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认识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绪臣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9-142,共4页
本文讨论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认识及治疗策略.笔者认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亚类的治疗应采取以可逆性的、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策略.治疗的最重要目的是恢复患者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坚持在... 本文讨论了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的认识及治疗策略.笔者认为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移位亚类的治疗应采取以可逆性的、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策略.治疗的最重要目的是恢复患者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建议坚持在治疗中全面评估患者的躯体疾病和精神心理状况的原则,特别是对于病程迁延、存在慢性疼痛的患者尤为重要.外科手术治疗在关节盘移位总体治疗策略中的作用很有限;但对极少数关节病变诊断明确、经正确的可逆性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仍有重要意义.建议慎重使用可能对患者造成损害的外科手术以及为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而施行的改变患者天然牙列的全口咬合重建、大范围调等不可逆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移位 治疗策略 骨关节病
原文传递
关节盘复位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祖兵 李智 +2 位作者 尚政军 赵吉宏 东耀峻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成形术中关节盘复位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9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接受关节成形术时进行了关节盘复位。术中在关节附近寻找分离出移位的关节盘并将其复位至髁突顶端的解剖位置 ,最...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成形术中关节盘复位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19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接受关节成形术时进行了关节盘复位。术中在关节附近寻找分离出移位的关节盘并将其复位至髁突顶端的解剖位置 ,最后将关节盘的外侧端缝合固定至颧弓根部的软组织。结果 平均随访 2 3 7个月 ,患者的张口度为 2 4~ 4 3mm (平均为 32 6mm) ,所有的患者张口度均接近或达到正常 ,无关节疼痛及弹响症状 ,随访期内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 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治疗中 ,关节盘复位可行有效 ,是重建关节结构、恢复关节功能和预防复发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盘复位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 治疗 手术方法 关节成形术
原文传递
再定位垫戴入前后颞下颌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慧敏 傅开元 +1 位作者 李优伟 张震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测量再定位垫(ARS)戴入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探讨ARS的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2例单侧或双侧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31侧,设为前移位组;关节盘位置正常的关节13侧,设为正常组。分别在... 目的测量再定位垫(ARS)戴入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探讨ARS的治疗机制。方法选择22例单侧或双侧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关节盘前移位的关节31侧,设为前移位组;关节盘位置正常的关节13侧,设为正常组。分别在闭口位(ARS戴入前)、对刃位和下颌最少前伸位(ARS戴入后)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不同下颌位置时的2组关节的盘突角度、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1)盘突角度:闭口位时前移位组为54.23°,正常组为9.80°;对刃位和下颌最少前伸位时,前移位组的盘突角度多可回复至正常范围。2)关节盘位置:从闭口位至对刃位或下颌最少前伸位,正常组关节盘位置无明显改变,前移位组关节盘明显向后移动。3)髁突位置:从闭口位至对刃位或下颌最少前伸位,髁突在关节窝中向前下方移动,正常组与前移位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S使髁突向前下方移动,关节盘向后回复。ARS的作用可能是阻止已经向后上方移动而复位的关节盘在闭口过程中再次发生前移位,起到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定位[牙合]垫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 髁突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春洁 张一帆 +3 位作者 贾源源 吕俊 李龙江 史宗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8-493,共6页
