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钙骨水泥对骨形态发生蛋白缓释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伟 侯春林 +2 位作者 刘昌胜 陈爱民 匡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83-786,共4页
目的 :研究CPC对BMP的体外缓释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 ,为将CPC与BMP制成复合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单纯CPC为对照组 ,以按 1gCPC固相配 5mgrhBMP -2的配比将CPC与rhBMP -2复合作为实验组 ,浸入 0 .0 1mol/L的磷酸盐缓冲... 目的 :研究CPC对BMP的体外缓释作用及其药代动力学 ,为将CPC与BMP制成复合型生物活性人工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单纯CPC为对照组 ,以按 1gCPC固相配 5mgrhBMP -2的配比将CPC与rhBMP -2复合作为实验组 ,浸入 0 .0 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 ,分别在第 1、2、3、4、7、14、30、90、180、36 0d取缓释液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不同时间rhBMP -2缓释量 ,绘制rhBMP -2缓释曲线 ,总结药代动力学规律。结果 :第 1~ 7drhBMP -2出现快速释放 ,释放曲线呈快速上升直线 ;第 7~ 14drhBMP -2释放处于平台期 ;第 14~ 36 0drhBMP -2出现缓慢而持久的释放 ,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CPC能对rhBMP -2有缓慢而持久的体外缓释作用 ,有望充当rhBMP -2的缓释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 缓释系统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缓释阿维菌素明胶微球的研制及其体外释放特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唐辉 陈文 +2 位作者 姚新成 洪成林 陈坚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 :研究缓释阿维菌素明胶微球 (AVM GMS)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缩聚法以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为囊材制备AVM GMS ,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法得到优化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体外释药研究以累计释药百分率进行不同模型拟合 ... 目的 :研究缓释阿维菌素明胶微球 (AVM GMS)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乳化缩聚法以生物可降解材料明胶为囊材制备AVM GMS ,通过均匀实验设计法得到优化的处方和制备工艺。通过体外释药研究以累计释药百分率进行不同模型拟合 ,以说明AVM GMS的缓释作用。结果 :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AVM GMS ,粒径在 1 0~ 2 0 0 μm之间 ,包封率为 68.6 %~ 74.1 %。体外释药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 ,AVM GMS的t1 2 是AVM原料药的 6 .6倍。结论 :AVM GMS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明胶微球 缓释剂 体外释药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优势与问题 被引量:18
3
作者 占华松 陈跃平 章晓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848-4854,共7页
背景:随着现代技术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途径虽然逐渐增多,然而困扰的难点却依然是缺少一种兼备抗感染、诱导骨折再生修复和可生物降解材料为一体的复合体,用于达到一期治疗目的措施;这也是未来医疗工作者奋进... 背景:随着现代技术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用于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途径虽然逐渐增多,然而困扰的难点却依然是缺少一种兼备抗感染、诱导骨折再生修复和可生物降解材料为一体的复合体,用于达到一期治疗目的措施;这也是未来医疗工作者奋进的目标和动力。目的:探讨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应用及前景。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万方、中国知网、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13 至2019 年相关国内外文献,内容包括:①局部抗生素临床运用及研究文献;②缓释系统治疗骨感染的实验研究文献;③生物支架材料在大段骨缺损中应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④骨组织工程在修复感染性骨缺损中的应用及发展文献;⑤3D 打印技术相关文献。共纳入60 篇文献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骨感染部位抗生素局部使用疗效可观;②骨组织工程在诱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治疗中具有远大发展前景及潜力,为未来骨科医生治疗感染性骨缺损开辟了新道路,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新希望,而探索最合适的优质种子细胞成为该项技术的突破点及挑战;③探索骨组织工程技术、抗菌药物和可吸收性生物材料完美契合的新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是未来骨科临床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全新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感染性骨缺损 种子细胞 抗菌药物 缓释系统 3D打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萍 全姬善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缓释制剂作为一种前沿的药物剂型在制药行业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缓释制剂具有释药平稳、药效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药浓度,减少用药副反应,而且可以大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在药品实... 缓释制剂作为一种前沿的药物剂型在制药行业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缓释制剂具有释药平稳、药效持久、副作用小等优点,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药浓度,减少用药副反应,而且可以大大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在药品实际生产应用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缓释制剂多用于传统药物的剂型改进和新药的开发。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口服缓释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溶高分子材料 缓释制剂 胃内滞留系统
下载PDF
多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安阳 范田园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74-279,共6页
