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2
1
作者 杨开明 徐达传 +1 位作者 石瑾 李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皮支为蒂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0侧成人下肢标本、6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及 10侧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起始部位、走行... 目的 :为以足底内侧动脉浅支及其皮支为蒂游离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部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2 0侧成人下肢标本、6只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足标本及 10侧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起始部位、走行、长度、外径、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 :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于舟骨粗隆后 (1.5± 0 .4)cm下方发出 ,向前下斜行至足底内侧皮肤 ;该皮支长 (2 .8± 0 .2 )cm ,外径 (0 .8± 0 .2 )mm。结论 :①足底内侧皮瓣可以是足底内侧动脉浅支足底内侧皮支或足底内侧动脉深支足底皮穿支为供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内侧动脉浅支 足底内侧皮支 足底内侧皮瓣 手部缺损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保留桡神经浅支的血管筋膜蒂皮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夫平 陈康察 +3 位作者 丘日升 林戈亮 石惠文 冷树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6-18,31,共4页
目的 观察保留桡神经浅支的血管筋膜蒂皮瓣进行转位修复手部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前臂远端保留桡神经浅支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7例,皮瓣切取面积7 cm×4 cm~12 cm×7 cm.结果 7例皮瓣中4例完... 目的 观察保留桡神经浅支的血管筋膜蒂皮瓣进行转位修复手部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应用前臂远端保留桡神经浅支的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7例,皮瓣切取面积7 cm×4 cm~12 cm×7 cm.结果 7例皮瓣中4例完全成活,3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其中1例表皮脱落,皮瓣全部成活,质地良好;1例远端皮肤有宽约1.5cm坏死区,经植皮愈合;另1例皮瓣远端有3 cm×2 cm斑片状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术后5例桡神经浅支支配区皮肤感觉正常;2例有麻木感,术后4周恢复正常.经术后3~20个月随访,7例患者对皮瓣修复效果均表示满意,2例对皮瓣部分坏死后的局限性瘢痕及前臂植皮瘢痕有整形愿望.结论 保留桡神经浅支的血管筋膜蒂皮瓣对保留手部皮肤感觉有实用价值,进一步改善静脉回流是防止皮瓣部分坏死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 浅支 外科皮瓣 移位
下载PDF
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俊明 张云飞 +5 位作者 李艳华 黄贺军 易先达 贺喜顺 李道选 代彭威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总结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前臂桡神经浅支走行线作为皮瓣的轴线设计皮瓣,深筋... 目的总结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10年12月,应用前臂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15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以前臂桡神经浅支走行线作为皮瓣的轴线设计皮瓣,深筋膜下锐性分离,逆行转移覆盖创面,如需重建感觉功能,可将皮瓣上携带的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相缝合。结果术后15例中,2例皮瓣远1/3部分皮下淤血,其中1例皮瓣尖端约1.5cm×1.0cm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随访4个月至8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简单,外观好,对供区损伤小,转移随意性强,可重建感觉功能,并与受区皮肤颜色近似,是修复手背、手掌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桡神经 浅支
原文传递
“简化”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浩浩 陈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68-871,共4页
目的:探讨仅解剖旋髂浅动脉(SCIA)浅支作为血管蒂的"简化"旋髂浅动脉穿支(SCIAP)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6例舌癌患者术中制备SCIAP皮瓣时舍弃SCIA深支,仅解剖浅支作为皮瓣的血管蒂,并以之修... 目的:探讨仅解剖旋髂浅动脉(SCIA)浅支作为血管蒂的"简化"旋髂浅动脉穿支(SCIAP)皮瓣在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6例舌癌患者术中制备SCIAP皮瓣时舍弃SCIA深支,仅解剖浅支作为皮瓣的血管蒂,并以之修复病灶切除术后的舌缺损。术后随访3~6月评价修复效果。结果:6例患者均存在SCIA浅支。切取SCIAP皮瓣的平均面积为41(24~54) cm~2,血管蒂平均长度为6.5(6.0~7.5) cm。SCIA浅支平均管径为0.9(0.5~1.2) mm,旋髂浅静脉平均管径为1.6(1.0~2.0) mm。5例SCIAP皮瓣修复成功,术后复查皮瓣形态佳,口腔功能恢复良好。1例因术中血管危象导致SCIAP皮瓣修复失败,术中更改为左前臂皮瓣修复舌缺损,并将SCIAP皮瓣修成全厚皮片修复前臂供区缺损。所有患者髂部术创拉拢缝合,均达成一期愈合,且术创瘢痕隐蔽。结论:“简化”的SCIAP皮瓣制备过程简单,足以胜任一般的舌癌术后缺损修复,且髂部供区瘢痕隐蔽,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浅支 缺损修复
下载PDF
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横行微型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7
5
作者 赵民 田德虎 +9 位作者 邵新中 李大村 李建锋 刘井达 赵亮 李海雷 王晓磊 张文桐 吴金英 袁作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64-868,共5页
