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少先 吕小东 +4 位作者 刘迎龙 李守军 沈向东 杨九光 王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总结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6年11月~2005年5月,采用改良Fontan手术纠治12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右心室... 目的 总结改良Fontan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6年11月~2005年5月,采用改良Fontan手术纠治124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单心室、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错位、肺动脉闭锁、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右心室发育不良等)患者,手术年龄7.6±5.5岁.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9例,体外循环下手术105例.右心房-肺动脉连接17例,右心房-右心室连接19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88例.23例行分期手术.结果 术后早期(术后30d)死亡17例(13.7%),其中行右心房-肺动脉连接者死亡率为23.5%(4/17),行右心房-右心室连接者死亡率为 15.8%(3/19),行TCPC者死亡率为11.4%(10/88),同期预留或术后开窗手术死亡率为14.6%(6/41),分期手术患者死亡率为 8.7%(2/23).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室颤动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6.9%(21/124),主要为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术后随访89例,随访时间6~65个月.远期再住院率6.5%,再手术率0.9%.3例出现再发性胸腔积液,3例出现心包积液,1例出现下腔静脉梗阻,均经相应的治疗后治愈.其余患者心功能恢复好.结论 改良Fontan手术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功能性单心室的最佳手术方案;房间隔开窗可明显提高术后早期疗效,减少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FONTAN手术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心房内管道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仁福 汪曾炜 +3 位作者 孙立志 宫汉江 刘建实 王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2-134,共3页
自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共施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32例,其中单心室2例,三尖瓣闭锁1例。应用心房内管道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该手术方法常规将上腔静脉远心端与右肺动脉行端侧吻合,然后选用直径>l.5cm... 自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共施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32例,其中单心室2例,三尖瓣闭锁1例。应用心房内管道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该手术方法常规将上腔静脉远心端与右肺动脉行端侧吻合,然后选用直径>l.5cm人工血管,将下腔静脉与主肺动脉吻合,方法简便,易于操作。其优点是:右房组织损伤小;血流动力学合理;更适用于伴共同心房和(或)共同房室瓣等复杂畸形;选用直径1.5cm以上人工血管无需再更换;术后心律紊乱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 肺动脉 心房内管道 TCPC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吸入一氧化氮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早期肺动脉高压临床安全性的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霞 李守军 +5 位作者 王旭 闫军 杨菊先 曾敏 李胜利 段雷雷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11期825-829,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吸入一氧化氮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后早期肺动脉高压(PAH)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取吸入一氧化氮(i 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的56例TCPC术后,早期合并PAH患儿... 目的:观察并评价吸入一氧化氮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后早期肺动脉高压(PAH)的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取吸入一氧化氮(i 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的56例TCPC术后,早期合并PAH患儿的临床资料,PAH的诊断标准为:1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m PAP)≥13mm Hg(1mm Hg=0.133k Pa);2术后早期循环不稳、中心静脉压(CVP)≥15mm Hg或跨肺压差(TPG,即中心静脉压与左心房压的压力差值)≥10mm Hg。男性3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3.3±23.9)m,平均体质量(17.5±4.1)kg,术前平均肺动脉压力(m PAP)(14.7±1.5)mm Hg,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63.1±6.3)%,术前经皮氧饱和度(79.2±7.3)%,术前血红蛋白含量(180.1±24.6)g/L。分别记录治疗开始前、治疗开始后24小时的各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指标,定期监测二氧化氮(NO2)、高铁血红蛋白(Met Hb)含量、血小板及肝肾功能。结果:56例TCPC术后早期合并PAH患儿经i 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后,循环逐步稳定,容量需求、胶体入量及血管活性药评分减少,CVP从(15.2±3.2)mm Hg降至(11.2±2.2)mm Hg,TPG从(10.8±2.5)mm Hg降至(5.8±1.8)mm Hg,氧合指数从(203±77)mm Hg升至(278±90)mm Hg。i NO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期间,NO2浓度均<1ppm,平均0.3(0.1,0.5)ppm;Met Hb均在3%以下,平均(1.5±0.5)%,均属于安全范围;无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及明显不良反应的表现。结论:吸入一氧化氮联合西地那非在TCPC术后早期PAH患儿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肺血管阻力 肺动脉高压 一氧化氮 西地那非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早期临床结果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克明 李守军 +1 位作者 张岩 王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总结近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早期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检查,术前... 