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诊断及与关节镜结果对照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敏 李石玲 +7 位作者 郭智萍 张伟 马晓晖 蔡朋利 魏培建 彭志刚 孙英彩 张泽坤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1-735,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MR扫描序列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能力,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临床拟行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疼痛患者进行术前MR成像,对MR图像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与关节镜对照,34例膝关节... 目的分析不同MR扫描序列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能力,为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临床拟行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疼痛患者进行术前MR成像,对MR图像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处理。结果与关节镜对照,34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MR检查结果:脂肪抑制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fat-saturatedthree-dimensionalfastimagingwithsteady-stateprocession,FS-3D-FISP)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97%、Kappa值为0·818,脂肪抑制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序列(fat-saturatedtow-dimensionalfastlowangleshot,FS-2D-FLASH)敏感度为77·1%、特异度为98%、Kappa值为0·531,SE-T1WI序列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99%、Kappa值为0·518。本组无明确急性外伤史的关节软骨损伤病例中有77·6%在病变部位出现与损伤软骨区相对应的软骨下骨及骨髓内片状T1WI低信号影,FS-3D-FISP及FS-2D-FLASH序列呈高信号。结论FS-3D-FISP序列对关节软骨损伤病变的准确性明显优于FS-2D-FLASH和SE-T1WI,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软骨下骨及骨髓内的异常信号是关节软骨损伤重要的间接征象。关节软骨损伤的三维成像有利于临床术前对重度膝关节软骨损伤进行立体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 MR诊断 对照 KAPPA值 FLASH序列 膝关节镜检查 成像序列 脂肪抑制 fast 软骨下骨 诊断和治疗 angle 敏感度 特异度 诊断能力 扫描序列 MR成像 疼痛患者 三维重建 MR图像 检查结果 T1wi 病变部位 损伤病例
原文传递
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王光彬 单瑞芹 +7 位作者 尹虹 陈立光 马玉香 刘雯 林祥涛 史浩 杨贞振 曲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7-630,共4页
目的探讨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孕妇,年龄25~34岁,平均28岁;孕龄20~39周,平均30周。产前例行超声检查后24h内行MR检查,T2WI采用半傅立叶单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快速扫描序列,T1WI采用二维快速小角... 目的探讨MRI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孕妇,年龄25~34岁,平均28岁;孕龄20~39周,平均30周。产前例行超声检查后24h内行MR检查,T2WI采用半傅立叶单激励快速自旋回波(HASTE)快速扫描序列,T1WI采用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励(FLASH)序列。将超声、MRI结果与出生后或引产后随访结果对照。结果24例孕妇共检出胎儿24个。MRT2WI可清楚、直观地显示出大脑实质、脑回、脑沟裂、胼胝体、丘脑、小脑、脑干及脊髓等解剖结构,T1WI质量差于T2WI。超声共显示病灶27个,MRI显示31个。MRI证实超声怀疑的诊断2例,进一步完善诊断10例,与超声诊断一致12例。结论MRI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结构的显示优于超声,而且不受孕妇体型、羊水量多少、胎儿颅骨及母体骨盆骨骼影响。在超声检查基础上进行胎儿MR检查,有助于弥补超声的不足,甚至更正超声诊断,可作为产前胎儿检查的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临床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快速自旋回波 T2wi MR检查 T1wi 解剖结构 超声诊断 应用价值 扫描序列 随访结果 胎儿颅骨 超声检查 胎儿检查 显示 孕妇 24h 检查后 小角度 引产后 出生后 脑实质 胼胝体 质量差 诊断2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4在脑缺血半暗带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7
3
