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测及耐药机制分析 被引量:73
1
作者 黄彬 陈茶 +1 位作者 汤晓丽 蓝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Ⅰb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采用K-B法检测细...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耐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与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ac(6′)-Ⅰb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采用K-B法检测细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耐药基因qnrS、qnrA、qnrB、qepA和aac(6′)-Ⅰb。结果 25株耐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肺炎克雷伯菌中,12株(48.0%)检出aac(6′)-Ⅰb基因,7株(28.0%)检出qnrS基因,4株(16.0%)检出qnrB基因,未检出qnrA和qepA基因,其中1株同时检出qnrS和qnrB基因,qnr基因总的阳性率为40.0%;有6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存在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50.0%)。结论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携带aac(6′)-Ⅰb和qnrS、qnrB耐药基因,qnr基因的携带率高达4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主要由aac(6′)-Ⅰb引起,单株菌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基因,从而介导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绿脓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植志全 何志恒 +4 位作者 江鹏 马劲光 江广添 许海鸥 邹惠锋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1-1214,共4页
目的明确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8株绿脓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 目的明确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耐药绿脓假单胞菌各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存在状况。方法采用MicroScan微生物鉴定系统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18株绿脓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酶基因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型及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结果该18株菌呈现多重耐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0%~72.2%之间,对其他抗绿脓假单胞菌药物耐药率在16.7%~83.3%之间;14株(77.8%)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Ⅱ、aac(3)Ⅱ、ant(3")Ⅰ、aac(6')Ⅰ、ant(2")Ⅰ、aac(3)Ⅰ、aac(3)Ⅲ、aph(3')Ⅵ和aac(3)Ⅳ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50.0%、38.9%、38.9%、33.3%、27.8%、11.1%、5.6%、5.6%和0;13株(72.2%)检出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TEM、DHA、IMP和OX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55.6%、27.8%、22.2%和11.1%,SHV、PER、VER、GES和VIM基因阴性,3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结论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绿脓假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携带率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抗药性 多重耐药 Β内酰胺酶类 抗生素类 氨基糖苷 基因
原文传递
冬虫夏草防治氨基糖甙肾毒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黎磊石 郑丰 +4 位作者 刘志红 周虹 杨俊伟 庄永泽 许瑞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33-737,共5页
为阐明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对氨基糖甙肾毒性损伤的防治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庆大霉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接受虫草治疗的大鼠尿NAG酶、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和保钠功能优于对照组。离体肾灌... 为阐明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对氨基糖甙肾毒性损伤的防治作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庆大霉素急性肾损伤模型中,接受虫草治疗的大鼠尿NAG酶、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肾小球滤过和保钠功能优于对照组。离体肾灌注(IPK)研究证明,虫草可提高IPK代谢率,增加肾小球滤过,保护肾小管正常运转。此外虫草还可减轻体外培养的肾小管细胞对庆大霉素损伤的易感性。虫草作用的机理可能包括:(1)拮抗氨基糖甙所致肾脏氧耗下降,提高肾小管Na+-K+-ATP酶活力;(2)减轻氨基糖甙溶酶体损伤和脂质过氧化损伤;(3)降低组织钙含量;(4)通过诱导肾小管细胞c-myc基因表达,以及对损伤状态下肾内肾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调节的保护,促进肾小管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氨基糖甙 冬虫夏草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对肾毒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6
4
作者 郑丰 田劲 黎磊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88-291,共4页
为了系统地研究冬虫夏草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所造成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动态观察了血肌酐、尿素氮、尿溶菌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肾脏病理的变化。首次证明冬虫夏草治疗可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程度,并可... 为了系统地研究冬虫夏草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所造成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动态观察了血肌酐、尿素氮、尿溶菌酶、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以及肾脏病理的变化。首次证明冬虫夏草治疗可明显减轻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程度,并可促使肾衰大鼠的肾功能损伤提早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其减轻肾小管细胞溶酶体毒性损伤,保护细胞膜Na^+-K^+-ATP酶和减少细胞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肾毒性 肾衰竭
下载PDF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线粒体DNA1555G点突变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袁慧军 姜泗长 +4 位作者 杨伟炎 郭维维 曹菊阳 杨卫平 戴朴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考察1555G点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的对应关系,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3个有明确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的母系遗传耳聋家系13人(包括聋人和听力正常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线... 目的考察1555G点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的对应关系,建立相应的基因诊断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3个有明确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的母系遗传耳聋家系13人(包括聋人和听力正常者)的外周静脉血标本,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线粒体DNA,Alw26I限制性内切酶分析、DNA斑点杂交和DNA序列分析检测1555G点突变。结果家系1和3的7份样品均为1555G点突变阳性,家系2的6份样品为1555G点突变阴性。结论发现1个1555G点突变阴性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说明线粒体DNA1555G点突变不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遗传易感性唯一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障碍 DNA突变 线粒体 氨基糖苷 抗生素 突变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6
