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4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干体技术算法研究及其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
作者 孙夕平 杜世通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5,40,共5页
相干体技术用于检测地震波同相轴的不连续性 ,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 ,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技术手段。相干体技术算法已从最初的互相关算法发展到相似算法、本征结构算法 ,并从时域发展到频域。用协方差矩阵的形式... 相干体技术用于检测地震波同相轴的不连续性 ,可以用来识别断层、特殊岩性体、河道等 ,为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提供了技术手段。相干体技术算法已从最初的互相关算法发展到相似算法、本征结构算法 ,并从时域发展到频域。用协方差矩阵的形式综合了相干体技术的 3种算法 ,论述了各种算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并讨论了三维相干数据体在地震资料解释中几个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的解释目的 ,可以选择效率和精度合适的算法 ,得到的相干体可以为地震解释提供丰富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体技术 相干算法 地震资料解释 应用 相似性 本征值
下载PDF
血清CA125、HE4及IL-17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45
2
作者 熊雯 周新娥 +4 位作者 黄娟 唐冬梅 林文毅 汪燕君 魏素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6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检测对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卵巢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OC患者38例(A组),卵巢良性肿瘤40例(B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3例(C组),测定并比较3组空腹血清CA125、HE4、IL-17的浓度及阳性率,分析各标志物与EO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评价单一标志物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EOC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患者血清CA125、HE4及IL-17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HE4与IL-17联合或3种标志物联合后卵巢癌组阳性率进一步提高(P<0.05)。不同标志物检测在不同病理特征的卵巢癌患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4诊断卵巢癌灵敏度(84.2%)和特异度(92.8%)均高于其它两种,与病理结果达到极好的一致(Kappa系数=0.770,K≥0.75);IL-17诊断的准确性、预测值、正确诊断指数及Kappa系数均和CA125比较接近。HE4与IL-17联合或3种标志物联合后灵敏度达到92.1%和94.7%。早期卵巢癌HE4和IL-17的诊断灵敏度(88.2%、82.4%)均较CA125高(64.7%),联合CA125后,可以将灵敏度提高到94.1%。结论检测血清中IL-17和HE4的含量对EOC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达到或超过CA125,在早期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阳性率较高。IL-17和HE4联合或进一步联合CA125可以提高对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敏感性,二者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CA125 HE4 IL-17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基于多光谱综合的MODIS数据云检测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何全军 曹静 +1 位作者 黄江 吴志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6年第3期19-22,共4页
云检测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分析云在不同波段中的大气辐射特点,结合MOD IS数据的光谱特性,提出一种多光谱综合的云检测方法。该算法从可见光反射率、红外波段亮温值以及亮温差等方面综合考虑,逐步建立一个云检测... 云检测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通过分析云在不同波段中的大气辐射特点,结合MOD IS数据的光谱特性,提出一种多光谱综合的云检测方法。该算法从可见光反射率、红外波段亮温值以及亮温差等方面综合考虑,逐步建立一个云检测掩模。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MOD IS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云检测效果理想,尤其对可见光波段难以识别的薄卷云也有很好效果,为有效利用MOD IS数据以及进行更加精确的反演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云检测 多光谱综合 阈值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IgM、IgG和血清CRP、PCT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疗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43
4
作者 富琤 沙俊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321-323,346,共4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IgM、IgG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诊疗中的检测价值。方法:根据胸部CT或X线影像学表现,将100例MPP患儿分为支气管肺炎组(n=67)和大叶性肺炎组(n=33)。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IgM、IgG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诊疗中的检测价值。方法:根据胸部CT或X线影像学表现,将100例MPP患儿分为支气管肺炎组(n=67)和大叶性肺炎组(n=33)。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40名健康同龄儿童,记为健康组。检测MPP患儿和健康组儿童MP-IgM、MP-IgG阳性率和血清CRP、PCT表达水平,并观察MPP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RP、PCT水平变化。结果:MPP组MP-IgM、MP-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组(χ^2=17.400、17.197,P<0.01);支气管肺炎组MP-IgM阳性率和大叶性肺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gG阳性率低于大叶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5,P<0.01);MPP患儿入院时血清CRP、PCT水平分别高于恢复期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肺炎组和大叶肺炎组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IgM、MP-IgG和血清CRP、PCT水平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MPP、评估感染程度和病情转归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检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降钙素原和前白蛋白检测对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39
5