目的总结近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早期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检查,术前临床诊断单心室26例,三尖瓣闭锁10例,肺动脉闭锁4例,右心室双出口5例,大动脉转位1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12例。1例行心内隧道手术,57例行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按照术后胸腔积液引流量和引流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大量胸腔积液组,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8.61±6.73)岁;少量胸腔积液组,41例,其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7.21±4.24)岁。分析影响两组患者早期临床结果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30±9.80)d。大量胸腔积液组平均引流时间[(18.00±5.50)d vs.(5.00±2.20)d,t=-1.967,P<0.05]、胸腔引流量[(12.30±2.60)ml/(kg.d)vs.(2.80±1.70)ml/(kg.d),t=-3.221,P<0.05]和住院时间[(20.10±7.20)d vs.(7.20±1.10)d,t=-2.003,P<0.05]明显长于或大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大量胸腔积液组术前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明显高于少量胸腔积液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2±5.34)mm Hg vs.(13.91±5.22)mm Hg,t=-2.073,P<0.05]。结论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近期效果很好,术前肺动脉压影响术后胸腔积液量,从而影响术后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胸腔积液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楚军民 吴清玉 许建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41-244,共4页
目的 比较常温非体外循环 (OPCPB)和低温体外循环 (CPB)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畸形的效果。 方法 根据术中是否采用 CPB,将 2 8例功能性单心室复杂心脏畸形患者分为两组 ,OPCPB组 :11例 ,均在 ... 目的 比较常温非体外循环 (OPCPB)和低温体外循环 (CPB)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畸形的效果。 方法 根据术中是否采用 CPB,将 2 8例功能性单心室复杂心脏畸形患者分为两组 ,OPCPB组 :11例 ,均在 OPCPB下行心外管道 TCPC;CPB组 :17例 ,均在 CPB下行心外管道TCPC。记录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 (CVP)、平均体动脉压、胸腔引流液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液制品用量、住院费用和出院时脉搏血氧饱和度 (Sp O2 ) ,并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术后早期死亡率无明显差别 ,术后OPCPB组 CVP明显低于 CPB组 (P<0 .0 5 ) ,胸腔引流液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 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CPB组明显减少或缩短 (P<0 .0 5 ) ,血浆用量明显减少 (P<0 .0 5 ) ,住院费用明显低于 CPB组 (P<0 .0 5 ) ,两组 Sp O2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结论 在 OPCPB下行心外管道 TCPC并非十分困难 ,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优于CPB下行心外管道 TCPC,围术期血液制品用量减少 ,有利于早期恢复 ;术后住院时间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B 心外管道 TCPC 术后 住院时间 非体外循环 住院费用 结论 CVP 差别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的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6
作者 韩林江 刘湘 +8 位作者 马坚锐 周子秦 涂贾子超 张如月 田苗 李莹 袁海云 温树生 陈寄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0-518,共9页
目的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heterotaxy syndrome,HS)的临床经验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21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TCPC合并HS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HS... 目的总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heterotaxy syndrome,HS)的临床经验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21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TCPC合并HS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HS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远期生存率以及影响生存的相关因素。将术后早期和晚期结果与匹配的同时期非HS患者(非HS组)进行比较。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HS组纳入患者55例,其中男42例、女13例,中位年龄6.0(4.2,11.8)岁,中位体重17.0(14.2,28.8)kg。右房异构53例,左房异构2例。一期完成TCPC者8例。TCPC手术类型包括心外管道39例、心内-心外管道14例、主肺动脉-下腔静脉直接吻合2例。术后27例发生感染,19例肝功能损害,11例急性肾损伤。早期死亡5例,中位随访时间94.7(64.3,129.8)个月,1年、5年、10年总生存率为87.2%、85.3%、74.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HS组45例,非HS组81例。与非HS组相比,HS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术后感染率显著增加(P<0.05),术后总生存率明显下降,10年生存率较非HS组低12.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无脾为死亡的危险因素[HR=8.98,95%CI(1.86,43.34),P=0.006]。结论与非HS患者相比,合并HS患者TCPC术后的生存情况较差,无脾是影响该类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功能性单心室 内脏异位综合征 生存率
原文传递
全腔肺吻合术后患儿运动耐量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7
作者 蔡小满 徐毅超 +2 位作者 陈琳 徐卓明 张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8-385,共8页
