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工程技术抗微动损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旻昊 罗唯力 周仲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29,共4页
总结了工业中抗微动损伤的基本途径 ,指出了表面工程技术减缓微动损伤的重要作用 ,并从表面机械强化、扩散处理、表面化学处理、电沉积、热喷涂、气相沉积、高能密度处理和固体润滑涂层等表面工程分支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作者... 总结了工业中抗微动损伤的基本途径 ,指出了表面工程技术减缓微动损伤的重要作用 ,并从表面机械强化、扩散处理、表面化学处理、电沉积、热喷涂、气相沉积、高能密度处理和固体润滑涂层等表面工程分支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作者在径向和复合微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微动损伤 表面工程 表面改性 表面处理 涂层
下载PDF
关于复合式微动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朱旻昊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2-186,共5页
在新型径向微动试验装置上 ,改变试样的倾斜角度 ,实现了径向微动和切向微动的复合 .考察了 GCr15钢球 /2 0 91铝锂合金在倾斜 30°和 45°以及不同外加载荷条件下的复合微动损伤行为 。
关键词 微动磨损 径向微动 切向微动 复合微动
下载PDF
高速接触网零部件失效问题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6
3
作者 谭德强 莫继良 +3 位作者 彭金方 罗健 陈维荣 朱旻昊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0-619,共10页
接触网零部件的失效会严重影响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接触网系统的服役可靠性是列车和线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为促进高速接触网装备技术的发展,在结合大量现场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总结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服役过程中出... 接触网零部件的失效会严重影响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接触网系统的服役可靠性是列车和线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为促进高速接触网装备技术的发展,在结合大量现场调研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总结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服役过程中出现的铝合金定位钩与定位支座磨损、吊弦线疲劳、螺栓连接松动、终端锚固线夹抽脱以及零部件腐蚀问题等五类典型失效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指出微动损伤(微动磨损与疲劳)与恶劣的服役环境是导致接触网零部件典型失效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微动磨损、微动疲劳、螺栓松动、应力腐蚀等相关失效机理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高速铁路接触网零部件的失效机理研究,冲滑复合磨损、多股绞线结构微动疲劳、螺栓松动、载流条件下疲劳和腐蚀疲劳这几个方面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并指出研究载流条件对疲劳损伤影响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网 微动损伤 失效 研究展望
下载PDF
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径向和切向微动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旻昊 周惠娣 +1 位作者 陈建敏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通过径向和切向微动试验考察了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学特性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了两类微动损伤区的微观特征 .结果表明 :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径向微动损伤性能 ... 通过径向和切向微动试验考察了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学特性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了两类微动损伤区的微观特征 .结果表明 :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径向微动损伤性能 ;切向微动条件下无混合区存在 ,涂层损伤强烈依赖于位移幅值 ,并伴随MoS2 的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粘结固体润滑膜 微动损伤 径向微动 切向微动 微动区域
下载PDF
微动损伤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5
作者 陶峰 张险峰 +1 位作者 尹明德 欧阳祖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5-551,共7页
