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庆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的贴金材料分析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东波 薛铁宁 +1 位作者 王金华 张红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3期44-51,共8页
为研究重庆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的贴金材料及其保存状况,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测定、X荧光能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千手观音造像的贴金、金胶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现存的0层及其以上贴... 为研究重庆大足宝顶山千手观音的贴金材料及其保存状况,应用红外光谱分析、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测定、X荧光能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千手观音造像的贴金、金胶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表面现存的0层及其以上贴金层均为清代以后所妆贴;金胶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但腐蚀劣变情况并不严重,但吸水后会发生膨胀;千手观音表面贴金采用了在金胶中加入HgS以衬托金色的传统工艺。研究成果可为今后造像保护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手观音 成分分析 贴金 金胶
下载PDF
对古代错金、鎏金工艺的再认识 被引量:15
2
作者 姚智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19,共7页
针对学界对错金工艺认识的分歧,从器物分析观察、金属器的铭文和文献多角度对"错"和"金涂"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属于不同工艺表述。汉代金属器物铭文中"错"和汉代文献中"错",内涵不尽相同。若将... 针对学界对错金工艺认识的分歧,从器物分析观察、金属器的铭文和文献多角度对"错"和"金涂"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属于不同工艺表述。汉代金属器物铭文中"错"和汉代文献中"错",内涵不尽相同。若将错金作为金属表面工艺,显然参照前者更为合理。错金包括槽-嵌-磨砺系列工序,用嵌错金表述更直接和恰当。金涂即鎏金,认为错金工艺中所谓的第二种金涂法是不存在的,凹槽鎏金存在与否需要实物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金 鎏金 汞齐 错彩
原文传递
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清代珐琅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苗建民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9-155,共17页
作者运用原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珐琅残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中.对构成珐琅的硅酸盐材料、铜材料、焊接材料以及镀金层的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对珐琅残片断面的焊接层和镀金层的微... 作者运用原子发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对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珐琅残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中.对构成珐琅的硅酸盐材料、铜材料、焊接材料以及镀金层的元素组成进行了测试;对珐琅残片断面的焊接层和镀金层的微观形貌、焊接层的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和鉴别。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晶学、矿物学、金属学和金相学的基础理论对珐琅原料种类、各种原料的作用、珐琅料的熔制与烧蓝、铜材料与焊接材料的合金属性、焊层的金相组织、掐丝珐琅的烧制工艺等问题加以探讨,试图藉现代科技手段揭示清代珐琅所包含的科学技术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珐琅研究 原子发射光谱 扫描电子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 硅酸盐材料 铜材料 焊接材料 镀金层 结晶学 矿物学 金属学 珐琅原料
原文传递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车马器研究性保护修复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希 张红燕 +2 位作者 李文欢 王浩天 杨军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2-247,共6页