作者 胡小莉 刘绍璞 +1 位作者 罗红群 何佑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6-321,共6页
对近20年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析方法的进展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微生物法、分光光度法、发光分析法、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共振瑞利散射法以及其他一些分析方法。引用文献79篇。
关键词 氨基糖苷 抗生素 分析方法 评述
下载PDF
滂胺天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江虹 刘绍璞 +1 位作者 胡小莉 杨季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2-74,共3页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53×104、1.12×104、1.47×104L/(mol·cm)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20~622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0、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41×104、1.43×104、2.42×104L/(mol·cm)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 ,ε值分别为2.94×104、2.55×104、3.89×104L/(mol·cm) ;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滂胺天蓝 抗生素 氨基糖苷 显色反应 分析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抗生素类药物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5
8
作者 汤雨晴 叶倩 郑维义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9年第4期295-301,共7页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始,抗生素已经彻底改变了医学领域。基于青霉素的成功,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发现各类有效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它们每年挽救了数... 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始,抗生素已经彻底改变了医学领域。基于青霉素的成功,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发现各类有效的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它们每年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甚至被用于传染病的预防。然而,日益突出的耐药性使我们陷入了困境,许多抗生素甚至对最简单的感染都不再有效,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通过介绍上述抗生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四环素类 大环内酯类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产DHA-1型AmpC酶和TEM-1型β-内酰胺酶及携带Ⅰ类整合子的鲍氏不动杆菌 被引量:23
9
作者 侯天文 尹晓琳 +5 位作者 马翠卿 徐树彬 陈晶 陈兴 李玮 白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53-857,共5页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株(编号0524)的β-内酰胺酶基因(BLA)、质粒介导耐氟喹诺酮基因(qnr)、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酶基因(intⅠ1)存在情况。方法对0524株应用K-B法检测其...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临床株(编号0524)的β-内酰胺酶基因(BLA)、质粒介导耐氟喹诺酮基因(qnr)、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s)、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Ⅰ类整合子酶基因(intⅠ1)存在情况。方法对0524株应用K-B法检测其耐药表型,应用三维试验检测其产生的β-内酰胺酶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BLAs、AMEs、qnr、qacE△1-sul1和intⅠ1基因类型。结果0524株鲍氏不动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耐药,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产生AmpC酶,携有blaDHA-1基因,同时blaTEM-1型基因,acc(3)-Ⅰ、aac(6′)-Ⅰ、ant(3″)-;ⅠqacE△1-sull和intⅠ1均阳性,其他受试基因均阴性。结论0524号菌株产生DHA-1型AmpC酶和TEM-1型的广谱β-内酰胺酶,且携带Ⅰ类整合子、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和3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其耐药机制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 喹诺酮类 消毒剂 整合子 基因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许桓 唐春雷 范为正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28-1835,共8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但其不可逆的耳肾毒性和日益严重的耐药性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为了进一步拓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寻找抗耐药、低毒性的衍生物已成为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全身感染,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但其不可逆的耳肾毒性和日益严重的耐药性严重限制了其应用和推广,为了进一步拓展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寻找抗耐药、低毒性的衍生物已成为氨基糖苷类开发的重点。随着人们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核糖体RNA相互作用机制和病菌耐药性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新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已经研制成功,比如plazomicin和巴龙霉素衍生物,均在对抗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同时也具有相对较小的肾毒性和耳毒性。本文在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氨基糖苷类药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新型氨基糖苷类衍生物的设计以及该类药物的抑菌、耐药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 耐药性 抗生素
原文传递
