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径级结构模拟 被引量:32
1
作者 谢小魁 苏东凯 +3 位作者 刘正纲 于大炮 周莉 代力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477-1481,共5页
以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2块1hm2样地,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负指数函数和q值理论对其林分径级结构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块样地林分的径级分布均呈倒"J"形,森林更新良好;Weibull分布函数和负指数函数都取得了较好... 以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2块1hm2样地,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负指数函数和q值理论对其林分径级结构进行模拟。结果表明:2块样地林分的径级分布均呈倒"J"形,森林更新良好;Weibull分布函数和负指数函数都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但Weibull分布函数更好地预测了大径阶株数,因此,Weibull分布函数比负指数函数更适合原始阔叶红松林径级结构的模拟;2块样地的q值偏小(分别为1.74和1.45),说明径级结构曲线较平缓,大径材数量多。q值法则对于阔叶红松林径阶株数密度的表达效果较好,可以被用于描述阔叶红松林的胸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径级结构 q值法则 WEIBULL分布 负指数分布
原文传递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酶活性与养分特征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27
2
作者 孙双红 陈立新 +2 位作者 李少博 段文标 刘振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8,共9页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混交林在进展演替过程中(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和顶级群落)土壤各发生层(A1、B和C层)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活性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混交林在进展演替过程中(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稳定阶段和顶级群落)土壤各发生层(A1、B和C层)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活性有机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进展演替中A1层土壤酶活性明显高于B和C层。而在A1层中土壤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发展阶段较形成阶段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是随着演替阶段的进行呈递减趋势。土壤脲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与土壤养分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土壤脲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与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全氮呈极显著相关,而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与全氮、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也表现出显著相关。此外,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达到显著相关,与溶解性有机碳不显著相关。而蔗糖酶与3种活性有机碳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特征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指示小兴安岭地区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混交林 土壤酶活性 演替阶段 土壤养分有效性 活性有机碳
下载PDF
氮沉降和干旱对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俊强 郭瑞红 +4 位作者 李东升 李东 李金功 朱保坤 韩士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1-28,共8页
氮沉降和降水减少耦合作用对我国北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还知之甚少,通过常规的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了对照(CK)、施氮(N,50 kg/(hm2·a))、降雨减少(RP,-30%)和降雨减少加施氮(RP+N)4个处理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 氮沉降和降水减少耦合作用对我国北温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还知之甚少,通过常规的凋落物分解袋法进行了对照(CK)、施氮(N,50 kg/(hm2·a))、降雨减少(RP,-30%)和降雨减少加施氮(RP+N)4个处理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叶凋落物分解和碳、氮元素动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分解95%需要6.025~15.167年,椴树的分解速率最快,其次是蒙古栎,红松最慢,三者混合后分解率介于期间。分解系数结果显示:施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紫椴叶凋落物的分解;施氮对红松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分解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降雨减少对分解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干旱情况下施氮后4种凋落物的分解系数介乎氮沉降和降雨减少两者之间,说明氮沉降和降雨减少存在交互作用。总体看来,氮沉降对凋落物分解和氮元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与分解阶段和凋落物种类有关,降水减少对凋落物分解和碳氮元素比值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降水减少 凋落物分解 碳氮释放 C/N 阔叶红松林 长白山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两种主要树种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 被引量:17
4
作者 代海军 何怀江 +3 位作者 赵秀海 张春雨 汪金松 杨松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8-722,共5页