目的对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横行微型皮瓣进行解剖观测,为临床采用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38只,男22只,女16只;年龄26~72岁,平均36岁。左侧19只,右侧19只。各取2只标本分别制备动脉铸型... 目的对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横行微型皮瓣进行解剖观测,为临床采用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新鲜成人上肢标本38只,男22只,女16只;年龄26~72岁,平均36岁。左侧19只,右侧19只。各取2只标本分别制备动脉铸型标本及红色乳胶灌注标本,观察桡动脉掌浅支及其分支情况,为在龙胆紫灌注标本上显微解剖桡动脉掌浅支提供依据。34只标本于桡动脉掌浅支灌注1%龙胆紫溶液,并于腕部掌侧以远侧腕横纹为轴心线,设计一横行椭圆形皮瓣,解剖观测桡动脉掌浅支分支情况及皮肤皮下组织染色情况。结果 34只标本均存在腕部桡动脉掌浅支,距离桡骨茎突近端1.09~3.60 cm处自桡动脉主干桡侧发出后,斜向舟骨结节尺侧缘走行,其间发出2~5支皮支营养腕部掌侧皮肤。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直径为1.00~3.00 mm,舟骨结节处直径为1.00~2.90 mm。皮瓣静脉回流有桡动脉掌浅支伴行静脉及真皮下浅静脉2套系统,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皮瓣可切取范围为4 cm×2 cm~6 cm×2 cm。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起始与走行恒定,直径与指动脉直径相似,可设计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带正中神经掌皮支及掌长肌腱的腕部掌侧横行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及肌腱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腕部掌侧横行皮瓣 游离移植 显微解剖
原文传递
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3
6
作者 郑大伟 黎章灿 +7 位作者 曹广超 吴尧 袈广楠 许立 张旭阳 石荣剑 孙峰 寿奎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总结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伴双侧指动脉节段缺损、患指血... 目的总结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13例,其中伴双侧指动脉节段缺损、患指血运障碍4例;伴一侧指动脉、神经缺损2例;伴指伸肌腱缺损4例;伴指屈腱缺损、指固有动脉缺损3例,分别以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的Flow—through皮瓣、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或携带掌长肌腱的嵌合皮瓣、嵌合Flow—through皮瓣修复创面,并同时重建缺损的动脉、神经或肌腱。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皮瓣不臃肿,颜色及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手指外形满意,供区瘢痕不明显,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5~9.5mm(平均7.2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11例,良1例,中1例。结论应用多种类型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部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面,可一期同时重建缺损的指动脉、神经或肌腱.是修复手指复合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穿支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静脉皮瓣与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伴动脉缺损手指创面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7
7
作者 方杰 李军 +1 位作者 高俊杰 张文龙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SPBRA)皮瓣修复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40例40指,其中采用静脉皮瓣(A组)修复18例、SPBRA皮瓣(B组)修复22例... 目的比较分析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SPBRA)皮瓣修复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自2014年7月至2018年3月伴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40例40指,其中采用静脉皮瓣(A组)修复18例、SPBRA皮瓣(B组)修复22例,均进行门诊随访收集相关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其手术时间、皮瓣2-PD、患者满意度、皮瓣外观、供区并发症、皮瓣成活率及患指关节活动度进行分析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伤口均Ⅰ期愈合。A组手术时间为(78.89±7.36)min,较B组[(97.27±9.26)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分别平均随访11.6、12.1个月,末次随访皮瓣2-PD测量值分别为(7.94±1.55)mm、(6.59±1.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功能活动度:A组,优13例,良5例;B组,优17例,良5例,优良率均为100%。患者满意度:A组,非常满意4例,满意13例,一般1例;B组,非常满意17例,满意5例;皮瓣外观:A组,良16例,差2例;B组,良21例,差1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静脉皮瓣和SPBRA皮瓣桥接修复均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满意的临床疗效。依据感觉恢复首选SPBRA皮瓣;依据操作难易程度,静脉皮瓣操作相对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静脉皮瓣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腕部掌侧桡动脉掌浅支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26
8
