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墨天牛取食为害与松树枯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赵锦年 应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32-438,共7页
笔者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松墨天牛成、幼虫的取食习性;阐明了松墨天牛成虫取食与松树生理衰弱、幼虫钻蛀与松树枯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与其它蛀干害虫之间的关系;对成虫产卵习性和幼虫种群分布规律也进行了... 笔者通过室内外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松墨天牛成、幼虫的取食习性;阐明了松墨天牛成虫取食与松树生理衰弱、幼虫钻蛀与松树枯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松墨天牛幼虫与其它蛀干害虫之间的关系;对成虫产卵习性和幼虫种群分布规律也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松墨天牛成、幼虫取食是造成我国松树枯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防止松树的大面积死亡,必须密切注意松墨天牛成虫种群数量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墨天牛 松树 枯死 天牛 习性
下载PDF
渤海南部半滑舌鳎的食性及摄食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50
2
作者 窦硕增 杨纪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68-376,共9页
本文研究了渤海南部半滑舌鳎的食性及其摄食的季节性变化。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半滑舌鳎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以虾类、蟹类,双壳类及部分中下层小型鱼类为主要食物,兼食一些多毛类,头足类,腹足类、棘皮动物及海葵。半滑舌鳎终年摄食,其... 本文研究了渤海南部半滑舌鳎的食性及其摄食的季节性变化。胃含物分析结果表明,半滑舌鳎为底栖生物食性鱼类,以虾类、蟹类,双壳类及部分中下层小型鱼类为主要食物,兼食一些多毛类,头足类,腹足类、棘皮动物及海葵。半滑舌鳎终年摄食,其摄食强度的周年变化不大.半滑舌鳎常年捕食鲜明鼓虾、日本鼓虾、口虾蛄、隆线强蟹及泥足隆背蟹等;夏季加强捕食小刀蛏,凸壳肌蛤等双壳类,除春季外还捕食一些以虾虎鱼为主的中下层小型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食性 摄食 季节性变化 蝶形目 底层鱼类
下载PDF
东海蓝圆鲹的摄食习性 被引量:42
3
作者 蒋日进 徐汉祥 +2 位作者 金海卫 周永东 贺舟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7,共12页
以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灯光围网采集到的叉长范围为52~276 mm的444尾蓝圆鲹为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条件下蓝圆鲹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圆鲹的摄食... 以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灯光围网采集到的叉长范围为52~276 mm的444尾蓝圆鲹为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条件下蓝圆鲹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圆鲹的摄食种类有80余种,浮游甲壳类(主要包括浮游甲壳类幼体、磷虾和桡足类等)和小型鱼类为其主要食物类群。若按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排序,优势饵料种类最高的是七星底灯鱼(IRI%为40.44%),其次是口虾蛄Alima幼体(IRI%为14.24%)、太平洋磷虾(IRI%为11.26%)等。统计分析检验表明,蓝圆鲹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系数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叉长变化(P<0.01),摄食强度春季最高,秋季和夏季相对较高,而冬季最低;叉长50~99 mm和200~299mm的蓝圆鲹的摄食强度较高,其余叉长的强度相对较低。食物组成也随季节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春季主要以七星底灯鱼和口虾蛄Alima幼体为食,夏季主要以甲壳类幼体为食,秋季主要以七星底灯鱼和太平洋磷虾为主食,冬季食物匮乏,小型桡足类丽隆剑水蚤和糠虾类占其食物组成的很大比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蓝圆鲹叉长200 mm是其摄食取向的拐点,小于这个叉长的蓝圆鲹以浮游甲壳类为主,大于这个叉长的以捕食小型鱼类为主,随着叉长的增大,蓝圆鲹更多的以游泳动物为食。根据蓝圆鲹摄食饵料的类群变化,东海蓝圆鲹的营养级为3.55,属于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混合食性的肉食性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食性 营养级 东海
下载PDF
长江口近海小黄鱼食性及营养级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林龙山 《海洋渔业》 CSCD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根据2003年3~1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的渔获样品,对小黄鱼胃含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黄鱼食物组成以甲壳类为主(IRI=8583.10),重量所占比例为43.37%,尾数所占比例为79.66%,出现率为69.77%,其次为鱼类(IRI=1554... 根据2003年3~1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的渔获样品,对小黄鱼胃含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黄鱼食物组成以甲壳类为主(IRI=8583.10),重量所占比例为43.37%,尾数所占比例为79.66%,出现率为69.77%,其次为鱼类(IRI=1554.87),重量所占比例为55.26%,尾数所占比例为13.91%,出现率为22.48%;优势种类为糠虾、磷虾、七星底灯鱼、脊腹褐虾和鹰爪虾等。摄食强度存在季节变化,空胃率春季最高,达78.50%,其余依次为冬季(58.70%)、秋季(42.50%)和夏季(33.33%)。食物组成也存在季节变化,根据出现率,各个季节均主要摄食甲壳类;根据重量百分比,春季以甲壳类为主食,其余季节均以鱼类为主食。根据小黄鱼摄食饵料的类群组成变化,长江口近海小黄鱼的营养级为2.72级,属于第三营养级中的低级肉食性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食性 营养级 长江口