为了解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按照不同径级,采用全收获法对阔叶红松林主要针叶树红松和阔叶树紫椴的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分析.利用胸径(DBH)、树高(H)及胸径-树高(D2H)作为变量建立两个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1... 为了解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按照不同径级,采用全收获法对阔叶红松林主要针叶树红松和阔叶树紫椴的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分析.利用胸径(DBH)、树高(H)及胸径-树高(D2H)作为变量建立两个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模型.结果表明:(1)11株红松的整株生物量变化范围为6.99-1 165.30 kg/株,叶、枝、干、根的生物量相对分配百分数分别为6.54%、18.33%、53.14%和21.99%.10株紫椴的整株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0.83-1 004.31 kg/株,叶、枝、干、根的生物量相对分配百分数分别为1.80%、16.21%、56.39%和25.60%;(2)两个树种的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均呈现显著线型关系(P<0.001),拟合方程系数红松为0.30,紫椴为0.27;(3)基于胸径(DBH)建立红松和紫椴各器官的生物量模型可解释量分别超过了96%和90%,与其比较,利用树高(H)为变量建立两者的模型可解释量有所降低,采用胸径-树高(D2H)作为变量建立的生物量模型未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综合模型解释量和回归系数显著性可知,胸径是建立两个树种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的可靠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生物量 分配格局 异速生长模型 红松 紫椴 胸径
原文传递
采伐对蛟河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左强 何怀江 +3 位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张君 李金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76,共6页
为分析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及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于2013—2015年5—10月,在吉林省蛟河红松阔叶混交林地表无雪期间,使用LI-8100土壤CO2全自动通量测量仪器测量定不同采伐强度土壤呼吸速率及土深5 cm处温、湿... 为分析不同采伐强度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差异及土壤温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于2013—2015年5—10月,在吉林省蛟河红松阔叶混交林地表无雪期间,使用LI-8100土壤CO2全自动通量测量仪器测量定不同采伐强度土壤呼吸速率及土深5 cm处温、湿度,采伐强度分别为:对照0%、轻度采伐15%、中度采伐25%、重度采伐50%。结果表明:采伐使土壤温度增加、土壤湿度降低。不同采伐强度处理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值均显著大于对照样地,在研究的第1年与第2年,轻度采伐与重度采伐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中度采伐样地的土壤呼吸速率要显著高于轻度采伐处理和重度采伐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P0.05)。不同采伐强度样地的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均呈显著指数相关(P0.05)。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双变量复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决定系数R2值为45%~74%。各采伐强度处理的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表现为中度采伐〉重度采伐〉轻度采伐=对照。在实践生产中,为减小采伐后林地土壤CO2的呼吸量,应采用低强度的采伐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速率 红松阔叶混交林 采伐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中水曲柳根呼吸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6
作者 任军 徐程扬 +3 位作者 潘琳 林玉梅 章林 王晓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5,共5页
采用离体根法于2007年5-10月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组成树种水曲柳4个龄级林木的根系呼吸,监测了林内空气温度、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根系氮含量,初步研究了水曲柳天然林根系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个龄级的... 采用离体根法于2007年5-10月测定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组成树种水曲柳4个龄级林木的根系呼吸,监测了林内空气温度、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根系氮含量,初步研究了水曲柳天然林根系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个龄级的根系呼吸速率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其中7月份最高,10月份最低,呈单峰曲线,生长季节的不同月份根系呼吸速率在1.69~9.74μmol/(g·s)之间;根系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和根系氮含量增加而增强,而土壤水分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可使根系呼吸作用强度增加,但水分过多也会对根系呼吸产生抑制作用;不同龄级的根系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并不相同,其温度系数Q10值在1.54~2.89之间变化,随林龄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阔叶红松林 水曲柳 根系呼吸
下载PDF
氮添加对典型阔叶红松林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毛宏蕊 陈金玲 金光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1,共11页
为探索氮添加对原始阔叶红松林凋落叶分解及养分动态的影响,以红松、枫桦、水曲柳及3个树种混合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法,进行了2年的分解试验。施N水平分别为N0(0 kg/(hm^2·a))、N1(30 kg/(hm^2·a))、N2(60 kg/(hm^2... 为探索氮添加对原始阔叶红松林凋落叶分解及养分动态的影响,以红松、枫桦、水曲柳及3个树种混合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袋法,进行了2年的分解试验。施N水平分别为N0(0 kg/(hm^2·a))、N1(30 kg/(hm^2·a))、N2(60 kg/(hm^2·a))和N3(120 kg/(hm^2·a))。结果表明:施N对混合凋落叶分解影响显著(P<0.05)。凋落叶质量残留率与其基质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碳含量及C/N比均为显著正相关。施N促进凋落叶N含量升高,凋落叶P含量受时间和N处理交互作用影响显著。施N促进水曲柳凋落叶N、P释放,抑制红松、枫桦和混合凋落叶N、P释放。N3处理抑制红松凋落叶C释放,促进水曲柳凋落叶C释放,N1处理促进水曲柳与混合凋落叶C释放。说明N处理能够调节养分释放模式,并对森林生态系统C及养分循环有显著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阔叶红松林 凋落叶 质量残留率 养分动态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净初级生产力模型参数的敏感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春华 郝占庆 +1 位作者 贺红士 周丹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9-935,共7页