作者 鲁宏 熊仁平 +9 位作者 胡惠 赵建农 曾燕 余聪 淦伟 李杰 谢微波 倪卫国 吕发金 程相晨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缺血半暗带(IP)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400g,雌雄不拘,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栓塞组(30只);栓塞组又分为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15min、30min、1h、3h、6h及24h组,每组各...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缺血半暗带(IP)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健康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400g,雌雄不拘,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和栓塞组(30只);栓塞组又分为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15min、30min、1h、3h、6h及24h组,每组各5只大鼠;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不栓塞,其余操作同栓塞组。对各组行脑部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界定影像半暗带,计算影像半暗带和中心梗死区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1和rADC2),将缺血脑组织进行红四氮唑(TTC)染色,并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比。取最大层面的缺血半暗带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用图像分析检测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的MRI未见异常,相对表观扩散系数及AQP4表达无明显改变。栓塞组于15min即在DWI上出现高信号;栓塞后1h在T2WI出现高信号,rADC1在24h内呈下降趋势,在1h内下降最明显,从15min的(70.4±6.9)%下降到1h的(53.5±10.9)%;而rADC2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规律,从15min的(71.4±6.6)%下降到3h的(45.7±10.5)%,然后回升到24h的(78.7±11.5)%。在24h内,AQP4基因表达逐渐上升,从15min的0.42±0.05上升到24h的1.18±0.12,与rADC1呈显著负相关(r=-0.966,P<0.001)。病理学观察,缺血半暗带组织呈细胞内水肿改变。结论细胞内水肿是脑缺血半暗带组织的病理基础之一,AQP4表达增强是缺血半暗带形成的重要原因,半暗带组织的rADC值下降可以间接反映AQP4表达上升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半暗带 水通道蛋白-4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wistar大鼠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大脑中动脉栓塞 AQP4 免疫组织化学 T2wi 24h 缺血脑组织 病理学观察 对照组 表达规律 T1wi 红四氮唑 病理观察 表达变化
原文传递
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X线平片、CT、MRI研究 被引量:32
4
作者 陈应明 江波 +2 位作者 马玲 孟悛非 黄兆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平片、CT、MRI诊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2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均有X线平片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CT检查,其中3例有增强扫描。结果12例均为非霍奇金... 目的探讨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平片、CT、MRI诊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2例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患者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均有X线平片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CT检查,其中3例有增强扫描。结果12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颈椎1例,胸椎7例,腰椎2例,胸腰椎受累2例,共有30个椎体受累。附件受累4例,软组织肿块10例,椎管内、硬膜外肿块6例,病理性骨折3例。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骨质破坏、椎弓根影消失、椎体压缩性骨折。CT示椎体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平扫肿瘤为中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MRT1WI上肿瘤呈略低及等信号,T2WI上呈低、等、高多种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1)原发性脊柱恶性淋巴瘤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2)肿瘤可侵犯相邻多个椎体,软组织肿块常较大且极少坏死,增强扫描肿瘤轻至中度强化;(3)MRT2WI上肿瘤信号较低可能与肿瘤细胞密集和含较多纤维组织有关;(4)肿瘤较易侵入椎管内沿硬膜外向上、下呈袖套状生长;(5)X线平片对发现病变及定性诊断价值有限,MRI显示骨内病灶较CT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恶性淋巴瘤 原发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 椎体压缩性骨折 增强扫描 软组织肿块 X线平片表现 骨质破坏 T1wi 影像学表现 MRI诊断 MRI平扫 病理性骨折 病理证实 CT检查 T2wi 纤维组织 肿瘤细胞 诊断价值 椎管内 胸腰椎 硬膜外
