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华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种子库初探 被引量:144
1
作者 安村青 林向阳 洪必恭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1-50,共10页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土壤种子库分别有49种和33种植物,其中,前者有草本42种,灌木3种,乔木4种,密度为255粒/m2;后者有草本29种,灌木1种,乔木3种,密度为145粒/m2。两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土壤种子库分别有49种和33种植物,其中,前者有草本42种,灌木3种,乔木4种,密度为255粒/m2;后者有草本29种,灌木1种,乔木3种,密度为145粒/m2。两植被类型的土壤种子库组成与其现存地上植被的组成相似性极小。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林窗的土壤种子库有33个种,密度为413粒/m2,与非林窗区域的土壤种子库组成仅有53.1%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植被类型 土壤种子库
下载PDF
六种木本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其小生境关系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严昌荣 韩兴国 陈灵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952-1956,共5页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与其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饱和水汽压亏缺 (VPD)和温度。辽东栎、山杏、大叶白蜡、北京丁香、荆条和核桃楸等植物在整个生长季水分利用效... 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优势种的水分利用效率 (WUE)与其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大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饱和水汽压亏缺 (VPD)和温度。辽东栎、山杏、大叶白蜡、北京丁香、荆条和核桃楸等植物在整个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幅度在 3 .76~ 4 .95 mmol CO2 · mol- 1H2 O之间 ,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为 4 .4 2 8± 0 .3 86mmol CO2·mol- 1H2 O,水分利用效率以山杏最高 ,核桃楸最低。在整个生长季中 ,这些植物在早春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生长旺期。另外 ,同种植物生长在干旱瘠薄生境上的水分利用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生境 稳定碳同位素比率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碳循环的初步估算 被引量:53
3
作者 桑卫国 马克平 陈灵芝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3-548,共6页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直接影响着大气成分的组成 ,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以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近 10年的定位研究为基础 ,初步建立了该类生态系统碳循环数值模式。结果表明 :...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直接影响着大气成分的组成 ,进而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以我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近 10年的定位研究为基础 ,初步建立了该类生态系统碳循环数值模式。结果表明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生态系统每年从外界主要是大气中吸收的碳是 10 .3t·hm-2 ·a-1,植物呼吸释放到大气中的碳通量为 5 .5t·hm-2 ·a-1。森林植物干物质积存的碳量为 4.8t·hm-2 ·a-1,通过凋落物分解释放到大气中的碳通量为 2 .46t·hm-2 ·a-1。森林同化的碳绝大部分以活生物呼吸和凋落物分解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去了 ,存留在活生物体和凋落物中的很少。通过对碳现存量的研究发现 ,所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碳现存量为 16 5 .0 5t·hm-2 ,其中活生物体碳现存量为 6 1.2t·hm-2 ,死生物体碳现存量为 10 4.0 5t·hm-2 (包括土壤中碳 ) ,土壤碳现存量为 96t·hm-2 。土壤碳储量占总碳储量的 5 8% ,土壤是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碳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 碳循环 估算
下载PDF
秦岭落叶阔叶林25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 被引量:25
4
作者 谢峰淋 周全 +6 位作者 史航 舒枭 张克荣 李涛 冯水园 张全发 党海山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9-448,共10页
秦岭落叶阔叶林是温带–亚热带过渡区保存较好的植被类型,群落结构复杂。为了研究该过渡区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按照CTFS (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 Bio)的建设标准,于2015年在陕西... 秦岭落叶阔叶林是温带–亚热带过渡区保存较好的植被类型,群落结构复杂。为了研究该过渡区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按照CTFS (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和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 Bio)的建设标准,于2015年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落叶阔叶林建立了一块面积25 ha的动态监测样地。本文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了其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独立个体有47,739株,隶属于36科66属119种。温带区系成分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41.18%和60.00%,温带区系特征明显。稀有种有51种,占总树种的42.86%。落叶树种有106种,占总树种的89.07%,在样地内占绝对优势。重要值≥1的物种共有20个,分别占样地总个体数和总胸高断面积的70.35%和57.41%,重要值最大的物种分别是乔木层的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rrata)、亚乔木层的水榆花楸(Sorbus alnifolia)和灌木层的刺叶栎(Q. spinosa)。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平均胸径为8.61 cm,整体径级分布呈倒'J'型,小径级个体较多,群落更新良好。除了太白杨(Populus purdomii),样地内优势种表现出大尺度的聚集分布,且它们的分布与生境紧密相关,不同物种表现出不同的生境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秦岭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浙江天台山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金则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7-432,共6页
