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全国13所教学医院院内血流感染及院内获得性肺炎和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76
1
作者 赵春江 陈宏斌 +6 位作者 王辉 刘文恩 卓超 褚云卓 曾吉 金炎 胡志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739-1746,共8页
目的 明确2013年在我国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病原谱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来自全国13家教学医院的引起院内血流感染(BSI)、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和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IAI)的病原菌,使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的最低... 目的 明确2013年在我国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病原谱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来自全国13家教学医院的引起院内血流感染(BSI)、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和院内获得性腹腔感染(IAI)的病原菌,使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标准使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 M100-S23的规定.结果 共收集BSI病例1 022例、HAP病例683例和IAI病例674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BSI和IAI的最主要的致病菌,而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HAP的最主要致病菌.替加环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表现出很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5.6%、94.2%和95.2%.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2.3%和38.9%,但对β-内酰胺类联合酶抑制剂敏感性较高.在肠杆菌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为30.5%,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发生率为4.3%.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90.5%)和多粘菌素(100%)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对其他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有76.6%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耐药.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较好,敏感率分别为88.5%、77.6%、72.7%和64.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2.1%和32.2%.16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和糖肽类抗生素都表现为敏感.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比例为46.9%.MRSA在IAI中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为55.2%,在HAP中为54.4%,均高于其在BSI中的比例(35.0%).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只在屎肠球菌中发现,占屎肠球菌的1.9%.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院内获得性肺炎 腹腔感染 耐药监测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原文传递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彭少华 李从荣 +3 位作者 蔡璇 施金玲 李红霞 李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494-496,共3页
目的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耐药株进行基因分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95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IC值,判断细菌的耐药性;对产ESBLs菌株以随机扩... 目的 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对耐药株进行基因分型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临床分离的195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MIC值,判断细菌的耐药性;对产ESBLs菌株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23%,其中51%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ESBLs阳性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ESBLs阴性菌;20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分为11型。结论 本院神经外科SICU、呼吸科RICU存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重点病区的消毒隔离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流行的重要措施;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耐药细菌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经济、快速、可靠的基因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 细菌耐药 医院感染 基因分型
下载PDF
2010—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临床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崔畅 朱卫民 唐小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72-376,381,共6页
目的 了解2010年到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送检到我院感染科实验室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 目的 了解2010年到2013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送检到我院感染科实验室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病例及药敏资料,用WHONET5.6及SPSS17.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年间我院感染科实验室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707株,在肠杆菌科细菌的平均比例为19.1%,主要来源以痰液最高,占58.8%.科室分布以内科病房最高,占45.4%.产ESBLs菌株阳性检出率为39.0%.近4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的耐药率变化如下:对氨苄西林耐药高达97.3%,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40.9%,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0.2%和12.3%.对第一至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波动在30.9%~51.1%.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5.9%、4.1%和13.6%.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4%和32.1%.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波动在25%左右.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逐年在增加,其占肠杆菌科细菌的比例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逐年增加,这应引起重视,加强其耐药性监测,合理选择抗生素,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下载PDF
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段建春 吕晓菊 +5 位作者 赵燕 冯萍 俞汝佳 宗志勇 高燕渝 熊亚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5-558,共4页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 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 ases,ESBL s)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对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产ESBL s菌株进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研究,并同时对钝化酶基因DNA测... 目的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 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 ases,ESBL s)肠杆菌科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对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产ESBL s菌株进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研究,并同时对钝化酶基因DNA测序,进行网上基因相似性检索。结果20株耐氨基糖苷类的产ESBL s肠杆菌科细菌中存在氨基糖苷钝化酶基因,分别有aac(3)-I、aac(3)-II、aac(6′)-I、aac(6′)-II、ant(2")-I和aph(3)′-V I,以aac(3)-I、aac(3)-II和aac(6′)-I为主。部分菌株同时可含有多种钝化酶基因。DNA测序分析结果与国外报道已知相应氨基糖苷钝化酶DNA测序结果一致。结论产ESBL s肠杆菌科细菌中普遍存在氨基糖苷钝化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离得到的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产ESBL s肠杆菌科细菌的钝化酶基因型主要是aac(6′)-I、aac(3)-II、aac(3)-I和ant(2")-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PCR 序列测定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及TEM与SHV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岳欣 田文君 +2 位作者 王鹏 傅国峰 张炳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3125-3128,共4页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的耐药情况,并分析其TEM与SHV基因型的分布,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分离的214株大肠埃希菌和186株肺炎克雷伯菌,用双纸片...