下载PDF
大鼠C6脑胶质瘤MR扩散加权成像及灌注成像与组织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范国光 臧培卓 +2 位作者 景奉东 吴振华 郭启勇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3-618,共6页
目的对大鼠脑胶质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成像(PWI)的实验研究,探讨两者在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只颅内种植C6胶质瘤细胞的雌性Wistar大鼠分别于种植后1~4周行MRT1WI、T2WI、DWI、PWI及增强T1WI检查。处死后... 目的对大鼠脑胶质瘤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成像(PWI)的实验研究,探讨两者在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只颅内种植C6胶质瘤细胞的雌性Wistar大鼠分别于种植后1~4周行MRT1WI、T2WI、DWI、PWI及增强T1WI检查。处死后行脑组织HE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种植后3~4周,肿瘤实质区及肿瘤周围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种植后1~2周及对侧脑白质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实质区的ADC值随镜下肿瘤组织细胞构成比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负相关(r=-0.682,P<0.01)。种植后2~4周,肿瘤实质部分最大局部脑血容量(rCBVmax)与种植后1周及对侧脑白质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后1~2周,肿瘤周围区出现宿主血管rCBVmax值的增高,以种植后1周最为显著(t=3.88,P<0.01)。肿瘤实质区的rCBVmax值与CD34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值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716,P<0.01)。结论DWIC6胶质瘤肿瘤实质区ADC值的减低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C6胶质瘤的PWI肿瘤实质区rCBVmax值与组织学MVD值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1种活体评价肿瘤微血管的指标。肿瘤周围区rCBVmax值可对肿瘤的新生血管与正常脑组织原有血管扩张的鉴别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扩散加权成像 灌注成像 C6脑胶质瘤 组织学 对照研究 微血管密度(MVD) wistar大鼠 C6胶质瘤细胞 肿瘤实质 免疫组织化学 表观扩散系数 肿瘤恶性程度 T1wi 免疫组化 CD34 ADC值 肿瘤微血管 正常脑组织 周围区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扩散加权成像在脊髓急性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张劲松 宦怡 +4 位作者 孙立军 赵海涛 葛雅丽 常英娟 杨春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髓急性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急性脊髓外伤18例,在72 h内行常规MRI和DWI(Philips 1.5 T MR仪),其中2例行单次激发DWI(ssh-DWI),16例行多次激发DWI(msh-DWI).结果 2例行ssh-DWI者,均显示为脊髓病灶局部明... 目的研究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髓急性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急性脊髓外伤18例,在72 h内行常规MRI和DWI(Philips 1.5 T MR仪),其中2例行单次激发DWI(ssh-DWI),16例行多次激发DWI(msh-DWI).结果 2例行ssh-DWI者,均显示为脊髓病灶局部明显高信号,但图像质量较差,无法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其余16例均行msh-DWI,图像质量明显改善,按照损伤程度和DWI表现不同分为3型:(1)水肿型:本组10例,损伤病灶呈不同程度DWI高信号,损伤部较正常部ADC值有明显减低(t=7.515,P<0.01),但本组急性期(72 h)内ADC值在24 h内(4例)和25~48 h(5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4,P>0.05);(2) 混合型:4例,病灶混合出血与水肿,DWI呈混杂高信号;(3)出血型:2例,病灶以出血为主,DWI呈低信号,相应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低信号.结论 DWI为脊髓外伤的超早期诊断、帮助判断脊髓传导功能的完整性和脊髓压迫损伤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出血等提供了新的客观手段,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急性外伤 表观扩散系数 脊髓外伤 图像质量 ADC值 常规MRI Dwi 超早期诊断 高信号 应用价值 单次激发 损伤程度 不同程度 T2wi T1wi 脊髓压迫 传导功能 临床研究 低信号 病灶 72h 水肿型 统计学 组间差 24h
