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等环境因子对太湖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亚超 徐恒省 +4 位作者 王国祥 李继影 刘孟宇 孙艳 景明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为探索太湖主要水华藻类(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在多种环境因子作用下的生长变化机理,在实验室内对部分水华藻类(微囊藻、鱼腥藻)进行分离培养,研究氮、磷、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水华藻类生长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水温(30℃)是微囊藻的最... 为探索太湖主要水华藻类(微囊藻与水华鱼腥藻)在多种环境因子作用下的生长变化机理,在实验室内对部分水华藻类(微囊藻、鱼腥藻)进行分离培养,研究氮、磷、温度等环境因子对水华藻类生长增殖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水温(30℃)是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随着氮、磷浓度的提高,微囊藻的生长速率加快;低磷是鱼腥藻生长的限制因子。同时,通过野外测定的各项指标发现,当藻类密度较低时,其与总氮、总磷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微囊藻 鱼腥藻 蓝藻水华
下载PDF
温度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鱼腥藻(Anabaena sp.)生长及胞外有机物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菲菲 冯慕华 +2 位作者 尚丽霞 何延召 李文朝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0-788,共9页
以巢湖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鱼腥藻(Anabaena sp.)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35、25和10℃)对这两种藻生长特性和胞外有机物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铜绿微囊藻和鱼腥藻的藻细胞密度、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胞外有... 以巢湖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鱼腥藻(Anabaena sp.)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温度(35、25和10℃)对这两种藻生长特性和胞外有机物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铜绿微囊藻和鱼腥藻的藻细胞密度、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胞外有机物浓度影响显著.25℃是铜绿微囊藻和鱼腥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最高细胞密度分别达到3.12×107cells/ml和2.03×107cells/ml.不同温度下两种藻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特征,证实了高温对鱼腥藻生长的抑制和低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胞外有机物释放总量受蓝藻生物量和单位细胞有机物释放速率的影响.铜绿微囊藻的溶解性有机碳和胞外总多糖释放量在25℃最高,最大值分别为49.28和38.46 mg/L;而鱼腥藻在35℃时释放量最高,最大值分别为45.82和40.60 mg/L;10℃条件抑制了两种藻的生长及胞外有机物的释放.鱼腥藻胞外多糖含量在35℃培养条件下最高,而铜绿微囊藻在10℃条件下最高,说明不利的生长条件会促进蓝藻胞外多糖的分泌.三维荧光图谱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和鱼腥藻胞外有机物以类蛋白质和类腐殖酸为主,温度主要影响藻细胞胞外有机物浓度,而对有机物种类组成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 碱性磷酸酶活性 胞外多糖 温度 巢湖 anabaena sp.
下载PDF
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立红 王晓洁 +2 位作者 钟旭升 冯培勇 李小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讨鱼腥藻藻蓝蛋白(AnabaenaPhycocyaninAPC)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APC在体外的(1)总抗氧化能力;(2)抑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3)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4)在其作用下的小鼠肝组织... 目的:探讨鱼腥藻藻蓝蛋白(AnabaenaPhycocyaninAPC)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APC在体外的(1)总抗氧化能力;(2)抑制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3)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4)在其作用下的小鼠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一定浓度范围内不同纯度的APC均有总抗氧化能力,能清除O2·和·OH及抑制MDA的生成,且呈现一定剂量关系。结论:AP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藻蓝蛋白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氯化钠影响下蓝藻Anabaena 7120的固氮活性和去铵阻抑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因 方大惟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39-245,共7页