目的:探查全腔肺吻合术(TCPC)后患儿运动耐量状况及引起运动耐量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81例TCPC术后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相关CPET参数,并根据最大摄氧量(VO_(2)max)占预计值... 目的:探查全腔肺吻合术(TCPC)后患儿运动耐量状况及引起运动耐量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81例TCPC术后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相关CPET参数,并根据最大摄氧量(VO_(2)max)占预计值百分比情况将患儿分为运动耐量较差组(VO_(2)max占预计值百分比<60%,n=61)和运动耐量较好组(VO_(2)max占预计值百分比≥60%,n=20),分析影响心肺运动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81例患儿平均年龄(12.28±3.28)岁,VO_(2) max占预计值百分比为(55.43±14.80)%。运动耐量较好组的最大单位体重摄氧量[(30.26±3.16)ml/kg vs.(20.55±4.26)ml/kg]、变时性指数[(0.63±0.15) vs.(0.46±0.18)]、随功率增加的摄氧量[(11.89±2.43)ml/(min·W) vs.(9.88±2.25)ml/(min·W)]以及单位体重氧摄取效率斜率[(36.49±6.16)ml/(log L·kg)vs.(26.83±6.38)ml/(log L·kg)]较运动耐量较差组均更好(P均<0.01)。两组的最大呼吸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运动振荡通气发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体重指数和变时性指数是运动耐量较差的危险因素;最大单位体重摄氧量和无氧阈时随功率增加的摄氧量是发生运动振荡通气的危险因素。结论:TCPC术后患儿运动耐量普遍下降,表现为有氧运动能力受损,其危险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和变时性指数。最大单位体重摄氧量和无氧阈时随功率增加的摄氧量为术后运动振荡通气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肺吻合术 房坦手术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下载PDF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清玉 李洪银 +4 位作者 张明奎 陈兴澎 潘广玉 奚吉成 薛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05-807,共3页
目的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EC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并就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1998年6月至2006年12月,68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接受了 ECTCPC。包括单心室伴有大动脉转位、... 目的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EC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并就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1998年6月至2006年12月,68例先天性心脏复杂畸形的患者接受了 ECTCPC。包括单心室伴有大动脉转位、肺动脉瓣狭窄45例;三尖瓣闭锁、右心室发育不良19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右心室发育不良4例。其中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6例,双向 Glenn 术后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18例(其中包括单心室、肺动脉闭锁、左肺动脉狭窄双向 Glenn 术后1例),单心房、单心室、心上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多发粗大体肺侧支1例。全组采用体外循环下手术共57例,其中8例患者因需要矫正心内畸形在主动脉阻断下手术外,其余49例均在全身麻醉并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非体外循环下手术1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2.9%。其中1例死于术后反复肺内出血,1例死于上消化道反复大出血。66例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个月至8年,无晚期死亡。所有患者症状消失,血氧饱和度90%~96%,恢复良好。结论 ECTCPC 方法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较少,效果好,较其他术式有较大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心外管道
原文传递
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5
9
作者 吴清玉 张明奎 +2 位作者 李洪银 陈兴澎 潘广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0-532,共3页
目的总结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方法1998年6月至2008年3月,22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患者接受分期TCPC。本组中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狭窄9例,合并肺动脉闭锁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十字交叉心... 目的总结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经验。方法1998年6月至2008年3月,22例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患者接受分期TCPC。本组中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狭窄9例,合并肺动脉闭锁3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十字交叉心,肺动脉瓣狭窄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左心室发育不良,肺动脉闭锁,房室瓣少-中量反流1例;完全性房室通道,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双向Glenn术后伴吻合口狭窄房室瓣大量反流1例;镜面右位心,功能性单心室,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体肺侧支,双侧双向Glenn术后2年,右下肺动-静脉瘘1例;三尖瓣闭锁并肺动脉狭窄4例;三尖瓣闭锁伴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1例;镜面右位心,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左心室发育不良,功能性单心房,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少量反流,粗大体肺侧支1例。第一期体肺分流术后,二期双向Glenn术5例,第一期单侧或双侧双向Glenn手术17例。行双向Glenn手术的年龄为(5.9±4.4)岁,Glenn术前肺动脉压为17~20mmHg(1mmHg=0.133kPa);房室瓣膜关闭不全3例;一期手术前Nakata指数小于200mm^2/m^2者4例。接受TCPC术平均年龄为(9.6±4.9)岁,与双向Glenn术间隔时间(3.7±1.2)年,术前经上腔静脉置管测得肺动脉压力均小于15mmHg。全组22例均采用心外管道TCPC,房室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住院死亡1例,病死率为4.5%。死亡病例为单心室,肺动脉闭锁,第一期体肺分流术后,二期左肺动脉成形双向Glenn术后5年第三期行TCPC,术后左肺反复多次大出血死亡。余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中心静脉压12~18mmHg。出院前经皮测血氧饱和度为90%~96%,活动量明显增加,发绀及气促症状消失,心功能均为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对于高危患者根据病情选择分期TCPC,可以使更多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分期