原文传递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晓丹 金征宇 +1 位作者 张燕 徐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评估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7例均行常规MR扫描,应用T1、T2加权序列作轴面、矢状面扫描,且均应用T1WISE作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增强扫描。结果7例肿瘤在T... 目的评估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7例均行常规MR扫描,应用T1、T2加权序列作轴面、矢状面扫描,且均应用T1WISE作轴面、矢状面、冠状面增强扫描。结果7例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低信号或等、低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增强后均一或不均一强化。其中5例伴有脊髓空洞,4例可见血管流空效应,2例伴有瘤周水肿。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还有利于明确肿瘤的位置和范围,以及外科治疗计划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 MRI表现 T2加权序列 回顾性分析 病理证实 MR扫描 增强扫描 T1wi T2wi 脊髓空洞 流空效应 瘤周水肿 治疗计划 矢状面 冠状面 低信号 高信号 特征性 肿瘤 混杂
下载PDF
小儿肝脏间叶性错构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18
8
作者 叶滨宾 王丽君 +3 位作者 胡冰 刘鸿圣 范淼 张志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43-747,共5页
目的肝脏间叶性错构瘤是1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方法搜集经MRI检查后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2例,总结其MRI表现,以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正确诊断。12例患儿,男7例,女5例。年龄1·2个月至12岁,平均6·3岁。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5... 目的肝脏间叶性错构瘤是1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方法搜集经MRI检查后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2例,总结其MRI表现,以其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正确诊断。12例患儿,男7例,女5例。年龄1·2个月至12岁,平均6·3岁。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5例),肝大(8例),腹痛、贫血(3例)。甲胎蛋白阴性。采用Elscint2·0T磁共振装置,SE、快速梯度回波(FSE)序列,横断、矢状、冠状面扫描,有2例为平扫加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单发结节型6例,其中3例为实性为主,T1WI为稍低信号,T2WI为不均匀高信号;1例为囊实混合性,为实性肿块中可见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的囊;2例囊性为主,表现为多房分隔的囊性肿块。弥漫及多发结节型5例,结节大小不等、边界清楚信号同实性肿块。弥漫及单发囊性肿块并存者1例。增强扫描早期病灶轻度环形强化,延迟扫描渐向中心强化。肝内血管受压者5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受压者3例。病理所见:镜下见纤维增生成片,透明变性,其中小胆管增生,小叶状排列;囊性者部分囊壁内衬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或胆管上皮,部分为结缔组织裂隙,囊内充满液体或胶样物质。结论MR检查是鉴别和诊断小儿肝间叶性错构瘤的较好方法,应该认识其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间叶性错构瘤 MRI表现 小儿 肝间叶性错构瘤 肝脏良性肿瘤 甲胎蛋白阴性 快速梯度回波 动态增强扫描 实性肿块 囊性肿块 磁共振装置 冠状面扫描 囊实混合性 多发结节型 病理证实 正确诊断 腹部包块 主要症状 T1wi T2wi
原文传递
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9
作者 宋其韬 王林森 胡永成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7-231,共5页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180例软组织病变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8例,女102例;年龄4~70岁,平均32岁;均以疼痛、软组织肿胀伴肿块形成为主要征象.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软组... 目的探讨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180例软组织病变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8例,女102例;年龄4~70岁,平均32岁;均以疼痛、软组织肿胀伴肿块形成为主要征象.