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6
1
作者 李守信 宋剑飞 +3 位作者 李立清 唐琳 朱正双 尤生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简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来源、危害以及控制的意义,对VOCs现有处理技术从回收方法和消除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评述,并指出其优势和不足。同时,着重阐述了光催化氧化法以及变压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光催化氧化 变压吸附 废气处理
下载PDF
北京市夏季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 被引量:85
2
作者 吕子峰 郝吉明 +1 位作者 段菁春 李俊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9-975,共7页
基于北京市夏季高臭氧事件期间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监测数据,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对北京市夏季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了估算.估算方法结合了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了苯和异戊二烯是SOA前体物.结果表明,检测到的70种VO... 基于北京市夏季高臭氧事件期间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监测数据,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对北京市夏季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潜势进行了估算.估算方法结合了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并考虑了苯和异戊二烯是SOA前体物.结果表明,检测到的70种VOC中有31种是SOA前体物,可产生8.48μg/m3的SOA,占细粒子(PM2.5)有机组分的30%.甲苯、二甲苯、蒎烯、乙苯和正十一烷是对SOA生成贡献最大的5个物种,分别占SOA生成量的20%、22%、14%、9%和4%.由人为源排放的芳香烃是北京市SOA最主要的来源,占SOA生成潜势的76%.天然源排放的烯烃对SOA的贡献占16%,烷烃(7%)和羰基化合物(1%)的贡献较小.SOA的主要成分是含苯环的产物、脂肪族酸、羰基化合物和脂肪族硝酸酯,分别占72%、14%、11%和3%.具有高SOA生成潜势的物种的环境浓度和臭氧生成潜势都较低,因此在VOC控制政策的制定上要综合考虑VOC的环境浓度、臭氧生成潜势和SOA生成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气溶胶 气溶胶生成系数 挥发性有机物 芳香烃
原文传递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3
作者 李宁 刘杰民 +2 位作者 温美娟 江桂斌 程慧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6,共4页
对最近几年来吹扫捕集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不同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参考文献54篇。
关键词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 联用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测定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膜法处理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4
作者 张林 陈欢林 柴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80,共6页
简要介绍了挥发性有机物废气的来源、分类及其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以及国内外近年来的排放状况。较详细地论述了蒸汽渗透、气体膜分离、膜基吸收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膜分离 废气处理
下载PDF
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的调查 被引量:46
5
作者 王桂芳 陈烈贤 +4 位作者 宋瑞金 韩克勤 史黎薇 井海宁 李霞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6-157,共2页
目的 ]了解装修后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状况。 [方法 ]对一间装修后使用不到半年的面积 >10 0 0 m2 的封闭式现代化办公室进行空气采样。 [结果 ]除可吸入尘 (0 .0 6~ 0 .0 7mg/ m3)外 ,甲醛 (0 .85~ 0 .96 mg/ m3)、氨(1.6 5~ 3.35 m... 目的 ]了解装修后办公室内空气污染状况。 [方法 ]对一间装修后使用不到半年的面积 >10 0 0 m2 的封闭式现代化办公室进行空气采样。 [结果 ]除可吸入尘 (0 .0 6~ 0 .0 7mg/ m3)外 ,甲醛 (0 .85~ 0 .96 mg/ m3)、氨(1.6 5~ 3.35 mg/ m3)、耗氧量 (9.2 0~ 9.30 mg/ m3)、苯 (0 .42~ 0 .5 6 mg/ m3)、甲苯 (0 .5 8~ 0 .91mg/ m3)、乙苯(0 .10~ 0 .12 mg/ m3)、二甲苯 (0 .10~ 0 .12 mg/ m3)、二氧化碳 (0 .13%~ 0 .16 % )和细菌总数 (2 10 0~ 5 0 0 0 CFU/m3)均超过相关标准 1~ 10倍。 [结论 ]该办公室空气污染较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室 空气污染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调查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 被引量:58
6
作者 鲁君 李莉 +3 位作者 林立 邬坚平 王红丽 陈长虹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2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技术,即设备管线组件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详细分析了LDAR技术在国内外的实施经验,并探讨了该技术应用于我国石化行业VOCs排放控制的前景。
关键词 泄漏检测与修复 挥发性有机物 石化行业 监测
下载PDF
催化燃烧VOCs的三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被引量:35
7
作者 郭建光 李忠 +2 位作者 奚红霞 何余生 王伯光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9,共4页
利用浸渍法将过渡金属硝酸盐溶液沉积在 γ Al2 O3上 ,通过焙烧制得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O/γ Al2 O3、CdO/γ Al2 O3和NiO/γ Al2 O3.通过催化燃烧销毁乙醇、丙酮和甲苯的实验 ,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 利用浸渍法将过渡金属硝酸盐溶液沉积在 γ Al2 O3上 ,通过焙烧制得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O/γ Al2 O3、CdO/γ Al2 O3和NiO/γ Al2 O3.通过催化燃烧销毁乙醇、丙酮和甲苯的实验 ,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作用下 ,三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催化燃烧的起燃温度和完全燃烧温度都明显低于它们的燃点 ,其中CuO/γ Al2 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CdO/γ Al2 O3和NiO/γ Al2 O3催化剂 ,它对丙酮、乙醇和甲苯的催化起燃温度分别是 180 ,190和 2 30℃ ,另外对于催化燃烧VOC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催化剂 催化燃烧 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环境中VOCs的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8