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建明 万长标 +2 位作者 钱玮和 程建平 金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658-4661,共4页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7年1-12月患者标本中分离的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42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7年1-12月患者标本中分离的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42种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以及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并对上述检测结果做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检出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TEM-1及CTX-M-55,检出率为80.0%、50.0%,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aac(3)-Ⅱ、aac(6′)-Ⅰb、ant(3″)-Ⅰ、aadA5、aph(3′)-Ⅰ,检出率分别为45.0%、5.0%、10.0%、45.0%、5.0%,可移动遗传元件检出intⅠ1、tnp513、IS26、ISEcp1、traA、trbC,检出率分别为55.0%、25.0%、90.0%、65.0%、80.0%、75.0%;其他39种基因未检出。结论 20株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耐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药物与细菌产2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菌株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菌株之间得以快速传播;样本聚类分析提示,该组多药耐药大肠埃希菌尚无克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获得性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原文传递
11例粘质沙雷菌医院感染的治疗 被引量:18
12
作者 信维强 崔虎军 +1 位作者 李六亿 严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 研究粘质沙雷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耐药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我科 2 0 0 2年 6~ 9月 11例患者 4 2株粘质沙雷菌培养结果 ,分析其药敏情况 ,并结合临床治疗过程总结治疗方案。结果  4 2株细菌药敏结果高度一致 ,其MIC值... 目的 研究粘质沙雷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原因、耐药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我科 2 0 0 2年 6~ 9月 11例患者 4 2株粘质沙雷菌培养结果 ,分析其药敏情况 ,并结合临床治疗过程总结治疗方案。结果  4 2株细菌药敏结果高度一致 ,其MIC值亦非常一致 ,因此本次感染为医源性感染 ;经过彻底消毒、加强感染管理得以控制。结论 粘质沙雷菌易引起院内流行性感染 ;粘质沙雷菌导致的败血症患者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与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头孢三代、喹喏酮类联用效果显著 ;粘质沙雷菌的耐药性各单位差异较大 ,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质沙雷菌 医院感染 氨基糖苷类 耐药性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新机制——16S rRNA甲基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琳 陈杖榴 刘健华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从16 S rRNA甲基化酶的发现、作用机制、基因环境、分布和起源等方面介绍了16 SrRNA甲基化酶介导的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阐明16 S rRNA甲基化酶是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新出现的介导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高度耐药的酶;16 S rRNA甲基化酶... 从16 S rRNA甲基化酶的发现、作用机制、基因环境、分布和起源等方面介绍了16 SrRNA甲基化酶介导的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阐明16 S rRNA甲基化酶是在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新出现的介导对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高度耐药的酶;16 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位于质粒和转座子上,具有易于传播和扩散的特点,成为临床抗感染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 16 S rRNA甲基化酶 耐药机制 质粒
下载PDF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测及流行菌株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潘韵峰 俞云松 +3 位作者 周华 董晓勤 陈亚岗 李兰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我国多中心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16SrRNA甲基化酶的阳性率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国内6省市19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42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对18种... 目的研究我国多中心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16SrRNA甲基化酶的阳性率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04年11月-2005年11月国内6省市19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42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对18种抗菌药物测定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法筛选4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克隆测序明确基因型;接合试验、质粒抽提、电转化以及Southern blot确定甲基化酶耐药基因定位。结果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其中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异帕米星、奈替米星耐药率分别为92.6%、98.6%、87.4%、90.9%和92.4%。PCR扩增、测序证实221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甲基化酶armA基因;另3种甲基化酶基因rmtA、rmtB、rmtC均阴性。在上述342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中,298株可归类为6个流行克隆,44株为散发株。3个主要克隆(A、B、C)在全国广泛播散,分别在国内6家、3家、11家医院内流行。接合试验、质粒抽提、电转化及Southern blot表明armA编码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结论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表型均为多重耐药。介导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存在,其主要传播方式为克隆播散,这必将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耐药 16S rRNA甲基化酶
原文传递
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中armA和rmtB甲基化酶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奚俊 应春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检测其耐药基因。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10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80株,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用PCR法筛选2种甲基化酶基因a...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检测其耐药基因。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10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共80株,采用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B法)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用PCR法筛选2种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测序。结果 8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6.2%、72.5%、87.5%和68.8%,对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全部耐药52株(65%),耐药菌株中armA基因阳性48株(60%),未检出rmtB阳性菌株。结论近年来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分离率逐年增高,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在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性
下载PDF