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软组织肿瘤.采用美国Picker公司0.23 T开放式磁共振扫描装置.常用脉冲序列为快速自旋回波T1WI和T2WI及短时回复序列脂肪抑制成像.检查平面包括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180例软组织病变中,软组织良性肿瘤153例,其中肌肉血管瘤52例,腱鞘巨细胞瘤34例,神经源性肿瘤26例,脂肪瘤23例,硬纤维瘤18例;软组织恶性肿瘤17例,其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恶性淋巴瘤3例,脂肪肉瘤2例,软骨肉瘤、肌纤维肉瘤、黑色素瘤、面部肉瘤、平滑肌肉瘤各1例;类肿瘤病变10例,其中骨化性肌炎2例,脂肪坏死8例.良、恶性肿瘤比例为9:1.手、足部腱鞘巨细胞瘤(33/34例)、血管瘤(23/52例)较为常见;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常累及大腿(大腿4/7例)和上臂(3/7例);发生于腹股沟的肿物多为恶性(4/5例).结果良性肿瘤直径为1~18 cm,恶性肿瘤直径为4~10 cm.肿瘤形态不规则,多呈分叶状、类圆形.病变组织T1WI多为等或等低信号,T2WI多为等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神经源性肿瘤好发于皮下脂肪或肌肉间,形成囊实性肿块.位置较深的软组织肿瘤可造成邻近骨皮质的压迫,侵蚀.180例软组织病变中,有12例邻近骨受累,28例血管神经受累.结论MRI对软组织肿物检查敏感性极高,肿瘤发生的部位及某些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而肿瘤的大小、边缘光滑程度及信号强度不足以作为定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诊断价值 MRI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Picker公司 神经源性肿瘤 腱鞘巨细胞瘤 软组织病变 软组织良性肿瘤 软组织恶性肿瘤 脂肪抑制成像 开放式磁共振 T2wi T1wi 肿瘤直径 回顾性分析 2004年 2001 软组织肿胀
原文传递
MR不同脉冲序列成像诊断胆囊腺肌瘤病的价值 被引量:16
10
作者 靳二虎 马大庆 +8 位作者 磯田裕義 河相吉 植村芳子 朝倉環 赤井幹夫 池田耕士 谷川昇 梁宇婷 澤田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分析35例胆囊腺肌瘤病患者的MRI表现,比较不同脉冲序列显示Rokitansky Aschoff窦(RAS)能力的差异。方法经组织学证实诊断的35例胆囊腺肌瘤病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均进行了MR常规T1WI、常规T2WI、3mm薄层T2WI... 目的分析35例胆囊腺肌瘤病患者的MRI表现,比较不同脉冲序列显示Rokitansky Aschoff窦(RAS)能力的差异。方法经组织学证实诊断的35例胆囊腺肌瘤病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32~72岁,平均52岁)均进行了MR常规T1WI、常规T2WI、3mm薄层T2WI及MR胰胆管成像(MRCP)。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共同分析MRI,观察胆囊壁增厚情况及RAS信号表现,并与病理所见对照。根据5级评分标准,对RAS可信度达到4和5级的MRI脉冲序列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脉冲序列显示RAS能力的差异。结果35例患者的胆囊壁均明显增厚,厚度范围5~12mm,平均7mm。其中包括局限型胆囊腺肌瘤病16例,节段型12例,弥漫型7例。RAS表现为病变胆囊壁内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点状异常信号,其大小2~7mm,平均4mm。在T2WI和MRCP上,RAS呈点状高信号;在T1WI,RAS可呈低、高或等信号。RAS显示率在3mm薄层T2WI、常规T2WI、MRCP、T1WI依次为100%、60%、60%、26%(χ2=40.88,P<0.01)。结论3mm薄层T2WI显示RAS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腺肌瘤病 脉冲序列 成像诊断 MR胰胆管成像 T2wi 价值 T1wi RAS MRCP MRI表现 放射科医生 胆囊壁增厚 统计学分析 信号表现 评分标准 异常信号 患者 组织学 平均 薄层 可信度 局限型 节段型 弥漫型 高信号 显示率 能力
原文传递
同相位与反相位梯度回波T_1WI在肝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1
作者 徐海波 孔祥泉 +5 位作者 刘定西 肖学宏 常时新 熊茵 于群 彭振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44-447,共4页
目的 评估同相位与反相位梯度回波T1WI在肝脏应用的价值 ,尤其是评估其对肝内脂肪变的检测能力。方法  76例病人采用屏气同相位与反相位T1W梯度回波序列对肝脏扫描。将76例病人分成 3组分析 :(1)肝内无占位病变组 ,8例 ;(2 )肝癌组 ,3... 目的 评估同相位与反相位梯度回波T1WI在肝脏应用的价值 ,尤其是评估其对肝内脂肪变的检测能力。方法  76例病人采用屏气同相位与反相位T1W梯度回波序列对肝脏扫描。将76例病人分成 3组分析 :(1)肝内无占位病变组 ,8例 ;(2 )肝癌组 ,34例 ;(3)血管瘤或囊肿组 ,共 34例。对 2种序列的图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76例中发现 14例肝脂肪变 ,6 2例无脂肪变。在 14例肝脂肪变中 ,反相位MRI还显示了 4例低信号肿块周边环状高信号带 ,其中 3例肝癌 ,1例血管瘤。在肝脂肪变的反相位上显示肝与脾和病灶信噪比或对比信噪比值较同相位低 ,但肝与脾和病灶间信噪比 (SNR)或对比信噪比 (CNR)在同相位与反相位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同相位与反相位对显示肝脏病变和对脂肪成分的诊断是有价值的。两者互补 ,缺一不可。为避免肝脏病变在T1WI上的误诊或漏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同相位 反相位 T1wi