正常培养液中NaCl浓度增高时,蓝藻固氮活性明显下降,去铵阻抑速率也减慢。NaCl浓度越高,阻抑程度越大。如果NaCl浓度过高,固氮酶活性即完全丧失,铵阻抑效应也不能消除。低光照度、光合抑制剂、O_2、N_2以及N_2+CO_2都加剧高浓度NaCl对... 正常培养液中NaCl浓度增高时,蓝藻固氮活性明显下降,去铵阻抑速率也减慢。NaCl浓度越高,阻抑程度越大。如果NaCl浓度过高,固氮酶活性即完全丧失,铵阻抑效应也不能消除。低光照度、光合抑制剂、O_2、N_2以及N_2+CO_2都加剧高浓度NaCl对蓝藻固氮酶活性和去铵阻抑的阻抑,而外源蔗糖、H_2和H_2+O_2则有一定程度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氯化钠 固氮作用 蓝藻
下载PDF
千岛湖藻类及相关环境因子多元线性回归和鱼腥藻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雅燕 吴志旭 朱溆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文章以千岛湖 1998~ 2 0 0 1年连续监测资料为基础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 ,以水温等 7项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藻类细胞密度、鱼腥藻细胞密度作回归统计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初步建立千岛湖蓝藻鱼腥藻细胞密度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 ,水... 文章以千岛湖 1998~ 2 0 0 1年连续监测资料为基础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 ,以水温等 7项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藻类细胞密度、鱼腥藻细胞密度作回归统计 ,建立多元回归方程 ,初步建立千岛湖蓝藻鱼腥藻细胞密度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 ,水温和溶解氧是千岛湖藻类细胞密度的显著相关因子 ,在控制蓝藻鱼腥藻方面 ,削减入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 环境因子 千岛湖 多元线性回归 鱼腥藻 预测模式
下载PDF
鱼腥藻1017株的混合营养型生长 被引量:14
6
作者 金传荫 宋立荣 黎尚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鱼腥藻1017株混合营养型生长有其特点,外源葡萄糖对生长的刺激不仅在低光强(800lx),而且在高光强(7000lx)也表现出来。其混合营养型生长速率在80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葡萄糖浓度5... 鱼腥藻1017株混合营养型生长有其特点,外源葡萄糖对生长的刺激不仅在低光强(800lx),而且在高光强(7000lx)也表现出来。其混合营养型生长速率在800-7000l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葡萄糖浓度5-20mmol/L范围内随外源葡萄糖浓度增加而增加。鱼腥藻1017株混合营养型生长与光能自养生长相比,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对数生长期延长,收获物浓度显著增高,生物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蓝藻 生长 混合营养型生长
下载PDF
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静 韦玉春 +2 位作者 王国祥 程春梅 夏晓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7-1301,共5页
以藻蓝蛋白标准品和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鱼腥藻为参照,于2011年春、夏、秋三季在太湖采集75个水样,分析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及其与标准品、单一藻种光谱特征的区别和联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 以藻蓝蛋白标准品和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鱼腥藻为参照,于2011年春、夏、秋三季在太湖采集75个水样,分析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及其与标准品、单一藻种光谱特征的区别和联系。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藻蓝蛋白的吸收光谱形态可根据500~700 nm的吸收峰个数划分为无峰型、单峰型和双峰型三类。无峰型光谱在500~700 nm间变化平缓,620 nm附近无藻蓝蛋白的特征吸收峰出现。根据300~450 nm的吸收差异,无峰型可划分为无峰Ⅰ和无峰Ⅱ两个亚类。峰型Ⅰ仅在260 nm附近出现吸收峰,250~800 nm的谱型更接近于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 );峰型Ⅱ在260和330 nm处均有吸收峰出现。单峰型光谱在620 nm的藻蓝蛋白特征吸收峰明显,受藻种差异和提取纯度的影响,其在250~300,300~450和500~700 nm的吸收峰出现位置和峰值比与标准品、单一藻种不同。双峰型光谱在620和670 nm附近各具一个吸收峰,同时在350~450 nm出现吸收肩,兼具藻蓝蛋白和叶绿素复合蛋白的吸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吸收光谱 太湖水体 铜绿微囊藻 鱼腥藻 藻种识别
下载PDF
两种蓝藻超低温保存抗冻保护剂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闫立强 赵树仁 +1 位作者 程爱华 王起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以两种蓝藻为试材,对影响超低温(液氮温度-196℃)保存成活率的保护剂及其配比进行了探讨,发现非渗透保护剂(蔗糖)比渗透性保护剂(DMSO)效果好,混和保护剂与单一蔗糖为保护剂的处理效果未见区别,由两种方法所测成活率看鱼腥藻(Anabaena s... 以两种蓝藻为试材,对影响超低温(液氮温度-196℃)保存成活率的保护剂及其配比进行了探讨,发现非渗透保护剂(蔗糖)比渗透性保护剂(DMSO)效果好,混和保护剂与单一蔗糖为保护剂的处理效果未见区别,由两种方法所测成活率看鱼腥藻(Anabaena sp.)比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的抗寒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保存 抗冻保护剂 鱼腥藻 钝顶螺旋藻 抗冻性