下载PDF
鳜鱼消化器官的发育和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唐宇平 樊恩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29-336,共8页
本文对鳜鱼从仔鱼到成鱼期的消化器官发育作了一系列观察研究,主要观察了鳜鱼的口腔齿、鳃耙、消化道及消化腺的发育状况,并探讨了消化器官发育与其食性及摄食行为的关系。
关键词 鳜鱼 消化器官 发育 食性
下载PDF
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海中南部鳀鱼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郭旭鹏 李忠义 +1 位作者 金显仕 戴芳群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8-104,共7页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和长江口海域进行的春季底拖网调查,应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黄海中南部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1)黄海中南部鳀鱼的食物组成为不同粒径的浮游动物、太平洋磷...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和长江口海域进行的春季底拖网调查,应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黄海中南部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1)黄海中南部鳀鱼的食物组成为不同粒径的浮游动物、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仔稚鱼,其中以粒径为500~900μm的浮游动物为主,贡献比例占61%~84%;仔稚鱼贡献比例占16%~21%,较传统胃含物方法分析的结果小;(2)黄海中部海域鳀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平均值较南部海域高,原因可能与各海域的能量来源不同或存在微食物环有关,也可能与不同海域鳀鱼的能量转换途径不一样,即与食物链长短不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鯷鱼 食性 碳氮稳定同位素 黄海中南部
下载PDF
鱼食性与肠道菌群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尹军霞 张建龙 +2 位作者 沈文英 石巧红 顾海凤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共3页
对淡水养殖池中的乌鳢、鲢鱼、鳊鱼、鲫鱼不同食性鱼的后肠菌群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鱼的后肠壁和后肠内容物都是厌氧菌总数远大于好氧菌总数;后肠内容物菌数远大于后肠壁菌数;不同的鱼,后肠壁的好氧菌总数差别很大,而厌... 对淡水养殖池中的乌鳢、鲢鱼、鳊鱼、鲫鱼不同食性鱼的后肠菌群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四种鱼的后肠壁和后肠内容物都是厌氧菌总数远大于好氧菌总数;后肠内容物菌数远大于后肠壁菌数;不同的鱼,后肠壁的好氧菌总数差别很大,而厌氧菌总数差别不大;后肠内容物中的厌氧菌总数和好氧菌总数为:乌鳢>鲫鱼>鲢鱼>鳊鱼;而后肠壁细菌含量与食物没有明显的关系;后肠内容物和后肠壁中的双歧杆菌数为:乌鳢>鲫鱼>鲢鱼>鳊鱼。表明后肠内容物中的细菌总数、后肠内容物和后肠壁中的双歧杆菌数都与食性相关。大肠杆菌、肠球菌和乳酸菌在后肠的分布没有规律,说明它们与食物相关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性 肠道 菌群 好氧菌 厌氧菌 双歧杆菌
下载PDF
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东海银鲳食性 被引量:32
8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2 位作者 尹飞 孙鹏 王建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65-1569,共5页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东海银鲳(Pampus argenteus)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以期探讨东海银鲳可能的食物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区银鲳平均碳(δ13C)和氮(δ15N)稳定同位素比值分别为-18.22‰、8.16‰,其可能摄食饵料的...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东海银鲳(Pampus argenteus)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以期探讨东海银鲳可能的食物来源。结果表明:东海区银鲳平均碳(δ13C)和氮(δ15N)稳定同位素比值分别为-18.22‰、8.16‰,其可能摄食饵料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17.33‰^-21.58‰,差值为4.25‰,δ15N值变化范围为3.89‰~7.96‰,差值为4.07‰;东海银鲳可能的食物来源主要为箭虫、虾类、水母类、头足类、仔稚鱼和浮游动物等,其中箭虫为主要可能的食物来源,其贡献率为24%~78%,平均贡献率为57%;银鲳可能摄食的其他饵料中,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虾类、水母类、头足类、仔稚鱼、>1000μm浮游动物、500~1000μm浮游动物和100~500μm浮游动物,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1.8%、8.4%、7.1%、5.0%、4.9%、3.2%和2.6%。由以上结果可知,银鲳是一种广食性鱼类,其饵料种类较多,碳和氮的来源均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食性 东海 碳氮稳定同位素