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分布在浙江省天台山的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草本植物 ,群落均匀度两者无明显差异 .植物生活型与物种多样性表... 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分布在浙江省天台山的落叶阔叶林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大于草本植物 ,群落均匀度两者无明显差异 .植物生活型与物种多样性表现为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灌木层 ,它们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 ,而乔木层的群落均匀度显著大于灌木层 .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草本层 ,乔木层、灌木层与草本层之间的群落均匀度差异不显著 .从群落种 -多度分布来看 ,木本植物、草本植物都符合对数级数分布 ,说明该群落富集种少 ,稀疏种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落叶阔叶林 天台山 浙江
下载PDF
山西霍山落叶阔叶林边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毕润成 杨焕根 朱新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441-1447,共7页
通过对山西霍山暖温带森林植被片断化后不同地带不同群落边缘的边缘植被的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 D ,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 C ,边缘效应强度指数 E 和各层次各物种的重要值 IV ,对霍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边缘效应进行... 通过对山西霍山暖温带森林植被片断化后不同地带不同群落边缘的边缘植被的调查,运用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 D ,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 C ,边缘效应强度指数 E 和各层次各物种的重要值 IV ,对霍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边缘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 1 在群落的各种边缘区,边缘具有增大物种多样性的作用. 2 距林道边缘10m左右,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一峰值,10m以后指数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缓;在距自然空地5~10m处是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地段,随后,随进入林内而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缓;在人工林的交错区内是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高峰段,随后进入林内逐渐减少.距灌木丛交错区10m以后物种多样性指数出现高峰,随后逐渐减少并趋于平缓. 3 连翘、羊胡子草等植物是群落的优势种,且大多呈连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霍山 森林植被 落叶阔叶林 边缘效应 群落
下载PDF
湘中丘陵区南酸枣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群落更新 被引量:15
7
作者 易好 邓湘雯 +4 位作者 项文化 方晰 赵丽娟 李家湘 崔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463-3471,共9页
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是湘中丘陵区的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湘中丘陵区长沙县大山冲林场的代表性群落——南酸枣阔叶林群落(The 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 broad-leaved community)设立1 hm2固定样地... 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是湘中丘陵区的重要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在森林演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湘中丘陵区长沙县大山冲林场的代表性群落——南酸枣阔叶林群落(The 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 broad-leaved community)设立1 hm2固定样地,对其群落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多样性和更新动态。结果表明:群落中胸径≥1cm的乔木树种共有25科42属59种。乔木层中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es)的重要值最大(23.57),是群落中的建群种;南酸枣胸径和树高结构均呈正态分布,南酸枣幼苗(1.0cm≤DBH<1.5cm)只有6株;群落中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的重要值(10.46)排第二,但胸径小于1.5 cm的幼树数量较多(占种群数量的22.0%),格药柃(Eurya muricata)、千年桐(Aleurites montana)和毛豹皮樟(Lindera coreana)的重要值分别为7.98(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6.8%),5.39(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7%),4.17(幼树数占种群数量的11.0%),这4个乔木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分布;林分的成层结构中,上层木主要为南酸枣,下层木主要为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和毛豹皮樟。林下幼苗主要为常绿阔叶树种,且更新良好,并将成为下一个演替阶段的建群种。南酸枣的幼苗更新不良情况说明其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在逐年降低,而四川山矾、格药柃、千年桐、毛豹皮樟等树种的优势地位呈上升趋势,表明湘中丘陵区的南酸枣阔叶林群落正在朝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灌木、草本层中共有植物37种,重要值前5位的种为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乌饭(Vaccinium bracteatum)、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分别为54.59、21.85、4.98、4.63、4.53,其中,檵木和满山红在灌木层中的优势地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酸枣 植物多样性 落叶阔叶林 群落更新