一种新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决定因子: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琼 倪语星 《微生物与感染》 2009年第1期45-48,58,共5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治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引起的危重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抗生素通过与细菌30S核糖体亚基的16S rRNA的A位点结合而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耐该类抗生素的机制主要包括产氨基糖苷修饰酶、作用靶位改变、膜通透性降低和...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治疗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引起的危重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抗生素通过与细菌30S核糖体亚基的16S rRNA的A位点结合而阻碍蛋白质的合成。耐该类抗生素的机制主要包括产氨基糖苷修饰酶、作用靶位改变、膜通透性降低和外排系统导致的细胞内药物浓度降低。质粒介导的16S rRNA甲基化酶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耐药决定因子,可导致4,6-二取代基-脱氧链霉胺类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该类甲基化酶编码基因常位于细菌特异性重组系统中(如转座子),使得其可在细菌不同种属间广泛传播。在致病性革兰阴性菌中发现的甲基化酶基因的G+C含量与其推测的起源菌——放线菌中的G+C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真正的起源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16S rRNA甲基化酶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为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本文就其耐药机制、分类、基因背景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甲基化酶 质粒 氨基糖苷类
下载PDF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兽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龙朝阳 许秀敏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含有2个或2个以上氨基,通过糖苷键相连的化合物。由于其具有价格便宜、广谱抗菌和促进家畜生长的特点,兽药的应用比较广泛。为提高肉品中该类残留物的检测水平,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的放射免疫法、柱前和柱后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一类含有2个或2个以上氨基,通过糖苷键相连的化合物。由于其具有价格便宜、广谱抗菌和促进家畜生长的特点,兽药的应用比较广泛。为提高肉品中该类残留物的检测水平,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的放射免疫法、柱前和柱后衍生HPLC法、非衍生HPLC法(电化学检测、ELSD)、高效液相与质谱联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抗生素 氨基糖苷 兽医药 药物残留物 色谱法 高压液相
下载PDF
线粒体DNA G7444A突变可能影响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爱芬 朱翌 +4 位作者 吕建新 杨丽 赵建越 孙冬梅 管敏鑫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8-734,共7页
线粒体12S rRNA和tRNASer(UCN)基因是导致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两个突变热点区域。作者收集了1个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聋家系,该家系同时携带线粒体DNA(mtDNA)A1555G和G7444A突变。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该家系包括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所有... 线粒体12S rRNA和tRNASer(UCN)基因是导致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两个突变热点区域。作者收集了1个母系遗传感音神经性聋家系,该家系同时携带线粒体DNA(mtDNA)A1555G和G7444A突变。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该家系包括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所有耳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58%,而非药物致聋的耳聋外显率(非药物性聋患者/所有母系成员)为25%,明显高于其他携带A1555G突变的耳聋家系。先证者的线粒体全序列分析表明,该线粒体基因组共有28个多态位点,属于东亚人群B4c1单体型。在这些多态位点中,除A1555G和G7444A突变外,未发现其他有功能意义的突变。这表明mtDNA G7444A突变可能加重由A1555G突变造成的线粒体功能缺失,从而增加耳聋的外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非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氧自由基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听觉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戴德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导致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作用的机理。方法:细胞毒性分析采用MTT法检测庆大霉素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实验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 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导致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毒性作用的机理。方法:细胞毒性分析采用MTT法检测庆大霉素对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毒性作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各实验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庆大霉素(5 0mg/kg及以上浓度)对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具有显著毒性作用P <0 . 0 1,并呈浓度依赖性。它能显著降低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 <0 . 0 1,使丙二醛含量升高P <0. 0 1。结论: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致内耳神经细胞毒性过程中,氧自由基和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氧自由基 相关性研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 听觉损害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紫外分光光度法 脂质过氧化反应 丙二醛含量 细胞毒性作用 MTT法检测 庆大霉素 浓度依赖性
下载PDF
庆大霉素对内侧橄榄耳蜗传出神经毒性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鼎华 郭运凯 +2 位作者 伍伟景 杨新明 贺湘波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慢性耳中毒前后蒙古沙鼠内侧橄榄耳蜗(medialolivocochlear,MOC)传出神经的形态改变及其与毛细胞损害的关系,以探讨MOC传出神经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慢性耳中毒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改良的... 目的观察庆大霉素慢性耳中毒前后蒙古沙鼠内侧橄榄耳蜗(medialolivocochlear,MOC)传出神经的形态改变及其与毛细胞损害的关系,以探讨MOC传出神经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慢性耳中毒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改良的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和甲苯胺蓝苏木素染色法,全耳蜗铺片观察健康对照组和庆大霉素组耳蜗MOC传出神经和外毛细胞(outerhaircel,OHC)的分布特征,并测量耳蜗MOC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OHC的数量。结果停药后3周出现耳蜗MOC纤维和末梢损害,损害程度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加重,11周最明显,且损害部位主要在耳蜗底回,与毛细胞损害的特征一致。结论耳蜗MOC传出神经可能在庆大霉素慢性耳中毒时OHC的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庆大霉素类 中毒 听力障碍 传出神经元 氨基糖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