目的通过总结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明确探究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问题后,电子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 目的通过总结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明确探究透明质酸钠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研究问题后,电子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库、荷兰医学文摘、欧洲灰色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0年10月3日;同时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2位评价者独立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0.2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GRADE标准评价Meta分析的质量。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为10篇,偏倚风险评价显示均为中等偏倚风险。与阴性对照相比较,透明质酸钠能明显改善患者短期及长期的最大张口度(P<0.05),并在短期内明显改善临床总体评价(P<0.05),但长期效果不明显(P>0.05),对短期和长期关节内疼痛缓解情况无显著效果(P>0.05);同糖皮质激素相比,透明质酸钠在短期临床总体评价和注射后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后者(P<0.05),但在缓解关节区疼痛和改善最大张口度方面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时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纳 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盘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急性和慢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傅开元 张寒冰 +2 位作者 赵燕平 马绪臣 张震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急性和慢性分类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连续接诊的 10 0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 (急性 4 5例、慢性 5 5例 ) ,比较两组之间临床主诉、开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髁突...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急性和慢性分类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 分析连续接诊的 10 0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病例 (急性 4 5例、慢性 5 5例 ) ,比较两组之间临床主诉、开口度、颞下颌关节功能、髁突和关节盘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主诉开口受限 ,下颌运动功能严重障碍 ,大部分病例髁突骨质正常 ,关节盘形态良好 ;慢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主诉多为开口痛和 (或 )咀嚼痛 ,下颌运动受限 ,部分病例伴有咀嚼肌疼痛 ,相当一部分病例髁突骨质吸收破坏 ,关节盘变形、变性 ,关节盘附着松弛、撕裂 ,甚至关节盘穿孔。结论 对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应早期采取积极的治疗 ,恢复良好的盘 突关系 ,阻止关节盘和髁突的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慢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颞下颌关节紊乱 诊断 治疗 预后 分类
原文传递
牙颌面专用CT颞下颌关节造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燕平 马绪臣 +1 位作者 傅开元 宋小侠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1-323,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牙颌面专用CT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 ,TMJ)造影对关节盘移位及关节骨结构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 10 9例 (119侧 )TMJ行牙颌面专用CT关节造影检查 ,将关节盘移位分为 5型 ,髁突骨质改变分为 4型。结果 ① 119侧... 目的 探讨牙颌面专用CT颞下颌关节 (temporomandibularjoint ,TMJ)造影对关节盘移位及关节骨结构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 10 9例 (119侧 )TMJ行牙颌面专用CT关节造影检查 ,将关节盘移位分为 5型 ,髁突骨质改变分为 4型。结果 ① 119侧关节均有不同类型的关节盘移位 ,其中 84侧仅有关节盘前移位 ;另 35例则为关节盘旋转移位和侧向移位。②骨关节病的发生率 :男性、女性分别为 6 0 0 %和 6 1.7% ;骨关节病的发生率与关节盘移位类型无关 (χ2 =1.5 6 ,P >0 .0 5 )。③ 73侧骨关节病关节中 ,4 9侧 (6 7.1% )病变发生于髁突外侧 ,8侧病变发生于髁突内侧 ,另有 5侧髁突骨质改变部位不能确定。结论 TMJ造影牙颌面专用CT技术可同时多层面显示关节盘及关节骨性结构的病变 ,尤其是可对关节盘旋转移位及侧向移位、关节盘穿孔等作出准确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面 CT 颞下颌关节盘 TMJ 诊断 关节造影 TMD 骨结构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辅助垫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0
7
