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直径桩端压力注浆灌注桩的承载性状试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志辉 刘斌 庄平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桩底压力注浆工艺实现了岩土加固与桩基工程的有机结合·现场进行了 3根持力层为砂卵石注浆灌注桩和 1根非注浆桩的静载压桩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桩端注浆使摩擦桩转为端承摩擦桩 ,桩周附近的侧阻与端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 桩底压力注浆工艺实现了岩土加固与桩基工程的有机结合·现场进行了 3根持力层为砂卵石注浆灌注桩和 1根非注浆桩的静载压桩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桩端注浆使摩擦桩转为端承摩擦桩 ,桩周附近的侧阻与端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在相同的桩顶位移情况下 ,注浆桩的端阻超前发挥 ,而侧阻发挥滞后 ,但是当非注浆桩的侧阻发挥到极限后 ,注浆桩将具有强劲的后继的端阻和侧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注浆 灌注桩 承载性状 端阻 侧阻 试验研究 大直径桩端
下载PDF
一种推广的缓坡方程 被引量:15
2
作者 潘军宁 洪广文 左其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31,共8页
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 ,假定水流的涡量和垂向流速分量为小量 ,推导出考虑非均匀水流的推广的缓坡方程 ,该方程中包含了 2hh项和 ( hh) 2项。在方程中引入底摩擦项、风能输入项和非线性项 ,其中风能输入项的推导考虑了风浪与涌浪的... 从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出发 ,假定水流的涡量和垂向流速分量为小量 ,推导出考虑非均匀水流的推广的缓坡方程 ,该方程中包含了 2hh项和 ( hh) 2项。在方程中引入底摩擦项、风能输入项和非线性项 ,其中风能输入项的推导考虑了风浪与涌浪的区别 ,风浪情况依据青岛海洋大学的风浪成长经验关系 ,涌浪情况依据 Snyder等人的观测结果。经过上述推广后 ,得到综合考虑折射、绕射、反射、非均匀水流、底摩擦损耗、风能输入及波浪非线性的推广的缓坡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缓坡方程 底摩擦 风能输入 非均匀水流 风浪
下载PDF
黄、东海环流的数值研究Ⅱ潮及潮致环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文心 刘桂梅 +2 位作者 雷坤 江文胜 张平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7-304,共8页
该文中数值模拟了黄、东海陆架区的四大天文潮及其潮致拉格朗日环流。运用“流速分解法”将线性三维分潮波问题化为一个分潮潮位及深度平均流的二维问题和一个流速垂向剖面问题求解。其二维问题的底摩擦系数由三维模式导出 ,所导得的线... 该文中数值模拟了黄、东海陆架区的四大天文潮及其潮致拉格朗日环流。运用“流速分解法”将线性三维分潮波问题化为一个分潮潮位及深度平均流的二维问题和一个流速垂向剖面问题求解。其二维问题的底摩擦系数由三维模式导出 ,所导得的线性底摩擦力公式更符合物理意义 ,且避免一般二维模式中底摩擦力的经验假定。结果表明 ,三维模式完全可以通过准二维方法求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分潮波 流速分解法 底摩擦力 准二维计算 潮致Lagrange环流 黄海 东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SWAN近岸海浪模式在辽东湾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道龙 华锋 江志辉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5-291,共7页
介绍了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SWAN,并使用SWAN对辽东湾海浪进行了模拟。辽东湾平缓的淤泥质海岸为研究海浪底摩擦耗散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SWAN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辽东湾近岸水域海浪。在8月南风过程中,底摩擦耗... 介绍了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SWAN,并使用SWAN对辽东湾海浪进行了模拟。辽东湾平缓的淤泥质海岸为研究海浪底摩擦耗散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SWAN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辽东湾近岸水域海浪。在8月南风过程中,底摩擦耗散起作用的范围主要集中于辽东湾北部10m等深线以浅水深变化平缓的地区。耗散强度随水深变浅而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SWAN 海浪模式 底摩擦 辽东湾
下载PDF
土体干缩开裂过程的边界效应试验与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朱元 唐朝生 +3 位作者 曾浩 王怡舒 程青 施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2-380,共9页
