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育秧播种机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勇飞 吴崇友 +2 位作者 张文毅 金诚谦 汤庆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0-215,共6页
机插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中心环节,水稻育秧机械化和标准化是实施机械插秧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尽早研制出性能优越、稳定可靠的新型育秧播种设备。为此,介绍了国内外的水稻种植模式和水稻育秧机具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育秧播种装置的... 机插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中心环节,水稻育秧机械化和标准化是实施机械插秧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尽早研制出性能优越、稳定可靠的新型育秧播种设备。为此,介绍了国内外的水稻种植模式和水稻育秧机具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育秧播种装置的各类排种器,分析了几种典型育秧播种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指出了水稻育秧播种机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播种机 排种器 播种装置
下载PDF
蔬菜穴盘播种装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欢庆 张祖立 张为政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0年第4期31-33,共3页
蔬菜穴盘播种装置是蔬菜育苗自动化的核心设备之一。介绍国内外穴盘播种装置研究现状,在探讨国内几种典型穴盘播种装置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对我国穴盘播种装置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为蔬菜穴盘播种装置的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穴盘播种 工厂化生产 精密播种 排种器
下载PDF
电磁振动组合式毯状秧苗播种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丁科 李志伟 区颖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从理论方面探讨了精密播种对机插质量的影响,采用外槽轮的播种原理和电磁振动相结合的排种理论,设计出一种新的毯状秧苗精密播种装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磁振动式播种装置进行排种的合格率和均匀度比外槽轮式播种装置的高,排种稳定性... 从理论方面探讨了精密播种对机插质量的影响,采用外槽轮的播种原理和电磁振动相结合的排种理论,设计出一种新的毯状秧苗精密播种装置.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磁振动式播种装置进行排种的合格率和均匀度比外槽轮式播种装置的高,排种稳定性好。以每平方厘米2~4粒为合格时,其合格率可达92.8%以上,能够满足水稻毯状秧苗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为提高机插质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振动 组合式 毯状秧苗播种装置 设计 试验
下载PDF
侧正压玉米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杨善东 张东兴 +3 位作者 刁培松 郭志东 宋井玲 张秀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13,共6页
为了实现玉米精量播种,该文设计了一套侧正压排种器,分析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并对排种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排种器性能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均匀设计试验,并且分别对排种性能3个指标建立了回归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排种盘转速对... 为了实现玉米精量播种,该文设计了一套侧正压排种器,分析了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并对排种过程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对影响排种器性能的基本因素进行了均匀设计试验,并且分别对排种性能3个指标建立了回归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排种盘转速对播种合格指数和漏播指数影响最显著,充种型孔尺寸对重播指数影响最显著,风机压力对排种指标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风机压力达到1.2 k Pa,排种盘转速18 r/min,充种型孔宽度11 mm时,既能够满足播种要求。通过种子分级试验,分级后排种性能指标显著改善,合格指数达到了89.36%,漏播指数降至4.26%。本文所设计的侧正压排种器为气力式精量播种机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播种 试验 排种器 侧正压
下载PDF
窝眼轮式小麦排种器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恒榜 赵健 +5 位作者 胡广锐 卜令昕 王志伟 齐闯 韩冰 陈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9-144,共6页