作者 马红玲 宁立芬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和前白蛋白(PA)检测指标对诊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8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记为感染组,根据患儿病原菌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n=47)和病毒...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和前白蛋白(PA)检测指标对诊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评估疗效的价值。方法:8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记为感染组,根据患儿病原菌感染类型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n=47)和病毒感染组(n=38)。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0名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参照,记为健康组。分别检测上述3组儿童入院时血清CRP、BNP、PCT和PA检测水平,比较感染组与健康组、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的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比较感染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5 d后血清CRP、BNP、PCT和PA检测水平差异。结果:感染组患儿血清CRP、BNP、PCT水平高于健康组,PA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3、17.795、29.920、16.015,P<0.01),病毒感染组和健康组的上述指标检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77、1.354、0.978、0.713,P>0.05);细菌感染患儿血清CRP、BNP、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A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81、22.045、30.591、26.566,P<0.01)。细菌感染组血清CRP、BNP、PCT、PA及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72%、80.85%、78.72%、87.23%、93.62%,均高于病毒感染组13.16%、10.53%、7.89%、7.89%、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36、41.572、42.310、52.971、49.504,P<0.01)。治疗后,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BNP、P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37、23.250、33.745、27.847,P<0.01)。结论:血清CRP、BNP、PCT和PA可作为诊断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指标,为早期鉴别感染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疗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小儿 C反应蛋白 B型脑钠肽 降钙素原 前白蛋白 检测价值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对冠脉钙化病变定性、定量检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38
6
作者 樊刚 李波 +1 位作者 董莉 张林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与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定性、定量检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冠状动脉IVUS...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与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对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定性、定量检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1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冠状动脉IVUS和CTA检查,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疾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像学资料,并以IVUS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TA对CAC的检测及诊断价值。结果IVUS和CTA检查在冠脉动脉斑块管腔面积、斑块面积以及斑块负荷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斑块78处,其中IVUS检查检出脂质斑块34处,纤维斑块24处和钙化斑块20处,而CTA检查检出脂质斑块32处,纤维斑块20处和钙化斑块18处,以IVUS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对斑块正确检出为脂质斑块28处,纤维斑块19处和钙化斑块18处,其中CTA检查对钙化斑块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最高;CTA检查中钙化斑块CT值显著高于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脂质斑块和纤维斑块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TA检查对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的定量检测类似于IVUS检查,且对斑块的定性检查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中对冠脉钙化病变的检测优势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钙化 检测价值
下载PDF
Moravec和Harris角点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卢瑜 郝兴文 王永俊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年第6期95-97,100,共4页
角点是图像中的重要特征,在图像配准与匹配、运动分析、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oravec和Harris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角点检测方法。介绍了Moravec和Harris及其改进等四种常用的角点检测算法... 角点是图像中的重要特征,在图像配准与匹配、运动分析、目标识别、目标跟踪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oravec和Harris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角点检测方法。介绍了Moravec和Harris及其改进等四种常用的角点检测算法的实现原理及其特点,并对这四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它们的效率性能评价。然后通过实验研究了它们在角点检测的速度、正确率和抗噪性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各种算法的优势和缺陷。最后,文章指出了角点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点检测 HARRIS算法 角点响应函数 阈值
下载PDF
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6
8
作者 罗冬莲 叶剑荣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6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究生化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08-2011年,经确诊的患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肾病完全康复的健康人5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CRP)、尿素蛋白... 目的探究生化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08-2011年,经确诊的患糖尿病肾病的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肾病完全康复的健康人5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C反应蛋白(CRP)、尿素蛋白/尿肌酐(UALB/U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血胱抑素C(CysC)的多项生化检测。结果患糖尿病肾病的CRP、UALB/UC、RBP和CysC的含量均比健康人各项指标多。结论患糖尿病肾病的人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判断及确诊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检测 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核酸检测法对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的检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志宏 李辉 《河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097-209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核酸检测法对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HBV)的检测价值。方法:采集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16214份,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核酸检测法,以筛查HBV感染情况,并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ELISA、核酸检测HBV... 目的:研究分析核酸检测法对血液标本内乙肝病毒(HBV)的检测价值。方法:采集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16214份,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核酸检测法,以筛查HBV感染情况,并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ELISA、核酸检测HBV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酸检测法的特异性、敏感度明显高于ELISA检测法,而漏诊率及窗口期明显低于ELISA检测;A组的HBV-DNA阳性率、含量均高于B组、C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酸检测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与ELISA检测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可有效地减少漏诊率,缩短窗口期,且HBV-DNA的含量能反映HBV的传染性,对输血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乙肝病毒 检测价值