通过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的147件车马器进行研究性保护修复系统研究,在保护前对文物保存状态进行研究,包括文物保存环境对腐蚀的影响、文物本体病害类型调查、文物腐蚀及保护的预研究等几个方面,明确保护修复需要解决的核心是... 通过对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车马坑出土的147件车马器进行研究性保护修复系统研究,在保护前对文物保存状态进行研究,包括文物保存环境对腐蚀的影响、文物本体病害类型调查、文物腐蚀及保护的预研究等几个方面,明确保护修复需要解决的核心是车马器表面除锈揭露纹饰、加固纹饰、脱盐及缓蚀、封护工作,针对不同材质、不同腐蚀程度的文物分别制定保护技术路线,并在保护修复进行过程中同步深入研究。本次研究性保护修复工作在不进行破坏性取样的前提下获取大量考古信息,对这批脆弱车马器文物进行有效保护,还原了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金银 鎏金银 车马器 保护修复
原文传递
多色烫金图像诠释桂林山水之美
5
作者 毛宪明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期2-3,共2页
数字印刷和烫金工艺材料的进步,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灵感。结合漓江风景摄影作品进行烫金石板画创作,为推动桂林文旅发展提供了独到的文创精品。
关键词 烫金 工艺 文创
下载PDF
故宫奉先殿后殿神龛营缮历史与髹饰工艺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梦雨 卓媛媛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1期77-96,共20页
奉先殿是紫禁城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重建于顺治年间,后殿内原设11座神龛,供奉清朝历代帝后神位,20世纪60年代因展览改造,神龛拆卸解体,收归库房保存。各座神龛为清朝历代依次修造,形制与装饰做法高度相近。科学检测表明,神龛表面装饰... 奉先殿是紫禁城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重建于顺治年间,后殿内原设11座神龛,供奉清朝历代帝后神位,20世纪60年代因展览改造,神龛拆卸解体,收归库房保存。各座神龛为清朝历代依次修造,形制与装饰做法高度相近。科学检测表明,神龛表面装饰层均以传统大漆髹饰,露明位置满贴金箔,不露明位置或使用单漆做法。各时期的髹饰做法大体遵循同一套规范工序:在木基层上依次做捎当灰—布漆—漆灰—糙漆(垫光漆)—朱漆,而后在朱漆表面贴金,最后涂刷掺有桐油的透明罩漆。这与《髹饰录》和清代漆作则例等文献记载高度吻合。综合比对检测结果与文献史料,可以确认,神龛装饰层在清代共经历两次有据可查的修缮,一次是道光元年(1821)孝淑睿皇后神龛的赔修,简单修补了表面漆饰;一次是道光二年(1822)前七座神龛的全面大修,修改了木胎尺寸,并将漆饰整体见新。另外,第四座神龛在雍正至嘉庆年间还有过一次针对漆饰的零修。道光及道光之后所修造的末四座神龛,在落成后未再经历任何修缮。不同时期的金箔成色有别,导致各座神龛的金饰色调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奉先殿 神龛 大漆 贴金 光学显微分析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分析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电镀液中的S_2O_3^(2-)、SCN^-和有机酸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仁勇 史亚利 +2 位作者 梁立娜 牟世芬 蔡亚岐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45,共4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镀锌、镀铜、镀金等3种电镀液中添加剂(甲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S2O32-和SCN-)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以IonPac AS19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KOH流动相梯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23min之内可完成这3种电镀液中6种添加... 建立了同时测定镀锌、镀铜、镀金等3种电镀液中添加剂(甲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S2O32-和SCN-)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以IonPac AS19高容量阴离子交换柱分离,KOH流动相梯度淋洗,抑制型电导检测,23min之内可完成这3种电镀液中6种添加剂的分析。甲酸、酒石酸、草酸、柠檬酸、S2O32-和SCN-的检测限(25μL进样,S/N=3)分别为3.9,9.6,6.9,9.7,12.9,21.2ng/L,各种待测物均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较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89~0.9999之间。方法已用于镀锌液、镀铜液、镀金液样品中有机酸、S2O32-和SCN-的检测,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3%~10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添加剂 镀锌 镀铜 镀金
下载PDF