为了改善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排种不均匀、重播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窝眼轮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以"西农223号小麦"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基于离散元法的排种器优化设计,同时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粒距合格... 为了改善小区小麦精密排种器排种不均匀、重播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窝眼轮式小麦精密排种器。以"西农223号小麦"为试验对象,进行了基于离散元法的排种器优化设计,同时采用了三因素三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了粒距合格率、种子重播率、种子漏播率与窝眼数量、端面间距、排种轮转速三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种子重播率、粒距合格率、种子漏播率的影响,确定了各因素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窝眼数量为38个、端面间距为5mm、排种轮转速为20r/min。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粒距合格率为95.92%、种子重播率为2.50%、种子漏播率为1.58%,为窝眼轮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研发提供了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眼轮式 排种器 精密播种 小麦
下载PDF
精密排种器的研发现状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丽平 那晓雁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第6期30-31,共2页
播种质量的优劣是农业增产的前提,而排种器直接决定播种机工作质量和性能优劣。全面阐述排种器的种类及国内外发展现状,提出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排种器的研发方向。
关键词 排种器 播种机 精量播种 现状
下载PDF
马铃薯微型种薯振动排序播种装置播种性能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文政 何进 +7 位作者 李洪文 李学强 卢彩云 魏忠彩 苏国粱 赵宏波 刘鹏 王春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共11页
为推动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播种机械化的发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受迫振动原理的单列排序机械化播种技术,设计马铃薯微型种薯振动排序播种装置。在对播种装置工作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投种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 为推动马铃薯微型种薯(简称微型薯)播种机械化的发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受迫振动原理的单列排序机械化播种技术,设计马铃薯微型种薯振动排序播种装置。在对播种装置工作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投种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阐明了振动排序播种装置播种特性,并明晰了影响播种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各因素的试验取值范围。以偏心轮偏心距、驱动轴转速和种床带速度为试验因素,以重播率、漏播率和播种合格率为评价指标,对3个不同级别的微型薯为研究对象开展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试验,建立各个级别下微型薯的各指标与因素间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相关因素对播种性能参数的影响,获得合理的参数组合,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级别的微型薯在较优的试验组合下,重播率和漏播率均小于5%,播种合格率在90%以上。由此表明,该播种装置满足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性能要求。该研究为微型薯等大颗粒种子相关播种装置的研究、设计和优化以及播种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优化 农作物 马铃薯 播种装置 受迫振动 播种性能 验证
下载PDF
带勺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工作参数优化试验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勇 赵晓雪 +3 位作者 戚江涛 李景彬 付威 解振威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2-167,共6页
针对现有马铃薯排种装置重播率、漏播率较高及作业效率低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切块种薯精量播种的马铃薯排种装置。以切块种薯为播种对象,对带勺式排种装置进行参数优化试验,得到带勺式马铃薯排种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在播种带线... 针对现有马铃薯排种装置重播率、漏播率较高及作业效率低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切块种薯精量播种的马铃薯排种装置。以切块种薯为播种对象,对带勺式排种装置进行参数优化试验,得到带勺式马铃薯排种装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在播种带线速度为0.31m/s、清种调节手柄位于中间位置、投种高度为9cm、切块种薯形状系数位于161~240区间时,排种装置处于最佳排种状态,重播率为10.11%、漏播率为6.48%、株距变异系数为19.61%。该研究可为马铃薯播种机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排种装置 参数优化 带勺式
下载PDF
交错凸齿式宽苗带小麦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春岭 刘涛 +3 位作者 郑子浩 方俊 谢晓东 陈黎卿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9,共13页
