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多基因聚合恢复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潘晓飚 陈凯 +7 位作者 张强 黄善军 谢留杰 李美 孟丽君 徐正进 徐建龙 黎志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82-1593,共12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鉴定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三黄占2号的抗稻瘟病主基因Pi-GD-1(t)、Pi-GD-2(t)和主效QTL GLP8-6(t)(分别简称G1、G2和G8)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导入到明恢86、蜀恢527和浙恢7954等3个骨干中籼恢复系,通过复交进...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鉴定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三黄占2号的抗稻瘟病主基因Pi-GD-1(t)、Pi-GD-2(t)和主效QTL GLP8-6(t)(分别简称G1、G2和G8)及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导入到明恢86、蜀恢527和浙恢7954等3个骨干中籼恢复系,通过复交进行基因聚合,获得5个带有抗稻瘟病兼抗白叶枯病的双基因或多基因聚合系明恢86-G1-G2-Xa23、蜀恢527-G2-Xa23、明浙-G2-G8-Xa23-1、明浙-G2-G8-Xa23-2和明浙-G1-G2-G8-Xa23。以上5个抗病基因聚合改良系对稻瘟病的抗谱与抗源品种相仿或更宽,改良系和与不育系II-32A配制的测交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谱与供体亲本IRBB23一致,测交种在不接种白叶枯病菌条件下的产量和结实率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相仿,但在接种条件下带有Xa23基因的恢复系及测交种的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明显优于原来的恢复系及相应杂交种。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和抗白叶枯基因Xa23在不同恢复系背景下的抗性表达完全,对恢复系稻瘟病以及白叶枯病改良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性改良 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抗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徐建龙 王汉荣 +1 位作者 林贻滋 奚永安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0-335,共6页
分析了Hashikalmi,Dular和90IRBBN44三个抗源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S-103菌株和白叶枯病P1菌系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Hashikalmi和Dular对S-103的抗性均由2对隐性基因所控制,... 分析了Hashikalmi,Dular和90IRBBN44三个抗源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S-103菌株和白叶枯病P1菌系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Hashikalmi和Dular对S-103的抗性均由2对隐性基因所控制,90IRBBN44则带有1对隐性抗性基因。经等位性测定表明,Hashikalmi和Dular的2对基因中至少有1对是等位的,但它们与90IRBBN44的1对基因均不等位。3个抗源品种对P1的抗性都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与xa-5等位。连锁遗传分析表明,Hashikalmi和Dular对S-103的2对抗细条病基因中的1对与xa-5相连锁,而90IRBBN44的1对抗性基因与xa-5呈独立遗传。本文还就开展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育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白叶枯病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早籼稻空间诱变新品种“浙101”的选育 被引量:21
3
作者 严文潮 孙国昌 +4 位作者 俞法明 吴伟 徐建龙 刘庆龙 金庆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8-400,共3页
早籼“浙924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SP2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育获得早籼突变体“浙101”,在熟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上比原亲本有明显改良。2003-2004年... 早籼“浙924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SP2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育获得早籼突变体“浙101”,在熟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上比原亲本有明显改良。2003-2004年浙江省两年区试平均每公顷产量7189.5 kg,比对照“嘉育293”增产3.7%,表现株型适中,穗、粒、重兼顾,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抗稻瘟病等特点。2002-2004年经浙江省多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联合鉴定,平均叶瘟0.8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2.6%;白叶枯病4级,抗病性比原亲本和对照有显著提高。2005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浙江省第1个通过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成功的早籼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稻区作早籼稻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表明空间诱变同步改良早籼稻多个性状的可能性与有效性,为改良水稻品种的抗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空间诱变 浙101 稻瘟病 白叶枯病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浸种对水稻幼苗白叶枯病抗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向妙莲 付永琦 +2 位作者 何永明 黄友明 曾晓春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9-426,共8页