海昏侯外藏椁鎏金银青铜车马器装饰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蔡毓真 胡东波 +1 位作者 管理 李文欢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本研究针对海昏侯外藏椁鎏金、银青铜车马器装饰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对金层表面、截面与背面的工艺痕迹与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层与青铜基底接触一面具有鎏金制作时基底磨错划... 本研究针对海昏侯外藏椁鎏金、银青铜车马器装饰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超景深三维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对金层表面、截面与背面的工艺痕迹与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金层与青铜基底接触一面具有鎏金制作时基底磨错划痕,表面则有金层压光过金颗粒形貌,金层厚度在1.50微米~7.24微米之间,从厚度、粗糙程度等几个方面来看,金层施作质量不一;鎏银剥落层表面与背面银与汞的含量有差异,成分中带有一定的金元素,通过鎏金银合金模拟实验对比结果确认,车马器上的鎏银层并非以金银汞齐鎏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 鎏金工艺 鎏银工艺 车马器
原文传递
平凉市博物馆藏明代金铜佛造像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研究
9
作者 张语晨 陈安道 +2 位作者 张海宏 郭海燕 杨娟 《博物院》 2023年第5期117-127,共11页
采用便携式×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结合宏观观察,对平凉市博物馆藏明代金铜佛造像成分特征、铸造方式和装饰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造像质地以铜锡铅三元合金的青铜为主,少部分为铜锌二元合金的黄铜;铸造工艺主... 采用便携式×射线荧光光谱仪、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结合宏观观察,对平凉市博物馆藏明代金铜佛造像成分特征、铸造方式和装饰工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造像质地以铜锡铅三元合金的青铜为主,少部分为铜锌二元合金的黄铜;铸造工艺主要使用范铸法,少量为翻砂法,另有几尊造型工艺精湛的造像采用失蜡法铸造;施金工艺采用了鎏金、泥金和贴金三种,部分造像表面将施金、髹漆、彩绘结合应用。此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明代金铜佛造像合金成分和铸造工艺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金铜佛像 成分分析 铸造工艺 施金工艺
原文传递
龙兴寺佛教造像彩绘贴金工艺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名采 冀浩臻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3-55,共3页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rafts of colored drawing and gilding on Buddhist images in LongXing Temple , which is one of the "ten national major pieces of news in archaeology". The crafts sh...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rafts of colored drawing and gilding on Buddhist images in LongXing Temple , which is one of the "ten national major pieces of news in archaeology". The crafts show the brilliant ancient human landscapes in the ancient city of Qing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兴寺 佛教造像 彩绘 贴金工艺 造像风格
下载PDF
西汉海昏侯外藏椁出土三件鎏金当卢工艺比对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巍 张红燕 +2 位作者 郭正臣 李文欢 杨军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西汉海昏侯外藏椁出土的鎏金当卢,为汉代鎏金工艺提供了范例。对三件鎏金当卢的成型工艺、表面装饰工艺、鎏金工艺的形貌观察,及分析检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胎当卢运用局部鎏金,纽部与基体为焊接工艺连接,金层主要作用在纹样处;... 西汉海昏侯外藏椁出土的鎏金当卢,为汉代鎏金工艺提供了范例。对三件鎏金当卢的成型工艺、表面装饰工艺、鎏金工艺的形貌观察,及分析检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银胎当卢运用局部鎏金,纽部与基体为焊接工艺连接,金层主要作用在纹样处;铜胎青铜通体鎏金(双色鎏金)当卢通体双色鎏金运用了鎏金与鎏金银合金交叉结合的工艺;铜胎沟槽鎏金当卢运用纹样沟槽内鎏金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昏侯 合金汞齐 鎏金工艺 银铜焊药
原文传递
用扫描电镜观察不镀导电膜对大肠杆菌损伤和图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如意 李妍 +6 位作者 邹珍友 杨梦 徐硕琪 徐茂鑫 邵盛熙 胡琼英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692-15693,共2页