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的耐药情况,并分析其TEM与SHV基因型的分布,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分离的214株大肠埃希菌和186株肺炎克雷伯菌,用双纸片协同试验确定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提取产ESBLs菌株DNA,用PCR扩增技术及电泳进行基因分型,K-B法比较产ESBLs阳性株与阴性株耐药率。结果 214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51株,检出率为23.83%;18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48株,检出率为25.81%;两种菌种产ESBLs与非产ESBLs的耐药情况均较相似,产ESBLs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等的耐药性均>90%,且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且对庆大霉素及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有部分耐药性,耐药率均>50%,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产ESBLs与非产ESBLs均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差,耐药率<5%;大肠埃希菌TEM基因型31株,检出率为60.78%,SHV基因型27株,检出率为52.9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TEM基因型35株,检出率为72.92%,SHV基因型31株,检出率为64.58%。结论本地具有较高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耐药形势严峻,TEM、SHV是其重要的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原文传递
产生ESBLs和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赵永新 李素敏 +1 位作者 张卫群 张铁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40,I0001-I0003,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和AmpC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产ESBLs菌和产生AmpC酶菌进行表型的筛选和确证,测定21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68株菌中检出ESBLs菌136株,检出率50.75%,AmpC酶菌116株,检出率43.28%。单产AmpC酶菌,单产ESBLs菌及产AmpC... 目的了解我院产ESBLs和AmpC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产ESBLs菌和产生AmpC酶菌进行表型的筛选和确证,测定21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268株菌中检出ESBLs菌136株,检出率50.75%,AmpC酶菌116株,检出率43.28%。单产AmpC酶菌,单产ESBLs菌及产AmpC和ESBLs的菌对青霉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的耐药率,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常见。结论 ESBLs与Amp酶已成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碳青霉烯类、第四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成为我院治疗院内感染的首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ESBLS AMPC酶 耐药性
下载PDF
405株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临床分布与耐药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寿叶女 陈建江 +3 位作者 单平囡 甄国东 娄晓寅 鲁玲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4-616,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AS-4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同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 目的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AS-4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同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并结合临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阳性198株,阳性率为48.89%;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所测抗菌药物显著高于产ESBLs阴性菌,并且出现5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医院产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存在相当比例,ESBLs阳性菌的耐药率远较阴性菌更加严重,应引起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7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科帆 冯秀娟 吕晓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9-942,共4页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耐药情况以及治疗转归,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尿培养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70例,回顾分析相关临床与...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耐药情况以及治疗转归,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尿培养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70例,回顾分析相关临床与实验室数据。结果 70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者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尿路刺激征、腰背部酸痛、下肢水肿,恶心呕吐和肾区叩击痛等,老年女性多见,多有基础疾病及易感因素,产ESBL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较低,对氟喹诺酮类等其它常用抗菌药耐药率较高,体外耐药者经验用药疗效不佳。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发生与患者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等有关,对疑有尿路感染且伴有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者应尽早做尿培养,经验选择能覆盖ESBL菌感染的药物,应慎用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磺胺类治疗产ESBL细菌尿路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尿路感染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变迁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夏梦岩 高全成 袁晨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了解2004—2010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变迁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 目的了解2004—2010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耐药性的变迁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管理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外,其他所测药物的耐药率都在上升,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从2006年的8.5%上升至2010年的73.1%;碳青霉烯类是最有效的抗菌药物,其次是两种酶抑制剂复合制剂;2006年头孢他啶和氨曲南的耐药率突然上升,然后又快速下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1.5%~85.3%和41.3%~87.2%,高峰分别出现在2007年和2008年。结论该院耐药形势依然严峻,抗菌药物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能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原文传递
我院小儿肺炎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现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安淑华 宋庆 +2 位作者 史玲艾 袁亚茹 武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儿童医院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36例确诊为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736例痰标本中分离致病菌18种共335株,总阳性率为45.5%,以革兰阴性杆菌(G^-... 目的:了解河北省儿童医院小儿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2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736例确诊为肺炎患儿的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736例痰标本中分离致病菌18种共335株,总阳性率为45.5%,以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为主,占81.5%,革兰阳性菌(G^+菌)占18.5%。G^-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高达64.9%、67.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耐药率低,对美罗培南敏感。G^+菌对青霉素、头孢唑林、克林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SMZ)耐药率高,对美罗培南耐药率为0,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敏感。结论:本院小儿肺炎致病菌以G^-杆菌占优势,不同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存在差异。非发酵G^-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非发酵菌耐药性比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 耐药 病原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痰培养
