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红欣 周鸿鲲 +2 位作者 张浩 徐鹿平 谢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脾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组(A组)31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开腹组(B组)1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脾亢患者行脾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组(A组)31例行完全腹腔镜手术,开腹组(B组)19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切口疼痛评分、术后3 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引流液淀粉酶(Amy)、术后7 d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A组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29例,中转开腹2例。A组手术时间较B组长,术后1 d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d hs-CRP、Amy指标A组均小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21、5.10、7.16、3.00、1.74,P均<0.05),而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7 d Plt、W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7、1.02、0.67,P均>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血吸虫性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切脾加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随访 被引量:3
2
作者 钱志祥 应嘉钧 +1 位作者 周梅亭 何毓椿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长期观察脾切除术附加门体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术后每年由基层血防专业人员随访记录 ,每隔 5~ 10年由外科医师检查 ,重点记录存活率、死亡原因及有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分别随访 5~ 10年 ,1... 目的 长期观察脾切除术附加门体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术后每年由基层血防专业人员随访记录 ,每隔 5~ 10年由外科医师检查 ,重点记录存活率、死亡原因及有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分别随访 5~ 10年 ,11~ 2 0 ,2 1~ 30 ,31~ 40年 ,生存率分别为 73 7% ,6 1 5 % ,49 2 % ,32 8% ,比较各分流术式结果 ,以脾腔分流为佳。结论 血吸虫病肝硬化如有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倾向者 ,手术治疗以脾切除附加脾腔端侧分流术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脾切除术 门体分流术 血吸虫病 肝硬化 远期随访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血浆C型利钠多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路 戴云海 +2 位作者 盛世乐 程光华 王荣鑫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 :为探讨C -型利钠多肽在肝硬化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了 30例正常人 ,4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 ,2 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中C -型利钠多肽的含量。结果 :血吸虫性肝硬化组血浆中C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肝炎后... 目的 :为探讨C -型利钠多肽在肝硬化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了 30例正常人 ,4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 ,2 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中C -型利钠多肽的含量。结果 :血吸虫性肝硬化组血浆中C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 ,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浆CNP含量较正常人组明显升高并明显高于血吸虫性肝硬化组。结论 :CNP可能参与了肝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血浆中的含量检测可作为诊断肝硬化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后肝硬化 血吸虫性肝硬化 C-型利钠多肽
下载PDF
奥曲肽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建华 《上海医药》 CAS 2014年第15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静脉出血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小剂量组(38例)采用奥曲... 目的:探讨奥曲肽与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在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继发食管静脉出血患者75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小剂量组(38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常规组(37例)采用奥曲肽联合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小剂量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和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奥曲肽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素较奥曲肽联合常规剂量垂体后叶素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继发食管静脉出血的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垂体后叶素 血吸虫性肝硬化 食管静脉出血
下载PDF
CT灌注相关参数定量预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必全 马宇航 《肝脏》 2021年第9期987-989,993,共4页
目的研究CT灌注相关参数定量预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84例,均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54例),比较... 目的研究CT灌注相关参数定量预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84例,均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54例),比较两组CT肝脏灌注成像参数肝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对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死亡组BV、BF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MTT、HAF、HAP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CT肝脏灌注成像参数BV、BF、MTT、HAF、HAP对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均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637、0.765、0.674、0.721。结论CT肝脏灌注成像参数BV、BF、MTT、HAF、HAP对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血吸虫性肝硬化 预后
下载PDF
消灭血吸虫病地区血吸虫病性肝硬变患者30年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献 符福园 +2 位作者 金美英 施建荣 朱馥池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97-200,共4页
10年前血吸虫病已控制的上海市郊洞泾乡383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变30年回顾性调查,从生存曲线,发现11~30年前切脾的243例1~30年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同时期未切脾的140例患者。术后(或初诊后)75%存活的年限,切脾、未切脾组分别为18和4年;3... 10年前血吸虫病已控制的上海市郊洞泾乡383例血吸虫病性肝硬变30年回顾性调查,从生存曲线,发现11~30年前切脾的243例1~30年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同时期未切脾的140例患者。术后(或初诊后)75%存活的年限,切脾、未切脾组分别为18和4年;30岁内切脾患者(27年)明显较长于31~40(18年)、41~50(17.5年)和50岁以上手术者(12年);巨脾型切脾(19.5年)明显较长于腹水型切脾患者(10.5年)。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等并发症和病死率切脾组明显低于未切脾组,表明脾切除不仅能防止门脉高压并发症,且能增强体质减少其他疾病。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与当地居民预期寿命相比,切脾组、未切脾组无差别,不少未切脾者寿命无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肝硬变 脾切除术 生存率