原文传递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文起 单崴 孙化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5期294-295,共2页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男182例,女84例,年龄16~56岁,平均38岁。其中车祸损伤144例,运动损伤68例,其他54例。损伤类型,骨折31例,骨挫伤106例,软骨骨折11例,半月板损...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男182例,女84例,年龄16~56岁,平均38岁。其中车祸损伤144例,运动损伤68例,其他54例。损伤类型,骨折31例,骨挫伤106例,软骨骨折11例,半月板损伤224例,韧带损伤198例,关节积液212例。结果:31例骨折表现为线状长T1长T2信号影;106例骨挫伤表现为斑片状等或长T1WI、等或长T2WI信号,STIR序列呈高信号,边界不清;11例软骨骨折表现为软骨信号连续中断或凹陷,出现异常信号;224例半月板损伤表现为半月板低信号影内出现不同形状高信号灶;198例韧带损伤表现为韧带增厚、扭曲,韧带移行区有长T2信号和(或)短T1信号;212例关节积液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血肿可见短T1高信号。结论:MRI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损伤 临床价值 MRI诊断 半月板损伤 临床应用价值 T2信号 T2wi信号 STIR序列 软骨骨折 韧带损伤 关节积液 回顾性分析 短T1信号 高信号 运动损伤 损伤类型 T1wi 异常信号 骨挫伤 斑片状 低信号 移行区 出现
下载PDF
肝脏囊性转移瘤的CT和MR征象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钢 汪茂文 +2 位作者 张瑜 汤友英 田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转移瘤在CT和MR上的表现,比较CT和MR检查对囊性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共52个病灶)肝脏囊性转移瘤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门脉期扫描。8例行MRT1WI和FMP-SPG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转移瘤在CT和MR上的表现,比较CT和MR检查对囊性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共52个病灶)肝脏囊性转移瘤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门脉期扫描。8例行MRT1WI和FMP-SPG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囊壁和壁结节的强化情况。结果:2例为单发病灶外,其余均为多发病灶。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CT上8例见到囊壁不规则增厚,其中6例可见向囊腔内突起的壁结节,1例内有分隔。2例薄壁且均匀的病灶误诊为肝囊肿。T1WI上,7例为低信号,1例为混杂信号。T2WI上,病灶均为明显高信号,2例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匀,可见到壁结节为略低信号。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无强化表现,门脉期和延迟期,可见到边缘环形强化和壁结节的强化。也有1例见到分隔。结论:CT和MR均可显示肝脏囊性转移瘤的特征,MR在显示病灶的出血、囊变、分隔和囊壁的情况等比CT更为敏感、可靠,在鉴别诊断方面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囊性转移瘤 MR征象 FMPSPGR 临床诊断价值 动态增强扫描 T1wi 壁结节 CT平扫 单发病灶 T2wi 强化表现 鉴别诊断 门脉期 低信号 囊壁 椭圆形 不规则 可见 肝囊肿 误诊为 高信号 动脉期 显示
下载PDF
MR扩散加权成像对Creutzfeldt-Jakob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全刚 吴卫平 +3 位作者 黄德晖 张家堂 郎森阳 蒲传强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像(DWI)对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散发性CJD(4例确诊,3例临床很可能,1例临床可能),比较其常规MRI及DWI检查结果。结果T1WI及T2WI除4例显示脑萎缩外,未见异常信号;而8例DWI均异常,其中2例为单纯... 目的评价MR扩散加权像(DWI)对CreutzfeldtJakob病(CJD)的诊断价值。方法8例散发性CJD(4例确诊,3例临床很可能,1例临床可能),比较其常规MRI及DWI检查结果。结果T1WI及T2WI除4例显示脑萎缩外,未见异常信号;而8例DWI均异常,其中2例为单纯大脑皮层高信号改变,6例为大脑皮层合并尾状核、壳核高信号改变,5例呈对称性,3例呈非对称性;1例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成像显示大脑皮层呈稍高信号,但不如DWI明显。结论DWI显示的大脑皮层和(或)纹状体的高信号改变是CJD的特征之一,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常规MRI,是早期诊断CJD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UTZFELDT-JAKOB病 MR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意义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常规MRI 信号改变 大脑皮层 诊断价值 Dwi 检查结果 T1wi 异常信号 非对称性 序列成像 早期诊断 CJD 加权像 散发性 脑萎缩 显示 尾状核 高信号 纹状体