原文传递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调查 被引量:31
9
作者 叶天惠 华丽 +4 位作者 秦秀丽 朱振云 郝燕 项莉 俞桂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与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对武汉市某区220名学龄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结果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56.82%,抚养人...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及其与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的关系。方法对武汉市某区220名学龄前儿童的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及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结果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56.82%,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的是喂养相关知识缺乏、允许儿童进餐时的其他行为、准备食物不够丰富多样。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抚养人自身存在饮食行为问题及强迫儿童多食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存在饮食行为问题与抚养人相关饮食行为密切相关。建立儿科保健医护指导下以家庭为中心的饮食保健体系,促进抚养人科学喂养及发挥家庭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作用,对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饮食行为 进食习惯 家庭环境 调查分析
下载PDF
陆水水库鳜属鱼类食性及消化器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韩德举 胡菊香 洪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103,共7页
通过对陆水水库三种鳜属鱼类的食性及消化器官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鳜都以摄食鱼虾为主,在鳜和大眼鳜的食物组成中,虾的出现率分别为82.35%和81.03%,鱼的出现率分别为47.06%和31.23%,斑鳜中鱼和虾的出现率... 通过对陆水水库三种鳜属鱼类的食性及消化器官比较,结果表明,三种鳜都以摄食鱼虾为主,在鳜和大眼鳜的食物组成中,虾的出现率分别为82.35%和81.03%,鱼的出现率分别为47.06%和31.23%,斑鳜中鱼和虾的出现率分别为63.07%和50.07%,鱼虾出现率在不同月份变化较大。鳜摄食强度最大,大眼鳜次之,斑鳜最小。但它们摄食鱼的饱满分指数均大于虾。在消化器官中,鳜、斑鳜,大眼鳜的幽门盲囊的平均数量分别为250.8、108.2、84.1。随着体长的增加,大眼鳜和斑鳜的肠长也相应增加,而鳜的肠长趋于稳定。本文还对三种鳜在食性上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消化能力的大小、食物的可获得性、食物的选择性及对环境的要求等是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属 鱼类 食性 消化器官 陆水水库 水库养鱼
全文增补中
草原毛虫幼虫的食性及其空间格局 被引量:28
11
作者 万秀莲 张卫国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
以禾草及嵩草在高寒草甸中的优势度为指标,研究草原毛虫(Gynaephora a lpherak ii)的食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的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其喜食程度排序为莎草科(Cyp eraceae)>禾本科(G ram ineae)>... 以禾草及嵩草在高寒草甸中的优势度为指标,研究草原毛虫(Gynaephora a lpherak ii)的食性、空间格局及其与植物群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草原毛虫的食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其喜食程度排序为莎草科(Cyp eraceae)>禾本科(G ram ineae)>杂类草,特别对嵩草属(K obresia W illd.)植物表现出强烈的偏好和倾向性;草原毛虫的分布型受制于其喜食植物的空间格局,在总体上呈聚集分布,但在小尺度下则常呈均匀分布;虫口密度依赖于喜食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喜食植物的增加而显著上升,随着植物多样性的减少而显著下降;草原毛虫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具有平衡物种关系、调控群落结构的功能;采用定向改变草地植物组成的农艺措施实现对草原毛虫数量的人工调控是实施虫害生态防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毛虫 食性 虫口密度 空间格局
下载PDF
汀江大刺鳅食性和繁殖生物学 被引量:27
12
作者 黄永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6,共6页
大刺鳅体形扁而长,背鳍鳍棘33~34,有“刀鳅”之称,体长与体重呈指数方程:W=0.00494L(r=0.9726),最大个体可达0.5kg。大刺鳅食性以动物性为主,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喜爱食物为蜉蝣目。大刺鳅的繁殖... 大刺鳅体形扁而长,背鳍鳍棘33~34,有“刀鳅”之称,体长与体重呈指数方程:W=0.00494L(r=0.9726),最大个体可达0.5kg。大刺鳅食性以动物性为主,主要食物为水生昆虫,喜爱食物为蜉蝣目。大刺鳅的繁殖习性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为4月底至11月初,产卵高峰为7月和 9月,绝对怀卵量为 1951.8粒,相对怀卵量为 32.7粒/克,成熟系数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食性 繁殖生物学
下载PDF