作者 傅开元 张豪 +2 位作者 马绪臣 张震康 赵燕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T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腔扩张后手法复位辅助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  2 %局麻药 2~ 3ml注入关节上腔 ,手法复位解除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 ,复位后即刻戴用再定位垫保持良好的盘 突关系。结果 近期... 目的 探讨关节腔扩张后手法复位辅助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  2 %局麻药 2~ 3ml注入关节上腔 ,手法复位解除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 ,复位后即刻戴用再定位垫保持良好的盘 突关系。结果 近期临床观察表明 :①开口度恢复 ,最大开口度从治疗前的 2 5 8mm增大到 46 6mm ;②疼痛症状消失 ,疼痛分值视觉模拟尺从治疗前的 2 6 2下降到 0 43;③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 ,Fricton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分别从治疗前的 0 337和 0 185下降到 0 0 2 1和 0 0 11。结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药物治疗和理疗无效的情况下 ,关节盘复位辅助定位垫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如何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HE垫 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骨关节病表现的锥形束CT观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韩建辉 雷杰 +1 位作者 刘木清 傅开元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髁突骨改变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就诊的≤30岁临床诊断为单侧...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分析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髁突骨改变的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口颌面疼痛诊治中心就诊的≤30岁临床诊断为单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且患病时间在1年以内的患者,共204例。由两名评价者分别根据锥形束CT,判断患者双侧髁突骨质的骨关节病表现:骨皮质模糊、表面粗糙不平(Ⅰ型)、表面缺损破坏(Ⅱ型)、形态改变(磨平、短小畸形)(Ⅲ型)、骨质硬化(Ⅳ型)、骨质增生(Ⅴ型)、囊样变(Ⅵ型);其中Ⅰ、Ⅱ型为早期骨关节病表现。分析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患者骨关节病锥形束CT表现与性别、年龄、患病时间及开口度的关系。结果204例患者的症状侧关节中124侧(60.8%)有骨关节病表现,其中早期骨关节病表现的检出率为47.1%(96/204),显著高于对侧[10.8%(22/204)](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患病时间(P=0.000)和开口度(P=0.002)与早期骨关节病表现显著相关,患病时间越长,开口度越大,越可能出现骨质改变。患病时间>1个月的患者,其早期骨关节病表现的检出率从患病时间≤1个月的25%快速上升到70%以上。结论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与髁突骨关节病表现密切相关;患病时间>1个月后,早期骨关节病的检出率显著增大;开口度越大,早期骨关节病的可能性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颌骨髁状突 骨关节炎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和形态的MRI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樊文萍 刘梦琦 +1 位作者 张晓欢 陈志晔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22-526,共5页
目的通过MRI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及形态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137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年龄(37.5±16.1)岁,... 目的通过MRI评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髁突位置及形态的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放射科门诊就诊的137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年龄(37.5±16.1)岁,男性39例,女性98例]进行颞下颌关节MRI扫描,根据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关节盘位置正常组(disc without displacement,DWoD)(185侧关节),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组(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DDWR)(17侧关节)及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组(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DDWoR)(72侧关节),观察颞下颌关节髁突位置(前位、中立位及后位)和形态(卵圆形、扁平形及鸟嘴形),并在横轴位T2WI图像上测量髁突长轴和短轴长度。根据双侧关节盘移位情况分为正常组(74例)、单侧移位组(40例)及双侧移位组(23例),并在横断面T2WI上测量并比较3组髁间角。结果DWoD组、DDWR组和DDWoR组髁突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35,P=0.115)。DWoD组扁平形髁突发生率[83.9%(115/137)]显著高于DDWoR组[50.7%(34/67)](P<0.05),DWoD组鸟嘴形髁突发生率[16.1%(22/137)]显著低于DDWoR组[49.3%(33/67)](P<0.05)。DWoD组髁突长轴长度[(17.2±2.4)mm]显著大于DDWR组[(15.4±2.0)mm]和DDWoR组[(14.7±2.7)mm](P<0.05)。DWoD组髁突短轴长度[(7.3±1.2)mm]显著大于DDWR组[(6.5±1.3)mm]和DDWoR组[(6.1±1.4)mm](P<0.05)。正常组、单侧移位组髁间角(分别为136°±13°和132°±14°)均显著大于双侧移位组(124°±17°)(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群中颞下颌关节盘移位患者可见髁突形态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磁共振成像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文传递
