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秀芳 张会平 +1 位作者 肖新颜 陈焕钦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研究了20℃下苯酚在3种竹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采用低温下氮气吸附法测定了3种竹炭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并用SEM观察了其微观形貌。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Freundli ch模型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Freundli ch吸... 研究了20℃下苯酚在3种竹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采用低温下氮气吸附法测定了3种竹炭的BET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并用SEM观察了其微观形貌。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和Freundli ch模型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Freundli ch吸附等温线模型能较好的用来描述苯酚在竹炭上的吸附平衡,并确立了20℃下苯酚在竹炭上吸附的Freundlich模型表达式;竹炭的BET比表面积和中孔容积越大,饱和吸附量也越大;对同一种竹炭,随竹炭用量的增加,溶液中苯酚残余浓度就越低,而竹炭用量与达到饱和吸附的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苯酚 吸附 平衡 动力学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对废水中铬离子的吸附 被引量:49
2
作者 左卫元 仝海娟 史兵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
改性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但关于铁改性活性炭吸附性能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活性炭进行铁改性处理,并将之应用于水中的铬离子吸附,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对改性活性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 改性活性炭被广泛应用于吸附水体中重金属离子,但关于铁改性活性炭吸附性能的研究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活性炭进行铁改性处理,并将之应用于水中的铬离子吸附,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对改性活性炭吸附Cr(Ⅵ)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25℃下,p H为3,吸附时间为300 min时,其对Cr(Ⅵ)的去除率为91.4%。铁改性活性炭对铬离子的吸附机理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该吸附剂吸附等温线服从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为28.82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活性炭 铬离子 吸附 动力学
原文传递
毛竹活性炭制备及其对含苯酚废水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贵珍 李丽欣 +1 位作者 李永真 薛全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0-704,共5页
毛竹活性炭是以毛竹废料为原料在850℃下,用二氧化碳作为活化剂活化预先浸渍硫酸亚铁毛竹来制备的。毛竹活性炭孔的物理性质用77K下氮气吸附等温线来表征。实验制备的活性炭对苯酚均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在25℃下,通过... 毛竹活性炭是以毛竹废料为原料在850℃下,用二氧化碳作为活化剂活化预先浸渍硫酸亚铁毛竹来制备的。毛竹活性炭孔的物理性质用77K下氮气吸附等温线来表征。实验制备的活性炭对苯酚均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在25℃下,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对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苯酚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来拟合吸附等温线,结果发现毛竹活性炭对苯酚的静态吸附较符合Langmuir等温式。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用拟一级和拟二级方程来研究。计算出动力学模型的吸附速率常数。结果证明该毛竹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研究证明实验制备的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去除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苯酚 动力学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TP5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唐嘉英 李鑫 应汉杰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79-83,共5页
针对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TP5的吸附行为,研究了间歇反应中TP5水溶液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热力学研究表明,TP5在所用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283.15~303.15K之间,TP5的质量浓度在10g/L时,离... 针对凝胶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TP5的吸附行为,研究了间歇反应中TP5水溶液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热力学研究表明,TP5在所用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283.15~303.15K之间,TP5的质量浓度在10g/L时,离子交换树脂对TP5的吸附过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液膜扩散控制,第二阶段主要吸附过程受颗粒扩散的控制。利用TP5在不同条件下的动态吸附性能实验,考察了pH值、温度、溶液初始浓度、搅拌转速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两相阻力模型描述了TP5在离子交换介质中的动态吸附性能,通过计算得到了TP5在吸附剂颗粒中的颗粒扩散系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小肽在吸附过程中的传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 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炭化小麦秸秆对水中氨氮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张继义 韩雪 +2 位作者 武英香 徐春梅 李金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用直接炭化法制备了小麦秸秆吸附剂,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炭化小麦秸秆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接炭化法制备小麦秸秆吸附剂的最佳炭化温度为300℃;在试验的pH值范围内,pH=9时炭化小麦秸秆对氨氮的吸附去除最好;30... 