枸杞岛海藻场褐菖鲉的摄食习性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凯 章守宇 +3 位作者 汪振华 许敏 赵静 王蕾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35,共9页
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对枸杞岛海藻场生态系统4个盛衰阶段展开调查,共获得297个褐菖鲉样本,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以研究褐菖鲉摄食习性及其随藻场盛衰、体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褐菖鲉的摄食强度很低,空胃率和平均饱满指数随藻场盛衰... 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对枸杞岛海藻场生态系统4个盛衰阶段展开调查,共获得297个褐菖鲉样本,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以研究褐菖鲉摄食习性及其随藻场盛衰、体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褐菖鲉的摄食强度很低,空胃率和平均饱满指数随藻场盛衰有显著变化(P<0.05),空胃率随体长的变化不显著(P>0.05),平均饱满指数在小于100.0mm各体长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褐菖鲉是底栖生物食性鱼类,食物种类有端足类、虾类、蟹类、棘皮类、多毛类等12大类29种生物,端足类是(%IRI为97.03%)是褐菖鲉最重要的摄食种类;褐菖鲉食物种类随藻场盛衰而变化,在海藻场增长期和茂盛期两个阶段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在海藻场持续期和衰减期主要摄食端足类;食物种类随体长变化,体长<80.0mm的褐菖鲉主要摄食端足类等,体长在80.0~99.9mm的褐菖鲉主要摄食虾类和蟹类,体长大于100.0mm的褐菖鲉主要摄食鱼类和端足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菖鲉 食性 海藻场 枸杞岛
下载PDF
北部湾带鱼的摄食习性 被引量:25
14
作者 颜云榕 陈骏岚 +2 位作者 侯刚 卢伙胜 金显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9-755,共7页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对北部湾带鱼逐月渔获物胃含物进行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其摄食习性.结果表明:北部湾带鱼捕食种类包括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属于广食性动物.优势种类有少鳞犀鳕(37.99%)、蓝圆鲹(16.42%)和中国...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对北部湾带鱼逐月渔获物胃含物进行鉴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其摄食习性.结果表明:北部湾带鱼捕食种类包括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属于广食性动物.优势种类有少鳞犀鳕(37.99%)、蓝圆鲹(16.42%)和中国毛虾(10.03%).蓝圆鲹和尖吻小公鱼全年在全湾带鱼的食物中均有出现,是重要的饵料指标种类.摄食强度与饱满指数的季节差异十分显著(P<0.001),食物多样性无显著季节性差异(P>0.05),秋季最高,全年平均为1.97.聚类分析表明,北部湾带鱼在达到50%性成熟肛长值(190mm)时,饵料由幼鱼的以小型浮游动物、中上层鱼类及甲壳类为主向成鱼的以较大型鱼类和头足类为主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带鱼 胃含物分析 摄食习性
原文传递
中华绒螯蟹的食性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炳良 堵南山 叶鸿发 《水产科技情报》 1989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报道了太湖中华绒螯蟹的周年食性分析。胃内物组成有植物、小杂鱼、虾类、贝类、水生昆虫和蠕虫。食物种类的出现率以植物和小杂鱼为最高,占68%,其余分别为40%,20%,12%和4%,为杂食性甲壳动物。胃内物占体重最低为0.01%,最高为0.... 本文报道了太湖中华绒螯蟹的周年食性分析。胃内物组成有植物、小杂鱼、虾类、贝类、水生昆虫和蠕虫。食物种类的出现率以植物和小杂鱼为最高,占68%,其余分别为40%,20%,12%和4%,为杂食性甲壳动物。胃内物占体重最低为0.01%,最高为0.9%。水温在14~20℃间的春末夏初和秋季胃内物含量最饱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蟹 食性 食物含量 中华绒螯
下载PDF
单环刺螠增养殖生物学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诺 宋淑莲 +1 位作者 唐永政 王宝钢 《齐鲁渔业》 1998年第1期11-14,共4页
单环刺螠个体鲜出肉率大致为冬季39~47%,春季17~27%。食性为滤食性,以水中悬浮性颗粒为食。气温7℃,干露时间持续72h.均能成活。生活水温是0~30℃,临界高温32.5℃,临界低温-4℃。生活的盐度范围是15~36,适宜盐度范围24.9... 单环刺螠个体鲜出肉率大致为冬季39~47%,春季17~27%。食性为滤食性,以水中悬浮性颗粒为食。气温7℃,干露时间持续72h.均能成活。生活水温是0~30℃,临界高温32.5℃,临界低温-4℃。生活的盐度范围是15~36,适宜盐度范围24.94~35.77。pH值的耐受范围是4.46~9.5,适宜范围7.5~9.42。在溶解氧含量达1.14mg/L时,活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刺YI 食性 增养殖生物学 个体鲜出肉率
原文传递