[目的]为利用扫描电镜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脱水干燥的大肠杆菌为材料,对其不镀金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并与镀金样品图像进行对比。最后阐述了选择不同样品的镀膜材料与镀膜厚度的方法。[结果]未镀金的样品图片亮暗不... [目的]为利用扫描电镜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脱水干燥的大肠杆菌为材料,对其不镀金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并与镀金样品图像进行对比。最后阐述了选择不同样品的镀膜材料与镀膜厚度的方法。[结果]未镀金的样品图片亮暗不均,局部有闪烁亮斑,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样品逐渐被热电子烤焦。[结论]样品不镀金,发射电子会损伤样品,图像清晰度比镀金样品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电镜 样品制作 大肠杆菌 镀金
下载PDF
显微CT技术用于隋唐礼冠腐蚀饰件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静楠 杨军昌 卢艳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5-50,共6页
X射线显微CT(X-ray micro-CT)是一种无损分析方法,在医学、材料学和地质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了解隋唐冠饰的内部情况,探查冠饰内部的显微结构,获取饰件原始结构信息,本研究应用micro-CT技术,主要对西安... X射线显微CT(X-ray micro-CT)是一种无损分析方法,在医学、材料学和地质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了解隋唐冠饰的内部情况,探查冠饰内部的显微结构,获取饰件原始结构信息,本研究应用micro-CT技术,主要对西安东郊昆仑公司隋末唐初M2出土礼冠和马家沟唐代阎识微夫妇墓出土礼冠上的饰件结构进行CT检测,获得了高分辨率三维结构CT图像。图像清晰显示出饰件的结构:鎏金层、图案构件、饰件基体及图案构件与基体的连接部位。对于饰件结构的解读反映出饰件鎏金是饰件加工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该技术方法对古代制品,尤其是小件制品和劣化严重制品的结构、工艺研究及其保存状况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显微CT 隋唐礼冠 微观三维结构 鎏金 焊接
下载PDF
四川博物院藏战国铜编钟饰金工艺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娟 韦荃 +3 位作者 张孜江 曹元元 卫国 邵艳兵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80,共12页
为研究战国铜编钟饰金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等分析仪器,对四川博物院藏战国铜编钟表面饰金纹饰的形态结构、成分和工艺特征等进行科学分析。形态特征显示:编钟表面有开槽,金丝填充于凹槽内,金丝表面... 为研究战国铜编钟饰金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等分析仪器,对四川博物院藏战国铜编钟表面饰金纹饰的形态结构、成分和工艺特征等进行科学分析。形态特征显示:编钟表面有开槽,金丝填充于凹槽内,金丝表面存在明显间隙,部分金丝可见涂抹痕迹和边缘流挂痕迹,纹饰附近的基体上有金色颗粒残留。金丝表面未发现捶打或剪裁等加工痕迹,表明编钟装饰的金丝与传统错金工艺使用的金丝存在明显差异。金丝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Au含量大于91.6%,Ag含量为1.0%~4.0%,Hg含量为0.5%~6.0%,且剖面可见大量孔隙结构。从金丝的形态特征和成分推测编钟采用了凹槽鎏金工艺进行装饰,开槽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鎏金的附着力。此项工作不仅可为开展巴蜀地区青铜装饰工艺研究提供珍贵的数据支撑,也可为我国古代青铜装饰技法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铜编钟 凹槽 错金 鎏金
下载PDF
无氧铜和铁镍钴合金太赫兹波导传输损耗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烨 冯进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6期-,共4页
对无氧铜、铁镍钴合金和镀金铁镍钴合金制作的WR2.8太赫兹波导进行了传输损耗的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测得的传输损耗值,计算出340 GHz频段,无氧铜电导率为1.6×107 S/m,铁镍钴合金电导率为1.0×106 S/m,相对磁导率为2.1,损耗参数... 对无氧铜、铁镍钴合金和镀金铁镍钴合金制作的WR2.8太赫兹波导进行了传输损耗的研究.通过对比实验测得的传输损耗值,计算出340 GHz频段,无氧铜电导率为1.6×107 S/m,铁镍钴合金电导率为1.0×106 S/m,相对磁导率为2.1,损耗参数的设置对正向设计具有指导作用.实验中,通过镀金工艺降低了铁镍钴合金波导的传输损耗,进而明确波导内壁镀金工艺可以有效降低传输损耗,对降低太赫兹标准窗的传输损耗有着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无氧铜 铁镍钴合金 镀金 传输损耗
下载PDF
