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与包容性增长 被引量:26
1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3,共13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愿景下,使用2011—2019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与产业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社会福利公平性三个维度构建地级市层面的包容性增长评价体系,并...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共同富裕愿景下,使用2011—2019年281个地级市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与产业结构的交互效应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社会福利公平性三个维度构建地级市层面的包容性增长评价体系,并从地级市和省级两个层面刻画包容性增长的演变特征;其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和交互项效应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作用及其与产业结构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能够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二者具有协同效应。因此,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统筹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策效果、提升机会公平程度,从而有效地促进包容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包容性增长 机会公平性 产业结构 收入差距 社会福利
下载PDF
反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建构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91-97,共7页
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并正日益成为妨害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亟待我们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进行规范和干预。针对就业歧视的现状,我国应当完善反就业歧视法。
关键词 就业歧视 机会均等 劳动权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基于公平和效率视角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杰长 王鹏飞 申始占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0,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旨在全国人民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但绝不是回归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其关键点仍在于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同关系。文章通过系统论证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组合形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旨在全国人民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但绝不是回归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其关键点仍在于处理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协同关系。文章通过系统论证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组合形态,梳理了机会公平、结果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经济效率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机会公平是推进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而结果公平则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支撑。根据这种逻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展开:在经济基础层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机会公平层面,弱化代际传递的解释力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以及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在结果层面,借助于再分配手段进一步提高税收和转移支付调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机会公平 经济效率 结果公平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机会公平视角下的研究生复试工作再认识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峻 姬红兵 纪树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31-34,共4页
招生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考生机会公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研究生招考机制是保证考生机会公平和录取结果公正的有效途径;同时从保证机会公平的视角探讨了研究生招生... 招生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考生机会公平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研究生招考机制是保证考生机会公平和录取结果公正的有效途径;同时从保证机会公平的视角探讨了研究生招生复试改革和生源质量评价机制,并在实际招生工作中进行了初步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机会公平 复试改革 招生质量评价机制
下载PDF
公平与健康: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健康伦理意蕴 被引量:10
5
作者 史军 赵海燕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89,共6页
在罗尔斯的"原初立场"中,订约人被理想化地假定是人人健康,没有人患有疾病或会提前死亡,但是通过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我们可以扩展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使之能够解释避免健康不公平的道德重要性。同时,罗尔斯的"差异原则&qu... 在罗尔斯的"原初立场"中,订约人被理想化地假定是人人健康,没有人患有疾病或会提前死亡,但是通过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我们可以扩展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使之能够解释避免健康不公平的道德重要性。同时,罗尔斯的"差异原则"又允许一定程度的不平等,因此,需要对可允许的健康不公平做出充分的解释,这样,我们就能说明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实现健康的公平。可见,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虽然不是为健康问题而设计的,但它却为我们判断何时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分配是正义的提供了一个较为充分的理由,它使我们能以一种更为系统的方式来思考健康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作为公平的正义 健康伦理
原文传递
跨越四十年: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政策演进、现状测度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梦竹 王志章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2-57,共6页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为了兼顾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中央政府围绕高等教育性别、阶层、民族、城乡与区域公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回顾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政策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状况,发现有待进一步改善。围...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为了兼顾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中央政府围绕高等教育性别、阶层、民族、城乡与区域公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回顾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政策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状况,发现有待进一步改善。围绕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现状,提出了完善未来高等教育机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机会公平 阶层 城乡 区域
下载PDF
机会公平与机会平等的政治哲学阐释
7
作者 陈培永 杨慧聪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6,I0002,I0003,共10页