下载PDF
LC术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胆囊结石42例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瑾 李宏发 赵利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通过采用LC术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胆囊结石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与传统手术的区别。方法患者42例,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2例,B级10例,全麻插管后,采用三孔或四孔法,行LC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2例均成功实施LC... 目的通过采用LC术治疗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胆囊结石观察其治疗效果以及与传统手术的区别。方法患者42例,根据肝功能Child分级,A级32例,B级10例,全麻插管后,采用三孔或四孔法,行LC手术,术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42例均成功实施LC术,术后12例放置腹腔引流管,5例出现一过性腹水,2例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结论血吸虫性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行LC首先把握好手术指征,其次把握好分离技巧,对胆囊三角区胆囊床曲张血管的恰当处理,对于腔镜手术有经验者是相对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LC 血吸虫性肝硬化
下载PDF
切脾加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远期随访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志祥 应嘉均 +1 位作者 周梅亭 何毓椿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2-284,共3页
目的 观察脾切除术附加门体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的远期效果。方法 术后每年由基层血防专业人员随防记录 ,每隔 5~ 10年由外科医师检查 ,重点记录存活率、死亡原因及有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分别随访 5~ 10、11... 目的 观察脾切除术附加门体分流术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的远期效果。方法 术后每年由基层血防专业人员随防记录 ,每隔 5~ 10年由外科医师检查 ,重点记录存活率、死亡原因及有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分别随访 5~ 10、11~ 2 0、2 1~ 30、31~ 40年 ,生存率分别为73.7%、6 1.5 %、49.2 %、32 .8% ,比较各分流术式结果 ,以脾腔分流为佳。结论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如有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倾向者 ,手术治疗以脾切除附加脾腔端侧分流术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门体分流术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和髓样分化蛋白-2在血吸虫病小鼠肝脏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岽健 杨镇 +2 位作者 牛丽文 张爱龙 肖亮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3期7-9,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小鼠肝脏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2(MD-2)的表达及其在肝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20只)与模型组(M组,20只),M组采用腹部敷贴法制作血吸虫病模型,造模150天后处死动物,...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小鼠肝脏TOLL样受体-4(TLR-4)和髓样分化蛋白-2(MD-2)的表达及其在肝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20只)与模型组(M组,20只),M组采用腹部敷贴法制作血吸虫病模型,造模150天后处死动物,鲎试验法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TLR-4和MD-2的表达。结果:M组血清内毒素水平高于N组(P<0.01);M组小鼠肝脏TLR-4/MD-2表达水平高于N组(P<0.01);M组小鼠肝脏TLR-4/MD-2高表达主要位于肝窦内皮细胞及肝窦区周围细胞。结论:血吸虫病肝硬化可发生肠源性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脂多糖通过其信号转导蛋白TLR-4和MD-2在肝脏的高表达,激活一系列促炎基因的转录,可能是引起血吸虫病肝脏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分化蛋白-2 TOLL样受体-4 血吸虫病 小鼠肝脏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信号传导蛋白 肝脏损害 内源性感染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报道
10
作者 文韵玲 牛俊坤 +1 位作者 吴静 缪应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379-1381,共3页
通过对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合并血吸虫性肝硬化复杂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旨在拓宽临床医师对难治病例的诊断思路。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血吸虫性肝硬化 诊断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跨膜结合蛋白occludin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1
作者 李岽健 杨镇 +2 位作者 乌剑利 王超 罗剑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跨膜结合蛋白occludin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组)和模型组(M组)各20只,M组采用腹部敷贴法制作血吸虫病模型;造模后120 d处死动物,用鲎试验法测定门静脉... 目的:探讨跨膜结合蛋白occludin在血吸虫病肝硬化小鼠结肠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4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组)和模型组(M组)各20只,M组采用腹部敷贴法制作血吸虫病模型;造模后120 d处死动物,用鲎试验法测定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免疫组化和半定量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结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结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M组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高于N组(P<0.01);M组结肠上皮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低于N组(P<0.01);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吸虫病肝硬化可发生肠源性内毒素易位、内毒素血症,可能与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和紧密连接蛋白结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肝硬化 肠屏障功能 紧密连接 OCCLUDIN蛋白
下载PDF
血吸虫性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不同术式的临床对照研究
12
作者 汪琳琳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0期59-60,共2页
目的分析血吸虫性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不同术式的临床对照。方法将随机选取的10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患者均分成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 目的分析血吸虫性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不同术式的临床对照。方法将随机选取的100例血吸虫性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患者均分成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血吸虫性肝硬化致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短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性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