作者 赵民 田德虎 +7 位作者 邵新中 李大村 刘井达 赵亮 李海雷 王晓磊 张文桐 李建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缺损26例(26指)。男20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20例,挤压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 目的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缺损26例(26指)。男20例,女6例;年龄20~56岁,平均31.5岁。致伤原因:切割伤20例,挤压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1~5 h,平均2 h。损伤指别:拇指6例,示指6例,中指6例,环指4例,小指4例。损伤部位:指背侧6例,指侧方6例,指端掌侧14例;手指近节4例,中节8例,末节14例。创面范围为2.0 cm×1.5 cm^4.0 cm×2.0 cm。采用大小为2.5 cm×2.0 cm^4.5 cm×2.5 cm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余2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8 mm,平均6.8 mm。供区无瘢痕挛缩,腕关节屈、伸活动无明显受限。结论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具有供区隐蔽、皮瓣与手指皮肤相似度高、可携带神经及肌腱、手术在同一术野完成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掌侧横行微型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手指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多种游离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刘育杰 丁小珩 +5 位作者 焦鸿生 刘春雷 仲霄鹏 刘明明 吴彩凤 张宏勋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78-82,128,共6页
目的比较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和2种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50指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分成5组,采用5种游离皮瓣修复,包括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SPBRAF组,10指)、骨间背... 目的比较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和2种传统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50指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患者分成5组,采用5种游离皮瓣修复,包括3种新型游离微型穿支皮瓣: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SPBRAF组,10指)、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PIPF组,10指)、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UAPF组,10指),2种传统游离皮瓣:动脉化的静脉皮瓣(AVF组,11指)、游离趾腹皮瓣(FFPF组,9指)。通过随访,对比评价5组疗效差异。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客观感觉恢复、寒冷不耐受、返回原工作所需时间、伤指主动活动度(ROM)和供受区的美学评价。结果所有游离皮瓣均存活。平均随访13.5个月。SPBRAF组和AVF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手术组(P<0.05)。FTPF组、AVF组和SPBRAF组修复后的感觉恢复优于其他两组(P<0.05)。在ROM、寒冷不耐受和返回工作时间方面,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恢复方面,FTPF组优于其他组;其他4组中,AVF组和SPBRAF组优于PIPF组和uAPF组(P<0.05)。FTPF组、AVF组和SPBRAF组受区的美容满意度最高,而SPBRAF组的供区美容满意度最高。结论与经典的游离皮瓣比较,在修复手指中小面积皮肤缺损方面,游离微型穿支皮瓣,特别是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其手术操作简单,只涉及单一手术区域,感觉恢复佳,供区创伤小,值得重视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重建 显微外科 游离皮瓣 穿支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动脉化的静脉皮瓣 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 游离 趾腹皮瓣 尺动脉腕上支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桡动脉掌浅支Flow-through皮瓣桥接修复合并血管及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 被引量:25
10
作者 侯桥 辛大伟 +4 位作者 全仁夫 边红光 曾林如 岳振双 瞿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Flow-through皮瓣桥接修复合并血管及软组织缺损的断指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对9例手指离断合并血管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Flow-through皮瓣进行桥接完成再植。皮瓣...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Flow-through皮瓣桥接修复合并血管及软组织缺损的断指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对9例手指离断合并血管及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Flow-through皮瓣进行桥接完成再植。皮瓣设计在腕横纹部近端,切取面积为3.0 cm×1.5 cm^4.0 cm×2.2 cm,供区均直接缝合。皮瓣内桡动脉掌浅支桥接指掌侧固有动脉,皮下静脉桥接手指创面远、近端静脉;对指掌侧固有神经缺损者,采用皮瓣携带正中神经掌皮支桥接修复。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方法包括手指外观、感觉及手指关节功能。结果术后9例皮瓣及断指全部成活,并获得7~33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痛觉、温觉、触觉均有较好恢复,两点辨别觉达8~11 mm;再植指体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供区仅留下线形手术瘢痕,无功能影响。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9例患者对手部整体外观及功能非常满意。手指活动度按照TAM评定标准,优5例,良4例。结论桡动脉掌浅支Flow-through皮瓣具有解剖恒定、切取方便、供区创伤小的优点;而且血管管径与手指血管匹配,便于吻合,是移植桥接合并血管及软组织缺损的断指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血流桥接 断指再植
原文传递
除皱术中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7
11