论述了微动损伤的概念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对微动损伤研究的两个主要部分即微动损伤的基础研究和防护方法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尤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果做了重点阐述,并说明了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从微动机理研究、微动... 论述了微动损伤的概念及对其研究的必要性。对微动损伤研究的两个主要部分即微动损伤的基础研究和防护方法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论述,尤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及所取得的成果做了重点阐述,并说明了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从微动机理研究、微动件结构参数控制、微动疲劳寿命估算、工业应用、防护等几个方面概述了微动损伤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微动腐蚀 微动疲劳 微动损伤
下载PDF
微动疲劳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茂胜 陈跃良 +1 位作者 郁大照 胡家林 《强度与环境》 2008年第6期45-54,共10页
微动疲劳普遍存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已成为工业中的癌症。回顾了微动磨擦学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微动疲劳的损伤机理,介绍了微动疲劳试验的原理、方法;重点分析了微动疲劳的裂纹形成寿命及扩展寿命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影响微动疲劳寿命的七... 微动疲劳普遍存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已成为工业中的癌症。回顾了微动磨擦学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微动疲劳的损伤机理,介绍了微动疲劳试验的原理、方法;重点分析了微动疲劳的裂纹形成寿命及扩展寿命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影响微动疲劳寿命的七个主要因素,对飞机结构微动疲劳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疲劳 疲劳寿命 损伤机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DP780/AA6061薄板自冲铆接头微动损伤特性 被引量:18
7
作者 魏文杰 何晓聪 +1 位作者 张先炼 卢嘉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9-175,共7页
对高强钢DP780与铝合金AA6061薄板的异质自冲铆接连接工艺进行研究,并分别制备了不同搭接顺序的DP780/AA6061(SA)和AA6061/DP780(AS)接头。对两组接头进行了高周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组接头的疲劳性能与失效行为,并进一步利用微观检测... 对高强钢DP780与铝合金AA6061薄板的异质自冲铆接连接工艺进行研究,并分别制备了不同搭接顺序的DP780/AA6061(SA)和AA6061/DP780(AS)接头。对两组接头进行了高周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组接头的疲劳性能与失效行为,并进一步利用微观检测技术较系统地分析了两组接头的微动损伤机理。结果表明:AS接头的疲劳性能明显优于SA接头,且两组接头疲劳失效模式依次为铆钉断裂和下板断裂。SA接头和AS接头的上板近端与下板末端接触区域、上板近端与下板远端接触区域和铆钉与下板近端接触区域均发生微动磨损。微动磨损会导致SA及AS接头的铆钉和下板近端均出现疲劳裂纹,由于板材性能的差异,裂纹在铆钉和下板上的传播路径和扩展速率不同,最终导致接头失效模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冲铆接 铝合金 高强钢 疲劳性能 微动损伤
原文传递
架空输电导线的微动损伤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荐 黄志杰 +1 位作者 李录平 晋凤华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1-33,共3页
以JL/G1A-125-26/7型钢芯铝绞线和铸铝悬垂线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导线弯曲疲劳试验装置上进行微动实验研究,分析了架空导线微动损伤的微观特征,考察了弯曲振幅、频率、静载荷对架空输电导线微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微动损... 以JL/G1A-125-26/7型钢芯铝绞线和铸铝悬垂线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导线弯曲疲劳试验装置上进行微动实验研究,分析了架空导线微动损伤的微观特征,考察了弯曲振幅、频率、静载荷对架空输电导线微动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线微动损伤主要发生在线夹处导线上半部,是外层铝线的微动磨损及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导致的微动疲劳断裂所致。导线微动寿命随弯曲振幅和外加静载荷的减小而增大。弯曲振动频率对导线微动寿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导线 线夹 钢芯铝绞线 架空导线 微动损伤 寿命 特性研究 弯曲 微动疲劳 铸铝
下载PDF
接触载荷对TC4钛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景鹏飞 俞树荣 +2 位作者 宋伟 何燕妮 邵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6-274,共9页