下载PDF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乔木物种多样性与种间联结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丽 常锦利 +7 位作者 周守标 王晓英 张佳期 闫少凯 张金铭 陈鑫 赵昕 王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9-319,共11页
参照CTFS技术标准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建立11.56 hm^2动态监测样地,以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区系组成、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1)样地内... 参照CTFS技术标准在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鹞落坪自然保护区)建立11.56 hm^2动态监测样地,以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区系组成、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1)样地内胸径≥1 cm的乔木共有24910株,分属于35科、57属、103种;优势科为蔷薇科、槭树科、冬青科、樟科、杜鹃花科、虎耳草科、桦木科、壳斗科;(2)样地内乔木树种分布相对均匀,主要优势树种为茅栗、鹅耳枥、白檀和四照花;乔木树种在各个高度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2—8 m之间;(3)χ~2检验结果显示,样地内15个优势种105个树种对中仅有32个树种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说明群落种间关联较弱。从联结系数(AC)来看,105个树种对中呈现显著正关联的树种对占42.9%,显著负关联的树种对占24.8%,但关联强度大部分集中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表明该地区群落结构整体仍处于发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落叶阔叶林 植物区系 种群结构 物种多样性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山西霍山森林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优势度 被引量:10
9
作者 阎桂琴 毕润成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用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测了霍山东坡14个、西坡15个百米海拔段间的物种多样性(D)和生态优势度(C).分析结果表明:①海拔950~1750m时,随海拔增高D值增大,C值变小,1750m以上则相反.②东坡D值高于西坡,C值低于西坡,所有灌木... 用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计测了霍山东坡14个、西坡15个百米海拔段间的物种多样性(D)和生态优势度(C).分析结果表明:①海拔950~1750m时,随海拔增高D值增大,C值变小,1750m以上则相反.②东坡D值高于西坡,C值低于西坡,所有灌木层D值高于乔木层,C值低于乔木层.③地带性群落的D值大于非地带性群落,C值相反.实践证明.该两项反映群落组织特征和结构特点的综合定量指标及其计测方法,能够客观反映本区群落生态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生态优势度 落叶阔叶林
下载PDF
八仙山不同立地落叶阔叶林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国平 俎丽红 +5 位作者 高张莹 周美利 乔艳云 赵铁建 冯小梅 石福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8-885,共8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的状况,本研究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坡、山脊和阴坡3种典型立地条件下分别设置1 hm2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并分析了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结果发现:在3个样地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的状况,本研究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阳坡、山脊和阴坡3种典型立地条件下分别设置1 hm2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并分析了凋落物养分特征及土壤肥力。结果发现:在3个样地中阳坡样地树木个体数和物种丰富度均最大,而个体数最小的是山脊样地,物种丰富度最小的是阴坡样地。立木材积则以山脊样地为最大,阳坡样地较小,阴坡样地最小。3个样地阳坡样地凋落物蓄积量(37.21 t·hm^(-2))显著大于山脊样地(26.79 t·hm^(-2))和阴坡样地(23.87 t·hm^(-2))。3个样地中阳坡样地凋落物碳、氮含量最高,而其土壤碳、氮含量最低。凋落物8种矿质元素(Ca、K、Fe、Mg、Na、Mn、Zn、Cu)总含量:阳坡样地>山脊样地>阴坡样地。通过因子分析对18个土壤肥力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山脊样地(0.350)>阴坡样地(0.091)>阳坡样地(-0.491),说明3个样地中山脊样地土壤肥力较好,阴坡样地次之,阳坡样地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立地条件 凋落物养分 土壤肥力评价
下载PDF
安徽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林树种多样性、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茂 汪宇坤 +3 位作者 何煜然 徐晓阳 周守标 王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18-2830,共13页