用直接炭化法制备了小麦秸秆吸附剂,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炭化小麦秸秆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接炭化法制备小麦秸秆吸附剂的最佳炭化温度为300℃;在试验的pH值范围内,pH=9时炭化小麦秸秆对氨氮的吸附去除最好;300℃时炭化小麦秸秆吸附不同质量浓度(ρ=30 mg/L、50 mg/L、100 mg/L)氨氮的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常数k2分别为0.681 8g/(mg.min)、0.747 4 g/(mg.min)、1.025 0 g/(mg.min);直接炭化小麦秸秆吸附剂对氨氮吸附去除的最佳温度是30℃;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由吸附热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等量吸附焓变ΔH>0,吸附自由能变ΔG<0,吸附熵变ΔS>0,表明炭化小麦秸秆对氨氮的吸附为吸热的和熵增加的自发过程,且属于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炭化小麦秸秆 吸附 氨氮 动力学
下载PDF
铅(Ⅱ)离子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27
6
作者 范荣玉 郑细鸣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51-1659,共9页
以聚丙烯微孔膜(MPPM)为支撑,通过物理包埋和紫外线诱导共价键合组合法固定二苯甲酮,再通过紫外线引发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制备了Pb(Ⅱ)离子印迹复合膜。采用平衡吸附和竞争渗透实验考察了印迹复合膜对Pb(Ⅱ)离子的吸... 以聚丙烯微孔膜(MPPM)为支撑,通过物理包埋和紫外线诱导共价键合组合法固定二苯甲酮,再通过紫外线引发丙烯酸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制备了Pb(Ⅱ)离子印迹复合膜。采用平衡吸附和竞争渗透实验考察了印迹复合膜对Pb(Ⅱ)离子的吸附与选择能力。结果发现,印迹复合膜对Pb(Ⅱ)具有良好的吸附及渗透选择性,其对Pb(Ⅱ)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Cu(Ⅱ)和Zn(Ⅱ)的2.86倍和2.75倍,48h的渗透量分别为Cu(Ⅱ)和Zn(Ⅱ)的3.8倍和3.1倍;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与平衡吸附数据相当吻合(R2≥0.991),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ΔQ<10%),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作用控制;印迹复合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焓变(ΔH)及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说明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ΔH|>|TΔS|,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焓驱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复合膜 重金属离子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渗透选择性
下载PDF
苦味酸在聚酰胺树脂上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 被引量:14
7
作者 谢祖芳 何星存 +1 位作者 夏金虹 晏全 《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4期53-56,共4页
在静态下,考察了温度对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苦味酸的影响,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或Langmuir方程表示;吸附过程为熵驱动的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属物理吸附范畴;... 在静态下,考察了温度对聚酰胺树脂吸附水溶液中苦味酸的影响,探讨了吸附的热力学、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等温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或Langmuir方程表示;吸附过程为熵驱动的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属物理吸附范畴;吸附动力学规律可用q=aeb/t吸附速率方程表示,属颗粒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味酸 聚酰胺树脂 吸附热力学 动力学 污水治理 酚类化合物 环境污染
下载PDF
用稻米壳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和铅离子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清萍 蔡晓奕 +1 位作者 金晓英 陈祖亮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年第9期39-43,共5页
稻壳是一种廉价的生物质吸附剂,用于从废水中去除铜、铅离子。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加入量与粒径、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去除水中铜、铅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稻壳对初始浓度为4mg/L铜离子、10mg/L铅离... 稻壳是一种廉价的生物质吸附剂,用于从废水中去除铜、铅离子。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加入量与粒径、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吸附去除水中铜、铅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吸附条件下,稻壳对初始浓度为4mg/L铜离子、10mg/L铅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0.62和2.09mg/g,去除率分别为63%和83%。同时,Cu2+和Pb2+在天然稻壳上吸附的热力学行为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吻合;动力学数据研究表明,吸附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稻壳将是去除废水中Cu2+和Pb2+有潜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铜离子 铅离子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微塑料对水体中痕量砷、铅的吸附 被引量:22
