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弯曲变形性能 被引量:77
1
作者 亢景付 任海波 张平祖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8-162,共5页
通过净浆、砂浆和混凝土3个层面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橡胶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弯曲变形特性。根据圆环试件的开裂时间,对3种水灰比(0.3,0.4,0.5)水泥净浆中掺入不同体积含量橡胶颗粒(10%,15%,20%,30%,50%)后的开裂敏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 通过净浆、砂浆和混凝土3个层面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橡胶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弯曲变形特性。根据圆环试件的开裂时间,对3种水灰比(0.3,0.4,0.5)水泥净浆中掺入不同体积含量橡胶颗粒(10%,15%,20%,30%,50%)后的开裂敏感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泥净浆中掺入橡胶颗粒可以显著延缓试件的开裂时间,提高抗裂性,延缓时间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和水灰比的增大而延长。弯曲试验考察了4个橡胶颗粒体积含量(8%,16%,21.4%,32%)砂浆试件和3个橡胶颗粒体积含量(10%,12.5%,15%)混凝土试件的弯曲变形性能。结果表明,含橡胶颗粒的砂浆试件和混凝土试件在弯曲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试件不会在承受最大荷载时产生脆性断裂,而是经过较大的塑性变形后延性破坏。与基准试件相比,砂浆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破坏时的极限变形值均有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橡胶混凝土 水泥净浆 砂浆 抗裂 弯曲变形
下载PDF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徐世烺 尹世平 蔡新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34,共12页
从改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中纤维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及新老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入手,研究TRC增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编织网的表面黏砂处理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约束能力,从而充分发挥TRC增强... 从改善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中纤维束和精细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及新老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入手,研究TRC增强钢筋混凝土(RC)梁的弯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纤维编织网的表面黏砂处理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约束能力,从而充分发挥TRC增强层的限裂和增强作用;新老混凝土的界面植入U型抗剪销钉可以提高增强后RC梁的整体受力性能,而涂抹界面剂对其几乎没有影响。此外,精细混凝土中掺加聚丙烯纤维有助于提高构件的起裂荷载;在RC梁配筋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TRC层中的配网率可以有效地延缓结构主裂缝的发展,减小裂缝的宽度和间距,明显地提高梁的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最后,基于RC结构的抗弯设计理论,模拟TRC增强RC梁的荷载与跨中位移曲线,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加固 受弯性能 界面粘结
下载PDF
单缝密拼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余泳涛 赵勇 高志强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7,共9页
通过10块简支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单缝密拼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破坏形态、刚度、裂缝和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桁架钢筋叠合板密拼缝的传力机理以及桁架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单缝密拼叠合板易在拼缝处发生沿叠合... 通过10块简支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单缝密拼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破坏形态、刚度、裂缝和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桁架钢筋叠合板密拼缝的传力机理以及桁架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单缝密拼叠合板易在拼缝处发生沿叠合面的撕裂破坏,且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平均抗弯刚度均低于整浇板;在拼缝处设置桁架钢筋可以有效控制叠合面的撕裂破坏,并提高叠合板垂直于拼缝方向的刚度和承载力;桁架钢筋到拼缝距离等于板厚的试件,未发生拼缝处的叠合面撕裂破坏,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比整浇板试件低6%,但比计算值大9%~18%。结合试验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了双向叠合板密拼拼缝的设计建议与构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叠合板 密拼叠合板 桁架钢筋 拼缝传力机理 静力试验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弯曲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宋建永 张树仁 +1 位作者 王彤 吕建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50-55,共6页
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作为一种新颖高效的桥梁结构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在对波纹钢腹板的抗弯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的基础上 ,合理简化计算模型 ,建立了受弯条件下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和计... 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作为一种新颖高效的桥梁结构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在对波纹钢腹板的抗弯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与试验验证的基础上 ,合理简化计算模型 ,建立了受弯条件下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梁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分析中计入了材料非线性的影响 ,能综合考虑不同加载方式、不同截面形式、不同转向和布索形式多种情况 ,并能计算从加载到破坏各个阶段下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索的应力和梁的挠度。最后对四片波纹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简支梁进行了弯曲破坏试验 ,并与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程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结合试验对普通非预应力钢筋对梁极限状态下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预应力 波纹钢腹板 组合梁 全过程分析 非线性 抗弯