经眶持续牵引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银凯 谷志远 +1 位作者 詹静 冯剑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改进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手术暴露 8只兔右侧的颧突根部、眶下壁和眶后壁处组织 ,在颧突根部的前下方 ,用带有弹力橡皮筋的针自下向上垂直穿过关节盘的前伸部 ,将双股弹力橡皮筋从 7mm向前牵引至 16mm ,达 0... 目的 :改进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手术暴露 8只兔右侧的颧突根部、眶下壁和眶后壁处组织 ,在颧突根部的前下方 ,用带有弹力橡皮筋的针自下向上垂直穿过关节盘的前伸部 ,将双股弹力橡皮筋从 7mm向前牵引至 16mm ,达 0 78N的牵引力 ,并将其固定于在颧弓上制备的小孔中。术后分期处死动物 ,做成石蜡切片 ,行HE染色。结果 :所有动物的下颌均不同程度地偏向对照侧并伴有前牙的斜向磨耗 ,关节盘均出现了前移位且前移的量亦基本一致。结论 :为建立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眶持续牵引 颞下颌关节盘 动物模型 评价 关节盘前移位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物理治疗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斌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6-170,共5页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类型,多数患者同时存在张口受限和关节疼痛.物理治疗的立足点不是移位的关节盘,而是关节的功能.通过物理治疗的物理因子... 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类型,多数患者同时存在张口受限和关节疼痛.物理治疗的立足点不是移位的关节盘,而是关节的功能.通过物理治疗的物理因子疗法、手法治疗和运动疗法,可达到消除症状、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对于张口受限时间≤2个月的ADDwoR患者,可尝试手法复位关节盘继以再定位垫和运动治疗维持关节盘-髁突关系.即便如此,恢复解剖关系也不是物理治疗的终点.加强健康教育、多学科合作均是成功治疗ADDwoR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疗法(专业) 颞下颌关节盘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与透明质酸注射治疗 被引量:14
12
作者 龙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很常见,可导致关节弹响、疼痛、下颌功能障碍以及骨关节炎,同时关节滑膜与滑液也出现病理性改变.透明质酸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为营养关节软骨、维持关节正常的润滑、抗炎功能以及软...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很常见,可导致关节弹响、疼痛、下颌功能障碍以及骨关节炎,同时关节滑膜与滑液也出现病理性改变.透明质酸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为营养关节软骨、维持关节正常的润滑、抗炎功能以及软骨修复.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时,透明质酸的合成、相对分子质量、浓度均下降,导致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本文就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透明质酸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注射 关节内 颞下颌关节盘 盘前移位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与髁突骨吸收的关系及联合诊疗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是口腔临床常见病,目前临床有多种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并总结笔者课题组研究结果,聚焦以下3个方面:①ADD与髁突骨吸收的相关性;②关节盘复位能否阻止髁突骨吸收并促进髁...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是口腔临床常见病,目前临床有多种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回顾文献,并总结笔者课题组研究结果,聚焦以下3个方面:①ADD与髁突骨吸收的相关性;②关节盘复位能否阻止髁突骨吸收并促进髁突骨再生;③合理优化的联合诊疗模式.以期为临床优化ADD诊治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骨质吸收 颞下颌关节盘 盘前移位
原文传递
面部不对称畸形颞下颌关节盘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邹冰爽 《口腔正畸学》 2007年第4期177-181,共5页
目的旨在探讨面部不对称患者两侧颞下颌关节盘的形态和功能是否存在差异及面部不对称与关节盘内部结构紊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7名面部不对称者(10男,27女)的74个关节应用高清晰度的磁共振技术在矢状位(开口和闭口)和冠状位... 目的旨在探讨面部不对称患者两侧颞下颌关节盘的形态和功能是否存在差异及面部不对称与关节盘内部结构紊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方法对37名面部不对称者(10男,27女)的74个关节应用高清晰度的磁共振技术在矢状位(开口和闭口)和冠状位(闭口)进行扫描。将关节盘移位的类型分为部分前移位、前移位、旋转及侧向移位五种类型。将关节盘的功能分为正常、可复性移位和不可复性移位三组。在矢状向闭口位影像上将关节盘的形状分为双面凹、双面平、烟囱状和严重变形五种。同时对关节盘的位置、开口运动中的移位和旋转进行定量测量。对偏斜侧和非偏斜侧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样本中约70%的面部不对称患者存在一侧或两侧的关节内部结构紊乱;关节盘前移位,特别是旋转性前移位在偏斜侧较多见(P<0.01);偏斜侧和非偏斜侧的关节盘形态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偏斜侧形态异常者较多;偏斜侧关节盘的位置明显靠前、靠下(p<0,01);非偏斜侧关节盘在开口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运动幅度。结论面部不对称患者其两侧关节盘的形态和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关节内部结构紊乱与面部不对称畸形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面部不对称 磁共振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后双板区类盘样变及Ⅱ型胶原基因表达 被引量:10