目的在不同的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结合微动图研究微动接触状态、滑移状态、损伤体积三者对微动摩擦磨损的影响以及不同微动接触状态和滑移状态下材料的损伤机理,为机械构件的微动磨损防护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 目的在不同的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结合微动图研究微动接触状态、滑移状态、损伤体积三者对微动摩擦磨损的影响以及不同微动接触状态和滑移状态下材料的损伤机理,为机械构件的微动磨损防护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干摩擦条件下,运用SRV-V摩擦实验机,采用球/平面接触形式研究了TC4钛合金/GCr15钢球摩擦副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实验后,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三维光学轮廓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其自带的EDS,测试TC4试样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弹性模量与硬度、磨损体积与截面形貌和显微结构及磨斑、磨屑形貌成分等。结果在较低法向载荷下,完全滑移(GSR)占主导地位。磨粒磨损、粘着磨损、氧化磨损以及疲劳脱层是主要的损伤机理。另一方面,在较高法向载荷下,混合滑移(MSR)、部分滑移(PSR)占主导地位。损伤机制是由于高的应力集中,导致疲劳裂纹。此外,不同的微动运行条件下和材料损伤区域也不相同。完全滑移条件下,损伤主要集中在磨斑中心,而部分滑移条件下,损伤主要集中在磨斑边缘。结论切向摩擦力、微动振幅是影响微动磨损的重要因素。小位移幅值下,磨屑可以减缓接触面钛合金基体材料的微动磨损;而大位移幅值下,磨屑会加剧接触面基体材料的微动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磨损 接触状态 损伤机理 损伤体积 TC4钛合金 微动图
下载PDF
载荷及位移幅值对DLC薄膜微动磨损行为 被引量:13
10
作者 景鹏飞 俞树荣 +1 位作者 张克菲 马邦豪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表面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在本文中采用非平衡磁控溅技术(Unbalanced Magnetron Sputtering)在TC4钛合金表面沉积了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球/平面接触形式研究了DLC薄膜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在不同法向载荷和位移幅值下,...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表面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在本文中采用非平衡磁控溅技术(Unbalanced Magnetron Sputtering)在TC4钛合金表面沉积了类金刚石(DLC)薄膜.采用球/平面接触形式研究了DLC薄膜的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在不同法向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结合微动运行工况图研究了DLC薄膜滑移状态和损伤机理.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激光拉曼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SRV-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等设备对DLC薄膜进行性能的表征和微动摩擦磨损性能测试.通过微动图,摩擦耗散能,磨痕形貌、化学成分分析揭示其损伤机理.结果表明:载荷和位移幅值对DLC薄膜微动摩擦磨损行为和损伤机理有显著影响.当位移幅值为25μm时,微动运行于混合滑移(mixed slip regime,MSR)情形下,当位移幅值为100μm时,微动运行于完全滑移(gross slip regime,GSR)情形下.小位移幅值时,DLC薄膜磨损机理是磨粒磨损为主;大位移幅值时,DLC薄膜磨损机理是黏着磨损为主.干摩擦条件下,DLC薄膜有良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关键就在于其优异力学性能和自润滑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微动磨损 微动图 滑移状态 损伤机制
下载PDF
往复轴封氟橡胶O型圈微动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沈明学 郑金鹏 +3 位作者 孟祥铠 厉淦 江华生 彭旭东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9-45,共7页
在UMT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氟橡胶(Fluorine rubber,FKM)O型圈/不锈钢平面配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接触载荷和位移幅值下FKM O型圈的微动摩擦学特性。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磨痕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及表面成分分析,研究FK... 在UMT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氟橡胶(Fluorine rubber,FKM)O型圈/不锈钢平面配副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接触载荷和位移幅值下FKM O型圈的微动摩擦学特性。在动力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磨痕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及表面成分分析,研究FKM O型圈在微动作用下的运行行为、磨损机理及其损伤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加,FKM依次运行于部分滑移区(Partial slip regime,PSR)、混合区(Mixed fretting regime,MFR)和滑移区(Slip regime,SR);接触载荷明显地改变了微动的运行区域,载荷越大MFR的范围增大,且微动越不易进入MFR和SR;与扭动微动相似,FKM弹性体混合区的判定需要结合F_t-D曲线和磨痕形貌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微动运行区域,FKM的损伤特征及摩擦因数(F_t/F_n)演变明显不同。在PSR,FKM表面损伤较轻微;在MFR及其附近,FKM的材料损伤表现为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表面剥落和点蚀以及局部的磨损;在SR,FKM磨损表面表现出橡胶材料特有的花纹磨损特征;此外,在MFR和SR的磨损表面,FKM发生了明显的摩擦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微动磨损 往复轴封 O型圈 损伤机制