以温229(感白叶枯病)和嘉早312(抗白叶枯病)为材料,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浸种对水稻幼苗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浸种显著降低了水稻幼苗白叶枯病病情指数,对抗病品种的诱... 以温229(感白叶枯病)和嘉早312(抗白叶枯病)为材料,研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浸种对水稻幼苗接种白叶枯病菌后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浸种显著降低了水稻幼苗白叶枯病病情指数,对抗病品种的诱导效果优于感病品种;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r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等酶活性随MeJA浓度的升高先增强后减弱,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eJA浓度为0.5mmol/L时表现为毒害作用。不同抗性品种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对MeJA浸种响应不同,表明MeJA浸种可有效减轻水稻幼苗白叶枯病的发生,其中,抗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和MDA的下降与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水稻幼苗 白叶枯病 抗氧化酶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早籼稻新品种的改良 被引量:17
5
作者 俞法明 严文潮 +4 位作者 毛雪琴 金庆生 李小华 陈蕾 陆艳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954,共6页
利用卫星搭载2个早籼稻品系浙105和浙207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回收后SP2-SP7逐代选择,以主要农艺经济性状改良为目标,结合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筛选,获得一批突变品系;选用72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5个变异株系与原... 利用卫星搭载2个早籼稻品系浙105和浙207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回收后SP2-SP7逐代选择,以主要农艺经济性状改良为目标,结合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筛选,获得一批突变品系;选用72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5个变异株系与原种对照进行DNA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对水稻品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损伤,SP1表型不分离,SP2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SP3起逐代选择获得农艺经济性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变异株,从中选出得到明显改良的新品系;5个变异株系与原种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SSR多态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空间诱变 性状 稻瘟病 白叶枯病 SSR
下载PDF
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被引量:16
6
作者 严文潮 孙国昌 +3 位作者 徐建龙 俞法明 毛雪琴 金庆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5-419,共5页
早籼浙 92 4 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 ,种子的发芽率及当代植株的性状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 ;SP2 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 早籼浙 92 4 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 ,种子的发芽率及当代植株的性状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 ;SP2 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育成的突变体浙 10 1,在熟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上比原亲本有明显改良 ,2 0 0 1~2 0 0 2年经浙江省多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联合鉴定 ,叶瘟平均级分别为 1.4和 1.7级 ,最高级为 5 .0级 ;穗瘟平均级分别为 1.6和 1.3级 ,最高级为 3.0级 ;抗谱频率分别为 70 %和 6 0 % ;对白叶枯病抗性平均级为 1.4级 ,最高级为 5 .0级。抗病性比原亲本和对照有显著提高。试验表明 ,浙 10 1是一个高抗稻瘟病兼抗白叶枯病的水稻突变体 ,可作为水稻品种改良的新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育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水稻 突变体 浙101品种
下载PDF
无抗性选择标记转AP1基因抗病水稻新品系的选育 被引量:9
7
作者 于恒秀 刘巧泉 +6 位作者 王玲 赵志鹏 徐丽 黄奔立 龚志云 汤述翥 顾铭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73-2379,共7页
为获得无任何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抗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系,将克隆自甜椒的两亲性蛋白AP1基因与潮霉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HPT)分别构建位于同一农杆菌双元载体上的两个独立的T-DNA区中,并经农杆菌介导,将其导入江苏省推广的两个粳稻品种广陵香... 为获得无任何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抗病转基因水稻新品系,将克隆自甜椒的两亲性蛋白AP1基因与潮霉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HPT)分别构建位于同一农杆菌双元载体上的两个独立的T-DNA区中,并经农杆菌介导,将其导入江苏省推广的两个粳稻品种广陵香粳和武香粳9号中,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AP1基因和HPT基因已同时导入受体基因组中,并从共转化植株的自交后代中筛选到了无HPT基因的转AP1基因水稻植株。结合田间农艺性状考察,选育了多个无抗性选择标记基因的纯合转AP1基因水稻新品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转AP1基因水稻对稻白叶枯病的抗性与未转化对照相比有显著提高,部分转基因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未转化对照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病 AP1基因 无抗性选择标记 白叶枯病 纹枯病
下载PDF
三系杂交水稻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景欣 杨祁云 +2 位作者 王慧 曾列先 陈志强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共6页