胃漂浮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按药物剂量的分配方式,胃漂浮给药系统可分为"一单元"和"多单元"给药系统(如微丸、微球等)。"多单元"较"... 胃漂浮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按药物剂量的分配方式,胃漂浮给药系统可分为"一单元"和"多单元"给药系统(如微丸、微球等)。"多单元"较"一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有着药物释放吸收的个体差异小、可避免药物剂量的"全或无"现象、对胃刺激性小、可以将不同释放速率的药物单元组合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多单元胃漂浮给药系统的类型、制备方法、释药情况及其体内漂浮性能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滞留 漂浮 多单元 缓释 给药系统
下载PDF
药用合成高分子缓、控释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卫红 司鹏 雷文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药物的缓、控释材料可以实现药物的平稳长期的释放,同时使药物治疗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高分子材料是制作药物缓控释材料的重要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两大类。其中,天然高分子用作药物缓控释材料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已为人... 药物的缓、控释材料可以实现药物的平稳长期的释放,同时使药物治疗达到有的放矢的效果,高分子材料是制作药物缓控释材料的重要材料,包括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两大类。其中,天然高分子用作药物缓控释材料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已为人们所熟知。本文主要综述药用合成高分子缓、控释材料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缓、控释材料的制备方法、释药原理和适用药物,为合成新型药用缓、控释材料,扩大药用缓、控释高分子材料的应用范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高分子 缓释材料 控释材料 药剂
原文传递
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满钰 朱壮志 王浩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1-251,共11页
药物在吸收部位的停留时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口服给药系统往往由于快速的胃排空、较短的胃肠道转运时间,在药物完全释放之前就被排出体内,导致给药次数频繁、生物利用度降低。胃滞留给药系统(gastroretentive drug d... 药物在吸收部位的停留时间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口服给药系统往往由于快速的胃排空、较短的胃肠道转运时间,在药物完全释放之前就被排出体内,导致给药次数频繁、生物利用度降低。胃滞留给药系统(gastroretentive drug delivery system,GRDDS)的开发使药物在胃部长时间停留成为可能,它主要依靠增大制剂的尺寸、提高黏附性或改变密度等方式来避免快速胃排空。GRDDS能使药物在胃肠道上端的吸收程度增大、生物利用度提高,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给药次数、增加患者的顺应性,目前已有多个产品上市。本文综述了GRDDS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其影响因素、分类及体内评价方法,并展望了GRDDS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滞留 缓控释 评价方法 多单元
原文传递
复合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缓释微球的引导组织再生膜的制备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发明 吴织芬 +4 位作者 金岩 王勤涛 王国芳 杜岩 黄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设计制备包含活性生长因子的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以下称功能性复合膜)。方法利用天然材料右旋糖酐(dextran,dex)合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右旋糖酐(dextran-glycidylmethacrylate,dex-GMA)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edhum... 目的设计制备包含活性生长因子的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以下称功能性复合膜)。方法利用天然材料右旋糖酐(dextran,dex)合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右旋糖酐(dextran-glycidylmethacrylate,dex-GMA)作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ed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新型缓释载体,采用乳化交联技术制备dex-GMA凝胶微球,考察其形态、溶胀系数、载药、释药及降解性能;以壳聚糖为材料,复合载rhBMP2的dex-GMA凝胶微球制备生物膜并对其进行生物学评价。结果dex-GM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球;该凝胶微球溶胀、载药和降解性能良好,体外释药可达20d以上,利用简单的工艺就可以制备复合rhBMP2缓释载体的功能性复合膜,其理化性能与没有复合该缓释载体的生物膜没有变化。结论利用生长因子缓释载体可以制备功能性复合膜,其生物学性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 缓释给药系统 微球 生物膜 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在缓释递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廖玉霞 万晨露 +2 位作者 余艺 郑倩恩 李颖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04-809,共6页
药物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药物性能,可增强药物的缓释效应,使药物靶向作用于人体中某一部位。本文重点分析了载药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在药物缓释给药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在材料合成、药... 药物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药物性能,可增强药物的缓释效应,使药物靶向作用于人体中某一部位。本文重点分析了载药纳米材料介孔二氧化硅在药物缓释给药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综述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缓释载体材料,在材料合成、药物缓释给药系统的制备以及缓释性能影响的因素、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建议,为今后利用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制备缓释药物的研究及应用,提供方向性指导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缓控释 递药系统
原文传递
黄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缓释给药系统 被引量:5
10
作者 瞿文 陈庆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81-188,共8页
综述了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及其类似物的缓释制剂研究进展,包括生物可降解埋植剂、微球及毫微球、电渗透皮、衍生化技术等;介绍了LHRH