原文传递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与持续性胸腔积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琦 王晗 +1 位作者 钟杏 张崇健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4期201-207,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施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患儿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与持续性胸腔积液(PP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在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TCPC手术的儿童患者的临床数据,共23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实施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患儿术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与持续性胸腔积液(PPE)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在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TCPC手术的儿童患者的临床数据,共230例患儿入选本研究,分为ALT正常组和ALT升高组。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组间比较,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术后持续性胸腔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术后血清ALT的预测价值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ALT升高组的胸管留置时间明显延长(10 d vs.15 d,P<0.001),PPE发生的比例明显增加。结论术后48 h内ALT水平升高可作为接受TCPC手术患儿预测有无PPE可能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胸腔积液 谷丙转氨酶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洪玉 汪曾炜 +4 位作者 张仁福 张南滨 宋恒昌 尹宗涛 方敏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的经验 ,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设计、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心外管道 TCPC患者的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 10岁 ,病种包括三尖瓣闭... 目的 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的经验 ,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设计、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 2 9例心外管道 TCPC患者的临床资料 ,平均年龄 10岁 ,病种包括三尖瓣闭锁 9例 ,左室型心室双入口 9例 ,二尖瓣闭锁 3例 ,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左心室发育不良 5例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解剖右心室发育不良 3例。全部在体外循环下手术 ,12例采用心脏停搏 ,17例在并行转流心脏不停跳下手术。 结果 早期 2 2例中死亡 5例 ,后 7例无死亡 ;随访 3个月~ 10年 ,无晚期死亡。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12例 ,乳糜胸 11例。 结论 心外管道 TCPC用于较大儿童或成人患者与其他 Fontan类手术比较 ,临床长期效果较好。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合理的手术设计和术中细致操作 ,有危险因素时增用开窗术以及围术期严密观察和处理是提高手术近、远期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适应证 手术设计 手术方法 围手术期
下载PDF
一期或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 被引量:4
12
作者 岑坚正 庄建 +1 位作者 陈寄梅 丁以群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总结、比较一期和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适合一期生理矫治并施行了一期TCPC术的患儿25例和已先期完成... 目的总结、比较一期和分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年12月至2007年9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适合一期生理矫治并施行了一期TCPC术的患儿25例和已先期完成第一阶段姑息手术并施行了二期TCPC术的患儿17例的临床资料。前期手术包括15例双向Glenn手术、1例体-肺分流术、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加双向Glenn手术。一期TCPC组中14例采用外管道,11例肺动脉直接下拉与下腔静脉吻合。二期TCPC组中15例采用外管道,1例采用心房内通道,1例肺动脉直接与下腔静脉吻合。结果早期死亡4例,病死率9.5%(4/42)。一期TCPC组死亡3例,病死率12.0%(3/25);二期TCPC组死亡1例,病死率5.9%(1/17)。二期TCPC组的辅助通气时间、胸管停留时间、住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一期TCPC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个月到4.8年。1例于术后8个月死于严重的房室瓣反流、心力衰竭。结论一期和分期TCPC手术治疗复杂先心病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外科手术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早期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蕊 徐卓明 +2 位作者 张明杰 朱丽敏 龚霄雷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49-353,共5页