下载PDF
UHPC梁开裂弯矩和裂缝试验 被引量:40
5
作者 徐海宾 邓宗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2,共6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裂缝特征及评估现有规范公式计算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开裂弯矩和裂缝宽度的适用性,进行了8根超高性能混凝土T形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试验,观察试验梁的开裂弯矩和裂缝发展.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水平对开裂荷...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和裂缝特征及评估现有规范公式计算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开裂弯矩和裂缝宽度的适用性,进行了8根超高性能混凝土T形简支梁的受弯性能试验,观察试验梁的开裂弯矩和裂缝发展.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水平对开裂荷载影响较大;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弯曲裂缝细而密,加载初期最大裂缝宽度发展较慢,纵筋屈服后最大裂缝宽度发展明显加快;利用现有规范公式计算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开裂弯矩和最大裂缝宽度过于保守.在现行规范公式的基础上引入抗裂影响系数和裂缝修正系数,给出了超高性能混凝土梁开裂弯矩和最大裂缝宽度的建议公式,建议公式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开裂弯矩 受弯性能 裂缝宽度 预应力
下载PDF
延性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邓明科 孙宏哲 +1 位作者 梁兴文 景武斌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5-90,共6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虑纤维掺量、水胶比、砂胶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影响,设计了16组延性纤维混凝土试件,采用四点弯曲试验评定其抗弯性能。通过对弯曲初裂强度、极限抗弯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和弯曲韧性指数的分析可得:纤维的掺入改变了试件...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虑纤维掺量、水胶比、砂胶比和粉煤灰掺量的影响,设计了16组延性纤维混凝土试件,采用四点弯曲试验评定其抗弯性能。通过对弯曲初裂强度、极限抗弯强度、等效弯曲强度和弯曲韧性指数的分析可得:纤维的掺入改变了试件的破坏模式,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抗弯强度和弯曲韧性;纤维掺量对抗弯性能影响显著,纤维掺量越大,抗弯强度和弯曲韧性越高;水胶比和砂胶比的影响次之,粉煤灰掺量的影响最小,水胶比不低于0.29,砂胶比不超过0.36时,延性纤维混凝土均具有较高的弯曲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性纤维混凝土 抗弯性能 正交试验 弯曲韧性
原文传递
FRP加固木梁的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杨会峰 刘伟庆 +1 位作者 邵劲松 周钟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91-597,共7页
为考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polymer,FRP)对木梁的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6根普通木梁和21根FRP(包括CFRP和GFRP)加固木梁的极限荷载与抗弯刚度等结构性能,并探讨了构件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FRP可... 为考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polymer,FRP)对木梁的加固效果,对比分析了6根普通木梁和21根FRP(包括CFRP和GFRP)加固木梁的极限荷载与抗弯刚度等结构性能,并探讨了构件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结果表明:FRP可避免或延缓木梁的受拉脆性破坏,降低木材缺陷对其受弯性能的影响,充分利用木材的抗压强度并显著提高构件的刚度和延性性能;当配筋率为0.37%~1.13%时,FRP加固木梁比未加固木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7.7%~77.3%.基于极限应变分析方法,提出了构件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经国外试验结果初步验证后发现,该计算公式简便且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梁 加固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 受弯性能
下载PDF
全预制快速架设钢-UHPC轻型组合城市桥梁 被引量:37
8
作者 邓舒文 邵旭东 +1 位作者 晏班夫 管亚萍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9-166,共8页
为缩短城市高架桥现场作业时间,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提出一种可整体预制、整跨吊装、快速成桥的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并针对传统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拉应力过大的情况,提出一种可与梁段整体预制... 为缩短城市高架桥现场作业时间,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提出一种可整体预制、整跨吊装、快速成桥的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并针对传统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桥面板拉应力过大的情况,提出一种可与梁段整体预制的简支变连续结构。对30m跨径钢-UHPC轻型组合城市桥梁试设计,并与现有方案进行材料用量及经济性能对比;利用MIDAS/Civil软件对试设计桥梁进行荷载组合效应计算,根据计算结果以中国桥梁设计规范为基础,同时借鉴法国UHPC结构设计规程,分别基于塑性设计法和弹性设计法对钢-UHPC轻型组合连续桥梁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钢筋数量及裂缝宽度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建立负弯矩区精细化的局部有限元模型,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拉应力较大的桥梁纵向接缝进行1∶1足尺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试设计桥梁在预估价较低的情况下结构高跨比由1/21降低至1/28,自重减至传统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54%;钢筋数量增加初期,UHPC板裂缝宽度迅速减小,随着钢筋数量继续增大,其对裂缝宽度控制的贡献明显减小;试设计钢-UHPC轻型组合城市桥梁具有足够的抗弯与抗剪承载力,负弯矩区整体应力水平不高,同时试验接缝抗拉强度远大于计算值,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UHPC轻型组合桥梁 试设计 抗弯性能 抗剪性能