关键词 黄体激素 释放激素 类似物 缓释给药系统 LHRH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阿维菌素缓释体系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宣民 许永权 +2 位作者 赵瑞红 刘越 侯娟敏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74-1278,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为碱性催化剂,采用无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选用持效期较短的阿维菌素作为模型药物构成缓释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为碱性催化剂,采用无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选用持效期较短的阿维菌素作为模型药物构成缓释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二氧化硅材料的形貌、粒径、载药量进行表征和测定,同时测试其缓释性能。探讨了溶剂蒸发法和超声浸渍法两种不同载药方法对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农药缓释载体均呈球形,平均粒径 500nm,其中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具有独特的中空介孔复合结构,超声浸渍法载药效果较好,两种载体的载药量分别为 48.89%和 52.58%,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阿维菌素缓释体系的缓释区间较大,缓释效果较好,31h才基本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结构 介孔二氧化硅 阿维菌素 缓释体系 无模板法
下载PDF
地塞米松缓释剂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薛媛媛 陈晓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43-1547,共5页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曲安奈德及激光光凝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近年来,地塞米松缓释剂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给其他治...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曲安奈德及激光光凝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近年来,地塞米松缓释剂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案给其他治疗反应欠佳的DME患者带来了希望,同时具有疗效佳、持续时间长、安全性可接受及患者耐受性良好等优点,使其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地塞米松缓释剂的药理特性、治疗DME的临床研究及适用条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地塞米松 缓释系统
下载PDF
胃内滞留释药系统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施祥杰 周建平 《药学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55-60,共6页
介绍近年来胃内滞留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胃内滞留释药系统可增加以胃肠道上部吸收为主的药物的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目前胃内滞留释药系统主要有5种类型:胃内漂浮型、胃内黏附型、胃内膨胀型、胃底沉降型和磁性... 介绍近年来胃内滞留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胃内滞留释药系统可增加以胃肠道上部吸收为主的药物的吸收,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目前胃内滞留释药系统主要有5种类型:胃内漂浮型、胃内黏附型、胃内膨胀型、胃底沉降型和磁性胃内滞留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内滞留 缓释 给药系统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激素缓释剂Ozurdex治疗黄斑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燕兵 朱洁云 翁文庆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893,共5页
黄斑水肿是眼底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因素导致血-视网膜屏障功能障碍,使血管通透性改变,血管内成分渗漏引起黄斑区水肿增厚。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黄斑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黄斑水肿是眼底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多种因素导致血-视网膜屏障功能障碍,使血管通透性改变,血管内成分渗漏引起黄斑区水肿增厚。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黄斑激光光凝治疗、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或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等都获得一定疗效。然而,它们仍各自存在局限性。近年来,生物可降解激素缓释剂为临床提供另外一种治疗选择。单独或联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生物可降解及持续释放特点减少了术源性并发症,延长了药物作用时间。本文就Ozurdex的结构特性,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试验以及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urdex 缓释系统 黄斑水肿
下载PDF
伊维菌素缓释微球注射液制备工艺 被引量:4
15
作者 武正前 辛志军 +3 位作者 梁剑平 李雪虎 陆锡宏 周翔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4-720,共7页
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伊维菌素(IVM)聚乳酸(PLA)微球,用该微球制备注射液并进行质量控制研究。采用Central Composite实验设计,对微球制备中的搅拌速度、投料比m(IVM)∶m(PLA)、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采用L16(34... 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伊维菌素(IVM)聚乳酸(PLA)微球,用该微球制备注射液并进行质量控制研究。采用Central Composite实验设计,对微球制备中的搅拌速度、投料比m(IVM)∶m(PLA)、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采用L16(34)正交实验对助悬体系进行优化;制备IVM缓释微球注射液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搅拌速度为651 r/min,投料比为7∶16,PVA质量分数为1.47%,该条件下微球载药率为29.4%;优化后的助悬体系中微球粒径范围d≤80μm,微球、吐温20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2.5%、1.5%、1%,在该条件下注射液沉降体积比为91.5%;经测定注射液的平均p H=7.2,体外20 d缓释测定,缓释效果明显,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 缓释注射液 微球 响应面法 载药率 助悬体系 缓释性能
下载PDF
葡萄膜炎的缓释治疗给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婷 徐达华 +1 位作者 王晓琳 陈梅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36-240,共5页