目的 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TCPC)术后早期延迟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18例TCPC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剔除8例死亡及2例行TCPC管道拆除术病例,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或者胸腔引流管... 目的 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TCPC)术后早期延迟恢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18例TCPC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剔除8例死亡及2例行TCPC管道拆除术病例,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或者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排在第75%位点以后的患儿定义为延迟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组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3.1~4.8岁,中位年龄3.8岁;延迟恢复(延迟)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3.2~5.4岁,中位年龄4.0岁.比较正常组与延迟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血流动力学、手术方式和辅助检查等资料.统计108例患儿手术后当天进入ICU至术后第3天凌晨7点所输注的血制品的容量总量,包括5%白蛋白、10%白蛋白、普通冰冻血浆和红细胞悬液,计算容量体质量比,容量体质量比排在第75%位点后的27例患儿纳入高血容量复苏组,其余81例均纳入低血容量复苏组,比较高、低血容量复苏组患儿围手术期资料.结果1 18例患儿手术体外循环47~ 410 min,平均(111.9±46.4) min;104例(88.1%)阻断主动脉下手术,14例(11.9%)平行循环下手术.术后早期死亡8例(6.8%),均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延迟组术后中位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和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4 h、6天和16天)较正常组(8.5h、3天和7天)明显延长.延迟组和正常组围手术期参数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比较发现,导致术后早期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肺动脉平均压高(mPAP,P=0.022),术前存在房室瓣反流(P=0.000),体外循环时间长(TBT,P=0.044),术后中心静脉压高(CVP,P=0.000)、谷草转氨酶升高(AST,P=0.001)、谷丙转氨酶升高(ALT,P=0.010)、N末端B型利钠肽原升高(NT-proBNP,P=0.000)、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SaO2,P=0.012)、正性肌力药物评分高(IS,P=0.001),术后并发心律失常(P =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手术后并发症 恢复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术后急性肾损伤对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崇健 罗丹东 +1 位作者 李晓峰 朱卫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后急性肾损伤(AKI)的患病率、严重程度及其对于住院期间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TCPC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剔除术前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肌酐值记... 目的研究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后急性肾损伤(AKI)的患病率、严重程度及其对于住院期间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TCPC患者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剔除术前接受肾脏替代治疗、肌酐值记录缺失、合并瓣膜手术的病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AKI是否与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医院获得性感染和早期死亡率相关。结果总共16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AKI患病率为57.1%(n=93),轻度AKI 26.4%(n=43),中度AKI 12.3%(n=20),重度AKI 18.4%(n=30)。AKI组院内感染率较高(15.1%vs.0.0%,P<0.001)。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数,8 h vs.7 h,P=0.529)。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AKI延长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0 d,95%CI 3.9~16.0,P=0.001)和重症监护时间(103.9 h,95%CI 48.6~159.2,P<0.001)。结论TCPC术后发生AKI常见。AKI与较高的院内感染率有关。AKI延长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重症监护时间,但未延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急性肾损伤 预后
原文传递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艳敏 孟蕾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8-509,共2页
总结了1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后的护理。对此类手术患者采取了“V”字形体位,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循环稳定,保持胸腔引流管的通畅,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等护理措施。术后护理效果好,患者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护理
原文传递
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迪斯 陈萍 章晓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4期219-221,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特点。方法 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ECC下行二期TCPC术,其中3例采用股、动静脉插管转流。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包括开胸时大出血3例、术中血红蛋白尿2...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二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特点。方法 5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ECC下行二期TCPC术,其中3例采用股、动静脉插管转流。结果术中主要并发症包括开胸时大出血3例、术中血红蛋白尿25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其中低心排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结论股动静脉插管准备、转流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是二期TCPC的ECC管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二期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功能性单心室合并肝静脉单独回流入心房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晓冰 岑坚正 +5 位作者 陈寄梅 温树生 许刚 邱海龙 余觉愍 庄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肝静脉单独回流入心房(separate hepatic venous drainage,SHVD)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时肝静脉的处理,并对手术方式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7年... 