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6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卓么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5-227,248,共4页
进入21世纪数码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文化遗产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支持、技术支持及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面... 进入21世纪数码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文化遗产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支持、技术支持及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梳理,进一步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及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信息技术
下载PDF
研发电网信息模型(GIM)技术,构建智能电网信息共享平台 被引量:27
2
作者 盛大凯 郄鑫 +2 位作者 胡君慧 吴志力 齐立忠 《电力建设》 2013年第8期1-5,共5页
从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各阶段信息化应用重点及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提出了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GIM)概念,并建议建立以GIM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模型共享平台,推进"信息流和业务流&qu... 从信息技术与工程技术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输变电工程各阶段信息化应用重点及数字化技术应用情况,提出了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GIM)概念,并建议建立以GIM为基础的智能电网信息模型共享平台,推进"信息流和业务流"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信息模型(GIM) 数字化 智能电网 全寿命周期 信息共享平台
原文传递
基于PACS的交互式CR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吴政光 禤浩纯 +7 位作者 欧景才 洪文松 张林海 陈秀萍 吴颖 周伟生 梁春雷 沈大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按ACR编码方式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可以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目的研究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在PACS系统中,允许每一权限医生对典型病倒图像注释后按ACR编码方式进行归类,然后存储于SQLSERVER2000服务器中,采用模块化管理方式,归类的文件夹可以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在专业的显示器(或个人计算机)上,输入解剖部位/疾病即可调阅相关图像进行教学、会诊,必要时利用虚拟专用网,通过Internet实现远程教学。结果系统开放性、稳定性好,影像数据和信息能安全、无损的存储,传输速度快,操作互动性好。结论基于PACS的数字化医学影像教学系统具有方便、直观、互动性好,操作简便,图像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 数字化 医学影像教学
下载PDF
数字化电厂架构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宇穗 张振全 +1 位作者 李军 周明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3-84,98,共3页
信息化是现代发电厂的发展趋势,其基础是数字化,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是建设数字化电厂的基础条件。基于数字化电厂架构,从现场总线标准、控制与安全回路、辅助车间控制、就地智能设备控制功能等方面介绍了FCS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 发电厂 数字化 FCS 机组级 设备级 控制系统
下载PDF
基于DSP的数字化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被引量:13
5
作者 马敏 王化祥 田莉敏 《传感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5-708,共4页
由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模拟滤波和解调环节对采集速度和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数字化方案,设计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12电极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利用FPGA实现数字滤波和数字解调,构建了全新的数字化ECT系统... 由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中模拟滤波和解调环节对采集速度和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数字化方案,设计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的12电极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利用FPGA实现数字滤波和数字解调,构建了全新的数字化ECT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表明,该系统数据采集和处理速度快,抗噪声性强,完全满足ECT成像实时性要求,精度也有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数字化 DSP FPGA 数字滤波 数字解调
下载PDF
开放式实验室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学平 王亚杰 +1 位作者 王扬扬 尹航 《实验室科学》 2016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开放式实验室是为高等院校全体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的实验平台,是实验室资源最大共享化的教学场所。根据开放式实验室的特点,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为全校师生教学服务。通过多年开展开放式实验室研究和教学实践工... 开放式实验室是为高等院校全体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的实验平台,是实验室资源最大共享化的教学场所。根据开放式实验室的特点,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为全校师生教学服务。通过多年开展开放式实验室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积累了很多关于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为高校信息化网络化工程建设的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因此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 实验室 网络化 数字化
下载PDF
利用测井资料自动识别藻灰岩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振城 孙建孟 +2 位作者 马建海 张炜 苏远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2-388,共7页
藻灰岩在测井曲线图上具有不同于其它岩性的特征,据此确定了7 种测井参数(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井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及深电阻率),将测井数据归一化后得到了相应的岩性判别样本参数。利用F Means中速度较快的聚类迭代(L... 藻灰岩在测井曲线图上具有不同于其它岩性的特征,据此确定了7 种测井参数(自然伽玛、自然电位、井径、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及深电阻率),将测井数据归一化后得到了相应的岩性判别样本参数。利用F Means中速度较快的聚类迭代(LBG)算法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优选了一组数据用于判别分析。在进行Q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岩性判别的3 个判别函数,并对花土沟油田某井段进行了岩性识别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灰岩 归一化 聚类迭代 岩性判别
下载PDF
杭州西站智能建造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郭祥 董光炎 +4 位作者 解亚龙 刘伟 杜理强 童宇超 李春红 《中国铁路》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依托杭州西站施工管理开展智能建造技术综合应用,利用BIM技术建立通用数据环境(CDE),在大跨度曲面结构提升、钢结构施工监测、异型检票罩棚施工、装配式机房施工、网格化施工管理等方面纵深探索,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造管理体系。该... 依托杭州西站施工管理开展智能建造技术综合应用,利用BIM技术建立通用数据环境(CDE),在大跨度曲面结构提升、钢结构施工监测、异型检票罩棚施工、装配式机房施工、网格化施工管理等方面纵深探索,形成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建造管理体系。该体系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推动杭州西站项目各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逐步转型,为实现工期可控、质量精品、绿色低碳等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建造 杭州西站 BIM 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下载PDF
