向气流时,材料的温升曲线明显低于靶处于空气自然对流环境下的温升曲线,气流与靶面的对流换热使得材料的激光加工所需能量或功率增加.这与应用热边界层换热动力学理论得到的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热效应 温度测量 激光加热材料
下载PDF
叉排椭圆管强迫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希女 杨永安 +2 位作者 邹同华 吴双 顾介明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分析了二维稳态不可压缩流体横掠椭圆管束的强迫对流换热问题。在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涡量—流函数法对问题进行数值求解。在一定容积的空间内,优化椭圆管排的布置,使得管排与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密度达到最大值。比... 本文分析了二维稳态不可压缩流体横掠椭圆管束的强迫对流换热问题。在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涡量—流函数法对问题进行数值求解。在一定容积的空间内,优化椭圆管排的布置,使得管排与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密度达到最大值。比较了当椭圆管的短轴2b等于圆管的直径D时这两种管子的对流换热密度。分析了椭圆偏心率对热流密度的影响。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当空气的ReH在400≤ReH≤900的范围内时,椭圆管换热器的对流换热密度比圆管的对流换热密度约大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排椭圆管 强迫对流换热 数值模拟 不可压缩流体 涡量-流函数法 对流换热密度 空调
下载PDF
三维数值模拟再生冷却喷管的换热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军伟 刘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为了解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再生冷却的换热特点,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内喷管燃气、壁面和冷却液建立不同的三维控制方程, 进行流动和传热的耦合计算。在计算中, 假定喷管流动为冻结流动, 考虑燃气向壁面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采用二... 为了解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再生冷却的换热特点,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内喷管燃气、壁面和冷却液建立不同的三维控制方程, 进行流动和传热的耦合计算。在计算中, 假定喷管流动为冻结流动, 考虑燃气向壁面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采用二阶迎风格式离散控制方程, 采用DO模型离散求解辐射换热方程, 水蒸气的吸收系数根据Leckner公式计算。计算模型采用缩比热试车发动机,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较准确地模拟出了喷管的壁面热流密度, 得到了喷管燃气和冷却液的流场和温度场, 对高压再生冷却喷管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喷管 再生冷却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内颗粒运动与换热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吕俊复 田勇 +1 位作者 彭晓峰 岳光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24-1229,共6页
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床体内部贴近壁面的颗粒团运动和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 ,探讨颗粒团沿壁面下滑贴壁时间的计算方法 ,由此发展了床体内部颗粒 气体对流换热传热系数的理论计算模型和方法 .与现有文献的实验数据资料比较表明 。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气固两相流动 传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