9
作者 周瑛 徐博凡 +2 位作者 王萍亚 吴益春 赵巧灵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8-653,共6页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全球性污染物,易迁移、分布广,能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并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目前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尚未得到重视,对其吸附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有机污染物。以聚苯乙烯为吸附剂,考察其对As,Pb的吸附能力,发现pH... 微塑料是一种新型全球性污染物,易迁移、分布广,能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并通过生物摄食进入食物链。目前微塑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尚未得到重视,对其吸附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有机污染物。以聚苯乙烯为吸附剂,考察其对As,Pb的吸附能力,发现pH分别为6和8时对As和Pb的吸附效果最好,小粒径的聚苯乙烯更容易吸附金属离子,且超声能使其疏水性减弱,易于分散在水体中。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聚苯乙烯对重金属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umuir吸附等温模型,过程为单层吸附,并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参数表明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吸附 痕量重金属 动力学 热力学
下载PDF
新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Cr(Ⅵ)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响 魏荣卿 +1 位作者 刘晓宁 方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2,18,共5页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PS-Acyl-Cl)代替传统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PS-CH2-Cl),通过其与二乙胺(DEA)的胺化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S-Acyl-DEA)。研究了该树脂对C(rⅥ)的静态吸附性能,以期处理含铬废水及铬的富集回... 用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PS-Acyl-Cl)代替传统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PS-CH2-Cl),通过其与二乙胺(DEA)的胺化反应得到一种新型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PS-Acyl-DEA)。研究了该树脂对C(rⅥ)的静态吸附性能,以期处理含铬废水及铬的富集回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rⅥ)的吸附量随pH的降低而增加;吸附过程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且最大吸附量达263mg/g,大于文献报道。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控制,自发且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酰化聚苯乙烯 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下载PDF
稻壳灰对抗生素磺胺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纪营雪 王风贺 +3 位作者 张帆 张艳红 王国祥 顾中铸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912-3920,共9页
研究了稻壳灰(rice husk ash,RHA)在改变初始投加量、振荡温度及频率、溶液pH值等不同条件下,对水溶液中磺胺的吸附特性随吸附时间的变化及吸附动力学,并对吸附磺胺前后的RHA进行了SEM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RHA对磺胺的吸附特性受RHA... 研究了稻壳灰(rice husk ash,RHA)在改变初始投加量、振荡温度及频率、溶液pH值等不同条件下,对水溶液中磺胺的吸附特性随吸附时间的变化及吸附动力学,并对吸附磺胺前后的RHA进行了SEM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RHA对磺胺的吸附特性受RHA的投加量、振荡温度及振荡频率和溶液pH等因素的影响.在本实验范围内(0.1~2.0 g·L-1),最佳吸附温度为25℃,RHA的投加量越多,磺胺的去除效率越高,吸附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且平衡吸附量越低;RHA质量浓度较高时需提高振荡频率以保证吸附效果;强酸、强碱均有利于磺胺的吸附.由吸附动力学分析可知,对于较高的RHA投加量(≥1.0g·L-1),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受控于物理化学吸附.粒子内扩散模型分析可得吸附过程受膜扩散、内扩散的共同控制,且吸附剂RHA的浓度越高,膜扩散控制作用越明显.SEM及FTIR图谱均表明RHA对磺胺产生了有效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灰(RHA) 磺胺 生物质吸附剂 吸附特性 动力学
原文传递
甲烷在成型纳米活性炭中的吸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郭亮 彭晓峰 吴占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726-2732,共7页
为提高天然气储气装置的单位体积储气量,模压成型的大尺寸吸附剂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有关甲烷在这种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问题也成为关注热点。采用差压穿透实验,在较宽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测量了甲烷在成型纳米活性炭中吸附过程的表面... 为提高天然气储气装置的单位体积储气量,模压成型的大尺寸吸附剂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有关甲烷在这种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问题也成为关注热点。采用差压穿透实验,在较宽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测量了甲烷在成型纳米活性炭中吸附过程的表面扩散系数,利用Maxwell-Stefan模型分析了表面扩散、Knudsen扩散和黏性流扩散对总吸附过程的影响以及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相关性,并根据实验结果导出表面扩散系数的经验关联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表面扩散对甲烷在纳米活性炭型炭中的吸附过程起主导作用,但在低压条件下Knudsen扩散也非常重要。随压力升高,表面扩散系数趋于定值,而黏性流扩散作用持续增强,成为吸附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纳米活性炭 吸附动力学 扩散
