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兰泰盐湖演变卫星雷达遥感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飞跃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4期35-39,共5页
根据加拿大雷达卫星 (Radarsat - 1SAR)图像揭示的古湖堤信息 ,结合野外考察及前人资料 ,指出这些古湖堤是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演变的遗迹 ,并据此分析了吉兰泰盐湖演变过程 。
关键词 卫星雷达遥感 吉兰泰盐湖 湖泊演变 气候 遥感图像
下载PDF
世界咸水湖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苏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78-286,共9页
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咸水湖的研究文献,介绍了咸水湖的概念、地理分布和湖盆的成因。进而从咸水湖的光学特性和热学特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湖泊的物理特性;从湖水盐度、蒸发和盐度、盐分来源,湖水的化学成分和类型以及盐湖的演化等方面说明... 本文根据近年来有关咸水湖的研究文献,介绍了咸水湖的概念、地理分布和湖盆的成因。进而从咸水湖的光学特性和热学特性两个方面阐述了湖泊的物理特性;从湖水盐度、蒸发和盐度、盐分来源,湖水的化学成分和类型以及盐湖的演化等方面说明咸水湖的化学特点;最后,从盐类沉积和古气候古环境关系的角度出发,指出咸水湖的古湖沼学研究在过去全球变化历史的重建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是全球研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湖 物理化学特性
下载PDF
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凌智永 李廷伟 +2 位作者 王建萍 马海州 陈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3,共9页
综合分析了最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成果,着重对青藏高原高盐湖沉积的年代学研究、盐湖环境演化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盐湖沉积反映的环境演化过程研究、现代盐湖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 综合分析了最近20年来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成果,着重对青藏高原高盐湖沉积的年代学研究、盐湖环境演化的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研究、盐湖沉积反映的环境演化过程研究、现代盐湖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今后青藏高原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更为精准的测年方法及盐湖沉积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古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运用与新指标探究、代用指标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定量研究、盐湖沉积与环境演化的区域对比及驱动机制研究、青藏高原盐湖信息数据库平台与全球变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沉积 环境演化 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河北沧州地区地下水中盐分的时空演化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建平 闫妍 +2 位作者 王明玉 王慧芳 李玮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22-528,共7页
沧州地区多年来大量开采深浅层地下水,破坏了咸淡水层的界面,并导致咸水面下移,对下部含水层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沧州地区地下水中的盐分为研究对象,在历史资料收集分析、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历史阶段... 沧州地区多年来大量开采深浅层地下水,破坏了咸淡水层的界面,并导致咸水面下移,对下部含水层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沧州地区地下水中的盐分为研究对象,在历史资料收集分析、野外水文地质调查、取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历史阶段和现阶段地下水TDS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沧州深层和浅层地下水中TDS的空间分布特征、演化特点及成因。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现在30余年,沧州地区深、浅层地下水的TDS均呈升高趋势,浅层水TDS高的区域从滨海向区域中部延伸,深层水TDS仍为滨海>中部>西部;补给量减少是浅层地下水TDS增大的主要原因,深层地下水开采是深层地下水TDS增大的主要原因。可通过有效解决深层地下水超采问题,同时,对TDS高的微咸水和咸水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等措施来改变沧州区域地下水TDS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总固体(TDS) 地下水 盐分演化 沧州
下载PDF
Sulfate-assisted Ni/Fe-based electrodes fo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saline splitting 被引量:1
5
作者 Yujun Han Li Shao +7 位作者 Yuhang Liu Guodong Li Tongzhou Wang Xuerong Zheng Jihong Li Xiaopeng Han Wenbin Hu Yida De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4年第7期5985-5995,共11页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is an appealing strateg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NiFe-based electrodes exhibit promise as catalysts for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Nevertheless,they s...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is an appealing strategy for hydrogen production,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NiFe-based electrodes exhibit promise as catalysts for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Nevertheless,they suffer from the inferior service life of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Herein,we report an oxygen-evolution electrode consisting of a sulfate-modulated nickel-iron hydroxide(NiFeOOH)affording as the catalytic active layer and Fe-Ni_(3)S_(2) as the corrosion-proof layer.The developed electrode only requires overpotentials of 220 and 292 mV to deliver the current density of 10 and 500 mA·cm^(−2),respectively.More importantly,it presents long-term stability exceeding 140 and 100 h in 1 M KOH at high current densities of 500 and 1000 mA·cm^(−2),respectively,as well as 120 h for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at 100 mA·cm^(−2).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generated sulfate 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improving stability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We assembled and tested an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zer with Pt/C and NiFeS/NIF as the cathode and anode,respectively,under industrial conditions.This overall water-splitting electrolyzer achieves an impressive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75%±0.5%.This report offers fresh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stable NiFe-based electrodes,which may further promote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for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anode material water splitting