为了探究土体干缩开裂过程的边界效应问题,采用不同底面粗糙度的容器开展了多组干燥试验,发现干缩裂隙存在从顶面向下和从底面向上两种典型的发育形式。并且,裂隙发育程度与土样/容器界面接触条件密切相关,从而验证了裂隙发育过程的边... 为了探究土体干缩开裂过程的边界效应问题,采用不同底面粗糙度的容器开展了多组干燥试验,发现干缩裂隙存在从顶面向下和从底面向上两种典型的发育形式。并且,裂隙发育程度与土样/容器界面接触条件密切相关,从而验证了裂隙发育过程的边界效应。通过理论分析,阐明了上边界的蒸发条件及下边界的接触条件对裂隙发育形式的控制作用。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土体干缩开裂边界效应的内在机制,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离散元模型,创新性地引入了沿深度的失水速率梯度参数,模拟土样上边界的蒸发条件变化。通过设置底面摩擦系数,模拟土样下边界的接触条件变化。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吻合度。总体上,土体干缩裂隙的发育过程是顶面蒸发失水与底面摩擦两种边界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底面摩擦系数相对较小时,裂隙发育由蒸发失水主导,大部分裂隙由顶面向下发育。随着底面摩擦系数的增加,底面接触条件对裂隙发育过程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由底面向上发育的裂隙数量所占比重也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开裂 边界条件 离散元模拟 底面摩擦 蒸发失水
下载PDF
海啸波传播的线性和非线性特征及近海陆架效应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培涛 于福江 +1 位作者 范婷婷 董剑希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9,共12页
浅水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海啸预警报业务及研究,而针对线性浅水方程与非线性浅水方程在不同海区水深地形条件下的适用范围、计算效率问题是海啸研究人员急需了解的。本文应用基于浅水方程的海啸数值预报模型就海啸波在南海、东海传播的线... 浅水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海啸预警报业务及研究,而针对线性浅水方程与非线性浅水方程在不同海区水深地形条件下的适用范围、计算效率问题是海啸研究人员急需了解的。本文应用基于浅水方程的海啸数值预报模型就海啸波在南海、东海传播的线性、非线性特征以及陆架对其传播之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海啸波在深水的传播表征为强线性特征,此时线性系统对海啸波幅的模拟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而弱的非线性特征及弱的色散特征对海啸波幅的预报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海啸波传播至浅水大陆架后受海底坡度变化、海底粗糙度等因素影响,波动的非线性效应迅速传播、积累,与线性浅水方程计算的海啸波相比表现出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南海区,水深小于100m时,海啸波首波以后的系列波动非线性特征比较明显,两者波幅差别较大,但首波波幅的区别不大,因此对于该区域在不考虑海啸爬高的情况下,应用线性系统计算得到的海啸波幅也可满足海啸预警报的要求;在东海区由于陆架影响,海啸波非线性特征明显增强,水深小于100m区域,首波及其后系列波波幅均差异较大,故在该区域必须考虑海啸波非线性作用。本文就底摩擦项对海啸波首波波幅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底摩擦作用对海啸波首波波幅影响仅作用于小于100m水深。最后,该文通过敏感性试验,初步分析了陆架宽度及陆架边缘深度对海啸波波幅的影响,得出海啸波经陆架传播共振、变形后,海啸波幅的放大或减小与陆架的宽度及陆架边缘水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波 线性和非线性 浅水方程 陆架效应 数值研究 底摩擦
下载PDF
综合考虑多种变形因素的近岸多向不规则波传播数学模型—I.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孟国 时钟 李文丹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4-450,共7页
根据线性波动的叠加原理和波浪方向谱理论,作者在综合考虑环境水流(水流因子)、非线性弥散影响(非线性因子)、底摩擦波能损失(底摩擦因子)、非缓坡地形影响(地形因子)、折射、绕射的近岸规则波传播基本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综合考虑多... 根据线性波动的叠加原理和波浪方向谱理论,作者在综合考虑环境水流(水流因子)、非线性弥散影响(非线性因子)、底摩擦波能损失(底摩擦因子)、非缓坡地形影响(地形因子)、折射、绕射的近岸规则波传播基本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综合考虑多种变形因素的近岸多向不规则波传播变形的基本方程。使用有限差分作为数值方法,给出了波浪破碎和障碍物后边界的处理方法,建立了综合考虑环境水流(水流因子)、非线性弥散影响(非线性因子)、底摩擦波能损失(底摩擦因子)、非缓坡地形影响(地形因子)、折射、绕射、波浪破碎、障碍物影响的近岸多向不规则波传播变形数学模型。该模型以组成波的谱值及波向为变量,在实数域内求解,适合大面积海区波场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不规则波 波浪变形 非线性弥散 水流 非缓坡地形 底摩擦 波浪破碎 数学模型
下载PDF
AN EXTENDED MODELING OF TIDE-WAVE MOTION 被引量:4
8
作者 Zhang Qing hua, Xu Hao, Qu Yuan yuan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Science and Numerical Modeling,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Qingdao 266061, China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By vert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a spectral expansion of horizontal tide wave velocity is done in vertical direction in terms of a complete basis functions selected properly, hence a relation between tide levels and... By vertical boundary conditions, a spectral expansion of horizontal tide wave velocity is done in vertical direction in terms of a complete basis