作者 雷涛 徐达传 +2 位作者 高建华 陈兵 崔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 目的:探讨以颞浅动脉额支定位面神经颞支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防腐固定10例(20侧)新鲜标本5例(10 侧),解剖观察颞浅动脉额支的走行分布及其与颞支的毗邻关系。结果:①56.7%的颞支及其终末分支均走行在颞浅动脉额支下方的颞浅筋膜深面。②43.3%的颞支1~2终末分支可在眶上缘水平以上与颞浅动脉额支平行或交叉走行在其深面,终止于额结节下方。③颞支在颧弓上缘与颞浅动脉起始部的距离为(0.7±0.3)cm,走行过程中逐级发出分支分布于眼轮匝肌外侧部,最后呈网状分布于额结节下方的眼轮匝肌与额肌交汇处,支配眼轮匝肌、额肌、皱眉肌。结论:以颞浅动脉额支、颧弓和经过额结节的矢状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可简便直观地定位颞支的分布,在除皱术中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额支 面神经颞支 除皱术 应用解剖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复合组织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民 邵新中 +9 位作者 吴金英 田德虎 李大村 刘井达 赵亮 李海雷 王晓磊 张文桐 李建锋 袁作雄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掌侧横形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采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掌侧横形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6例28指,创面面积为4.0 cm×2.0 cm~2.0... 目的 研究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掌侧横形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3年6月,采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掌侧横形微型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6例28指,创面面积为4.0 cm×2.0 cm~2.0 cm×1.5 cm.急诊手术6例,亚急诊手术20例.结果 术后2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 12个月,平均9个月.26指皮瓣顺利存活,2指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创面瘢痕愈合;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10mm,平均7mm,皮瓣感觉恢复至S3.腕部供区遗留线性瘢痕,腕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减小.结论 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掌侧横形微型皮瓣供区隐蔽,手术在同一术野,质地与手指皮肤相似,可携带神经及肌腱形成复合组织,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组织移植 桡动脉掌浅支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被引量:20
13
作者 董玉金 张铁慧 徐连春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SPBRA)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不同类型SPBRA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8例46指,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7~54(38.5± 15.5)岁.指端缺损面积1.5 ...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类型的游离桡动脉掌浅支(SPBRA)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应用不同类型SPBRA游离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38例46指,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17~54(38.5± 15.5)岁.指端缺损面积1.5 cm×3.5 cm^2.5 cm×5.5 cm.其中双侧游离SPBRA穿支皮瓣修复8例;13指携带掌长肌腱修复;30指皮瓣携带桡神经浅支分支,16指皮瓣未携带神经.皮瓣面积1.6 cm×4.0 cm^2.8 cm×6.0 cm,供区均直接缝合.术后对38例进行随访,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随访时进行皮瓣各项评价指标的测量及记录,并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及手指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38例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皮瓣均成活.有1例皮瓣远端约有0.5 cm×0.3 cm浅表坏死,经换药后逐渐愈合.随访6~24(14.5±8.5)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无臃肿,肤色接近正常皮肤,感觉功能恢复良好,TPD为5.0~8.5 mm,手指关节活动均良好.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参照《手外科手术学》的皮瓣综合评定标准进行皮瓣综合评价,结果为优42例(91.30%),良3例(6.52%),可1例(2.17%),优良率为97.83%.结论 应用不同类型的游离SPBRA穿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可以一期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神经及肌腱缺损,简便易行,皮瓣成活满意,手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穿支皮瓣 指端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在手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郑大伟 黎章灿 +4 位作者 许立 张旭阳 石荣剑 孙峰 寿奎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总结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在手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9例手指创面患者,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3~68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4例,压砸伤4例,热压伤1例。致伤部位:均为手指,其... 目的:总结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在手指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9例手指创面患者,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3~68岁,平均42.5岁。