作者 张云 李彦锋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1-415,共5页
综述了近十年来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及其主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大气环境中VOCs的主处理技术(包括吸附、冷凝及膜分离等回收技术和燃烧、等离子体、光催化降解和生物降解等销毁技术)的适用条件、经济性、... 综述了近十年来大气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现状及其主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大气环境中VOCs的主处理技术(包括吸附、冷凝及膜分离等回收技术和燃烧、等离子体、光催化降解和生物降解等销毁技术)的适用条件、经济性、可操作性和净化效率。提出对VOCs的吸收和生物降解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催化机制、材料的性能及微生物活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现状 处理技术
下载PDF
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进展 被引量:34
9
作者 吕唤春 潘洪明 陈英旭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4-327,共4页
对于较难处理的低浓度、大风量和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气的处理 ,主要介绍了吸附 -解吸 -催化燃烧法、生物法及脉冲电晕放电法 3种新方法 。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废气处理 吸附 解吸 催化燃烧 生物法 脉冲电晕放电法 低浓度 有机废气 进展
下载PDF
聚丙烯中挥发性有机物释放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51
10
作者 康鹏 金滟 蔡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聚丙烯(PP)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种类、含量以及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VOC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牌号的PP在一定温度下可释放出多达50余种VOC,其中绝大部分是长碳链的烷烃;加热温度... 采用自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聚丙烯(PP)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种类、含量以及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VOC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牌号的PP在一定温度下可释放出多达50余种VOC,其中绝大部分是长碳链的烷烃;加热温度对PP中VOC的释放有显著影响;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牌号PP的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释放量不同;TVOC释放量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增加,直至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挥发性有机物 释放行为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加热温度 加热时间
下载PDF
纳米光催化材料在空调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杨瑞 金招芬 +1 位作者 张寅平 李亚栋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4,共3页
简要介绍了纳米光催化材料光解室内空气中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的原理及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 ,特别是日本在空气净化器中的应用 ,认为近期应加强理论研究 ,除开发家用空气净化器外 ,还应重视该技术在集中空调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光催化 纳米村料 集中空调 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家具城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34
12
作者 于慧芳 李心意 +6 位作者 吕静 王云龙 郑方荣 张兰英 高京晓 张晓鸣 陈清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 ]了解家具城室内空气污染情况。 [方法 ]于冬夏二季对北京市 9家家具城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 ,分析影响因素 ,同时对家具城从业人员进行了主观感觉 ,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及甲醛个体接触剂量调查。 [结果 ]冬季室内空气中甲醛平均... [目的 ]了解家具城室内空气污染情况。 [方法 ]于冬夏二季对北京市 9家家具城室内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 ,分析影响因素 ,同时对家具城从业人员进行了主观感觉 ,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及甲醛个体接触剂量调查。 [结果 ]冬季室内空气中甲醛平均浓度为 0 .16 mg/m3,超出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0 .12 mg/m3) 0 .3倍 ,样品超标率为 6 1%。夏季平均浓度为 0 .5 2 mg/m3,高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3.3倍 ,样品超标率为 98%。冬夏季从业人员甲醛平均接触浓度分别为 0 .19m g/m3和 0 .5 6 mg/m3。夏季室内空气中氨的最大值为 1.0 2 mg/m3,高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0 .5 0 mg/m3) 1倍 ,平均浓度为 0 .32 mg/m3,低于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样品超标率为 10 %。从业人员主观感觉、呼吸道症状发生率与不售家具的百货商场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板材卫生质量、生产时间、家具摆放密度、室内温度和湿度是是影响家具城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家具城环境对从业人员健康影响值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甲醛 胶合板 家具城 室内空气污染
下载PDF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王元元 张立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27,39,共5页