functions selected properly, hence a relation between tide levels and spectral components is found theoretically under condition of ignoring the horizontal friction stress and nonlinear effect. And a relation between bottom friction of tide current, which satisfies the viscous condition on sea bottom, and tide levels is determined. The re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l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arameterizing of bottom friction. Moreover integration of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and momentum equations is carried out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using zero flux condition on solid boundaries and inputting condition on open boundaries, and then a boundary value problem of elliptic form on the tide levels is constru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e waves basis function spectral expansion bottom friction
原文传递
近岸波浪浅水变形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先荣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9-72,共14页
本文就近岸波浪具有非线性特征提出了应用椭圆余弦波理论来研究波浪浅水变形的非线性问题。本文在椭圆余弦波数值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浅水波浪在HL~2/D~3>26情形下波高的变化规律,其中考虑了床面底摩擦、底坡和传质水... 本文就近岸波浪具有非线性特征提出了应用椭圆余弦波理论来研究波浪浅水变形的非线性问题。本文在椭圆余弦波数值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浅水波浪在HL~2/D~3>26情形下波高的变化规律,其中考虑了床面底摩擦、底坡和传质水流等因素对波高变化的影响及相应的程度分析。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浅水波浪的非线性性质和底部摩擦对波高变化的影响不能忽略,这对确定海岸工程标高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 非线性 底摩擦
下载PDF
大范围波浪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施凌 杨炜 +1 位作者 胡华盛 陈纯 《水道港口》 2022年第3期347-352,共6页
利用波浪谱模型WAVEWATCHIII模式和MIKE21 SW模式计算风场作用下大范围海域的波浪场,在计算中考虑风能输入、非线性波相互作用、白浪耗散、底摩阻耗散和波浪破碎等源项以及地形的影响,建立从全球范围、东中国海范围至江苏沿海范围的三... 利用波浪谱模型WAVEWATCHIII模式和MIKE21 SW模式计算风场作用下大范围海域的波浪场,在计算中考虑风能输入、非线性波相互作用、白浪耗散、底摩阻耗散和波浪破碎等源项以及地形的影响,建立从全球范围、东中国海范围至江苏沿海范围的三重嵌套波浪模型,计算了莫拉克台风过程中的波浪变化情况,模拟结果与实测站验证吻合较好,从波浪场大范围的分布来看,受莫拉克台风的影响,整个辐射沙洲海域波高大都在4.5 m以上,最大达到5 m左右,波浪方向基本为SE向。波高比风速到达峰值时间略有延时,时间差约为2 h。多深槽和浅滩相间分布的地形对波浪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近岸到外海方向的特征点来看,波高变化明显,个别区域波高衰减近70%左右,近岸区域因底摩阻耗散、破碎等影响主要受水深控制,波浪基本达到破碎,波高随时间变化幅度不大。外侧海域特征点位波高随时间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谱模型 数值模拟 台风浪 破碎 底摩阻
下载PDF
缓坡海岸平均沿岸流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沈良朵 邹志利 +2 位作者 唐志波 倪云林 陈维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73-982,共10页
沿岸流研究对海岸工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沿岸流特征,文章对1∶100和1∶40两个较缓坡条件下的沿岸流进行了实验研究,弥补了现有实验研究主要针对较陡坡情况,不具有代表性的弊端,并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阐述了缓坡情况... 沿岸流研究对海岸工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沿岸流特征,文章对1∶100和1∶40两个较缓坡条件下的沿岸流进行了实验研究,弥补了现有实验研究主要针对较陡坡情况,不具有代表性的弊端,并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阐述了缓坡情况下的平均沿岸流不同于陡坡情况下的物理机理。主要特色与创新有:第一、通过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发现了1∶100坡度地形条件下存在不同于1∶40坡度情况下的平均沿岸流速度分布特征:前者海岸一侧平均沿岸流分布呈下凹趋势,而后者呈上凸的趋势。第二、通过平均沿岸流数值模型对1∶100和1∶40缓坡沿岸流的不同特征进行数值模拟,找出了影响平均沿岸流速度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为破波带内波高分布和水底摩擦力表达式的选取不同,且对后者更为敏感。1∶100坡度海岸沿岸流速度剖面可由水流型水底摩擦力来计算出,而1∶40坡度海岸沿岸流速度剖面可由波浪型水底摩擦力来计算出。第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缓坡情况下二次破碎波高和波浪增减水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缓坡 平均沿岸流 底摩擦 二次破碎 波髙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开挖边坡变形特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苟水泉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8年第11期27-30,共4页