基于样方法的种间联结性研究多集中于群落不同层次联结性与相关性,群落内主要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但对群落内物种的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变化系统性研究不足。研究利用鹞落坪落叶阔叶林11.5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间隔5年(2016—... 基于样方法的种间联结性研究多集中于群落不同层次联结性与相关性,群落内主要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特征,但对群落内物种的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变化系统性研究不足。研究利用鹞落坪落叶阔叶林11.5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间隔5年(2016—2021年)的2次群落调查数据,采用α多样性指数、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M.Godron稳定性等方法,对鹞落坪落叶阔叶林群落树种多样性、种间联结及群落稳定性变化进行分析。2021年与2016年比较结果表明:(1)群落优势种重要值增加,其中杜鹃、大果山胡椒和垂枝泡花树等灌木或小乔木数量急增导致累积重要值增加。(2)方差比率从1.35提升为2.87,总体正联结有了显著提高;χ2检验结果显示主要物种间正负关联种对比值由0.97提升为1.25,正关联种对开始占据优势。(3)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种对分别由132对和160对增加到152对和226对,种间相关性增强。(4)M.Godron稳定性测定结果由25.59/74.41变为23.64/76.36,群落稳定性增强。种间联结性分析与群落稳定性测定通过不同形式来体现群落演替阶段,研究显示鹞落坪落叶阔叶林群落种间联结增强,各物种间分布愈加紧密,相关性增强,正朝着和该地区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稳定阶段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落叶阔叶林 树种多样性变化 种间联结变化 群落稳定性变化
下载PDF
暖温带–北亚热带过渡带落叶阔叶林群落不同径级系统发育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任思远 王婷 +5 位作者 祝燕 叶永忠 袁志良 李聪 潘娜 李鹿鑫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4-582,共9页
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能够有效地反映各种生态过程对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研究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能推断出其形成的生态过程,对于揭示群落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将宝天曼1 ha落叶阔叶林样地分为10 m×10 m、20m×20 m、25 m×2... 群落的系统发育结构能够有效地反映各种生态过程对群落组成的影响,通过研究群落系统发育结构能推断出其形成的生态过程,对于揭示群落动态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将宝天曼1 ha落叶阔叶林样地分为10 m×10 m、20m×20 m、25 m×25 m三个尺度的样方,将样地内乔木个体划分为小径级(1 cm≤DBH<5 cm)、中径级(5 cm≤DBH<10 cm)、大径级(DBH≥10 cm)三个径级,通过比较各个阶段系统发育结构的变化,来分析其群落系统发育结构的生态过程。不同零模型的比较发现,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群落的净系统发育亲缘关系指数(net relatedness index,NRI)和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et nearest taxa index,NTI)值都随着研究尺度和径级的增加而降低,表明该群落在不同时空尺度上都表现出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发散,而且系统发育密度制约对大径级个体的系统发育结构的影响大于小径级个体。上述结果说明密度制约是地处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宝天曼落叶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群落系统发育结构 密度制约 空间尺度 径级
原文传递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动态变化的模拟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桑卫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94-1198,共5页
用森林动态林窗模型 FORET1模拟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变化特征。模型参数取自暖温带地区长期森林研究和经营的历史数据 ,对过去数据中缺少的参数进行了实地测定 ,并用观测的数据对模型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暖温带落... 用森林动态林窗模型 FORET1模拟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变化特征。模型参数取自暖温带地区长期森林研究和经营的历史数据 ,对过去数据中缺少的参数进行了实地测定 ,并用观测的数据对模型作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长期动态变化特征。通过模拟可以看出 ,森林的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且极度不稳定 ,峰值出现在30 a左右 ,相似于世界上其它地区森林动态格局变化 ,生物量格局呈循环状态变化 ,循环周期大致在 110 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森林木窗动态模型
下载PDF
毛竹入侵对落叶阔叶林土壤理化性质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邵慧妹 于水强 +3 位作者 谭蕊 徐新颖 王国兵 王维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4,共10页
【目的】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入侵亚热带北缘落叶阔叶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究毛竹入侵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与固碳潜力及森林的毛竹入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毛竹入侵样带上,选择... 【目的】研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入侵亚热带北缘落叶阔叶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为探究毛竹入侵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与固碳潜力及森林的毛竹入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毛竹入侵样带上,选择落叶阔叶林(麻栎林Quercus acutissima)、竹阔混交林(混交林)和毛竹林3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林下地表0~10 cm土壤,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包括土壤pH、含水率和有机碳、全氮、NH_(4)^(+)-N、NO_(3)^(-)-N、全磷、有效磷含量,以及β-葡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物酶(POX)、过氧化物酶(PER)活性和酶计量(V_(C/N)、V_(N/P)、V_(C/P)),比较不同林分的土壤指标。【结果】①随着毛竹入侵,毛竹林土壤pH值和含水率显著增大,且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显著(P<0.05);其土壤有机碳、NO_(3)^(-)-N和全氮含量显著下降(P<0.05),NH_(4)^(+)-N、有效磷和全磷含量与混交林、麻栎林差异不显著。②土壤碳、氮和磷循环相关的水解酶(BG、NAG+LAP、AcP)活性均随毛竹入侵呈下降趋势,氧化酶(POX、PER)活性变化趋势与之相反;酶计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的V_(N/P)显著低于混交林和麻栎林(P<0.05),而V_(C/N)、V_(C/P)在不同林分间差异不显著。③酶活性的矢量分析表明,毛竹林土壤微生物的磷限制程度高于混交林和麻栎林。④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NO_(3)^(-)-N、全氮、有效磷含量或pH有显著相关关系,氧化酶活性与土壤性质相关性总体不显著。【结论】毛竹林取代落叶阔叶林(麻栎林)后,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及相关水解酶活性降低,不利于原有落叶阔叶林土壤碳库与养分库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植物入侵 落叶阔叶林 土壤胞外酶 微生物养分限制