目前多数三系杂交稻组合抗病性较差,其抗病性受恢复系与不育系的共同影响,提高杂交稻抗性的关键是向三系亲本同步导入抗性基因。目前杂交稻的抗病育种基本立足于常规育种,但常规抗病育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三系亲... 目前多数三系杂交稻组合抗病性较差,其抗病性受恢复系与不育系的共同影响,提高杂交稻抗性的关键是向三系亲本同步导入抗性基因。目前杂交稻的抗病育种基本立足于常规育种,但常规抗病育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三系亲本抗病单基因导入和多基因聚合育种中均取得较大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病育种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水稻 抗病育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西双版纳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蒋桂芝 郭春雷 《热带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10-12,共3页
经鉴定,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为Burkholderia caryophylli、Burkholderiasolanacearum、Pseudomonas sp.、Xanthomonas sp.等4个种。这4种菌的混合侵染力极强,目前在栽培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西双版纳 红掌 细菌性叶疫病 病原菌 症状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高抗白叶枯病系列杂交稻的选育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丁伦友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利用携有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 -7的DV85作原始抗源 ,先与台中本地 1号 (TN1 )杂交 ,育成携有Xa -7基因的中间衍生抗源TD ,再用TD作母本与明恢 6 3进行杂交 ,杂交后代中选择目标个体与明恢 6 3持续多代回交 ,经测交、筛选 ,相继育成携有... 利用携有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 -7的DV85作原始抗源 ,先与台中本地 1号 (TN1 )杂交 ,育成携有Xa -7基因的中间衍生抗源TD ,再用TD作母本与明恢 6 3进行杂交 ,杂交后代中选择目标个体与明恢 6 3持续多代回交 ,经测交、筛选 ,相继育成携有Xa -7基因的高抗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抗恢 6 3、抗恢 98及D2 0 5等 ,分别与珍汕 97A、Ⅱ -32A等配组 ,先后育成了抗优 6 3、抗优 98(Ⅱ优 98)、Ⅱ优 2 0 5等高产、高抗白叶枯病的系列杂交稻新组合 ,并通过了省级审定 ,从而解决了我国杂交水稻不抗白叶枯病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水稻幼苗感染白叶枯病后若干同工酶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叶明志 柯玉琴 +2 位作者 夏怡厚 戴黎明 伍迪明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白叶枯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感染稻苗后,诱导病株叶片PAL活力的增强,感病品种的酶活力上升更为显著.PAL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和各谱带活力在感病后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AL同工酶谱在感病叶片中条数减少。部分酶带活力减... 白叶枯病原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感染稻苗后,诱导病株叶片PAL活力的增强,感病品种的酶活力上升更为显著.PAL和酯酶同工酶谱带和各谱带活力在感病后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AL同工酶谱在感病叶片中条数减少。部分酶带活力减弱,抗性强的品种尤为明显;酯酶同工酶谱,在感病后抗性强的品种,慢速区谱带增加1—2条,抗病和感病品种在该区酶活力均增加.相反,高抗品种在中速和高速区均表现酶活力降低.高抗品种只对强毒力菌株反应灵敏,感病品种被中毒力菌株感染后酶谱出现差异,而被高低毒两菌株感染后的酶谱则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幼苗 感染 叶枯病 同功酶
下载PDF
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对稻瘟病的抗性聚类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夏小东 袁筱萍 +3 位作者 余汉勇 王一平 徐群 魏兴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3,共5页
对203份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对稻瘟病的抗性进行了评价.在这203份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中,抗叶瘟和穗瘟的品种分别占41.38%和78.82%.对供试的16个稻瘟病菌系抗谱在70%以上的品种有28个(13.79%),66.50%的品种抗谱在20%-70%之... 对203份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对稻瘟病的抗性进行了评价.在这203份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中,抗叶瘟和穗瘟的品种分别占41.38%和78.82%.对供试的16个稻瘟病菌系抗谱在70%以上的品种有28个(13.79%),66.50%的品种抗谱在20%-70%之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苗期抗谱与成株期叶瘟抗级相关性极显著(r=-0.362 4,P〈0.000 1),而与穗颈瘟抗级的相关不显著.同时,供试品种叶瘟与穗颈瘟的抗级间的相关性也不显著.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中国稻种资源初级核心种质的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成7类,其中,第3类包括须谷糯等15个品种,抗C、D、E、F群生理小种,抗谱68.8%-87.5%,抗叶瘟和穗颈瘟.而籼稻品种可分为6类,其中,第5类包括桂朝2号等26个品种,高抗E、F、G各群菌株,抗谱为50.0%-87.5%,抗穗颈瘟.以上材料可作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优先利用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种质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军 王海凤 +5 位作者 林枫 郭涛 薛芳 李华东 孙文献 张士永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91-1996,共6页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本文检测了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主要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情况。