为了研究开挖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底摩擦的试验方法进行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边坡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坡脚开挖造成的,边坡的破坏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两次形成的。不合理的开挖导致边坡形成良好的临空... 为了研究开挖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在相似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底摩擦的试验方法进行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边坡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坡脚开挖造成的,边坡的破坏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两次形成的。不合理的开挖导致边坡形成良好的临空面,利于边坡的下滑,该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为滑移-拉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边坡 变形破坏 底摩擦 物理试验
下载PDF
寒潮影响下江苏沿海风浪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春建 徐福敏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30,共8页
基于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预报模型SWAN,建立自西北太平洋嵌套至东中国海、江苏沿海的三重嵌套模型,对2010年12月12日至15日江苏沿海寒潮大风引起的风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西北太平洋和江苏沿海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 基于第三代浅水波浪数值预报模型SWAN,建立自西北太平洋嵌套至东中国海、江苏沿海的三重嵌套模型,对2010年12月12日至15日江苏沿海寒潮大风引起的风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利用西北太平洋和江苏沿海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SWAN嵌套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江苏沿海寒潮风浪场的时空分布。通过响水站实测数据对江苏沿海底摩擦系数进行了率定,研究表明选取Collins拖曳理论中摩擦因数C_f=0.001时,有效波高模拟误差相对较小。寒潮风浪场的特征分析表明,有效波高分布与风场分布基本一致,寒潮风浪在江苏沿海北部影响较为显著,辐射沙洲附近由于其特殊地形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沿海 SWAN模型 三重嵌套 寒潮 风浪场 底摩擦
下载PDF
The Island Rule with lateral and bottom friction
14
作者 Yanzhao Yang Zexun Wei +2 位作者 Guanlin Wang Zhan Lian Liwei W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46-153,共8页
The Island Rule, derived from the Sverdrup theory, is widely used to estimate and analyze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a strait. Previous studies presented single-or multi-island rules with either lateral or bottom frictio... The Island Rule, derived from the Sverdrup theory, is widely used to estimate and analyze water transport through a strait. Previous studies presented single-or multi-island rules with either lateral or bottom friction. In this paper,an analytical model of wind-driven circulation is assumed based on linear dynamics. Considering both lateral and bottom friction, the analytic solutions of the transport streamfunction around the islands are derived and the volume transport through the channel is presented. The result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Wajsowicz, but the frictional constants represent different values. The analytic solution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ral frictional and bottom frictional dissipation is complex in terms of the frictional