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5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炭吸附水中铅离子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骏 秦张峰 +1 位作者 陈诵英 彭少逸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3-428,共6页
本文采用两种煤质活性炭,研究了其对不同浓度二价铅离于溶液的吸附,应用固定床吸附动力学模型,Marquadt方法非线性回归固定床吸附流出曲线,获得了铅离子在活性炭上的扩散传质系数.结果发现,孔扩散系数D_P强烈地依赖于铅离子入口浓度,随... 本文采用两种煤质活性炭,研究了其对不同浓度二价铅离于溶液的吸附,应用固定床吸附动力学模型,Marquadt方法非线性回归固定床吸附流出曲线,获得了铅离子在活性炭上的扩散传质系数.结果发现,孔扩散系数D_P强烈地依赖于铅离子入口浓度,随着入口浓度的升高,孔扩散系数变小.随后用上述扩散系数理论预测了其它操作条件下的流出曲线,结果表明实验曲线与理论预测曲线能很好地相符,动态法能可靠地获取液固吸附过程的吸附及扩散系数,为吸附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铅离子 废水
下载PDF
煤气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34
2
作者 戴厚良 何祚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煤气化技术是新型煤化工的基础和关键,煤气化技术的选择应用对煤化工项目综合能效和运行稳定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按床层分类对气化技术进行描述,介绍了工业化应用最多的固定床技术和气流床技术。分析了粉煤、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技术和固... 煤气化技术是新型煤化工的基础和关键,煤气化技术的选择应用对煤化工项目综合能效和运行稳定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按床层分类对气化技术进行描述,介绍了工业化应用最多的固定床技术和气流床技术。分析了粉煤、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技术和固渣、熔渣固定床气化技术的特点及适用性,提出未来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煤气化技术选择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气流床水 煤浆 固定床 水冷壁 合成气
下载PDF
固体碱负载酞菁钴硫醇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海超 杨锡尧 +1 位作者 冉国朋 闵恩泽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42-745,共4页
将CoPc(SO3Na) 4 或CoPc[N(CH3) 3I]4 和CoPc(SO3Na) 4 二元混合物 ,负载在Mg(Al)O载体上制成的催化剂 ,能有效脱除喷气燃料中的硫醇。后者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前者。Mg(Al)O负载CoPc(SO3Na) 4 催化剂运转32 4h后活性下降 ,脱硫醇率... 将CoPc(SO3Na) 4 或CoPc[N(CH3) 3I]4 和CoPc(SO3Na) 4 二元混合物 ,负载在Mg(Al)O载体上制成的催化剂 ,能有效脱除喷气燃料中的硫醇。后者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前者。Mg(Al)O负载CoPc(SO3Na) 4 催化剂运转32 4h后活性下降 ,脱硫醇率低于 60 % ,硫醇硫质量分数高于 2× 1 0 - 5;而Mg(Al)O负载二元混合物催化剂在运转4 80h后 ,脱硫醇率仍可达 85% ,硫醇硫质量分数低于 1 4× 1 0 - 5。XRD和ESR表征表明 ,前者活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是Mg(Al)O载体上酞菁钴分子聚集。用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基团的二元水溶性酞菁钴混合物制备催化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酞菁钴分子的聚集 ,改善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钴配合物 固体碱 脱硫醇催化剂 氧化 炼油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固定床反应器脱氮性能和过程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20
4
作者 金仁村 郑平 唐崇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518-2525,共8页
进行了厌氧氨氧化固定床反应器的运行性能试验,分析了其过程动力学特性。接种反硝化污泥,用模拟废水可成功启动该反应器。当进水总氮浓度为608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2h,总氮负荷为7.34kg·m-3·d-1时,反应器获得最大基质... 进行了厌氧氨氧化固定床反应器的运行性能试验,分析了其过程动力学特性。接种反硝化污泥,用模拟废水可成功启动该反应器。当进水总氮浓度为608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2h,总氮负荷为7.34kg·m-3·d-1时,反应器获得最大基质去除速率6.11kg·m-3·d-1。二级动力学模型和改进的Stover-Kincannon模型均适用于非基质抑制状态下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过程模拟。Stover-Kincannon模型动力学分析表明,这种反应器的最大基质去除速率可达12.4kg·m-3·d-1,具有较大的脱氮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固定床 Stover-Kincannon模型 二级动力学 生物脱氮
下载PDF
二氧化钛颗粒的制备及其脱硫吸附性能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永刚 李大骥 黄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7-151,共5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 (Sol gel)在不同烧结温度 (3 4 0℃ ,4 40℃ ,5 4 0℃ ,64 0℃ )下制备了 4种多孔TiO2 颗粒 ,X射线衍射法 (XRD)测得 4种样品的晶相均为锐钛矿型 .低温 77K氮气吸附法计算 4种样品的比表面积为 79~1 2 4m2 /g ,平均孔... 采用溶胶 凝胶法 (Sol gel)在不同烧结温度 (3 4 0℃ ,4 40℃ ,5 4 0℃ ,64 0℃ )下制备了 4种多孔TiO2 颗粒 ,X射线衍射法 (XRD)测得 4种样品的晶相均为锐钛矿型 .低温 77K氮气吸附法计算 4种样品的比表面积为 79~1 2 4m2 /g ,平均孔径 5 6 8~ 2 5 4 8 .电子扫描电镜分析了样品的表面结构为多孔高孔隙率结构 .在固定床中对 4种样品进行动态脱硫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 5 4 0℃时制备的样品品质较好 ,每gTiO2 颗粒可吸附3 8 9mg的SO2 .以SG 5 4 0样品为例 ,研究了固定床中吸附温度 ,气相中SO2 的浓度以及气体流速对其脱硫吸附性能的影响 .与活性炭、沸石物理吸附剂比较 ,TiO2 颗粒具有较高的脱硫吸附能力 .FTIR红外光谱分析法 ,结合加热脱附试验的结果 ,得知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脱硫吸附性能 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法 物理吸附 固定床 脱硫机理