原文传递
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早期骨髓水肿磁共振形态特征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译徽 刘云涛 +3 位作者 刘波 李冬戈 李白艳 郭辉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早期骨髓水肿磁共振形态特征,探讨其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的关系。方法 OVCF患者88例,共发生110个急性OVCF椎体,均行经皮椎体成... 目的观察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患者早期骨髓水肿磁共振形态特征,探讨其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的关系。方法 OVCF患者88例,共发生110个急性OVCF椎体,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前行磁共振T_(1)WI、T_(1)WI序列扫描,根据骨折椎体骨髓水肿T_(1)WI低信号形态特点将110个急性OVCF椎体分为Ⅰ型组24个(弥漫型),Ⅱ型组49个(半球或不均匀型),Ⅲ型组37个(横行条带型)。术后采用CT检查骨水泥分布情况,根据骨水泥弥散特征评估骨折椎体内骨水泥中心平面超过椎体中线及骨水泥入口侧达上下终板发生情况;根据骨水泥形状特征分为不均质型(骨水泥在压缩骨折椎体内分布不均匀、呈不规则团块状)、均质型(骨水泥在压缩骨折椎体内分布比较均匀、呈蜂窝状)、密实型(骨水泥在压缩骨折椎体内呈高密度、边缘锐利的团块状影),比较3组骨水泥形状特征、弥散及渗漏情况。结果Ⅰ型组术后骨水泥形状特征密实型比率(54.2%)高于不均质型(25.0%)、均质型(20.8%)(χ^(2)=4.269,P=0.039;χ^(2)=5.689,P=0.017),不均质型与均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8,P=0.731);Ⅱ型组术后骨水泥形状特征密实型比率(14.3%)低于不均质型(44.9%)、均质型(40.8%)(χ^(2)=11.019,P=0.001;χ^(2)=8.640,P=0.003),不均质型与均质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3,P=0.157);Ⅲ型组术后骨水泥形状特征不均质型比率(64.9%)高于均质型(18.9%)、密实型(16.2%)(χ^(2)=16.044,P<0.001;χ^(2)=18.164,P<0.001),均质型与密实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760)。Ⅰ型组骨水泥入口侧达到上下终板发生率(75.0%)低于Ⅱ型组(95.9%)(χ^(2)=7.224,P=0.017),Ⅰ型组与Ⅲ型组(89.2%)、Ⅱ型组与Ⅲ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138,P=0.144;χ^(2)=1.471,P=0.225)。3组术后骨水泥超过椎体正中矢状面发生率、骨水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MRI T_(1)wi 骨髓水肿 骨水泥
原文传递
葡萄膜黑色素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立岩 鲜军舫 王振常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79-781,共3页
目的探讨MRI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行MRI横断面、冠状面、斜矢状面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5例黑色素瘤患者中27例在T1WI表现为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T2WI上均为低信号,增强后为中度至明显强化。2... 目的探讨MRI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行MRI横断面、冠状面、斜矢状面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5例黑色素瘤患者中27例在T1WI表现为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T2WI上均为低信号,增强后为中度至明显强化。21例继发的视网膜脱离在T1WI上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或高信号,无强化。结论MRI可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同时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和信号特征,有助于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 黑色素瘤 磁共振成像 葡萄膜黑色素瘤 MRI诊断 T1wi T2wi 视网膜脱离 高信号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1
17