下载PDF
肛周脓肿病原学特征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新江 张利萍 +2 位作者 严水根 钱小毛 金海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5038-5040,共3页
目的了解肛周脓肿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疗效。方法于手术时取脓液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纸片协同确证法。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3例患者标本细菌培养阳性8... 目的了解肛周脓肿病原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疗效。方法于手术时取脓液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采用K-B法,ESBLs检测采用纸片协同确证法。结果 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13例患者标本细菌培养阳性82例,阳性率72.6%;共分离细菌125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60.8%,革兰阳性球菌占24.0%,非发酵菌占15.2%,混合感染占52.4%;大肠埃希菌(ECO)、肺炎克雷伯菌(KPN)和铜绿假单胞菌(PAE)对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耐药率为69.2%~80.0%、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为42.3%~73.3%;ECO和KPN对碳青霉烯类全部敏感,PAE则有40.0%菌株耐药;对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普遍较低;ESBLs检出率,ECO为38.5%,KPN为42.9%。结论肛周脓肿感染的病原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且菌株的耐药率和ESBLs检出率均较高,临床应提高标本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ESBLs检测的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治疗用药,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病原学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原文传递
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金钟 段雄波 +1 位作者 相青珍 李兰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克雷伯菌对 β 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其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ESBL的关系。 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淀粉 碘法、酸测量法及Etest法 ,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 47株克雷伯菌分别进行了对 β 内酰胺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目的 探讨克雷伯菌对 β 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性与其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ESBL的关系。 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淀粉 碘法、酸测量法及Etest法 ,对本院感染标本中分离的 47株克雷伯菌分别进行了对 β 内酰胺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β 内酰胺酶 (青霉素酶和头孢菌素酶 )和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检测。 结果  47株克雷伯菌中 2 7株产 β 内酰胺酶 (5 7.4% ) ,其中产青霉素酶 18株 (38.3% )、头孢菌素酶 2 0株 (4 2 .5 % )。ESBL发生率为 19.1%。产两种酶组和ESBL阳性组对 12种β 内酰胺抗生素中的 9种均呈现多重耐药 ,其耐药率介于2 7.3 %~ 10 0 %和 33.3 %~ 10 0 % ;而多数仅产 1种酶或不产酶组、非ESBL株仅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和头孢唑林耐药 ,其耐药率分别介于 2 7.7%~ 83.3%和 31.6 %~ 94.7%。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率为 0 ,除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和头孢唑林外 ,其他 9种抗生素对非ESBL菌株的耐药率 <6 %。结论 常规检测β 内酰胺酶和ESBL ,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微生物 克雷伯菌属
下载PDF
畜禽源大肠杆菌质粒介导β-内酰胺酶检测及其耐药基因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舒刚 侯蓉 +3 位作者 林居纯 钟钦卿 刘颂蕊 邓向东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97,共6页
为探讨畜禽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产β-内酰胺酶及其基因特性,采用常规检测法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PCR法检测ESBLs、AmpC基因型,质粒结合转移试验研究耐药基因分子传播机制,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结... 为探讨畜禽源大肠杆菌临床菌株产β-内酰胺酶及其基因特性,采用常规检测法检测菌株产β-内酰胺酶情况,PCR法检测ESBLs、AmpC基因型,质粒结合转移试验研究耐药基因分子传播机制,并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467株食品动物源大肠杆菌未检出产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产ESBLs和AmpC分别达36.83%和13.70%;176株产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blaTEM、blaCTX-M、blaOXA、blaCIT和blaDHA分别为84.09%、60.80%、14.77%、35.80%和1.70%;本次质粒转移率为50%,多数转化子获得了供体菌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以上结果说明,产ESBLs、AmpC菌株广泛存在于本次检测菌株中,blaTEM、blaCTX-M和blaCIT是β-内酰胺酶基因主要流行基因型,质粒在β-内酰胺酶基因的水平传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大肠杆菌 ESBLS AMPC 基因型
原文传递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酶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穆海霞 陈俊清 吴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148-4150,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产酶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05株,按照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和产ESBLs菌株的确... 目的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其产酶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患者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05株,按照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和产ESBLs菌株的确认;产ESBLs组与非产ESBLs组之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205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89株,检出率43.4%;所有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敏感,对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的耐药率<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使用三代头孢、联合用药和频繁更换用药是造成细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的敏感率高,对其他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药耐药性;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长、使用三代头孢、联合用药和频繁更换用药者易造成细菌产ESB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利涛 王晶莹 杨青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246-3248,共3页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CLSI2010标准,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及ESBLs确证试验;采用WHONET5.6分析软件进行统... 目的了解血流感染中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按CLSI2010标准,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以及ESBLs确证试验;采用WHONET5.6分析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2009-2011年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4723株,前3位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7.2%、11.9%、9.5%;检出562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314株,占55.9%;从住院患者中分离到大肠埃希菌453株,产ESBLs菌株245株占54.1%,常见科室为ICU、肝移植及肝胆胰中心、血液科,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阳性率分别为63.3%、59.3%、58.7%;来自门急诊患者109株,其中产ESBLs共45株阳性率为41.3%;体外试验显示,2009-2011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0.6%、0.8%、0.9%,对阿米卡星分别为11.4%、6.7%、9.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7.2%、17.6%、4.3%,对头孢西丁分别为16.3%、17.6%、11.9%,对头孢他啶分别为16.3%、28.7%、19.1%;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结论医院血流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率较高,住院患者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率高于门诊患者;ESBLs尚未有效控制;3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变化不大,对亚胺培南耐药株数有上升趋势;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等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耐药谱