下载PDF
八仙山不同立地条件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国平 俎丽红 +3 位作者 赵铁建 冯小梅 刘国泉 石福臣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7,共10页
落叶阔叶林是北半球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以我国华北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最为典型且成分较为复杂丰富.为了更好理解暖温带北部山区森林结构和发育规律,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阴坡、山脊和阳坡3种典型立地条件下分别设置1 ha样... 落叶阔叶林是北半球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以我国华北地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最为典型且成分较为复杂丰富.为了更好理解暖温带北部山区森林结构和发育规律,在天津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阴坡、山脊和阳坡3种典型立地条件下分别设置1 ha样地,并对样方内所有胸径≥3 cm的树木进行详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阳坡样地树种有38种/ha,隶属于28属19科;山脊样地有33种/ha,隶属于22属15科;阴坡样地有31种/ha,隶属于22属16科.从物种多度、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等指标分析表明,3个样地群落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种,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槲栎(Quercus aliena)分别占据重要地位. 3个样地所有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现倒"J"型,说明群落整体更新良好;同时蒙古栎的径级分别在阴坡样地和山脊样地呈正态分布型,槲栎在阳坡样地呈偏正态分布型.样地立木材积以山脊样地最大(161.97 m^3/ha),其次是阳坡样地(154.29 m^3/ha),阴坡样地(111.41 m^3/ha)最小.分析3个样地中优势种空间分布格局,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在较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增加,随机和规则格局成为主要分布形式;蒙古栎、槲栎、紫椴(Tilia amurensis)均在较大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山 立地条件 落叶阔叶林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HJ星CCD遥感数据的落叶阔叶林NDVI差值速率识别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龑 田庆久 +1 位作者 黄彦 魏宏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8-1022,共5页
以安徽省滁州地区的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4月1日与5月4日HJ-CCD遥感影像数据,利用落叶阔叶林萌芽展叶期与花果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速率构建了落叶阔叶林识别模型,并有效地提取出落叶阔叶林的空间分布图,再结合野外... 以安徽省滁州地区的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4月1日与5月4日HJ-CCD遥感影像数据,利用落叶阔叶林萌芽展叶期与花果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速率构建了落叶阔叶林识别模型,并有效地提取出落叶阔叶林的空间分布图,再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和观测的样地位置信息对提取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评价。研究表明所提出的落叶阔叶林NDVI差值速率提取方法的有效性,证实了环境星CCD数据在植被分类识别方面的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J星 多光谱遥感 落叶阔叶林 NDVI
下载PDF
潜热通量缺失数据插补方法比较研究
17
作者 杨强 李鑫豪 杜韬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0-819,共10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插补方法对生态系统潜热通量(F_(LE))缺失值的插补精度。【方法】利用涡度相关法于2019年对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F_(LE)与环境要素进行原位连续监测,通过3种插补方法(边缘分布抽...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插补方法对生态系统潜热通量(F_(LE))缺失值的插补精度。【方法】利用涡度相关法于2019年对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F_(LE)与环境要素进行原位连续监测,通过3种插补方法(边缘分布抽样法、线性回归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对F_(LE)缺失数据(0.5 h数据中随机剔除)进行插补,分析实测F_(LE)、插补F_(LE)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3种插补结果均低估了实测F_(LE),其中人工神经网络插补值最接近实测值(决定系数R^(2=0.40)。实测F_(LE)与空气温度(T_(a))、饱和水汽压差(D_(VP)))间均呈指数关系。边缘分布抽样法插补F_(LE)与T_(a)、D_(VP)间的关系最接近实测F_(LE),然而3种插补方法都不同程度改变了F_(LE)对T_(a)和D_(VP)的敏感性。【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法的插补结果与实测值最接近,边缘分布抽样法的结果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最接近实测值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因此未来研究应依据研究目的选取合适的插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 潜热通量 数据插补 落叶阔叶林
下载PDF