介绍了净化室内不同空气污染物采取的相应净化技术,针对室内VOC,常用吸附法、光催化法、纳米材料净化法;针对室内空气颗粒物,主要采用机械过滤、静电除尘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等,而微生物的净化主要是利用纳米TiO2光... 介绍了净化室内不同空气污染物采取的相应净化技术,针对室内VOC,常用吸附法、光催化法、纳米材料净化法;针对室内空气颗粒物,主要采用机械过滤、静电除尘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纳米光催化技术等,而微生物的净化主要是利用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还介绍了生物净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室内空气净化技术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气 净化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合肥城市森林减少大气污染的效果 被引量:26
14
作者 吴泽民 JoeR.McBride +2 位作者 David J.Nowak 杨军 Sheauchi Cheng 《中国城市林业》 2003年第1期39-43,共5页
树木主要通过气孔吸收气态污染物,同时通过滞留空气中的微粒而减轻污染,树木较高的覆盖率可能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定量研究表明,合肥市1998年吸收空气污染物约为151.5t,树木7月份(着叶季节)吸收污染量高达20t,具有相对较低臭氧... 树木主要通过气孔吸收气态污染物,同时通过滞留空气中的微粒而减轻污染,树木较高的覆盖率可能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定量研究表明,合肥市1998年吸收空气污染物约为151.5t,树木7月份(着叶季节)吸收污染量高达20t,具有相对较低臭氧生成潜力的植物有香樟属、女贞属、紫薇属、罗汉松属和李属。合肥城市森林总体的臭氧指标得分值为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市 城市森林 大气污染 环境保护 空气质量 臭氧生成速率 生态效益
下载PDF
石化行业的VOCs排放控制管理 被引量:34
15
作者 郭森 童莉 +1 位作者 周学双 韩建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6-360,共5页
概述了我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情况。介绍了国内外VOCs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国内石化行业VOCs排放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污染物排放过程的类别。提出了明确定义、制定相关标准、完善分类管理体系、研究最佳的可行性控制... 概述了我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情况。介绍了国内外VOCs的管理现状。分析了国内石化行业VOCs排放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污染物排放过程的类别。提出了明确定义、制定相关标准、完善分类管理体系、研究最佳的可行性控制技术等加强VOCs排放控制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石化行业 排放 环境管理
下载PDF
浅析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建萍 项菲 《浙江化工》 CAS 2014年第3期36-39,共4页
VOC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严重危害的废气,概述了VOC废气的来源和危害,同时介绍了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VOC废气处理方法——蓄热式热力氧化技术。
关键词 VOC RTO 废气治理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32
17
作者 贾静 饶竹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13-417,共5页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对标准模拟样品的基体选择、吹扫捕集条件、色谱条件等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20~0.60μg/kg,精密度(RSD,n=7)为2.78%~9.89%...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测定土壤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对标准模拟样品的基体选择、吹扫捕集条件、色谱条件等实验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20~0.60μg/kg,精密度(RSD,n=7)为2.78%~9.89%,基体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1.5%~115.2%。方法准确可靠,用于批量样品的实际分析,检测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吹扫捕集 土壤
下载PDF
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琳 刘俊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介绍了利用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反应器的特性及发展状况。阐述了真菌反应器内填料的选择以及温度、湿度、pH。
关键词 真菌 废气处理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助剂对聚丙烯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潘瑞琦 金滟 +3 位作者 康鹏 丁树岩 蔡涛 石胜鹏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1,共4页
介绍了聚丙烯(PP)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主要组成和产生来源。综述了助剂对PP气味及VOC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抗氧剂、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化学除味剂和气味吸附剂等助剂对PP气味和VOC的影响。PP产生气味和VOC来源主要是由于在聚合过... 介绍了聚丙烯(PP)气味及挥发性有机物(VOC)的主要组成和产生来源。综述了助剂对PP气味及VOC的影响,重点阐述了抗氧剂、过氧化物、光稳定剂、化学除味剂和气味吸附剂等助剂对PP气味和VOC的影响。PP产生气味和VOC来源主要是由于在聚合过程中催化剂单体残留以及PP在加工过程中降解所致。加入气味吸附剂,可以有效去除烷烃、烯烃、苯酚、醛及酮类等有气味的小分子物质。因此,探究PP气味与VOC的关联进而控制PP气味在今后的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助剂 气味 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
下载PDF
加工技术对聚丙烯中VO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李峰 康鹏 金滟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57,65,共4页
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中自然脱挥、真空脱挥、螺杆转速,以及加工设备种类对聚丙烯(PP)粉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粉料中VOC主要为烷烃、烯烃及醛酮类化合物;自然脱挥和真空脱挥均可降低PP粉料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研究了双螺杆挤出机中自然脱挥、真空脱挥、螺杆转速,以及加工设备种类对聚丙烯(PP)粉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P粉料中VOC主要为烷烃、烯烃及醛酮类化合物;自然脱挥和真空脱挥均可降低PP粉料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含量,但后者效果明显优于前者;控制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500 r/min,PP中TVOC含量最低;BUSS捏合机降低PP中TVOC含量的效果好于双螺杆挤出机,前者的TVOC含量仅为后者的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挥发性有机物 脱挥 真空度 加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