下载PDF
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提取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立红 邹宁 +3 位作者 孙东红 史亚丽 王国政 常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以鱼腥藻 (Anabeana)为材料 ,利用超声波进行细胞破壁 ,采用正交试验 ,从中选出最优工艺条件 ,即原料重 (鲜重 ) 8倍体积的磷酸缓冲液 ,超声波功率 6 0 0W ,作用 9min后 ,静止 30min ,藻蓝蛋白释放完全 ,饱和度为 4 0 %的硫酸铵使藻蓝... 以鱼腥藻 (Anabeana)为材料 ,利用超声波进行细胞破壁 ,采用正交试验 ,从中选出最优工艺条件 ,即原料重 (鲜重 ) 8倍体积的磷酸缓冲液 ,超声波功率 6 0 0W ,作用 9min后 ,静止 30min ,藻蓝蛋白释放完全 ,饱和度为 4 0 %的硫酸铵使藻蓝蛋白盐析的效果较好 ,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测定表明 ,所提藻蓝蛋白分别在 6 5 1 6nm和 6 96 6nm处有明显特征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特征吸收峰 倍体 鱼腥藻 缓冲液 效果 超声波 细胞破壁 荧光光谱 盐析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自来水嗅味事件成因分析及应急处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旭东 张学博 +2 位作者 刘畅 刘旭 谭浩强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46-49,共4页
2016年6月,滨海新区部分地区自来水出现嗅味异常问题,经过对水源水和自来水水质的检测分析,确定了致嗅物质为土臭素,且释放土臭素的藻类为鱼腥藻。试验结果表明,水源水中的土臭素主要存在于鱼腥藻细胞内,但在出厂水中,大部分的土臭素已... 2016年6月,滨海新区部分地区自来水出现嗅味异常问题,经过对水源水和自来水水质的检测分析,确定了致嗅物质为土臭素,且释放土臭素的藻类为鱼腥藻。试验结果表明,水源水中的土臭素主要存在于鱼腥藻细胞内,但在出厂水中,大部分的土臭素已被释放到水中,且呈溶解态。针对土臭素的应急处理,采用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当取水口距离水厂位置较远时,建议在取水口附近和水厂进水口均投加活性炭;当取水口距离水厂位置较近时,建议在取水口附近或水厂进水口投加活性炭。自6月19日,在事发地区取水口上游投加10 mg/L的粉末活性炭,并在水厂进水口处二次投加5 mg/L的粉末活性炭,6月20日,出厂水基本上无异味,用户投诉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嗅味 土臭素 鱼腥藻 应急处理
原文传递
高温强太阳光照条件下蓝藻水华形成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小冬 秦伯强 高光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357-361,共5页
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尤其是蓝藻水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湖泊中都有发生,但富营养化和水面藻类水华出现之间没有等同关系. 目前人们对水华形成机制还不是很了解,对水华的具体形成过程也不是很清楚,因此若能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没有形成水面水... 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尤其是蓝藻水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湖泊中都有发生,但富营养化和水面藻类水华出现之间没有等同关系. 目前人们对水华形成机制还不是很了解,对水华的具体形成过程也不是很清楚,因此若能通过一定的途径使没有形成水面水华的富营养水体出现水面水华就对水华形成机制的研究很有意义. 实验选用高温季节里,于 2007 年 8 月 28 日将室外塑料蓝桶中培育的浮游植物丰富的天然水体—其中含有类颤藻鱼腥藻但其并不占据优势,引入到无色透明玻璃瓶中. 实验初始水体的 chl-a、TN 和 TP 依次为 615.20mg?m-3、9.144mg?L-1和 0.453mg?L-1. 2007 年 8 月 29 日对各处理进行营养盐的梯度添加,添加的营养盐为 KNO3和 KH2PO4. 共有 4 个营养盐添加梯度,添加的 N/P(质量比)为 7:1,其中添加的 N 的梯度为(mg?L-1):0,0.5,1.0 和 2.0. 实验过程中测定了水温、光合有效辐射、氮磷营养盐、叶绿素 a 和浮游植物种类的数量变化. 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各处理的营养盐和 chl-a 含量均比开始时有下降,同时各处理中水面出现了类颤藻鱼腥藻水华,且类颤藻鱼腥藻的数量随处理中营养盐添加量的增多而升高. 这说明了含有少量鱼腥藻的高chl-a含量的天然水体在高温季节引入到透明玻璃容器中后能形成水表面鱼腥藻水华,玻璃容器中的高温强光照条件和营养盐的添加能促进鱼腥藻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本实验利用小玻璃容器,排除了鱼类、风浪、底泥等多个因素的影响,集中关注营养盐添加和高温强光照因子,成功重现了蓝藻表面水华的发生. 营养盐添加水平与浮游植物种间竞争并导致水体表面水华发生之间的关系在此实验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虽然本实验不能揭示蓝藻水华形成的具体机制,但为蓝藻水华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而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营养盐 水华 高温 强太阳光照
下载PDF
鱼腥藻毒素(Anatoxins)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道孝 肖军华 +2 位作者 裴承新 陈常英 陈冀胜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7-52,共6页