下载PDF
褐煤固定床加压气化的特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戢绪国 步学朋 王鹏 《煤气与热力》 200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对4种褐煤的煤质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在不同直径固定床加压气化炉中,褐煤气化工艺参数的规律。
关键词 褐煤 固定床 加压气化 煤质 煤气化反应
下载PDF
汞吸附过程的试验研究和数学模型 被引量:17
7
作者 任建莉 周劲松 +2 位作者 骆仲泱 钟英杰 张雪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共6页
在固定床试验台上,以汞渗透管和其它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采用活性炭和飞灰对汞的吸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Hg0入口含量的增加,活性炭、飞灰的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量与Hg0的含量成正比例增加;吸附反应温度升高,活性炭... 在固定床试验台上,以汞渗透管和其它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采用活性炭和飞灰对汞的吸附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Hg0入口含量的增加,活性炭、飞灰的吸附量增加,初始吸附量与Hg0的含量成正比例增加;吸附反应温度升高,活性炭、飞灰的吸附能力降低,这主要是由物理吸附的机理决定的。颗粒物理特性的差异成为飞灰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之差距的原因之一。另外,针对固定床吸附过程,建立了由质量平衡、传质过程以及吸附剂表面反应过程等综合决定的吸附动力学模型。模拟值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因此该模型可用于某些待定影响因素的预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吸附 固定床 数学模型
下载PDF
FT合成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侯朝鹏 夏国富 +2 位作者 李明丰 聂红 李大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1-257,共7页
费托(FT)合成反应是强放热反应,为了有效移热,反应器的研制开发是这一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FT合成工业化主流反应器的发展和使用状况,同时对近几年新近出现的几种新型FT合成反应器,如微通道反应器、径向反应器、新型... 费托(FT)合成反应是强放热反应,为了有效移热,反应器的研制开发是这一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FT合成工业化主流反应器的发展和使用状况,同时对近几年新近出现的几种新型FT合成反应器,如微通道反应器、径向反应器、新型流化床反应器、带扩径段的浆态床反应器和环流浆态床反应器进行了分类和介绍。通过对这些介绍,对反应器的特点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反应器 催化剂 固定床 流化床 浆态床
下载PDF
Advances in the slurry reactor technology of the anthraquinone process for H2O2 production 被引量:14
9
作者 Hongbo Li Bo Zheng +2 位作者 Zhiyong Pan Baoning Zong Minghua Qiao 《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24-131,共8页
This paper over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hraquinone auto-oxidation (AO) process for the pro- 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xed-bed and fiui... This paper over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hraquinone auto-oxidation (AO) process for the pro- 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ixed-bed and fiuidized-bed reactors for the AO process are presented. The detailed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with the fluidized-bed reactor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lower operation cost and catalyst consumption, less anthraquinone degradation, higher catalyst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higher hydrogenation efficiency. The key characters of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hydrogen peroxide based on the fluidized-bed reactor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 sing, Sinopec are also disclosed. It is apparent that substituting the fluidized-bed reactor for the fixed-bed reactor is a major direction of breakthrough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hydrogen peroxid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aquinone process fixed-bed reactor slurry-bed reactor hydrogen peroxide
