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5篇文章
< 1 2 1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38
1
作者 张林 车文博 黎兵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考察了全国各地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 (1)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预测能力,内部一致性和测量稳定性理想;(2)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总体 上...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考察了全国各地2007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 (1)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预测能力,内部一致性和测量稳定性理想;(2)大学生的压力应对方式总体 上以心理调节机制为主,自我防御和外部疏导机制使用较少;(3)在压力的应对方式上,大一学生以外部求助、压抑、幻想和调整 情绪方式为主,大二、大三学生以自我防御方式和总结经验为主,大四学生则较多采用心理调节机制的方式;(4)女生的应对方 式比男生更积极,农村来源的大学生倾向于压抑自己和总结经验,城市来源的学生更喜欢宣泄压力,独生子女的应对方式以消 极防御机制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应对方式 自我防御
下载PDF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5
2
作者 李金钊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80-982,共3页
该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 852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单因变量多维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消极应对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积极... 该研究采用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 852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单因变量多维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 :消极应对方式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 ;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不显著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具有主效应和缓冲效应 ;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 ;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在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彼此独立起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压力 中学生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积极应对方式
下载PDF
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8
3
作者 冯永辉 周爱保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4,共4页
为了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及焦虑之间的关系 ,对兰州市九所中学共 1964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 1)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受惩罚。( 2 )中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 为了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及焦虑之间的关系 ,对兰州市九所中学共 1964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 1)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受惩罚。( 2 )中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与其焦虑程度有关。 (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焦虑程度 心理健康 中学生 关系研究 问卷调查 学习压力 惩罚 为学
下载PDF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2
4
作者 陈红 黄希庭 郭成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0-522,共3页
通过对 782名中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 (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 )的测试 ,探讨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以及不同人格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 :(1)中学生的人格特质 (A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 )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 (2 )... 通过对 782名中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 (A型人格、自我价值感 )的测试 ,探讨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相关以及不同人格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结果表明 :(1)中学生的人格特质 (A型人格和自我价值感 )与应对方式有显著的相关。 (2 )不同人格特征中学生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差异。A型人格的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着重情绪的应对方式 ,相比B型人格的中学生较少使用着重问题的应对方式。高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使用问题解决和求助应对方式 ,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更多采用幻想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自我价值感 应对方式 人格特征 题解 倾向 使用问题 A型人格 相关研究 情绪
下载PDF
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中的运用 被引量:98
5
作者 苏茜 王维利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特质应对方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合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前伴焦虑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特质应对方式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合肥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7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前伴焦虑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41例和对照组46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的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及临床一般沟通。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基线可比(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程度、消极应对水平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水平、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好转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地缓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优化其应对方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沟通 焦虑 应对方式 病人满意度 消化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8
6
作者 杨海荣 石国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自尊、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 4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 ,收回有效问卷 473份。结果  1性别、家... 目的 该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自尊、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 4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 ,收回有效问卷 473份。结果  1性别、家庭气氛等因素在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家庭气氛和睦的学生得分高于争吵的学生。 2自尊、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心理健康呈中等程度的相关。 3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 4自尊、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消极情感、家庭满意度、自尊、消极应对方式、学校满意度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应对方式 家庭气氛
下载PDF
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2
7
作者 杨海荣 石国兴 崔春华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探讨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其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 47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水平均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体验... 目的 探讨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其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 47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水平均处于中等以上的水平,体验到较多的友谊、家庭、学校满意度和较低的学业满意度。(2)男女生、学校类型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6. 45,P<0. 05;F=21. 84,P<0. 01)。(3)初中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方面存在轻度问题。(4)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各维度均与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呈显著相关。结论 学校满意度、消极应对、家庭满意度、友谊满意度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应对方式 消极应对 心理健康 相关研究 测查 轻度 初中生 学校类型 中等