综述鱼腥藻毒素的药理与化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鱼腥藻毒素 蓝细菌 蓝绿藻 鱼腥藻
下载PDF
1株溶藻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溶鱼腥藻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三华 张奇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3-588,共6页
从淡水湖泊(武汉东湖)水样中成功筛选出1株具有溶藻特性的细菌,编号为A01.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A01形态为杆状,长约1.5μm,宽约0.45μm,无鞭毛结构.革兰氏染色及16S rDNA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呈革兰氏阴性,属于不动杆菌属(A... 从淡水湖泊(武汉东湖)水样中成功筛选出1株具有溶藻特性的细菌,编号为A01.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株A01形态为杆状,长约1.5μm,宽约0.45μm,无鞭毛结构.革兰氏染色及16S rDNA的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呈革兰氏阴性,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溶藻实验结果表明,菌株A01能有效溶解鱼腥藻(Anabaena eucompacta),向对数生长的鱼腥藻藻液中加入A01培养上清或菌体、并培养7 d后,鱼腥藻培养液的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77%和61%.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与菌株A01的培养上清共培养3 d后的鱼腥藻细胞几乎都被破坏,而与菌体共孵育5 d后的鱼腥藻细胞才有明显裂解.这些结果表明,不动杆菌菌株A01的溶藻作用主要与其培养上清中的有效成分有关,不动杆菌菌株A01可分泌能有效溶解鱼腥藻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环境 溶藻菌 水华 鱼腥藻 16SrDNA
原文传递
新型农药单嘧磺隆、单嘧磺酯对鱼腥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裴红艳 薛维纳 +2 位作者 杜志香 沈建英 陈德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两种新型农药单嘧磺隆、单嘧磺酯是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采用生物测试中光合抑制率的方法来研究两种新型农药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这两种新型农药在低浓度时就已经对鱼腥藻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其EC50值分别为8.46×10-... 两种新型农药单嘧磺隆、单嘧磺酯是新型磺酰脲类化合物.采用生物测试中光合抑制率的方法来研究两种新型农药对藻类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表明,这两种新型农药在低浓度时就已经对鱼腥藻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其EC50值分别为8.46×10-3,7.46×10-4,5.89×10-3; 6.67×10-4,5.00×10-3,5.59×10-3mg/L.实验所用3种鱼腥藻在两种新型农药影响下,浓度越高光舍抑制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嘧磺隆 单嘧磺酯 鱼腥藻 光合作用 毒性
下载PDF
鱼腥草的食用开发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邹光友 《绵阳农专学报》 1989年第3期39-42,共4页
本文进行了鱼腥草茶、鱼腥草酒、鱼腥草饮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鱼腥草有综合开发价值。
关键词 鱼腥草 折耳根 饮料
下载PDF
低温对氯化钠胁迫下蓝藻固氮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因 方大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7-52,共6页
低温加剧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营养液中氯化钠浓度增高时,抑制程度更甚.能源受限(暗处理和加抑制剂时的光合受抑,N_2和Ar的厌氧下呼吸代谢受阻)和氧下固氮酶受到伤害时,低温处理使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进一步加剧.在能源和还原剂供... 低温加剧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营养液中氯化钠浓度增高时,抑制程度更甚.能源受限(暗处理和加抑制剂时的光合受抑,N_2和Ar的厌氧下呼吸代谢受阻)和氧下固氮酶受到伤害时,低温处理使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进一步加剧.在能源和还原剂供应,合成固氨酶蛋白的物质基础(如CO_2和N_2的加合).光合作用正常进行的条件得到改善和保证,以及供应CO_2、外源蔗糖和氮氧加合时,低温加剧氯化钠对蓝藻固氮的抑制程度明显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藻 低温 氯化钠胁迫 固氮
下载PDF
中国鱼腥藻属的八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丽 虞功亮 李仁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7-923,共7页