针对外槽轮式小麦宽苗带排种器排量不稳定和苗带内种子分布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交错凸齿式宽苗带小麦精量排种器。通过连续充种分析和排量计算,确定凸齿高度和凸齿角度是影响排量一致性和排种均匀性的关键参数。应用离散... 针对外槽轮式小麦宽苗带排种器排量不稳定和苗带内种子分布均匀性较差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交错凸齿式宽苗带小麦精量排种器。通过连续充种分析和排量计算,确定凸齿高度和凸齿角度是影响排量一致性和排种均匀性的关键参数。应用离散元法对上述关键参数进行中心旋转组合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对排量一致性、排种均匀性影响显著性程度由大到小的因素分别依次为凸齿角、凸齿高、作业速度,且均具有交互影响。借助响应面分析,得出凸齿高5 mm、凸齿角75°时的排量一致性和排种均匀性较优,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27%和7.61%。对该参数组合排种器进行样机试制,并进行台架试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排种一致性和均匀性变异系数与仿真值误差均低于5%,说明仿真优化结果可靠、准确。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播量120、150和180 kg/hm~2时,交错凸齿式宽苗带小麦精量排种器的播量一致性、纵向播种均匀性和横向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较外槽轮式排种器降低0.99、3.01和9.38个百分点,满足小麦宽苗带播种农艺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排种均匀性的小麦排种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离散元法 小麦 精量排种 交错凸齿 排量稳定性 排种均匀性
下载PDF
电控窝眼轮式大豆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雪 余泳昌 +3 位作者 付广超 王胜 杨晨 段红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8-833,共6页
针对大豆形状的特点,采用单片机、脉冲发生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和窝眼轮式排种器组成的电控窝眼轮式大豆排种器。该播种器采用独立电控排种设计,利用脉冲当量来控制排种轴转速,从而实现育种过程中的单粒精密播种。在排种器试... 针对大豆形状的特点,采用单片机、脉冲发生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器和窝眼轮式排种器组成的电控窝眼轮式大豆排种器。该播种器采用独立电控排种设计,利用脉冲当量来控制排种轴转速,从而实现育种过程中的单粒精密播种。在排种器试验台上进行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电控窝眼轮式大豆排种器可顺利完成播种试验,试验过程中工作稳定,性能良好,漏播指数最大为0.11%,重播指数最大为1.24%,株距变异系数最大为3.22%,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单粒精播试验的标准要求。该装置用于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过程中排种器工作稳定,安全可靠,漏播指数最大为0.22%,重播指数最大为1.35%,株距变异系数最大为5.47%,符合单粒精播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排种器 电控排种
下载PDF
丘陵山区轻筒型油菜种-肥同播同施集排装置设计与试验
11
作者 王磊 周国威 +4 位作者 张青松 廖庆喜 廖宜涛 牛莉 夏立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101,共13页
针对丘陵山区等小田块油菜种植区域缺乏轻简集成的油菜播种机排种与排肥装置问题,设计了一种油菜种-肥同播同施集排装置。阐明了集排装置工作过程,确定了排种滚筒与排肥滚筒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肥层控制板位置对排种量与排肥量匹配性的... 针对丘陵山区等小田块油菜种植区域缺乏轻简集成的油菜播种机排种与排肥装置问题,设计了一种油菜种-肥同播同施集排装置。阐明了集排装置工作过程,确定了排种滚筒与排肥滚筒主要结构参数,分析了肥层控制板位置对排种量与排肥量匹配性的影响。应用EDEM仿真开展了油菜种-肥同播同施集排装置排种与排肥性能试验,建立了肥层控制板位置与排肥量的关系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集成式种肥滚筒转速为20~50 r/min时,集成式种肥滚筒转速与排种速率、排肥速率均为线性关系,肥层控制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在22°~38°内增大时,排肥速率在1709.63~2484.31 g/min内逐渐增加;应用DEM-CFD耦合仿真分析了辅助输送气流对导种管内种子速度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导种管与竖直面间倾斜角为10°~70°时,采用辅助输送气流可实现种子加速经导种管排出,避免种子滞留。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集成式种肥滚筒转速为20~50 r/min时,总排种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不高于0.92%、各行排种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不高于3.64%、种子破损率不高于0.04%、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不高于1.21%、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不高于4.41%,可实现油菜排量一定时,通过调节肥层控制板与竖直方向间夹角,满足不同排肥量需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油菜各行株数一致性变异系数为9.25%、总株数稳定性变异系数为7.16%,满足油菜精量播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同播同施 排种装置 排肥装置 集成式种肥滚筒 丘陵山区
下载PDF
小型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的设计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艳清 蒋金琳 +3 位作者 周申 李字增 岳群 战长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8-160,164,共4页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械漏播和重播等问题,研究设计出一种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覆膜等作业。该机采用独特的手指状取种播种机构,使漏播率和重播率降低;使用了旋耕起垄装置,种沟均匀覆...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械漏播和重播等问题,研究设计出一种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起垄、覆膜等作业。该机采用独特的手指状取种播种机构,使漏播率和重播率降低;使用了旋耕起垄装置,种沟均匀覆土的同时能够完成起垄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质量。该机具无论播种质量(包括株行距、漏重播率、起垄覆土、覆膜等),还是作业效率,均能达到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田间试验表明,该马铃薯联合作业机具的平均漏播率为0.91%,平均重播率为1.17%,平均株距偏移率为7.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播种机 联合作业 播种装置