大金山岛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罗鼎晖 李翔 +4 位作者 骆蓓菁 许洺山 妥彬 阎恩荣 由文辉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9-357,共9页
于2017年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及2018年春季(3月)和夏季(6月)分别对大金山岛8个植物群落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5门14纲23个类群土壤动物8506只,优势类群分别为线虫纲(66.06%)、蜱螨亚纲(17.95%)和弹尾纲(11.15%),其余为... 于2017年秋季(10月)和冬季(12月)及2018年春季(3月)和夏季(6月)分别对大金山岛8个植物群落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捕获5门14纲23个类群土壤动物8506只,优势类群分别为线虫纲(66.06%)、蜱螨亚纲(17.95%)和弹尾纲(11.15%),其余为稀有类群(4.84%)。常绿阔叶林中小型土壤动物4季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均高于落叶阔叶林,且2种林型间类群数差异显著(P<0.05),而这2种植被类型夏季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均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常绿阔叶林秋季中小型土壤动物类群数显著高于春、冬2季(P<0.05),而落叶阔叶林表现为秋季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在垂直分布上,2种植被类型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型,其0~5 cm土层密度分别占0~20 cm土层总密度的68.68%和66.94%。常绿阔叶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高于落叶阔叶林,且常绿阔叶林秋季这2个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落叶阔叶林秋季中小型土壤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季(P<0.05)。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中小型土壤动物总密度以及线虫纲、蜱螨亚纲和弹尾纲密度均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与土壤pH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金山岛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 季节动态
下载PDF
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茜 袁在翔 +5 位作者 关庆伟 谷雨晴 邹朋峻 牛莹莹 陈斌 陈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79,共9页
【目的】探讨我国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揭示当前群落演替趋势,为紫金山森林群落的科学管理以及南京丘陵地带的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市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取相邻格子样方... 【目的】探讨我国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揭示当前群落演替趋势,为紫金山森林群落的科学管理以及南京丘陵地带的森林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南京市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取相邻格子样方法先划分10 m×10 m的调查样方,再在每个调查样方的对角线建立2 m×2 m小样方(4个角及中心),采用每木调查法确定落叶阔叶林中各树种的重要值,进而确定该群落内重要值前7位的主要树种,并分析了这些主要树种在100 m^(2)林分尺度下种群的胸径分布、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种间关联性。【结果】(1)紫金山南坡落叶阔叶林主要树种为糙叶树、朴树、山胡椒、黄连木、马尾松、枫香和栓皮栎。其中朴树和山胡椒为进展种群,糙叶树、黄连木、枫香和栓皮栎为稳定种群,针叶树马尾松为衰退种群。(2)主要阔叶树种群的空间格局为集群分布,聚集程度依次为山胡椒>朴树>黄连木>枫香>栓皮栎>糙叶树;先锋树种马尾松则为均匀分布。(3)7个主要种群间的整体关联性为显著正关联;其中不同树种间的正联结有14个,负联结有7个,且均不显著。【结论】在自然演替过程中,紫金山落叶阔叶林乡土落叶阔叶树种占据主要地位,群落仍处于进展演替的动态变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联性 紫金山森林
下载PDF
北京松山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鑫豪 田文东 +6 位作者 李润东 靳川 蒋燕 郝少荣 贾昕 田赟 查天山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1-1202,共12页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在多时间尺度上受各种生物物理因子的影响。该研究假设这些因子对水热通量的影响机制具有时间尺度分异性,通过涡度相关法(EC)于2019年全年对北京松山典型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蒸散发(ET)、显热通量(H)、潜热... 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水热通量在多时间尺度上受各种生物物理因子的影响。该研究假设这些因子对水热通量的影响机制具有时间尺度分异性,通过涡度相关法(EC)于2019年全年对北京松山典型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蒸散发(ET)、显热通量(H)、潜热通量(LE)、土壤热通量(G)、饱和水汽压差(VPD)、空气温度(T_(a))、光合有效辐射(PAR)、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及10 cm深度土壤水分(VWC)等要素进行原位连续监测,使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日、季节尺度上生物与非生物因子对生态系统能量分配与水汽交换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2019年松山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年均波文比(β)为1.53。ET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从第100天开始逐渐增加,7月达到峰值,第300天下降到最低水平。ET最大日累计值为5.01 mm·d^(-1),年累计值为476.2 mm,年降水量为503.3 mm。在日尺度上水热通量与VPD间滞后时间最短,为3.36 h。在季节尺度上与PAR间滞后时间最短,为8天。季节尺度上PAR通过VPD来对ET造成间接影响,而对β造成直接影响。该研究发现不同时间尺度上水热通量与环境因子间的时滞关系,为选择模型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最佳输入参数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能量交换 小波分析 落叶阔叶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