作者 彭旭红 张雪林 +1 位作者 许尚文 杨波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分析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特点及临床发病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胶质瘤8例,其中7例位于鞍上,1例位于鞍内。3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鞍上胶质瘤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光滑锐利,基本没有瘤周水肿,瘤内偏... 目的分析鞍区胶质瘤的CT和MRI特点及临床发病特征。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胶质瘤8例,其中7例位于鞍上,1例位于鞍内。3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鞍上胶质瘤体积较大,呈不规则分叶状,边界光滑锐利,基本没有瘤周水肿,瘤内偏上方多发囊变,无明显钙化及出血,少数可沿视觉通路生长,CT平扫稍低或等密度,MRI检查T1WI呈稍低、低信号,T2WI高信号,CT及MR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可见显著强化。此外,临床上这些患者就诊时多有眼部症状,而均无下丘脑及垂体内分泌异常症状。鞍内胶质瘤位置偏后,瘤周无水肿,瘤内可有多发微囊变,无明显钙化及出血。结论鞍上胶质瘤有比较典型的CT和MRI特点,结合患者临床发病特点,有助于提高其术前诊断率;鞍内胶质瘤易误诊,对有多发微囊变的位置偏后的鞍内肿瘤,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区胶质瘤 MRI诊断 MRI特点 MRI检查 MR增强扫描 垂体内分泌 发病特征 病理证实 CT检查 瘤周水肿 视觉通路 CT平扫 T1wi T2wi 异常症状 眼部症状 发病特点 鞍内肿瘤 临床 不规则 囊变 多发 等密度 低信号 高信号 下丘脑
下载PDF
脑膜瘤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史瑞华 漆剑频 +1 位作者 朱文珍 王承缘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 8例脑膜瘤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T1WI增强、T2 WI及FA图上确定肿瘤、水肿、肿瘤邻近及对侧正常白质区。测量、分析这些区域的F... 目的 探讨平均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2 8例脑膜瘤在治疗前行常规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T1WI增强、T2 WI及FA图上确定肿瘤、水肿、肿瘤邻近及对侧正常白质区。测量、分析这些区域的FA值和ADC值。结果 脑膜瘤Ⅰ级:水肿区ADC值高于肿瘤实体区、肿瘤邻近正常白质区及肿瘤对侧正常白质区(P <0 .0 5 )。肿瘤邻近及对侧白质区FA值高于肿瘤实体区、水肿区(P <0 .0 5 )。肿瘤实体区与水肿区FA值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脑膜瘤Ⅱ+Ⅲ级:水肿区ADC值高于肿瘤实体区、肿瘤邻近及对侧白质区(P <0 .0 5 ) ,实体区和肿瘤邻近及对侧白质区ADC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肿瘤邻近白质区FA值高于实体区和水肿区(P <0 .0 5 )。脑膜瘤Ⅰ级肿瘤实体区、水肿区、邻近白质区ADC值与脑膜瘤Ⅱ、Ⅲ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肿瘤邻近白质区FA值亦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ADC图有助于区分肿瘤实体区和水肿区。FA图可清晰显示正常白质纤维和肿瘤的解剖关系,利于术前手术方案制定。结合常规MRI,DTI有助于脑膜瘤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成像研究 显著性差异 ADC值 常规MRI 各向异性分数 扩散张量成像 水肿区 FA值 扩散系数 T1wi T2wi ADC图 解剖关系 方案制定 肿瘤 白质 实体 对侧 治疗前 DTI
下载PDF
MRI诊断睾丸表皮样囊肿二例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琳 王劲 +3 位作者 单鸿 邓星河 何炳均 邝思驰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0-141,共2页
关键词 睾丸表皮样囊肿 MRI诊断 血清肿瘤标志物 阴囊肿物 T1wi 进行性增大 睾丸内 生化检查
原文传递
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万里 宋跃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6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病椎附近逐渐加重的疼痛是其共同首发临床表现。其X线片多表现为椎体的溶骨性破坏;ECT上表现不... 目的:探讨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6例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结果:病椎附近逐渐加重的疼痛是其共同首发临床表现。其X线片多表现为椎体的溶骨性破坏;ECT上表现不一;CT多为椎体骨质的虫嗜状破坏;MRI示病椎信号失均,T1WI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有不均匀强化。结论:CT及MRI可明确脊柱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形态特征及病灶范围,其确诊仍需借助骨髓活检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但对颈背部疼痛的患者,早期行MRI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变,避免严重脊柱脊髓损害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浆细胞瘤 脊柱 特点分析 首发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影像学特点 影像学特征 溶骨性破坏 MRI检查 临床特点 T1wi T2wi 增强扫描 病灶范围 形态特征 手术标本 骨髓活检 背部疼痛 脊髓损害 X线片 ECT 低信号 高信号 椎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