原文传递
盐湖遥感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立国 冯学智 +2 位作者 肖鹏峰 谢顺平 王得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盐湖遥感因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从盐湖水体的光谱特征,盐湖水体、盐分的敏感特征波段,盐湖盐量、水深的估测模型,以及盐湖地质演化的解译,盐湖水面、晶间卤水的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 盐湖遥感因其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从盐湖水体的光谱特征,盐湖水体、盐分的敏感特征波段,盐湖盐量、水深的估测模型,以及盐湖地质演化的解译,盐湖水面、晶间卤水的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的变化等方面,详述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指出随着遥感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多光谱到高光谱,可见光到微波方向的发展,应在盐湖信息识别、盐湖成分定量估测的基础上,注重盐湖盐分物化参数的高光谱反演、晶间卤水的雷达遥感监测等,从遥感角度探求生态系统和气候、盐度等因素的深层次相互关系,此外还应在盐湖生物、盐湖灾害等领域拓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盐湖 演化 晶间卤水
下载PDF
A self-supported heterogeneous bimetallic phosphide array electrode enables 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saline water splitting 被引量:1
7
作者 Jingwen Li Min Song +7 位作者 Yezhou Hu Chang Zhang Wei Liu Xiao Huang Jingjing Zhang Ye Zhu Jian Zhang Deli W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3658-3664,共7页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water splitting is of great prospect for the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However,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explore st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s toward hydrogen evolution rea... Hydrogen generation from water splitting is of great prospect for the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However,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explore st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s toward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from saline water such as seawater due to the chloride corrosion.Herein,we developed a self-supported heterogeneous bimetallic phosphide(Ni_(2)P-FeP)array electrode that possesses excellent HER performance in alkaline saline water with an overpotential of 89 mV at 10 mA·cm^(−2)and long-term stability over 90 h at 200 mA·cm^(−2).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eterostructure between the interfaces of Ni_(2)P-FeP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activity of catalyst.Moreover,the bimetallic phosphide nanoarrays can be employed as a shield for chlorine-corrosion resistance in the saline water,ensuring the long-term durability of hydrogen generation.When employed for alkaline saline water electrolysis,a current density of 100 mA·cm^(−2)is achieved at cell voltage of 1.68 V.This work presents an effective approach for the fabr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 for HER in alkaline salin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ine water splitting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bimetallic phosphides chlorine-corrosion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Ecology features of coastal saline lakes related to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the area of Antarctic continental ice edge
8
作者 王自磐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1998年第2期55-62,共8页
An investigation has been made on the ecology of some saline lakes in the Vestfold Hills (60°38′S, 78°06′E), East Antarctic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ang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co chemical ... An investigation has been made on the ecology of some saline lakes in the Vestfold Hills (60°38′S, 78°06′E), East Antarctic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ang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hysico chemical factors, as well as the variation and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species do occur in some lakes.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seasonal and local climate changes and geographic differences in this regions. These findings are believed to be indicative to the effects from the processes of globle climate change, ice sheet retreat, and isostatic uplift, are presently occuring, and a study of the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these Antarctic lakes may be a significant means of monitoring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the Antarc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ecology in saline lakes Antarctica.