下载PDF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2
10
作者 金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9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抽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和... 目的探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抽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均为0,观察组分别为84%、72%。结论使用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对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提高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联合检验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基于Laplacian算子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万军 徐汀荣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21期92-93,96,共3页
在分析图像边缘特性及其 L aplacian算子检测原理的基础上对经典 L aplacian算子算法进行改进 ,以便能准确地检测出图像中的目标边缘 。
关键词 LAPLACIAN算子 图像边缘检测 高斯滤波 门限值 彩色图像
下载PDF
掺气水流数字图像上气泡提取的二值化阈值确定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荣丽 戴光清 陈刚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9-61,共3页
随着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 ,其在水工水力学精细测量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在掺气水流中的应用研究却很少。笔者结合掺气水流的特点 ,比较了 3种从掺气水流数字图像中识别水和气的阈值确定算法 ,并通过试验验证其算法的可靠性。
关键词 掺气水流 气泡 检测 图像二值化 阈值 迭代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
下载PDF
基于YCbCr高斯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航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2期102-105,共4页
人脸的检测是人脸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基于内容的检索、视觉监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高斯模型是模型识别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模型。建立一种基于YCbCr高斯肤色模型,并对... 人脸的检测是人脸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自动人脸识别系统、基于内容的检索、视觉监测、新一代人机交互技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高斯模型是模型识别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个模型。建立一种基于YCbCr高斯肤色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和分析,随后对二值化图像进行基于数学形态学和连通区域分析和处理,尽可能地去掉大部分非人脸区域,对于人脸识别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肤色模型 高斯模型 相似度分割 阈值
下载PDF
多种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崔琦 董延娥 +1 位作者 霍云龙 刘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3267-327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7例原...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的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肝癌组,同期收治的65例肝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三组受检者血清中的AFP、AFU、CEA、CA199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检测结果,血清肿瘤标记物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肝癌组血清中AFP、AFU、CEA、CA199的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分化和中分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相比,未分化和低分化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发生肿瘤转移组相比,出现原发性肝癌转移组的血清标记物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组与HBV未感染组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达90.72%,准确性达87.65%,与单项肿瘤标记物检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上述四项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均可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指标,四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记物 血清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特征空间划分的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严云洋 郭志波 杨静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06-2109,共4页
在应用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中,针对训练时间太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空间划分的改进型AdaBoost快速训练算法,调整了弱分类器的评价系数.在MIT-CBCL人脸和非人脸训练库上对算法进行了实现,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AdaBoost算法简... 在应用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中,针对训练时间太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值空间划分的改进型AdaBoost快速训练算法,调整了弱分类器的评价系数.在MIT-CBCL人脸和非人脸训练库上对算法进行了实现,实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AdaBoost算法简化了训练过程,训练速度提高16倍以上,而且以区间检测代替特定样本的特征单点检测,泛化能力更好,鲁棒性强,检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AdaBoost 特征值划分 人脸检测 评价系数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8
16
作者 刘明全 杨敏 +2 位作者 黄飞 袁雪 范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81例老年T2DM伴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T2DM无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据Adama分型又可分...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81例老年T2DM伴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T2DM无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T2DM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老年人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据Adama分型又可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n=28)、小梗死组(n=39)和大梗死组(n=14)三组,比较各组间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T2DM组和观察组间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APTT、PT、FIB及D-D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和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及D-D水平均显著升高,APTT、P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及D-D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APTT、PT水平显著低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小梗死组与大梗死组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FIB及D-D水平依次显著升高,而APTT、PT水平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伴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凝血功能异常,其指标检测对脑梗死面积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检测价值