原文传递
新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新玲 高会宗 +1 位作者 周同和 杜琳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4-68,共5页
提出"新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概念,即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形成水平承载混凝土复合截面,以提高预应力管桩的抗弯承载力和延性。通过对5种配有非预应力钢筋的新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 提出"新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概念,即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中加入一定数量的非预应力钢筋,形成水平承载混凝土复合截面,以提高预应力管桩的抗弯承载力和延性。通过对5种配有非预应力钢筋的新型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每种形式制作2根)与2根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配置非预应力钢筋后的新型管桩具有好的抗弯性能。最后,基于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试验结果,提出新型管桩的抗裂弯矩计算公式;推导了新型管桩抗弯承载力设计计算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混合配筋 抗弯性能 试验和理论研究
原文传递
大比例预应力UHPC-T形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李立峰 范昕 +1 位作者 石雄伟 邵旭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4,102,共12页
为研究预应力UHPC梁的力学性能及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片大尺寸T梁的弯曲试验,获得了试验梁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主要结果。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考虑UHPC材料的受拉性能影响,给出了修正的受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建议了极限状态下截面应... 为研究预应力UHPC梁的力学性能及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片大尺寸T梁的弯曲试验,获得了试验梁从加载到破坏全过程的主要结果。利用现有研究成果,考虑UHPC材料的受拉性能影响,给出了修正的受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建议了极限状态下截面应力应变分布模式,由此改进了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并获得了相应结果。分析结果很好地预测了试验梁的荷载-位移曲线及极限承载力大小;基于平截面假定,考虑UHPC材料的非线性性能,编制了UHPC梁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程序,理论分析和程序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了预应力配筋率及张拉应力大小,以及高跨比对结构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为UHPC梁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预应力UHPC梁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变形性能,其开裂弯矩可按我国桥规公式计算,并宜考虑UHPC的受拉塑性;UHPC的受拉性能对其抗弯承载能力有贡献、但不大;适当增加预应力筋面积,可充分利用UHPC的超高抗压强度,并能有效提高UHPC梁的开裂弯矩、极限承载能力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UHPC梁 抗弯性能 弯曲试验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板肋形式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海林 吴方伯 +2 位作者 祝明桥 曾垂军 吕伟荣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6-72,共7页
为研究板肋形式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作2种不同板肋构造形式的预制带肋底板,即矩形肋底板与T形肋底板。对1块矩形肋底板叠合板、1块T形肋底板叠合板以及1块整浇板进行受弯性能静载对比试验,得到了其破坏... 为研究板肋形式对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作2种不同板肋构造形式的预制带肋底板,即矩形肋底板与T形肋底板。对1块矩形肋底板叠合板、1块T形肋底板叠合板以及1块整浇板进行受弯性能静载对比试验,得到了其破坏形态、荷载-跨中预应力筋应变曲线、荷载-跨中板顶面混凝土压应变曲线以及荷载-跨中挠度曲线,分析其破坏机理、变形特征以及裂缝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种不同板肋构造形式的试件在静力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相同的受力性能,增设板肋的叠合板能达到与整浇板相同的受弯能力。提出了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板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 预制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 预制带肋底板 叠合面 静力试验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剑 方志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6,共8页
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和UHPC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UHPC具有良好的受压变形性能,就试验中使用的UHPC而言,其峰值点应变可达3500×10^-6极限应变可达4500×10... 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和UHPC梁的受弯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及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UHPC具有良好的受压变形性能,就试验中使用的UHPC而言,其峰值点应变可达3500×10^-6极限应变可达4500×10^-6;UHPC梁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极限变形能力,其极限变形可达到梁跨径的1/42~1/34;用提出的计算方法得到的预应力UHPC梁的破坏模式、开裂弯矩、极限弯矩以及钢绞线极限应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这种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应力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试验研究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采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提高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抗裂性能研究(II):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张秀芳 徐世烺 侯利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3-66,共14页