莱州湾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及其变化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波 吴强 金显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对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对采集的20种鱼类4854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鱼类群落包括浮游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鱼食性、杂食性和广食性5种食性类型,其中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是莱州湾各... 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对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对采集的20种鱼类4854个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鱼类群落包括浮游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鱼食性、杂食性和广食性5种食性类型,其中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是莱州湾各月份鱼类群落的重要食性类型,钩虾和双壳类等底栖动物饵料在莱州湾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秋末和初春的莱州湾鱼类群落以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为主,食性类型单一;随着水温升高,鱼类群落的食性类型逐渐变得丰富。分析表明,莱州湾海域鱼类群落的营养结构有利于增殖放流品种后期的生长存活,建议跟踪调查增殖放流点周边海域的食物关系和饵料基础,同时结合多学科调查,选择最佳的增殖放流地点和时间,才能切实有效地保证增殖放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鱼类群落 食性类型 增殖放流
下载PDF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北部湾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食性及营养级 被引量:22
18
作者 颜云榕 张武科 +2 位作者 卢伙胜 王学锋 赖金养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200,共9页
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及碳、氮稳定同位素法,对北部湾带鱼的饵料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随肛长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带鱼的食物主要由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43种饵料生物组成,以质量百分比为指标,优势饵... 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及碳、氮稳定同位素法,对北部湾带鱼的饵料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随肛长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带鱼的食物主要由中上层鱼类、头足类、底栖甲壳类以及浮游动物等43种饵料生物组成,以质量百分比为指标,优势饵料为蓝圆鲹、裘氏小沙丁鱼、少鳞犀鳕和尖吻小公鱼等鱼类以及中国枪乌贼(6.07%)等头足类。δ13C值随着生物栖息水层的深度而增加,饵料生物中的中上层鱼类蓝圆鲹和底栖鱼类粗纹分别具有最低和最高值。根据食物质量比例及δ15N计算的北部湾带鱼营养级平均值和周年平均值均为3.7。带鱼营养级在各月份之间周年变化及随肛长增加差异不显著。真空冷冻干燥与恒温烘干进行样品预处理δ13C差异不显著,而δ15N则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稳定同位素 胃含物分析 北部湾 带鱼 食性 营养级
下载PDF
渤海鲈鱼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9-44,共6页
对渤海353尾鲈鱼的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鲈鱼为游泳动物食性的鱼类,游泳动物占其胃含物总重量的63.58%;(2)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其饵料种类主要包括口虾蛄、鱼、凤鲚、黄鲫等;(3)食物组成与... 对渤海353尾鲈鱼的胃含物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鲈鱼为游泳动物食性的鱼类,游泳动物占其胃含物总重量的63.58%;(2)主要摄食鱼类、甲壳类,其饵料种类主要包括口虾蛄、鱼、凤鲚、黄鲫等;(3)食物组成与摄食习性呈现明显的月变化;(4)幼鲈主要摄食小型鱼类、甲壳类及其幼体,在相应月份里,与成鲈的食物组成相似程度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食物组成 摄食习性 渤海
下载PDF
长江口两种重要石首鱼类的摄食习性 被引量:21
20
作者 张波 金显仕 戴芳群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7,共9页
通过对2006年夏、秋季在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采集的575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和1089尾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胃含物样品的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摄食习性以及随栖息地、季节和体长的变化规律。结... 通过对2006年夏、秋季在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采集的575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和1089尾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胃含物样品的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它们的摄食习性以及随栖息地、季节和体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水域的白姑鱼是底栖动物食性,小黄鱼是混合动物食性,甲壳类在它们食物中均占83%以上的比例,2种石首鱼类的食物重叠系数为0.55。由于摄食的优势饵料种类的差异,使这2种石首鱼类之间不存在严重的食物竞争。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结果相比,两种石首鱼类所摄食的鱼类的比例均有所下降。结果还表明:白姑鱼的摄食习性较为稳定,受栖息环境、季节以及体长变化的影响较小;而小黄鱼随栖息环境、季节以及体长的变化较大,且109mm是其发生食性转换的一个关键的临界体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姑鱼 小黄鱼 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 摄食习性 食物重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