下载PDF
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李旭 胡齐深 +3 位作者 王修善 龚明 刘大为 谢方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9-762,共14页
【目的】育苗移栽是辣椒种植普遍采用的方式,针对辣椒穴盘育苗播种环节存在的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用于漏播补种的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用于对穴盘中的空穴进行补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以“兴蔬皱辣2号”辣椒种子为研... 【目的】育苗移栽是辣椒种植普遍采用的方式,针对辣椒穴盘育苗播种环节存在的漏播现象,设计了一种用于漏播补种的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用于对穴盘中的空穴进行补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方法】以“兴蔬皱辣2号”辣椒种子为研究对象,结合种子物理特性测定,对排种器振动供种机构、直线携种机构和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搭建了试验台。以种箱振动频率、气吸针真空度和气吸针直径为试验因素,以排种单粒率为试验评价指标,进行排种器单因素试验,确定种箱振动频率、气吸针真空度和气吸针直径具体取值范围分别为77~89 Hz、15~35 kPa和0.6~0.8 mm。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响应曲面分析和试验因素优化求解。【结果】确定了排种单粒率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为气吸针真空度、气吸针直径和种箱振动频率,得出排种器最优作业参数为气吸针真空度27 kPa、气吸嘴直径0.7 mm、种箱振动频率85 Hz,样机试验排种单粒率为98.25%。【结论】该单针振动气力式辣椒精量排种器工作稳定,排种单粒率高,满足辣椒精量播种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穴盘育苗 精量播种 振动 单针气吸 排种器
下载PDF
往复直插式麦冬播种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14
作者 何云飞 钟良 党兴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5-84,共10页
为了改善川麦冬播种条件,提高播种效率,基于麦冬苗特性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摇块机构的往复直插式麦冬播种装置,实现了以单个电机作为唯一动力完成从苗盘中取苗和播种的动作。运用Matlab编写了播种装置的运动学辅助分析软件讨... 为了改善川麦冬播种条件,提高播种效率,基于麦冬苗特性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摇块机构的往复直插式麦冬播种装置,实现了以单个电机作为唯一动力完成从苗盘中取苗和播种的动作。运用Matlab编写了播种装置的运动学辅助分析软件讨论部分机构参数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得到了较优初始值,以理想的播种运动轨迹作为目标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结果。运用Solidworks和Adams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麦冬播种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装置 曲柄摇块机构 运动学仿真 麦冬
下载PDF
电磁直线振动式谷子精少量排种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灯 崔清亮 +2 位作者 张燕青 侯华铭 刘凯 《农业工程》 2019年第12期77-82,共6页
针对谷子播种难、间苗工作量大等问题,根据谷子免间苗精少量播种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电磁直线振动式谷子精少量排种装置。按照国家标准对排种装置进行了排量稳定性和排种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振幅为0.06~0.22 mm、排种槽截面形状为矩... 针对谷子播种难、间苗工作量大等问题,根据谷子免间苗精少量播种的农艺要求,研制了一种电磁直线振动式谷子精少量排种装置。按照国家标准对排种装置进行了排量稳定性和排种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振幅为0.06~0.22 mm、排种槽截面形状为矩形(8 mm×3 mm)时,排量稳定性最好,其变异系数均<2.6%;在排种槽截面为矩形,作业速度分别为0.8、1.0和1.2 m s,相应振幅分别为0.10、0.12和0.14 mm条件下,得到每100 mm区段内种子的平均粒数分别为7.6、7.0和7.2粒,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均≤22.75%。该排种装置试验指标值均满足国家谷物播种标准的要求,可用于谷子等小籽粒谷物的精少量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装置 电磁直线振动 谷子 精少量
下载PDF
基于DA-VMD联合小波阈值的排种器田间振动信号去噪方法
16
作者 刘正道 马壮红 +3 位作者 张军昌 闫小丽 黄玉祥 张志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62-272,共11页
