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武忠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7-91,共5页
中国古典园林以崇尚自然写意著称,这种造园风格和造园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厚土壤。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的定型可分为六朝崇尚自然的园林美学观的形成、中唐追求写意的园林美学观的生发和宋明写意园林美学观的成熟三个时期,并分别... 中国古典园林以崇尚自然写意著称,这种造园风格和造园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厚土壤。中国古典园林美学观的定型可分为六朝崇尚自然的园林美学观的形成、中唐追求写意的园林美学观的生发和宋明写意园林美学观的成熟三个时期,并分别受到六朝玄学、中唐禅宗及宋明理学这三种传统哲学思想的深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典园林 美学观 形成 玄学 禅宗 哲学思想 理学
下载PDF
以美养善 美善合一——谈孔子的音乐审美观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景艳 谢莉莉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4-56,共3页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儒家音乐思想的奠基者。他的音乐审美观不仅重视音乐的本身和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 ,而且更多的是重视音乐的内涵。从而把艺术范畴的“美”与道德范畴的“善”联系在一起 ,提出了“美善合一”
关键词 孔子 审美思想 音乐美学 美善合一
下载PDF
当代中国审美观念变迁的表征及批判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建群 肖英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19,126,共9页
与当代中国诸多观念领域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一样,当代审美与艺术生活领域的观念转换是非常令人瞩目的,它主要表现在:审美观念由单一视角向多维视角转换;审美标准多元性与相对性标准的确立与认同;艺术的非功利性为消费社会所解构;"... 与当代中国诸多观念领域正在发生着历史性变革一样,当代审美与艺术生活领域的观念转换是非常令人瞩目的,它主要表现在:审美观念由单一视角向多维视角转换;审美标准多元性与相对性标准的确立与认同;艺术的非功利性为消费社会所解构;"性观念"的新诠释改变了传统审美观;新技术拓展了审美活动的领域并形成全新的审美观念。这些转变的动因一方面来自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也来自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学术思想与文化思潮的相互影响。本文旨在通过梳理与反思中国审美观念的变化及其诸多表征,探讨其发展历程、动因,特点以及可能的影响,这对进一步研究当代中国审美观念与艺术实践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观念 变迁 反思
原文传递
谈纳博科夫的“蝴蝶美学”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0-24,共5页
对蝴蝶的终身迷恋,影响了纳博科夫的美学观念。纳博科夫的蝴蝶美学包括两部分,即逼真的细节和戏仿的结构。二者形成一种奇特的张力,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游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揭示出文学的虚构本性。貌似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与实为后... 对蝴蝶的终身迷恋,影响了纳博科夫的美学观念。纳博科夫的蝴蝶美学包括两部分,即逼真的细节和戏仿的结构。二者形成一种奇特的张力,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游戏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揭示出文学的虚构本性。貌似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与实为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结构,成为纳博科夫区分于其他后现代主义作家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 关学思想 细节 戏仿
下载PDF
武术“意象”的美学阐释 被引量:6
5
作者 邱伟 吉灿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47,共4页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而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解读武术意象的美学特质。出于武术先人对物象的细致观察,根据自身对象形的抽象概括,使我们感受到了武术的"境象"。武术讲...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而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解读武术意象的美学特质。出于武术先人对物象的细致观察,根据自身对象形的抽象概括,使我们感受到了武术的"境象"。武术讲究一种形式美、运动美和自然景观相互统一的完美和谐的共融。习者通过一种观察外物而达到自己"感悟",亦让心与物产生感应交流,再充分表现出一种"意境",从而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意象 美学思想
下载PDF
《槐花几时开》艺术形象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大刚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19-121,共3页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非常出名的四川宜宾民歌,其歌词朴实、凝练,旋律优美,词、曲结合完美,感情含蓄真切,唱起来非常动听感人,已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在美学方面,这也是一部值得挖掘的作品。它蕴涵了多种形式和形态的美,同时也包... 《槐花几时开》是一首非常出名的四川宜宾民歌,其歌词朴实、凝练,旋律优美,词、曲结合完美,感情含蓄真切,唱起来非常动听感人,已成为很多歌唱家的保留曲目。在美学方面,这也是一部值得挖掘的作品。它蕴涵了多种形式和形态的美,同时也包容了很多美学思想。如何挖掘这一短小作品美的内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从七个方面、两种形态入手,同时结合中、西方音乐美学思想来剖析该歌曲所蕴涵的艺术形象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花 艺术形象 美学思想 意境美 音乐美
下载PDF