下载PDF
柴油机连杆齿形配合面裂纹成因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进 朱旻昊 +2 位作者 江晓禹 沈永平 周仲荣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54,共4页
在 16V2 80ZJ型柴油机连杆齿形配合面的动力学分析、接触应力及相对微滑位移值计算的基础上 ,对连杆材料 (调质 4 2CrMo钢 )进行了微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连杆齿形配合面间发生微动 ,并运行于微动裂纹最易形成的混合区。结合连杆裂纹... 在 16V2 80ZJ型柴油机连杆齿形配合面的动力学分析、接触应力及相对微滑位移值计算的基础上 ,对连杆材料 (调质 4 2CrMo钢 )进行了微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连杆齿形配合面间发生微动 ,并运行于微动裂纹最易形成的混合区。结合连杆裂纹故障的特征 ,分析认为连杆齿形失效的根本原因在于接触齿面间复杂的微动疲劳作用加速了裂纹的萌生与扩展 ,大大降低了连杆使用寿命 ,并提出了减缓连杆齿形配合面微动疲劳损伤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连杆 微动 微动损伤 失效分析
下载PDF
车轴轮座微动损伤对车轴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大鹏 陈光雄 田合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轮座损伤对车轴疲劳寿命的影响。首先计算车轴的稳态受力,这时主要考虑两种载荷:过盈应力和额定载重应力,关键是考虑两种载荷的复合作用效应。采用外推方法获得车轴材料的S-N曲线,然后将其导入有限元程序进行计... 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轮座损伤对车轴疲劳寿命的影响。首先计算车轴的稳态受力,这时主要考虑两种载荷:过盈应力和额定载重应力,关键是考虑两种载荷的复合作用效应。采用外推方法获得车轴材料的S-N曲线,然后将其导入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有微动损伤的车轴疲劳寿命比无微动损伤的疲劳寿命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轴 轮座损伤 疲劳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抗微动损伤的表面工程设计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旻昊 徐进 周仲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10,共6页
针对内燃机车16V280ZJ型柴油机连杆的微动损伤,在失效分析和接触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表面工程技术可行性方案的比较,确定了固体润滑涂层的表面处理方案。研究采用了极图法,对粘接MoS2、粘接石墨、粘接PTFE和电刷镀Pb/Ni等4种涂层的... 针对内燃机车16V280ZJ型柴油机连杆的微动损伤,在失效分析和接触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表面工程技术可行性方案的比较,确定了固体润滑涂层的表面处理方案。研究采用了极图法,对粘接MoS2、粘接石墨、粘接PTFE和电刷镀Pb/Ni等4种涂层的性能和微动特性进行了定量比较,结果表明,粘接MoS2涂层具有最佳的抗微动损伤特性。实际应用表明,经表面工程设计选择的涂层显著提高了连杆部件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损伤 微动磨损 微动疲劳 表面工程设计 固体润滑涂层
下载PDF
基体材料特性对涂层抗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桂珍 周仲荣 刘家浚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研究了不同硬度基底上离子渗硫层和磁控溅射 Mo S2 涂层的抗微动损伤能力.结果表明:在高硬度基底上沉积低摩擦系数的减摩涂层,可以有效提高减摩效果、持久性和耐磨性;当基底硬度较低时,在低载和低循环次数下减摩涂层的效果明... 研究了不同硬度基底上离子渗硫层和磁控溅射 Mo S2 涂层的抗微动损伤能力.结果表明:在高硬度基底上沉积低摩擦系数的减摩涂层,可以有效提高减摩效果、持久性和耐磨性;当基底硬度较低时,在低载和低循环次数下减摩涂层的效果明显;在高载和高循环次数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硫 磁控溅射 减摩性 微动损伤 涂层
下载PDF
螺纹联接件的微动损伤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陶峰 张险峰 欧阳祖行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从试验和数值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螺栓预紧力矩对LY12CZ铝合金双盖板对接螺纹联接件微动损伤的影响。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微动试验 ,对接触表面间的微动损伤状况进行了观察分析。此外 ,在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 ,用边界元法对联接板接... 从试验和数值分析两个方面研究了螺栓预紧力矩对LY12CZ铝合金双盖板对接螺纹联接件微动损伤的影响。在高频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微动试验 ,对接触表面间的微动损伤状况进行了观察分析。此外 ,在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 ,用边界元法对联接板接触面间的位移场和应力场进行了计算 ,并用微动摩擦功来衡量接触面上微动损伤的严重程度 ,所得的结果表明 ,螺栓预紧力矩值的大小对螺纹联接件的微动损伤有较大的影响 ,在某一力矩下其微动损伤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纹联接 预紧力矩 微动摩擦功 微动损伤