下载PDF
Interfacial Evolution and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cid Gas Injected into a Saline Aquifer
9
作者 于博 刘永忠 +1 位作者 梁肖强 王乐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34-441,共8页
Acid gas injection into saline aquifers is one of promising way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o dispose hazardous waste simultaneously. On the basis of Level Set method, an improved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 Acid gas injection into saline aquifers is one of promising ways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o dispose hazardous waste simultaneously. On the basis of Level Set method, an improved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described interfacial dynamics of acid gas-brine system in a deep confined saline aquifer was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he propagation of the acid gas plume, which was featured by using Peng-Robinson equation and modified Lucas equation to describe variations of the density and viscosity of acid gas in saline aquifers. The evolutional characte^stics of acid gas plume were obtain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s using COMSOL Multiphysics 3.5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s and operational conditions given, the variation of acid gas density was the major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patterns and shapes of the plume. The leading edge position of acid gas plume was intensively dependent on the acid gas composition. Under the scheme of fixed mass flow rate injection, as the molar fraction of H2S increased, the position of leading edge advanced gradually towards the injection well. Moreover, the estimation of the storage efficiency of acid gas in saline aquifers was clarified and discussed. The proposed approach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ll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operational strategies and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acid gas injection into deep confined saline aquif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 gas INJECTION saline aquifer interracial evol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西藏扎布耶超大型锂、硼矿床地质背景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喜方 郑绵平 《化工矿产地质》 CAS 1999年第2期65-68,共4页
扎布耶盐湖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一个现代盐湖矿床。通过对扎布耶湖区的各时代地层、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构造特征的调查,并根据湖泊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得知自更新世晚期扎布耶及周边泛河湖区以来,呈现湖泊退缩、咸化的演化趋... 扎布耶盐湖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一个现代盐湖矿床。通过对扎布耶湖区的各时代地层、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及构造特征的调查,并根据湖泊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得知自更新世晚期扎布耶及周边泛河湖区以来,呈现湖泊退缩、咸化的演化趋势。Li、B等成矿元素可能源于底部岩石、深部流体及湖中及湖周的泉华及泉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床 硼矿床 地质背景 形成演化 盐湖
下载PDF
填海造陆区水环境演变与对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士国 许翼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8-145,共8页
填海造陆区普遍存在次生盐渍化、地下结构物腐蚀等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的水循环条件下,此类问题更为突出。在简要回顾了填海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填海后地下水系统和土体环境的演变趋势,... 填海造陆区普遍存在次生盐渍化、地下结构物腐蚀等生态环境问题,尤其在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年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的水循环条件下,此类问题更为突出。在简要回顾了填海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填海后地下水系统和土体环境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造成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差异,认为利用集雨措施来引导自然淡化过程从而构建长效淋盐机制是半干旱填海区盐渍化防治的关键。同时指出,因地制宜地规划土体结构、提升排盐能力和种植绿化植物,是搭建和维持填海造陆区健康稳定生态系统的必要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海造陆 盐渍土 淋盐机制 防治对策 水环境演变
下载PDF