美学思想:翻译理论构建的新支点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万防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7-60,共4页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影响下,翻译与美学的结合注定要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把美学分析运用到翻译中去,有助于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美学特征的等值。本文在回顾美学和翻译的历史渊源基础上,研究和探讨语际间转化中的美...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影响下,翻译与美学的结合注定要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把美学分析运用到翻译中去,有助于实现译文与原文的美学特征的等值。本文在回顾美学和翻译的历史渊源基础上,研究和探讨语际间转化中的美学问题,试图以此来为翻译理论的构建寻找新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翻译理论 翻译美学
下载PDF
隐秘的复兴:爱伦·坡《我发现了》及其美学思想中的柏拉图传统探微
8
作者 陈丽琳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4年第3期11-21,共11页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爱伦·坡的美学思想为其赢得了如天才般的广泛赞誉,但鲜为人知的是坡的美学其实脱胎于古代柏拉图传统。坡所作宇宙论散文《我发现了》正是理解他与柏拉图传统内在联系的关键文本。近代以降,柏拉图主义形...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爱伦·坡的美学思想为其赢得了如天才般的广泛赞誉,但鲜为人知的是坡的美学其实脱胎于古代柏拉图传统。坡所作宇宙论散文《我发现了》正是理解他与柏拉图传统内在联系的关键文本。近代以降,柏拉图主义形成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条路线,坡的美学生涯就是两种路线并存、浪漫居于科学之上的过程。《我发现了》延续了坡以往的思考与创作,发扬了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传统,将浪漫主义精神揭示为灵魂神圣不朽的古老美学观念,代表着坡美学思想的巅峰与完成。以文学代替思辨恰恰是坡天才的表现,是坡开创出的一条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通往自我的柏拉图式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我发现了》 美学思想 柏拉图传统
原文传递
汉地山水画之美学思想在勉唐派唐卡中的体现
9
作者 尼玛卓嘎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23-28,共6页
唐卡作为优秀文化中华传统之瑰宝,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勉唐派唐卡作为十五世纪之后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以拉萨为活动中心,风靡卫藏地区。公元十七世纪布达拉宫扩建,勉唐派得到了格鲁教派的大力推崇,成为格鲁教派各大寺院的壁画... 唐卡作为优秀文化中华传统之瑰宝,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勉唐派唐卡作为十五世纪之后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以拉萨为活动中心,风靡卫藏地区。公元十七世纪布达拉宫扩建,勉唐派得到了格鲁教派的大力推崇,成为格鲁教派各大寺院的壁画与唐卡的绘画定式。作为唐卡艺术中规模最大的艺术派别,勉唐派开创了以严格的度量经作为唐卡绘画依据之先河。本文重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文贯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着重探讨了勉唐派唐卡与汉地山水画之间的关系。元朝以后西藏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勉唐派作为当时藏地的主流画派,勉唐派的画师可以大量接触到汉地绘画作品,因而受汉地山水画之美学思想的影响,勉唐派在色彩搭配及构图方式上进行了突破与创新,造就了勉唐派唐卡清丽典雅的审美意蕴,展现出藏族绘画艺术的全新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卡 勉唐派 汉地山水画 美学思想
下载PDF
建构一种通向未来的创新美学——论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杰出贡献
10
作者 朱立元 朱志荣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57,101,共25页
本文为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全文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美学理论,主要论述其从美的实体论走向关系论、从现成论走向创造生成论、从单纯认识论走向存在论的理论发展过程,以及美感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创新;第二部分... 本文为纪念蒋孔阳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全文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美学理论,主要论述其从美的实体论走向关系论、从现成论走向创造生成论、从单纯认识论走向存在论的理论发展过程,以及美感论和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创新;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其中外美学史和文学理论研究的杰出贡献,包括从《德国古典美学》到《西方美学通史》的经典性研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音乐美学、中国诗画美学等的开拓性研究,以及比较美学和文学理论的开创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学思想 通向未来 理论创新 杰出贡献
原文传递
论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11
作者 谭玉龙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7-55,共9页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帛书《黄帝四经》是战国黄老道家的代表作。它虽主要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但散见其中的有关美和艺术的论述却是黄老道家美学思想的体现:一方面,《黄帝四经》将本体之“道”视为人的“神明”之原,而对事物善恶美丑的判断正是“神明”的功能之一,故“道”成为审美判断之基;另一方面,它在论述不同问题时提及的美丑(恶)具有不同的所指,呈现出多义性和模糊性,但它着重强调的是人应该以实事求是、名实相符的态度进行美丑判断。此外,《黄帝四经》还认为对艺术、美色等的欣赏都与“欲”相关,但欣赏艺术、美色等并不会给国家、社会带来灾祸,带来灾祸的是对艺术、美色等的过度享乐。以《黄帝四经》为代表的战国黄老道家美学思想是对老子美学的继承与发展,它无不与政治统治、国家治理相关,其目的是实现“善治美政”,体现出现实性和介入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四经 黄老道家 美学思想 美丑观 艺术论