目的探讨合并肝静脉单独回流入心房(separate hepatic venous drainage,SHVD)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TCPC)时肝静脉的处理,并对手术方式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7年1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TCPC术32例合并SHVD的功能性单心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7例,平均年龄2~19(8.0±5.0)岁,平均体重11~66(25.4±15.8)kg。结果32例患者中,20例合并内脏异位综合征,其它类型单心室12例。27例术前明确诊断肝静脉异常回流,其中20例采用心内-心外聚四氟乙烯(Gore-Tex,GOTX)管道连接,另外7例采用心外GOTX管道连接;5例漏诊肝静脉单独回流入心房,均在术后早期出现血氧饱和度严重下降,随即再次手术。术后血氧饱和度92.0%(90.0%,96.0%),中心静脉压10~23(15.5±3.5)mm Hg,机械辅助通气时间16.0(7.5,24.0)h,ICU停留时间3.0(2.0,5.5)d。围术期死亡3例,随访期因脑干梗塞死亡1例。结论心内-心外管道是功能性单心室合并肝静脉单独回流入心房患者有效可行的改良TCPC术式,需结合个体解剖结构制定具体的手术细节。术前须避免漏诊SHVD,否则TCPC术后会出现低循环压力的肝静脉大量窃血入心房,导致不可耐受的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单独回流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功能性单心室 内脏异位综合征
原文传递
单中心116例一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巍 刘锦纷 +9 位作者 徐志伟 张海波 郑景浩 祝忠群 严勤 王顺民 仇黎生 朱宏斌 鲁亚南 陈会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一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行一期Fontan术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39例。手术年龄6.27(3.15±17.47)... 目的回顾性分析功能性单心室患者行一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中心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行一期Fontan术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7例、女39例。手术年龄6.27(3.15±17.47)岁,体重17.5(10.0—80.0)kg,术中采用心外管道法55例,改良自体肺动脉下拉法13例,心房内(或心房内/外)管道法17例和心房侧隧道法3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6例(5.1%)。体外循环时间124(61-2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19—152)min。术后住重症监护室时间4(1—17)d,呼吸机辅助通气7.3(1.0~181.0)h;出院前动脉血氧饱和度90.00%±4.68%,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10(4~45)d。多元logistic分析模型提示内脏不定位或内脏反位是术后肾功能不全(OR=5.351,95%CI1.506~19.014)的唯一危险因素;术中主动脉阻断(OR=26.184,95%CI1.712~400.451)、术前窦性心律异常(OR=6.777,95%CI1.495.30.721)和主动脉阻断时间〉60min(OR=1.036,95%CI1.002~1.076)是术后胸腔引流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随访病例110例,其中2例中晚期死亡,随访时间17(8~47)个月,1例发生管道血栓形成,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一期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现有的分期策略对年龄较大的患者可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FONTAN手术 单期策略 功能性单心室
原文传递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心病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国成 汪钢 +2 位作者 易定华 蔡振杰 刘维永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12期1498-1500,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年龄 3~ 2 0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单心室 9例 ,三尖瓣闭锁 2例 ) 11例施行了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其中采用 Gore- Tex管道连接 10... 目的 探讨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年龄 3~ 2 0岁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单心室 9例 ,三尖瓣闭锁 2例 ) 11例施行了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 ,其中采用 Gore- Tex管道连接 10例 ,在体原位心包管道连接 1例 .体外循环辅助采用常温并行循环 ,心脏不停跳 .结果 全组无死亡 ,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由 6 5 %~ 85 %增加至 92 %~ 96 % ,运动耐力明显增强 ,近期疗效满意 .结论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 -肺动脉连接术操作简捷 ,不改变心内结构 ,血流动力学更符合生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志远 谢周良 +3 位作者 葛振伟 顾以茼 王佳祥 程兆云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7年第2期108-109,112,共3页
目的: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对1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单心室7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并右心双出口3例,右室双出口并完全性... 目的:总结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对1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外科治疗,其中单心室7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并右心双出口3例,右室双出口并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合并三房心1例,左上腔3例,1例二尖瓣重度反流。结果:全组手术无围术期死亡,1例年龄大并二尖瓣成形者术后8d左右出现下腔静脉综合征表现,经治疗后好转;其余均无顽固性胸腹水发生。随访2~48个月,无心律失常发生,氧饱和度93%~97%,心功能(NYHA)Ⅰ~Ⅱ级。结论: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能有效治疗不能解剖矫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弥补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不足,而恰当的围术期处理是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外管道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