constant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friction types, lateral and bottom friction values were randomly chosen on a barotropic beta plane. The result shows an approximately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teral and bottom friction in consisting of the combined frictional constants. We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channel width on the transport through the chann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iction enhances the flow under some width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flow behavior when only the lateral friction is considered. We also compared the transport through the channel at different depths and founded that the deeper the water, the smaller the transport reduction ratio when the horizontal eddy viscosity coefficient and the bottom drag coefficient remained constants. To further present the combined role of lateral frictional and bottom frictional dissipation, we compared our model with the model of Wajsowicz for two islands, where only the lateral or bottom friction were considered, with different channel width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lateral fric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bottom friction when the channel is narrow, especially in the Munk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When the channel is much wider than the Munk boundary layer thick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LAND RULE LATERAL friction bottom friction TRANSPORT streamfunction
下载PDF
Chezy型和广义Manning型摩擦关系在渤、黄、东海陆架潮汐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滕飞 方国洪 +3 位作者 魏泽勋 徐晓庆 崔欣梅 吴頔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6-705,共10页
以往对渤、黄、东海潮汐数值模拟中使用的摩擦系数大都采用不随地点变化的常数,即采用Chezy型摩擦。为了改善模拟效果,本文比较了Chezy型和广义Manning型摩擦关系,并选择与实测数据符合最好的参数,即最优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广义Mannin... 以往对渤、黄、东海潮汐数值模拟中使用的摩擦系数大都采用不随地点变化的常数,即采用Chezy型摩擦。为了改善模拟效果,本文比较了Chezy型和广义Manning型摩擦关系,并选择与实测数据符合最好的参数,即最优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广义Manning型摩擦系数所得结果更好。底摩擦系数在0.0009至0.0014之间,显著低于Proudman(1953)给出的0.0026,也比以往大多数已发表的值小。与原始的Manning公式不同(该公式的幂值为负数),本研究得到的幂值为正,表明在渤、黄、东海陆架区。总体上,水体越浅摩擦系数越小。本文给出了根据最优Manning型摩擦参数模拟得出的同潮图和能通量分布图,并描述了它们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海 东海 数值模拟 海底摩擦
下载PDF
椭圆余弦波浅水变形实用计算法(Ⅰ)——对《海港水文规范》的一个补充 被引量:3
16
作者 贺铭 邱大洪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尽管线性波浪理论不适宜应用在近岸浅水海域,但我国《海港水文规范》中波浪浅水变形的计算方法仍是建立在线性波浪理论的基础上,且没有考虑外界因素(如风和海底摩擦)的影响,为弥补上述不足,基于波浪传播过程中能量守恒的原理建立了一个... 尽管线性波浪理论不适宜应用在近岸浅水海域,但我国《海港水文规范》中波浪浅水变形的计算方法仍是建立在线性波浪理论的基础上,且没有考虑外界因素(如风和海底摩擦)的影响,为弥补上述不足,基于波浪传播过程中能量守恒的原理建立了一个波浪浅水变形的数值模型,谊模型采用椭圆余弦波假定,并考虑了风和海底摩擦对波能的增加和损耗作用。在该数值模型基础上,分析大量工况下的计算结果、提出了便于工程设计初期用于确定近岸波浪要素的浅水变形实用计算方法(P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变形 椭圆余弦波 海底摩擦 实用计算法(PCM)
下载PDF
综合考虑多种变形因素的近岸规则波传播数学模型 I.基本方程的导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孟国 李文丹 时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2,共7页