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机会公平中的“机会”,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面向全体或特定社会成员提供的关乎其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条件,而非泛指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机会”。机会平等或机会公平涉及是否给、如何给、在什么时间和条件下给、... 作为政治哲学范畴的机会公平中的“机会”,是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面向全体或特定社会成员提供的关乎其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条件,而非泛指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的“机会”。机会平等或机会公平涉及是否给、如何给、在什么时间和条件下给、给哪些社会成员机会的问题。机会平等在今天无论是在处理“机会有无”问题上还是在处理“机会大小”问题上,都存在无法解决的矛盾。机会公平是当下更值得追求的价值理想,它不追求机会平等所要求的严格的等同性、整齐划一性,而允许存在更多的差异化对待。机会公平也有其自身的限度,它只是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是推进社会公平的一个着力点,不能指望以机会公平来完成社会公平的重任,甚至将机会公平等同为社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公平 机会平等 差异化对待 社会公平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公平观及其建构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谭九生 胡健雄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84-95,共12页
我国行政公平观的建构以“以人民为中心”为逻辑起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党对行政公平人民性的追求以及政府公共性等多重逻辑的内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公平观由满足人民发展需要的机会公平、公平对待人民群众的程序公平以... 我国行政公平观的建构以“以人民为中心”为逻辑起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党对行政公平人民性的追求以及政府公共性等多重逻辑的内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公平观由满足人民发展需要的机会公平、公平对待人民群众的程序公平以及实现人民核心利益的结果公平三要素构成。它通过强调公共行政的人民性价值而实现了对新公共行政范式的行政公平观的超越;其建构路径可以从个体、制度与文化三个维度进行探索,具体包括强化个体对行政公平观的认同、加强对个体的行政公平教育、构建公平行政的制度约束体系以及营造公平行政的文化环境氛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平观 以人民为中心 机会公平 程序公平 结果公平 公共行政
原文传递
机会公平视角下的城市15分钟生活圈划定与检验——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全恒 毕凌岚 +2 位作者 张玲月 齐一帆 何雨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38-48,共11页
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和划分原则,将成都市武侯区划分为多个社区生活圈,并利用OD距离分析法探讨区内生活圈各类型居住小区居民用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获取能力,发现:(1)各生活圈拥有设施数量存在明显断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呈聚集状态;(2)旧城... 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和划分原则,将成都市武侯区划分为多个社区生活圈,并利用OD距离分析法探讨区内生活圈各类型居住小区居民用公共服务设施的实际获取能力,发现:(1)各生活圈拥有设施数量存在明显断层,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呈聚集状态;(2)旧城区步行网络体系尚不完整,优化步行网络体系能够有效提升生活圈设施使用效率;(3)老旧小区在获取各项设施时均最便利,多层小区及新建高层小区在获取教育、休闲及医疗设施时较便利,单位宿舍便利性最差且在获取体育设施时尤为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分钟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配置 机会公平 时空行为 人居环境 社区治理 成都市
下载PDF
浅论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彬 《煤炭高等教育》 2006年第4期23-25,共3页
随着高校收费实行成本分担以来,教育公平就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同时民办高校的兴起及快速发展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论述了民办高校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民办高校生存的制度环境。从而得出结论,应该大力发展和... 随着高校收费实行成本分担以来,教育公平就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同时民办高校的兴起及快速发展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教育公平的角度论述了民办高校所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民办高校生存的制度环境。从而得出结论,应该大力发展和资助民办高等教育,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制度环境 民办高等教育
下载PDF
大学人事制度改革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月琪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70,共6页
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说明,影响大学人事制度制定的要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人权的保障;二是发展机会的提供。对于前者,人权理论提供了可供思考的依据;对于后者,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是大学人事制度... 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说明,影响大学人事制度制定的要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基本人权的保障;二是发展机会的提供。对于前者,人权理论提供了可供思考的依据;对于后者,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论是大学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基础。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应该将改革理念的核心要素体现在"共同"意义上——形成保障大学教职员工基本人权和提供公平发展机会的共同理念,以此推进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共同理念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愿景、共同治理、共同遵守、共同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人事制度 基本人权 机会公平
原文传递
中国包容性增长的时空演化及空间收敛研究
12
作者 唐红梅 赵军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本文测算了200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包容性增长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Moran’s I指数、σ收敛、空间β收敛等方法分析了包容性增长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和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和三大区域的包容性增长水... 本文测算了200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包容性增长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Moran’s I指数、σ收敛、空间β收敛等方法分析了包容性增长的时空演变、区域差异和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和三大区域的包容性增长水平总体提升,但在2017年后大部分省(区、市)遇到瓶颈期。三大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水平大幅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全国和三大区域的包容性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β收敛特征。本文基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和中国的发展愿景,更新了研究视角和指标体系,使用空间模型进行了收敛分析,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国包容性增长的发展脉络和特征,对促进机会公平、推动包容性增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机会公平 共同富裕 碳排放 时空演化 空间收敛性
下载PDF
社会公正: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意义与路径探究
13
作者 曾云翔 向绪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1期82-86,共5页