数字化实验教学系统在形态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崔洁 胡小冬 +3 位作者 管俊昌 胡守锋 朱玲玉 刘从森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11期1804-1805,共2页
实验教学作为大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深入校园,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蚌埠医学院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了以学科群为基础的显微形态实验中心。形态实验... 实验教学作为大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深入校园,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蚌埠医学院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了以学科群为基础的显微形态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与时俱进,依托现代化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形成新型数字化实验教学系统。经过几年教学实践和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磨合,新型实验教学系统运行良好,教学改革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实验教学系统中显微微观实验室、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数字切片库、网上实验教学系统等主要方面的结构建设以及它们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与以往传统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显示出数字化实验教学系统在新型形态学实验中心的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数字化 实验教学 形态实验中心 建设
原文传递
数字化棒控电源柜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佳佶 郑杲 +6 位作者 何正熙 黄可东 李国勇 许明周 李梦书 刘依依 张芸 《自动化仪表》 CAS 2019年第6期80-83,共4页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核电领域的普及,针对棒控电源柜的功能和结构特点,提出了数字化棒控电源柜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方法。结合可靠性设计理念,提出了数字化电源柜的可靠性设计原则。根据棒控棒位系统对电源柜的功能需求,首次提出将电源柜可...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核电领域的普及,针对棒控电源柜的功能和结构特点,提出了数字化棒控电源柜的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方法。结合可靠性设计理念,提出了数字化电源柜的可靠性设计原则。根据棒控棒位系统对电源柜的功能需求,首次提出将电源柜可靠性划分为完全功能可靠性和后备功能可靠性两类,并分别建立可靠性模型。分析核电厂实际运行情况与元器件老化机理,加入利用率系数,对电源柜可靠性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计算对比,证明了修正后的可靠性模型更符合实际运行规律,验证了电源柜可靠性分类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棒控电源柜的研发设计以及现场运行维护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数字化仪控设备(特别是核电厂专用仪控设备)的可靠性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数字化 棒控电源柜 可靠性 老化机理 利用率系数 仪控设备 失效率
下载PDF
Optically Digitalized Holography: A Perspective for All-Optical Machine Learning 被引量:6
11
作者 Min Gu Xinyuan Fang +1 位作者 Haoran Ren Elena Goi 《Engineering》 SCIE EI 2019年第3期363-365,共3页
Holography, which was invented by Dennis Gabor in 1948, offers an approach to reconstructing both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inform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 [1]. Since its invention, the concept of hologra... Holography, which was invented by Dennis Gabor in 1948, offers an approach to reconstructing both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inform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 [1]. Since its invention, the concept of holograph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icroscopy [2], interferometry [3], ultrasonography [4], and holographic display [5]. Optical holograph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eps: recording and reconstruction. A conventional hologram is recorded onto a photosensitive film as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an object beam carrying the 3D object information and a reference beam. Thereafter, the original object wavefront is reconstructed in the 3D image space by illuminating the reference beam on the recorded hol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PTICAL MACHINE Optically digitalized HOLOGRAPHY
下载PDF
数字化校园网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勰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0-31,37,共3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网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友好的交互性能以及优良的开放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开发校园网络的应用系统来提高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效率已成为校园网络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网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友好的交互性能以及优良的开放性等特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开发校园网络的应用系统来提高校园生活和学习的效率已成为校园网络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校园网 应用 系统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设计构思与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方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从当前建筑的数字化特征入手,分析了数字化设计媒介的引入对传统设计方式、表现手段与设计思维的改变,并着力说明数字化设计媒介如何超越表现工具的范畴对设计全过程进行整合与引导,从而促使传统的设计理念更加科学与理性。
关键词 数字化 设计媒介 建筑设计 计算机技术
下载PDF
基于数字网络化电子实验报告应用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体会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国华 杨静 +1 位作者 杜红禹 杨春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52-53,共2页
实验报告作为病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纸质版实验报告存在的内容单一、完成作业耗时多、存档不方便等弊端逐渐的显露了出来。电... 实验报告作为病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传统的纸质版实验报告存在的内容单一、完成作业耗时多、存档不方便等弊端逐渐的显露了出来。电子版实验报告作为数字网络化应用于病理实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便于提交及存档等优点是传统纸质版实验报告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纸质版实验报告存在的问题,而且作为更有效的实验手段很好的提高了病理实验教学质量,是我们值得广泛应用的优质教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病理实验教学 纸质版实验报告 电子实验报告 数字化 网络化
下载PDF
基于PIC单片机的热敏电阻数字化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傅民仓 冯立杰 袁俊飞 《现代电子技术》 2006年第5期76-78,共3页
主要介绍一种利用PIC单片机定时器将热敏电阻数字化的方法。该系统采用PIC单片机,外围配置几个电阻、电容,即可实现热敏电阻数字化。同时PIC单片机还可接收处理微机的各种命令,使得热敏电阻数字化、智能化。热敏电阻数字化技术已被用于... 主要介绍一种利用PIC单片机定时器将热敏电阻数字化的方法。该系统采用PIC单片机,外围配置几个电阻、电容,即可实现热敏电阻数字化。同时PIC单片机还可接收处理微机的各种命令,使得热敏电阻数字化、智能化。热敏电阻数字化技术已被用于多点温度遥控遥测系统中。该系统原理简单,测量精度较高,与微机通信方便,性能价格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热敏电阻 数字化 定时器
下载PDF