原文传递
磁性Fe_3O_4-Ag复合纳米颗粒吸附剂脱汞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孙青柯 黄亚继 +4 位作者 王靓 关正文 李睦 周军 王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1106,共6页
目前Fe_3O_4纳米颗粒由于其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能及特有的磁性能,在吸附剂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此,使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以3-氨丙基三乙氧硅烷(APTES)为修饰剂,根据甲酸钠与乙酸银的特异性反应,制备出磁性Fe_3O_4-Ag... 目前Fe_3O_4纳米颗粒由于其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能及特有的磁性能,在吸附剂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此,使用共沉淀法制备Fe_3O_4纳米颗粒,以3-氨丙基三乙氧硅烷(APTES)为修饰剂,根据甲酸钠与乙酸银的特异性反应,制备出磁性Fe_3O_4-Ag复合纳米颗粒吸附剂。通过固定床吸附实验考察吸附剂对模拟烟气中汞的脱除能力,讨论其对汞的脱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磁性Fe_3O_4-Ag复合纳米颗粒吸附剂可脱除90%以上模拟烟气中的汞,且具有很好的抗酸性气体性能。包裹Ag提高了纳米颗粒的稳定性,提高了纳米颗粒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且Ag可以与元素汞发生汞齐反应。温度的提高会抑制吸附剂对汞的吸附及汞齐反应的进行,降低吸附剂的脱汞能力。吸附剂对汞的脱除机理为物理吸附为主,且高温下被吸附的汞会从吸附剂中脱附。吸附剂还具有很好的再生性能,重复脱附吸附多次后仍保持很好的脱汞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铁 Ag复合 纳米粒子 吸附剂 固定床 脱汞
下载PDF
渣油加氢技术的最新进展及技术路线选择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立权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世界原油质量的现状和我国进口原油增加、原油性质劣化的情况,分析了渣油性质对加氢工艺技术选择的影响,介绍渣油加氢技术(包括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移动床加氢技术、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对渣油加... 针对世界原油质量的现状和我国进口原油增加、原油性质劣化的情况,分析了渣油性质对加氢工艺技术选择的影响,介绍渣油加氢技术(包括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移动床加氢技术、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对渣油加氢技术路线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悬浮床 沸腾床 移动床 固定床 进展 技术路线
下载PDF
NaY沸石分子筛在VOCs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智 王建英 +4 位作者 王勇 张向京 顾春雷 宁原锋 刘欢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11-2221,共11页
为深入研究分子筛吸附VOCs的性能,采用固定床动态吸附法,对NaY分子筛吸附3种典型VOCs的性能进行了探究,考察了吸附温度、湿度、进气浓度和吸附质物理性质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探讨了NaY分子筛的循环使用性能;通过Yoon-Nelson模型,从吸附... 为深入研究分子筛吸附VOCs的性能,采用固定床动态吸附法,对NaY分子筛吸附3种典型VOCs的性能进行了探究,考察了吸附温度、湿度、进气浓度和吸附质物理性质对吸附容量的影响,并探讨了NaY分子筛的循环使用性能;通过Yoon-Nelson模型,从吸附动力学角度,对单组分VOCs吸附穿透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NaY分子筛对3种VOCs的吸附饱和时间分别为丙酮355 min,邻二甲苯320 min,乙酸乙酯220 min;相对应的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丙酮176 mg·g^-1,邻二甲苯196 mg·g^-1,乙酸乙酯185 mg·g^-1。NaY分子筛对VOCs吸附能力排序为邻二甲苯>乙酸乙酯>丙酮。温度由303 K升至328 K时,3种VOCs吸附容量均分别下降,邻二甲苯下降3.66%,乙酸乙酯下降2.87%,丙酮下降10.0%;VOCs相对湿度为30%时,吸附容量显著降低;进气浓度为660 mg·m^-3时,出现吸附交叉的现象;NaY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吸附容量与沸点、分子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3种VOCs在NaY分子筛固定床的吸附速率排序为乙酸乙酯>邻二甲苯>丙酮。YoonNelson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NaY分子筛吸附不同VOCs的过程,为分子筛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VOCS 吸附 固定床
原文传递
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1
13
作者 齐国祯 马涛 +3 位作者 刘红星 谢在库 张成芳 陈庆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26-2331,共6页
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内进行了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研究,借助集总动力学的概念,充分考虑到水和积炭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模型方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学微分方程,并优化动力学参数,最终得到了可计算各集... 在固定床等温积分反应器内进行了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研究,借助集总动力学的概念,充分考虑到水和积炭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甲醇制烯烃反应动力学模型方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动力学微分方程,并优化动力学参数,最终得到了可计算各集总组分反应速率的总动力学方程.然后根据乙烯、丙烯、丁烯相互之间的比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别计算出乙烯、丙烯、丁烯在任一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方程.通过统计检验及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 动力学 集总 固定床