如何切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尤其是解决好当前社会各阶层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把改革成果公正惠及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国民解放思想,从已往纯粹就收入分配来解决分配不公的思路中解脱出来,摆脱单方面追求GDP数据增长的思... 如何切实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尤其是解决好当前社会各阶层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把改革成果公正惠及人民群众,不仅需要国民解放思想,从已往纯粹就收入分配来解决分配不公的思路中解脱出来,摆脱单方面追求GDP数据增长的思维,致力于改善GDP增长与社会福利的差距,财政支出多方位倾斜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格局,扭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下降的势头,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劳动报酬,打破垄断企业的特权,创造更多机会公平。文章着重探讨当前社会公正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收入差距的缘起,并探究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分配公平 机会公平
下载PDF
论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的统一——兼评效率与公平“冲突论”
14
作者 朱冬英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是由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效率与公平“相冲突”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它导致了一...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是由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效率与公平“相冲突”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它导致了一系列忽视和轻视公平的社会问题。在现阶段 ,我们必须坚持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相统一的正确的社会主义公平观 ,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既注重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 公平 机会公平 结果公平
下载PDF
民众对机会公平的期待——基于当前民众平等公正意识的现状调查
15
作者 王小江 《河西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18-122,共5页
平等与公正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理念,一直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不懈追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形形色色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在当下中国社会依然广泛存在,并引发着普通民众的不满。通过前期对民众平等公正意识的调查,发现城市居民要... 平等与公正作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理念,一直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所不懈追求。但不容忽视的是,形形色色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在当下中国社会依然广泛存在,并引发着普通民众的不满。通过前期对民众平等公正意识的调查,发现城市居民要比农民对当下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感受更为强烈,而他们的不满主要集中在教育、住房、就业及个人奋斗等层面。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民众的不公平感受大多源于当前社会中特权的普遍存在和机会公平的缺失。结合机会公平的实现机制和民众的诉求,从实施"依法治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共享国民待遇、营造公平的创业环境、继续大力反腐等五个方面回应了民众对机会公平的期待,最大限度地保障机会公平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感受 机会公平 期待
下载PDF
让弱势群体拥有更多的机会——以罗尔斯公平机会原则为视角
16
作者 战涛 《宁夏党校学报》 2011年第3期48-50,共3页
美国当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中提出了正义的公平机会原则,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有获得公职和社会职位的平等机会。分析罗尔斯正义论的公平机会原则,从机会平等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弱势群体"没有机会"的社... 美国当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中提出了正义的公平机会原则,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有获得公职和社会职位的平等机会。分析罗尔斯正义论的公平机会原则,从机会平等的视角出发,探讨我国弱势群体"没有机会"的社会原因,提出改变他们"没机会"现状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平等 弱势群体 保护措施
下载PDF
弱势群体的能力发展与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平等 被引量:6
17
作者 秦苏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高等教育不公平加剧了贫困对弱势群体能力的剥夺,这是高等教育中最深层的伦理问题。高考录取制度形式公平而实质不公平置弱势群体于高等教育的困境之中,坚持教育的公平正义,就应追求高等教育的实质公平,尽可能保证弱势群体拥有利用高等... 高等教育不公平加剧了贫困对弱势群体能力的剥夺,这是高等教育中最深层的伦理问题。高考录取制度形式公平而实质不公平置弱势群体于高等教育的困境之中,坚持教育的公平正义,就应追求高等教育的实质公平,尽可能保证弱势群体拥有利用高等教育机会的手段和资源,努力实现"机会的公平平等"。这就要求政府对弱势群体进行教育补偿,在高考录取等方面采取倾斜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发展 高等教育公平 机会的公平平等 教育补偿
下载PDF
试论收入分配公平与税收调节的介入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奎明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6-18,共3页
这篇文章从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入手,引申出“机会公平”的理念,并对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认真的实证分析,理出我国当前收入分配差距的形成机理和应对政策,并重点对税收调控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进行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 机会公平原则 税收调控 收入分配 市场机制 二次分配
下载PDF
能力分班对寒门学子有利吗?——机会公平视角下教育分层制度的效能与隐忧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阿剑 赵茜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共18页
本文立足于我国能力分班教学实践,使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讨论进入高成绩班级对弱势家庭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中介效用机制。从起点公平角度来看,学生成绩未达到学校分班界限分数时,优势家庭学生进入高成绩班级的概率更大,而成绩... 本文立足于我国能力分班教学实践,使用模糊断点回归设计,讨论进入高成绩班级对弱势家庭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效应及其中介效用机制。从起点公平角度来看,学生成绩未达到学校分班界限分数时,优势家庭学生进入高成绩班级的概率更大,而成绩达到分班界限分数时,弱势家庭学生进入高成绩班级的概率显著高出34%,优势家庭学生仅高出19%。也就意味着,能力分班这种教育分层制度给予学业成绩优异的弱势家庭学生以教育流动的机会,但总体有效维持了不平等。从过程公平角度来看,弱势家庭学生进入高成绩班级获得成绩提升主要得益于拥有更高质量、更具优势地位的班级同伴以及校园欺凌风险的降低。也就是说,能力分班制度构筑了隔绝不利条件的“玻璃墙”,却遵循“隔离但平等”的不公平原则。从结果公平角度来看,进入高成绩班级的弱势家庭学生,成绩显著提高0.38个标准差,实现了结果公平的效能目标,但仍存在“阶层固化”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公平 能力分班 弱势家庭学生 学业表现 模糊断点回归设计
原文传递
高龄化视野下医疗资源分配的公正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1-119,共9页
考虑到严峻的高龄化形势,20世纪中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审视医疗这一稀缺资源在社会不同年龄群体之间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功利主义指导下的年龄标准模型因主张限制向高龄群体分配医疗资源而饱受伦理与法律争议。在机会平等主义学... 考虑到严峻的高龄化形势,20世纪中期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审视医疗这一稀缺资源在社会不同年龄群体之间分配的公正性问题。功利主义指导下的年龄标准模型因主张限制向高龄群体分配医疗资源而饱受伦理与法律争议。在机会平等主义学者的推动下,Medicare最终确立了医疗资源应该向高龄人口倾斜的分配模式,从实质上确保了其获取医疗服务的平等性,保障了医疗资源的公正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资源分配 公正性 年龄标准模型 机会平等主义 MEDICA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