下载PDF
由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亚芳 仲剑初 +1 位作者 刘霁斌 王洪志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菱镁矿煅烧制的得轻烧镁为原料,经消化、碳酸化制得碳酸氢镁溶液,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脱除钙、铁等杂质,再热解、煅烧制得高纯氧化镁。研究了吸附温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除铁的影响,以及酸用量和时间对活性炭再生的影响。结... 以菱镁矿煅烧制的得轻烧镁为原料,经消化、碳酸化制得碳酸氢镁溶液,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脱除钙、铁等杂质,再热解、煅烧制得高纯氧化镁。研究了吸附温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除铁的影响,以及酸用量和时间对活性炭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下,吸附反应80 m in,最终的氧化镁产品中MgO含量大于99.5%,CaO含量小于0.09%,Fe含量小于0.05%;时间对再生效果影响甚微,活性炭再生效果良好,可以重复利用,为制备各种高纯氧化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除铁 氧化镁 吸附动力学 轻烧镁 菱镁矿
下载PDF
菱锌矿加温硫化浮选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邱显扬 李松平 +1 位作者 邓海波 何晓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07年第1期24-26,19,共4页
研究了菱锌矿加温硫化浮选的过程。考察了温度和硫化钠用量对菱锌矿浮选回收率的影响,研究了Na2S在菱锌矿表面上吸附量与温度和搅拌时间的关系,推导了菱锌矿加温硫化浮选过程动力学方程式,分析了其过程和原理。
关键词 菱锌矿 加温硫化浮选 吸附量 浮选动力学
下载PDF
改性活性炭对废水中甲醛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左卫元 仝海娟 史兵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8-192,共5页
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得铁改性活性炭,并将之应用于废水中甲醛的吸附。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溶液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对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铁改性活性炭对甲醛水溶液的等温吸附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25℃、... 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得铁改性活性炭,并将之应用于废水中甲醛的吸附。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溶液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对改性活性炭吸附甲醛效果的影响,并研究了铁改性活性炭对甲醛水溶液的等温吸附及动力学。结果表明:在25℃、活性炭投加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360 min时,铁改性活性炭对甲醛的去除率为91.8%;用准一级、准二级及内扩散动力学模型拟合吸附过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符合该吸附过程;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描述等温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服从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6 7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铁改性活性炭 甲醛废水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载铁改性活性炭对溶液中六价铬[Cr(Ⅵ)]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马欢欢 马叶 周建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6,共6页
以磷酸法活性炭(PAC)为原料,通过不同铁盐溶液浸渍法制备载铁改性活性炭(Fe-PAC),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考察了铁盐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利用XPS、BE... 以磷酸法活性炭(PAC)为原料,通过不同铁盐溶液浸渍法制备载铁改性活性炭(Fe-PAC),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效果,考察了铁盐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吸附平衡时间、吸附动力学,利用XPS、BET等方法对改性活性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酸亚铁溶液浸渍改性活性炭对Cr(Ⅵ)吸附最佳,硫酸亚铁溶液浓度为0.20 mol/L,载铁改性后活性炭对水中Cr(Ⅵ)的吸附量从10.18 mg/g提高到22.56 mg/g;溶液pH为2.0时,Cr(Ⅵ)去除率达到95%。通过XPS检测改性后活性炭表面负载有二价铁及三价铁氧化物;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改性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化学吸附占主导。采用氮气吸附等温线对其比表面积及孔隙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铁氧化物堵塞孔隙,改性后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活性炭 六价铬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茶叶渣对孔雀石绿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马宏飞 刘荣强 +1 位作者 李薇 葛琳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0-1094,共5页