原文传递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毛炎辉 陈庆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409-410,413,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院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浏阳市中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401株和肺炎克雷伯菌319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分离株进行抗菌药物... 目的调查分析院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浏阳市中医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401株和肺炎克雷伯菌319株,采用纸片扩散法(K-B)对分离株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和ESBLs筛选和确证试验,并对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37.9%;其中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42.1%;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32.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均对第3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酰胺类抗菌药物呈现高度耐药性,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抗菌药物也存在较高耐药性,但是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高并呈多重耐药性,这些产ESBLs菌分布在不同病区的各种标本中,临床应及时掌握它们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控制ESBLs菌株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下载PDF
临床分离沙门菌的耐药性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曲梅 黄瑛 +3 位作者 张新 吕冰 钱海坤 王全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2012—2015年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特征。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北京市肠道门诊分离的677株沙门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 目的研究北京地区2012—2015年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耐药状况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基因特征。方法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测定北京市肠道门诊分离的677株沙门菌株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44株β-内酰胺酶类耐药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677株沙门菌分为68种血清型,其中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山夫登堡沙门菌位居前3位。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42.54%、40.77%,至少耐3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占57.16%。244株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的沙门菌,携带至少一种ESBLs基因的菌株174株(71.31%),146株bla_(TEM-1)型,30株bla_(OXA-1)型,18株bla_(CTX-M)型(其中7株bla_(CTX-M-15),6株bla_(CTX-M-55)和5株bla_(CTX-M-14));20株同时携带2种耐药基因。结论该地区沙门菌携带ESBLs耐药基因水平较高,以bla_(TEM-1)为主,同时伴有bla_(OXA-1)和3种bla_(CTX-M)基因亚型,呈现基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基因 耐药性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杆菌101株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济超 陈凯丽 +2 位作者 梁国威 刘静 席家宁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减少院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10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及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并对菌株...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减少院内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10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标本来源临床科室分布及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并对菌株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运用PCR法检测KPC、IMP、VIM及NDM-1耐药基因并测序。结果 101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标本,来自痰87株,占86.14%;临床科室分布以高干科、神经内科为主各40株,各占39.60%;药敏结果显示我院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敏感率为92.08%;其次是头孢替坦和头孢吡肟,敏感率分别为85.15%及80.2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70株,检出率为69.31%;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6株,其中4株检出KPC-2基因,未检出IMP、VIM及NDM-1耐药基因型。结论在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率较高;肺炎克雷伯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能与携带KPC-2有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酶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ESBLs检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钟如柱 许志明 +2 位作者 喻云梅 刘军 赵祖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级别和不同年龄段患者呼吸道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实验菌株为广东廉江市人民医院和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级别和不同年龄段患者呼吸道感染中铜绿假单胞菌(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方法实验菌株为广东廉江市人民医院和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COPD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的102株非重复PA,对其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和ESBLs检测,细菌鉴定、药敏检测、ESBLs检测和数据分析分别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琼脂稀释法、双纸片协同法完成,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COPD严重程度PA的耐药性和产ESBLs特点。结果 102株PA中,多重耐药菌74株(72.5%),产ESBLs菌株56株(54.9%);除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9.6%外,PA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在30%以上。ESBLs阳性组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ESBLs阴性组(P均<0.05);PA阳性以COPDⅢ级+Ⅳ级(84.3%)和≥60岁老年患者(66.7%)构成比高;在产ESBLs株、多重耐药株、同时产ESBLs和多重耐药的PA中,分别有89.3%、91.9%和87.5%为COPDⅢ级+Ⅳ级患者,分别有66.1%、66.2%和75.0%是老年人。结论 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PA以Ⅲ、Ⅳ级病情和老年人最为常见,且P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原文传递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多重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蔡木发 李静 +1 位作者 罗虹烈 符小芳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标本来源及临床科室分布特点。方法运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和筛选ESBLs,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50株,其...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标本来源及临床科室分布特点。方法运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和筛选ESBLs,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50株,其中敏感菌占29.3%,多重耐药菌占25.3%;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8.7%),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54.0%),ESBLs检出率为50%,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妥因在ESBLs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39.3%),感染主要发生于泌尿外科(20.0%)。结论敏感、耐药和多重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同时存在,ESBLs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