下载PDF
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李茹 张志群 王育强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65-166,168,共3页
目的 :探讨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CL - 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应付方式问卷测试某军校医学生 30 9名。结果 :SCL - 90各因子与生活事件大部分因子平均刺激量呈正相关 (P <0 ... 目的 :探讨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CL - 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应付方式问卷测试某军校医学生 30 9名。结果 :SCL - 90各因子与生活事件大部分因子平均刺激量呈正相关 (P <0 .0 1) ,与成熟应付方式呈负相关 ,与不成熟应付方式呈正相关 (P <0 .0 1)。生活事件的应激量也与成熟应付方式呈负相关或弱相关 ,与不成熟应付方式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校医学生 生活事件 应付方式 心理健康 心理应激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1
9
作者 李江婵 姚素华 +1 位作者 谢秀东 朱政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改善及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给予连续10周,2次/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对其病耻感及应对方式进行...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的改善及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给予连续10周,2次/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过程,对其病耻感及应对方式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病耻感自我评估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病耻感和应对方式进行测评。结果认知行为治疗前后患者的病耻感及各因子、除合理化外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中的退避、求助、幻想以及解决问题因子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于减轻或消除患者病耻感以及对于改变应对方式疗效明显。病耻感体验是影响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消除病耻感和改变应对方式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疗法 抑郁症 病耻感 应对方式 精神病学
下载PDF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才康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方法 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42 6名高中学生完成一份由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和中学生应付方式量表 (CSSMSS)组成的问卷。结果  (1)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 目的 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方法 来自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 42 6名高中学生完成一份由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和中学生应付方式量表 (CSSMSS)组成的问卷。结果  (1)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着性别差异 ,其GSES得分显著低于大学生。 (2 )和男生相比 ,女生更多地采用退避、求助、发泄和幻想等较为消极的应付方式。 (3)一般自我效能感和问题解决、退避和忍耐三种应付方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但和发泄、幻想和求助三种应付方式之间却没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自我效能感 应付方式 相关研究 中学生
下载PDF
非典期间大学生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高延 许明璋 +1 位作者 杨玉凤 姚凯南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4年第2期60-63,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学生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采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编的SARS应对方式问卷、SARS心理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 ,并用SPSS统计软件做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不把问题看的... 目的 :探讨大学生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采用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自编的SARS应对方式问卷、SARS心理行为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调查 ,并用SPSS统计软件做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最常用的应对方式“不把问题看的太严重” ,如何应对主要受恐惧、精神质、内外倾因子和年龄因素影响。结论 :大学生应对SARS的整体情况较好 ,但仍存在问题 ,需要加强大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大学生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师范大学生204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调查 被引量:42
12
作者 刘春燕 李文权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了解师范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及常采用的应对方式 ,以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 2 0 4名师范大学生的压力源构成情况和常用的几种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依次为考试失败、学... 目的 了解师范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及常采用的应对方式 ,以便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 2 0 4名师范大学生的压力源构成情况和常用的几种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依次为考试失败、学习负担重、被人误会等 ,在 7个事件上男女性别差异显著。生活事件各因子应激量从大到小排序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与适应问题、其他、亲友与财产丧失。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 :努力去改变现状 ,使情况向好的一面转化 (89.7% ) ;吸取他人和自己经验 (88.7% )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86 .8% ) ;能理智应付困境 (85 .3 % )等。在采取消极应对方式上具有显著性别差异。结论 生活应激事件主要来自学习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等。采用的应对方式一般为主动、积极地针对问题的应付 ,但仍有部分学生的应对方式倾向于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学生
下载PDF
医学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13
作者 张欢 龙霖 +1 位作者 胡可芹 李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学生心理压力,制定心理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640名医学生采用一般情况问卷、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学生心理压力,制定心理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640名医学生采用一般情况问卷、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40名医学生心理弹性总均分(61.70±12.44)分,显著低于普通成人总均分(65.4±1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42,P<0.01)。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生心理弹性总分与积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0.538,P<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096,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担任学生干部及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弹性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较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担任学生干部及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医学生心理弹性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心理弹性 应对方式 心理压力
下载PDF
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7
14
作者 姜乾金 祝一虹 +2 位作者 王守谦 黄丽 娄振山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6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若干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探索这些因素的概念界定及其定量方法。方法以自编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对610例被试作调查,检验调查表中的条目、应激因素分和总分分别与SCL-90、SAS、SDS、身体素... 目的研究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若干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探索这些因素的概念界定及其定量方法。方法以自编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对610例被试作调查,检验调查表中的条目、应激因素分和总分分别与SCL-90、SAS、SDS、身体素质和是否病人等多项心身健康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负性应激因素的绝大部分条目与SCL-90总分有较高正相关性(P<0.05~0.01);生活事件、消极情绪NE和消极应对NC计分以及应激总分,与大部分心身健康指标有正相关性(P<0.05~0.01);积极情绪PE和积极应对PC的条目和因素分与各心身健康指标大部分无相关(P>0.05)。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生活事件的消极情绪体验、消极应对方式不利于心身健康;自编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可作为心理应激水平的团体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心身健康指标 健康心理学