【方法】选择中国流行的9个白叶枯病菌株及菲律宾的强毒性广谱致病菌株PXO99,利用剪叶法对收集的64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抗性分析。【... 【目的】白叶枯病是水稻上重要的细菌性病害,本文检测了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主要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情况。【方法】选择中国流行的9个白叶枯病菌株及菲律宾的强毒性广谱致病菌株PXO99,利用剪叶法对收集的64个水稻品种(系)进行抗性分析。【结果】生理小种YN24、PXO99、YN1致病力最强,致病率分别达到了95.31%、95.31%、92.19%,致病力最弱的生理小种是YN18,致病率只有3.23%;水稻品种(系)武21621、A130、圣稻740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抗病,C418、K18对10个生理小种都表现感病,其它品种(系)对10个生理小种抗性表现不一。同时,PCR分析表明对10个菌株表现抗病的水稻品种圣稻740可能含有新的抗病基因,是一个潜在的抗病资源。【结论】这些研究结果对指导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性分析 圣稻740
下载PDF
Harpin_(xoo)在水稻中表达提高对白叶枯病不同小种抗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邵敏 李林 +5 位作者 穆东升 肖姗姗 杨秀玲 王宏乐 刘新民 王金生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用剪叶接种法测定10个转hrf1基因水稻株系对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的抗性。所有的转基因系对JXOⅤ和PXO79小种的抗性与受体对照相比显著提高。RT-PCR结果显示,在转化hrf1基因的抗病水稻中,信号传导基因npr1表达明显增强。表明转hrf1基... 用剪叶接种法测定10个转hrf1基因水稻株系对15个水稻白叶枯病菌小种的抗性。所有的转基因系对JXOⅤ和PXO79小种的抗性与受体对照相比显著提高。RT-PCR结果显示,在转化hrf1基因的抗病水稻中,信号传导基因npr1表达明显增强。表明转hrf1基因水稻可能通过激发水稻中信号传导基因的表达,提高对白叶枯病菌不同小种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PIN XOO 转基因水稻 白叶枯病 抗性分析 NPR1基因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Xa23基因改良节水抗旱稻亲本的白叶枯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毅 王加红 +3 位作者 黎良通 张安宁 王飞名 刘国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水稻材料‘CBB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节水抗旱稻保持系‘沪旱1B'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的方式,在后代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将改良的保持系... 以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水稻材料‘CBB23'为供体材料,以优良节水抗旱稻保持系‘沪旱1B'为受体材料,采用杂交和回交的方式,在后代分离群体中利用与Xa23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RM206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同时将改良的保持系与不育系成对回交,通过分子标记检测、田间抗性鉴定和综合农艺性状选择,在BC_3F_5后代株系中获得Xa23基因纯合且表型与‘沪旱1B'相似的株系10份,以及与改良保持系回交3代的纯合不育系材料4份。使用P6菌系采用人工剪叶接种鉴定,发现纯合株系材料明显提高了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节水抗旱稻 抗病品系 白叶枯病
下载PDF
基于时序高光谱和多任务学习的水稻病害早期预测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曹益飞 徐焕良 +3 位作者 吴玉强 范加勤 冯佳睿 翟肇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8-298,共11页
水稻病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病害的早期预测对水稻病害防治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水稻白叶枯病害的预测,连续采集了从接种病菌到早期发病共7 d的白叶枯病害胁迫下的叶片高光谱图像。利用Savitzky-Golay算法对高光谱图像进... 水稻病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水稻病害的早期预测对水稻病害防治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水稻白叶枯病害的预测,连续采集了从接种病菌到早期发病共7 d的白叶枯病害胁迫下的叶片高光谱图像。利用Savitzky-Golay算法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算法提取光谱特征,构建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 MTL)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网络融合的预测模型,对水稻病害发病率和潜伏期进行预测,并利用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对MTL-LSTM模型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PCA和RF可以有效地从高光谱图像中提取光谱特征,降低高光谱数据维度,且基于光谱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优于全波段光谱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建模时间降低约98%。基于时序高光谱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发病率和潜伏期的预测取得了预期效果,基于前10个特征波长构建的WOA-MTL-LSTM模型取得了最优的预测性能,对发病率和潜伏期预测测试集的R^(2)分别为0.93和0.85,RMSE分别为0.34和2.12,RE分别为0.33%和1.21%。通过WOA算法可以提升MTL-LSTM的预测性能,对发病率和潜伏期预测的R^(2)均提升0.05。研究结果表明RF提取高光谱特征能有效表征全波段光谱,基于时序高光谱的WOA-MTL-LSTM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白叶枯病害发病率和潜伏期,为水稻白叶枯病害的预防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害早期预测 时序高光谱 多任务学习 白叶枯
下载PDF
水稻对细菌性病害的抗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7