贵州东汉巴郡守丞鎏金铜印的扫描电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纪娟 马琳燕 +3 位作者 柏柯 王展 杨军昌 谭盼盼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微区化学成分分析(SEM-EDS)研究了贵州交乐汉墓出土的"巴郡守丞"鎏金铜印,通过显微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判断鎏金铜印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结果表明鎏金铜印底座表面的纹饰是用呈"∨"形的尖...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微区化学成分分析(SEM-EDS)研究了贵州交乐汉墓出土的"巴郡守丞"鎏金铜印,通过显微形貌观察和成分分析判断鎏金铜印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结果表明鎏金铜印底座表面的纹饰是用呈"∨"形的尖锐工具刻画而成,鎏金层脱落部分有灰白色腐蚀产物;鎏金铜印的基体组成是Cu-Sn-Pb三元合金,鎏金层表面含有Hg,说明铜印是以青铜为基体,表面采用汞鎏金的方式制作;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基体锈蚀处的灰白色粉末进行表征,物质结构为SnO_2,其形成原因是青铜基体在环境介质中Cu离子迁移至器物表面,造成锡在原地沉积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鎏金 铜印 锈蚀产物 东汉
下载PDF
两尊唐代彩绘鎏金佛教造像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俊荣 李建西 +4 位作者 田原曦 邢福来 苗轶飞 王展 相建凯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光照相等分析手段对长安区唐墓新出土两件罕见的彩绘鎏金青铜佛教造像的本体表面成分、内部结构及颜料成分进行了科学分析。两尊造像经过铸造、打磨、鎏金、彩绘等制作工序。分析检...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X光照相等分析手段对长安区唐墓新出土两件罕见的彩绘鎏金青铜佛教造像的本体表面成分、内部结构及颜料成分进行了科学分析。两尊造像经过铸造、打磨、鎏金、彩绘等制作工序。分析检测显示两尊造像均以铅锡青铜一次性浇铸而成,经打磨修整后以金汞齐在外表通体鎏镀金层,表面彩绘蓝色颜料为蓝铜矿,红色颜料含朱砂和铅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佛教造像 鎏金 彩绘
下载PDF
楚汉墓贵金属冥币仿制现象研究
18
作者 金银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22年第1期283-294,共12页
楚汉墓葬常见大量仿郢爰、仿金饼的冥币用来随葬,贵金属仿币为了更加接近货币,常见鎏金、施粉、施釉以及外裹陶衣等现象,战国时期为了更接近郢称、金饼,其模仿工艺多样且不固定,主要有铅制、锡制、鎏金、包金、包银等工艺;汉之后工艺逐... 楚汉墓葬常见大量仿郢爰、仿金饼的冥币用来随葬,贵金属仿币为了更加接近货币,常见鎏金、施粉、施釉以及外裹陶衣等现象,战国时期为了更接近郢称、金饼,其模仿工艺多样且不固定,主要有铅制、锡制、鎏金、包金、包银等工艺;汉之后工艺逐渐固定,主要采取施粉、施陶衣、施釉等工艺,战国时期仿制工艺比较单一;两汉时期仿制工艺逐渐多样化,从战国时期严格追求形似到两汉时期贴合现实独具特色,贵金属冥币逐渐成为财富的代名词用以随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贵金属冥币 鎏金 施粉 施釉
原文传递
书口生花:西文古籍常见书口装饰的类型和工艺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世峰 成雯吉 《创意设计源》 2021年第3期77-81,共5页
直到16世纪,西方书籍上架时最常见的方式还是成摞堆放,书口朝外。当时,在书口上写上书名或者标上架位,抑或在书口上做些特别的设计,由此辨识书籍。16世纪末,西方书籍数量开始变多,书脊朝外、书籍直立摆放的排架方法出现。装帧师更有心... 直到16世纪,西方书籍上架时最常见的方式还是成摞堆放,书口朝外。当时,在书口上写上书名或者标上架位,抑或在书口上做些特别的设计,由此辨识书籍。16世纪末,西方书籍数量开始变多,书脊朝外、书籍直立摆放的排架方法出现。装帧师更有心思在书口装饰上作文章。归纳总结了西文古籍常见的书口装饰方式,包括纯色书口、撒彩书口、糊彩书口、烫金书口、轧花书口、书口画、大理石纹书口、"毛边书口"、踏步书口和混合装饰书口,整理了其特征、发展、工艺等,以管窥西文古籍书口装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文古籍 书口装饰 大理石纹 书口画 烫金
下载PDF
山西长子崇庆寺千佛殿彩绘泥塑贴金表面涂层的清洗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永进 纪娟 +3 位作者 董少华 党小娟 王翀 吴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44,共5页
山西长子崇庆寺千佛殿彩绘泥塑表面均有不同程度贴金,由于贴金表面涂层已经发生老化,颜色变成褐色,以现有的技术清理该涂层会损伤金箔。为了解决清除贴金表面原始涂层可能对金箔造成损伤的问题,在千佛殿释迦牟尼背光位置采集样品进行剖... 山西长子崇庆寺千佛殿彩绘泥塑表面均有不同程度贴金,由于贴金表面涂层已经发生老化,颜色变成褐色,以现有的技术清理该涂层会损伤金箔。为了解决清除贴金表面原始涂层可能对金箔造成损伤的问题,在千佛殿释迦牟尼背光位置采集样品进行剖面显微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原始涂层已经发生层片状卷翘脱落现象,其物质组成为生漆漆膜。根据分析结果结合现场局部试验筛选出适宜的清洗剂——NYC溶液。该溶液与涂层发生反应,将涂层溶解为液体,然后用宣纸贴在泥塑表面将液体吸收干净达到清理的目的。整个过程无外力作用,且对金箔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塑 贴金 漆膜 清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