下载PDF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49
15
作者 罗伟 孙雅娜 王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405-406,429,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40名大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测试。结果:①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②应对方式是生... 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40名大学生进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测试。结果:①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有显著性意义。②应对方式是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的中介变量。③经应对方式的调节,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有很强的间接影响。结论: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协同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应付方式与人格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彭瑛 郭文斌 王国强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30-231,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among depression, coping styles and personality in major depression. Methods: 87 major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90 normal controls were assessed b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among depression, coping styles and personality in major depression. Methods: 87 major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90 normal controls were assessed b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and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found with higher scores in Neuroticism and Psychoticism, and lower in Extrovision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s than normal control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among depression, extrovision, psychoticism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s. The last three accounted for 36.8% of the variance of depression in major depression.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scored high in neuroticism and psychoticism, and low in extorvision and positive coping styles. The application of little positive coping styles may be a part of extrovision and/or psychoticism in major de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抑郁症状 应付方式 人格 关系 神经质 精神质
下载PDF
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士保 席波 +1 位作者 付茂笋 孙付胜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398-399,共2页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选取济南市三所高校470名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情况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农村来源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及有关因素对城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分层整群选取济南市三所高校470名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问卷(EMBU),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一般情况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农村来源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23.37±4.74)分]高于城市来源学生[(22.27±5.61)分](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差异无显著性(u=0.73,P>0.05);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三因子,城市来源大学生得分高于农村来源学生[(55.99±9.18)分vs(53.47±8.40)分;(20.37±4.02)分vs(19.11±4.03)分;(35.35±6.03)分vs(33.34±5.92)分](P<0.05)。结论父母,尤其是农村的父母应改善不科学的教养方式;父母科学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面对挫折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消极应对方式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大学生 应对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
下载PDF
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1
18
作者 徐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较高;年级、性别、专业、来源地对其希望感没有显著影响;2希望感与自尊、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希望感对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生希望感是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的重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希望感 抑郁 焦虑 应对方式
下载PDF
应对方式在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49
19
作者 高杰 张会敏 +5 位作者 孙羽燕 王宏茹 朱杉杉 潘勤 王华 唐四元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19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疾病不确... 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19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79.91±10.35)分,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342.P<0.01).面对与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r=-0.278,P<0.01),回避、屈服与疾病不确定感呈正相关(r1=0.312,r2=0.244,均P<0.01)。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疾病不确定感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45.71%。结论社会支持通过应对方式影响疾病不确定感,医护人员需重视患者应对疾病时的态度和行为,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应对干预策略,以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中年 脑卒中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疾病不确定感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 被引量:49
20
作者 宗宝玉 熊红芳 李占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选取63名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门诊及住院患者,选取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非...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和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选取63名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ICD-10)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门诊及住院患者,选取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非理性信念量表(IB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进行评定,病例组治疗6周后复评一次。结果:病例组治疗前IBS各分量表得分和SCSQ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得分降低(均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01);病例组治疗前SCSQ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得分增加(P<0.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GDS<10的患者非理性信念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积极应对方式低于对照组(P<0.001),消极应对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前GDS得分与IBS中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得分呈正相关(P<0.001),与SCSQ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存在非理性信念及不良应对方式,临床工作中应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康复,减少抑郁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非理性信念 应对方式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