下载PDF
微动图在抗微动失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仲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1-45,共5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动运行机制和破坏特性的二类微动图:运行工况微动图由部分滑移区、混合区和滑移区组成;材料响应微动图可分为轻微损伤区、裂纹区和表面磨损区。进一步研究证明微动破坏与微动区域有密切关系。其次,从微动图的角度出...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动运行机制和破坏特性的二类微动图:运行工况微动图由部分滑移区、混合区和滑移区组成;材料响应微动图可分为轻微损伤区、裂纹区和表面磨损区。进一步研究证明微动破坏与微动区域有密切关系。其次,从微动图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和文献研究,作者试图在改变微动区域、增加表面强度、利用润滑、合理选择材料及匹配等四方面对减缓微动破坏提出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 改变 微损伤 文献研究 合理选择 增加 经验 失效 润滑 运行工况
下载PDF
TC4合金微动疲劳损伤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卫中山 王珉 +2 位作者 李亮 刘六法 丁文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2,共3页
研究了TC4合金在柱面-平面接触条件下的微动疲劳行为,分析了其微动疲劳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微动区边缘的损伤特征以粘着磨损为主,而微动区中部则以磨粒磨损和接触疲劳为主。疲劳裂纹易于在微动区,特别是在蚀坑处萌生和扩... 研究了TC4合金在柱面-平面接触条件下的微动疲劳行为,分析了其微动疲劳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微动区边缘的损伤特征以粘着磨损为主,而微动区中部则以磨粒磨损和接触疲劳为主。疲劳裂纹易于在微动区,特别是在蚀坑处萌生和扩展。促使微动疲劳裂纹萌生的因素:一是法向应力和切向摩擦力引起的材料表层塑性变形,二是微动磨损破坏了材料的表面完整性,造成了缺口应力集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疲劳 TC4合金 损伤机制
下载PDF
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寿命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石炜 温卫东 崔海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根据航空发动机叶片和轮盘的榫连接结构接触区域的几何特性,对其微动疲劳接触问题进行了简化.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简化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获取相应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将临界平面法和微动损伤机理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微动损伤参量,并建立... 根据航空发动机叶片和轮盘的榫连接结构接触区域的几何特性,对其微动疲劳接触问题进行了简化.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简化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获取相应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将临界平面法和微动损伤机理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微动损伤参量,并建立相应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将TC11试验件和榫连接构件的微动疲劳试验寿命与预测寿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动疲劳寿命模型其预测结果误差分散带均在2倍因子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榫连接 微动疲劳 寿命预测 微动损伤 临界平面
原文传递
45^#钢微动疲劳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明 王珉 左敦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3-436,共4页
微动疲劳发生于两零件的接触表面间 ,紧密接触表面间的微幅滑动是产生微动疲劳的重要因素。微动疲劳导致零部件的强度显著降低 ,是引发意外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究材料的微动疲劳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研究... 微动疲劳发生于两零件的接触表面间 ,紧密接触表面间的微幅滑动是产生微动疲劳的重要因素。微动疲劳导致零部件的强度显著降低 ,是引发意外失效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究材料的微动疲劳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 45 #钢在室温下的微动疲劳特性 ,通过采用宏观力学试验与微观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 45 #钢微动疲劳破坏的机理。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确定了显著影响微动疲劳特性的重要因素 ,从而加深了对微动疲劳过程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微动疲劳 损伤机理 微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