下载PDF
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17
作者 邹华玉 周音频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9-482,共4页
为探究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选取疑似结直肠癌患者179例纳入本研究,均行CT和盆腔MRI检测,对比观察患者T分期、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发现,CT检测T分期准确率为92.11%,CT+高分辨率盆腔MRI扫... 为探究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选取疑似结直肠癌患者179例纳入本研究,均行CT和盆腔MRI检测,对比观察患者T分期、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诊断效能。结果发现,CT检测T分期准确率为92.11%,CT+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检测T分期准确率为98.68%;与CT检测相比,CT+高分辨率盆腔MRI检测阳性预测值、特异度低,准确度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T检测相比,CT+高分辨率盆腔MRI检测阴性预测值、灵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检测,能够提高对病症的检出率,提高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测 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 结直肠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清KI-67抗原(ki67)水平检测及用于浸润性乳腺癌临床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任爱雄 卫美辰 +2 位作者 杨玉庆 杨璐 杨继鑫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检测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KI-67抗原(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验证血清ki67检测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分别选取10例健康女性、10例乳腺良性包块患者以及8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ELISA检测血清ki67的水平... 目的检测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KI-67抗原(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验证血清ki67检测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分别选取10例健康女性、10例乳腺良性包块患者以及86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ELISA检测血清ki67的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女性相比,乳腺良性包块患者血清中ki67的水平变化不明显,乳腺癌患者血清ki67水平显著升高,乳腺癌患者血清ki67的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乳腺癌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确相关性;乳腺癌组织ki67高表达,且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密切相关,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ki67水平升高,但单独检测结果对患者临床诊疗的预测价值不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KI-67抗原(ki67) 血清学检测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17
19
作者 洪云 周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714-717,共4页
目的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另选择正常对照组82例,所有观察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二尖瓣血... 目的研究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另选择正常对照组82例,所有观察对象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二尖瓣血流频谱E波和A波速度、E波与A波的速度比值(E/A),对两组观察对象RT-3DE左房容积参数及左房功能参数进行对比,其中包含左房最大及最小容积以及左房功能参数。结果导管射频消融术前,房颤组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术后3个月心率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心率接近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术前阵发性房颤组E峰、E/A显著增高(P<0.05),A峰显著降低(P<0.05),术前PVa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差异(P>0.05);阵发性房颤组术后3天与术前相比A峰明显降低(P<0.05),E峰无明显变化(P>0.05),心室收缩期S波峰值流速(PVs)、舒张期D波流速(PVd)、舒张期逆向A波峰值流速(PVa)也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A峰明显升高,E/A减小(P<0.05),PVs、PVd、PVa仍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阵发性房颤组的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显著较高(P<0.05),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及被动射血分数(LAPEF)均显著较低(P<0.05)。阵发性房颤组术后3天与术前相比,各容积指标没有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LAVmax、LAVp和LAVmin减小(P<0.05),LAPEF、LAAEF增高(P<0.05)。结论 RT-3D技术可以用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容积参数和功能参数的测定,以此来对射频消融术前后患者的左房功能进行评价,并且研究结果显示射频消融术后房颤患者左房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阵发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 检测价值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黄文千 卢崇南 +1 位作者 陈飞 黄益茂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抽查的80例待检食品作为研究对象,且均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检查评估,统计记录各类食品的检出结果,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①各类食品的...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抽查的80例待检食品作为研究对象,且均通过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检查评估,统计记录各类食品的检出结果,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①各类食品的检出结果,肉类食品检出结果呈阳性的例数占比最大,即肉类食品的微生物检出率最高,此类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最大。而饮用水经微生物技术检查后,其检查结果呈阳性的例数占比最小,即饮用水的微生物检出率最低,此类食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较小,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比80例待测食品中各致病菌的检出情况,大肠菌的阳性检出率最高,达34.78%,志贺氏菌的阳性检出率最低,达8.70%,同时黄金色葡萄球菌的阳性检查率也相对较高,其检出结果为26.09%,因此在食品安全问题中,需重视大肠菌、黄金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的防控,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食品检验,可有效检出待测食品是否含微生物,且根据具体检测要求适当选择合理的微生物检测方式,可有效提升食品安全,对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有重要意义,因此需重视食品安全中的微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微生物 检测技术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