15
作者 谷志远 胡济安 +2 位作者 冯剑颖 张震康 张银凯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2-294,I006,共4页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双板区在关节盘移位后的适应性改建。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 ,对 2 6只日本大白兔进行组织病理学、蛋白多糖含量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结果 移位 1周后即在双板区见到有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双板区在关节盘移位后的适应性改建。方法 采用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 ,对 2 6只日本大白兔进行组织病理学、蛋白多糖含量和Ⅱ型胶原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结果 移位 1周后即在双板区见到有Ⅱ型胶原mRNA表达的软骨细胞 ,随着时间的增加 ,可见到典型的软骨组织形成。结论 在关节盘移位后 ,双板区产生类盘样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双板区类盘样变 Ⅱ型胶原 基因表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
原文传递
颞下颌关节盘绞锁的自然病程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慧敏 傅开元 张震康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定期追踪随访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初步了解关节盘绞锁的自然病程和转归。方法初诊为关节盘绞锁的68例患者中,54例进行24个月的电话追踪随访。根据绞锁的病程发展分为:症状进展组(即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症状消失组、症状... 目的定期追踪随访颞下颌关节盘绞锁患者,初步了解关节盘绞锁的自然病程和转归。方法初诊为关节盘绞锁的68例患者中,54例进行24个月的电话追踪随访。根据绞锁的病程发展分为:症状进展组(即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症状消失组、症状持续组,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组间年龄、性别、病程、有无疼痛和绞锁发生频率间有无差异。结果54例随访患者中,症状进展组16例(30%),症状持续组32例(59%),症状消失组6例(11%);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诊时有无疼痛和绞锁发生的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盘绞锁患者发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风险增大;关节盘绞锁发展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有无疼痛和绞锁频率似无关,有待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文传递
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移位类型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东宗 章巧 +5 位作者 翟孝庭 王岩 刘刚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3-758,共6页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移位情况,探讨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患者移位类型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移位情况,探讨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患者移位类型和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根据临床症状和颞下颌关节MRI诊断为ADD的111例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78例,年龄(31.0±10.9)岁(18~60岁)。根据有无偏侧咀嚼将患者分为无偏侧咀嚼组(40例)和偏侧咀嚼组(7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关节杂音和张口受限及ADD类型。根据偏侧咀嚼的侧别,将偏侧咀嚼组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分为偏侧咀嚼同侧和对侧,观察偏侧咀嚼组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的疼痛、关节杂音以及ADD的分类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偏侧咀嚼与临床症状和移位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无偏侧咀嚼和偏侧咀嚼两组患者中,偏侧咀嚼组患者出现疼痛的比例[89%(63/71)]显著高于无偏侧咀嚼组[70%(28/40)](P<0.05)。偏侧咀嚼组患者偏侧咀嚼同侧和对侧出现疼痛和关节杂音的比例均有显著差异,同侧出现疼痛和关节杂音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侧(P<0.05)。MRI检查显示偏侧咀嚼组患者出现双侧ADD的比例[58%(41/71)]显著高于无偏侧咀嚼组[37%(15/40)](P<0.05)。偏侧咀嚼患者同侧和对侧关节出现无关节盘移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和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比例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偏侧咀嚼患者左右侧关节出现无关节盘移位、ADDwR和ADDwoR比例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侧咀嚼组患者同侧出现ADDwoR的比例显著高于对侧(P<0.05)。