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4例,压砸伤4例,热压伤1例。致伤部位:均为手指,其中拇指1例,示指4例,中指3例,环指1例,小指2例,指掌侧创面5例,指背侧创面4例,创面范围1.5cm×3cm^3.0cm×7cm,单纯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其余均伴指骨骨折、肌腱损伤、血管神经等损伤,急诊一期手术5例,延迟手术4例;然后采用大小为2.0cm×3.5cm^3.5cm×7.5cm的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月。皮瓣不臃肿,颜色及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手指外形满意。手指恢复部分浅感觉,术后6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7例,良1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88.89%。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游离皮瓣具有术后功能、外观良好的优点,是修复手指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腕部掌侧横行皮瓣 游离移植
下载PDF
腕部掌侧带血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民 吴金英 +9 位作者 袁作雄 李大村 李建锋 刘井达 赵亮 李海雷 王晓磊 张文桐 田德虎 邵新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介绍腕部掌侧皮肤带血供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20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2例标本做带骨骼动脉铸型,18例标本做肱动脉乳胶灌注。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腕部掌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 目的介绍腕部掌侧皮肤带血供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20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2例标本做带骨骼动脉铸型,18例标本做肱动脉乳胶灌注。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测腕部掌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来源、其内的掌长肌腱。结果腕部掌侧皮肤主要由桡动脉掌浅支分支营养,静脉回流有深浅两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桡神经浅支为辅,游离移植可切取面积为2cm×4cm^2 cm×5cm[2cm×(4.42±0.58)cm]。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直径为(1.25±0.24)mm,与指动脉直径相仿。结论传统的腕部掌侧供皮区皮肤可以形成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复合组织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的皮肤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 皮肤缺损 游离移植 应用解剖 腕部掌侧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蒂腕横纹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文龙 赵刚 +2 位作者 方杰 孙文弢 王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为临床设计切取腕横纹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6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桡动脉掌浅支的走行及皮支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桡动脉掌浅支于桡骨茎突掌尺侧自桡动脉发出,起始处直径(1.26±0.36)mm,向鱼际肌走行... 目的为临床设计切取腕横纹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6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桡动脉掌浅支的走行及皮支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桡动脉掌浅支于桡骨茎突掌尺侧自桡动脉发出,起始处直径(1.26±0.36)mm,向鱼际肌走行。桡动脉掌浅支于舟骨结节近侧中间腕横纹处发出皮支,皮支发出处直径(0.23±0.06)mm,供养腕横纹皮肤。结论以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支供血,以腕横纹皮肤为供区切取游离皮瓣或带蒂转移可以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该术式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安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腕横纹皮瓣 应用解剖 修复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6
17
作者 江吉勇 王海文 +2 位作者 顾荣 江新民 梅雄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中末节或指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微型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腕部掌侧,切取面积为3.5 cm×3... 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中末节或指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微型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腕部掌侧,切取面积为3.5 cm×3.0 cm^3.0 cm×2.0 cm。结果 8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随访3~6月,平均4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相仿,无明显臃肿,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7mm,供区直接缝合,呈线型疤痕愈合,无明显增生。结论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方便,供区损伤小,皮瓣感觉外形恢复良好,是修复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掌浅支 外科皮瓣 腕部 组织移植
下载PDF
桡动脉穿支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手指环形缺损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8