基于微观力学建立的第一起裂应力准则和裂缝稳态开裂准则研发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英文缩写为UHTCC)在较小纤维掺量下(通常2%体积)拉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伪应变硬化特征,极限拉伸应变可高达3%~5%,极限荷载时平均裂... 基于微观力学建立的第一起裂应力准则和裂缝稳态开裂准则研发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英文缩写为UHTCC)在较小纤维掺量下(通常2%体积)拉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伪应变硬化特征,极限拉伸应变可高达3%~5%,极限荷载时平均裂缝宽度仅为60-80μm,实现了宏观有害裂缝向微细无害裂缝的转变,是一种具有高耐久性的新材料。使用UHTCC材料替换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的部分混凝土,进行三组不同配筋率的UHTCC材料增强钢筋混凝土复合梁的弯曲试验,观察加载开始至破坏整个过程中承载力、变形、与钢筋变形的协调性以及裂缝开展情况的变化,并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同一配筋率下,在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使用UHTCC替换部分混凝土较普通钢筋混凝土梁不仅承载力有所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裂缝宽度,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宽度不超过0.1mm,极大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使用根据梁理论推导的受弯加载各阶段内力变形的解析公式计算了试验粱的弯矩-曲率以及荷载-变形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韧性水泥基材料(UHTCC) 钢筋混凝土梁 弯曲性能 控裂 耐久性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曹大富 葛文杰 +2 位作者 郭容邑 袁沈峰 王必元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44,共8页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对经历0、50、100、125次冻融循环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设计并制作了48根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分别经历0、50、100、125次冻融循环后进行静力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混凝土质量损失... 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对经历0、50、100、125次冻融循环的混凝土立方体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设计并制作了48根钢筋混凝土梁试件,分别经历0、50、100、125次冻融循环后进行静力受弯性能试验;分析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相对抗压强度等参数与冻融循环次数的关系。研究冻融循环次数、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试块质量、相对动弹性模量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可延缓冻融循环造成的破坏;部分设计适筋混凝土梁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发生超筋破坏。推导了受弯梁经历冻融循环作用后发生超筋破坏的界限配筋率计算式,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其正确性;冻融循环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受弯承载力仍可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相关理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冻融循环 静力试验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弯曲控裂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徐世烺 王楠 尹世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122,共8页
按照正常配筋浇筑了9根钢筋混凝土梁,在部分混凝土梁受拉面上浇筑复合材料进行局部加固,其中1根为未加固的混凝土对比梁,5根为后浇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加固梁,3根为后浇UHTCC层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加固梁。通过三分点受弯试验... 按照正常配筋浇筑了9根钢筋混凝土梁,在部分混凝土梁受拉面上浇筑复合材料进行局部加固,其中1根为未加固的混凝土对比梁,5根为后浇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加固梁,3根为后浇UHTCC层配置纵向受力钢筋的加固梁。通过三分点受弯试验,对后浇UHTCC加固梁的破坏形态、梁体变形、裂缝发展、开裂荷载以及承载力等进行研究,并与未加固混凝土对比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梁的承载力和初始截面刚度,加固后仍有较好的延性,加固层限制了上层混凝土宏观裂缝的发展并实现将其无害化分散,推迟梁底有害裂缝的出现,提高了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荷载,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试验还发现,不同的加固长度和后浇层厚度导致了不同的破坏形式;若构件在强度和刚度上有较高要求,可选择在后浇UHTCC层中布置纵筋;布置纵筋后,加固层端部集中应力随之增大,植筋可改善UHTCC和既有混凝土界面的粘结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加固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 静力试验 弯曲性能 控裂