葡萄膜炎病因繁多,发生机制复杂,感染、自身免疫及各种理化和机械损伤因素等均可引起,治疗较为棘手,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常可导致失明。随着人们对葡萄膜炎及其相关机制认识的加深,各种新型的葡萄膜炎缓释治疗给药系统被研究,但是,由于... 葡萄膜炎病因繁多,发生机制复杂,感染、自身免疫及各种理化和机械损伤因素等均可引起,治疗较为棘手,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常可导致失明。随着人们对葡萄膜炎及其相关机制认识的加深,各种新型的葡萄膜炎缓释治疗给药系统被研究,但是,由于眼部各种解剖学和生理学屏障的存在,使得葡萄膜炎的缓释治疗存在多重阻碍。本文综述了该领域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讨论了各新型缓释给药系统的创新点和局限性,以期能为未来葡萄膜炎的缓释给药治疗提供新思路。这些新型缓释给药系统有助于在未来彻底改变葡萄膜炎治疗副作用大、依从性差的传统治疗模式,带来更长时间的靶向缓释和更少的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缓释制剂 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PDF
局部缓释制剂治疗牙周炎的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艳艳 张志纯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2-604,607,共4页
缓释抗菌药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将药物置牙周袋内,缓慢释放,利用高分子多聚物控制释药速度,使之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持续释放,形成有效浓度,达到抑制牙周袋细菌所需的最佳药物浓度水平。局部缓控释用药已经成为牙周病局部用药的一种趋势... 缓释抗菌药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将药物置牙周袋内,缓慢释放,利用高分子多聚物控制释药速度,使之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持续释放,形成有效浓度,达到抑制牙周袋细菌所需的最佳药物浓度水平。局部缓控释用药已经成为牙周病局部用药的一种趋势。该文主要就局部用药的优势、牙周缓释制剂的组成及剂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缓释系统
下载PDF
右旋布洛芬/蒙脱土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乐乐 李婷婷 +2 位作者 代华灵 史光玉 张淑秋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393-3397,3416,共6页
目的:以天然蒙脱土作为药物载体,制备右旋布洛芬/蒙脱土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释药考察。方法: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右旋布洛芬/蒙脱土复合物(S(+)-ibuprofen/montmorillonite,S(+)-IBU/MMT)。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 目的:以天然蒙脱土作为药物载体,制备右旋布洛芬/蒙脱土复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体外释药考察。方法: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右旋布洛芬/蒙脱土复合物(S(+)-ibuprofen/montmorillonite,S(+)-IBU/MMT)。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研究介质的pH值对S(+)-IBU/MMT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蒙脱土层间距由1.25 nm增大到1.31 nm,右旋布洛芬以插层方式进入蒙脱土的层间域;S(+)-IBU/MMT复合物体外释药受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在pH 1.0、pH 4.5和pH 6.8的释放介质中,右旋布洛芬12 h的累积释放百分量分别18%、36%和88%。结论采用溶液插层法所制备S(+)-IBU/MMT复合物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布洛芬 蒙脱土 溶液插层 缓释
下载PDF
载吲哚美辛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促伤口愈合性能
19
作者 何香 王晶 +3 位作者 邢梓鑫 刘哲鹏 王淑仪 聂丽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9-1638,共10页
吲哚美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等药理作用。然而,吲哚美辛的低水溶性、低生物利用率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严重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以尤特奇RS10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缓释基质,利用静电纺丝技... 吲哚美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等药理作用。然而,吲哚美辛的低水溶性、低生物利用率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严重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以尤特奇RS10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缓释基质,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双相释放药物性能的载吲哚美辛核壳结构纳米纤维。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的制备工艺参数为电压16.94 kV,接收距离11.02 cm,流速1.44 mL/h。该载药纳米纤维直径多分布于600~800 nm间,平均直径为(675±177)nm,形貌良好,呈现同轴结构,有利于吲哚美辛的双相释放。体外释放及初步药效学研究表明该载药纳米纤维能够持续释放25 h,仅需不到2 h即可释放出累计释放量的50%,具有速释、缓释双相释药性能,抗炎镇痛作用优良,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医用新型创伤敷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吲哚美辛 缓释系统 创伤敷料 双相释药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宫内节育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20
作者 嵇玉蓉 魏勉 张晓梅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2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对新一代生物降解型纳米载药聚合物宫内节育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方法:从宫内节育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创新发展趋势、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复合材料探索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走向、高相容性纳米载药缓释宫内系统构建的可行... 目的:对新一代生物降解型纳米载药聚合物宫内节育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方法:从宫内节育系统的发展历史以及创新发展趋势、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缓释复合材料探索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走向、高相容性纳米载药缓释宫内系统构建的可行性分析及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几丁聚糖(Chitosan)/聚乳酸(PLLA)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纳米载药聚合物支架因其成本低、生物相容性高、制作简单、可降解有望取代传统金属和塑料型支架,具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结论:生物可降解材料及纳米控释载药系统结合有望构建新一代节育产品运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进展 纳米材料 缓释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