PnET-Ⅱ(photosynthesis and evapotranspiration)模型是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参数较多,包括植被、土壤和气候参数等.本文估计了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中红松和阔叶树的总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枝干NPP对PnET-Ⅱ模型参数... PnET-Ⅱ(photosynthesis and evapotranspiration)模型是生态系统过程模型,运行过程中所需的参数较多,包括植被、土壤和气候参数等.本文估计了丰林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中红松和阔叶树的总净初级生产力(NPP)和枝干NPP对PnET-Ⅱ模型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PnET-Ⅱ模型的植被参数中,林冠参数变化对模拟结果影响较大,且红松总NPP对植被参数的敏感性大于阔叶树;红松和阔叶树NPP对土壤持水量变化敏感性较小,且红松NPP对土壤持水量的敏感性略小于阔叶树;在气候情景范围内,气温变化对红松和阔叶树NPP的影响最大,降水和光合有效辐射次之.不同气候情景对NPP模拟结果的影响不同.红松和阔叶树的总NPP和枝干NPP对各输入参数的敏感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敏感性分析PnET-Ⅱ模型 阔叶红松林
下载PDF
不同氮沉降水平下两种林型的主要土壤酶活性 被引量:39
9
作者 赵玉涛 李雪峰 +1 位作者 韩士杰 胡艳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69-2773,共5页
模拟研究了天然阔叶红松林和天然次生杨桦林不同氮沉降(0、25和50kgN.hm-2.a-1)水平下土壤酶活性(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对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与林分类型有关,短期施氮可以显著影响土壤酶的活性;... 模拟研究了天然阔叶红松林和天然次生杨桦林不同氮沉降(0、25和50kgN.hm-2.a-1)水平下土壤酶活性(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氮沉降增加对土壤酶活性的作用与林分类型有关,短期施氮可以显著影响土壤酶的活性;高氮沉降降低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且随着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两种林型土壤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也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次生杨桦林 土壤酶 氮沉降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繁殖特征及其关联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芸芸 师帅 +4 位作者 蔺菲 原作强 叶吉 王绪高 郝占庆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07-2415,共9页
为了探究群落水平上木本植物有性繁殖特征及其关联性,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大型动态监测样地内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ⅰ)该森林木本植物在繁殖性状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同时,不同繁殖特征如性系统与传粉方式、果实... 为了探究群落水平上木本植物有性繁殖特征及其关联性,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25 hm2大型动态监测样地内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ⅰ)该森林木本植物在繁殖性状方面表现出复杂的多样性,同时,不同繁殖特征如性系统与传粉方式、果实类型之间,以及与种子质量和生活型等生态特征之间存在关联性;(ⅱ)样地内49%的物种是两性花植物,27.5%是雌雄同株植物,23.5%为雌雄异株植物,雌雄同株植物所占比例与热带森林相比偏高;(ⅲ)不同性系统的物种花期基本同步,而果期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ⅳ)和热带、亚热带森林的研究结果类似,性系统和传粉方式、果实类型、生活型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ⅴ)不同性系统之间种子质量差异显著,雌雄同株的种子质量最大,两性花的最小.另外,不同生活型的种子质量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乔木种子较灌木种子更轻.总体来看,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各繁殖性状之间有复杂的关联性,而且还表现出"常见种以虫媒传粉、雌雄同株的树种居多"这一温带森林独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阔叶 红松林 繁殖特征 性系统 生活型 种子质量
原文传递
阔叶红松林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志军 苏东凯 +5 位作者 牛丽君 于大炮 周旺明 周莉 吴胜男 代力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30,共7页
天保工程实施后,为了促进次生林向原始阔叶红松林恢复,不采红松只采伐阔叶树种的经营方式在长白山地区被广泛应用,部分林区陷入可采伐资源匮乏的困境。为了探究阔叶红松林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针对红松(蓄积)比例不同的阔叶红松林次... 天保工程实施后,为了促进次生林向原始阔叶红松林恢复,不采红松只采伐阔叶树种的经营方式在长白山地区被广泛应用,部分林区陷入可采伐资源匮乏的困境。为了探究阔叶红松林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针对红松(蓄积)比例不同的阔叶红松林次生林,利用林木材积生长方程与保留系数模型,模拟了预设经营方案下林分总蓄积量与可采蓄积量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禁止采伐红松的经营方式下,红松(蓄积)比例较高的次生林将无法达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次生林的经营方案需要根据林分中红松(蓄积)比例不同而区别制定:对于红松蓄积低于40%的次生林,推荐不采伐红松、20%采伐强度、40a周期的经营方案;对于红松蓄积高于40%的次生林,推荐可以采伐红松、20%采伐强度、30a周期的经营方案。另外,可采蓄积量的恢复期比总蓄积量的恢复期更长,以可采蓄积恢复期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采伐周期,更有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树种组成 蓄积量 预测模型 采伐方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