目前,全世界共报道100多种鱼腥藻,中国只记录了40余种,而且一些种类的描述仍比较模糊。近期,在湖北、云南、广东、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多种鱼腥藻,其中有8种是中国尚未报道的新记录种,分别是:近亲鱼... 目前,全世界共报道100多种鱼腥藻,中国只记录了40余种,而且一些种类的描述仍比较模糊。近期,在湖北、云南、广东、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北京等地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多种鱼腥藻,其中有8种是中国尚未报道的新记录种,分别是:近亲鱼腥藻Anabaena affinis Lemmermann 1897、浮游鱼腥藻Anabaena planctonica Brunnthaler1903、凯氏鱼腥藻Anabaena kisseleviana Elenkin 1938、束丝鱼腥藻Anabaena aphanizomenioides Forti 1912、伯氏鱼腥藻Anabaena bergii Ostenfeld 1908、乌克兰鱼腥藻Anabaena ucrainica(Schkorb.)Watanabe 1996、大湖鱼腥藻Anabaenaoumiana Watanabe 1996和真紧密鱼腥藻Anabaena eucompactaLi et Watanabe 1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门 鱼腥藻属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pepc gene expression in Anabaena sp. PCC 7120 and its effects on cyclic electron flow around photosystem I and tolerances to environmental stresses 被引量:4
18
作者 Xiao-Hui Jia Peng-Peng Zhang +4 位作者 Ding-Ji Shi Hua-Ling Mi Jia-Cheng Zhu Xi-Wen Huang Pei-Min 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68-476,共9页
Since pepc gene encoding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ase) has been cloned from Anabaena sp. PCC 7120 and other cyanobacteria, the effects of pepc gene expression on photosynthesi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yet... Since pepc gene encoding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ase) has been cloned from Anabaena sp. PCC 7120 and other cyanobacteria, the effects of pepc gene expression on photosynthesi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yet.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mutants containing either upregu-lated (forward) or downregulated (reverse) pepc gene in Anabaena sp. PCC 7120. Results from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 Western blot and enzyma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PEPC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reverse mutant compared with the wild type, and that of the forward mutant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Interestingly, the net photosynthesis in both the reverse mutant and the forward mutant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ild type, but dark respiration was decreased only in the reverse mutant. The absorbance changes of P700 upon saturation pulse showed the photosystem I (PSI) activity was inhibited, as reflected by Y(I), and Y(NA) was elevated, and&amp;nbsp;dark reduction of P700t was stimulated, indicating enhanced cyclic electron flow (CEF) around PSI in the reverse mutant. Additional y, the reverse mutant photosynthe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wild type in low temperature, low and high pH, and high salinity, and this implies increased tolerance in the reverse mutant through downregulated pepc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baena sp. PCC 7120 cyclic electron flow pepc gene PHOTOSYNTHESIS TOLERANCE
原文传递
Construction of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α)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a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凤龙 施定基 +14 位作者 商之狄 邵宁 徐旭东 钟泽璞 张宏斌 吴锦银 王捷 江悦华 赵树进 林晨 张雪艳 吴旻 彭国宏 张海霞 曾呈奎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9年第1期25-33,共9页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a)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a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was reported. The 700-bp hTNF cDNA fragments have