下载PDF
论孔子的美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瑞华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38-142,共5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显著地位。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创造、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纵观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中美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尽善尽美的美育境界,文质彬彬的审...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显著地位。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创造、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纵观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中美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诸如尽善尽美的美育境界,文质彬彬的审美标准,"乐"修其内,"礼"修其外的综合美育观,以及《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的宽泛的美育内容,都对我们今天的美育,特别是审美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美育思想 尽善尽美 文质彬彬
下载PDF
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艺术特征与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潘大铭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5-118,共4页
《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圣桑较有影响的钢琴协奏曲之一,这部作品中渗透着独特的审美个性和美学思想,是法国民族乐派与浪漫主义音乐思想并行的产物,揭示了圣桑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风格气质。
关键词 圣桑 艺术特征 美学思想
下载PDF
中西美学思想对话的共通基础——刘勰和谢林的艺术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顾明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1,共9页
中西美学研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两大美学传统之间是否有共通的概念性基础可供对话?在众多中西美学思想家中,刘勰和F·W·J·谢林是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然生于不同的时代,长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其艺术理论也汲取了... 中西美学研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两大美学传统之间是否有共通的概念性基础可供对话?在众多中西美学思想家中,刘勰和F·W·J·谢林是两位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虽然生于不同的时代,长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其艺术理论也汲取了不同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但是,他们的艺术论却代表了中西两大美学传统的核心思想。通过对两者的艺术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在艺术创造、创作灵感、艺术与自然、神性与艺术、形式和内容、表征和阐释等核心问题上表达了异曲同工、甚至是惊人的相似看法,他们的洞见超越了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的差异,触及了人类审美意识的本源,不仅可以构建两大传统进行对话的共通基础,而且可以展望全球性美学理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谢林 美学思想 艺术创造 艺术论 中西美学
下载PDF
论爱因斯坦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德海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7-15,共9页
爱因斯坦是20世纪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伟大科学家和杰出哲学家,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美学家。爱因斯坦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基础之上的。爱因斯坦认为宗教、艺术和科学是同一株树的各... 爱因斯坦是20世纪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伟大科学家和杰出哲学家,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美学家。爱因斯坦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本质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基础之上的。爱因斯坦认为宗教、艺术和科学是同一株树的各个分枝,艺术和科学的共同目标是画出一幅简化的和易领悟的世界图像。爱因斯坦所理解的美,在本质上是主体对于客体进行思维的理智构造的产物。爱因斯坦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美的本体论、美的认识论和美的方法论三个部分。以爱因斯坦的美学思想为参照系,可以看出我国美学界各个派别的是非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因斯坦 美学思想 启示意义
下载PDF
浅谈唐代蜀锦的审美思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文雯 刘春芳 龚小凡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年第7X期232-234,共3页