偏侧咀嚼与ADD患者的疼痛症状(OR=3.375)和关节盘移位的侧别(OR=2.278)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偏侧咀嚼ADD与无偏侧咀嚼ADD患者的移位类型与临床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可复性盘前移位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偏侧咀嚼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施佩曲线改变对颞下颌关节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万英明 毕铭 +1 位作者 韩慧 王景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分析施佩曲线深度改变时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施佩曲线深度分别为2.50、0、4.50mm工况(分别为工况0、1、2)下髁突和关节盘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特点,并将应力值进行配对样... 目的分析施佩曲线深度改变时颞下颌关节应力分布的特点,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施佩曲线深度分别为2.50、0、4.50mm工况(分别为工况0、1、2)下髁突和关节盘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特点,并将应力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应力变化的特点。结果3种工况应力分布规律一致,髁突前斜面和关节盘中间带内表面等效应力较大。髁突表面最大主应力大部分为拉应力,髁突表面最小主应力主要为压应力;关节盘最大主应力主要为拉应力,关节盘最小主应力主要为压应力。髁突前斜面等效应力较大,范围为0.1057~0.2298MPa,髁突表面最大主应力范围为-0.2243--0.3738MPa,髁突表面最小主应力范围为-0.3494--0.1165MPa;关节盘内表面综合应力范围为0.1099—0.6880MPa,关节盘最大主应力范围为-0.3217—0MPa,关节盘最小主应力范围为-1.2000—0.1000MPa。工况0和1、工况0和2的髁突、关节盘等效应力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施佩曲线深度改变对关节的应力分布规律无影响,髁突前斜面和关节盘中间带是受力的关键部位。施佩曲线深度变化对关节的应力值大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 颞下颌关节盘 有限元分析 施佩曲线
原文传递
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磁共振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娟 马绪臣 +3 位作者 金真 赵燕平 孟娟红 曾亚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98-600,共3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的类型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100名无症状志愿者分5组(11岁-、21岁-、31岁-、41岁-、51-60岁),每组男女各10名;利用Siemens Trio Tim3.0T磁共振扫描系统对双侧颞下...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的类型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100名无症状志愿者分5组(11岁-、21岁-、31岁-、41岁-、51-60岁),每组男女各10名;利用Siemens Trio Tim3.0T磁共振扫描系统对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开闭口斜矢状位扫描,共200侧关节;对每侧关节中间层及其相邻内、外各一层磁共振图像进行视觉诊断。结果10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59名(59.0%)双侧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前移位和隐匿性前移位的关节侧数分别为140侧(70.0%)、14侧(7.0%)和46侧(23.0%),在5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最大开VI度平均为(46.3±5.5)mm,不同关节盘位置的受试者间最大开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症状志愿者中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确实存在,其分布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盘移位以隐匿性前移位为主;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不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盘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兔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后关节软骨细胞的凋亡及其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剑颖 谷志远 +3 位作者 曹之强 柴田考典 胡济安 彭佳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2,W004,共4页
目的 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动态改变 ,探讨软骨细胞凋亡的意义。方法 日本大白兔 2 6只 ,实验组 2 0只行手术 ,在不打开颞下颌关节囊的情况下制成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 目的 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动态改变 ,探讨软骨细胞凋亡的意义。方法 日本大白兔 2 6只 ,实验组 2 0只行手术 ,在不打开颞下颌关节囊的情况下制成关节盘前移位动物模型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术后不同病变时期关节区组织学的改变和软骨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术后 1~ 2周为髁突软骨细胞凋亡的高峰期 ,集中于功能区的肥大层和增殖层。 4~ 6周进入关节改建期。结论 关节盘前移位后可激活软骨细胞的凋亡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颞下颌关节盘移位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机制 关节软骨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