下载PDF
改性荔枝皮对水中Pb(Ⅱ)的动态吸附特性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孔郑磊 李晓晨 +1 位作者 杨继利 潘新革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6-1192,共7页
以改性荔枝皮为吸附剂对Pb(Ⅱ)进行固定床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填料柱高(3.1、5.2和10.4 cm)、Pb(Ⅱ)溶液进水流速(2、4和6 mLmin)和初始ρ〔Pb(Ⅱ)〕(50、100和200 mgL)对Pb(Ⅱ)的吸附穿透曲线和传质区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柱... 以改性荔枝皮为吸附剂对Pb(Ⅱ)进行固定床动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填料柱高(3.1、5.2和10.4 cm)、Pb(Ⅱ)溶液进水流速(2、4和6 mLmin)和初始ρ〔Pb(Ⅱ)〕(50、100和200 mgL)对Pb(Ⅱ)的吸附穿透曲线和传质区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柱高、增大流速、增大初始ρ〔Pb(Ⅱ)〕均会使穿透时间提前;柱高、流速和初始ρ〔Pb(Ⅱ)〕引起的传质区长度的平均变化率绝对值分别为0.076、0.090和0.004,可见与初始ρ〔Pb(Ⅱ)〕相比,柱高和流速对传质区长度的影响更大.吸附穿透曲线的试验数据符合Thomas模型的使用条件(R2>0.95),吸附容量实测值(qexp)大于59.1 mgg,与Thomas模型预测值(qcal)较为接近,说明内部扩散和外部扩散均非该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在仅改变流速或者初始ρ〔Pb(Ⅱ)〕时,穿透时间预测值和实测值间的最大误差分别为7.14%和8.45%,表明可以通过BDST(bed depth service time)模型确定固定床的使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 吸附 Pb(Ⅱ) 填料柱 Thomas模型 BDST模型
下载PDF
天然气脱汞新技术 被引量:15
15
作者 熊光德 汤晓勇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5期36-40,103,共5页
天然气处理厂、液化天然气设施和注氮装置的介质中通常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汞,会严重损坏工艺设备,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污染环境。为了尽可能减少汞对设备的腐蚀,有必要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其腐蚀机理。脱除介质中的汞,是减少腐蚀... 天然气处理厂、液化天然气设施和注氮装置的介质中通常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汞,会严重损坏工艺设备,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污染环境。为了尽可能减少汞对设备的腐蚀,有必要更多地认识和了解其腐蚀机理。脱除介质中的汞,是减少腐蚀、降低操作风险的有效途径。采用已开发的可再生分子筛、不可再生的固定床吸附剂等脱汞技术,可有效脱除天然气中的汞。这种技术还可大大降低操作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气体处理设施中的低温设备免受汞的腐蚀,减少汞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汞 分子筛 固定床 吸附剂
下载PDF
甲烷氧化偶联W-Mn/SiO_2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3
16
作者 林景治 顾靖芳 +4 位作者 杨得信 张传卫 杨英兰 褚衍来 李树本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3-298,共6页
报道了W-Mn/SiO_2混浆催化剂分别在0.2和30ml固定床进行1000和50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并用XRD、FT-IR和BET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CH_4氧化偶联制C_2烃的催... 报道了W-Mn/SiO_2混浆催化剂分别在0.2和30ml固定床进行1000和50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并用XRD、FT-IR和BET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CH_4氧化偶联制C_2烃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构测试表明,在500h反应后,该催化剂中结晶形式的Na)2WO_4和Mn_2O_3均已消失,α-方石英已完全转变为α-鳞石英和α-SiO_2石英。但催化剂的这种结构变化尚未对生成C_2烃的收率和选择性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氧化偶联 催化剂 稳定性 乙烯
下载PDF
生物质模化物催化热解制取烯烃和芳香烃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芸 邵珊珊 +1 位作者 张会岩 肖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22-3028,共7页
采用愈创木酚作为生物质模型化合物,以ZSM-5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反应温度、质量空速以及分压对热解产物产率、选择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积炭情况。结果表明,愈创木酚催化热解的主要产物为酚类,其次是芳香烃。温度对产... 采用愈创木酚作为生物质模型化合物,以ZSM-5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反应温度、质量空速以及分压对热解产物产率、选择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积炭情况。结果表明,愈创木酚催化热解的主要产物为酚类,其次是芳香烃。温度对产物分布有显著影响。催化剂适量的积炭有利于提高烯烃和芳香烃的产率。根据愈创木酚催化热解反应产物分布,推测其主要反应为脱除甲氧基形成酚类,进一步芳构化形成芳香烃。本文研究结果为研究生物质催化热解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固定床 愈创木酚 催化热解 产物分布 积炭