be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of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a)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a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was reported. The 700-bp hTNF cDNA fragments have been recovered from plasmid pRL-rhTNF, then inserted downstream of the promoter PpsbA in the plasmid pRL439. The resultant intermediary plasmid pRL-TC has further been combined with the shuttle vector pDC-8 to get the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pDC-TNF. The expression of the rhTNF gene in Escherichia coli has been analyzed by SDS-PAGE and thin-layer scanning,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ressed TNF protein with these two vectors is 16.9 percent (pRL-TC) and 15.0 percent (pDC-TNF) of the total proteins in the cells, respectively, while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NF gene in plasmid pRL-rhTNF is only 11.8 percent. Combine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conjugal and helper plasmids, pDC-TNF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Anabaena sp PCC 7120 by triparental conjugative transfer, and the stable transgenic strain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roduced plasmid pDC-TNF in recom-binant cyanobacterial cell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the results of the agarose electrophoresis with the extracted plasmid samples and Southern blotting with α-32P labeled hTNF cDNA probes, while the expression of the hTNF gene in Anabaena sp. PCC 7120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Western blotting with extracted protein samples and human TNF-alpha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e cytotoxicity assays using the mouse cancer cell line L929 proved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TNF in the crude extracts from the transgenic cyanobacterium Anabaena sp. PCC 7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hTNF-α) anabaena sp. PCC 7120 SHUTTLE EXPRESSION vector triparental conjugative transfer Southern and Western blottings cytotoxicity.
原文传递
培养基中几种重要营养元素对Anabaena sp.strain PCC 7120及Synechocystis sp.strain PCC 6803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良春 张巨源 +1 位作者 王莉 陈雯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24,共8页
配制KNO3、KHCO3、NaHCO3、FeNa2-EDTA及Na2S2O3营养盐培养液,并按一定浓度添加至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获得含有不同营养素、不同浓度的液体及固体培养基,检测无机氮(NO-3)、无机碳(HCO-3)、Fe及Na2S2O3对集胞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str... 配制KNO3、KHCO3、NaHCO3、FeNa2-EDTA及Na2S2O3营养盐培养液,并按一定浓度添加至液体或固体培养基中,获得含有不同营养素、不同浓度的液体及固体培养基,检测无机氮(NO-3)、无机碳(HCO-3)、Fe及Na2S2O3对集胞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strain PCC 6803和鱼腥蓝细菌Anabaenasp.strain PCC 7120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胞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strain PCC 6803在10mmol/L硝酸盐生长较好,鱼腥蓝细菌Anabaena sp.strain PCC 7120在2mmol/L硝酸盐生长较好。不同浓度KHCO3及NaHCO3都会对蓝细菌的生长产生影响,可能是因为盐离子发挥了主要作用。此外,2种蓝细菌在10mmol/L Na2S2O3中生长较好,不同浓度的铁盐对蓝细菌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在10μmol/L铁盐中生长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细菌 培养基 营养元素 鱼腥蓝细菌 集胞蓝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