作者 叶明志 王树彬 +1 位作者 高汉芳 夏怡厚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0-55,共6页
对抗性反应不同的水稻品种接种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幼苗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片的PPO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的抗性无关;在接菌叶,抗病品种的酶活性与对照接近,个别品种增加明显,而感病品种... 对抗性反应不同的水稻品种接种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幼苗叶片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叶片的PPO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的抗性无关;在接菌叶,抗病品种的酶活性与对照接近,个别品种增加明显,而感病品种酶活力明显下降。抗性反应不同品种接种白叶枯病菌后PPO的变化趋势不因土壤中N肥的变化而改变。同一品种对白叶枯病菌不同毒力菌株和两种病害的反应与品种和病原的表型特征有关。因此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可将苗期叶片接菌后的PPO的变化,作为筛选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一个辅助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条斑病 抗性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化学防治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种藏文 王长方 +2 位作者 卢学松 肖锋 余永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2期29-32,共4页
鉴于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病原菌属不同致病变种,为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收集国内外5种农药,分别对其进行防治试验。平皿抑菌试验结果,40%多丰农和90%乙霜青对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病原菌产生抑菌作用,抑菌环宽度分别为10... 鉴于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病原菌属不同致病变种,为减少用药的盲目性,收集国内外5种农药,分别对其进行防治试验。平皿抑菌试验结果,40%多丰农和90%乙霜青对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病原菌产生抑菌作用,抑菌环宽度分别为10mm和3mm。3a室内盆栽测定结果,多丰农对细条病和白叶枯病平均药效分别为66.19%和66.29%;乙霜青防治细条病效果为57.72%~63.85%,高于叶青双防效(41.14%~54.34%),差异显著;叶青双对白叶枯病的防效为63.90%~74.54%,高于乙霜青防效(47.70%~57.48%),差异显著;加瑞农和可杀得对水稻细条病和白叶枯病效果均差。1993~1994年田间小区试验结果,乙霜青防治细条病的防效比叶青双高出17.4~38.4个百分点。小区及示范结果表明,乙霜青是一种防治细条病的有效药剂,始病期(病指在5以下)施药,防效可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细条病 化学防治 试验
下载PDF
水稻抗稻瘟病和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品系抗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锦江 肖友伦 +1 位作者 孟秋成 肖国樱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6,共8页
以Moroberekan和Tetep为稻瘟病抗性基因供体,镇恢084和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供体进行杂交和复交,通过系谱法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选育出5个农艺性状良好且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系08F039-7-2、08F039-1... 以Moroberekan和Tetep为稻瘟病抗性基因供体,镇恢084和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供体进行杂交和复交,通过系谱法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选育出5个农艺性状良好且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系08F039-7-2、08F039-11-2、08F014-2-1、08F017-15-1和A6-20-2。对这些品系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聚合Xa4、Xa7和Pi157的08F039-7-2和08F039-11-2高抗白叶枯病,08F039-7-2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抗和中抗,08F039-11-2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聚合Xa21和Pi-ta的08F014-2-1和08F017-15-1中抗白叶枯病,08F014-2-1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高抗和抗,08F017-15-1的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分别为抗和中抗;聚合Xa7、Xa21、Pi157和Pi-ta的A6-20-2高抗白叶枯病,叶瘟和穗颈瘟抗性均为中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鉴定
原文传递
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白叶枯病发生区种植表现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应俊杰 余山红 +3 位作者 项加青 朱贵平 徐丹亭 王会福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53,共4页
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极难防治,为筛选出适合在白叶枯病发生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抗性品种,选择仙居县主栽的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下各镇病区开展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甬优12号和浙优18在药剂防控的条件下表现较好,病叶率低于80%、病情指数15.... 水稻白叶枯病一旦发生极难防治,为筛选出适合在白叶枯病发生区种植的杂交水稻抗性品种,选择仙居县主栽的7个杂交水稻品种,在下各镇病区开展小区试验。结果显示,甬优12号和浙优18在药剂防控的条件下表现较好,病叶率低于80%、病情指数15.0左右,产量达到10.50 t/hm^(2)以上,相对适合在病区种植;中浙优8号(CK)表现极感病,产量损失严重,不适合在病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白叶枯病 防治 品种抗性 产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