播种机作业过程中排种器会受到非平稳随机振动,对排种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振动信号采集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田间振动信号采集过程中受到诸多噪声干扰,难以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蜻蜓算法(Dragonfly algorithm,DA)... 播种机作业过程中排种器会受到非平稳随机振动,对排种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振动信号采集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田间振动信号采集过程中受到诸多噪声干扰,难以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蜻蜓算法(Dragonfly algorithm,DA)、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小波阈值的去噪方法,可通过不断迭代更新蜻蜓个体位置和速度,寻找使得VMD分解效果最优的参数组合。以仿真得到的时域随机路面信号为初始信号,分别采用DA-VMD联合小波阈值、小波阈值去噪、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VMD和小波联合EMD方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去噪方法对非平稳随机振动信号去噪效果更优,去噪后信噪比、均方根和相关系数分别为21.570、0.094和0.833。采集田间播种过程不同地表和作业速度下排种器振动信号,并采用DA-VMD联合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对其进行去噪处理,以平滑度、信号能量比和噪声模为评价指标分析去噪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方法去噪后信号更加平滑,信号能量比和噪声模更高,且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种器 振动 去噪 DA-VMD 小波阈值
下载PDF
气力振动式超级稻穴盘精量播种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慕春 吕恩利 +1 位作者 杨文武 马旭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5-77,共3页
针对超级稻穴盘精量播种的要求,设计了振动种室与勺式外槽轮定量供种装置和气动V型振动排种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率为400盘/h,气动气压为0.23MPa,排种盘倾角为4°时,以每穴1~3粒为合格时,其合格率可达90%以上,排种稳定性好,... 针对超级稻穴盘精量播种的要求,设计了振动种室与勺式外槽轮定量供种装置和气动V型振动排种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率为400盘/h,气动气压为0.23MPa,排种盘倾角为4°时,以每穴1~3粒为合格时,其合格率可达90%以上,排种稳定性好,能够满足超级稻穴盘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种机 排种装置 气动
下载PDF
机载粉剂催化剂播撒设备的研制及其在奥运和残奥消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华 张蔷 +4 位作者 何晖 马新成 黄梦宇 田海军 刘力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43-1448,共6页
人为引发的下沉气流可以抑制对流云的发展,这一现象已在试验中得到验证。用"人工下沉气流法"实施人工消云试验时,需在云顶大剂量的播撒粉剂催化剂。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研制了能完成此类大剂量播撤任务的设备,并通过外... 人为引发的下沉气流可以抑制对流云的发展,这一现象已在试验中得到验证。用"人工下沉气流法"实施人工消云试验时,需在云顶大剂量的播撒粉剂催化剂。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研制了能完成此类大剂量播撤任务的设备,并通过外场飞行试验对设备进行检验和改进。这是国内人工影响天气领域首个采用空投播撒法的粉剂催化剂播撒设备;可减少催化剂对飞机和播撒设备的污染。分析发现,新设备能够满足人工消云作业中播撒大剂量粉剂催化剂的需要。该设备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当日的消云试验作业中投入使用,共实施消云飞行作业9架次,累计利用新设备播撒吸湿性粉剂催化剂34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剂催化剂 播撒设备 人工消云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排种装置振动特性数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旭 赵满全 +2 位作者 刘飞 董帅 刘月琴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59,共4页
为了研究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在田间耕作时,由于免耕地表的不平度激励所产生的振动对播种机的排种装置的影响,推导了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排种装置振动特性数学模型。同时,由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出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排种装置的振动特性主要由播... 为了研究气吸式免耕播种机在田间耕作时,由于免耕地表的不平度激励所产生的振动对播种机的排种装置的影响,推导了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排种装置振动特性数学模型。同时,由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得出气吸式免耕播种机排种装置的振动特性主要由播种机的结构特性、作业时的前进速度、排种器与土壤表面间的距离、土壤不平度和土壤粘性决定。通过建立振动特性数学模型,可对工作状态下免耕播种机排种质量进行预测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吸式免耕播种机 排种装置 振动特性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马铃薯种植机整机与关键部件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洋 刘萌萌 段荣鑫 《农业工程》 2022年第3期95-102,共8页
介绍了马铃薯种植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并对施肥开沟器、施肥装置、播种开沟器、播种装置、圆盘培土器和划行器等关键部件设计进行了分析,为从事马铃薯种植机械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和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 种植机械:播种装置 施肥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