推广了Kirby的有环境水流影响的缓坡方程,得到了综合考虑环境水流(水流因子)、非线性弥散影响(非线性因子)、底摩擦波能损失(底摩擦因子)、非缓坡地形影响(地形因子)、折射、绕射、波浪破碎多种变形因素的波浪传播控制方程,并给出了非... 推广了Kirby的有环境水流影响的缓坡方程,得到了综合考虑环境水流(水流因子)、非线性弥散影响(非线性因子)、底摩擦波能损失(底摩擦因子)、非缓坡地形影响(地形因子)、折射、绕射、波浪破碎多种变形因素的波浪传播控制方程,并给出了非线性因子、地形因子、底摩擦因子、水流因子的确定方法。基于导出的方程做进一步推导,得到了波高和波向为变量的综合考虑多种变形因素的波浪传播基本方程,该方程有许多优点:1)其绕开了求解波势函数的困难,将椭圆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化为初值问题;2)直接求解波高和波向;3)可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求解,对空间步长没有限制,适合大面积海区波场计算;4)综合考虑了多种波浪变形因素,方程更为合理,5)容易处理波浪破碎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波 折射绕射 非线性弥散 水流 非缓坡地形 底摩擦 波浪破碎
下载PDF
ON LONG-WAVE BREAKING Ⅳ. NUMERICAL RESULTS
18
作者 田纪伟 李鸿雁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This paper is a sequel to Tian’s (1994) preceding paper in which the blow-up theory was sug gested for finding an analytical (as opposed to a numerical) description of long-wave breaking. The pre sent long-wave break... This paper is a sequel to Tian’s (1994) preceding paper in which the blow-up theory was sug gested for finding an analytical (as opposed to a numerical) description of long-wave breaking. The pre sent long-wave breaking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quite well with the author’s previous analytical and theo ret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WAVE BREAKING bottom friction bottom SLOPE RIEMANN INVARIANTS numerical methods
下载PDF
ON LONG-WAVES BREAKING Ⅱ.IN A HALF INFINITE CHANNEL WITH BOTTOM SLOPE
19
作者 田纪伟 楼顺里 +1 位作者 胡敦欣 李鸿雁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15-222,共8页
The propagation of long-waves, such as tidal waves from the coastal oceam into shallow estuarine waters,often produces asymmetries of veolcity and water level in time series resulting in long-wave breaking.Tian (1994)... The propagation of long-waves, such as tidal waves from the coastal oceam into shallow estuarine waters,often produces asymmetries of veolcity and water level in time series resulting in long-wave breaking.Tian (1994)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long-wave breaking in an infinite channel with constant depth,considering nth power bottom friction. This study is for the case of a half infinite channel with bottomslope, taking linear bottom friction into account. The wave breaking time and wave breaking location areestimated and the criteria for long-wave breaking in this particular case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obtainedcan also be e asily applied to the case considering wind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WAVE BREAKING bottom friction bottom SLOPE
下载PDF
考虑摩擦的绕岛理论及在印尼贯穿流流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延召 王立伟 +1 位作者 徐腾飞 魏泽勋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7,共10页
基于Godfrey绕岛理论,在正压、线性模型下同时考虑了底摩擦和侧摩擦,得到带有摩擦的绕岛理论。根据两个岛屿的经向长度不同,将其分为3种情况;通过积分动量方程,分别得到了各自的带有摩擦的岛屿流函数解析解,从而得到两岛屿间流量公式。... 基于Godfrey绕岛理论,在正压、线性模型下同时考虑了底摩擦和侧摩擦,得到带有摩擦的绕岛理论。根据两个岛屿的经向长度不同,将其分为3种情况;通过积分动量方程,分别得到了各自的带有摩擦的岛屿流函数解析解,从而得到两岛屿间流量公式。当忽略侧摩擦或底摩擦中的一个时,可得Wajsowicz的带有摩擦的绕岛理论。利用CCMP的风场数据,计算了印尼贯穿流的流量,通过比较发现,当只考虑侧摩擦时,流量会增加;当只考虑底摩擦时,流量会减少;当同时考虑底摩擦和侧摩擦时,流量会减少,减少的幅度较只考虑底摩擦时更大。与不考虑摩擦时相比,同时考虑摩擦和侧摩擦时的流量减少量不超过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摩擦 底摩擦 印尼贯穿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