唐代,是蜀锦发展的鼎盛时期,它是融入了巴蜀文化的中华文明瑰宝,蜀锦对唐代的文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以及审美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蜀锦的历史渊源、发展概况,论述了其审美思想,反映了蜀锦巨大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唐代的... 唐代,是蜀锦发展的鼎盛时期,它是融入了巴蜀文化的中华文明瑰宝,蜀锦对唐代的文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以及审美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介绍了蜀锦的历史渊源、发展概况,论述了其审美思想,反映了蜀锦巨大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唐代的审美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锦 审美思想 图案 壮美
原文传递
精确并非真实——浅析马蒂斯的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恩达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对造型艺术的独特见解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它要求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独特感受 ,选用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对象 ,在轻松、自然、随意中 ,追求更高秩序的美和心灵的表现 ... “精确并非真实”是马蒂斯对造型艺术的独特见解 ,也是其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它要求艺术家自发地或无意识地根据自己对客体的独特感受 ,选用适合自己表达的方式来表现心中的对象 ,在轻松、自然、随意中 ,追求更高秩序的美和心灵的表现 ,把对象本质上的真实当作艺术的灵魂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蒂斯 精确并非真实 芙学思想 秩序 心灵表现
下载PDF
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审美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龙年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66-169,共4页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论述,处处渗透着美学思想。他主张: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应该认真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对作品中起关键作用的字、词、句、段不能轻易滑过;阅读欣赏时要驱遣自己的想像,培养丰富的语感,从优秀的作品中接受美感的经验,...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论述,处处渗透着美学思想。他主张: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应该认真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对作品中起关键作用的字、词、句、段不能轻易滑过;阅读欣赏时要驱遣自己的想像,培养丰富的语感,从优秀的作品中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作为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写作,应该写出自己诚实的话,要把生活当做写作的源头,要把写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多写,多练,多比较,多修改,久而久之,必能写出好的文章和美的作品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语文教育 美学思想
下载PDF
从园林文化看中西审美文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娟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9期135-137,共3页
中西审美文化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中西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中西审美文化。中国审美文化是追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美,讲求意境美的文化,西方审美文化则是追求主客二分,强调人工美,讲求形式美的文化。中西审美... 中西审美文化是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中西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中西审美文化。中国审美文化是追求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美,讲求意境美的文化,西方审美文化则是追求主客二分,强调人工美,讲求形式美的文化。中西审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势不可挡,只有把握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才能在吸收借鉴外来审美文化资源和总结本土审美文化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本民族审美文化的创新,从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彰显审美文化的本土特色。以中西园林文化为基点,从中西哲学思想、美学思想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中西审美文化,在相互比照中寻求相互认知,重建中西审美文化的意识和观念,实现审美文化的多元化,从而开拓崭新的当代审美文化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想 美学思想 园林文化 中西审美文化
下载PDF
《河上公章句》美学思想论略
20
作者 万志全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1-86,共6页
《河上公章句》即《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它反对世俗的审美享乐,认为只有符合道德戒律的清静无为、以求长生的审美观念才是真实的、有用的审美思想。在其追求真美的思想体系里,"柔、和、静"是其核心审美范畴,"柔弱、... 《河上公章句》即《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它反对世俗的审美享乐,认为只有符合道德戒律的清静无为、以求长生的审美观念才是真实的、有用的审美思想。在其追求真美的思想体系里,"柔、和、静"是其核心审美范畴,"柔弱、中和、清静(安静)"是其基本审美范畴;在审美倾向上,它阐释了"抛弃世俗审美,寻求无美之美"的审美本体观,它提出"反对情欲的满足,寻求涵养性命"的情性观,它怀有"反对文饰,提倡质朴"的文质观;它以"长生"为审美理想境界,以"真人、圣人"为审美理想人物;其哲学基础即为道家之"道、一、精气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河上公章句 审美思想 审美范畴 审美倾向 审美理想 哲学基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