作者 程定 胡俊生 +5 位作者 崔树英 张继朝 李东方 石荣剑 许立 寿奎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支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手指环形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3月,采用桡动脉穿支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20例(21指)手指环形缺损。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2~61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机器绞压伤9例,交通事故伤6例,...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支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手指环形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3年6月—2016年3月,采用桡动脉穿支腕横纹皮瓣桥接修复20例(21指)手指环形缺损。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2~61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机器绞压伤9例,交通事故伤6例,热压伤2例,撕脱伤3例。受伤指别:示指6例,中指6例,环指3例,小指6例。缺损合并骨、肌腱、血管、神经外露。其中急诊手术1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0.5~5.5 h,平均3 h;择期手术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0 d,平均8.5 d。利用该皮瓣中的桡动脉掌浅支桥接修复指固有动脉,恢复手指血运;19例供区可直接缝合,1例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部分皮肤血疱形成,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及创面均Ⅰ期愈合,外观良好、瘢痕小。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手指外观恢复良好,皮瓣质地、外形满意。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13 mm,平均9 mm;患指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3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85%。结论桡动脉穿支腕横纹皮瓣是修复手指环形缺损较理想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支 腕横纹皮瓣 手指环形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英波 侯书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介绍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为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于远侧腕横纹上方约10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及头静脉灌注蓝色乳胶,... 目的介绍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大鱼际皮瓣的显微解剖学基础,为该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20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于远侧腕横纹上方约10cm处解剖出桡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桡动脉的伴行静脉及头静脉灌注蓝色乳胶,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解剖,观察大鱼际皮肤动脉、静脉、神经来源、分支及吻合情况。其中5只标本于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灌注墨汁,测量皮肤染色范围。结果桡动脉掌浅支起始处外径为(1.40±0.22)mm,长度为(2.0±0.5)cm,皮瓣可切取面积为2cm×3cm~4cm×5cm。静脉回流有两种途径,神经支配以正中神经掌皮支为主。结论桡动脉掌浅支起始与走行恒定,口径适当,可设计以桡动脉掌浅支及其伴行静脉或浅静脉为蒂、带正中神经掌皮支的大鱼际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指腹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鱼际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显微解剖 游离移植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董亮 张文龙 +1 位作者 孙文弢 王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目的 总结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 在PubMed、Science Direct、CNKI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桡动脉掌浅支、鱼际、腕横纹、外科皮瓣、皮肤缺损"为关鍵词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1月有关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相关文献... 目的 总结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进展.方法 在PubMed、Science Direct、CNKI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以"桡动脉掌浅支、鱼际、腕横纹、外科皮瓣、皮肤缺损"为关鍵词检索2000年1月-2016年11月有关桡动脉掌浅支皮瓣的相关文献,分别对桡动脉掌浅支的解剖研究、皮瓣设计、临床分型、适用范围及优缺点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桡动脉掌浅支可分为鱼际皮支与腕横纹皮支,走行恒定,血供可靠;两个皮支直径均与手指动脉直径相近,有利于与指动脉相吻合.临床上可在鱼际部与腕横纹部分别设计切取岛状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的各种皮肤软组织损伤;对于合并神经、血管的复合损伤,还可切取Flow-through皮瓣或携带神经、肌腱的嵌合皮瓣,完成一期创面覆盖与功能重建.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优点颇多,但对于皮瓣的切取面积范围及具体神经支配情况尚未有统一意见.结论 以桡动脉掌浅支供血的皮瓣切取方式多,修复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临床值得推广,但现有报道中对于皮瓣切取面积及神经支配情况未有详细证据,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桡动脉掌浅支 鱼际 腕横纹 手指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