研究了茶叶渣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茶叶渣投加量、孔雀石绿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变化对孔雀石绿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4 h,茶叶投加量2 g/L,中性条件下就能达... 研究了茶叶渣对孔雀石绿(MG)的吸附性能、等温吸附模型和吸附动力学。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茶叶渣投加量、孔雀石绿初始浓度、温度等因素变化对孔雀石绿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4 h,茶叶投加量2 g/L,中性条件下就能达到较好的孔雀石绿去除效果。茶叶渣对孔雀石绿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Temkin模型,最大吸附量为79.37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茶叶渣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是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渣 孔雀石绿 等温吸附模型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改性棉铃壳吸附含铬废水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卫新来 鲍孝莹 +1 位作者 吴克 郑朝婷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6-39,47,共5页
对酸改性棉铃壳用于去除水中的铬离子进行研究。比较了改性前后棉铃壳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棉铃壳投加量以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棉铃壳吸附水中铬离子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改性棉铃壳对水中铬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 对酸改性棉铃壳用于去除水中的铬离子进行研究。比较了改性前后棉铃壳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 H、棉铃壳投加量以及吸附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棉铃壳吸附水中铬离子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改性棉铃壳对水中铬离子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棉铃壳吸附效果较未改性棉铃壳明显提高;增加吸附时间和温度都有利于改性棉铃壳对铬离子的吸附。在室温时,溶液p H为2、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铬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3%。改性棉铃壳对刚果红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收速率受表面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吸附属于吸热过程。改性棉铃壳是一种成本低、吸附效果显著且稳定的吸附剂,有望在含铬重金属废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壳 吸附 含铬废水 动力学
下载PDF
胞外聚合物对活性污泥吸附生活污水碳源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胡小兵 叶星 +4 位作者 周元凯 饶强 朱荣芳 齐小宏 钟梅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62-4069,共8页
为探索活性污泥中不同层胞外聚合物(SB-EPS、LB-EPS和TB-EPS)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培养污泥、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加热法分层提取EPS,研究不同层EPS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吸附特征,并采用Lagergern单层吸附动力学模型、Ritchie双... 为探索活性污泥中不同层胞外聚合物(SB-EPS、LB-EPS和TB-EPS)对污泥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培养污泥、污水厂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加热法分层提取EPS,研究不同层EPS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吸附特征,并采用Lagergern单层吸附动力学模型、Ritchie双层吸附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方程进行动力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污泥的原污泥、-SB污泥和培养-LB污泥与Lagergern单层吸附模型和Ritchie双层吸附模型的拟合效果均比较好,说明污泥吸附过程既存在单层的物理吸附过程,又存在多层的物理化学吸附过程.污泥从外层到内层,EPS含量逐步增加,蛋白质与多糖比值均为外层小于内层,但培养污泥LB-EPS中蛋白质与多糖比值大于TB-EPS.两种污泥单位SB-EPS的吸附量分别为0.650 mg·mg^(-1)、3.37 mg·mg^(-1),吸附速率比原污泥分别增加了0.0997 min-1、0.0390 min-1,因此,SB-EPS可吸附有机污染物,但吸附速率较小.两种污泥单位TB-EPS的吸附量分别为1.06 mg·mg^(-1)、0.443 mg·mg^(-1),吸附速率比原污泥分别增加了10.7 min-1、0.183 min-1,因此,TB-EPS结构紧密,导致吸附速率减慢,但其能很好地将吸附上的污染物保存在菌体细胞壁外而不被释放.而LB-EPS对污染物没有储存能力,只有快速传递污染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污泥吸附 动力学模型 污水碳源
原文传递
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杜作勇 王彦惠 +1 位作者 李东瑞 庹先国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25,共8页
以高庙子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查了高庙子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特征,研究了接触时间、固液比、铀的初始浓度、pH、离子类型和离子浓度等因素对U(Ⅵ)吸附特征的影响,并讨论了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 以高庙子膨润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查了高庙子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特征,研究了接触时间、固液比、铀的初始浓度、pH、离子类型和离子浓度等因素对U(Ⅵ)吸附特征的影响,并讨论了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在24 h后达到动态平衡;最佳吸附固液比为1:300;最佳吸附初始浓度为40 mg·L^(-1);在pH为5时,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效果最好,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溶液中Ca^(2+)、CO_3^(2-)显著降低了膨润土对U(Ⅵ)的吸附效果,影响程度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的拟合效果较好,主要表现为多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六价铀 吸附 动力学模型 热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