下载PDF
MgO/Al_2O_3吸附剂对CO_2动态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闻霞 孙楠楠 +11 位作者 李碧 李军平 王峰 赵宁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任泽厚 郭金刚 王志杰 李庆 吴志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取MgO/Al2O3吸附剂,利用BET、XRD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通过固定床测量穿透曲线的方法研究其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MgO负载量、吸附温度、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O2性能的影...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取MgO/Al2O3吸附剂,利用BET、XRD等表征手段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并通过固定床测量穿透曲线的方法研究其对CO2动态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MgO负载量、吸附温度、气体流量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CO2性能的影响,同时还通过多次吸脱附实验考察MgO/Al2O3吸附剂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结果表明,MgO负载量为10%的吸附剂,吸附温度在50℃左右,流量为45 mL/min动态吸附量最大;经数次循环后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吸附性能未见明显变化,可再生性能比较优异,是一种潜在的可工业化应用的CO2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固定床 吸附量 穿透曲线 MgO/Al2O3
下载PDF
Recovery of rare-earth metal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by bio/adsorption using non-conventional materials:a review with recent studies and promising approaches in column applications 被引量:13
19
作者 Talles Barcelos da Costa Meuris Gurgel Carlos da Silva Melissa Gurgel Adeodato Vieira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39-355,共17页
The recovery of rare-earth metals(REMs)is of grea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nterest,because of their high market prices and vari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Recently,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purity rare-e... The recovery of rare-earth metals(REMs)is of great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nterest,because of their high market prices and various industrial applications.Recently,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purity rare-earth compounds,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se elements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The bio/adsorption process has been considered an alternative to recover these elements,by its simplicity,low cost and efficiency for recovery of REMs at low concentrations.This review article presents the recent progress regarding REM bio/adsorption published literature in batch system by different non-conventional bio/adsorbents,as well as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to be faced and future prospects.For this purpose,the best application model(isotherm,kinetics),thermodynamic quantities and selection of eluents for desorption studies are also discussed.Additionally,in this review,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bio/adsorbent materials were reviewed extensively in terms of the removal and recovery of REMs in continuous fixed-bed adsorption and regeneration cycles.Finally,future aspects in bio/adsorption research and prospects for commercial ap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earth metals Bio/adsorbents ADSORPTION kinetics ISOTHERM Batch desorption Continuous fixed-bed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环柱形颗粒填充床传热参数 被引量:12
20
作者 甘霖 徐懋生 朱炳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78-783,共6页
在一可同时测定轴向与径向温度分布的壁冷式固定床实验装置上 ,通过实验测定了球形、圆柱形和环柱形填充颗粒的径向有效导热系数和壁给热系数 .采用计及内、外环外表面积的颗粒等比表面积当量直径 ,将这些传热参数与Reynolds数相关联 .
关键词 固定床 环柱形颗粒 传热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