智慧水利DIS体系构建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云钟 刘家宏 +3 位作者 梅超 王浩 赵红莉 王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2-496,共5页
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落实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水利“新基建”,构建面向未来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的关键之举。本文提出了以自然水系数... 智慧水利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路径。落实智慧水利总体方案,有序推进水利“新基建”,构建面向未来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的关键之举。本文提出了以自然水系数字化(Digitalization)、水利工程智能化(Intelligentialization)、水利管控智慧化(Smartening)为主要内容的智慧水利DIS体系构建思路,并结合不同的应用场景展望了DIS体系建设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新基建 水利工程 数字化 智能化
下载PDF
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数码互动教学系统的运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远 徐放 杨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5期45-47,共3页
针对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结合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在现如今显微形态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对比其和传统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优缺点,阐述其重要性。作为病理解剖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形态学的讲解是链接师生之间的桥梁纽... 针对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结合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在现如今显微形态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对比其和传统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的优缺点,阐述其重要性。作为病理解剖实验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形态学的讲解是链接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同时也是衡量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随着在病理解剖实验教学中的网络化、数字化的应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的内容单一、学生理解不到位等弊端逐渐的被暴露出来。显微数码互助教学系统作为数字网络化应用于病理解剖实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提交等优点都是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它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而且作为更有效的实验手段很好的提高了病理解剖实验教学的质量,是值得广泛应用的优质教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解剖学 医学实验 网络化 数字化 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 教学实践
下载PDF
关于数字绘画创新性的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姜连萌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82-84,共3页
数字时代的到来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传统绘画在经历自身千百年的发展变革之后,如今正面临着一个重大事件,即接受数字绘画艺术,使之成为绘画各门类中的一员。接受的态度以及对其如何定位尤为重要,数字绘画在绘画领域中的位置,是发... 数字时代的到来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传统绘画在经历自身千百年的发展变革之后,如今正面临着一个重大事件,即接受数字绘画艺术,使之成为绘画各门类中的一员。接受的态度以及对其如何定位尤为重要,数字绘画在绘画领域中的位置,是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替代的关系,即数字绘画不可能取代传统绘画,而是起到丰富传统绘画手段的作用。作为绘画门类中新的一支,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问题仍然是数字绘画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数字绘画方式不单单表现在技术技法和具体的软件操作上,而是表现在内容形式的拓展以及创作思维模式的变革上。在研究数字技术的同时去开发创作符合新的审美标准的艺术作品,才是数字绘画真正要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绘画 数字绘画的创造性
下载PDF
A MODEL FOR QUANTITATIVELY ESTIMATING SHORTRANGE PRECIPITATION BASED ON GMS DIGITALIZED CLOUD MAPS-PART Ⅰ: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CLOUD-PRECIPITATION RELATIONS AND MODEL DESIGN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明席 罗昌荣 +1 位作者 邹燕 黄永玉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3年第2期230-244,共15页
Some typical samples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features between a convective cloud and its rainfall field,with which to develop two morphological functions for the correlation and by ... Some typical samples are used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ir features between a convective cloud and its rainfall field,with which to develop two morphological functions for the correlation and by singling out their most suitable groups of parameters we propose a model for quantitatively estimating precipitation in the context o{ the in-advance recognition of meso-α convective system properties and its precipitating center.From the model fitting precision and forecasting accuracy we find that it is feasible to utilize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GMS) digitalized imagery for estimating short-term rainfall in a quantitative manner.Also,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model is supposed to be restricted in its applicabilit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employed samples are from rather typical rainfall events that are large-scale,slow-moving and have well-defined genesis and dissipative s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stationary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GMS) digitalized cloud map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precipitatio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parameters
原文传递
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监视过程中目标识别失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力 韦海峰 +1 位作者 胡鸿 蒋建军 《工业工程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4-138,146,共6页
对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在监视过程中的两类目标识别失误,目标识别延迟失误和目标识别失败失误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这两种失误类型的存在,并且获得:目标识别延迟概率近似等于0.017,目标识别失败概率近似等于0.010。通过重... 对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在监视过程中的两类目标识别失误,目标识别延迟失误和目标识别失败失误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这两种失误类型的存在,并且获得:目标识别延迟概率近似等于0.017,目标识别失败概率近似等于0.010。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不同视野位置和不同离心距的目标识别失误率存在差异。并且随着离心距的增加,监视过程中目标识别失误概率也随之增大,拟合曲线方程为ln(y)=-5.55+0.024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主控室 目标识别 失误率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