原文传递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周静海 张微 刘爱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5期762-767,共6页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差别.方法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对4组截面尺寸及配筋率相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10%、15%的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试验.... 目的研究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变形性能和破坏特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差别.方法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配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对4组截面尺寸及配筋率相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5%、10%、15%的混凝土梁进行抗弯试验.结果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受力过程中,同样具有弹性、开裂、屈服和极限4个阶段;再生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的受弯破坏机理基本相同.在相同条件下,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略小于普通混凝土梁,极限抗弯承载力接近于普通混凝土梁.结论采用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计算再生粗骨料掺入量为5%~15%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弯矩、开裂弯矩、最大裂缝宽度依然是可行的,但挠度公式需进行调整,乘以1.20倍的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梁 再生粗骨料 抗弯性能
下载PDF
嵌埋CFRP筋组合石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阳 郭子雄 +1 位作者 刘宝成 叶勇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81,共7页
提出了花岗岩石梁嵌入CFRP筋组合石梁技术,并进行了3根嵌入CFRP筋组合石梁和1根普通石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主要试验参数为嵌埋CFRP筋的直径和数量。试验分析了组合石梁的破坏形态、受弯承载力、变形性能、应变分布和CFRP筋的粘结滑... 提出了花岗岩石梁嵌入CFRP筋组合石梁技术,并进行了3根嵌入CFRP筋组合石梁和1根普通石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主要试验参数为嵌埋CFRP筋的直径和数量。试验分析了组合石梁的破坏形态、受弯承载力、变形性能、应变分布和CFRP筋的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花岗岩石梁达到开裂弯矩时即发生脆性断裂,而通过在梁底受拉区嵌埋CFRP筋可以有效提高石梁受弯承载力和延性。嵌埋CFRP筋组合石梁的受弯承载力随着CFRP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CFRP筋配筋率对组合石梁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均有明显影响,CFRP筋的强度发挥水平随配筋率的增大而降低,过大的配筋率可能使组合石梁的破坏形态由弯曲破坏转变为剪弯段的剪切破坏。嵌埋CFRP筋组合石梁的粘结锚固性能是影响组合石梁受力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组合石梁 CFRP筋 表层嵌埋 静力试验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内嵌CFRP板条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贺学军 周朝阳 徐玲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0,共7页
通过6根足尺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试验,对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过程、受力性能、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跨中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与外贴CFRP加固梁相似,但内嵌加固能有效避免... 通过6根足尺混凝土梁的抗弯加固试验,对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的破坏过程、受力性能、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跨中截面应变分布和挠度变形规律与外贴CFRP加固梁相似,但内嵌加固能有效避免板条的剥离破坏,其抗弯加固性能优于相应的外贴加固梁;预载加固将会降低内嵌板条的加固效果。基于混凝土结构加固理论,并考虑预加荷载的影响,对内嵌CFRP板条加固梁3种弯曲破坏形态(钢筋屈服前混凝土压碎、钢筋屈服后混凝土压碎和钢筋屈服后FRP拉断)下的抗弯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开裂弯矩、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其计算结果与作者及国内外已有的试验实测值吻合较好,可用于实际工程加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 CFRP板条 加固 抗弯性能
下载PDF
木梁四面受火炭化速度及剩余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晋 许清风 +2 位作者 李维滨 李向民 商景祥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3,共10页
为研究我国常用树种木构件的抗火性能,进行了4组共12根木梁四面受火试验、以及受火后的剩余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梁有效面积因受火炭化而减小,边角棱角不再存在,呈圆弧状,靠近炭化层的高温分解层木材强度明显劣化;表面无防... 为研究我国常用树种木构件的抗火性能,进行了4组共12根木梁四面受火试验、以及受火后的剩余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梁有效面积因受火炭化而减小,边角棱角不再存在,呈圆弧状,靠近炭化层的高温分解层木材强度明显劣化;表面无防火措施木梁的平均水平炭化速度为0.827mm/min,平均竖向碳化速度为0.848mm/min;受火木梁受弯试验过程中跨中截面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破坏模式基本同对比木梁;极限承载力、极限位移、刚度、弯曲弹性模量随着受火时间增加而减小;防火涂料能有效降低炭化速度,提高受火后剩余承载力、极限位移、刚度,防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梁 四面受火 炭化速度 高温分解层 受弯承载力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钢肋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侯和涛 冯明远 +4 位作者 邱灿星 蓝如海 曲冰 王彦明 田利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0,共8页
预应力混凝土钢肋叠合板(PCCSSR)是一种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加工方便的叠合楼板。PCCSSR的预制部分由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钢腹板及混凝土上翼缘板组成。施工中首先将其预制部分作为浇筑叠合层的混凝土模板,承担施工阶段荷载,待叠合... 预应力混凝土钢肋叠合板(PCCSSR)是一种抗弯刚度大、承载力高、加工方便的叠合楼板。PCCSSR的预制部分由预应力混凝土底板、钢腹板及混凝土上翼缘板组成。施工中首先将其预制部分作为浇筑叠合层的混凝土模板,承担施工阶段荷载,待叠合层达到强度后再整体受力。对7块足尺PCCSSR试件进行受弯试验,测得了板的荷载-挠度曲线、极限荷载、破坏模态、应变分布等。试验结果表明:PCCSSR的破坏形态为弯曲破坏,其受弯性能完全满足施工阶段要求,且具有较好的延性;与直线形钢腹板相比,波纹钢腹板具有更好的抗剪能力以及平面外刚度,可明显增大PCCSSR的抗弯刚度,使PCCSSR的整体受力性能更为优越。同时,对PCCSSR的抗裂性能、抗弯刚度和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 钢肋 静力试验 理论分析 受弯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