硫酸盐渍土中灌注桩竖向承载力演变规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镜培 赵高文 +2 位作者 李林 邵伟 姚明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9,共6页
盐渍土中硫酸盐含量极高,对灌注桩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从而影响其承载特性,为明确和分析混凝土灌注桩在硫酸盐盐渍土腐蚀下竖向承载力的演变规律,以及桩径、桩长对灌注桩腐蚀后承载力变化规律的影响,根据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劣化的腐蚀反... 盐渍土中硫酸盐含量极高,对灌注桩具有极强的腐蚀作用从而影响其承载特性,为明确和分析混凝土灌注桩在硫酸盐盐渍土腐蚀下竖向承载力的演变规律,以及桩径、桩长对灌注桩腐蚀后承载力变化规律的影响,根据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劣化的腐蚀反应和机理,建立了硫酸盐渍土腐蚀环境下单桩承载力的评价模型;结合案例对硫酸盐渍土地区混凝土灌注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及桩体强度进行研究,分析和对比了桩长及桩径对硫酸盐腐蚀下灌注桩的承载特性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盐渍土腐蚀作用下灌注桩的侧阻力、端阻力及桩体强度均发生变化;桩侧阻力受到腐蚀产物积累、膨胀引起的桩周混凝土劣化和桩侧应力重分布的影响,同时也依赖于桩长及桩径变化;端阻力则由于单桩竖向有效面积的减小而降低;硫酸盐腐蚀作用下桩体强度降低幅度较大.由此可知,相同腐蚀条件下,增加桩径可有效提高抵抗硫酸盐腐蚀引起的承载力损失;实际设计中应考虑增加桩径的方法抵抗硫酸盐腐蚀引起的承载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渍土 灌注桩 腐蚀机理 承载特性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咸水灌溉对沙漠防护林植物根系分布及风沙土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从娟 唐俊姸 +2 位作者 高培 孙永强 翟志忠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80-1187,共8页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防护林植物及土壤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成水灌溉对植物根系及风沙土演变的作用。结果表明,柽柳的根系较深,达到200cm,而梭梭和沙拐枣根系为100-150cm。林地表层土壤出现显著的土壤盐分(8mScm^-1)和养分聚...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防护林植物及土壤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成水灌溉对植物根系及风沙土演变的作用。结果表明,柽柳的根系较深,达到200cm,而梭梭和沙拐枣根系为100-150cm。林地表层土壤出现显著的土壤盐分(8mScm^-1)和养分聚集现象。但在植物根系分布最多的40~60cm的土壤层中并没有出现土壤盐渍化现象(〈1.0mScm^-1)。防护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流沙地,且土壤的黏粒和粉粒以及土壤团聚体和团聚体稳定性均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地下咸水灌溉并未对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盐害或毒害,同时有利于沙漠风沙土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根系分布 风沙土演变 塔克拉玛干沙漠
下载PDF
应用XRD光谱研究水旱利用方式下盐碱土粘粒矿物演化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志丹 李桥 +4 位作者 罗香丽 姜海超 郑庆福 赵兰坡 王继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73-2278,共6页
以吉林省典型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水田与旱田利用方式下土壤粘粒矿物的组成特征,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谱研究两种利用方式下粘粒矿物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水田利用方式下,盐碱土各项理化性质均优于旱田利用,且水田利用较旱田... 以吉林省典型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水田与旱田利用方式下土壤粘粒矿物的组成特征,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光谱研究两种利用方式下粘粒矿物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水田利用方式下,盐碱土各项理化性质均优于旱田利用,且水田利用较旱田利用更能促进盐碱土颗粒风化,提高粉粒颗粒含量。水田利用下土壤有强烈的脱钾过程,粘粒矿物的水化程度较高,伊利石结晶度降低。XRD光谱分析表明,两种利用方式下粘粒矿物组成相似,但衍射峰的强度及峰位存在差异。旱田利用的盐碱土粘粒矿物演变过程主要为S/I混层矿物→蛭石,水田方式下演变过程则主要为黑云母→伊利石和S/I混层矿物→蛭石→高岭石;长期水田利用后的盐碱土会出现一类羟基化的"绿泥石化"矿物。研究结果表明水田利用更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育高肥力土壤,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较好。利用XRD光谱分析方法,较为全面的测定了粘粒矿物的各项特性,并针对两种利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是土壤矿物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D光谱 利用方式 盐碱土 粘粒矿物 演化
下载PDF
粗粒氯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试验研究与理论模型 被引量:7
15
作者 冉武平 王金山 +2 位作者 艾贤臣 陈慧敏 钱建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46-1754,共9页
为探究粗粒氯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受荷载、盐分及湿度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借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力状况、含水率及含盐量条件下粗粒氯盐渍土动态回弹特性。结果表明: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和体应力增加而增大,随偏应力、盐分及水分... 为探究粗粒氯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受荷载、盐分及湿度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借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应力状况、含水率及含盐量条件下粗粒氯盐渍土动态回弹特性。结果表明: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和体应力增加而增大,随偏应力、盐分及水分的增大而减小;粗粒盐渍土中含盐量和含水率越高,围压、偏应力和体应力对其动态回弹模量影响越明显;同一应力水平下,含盐量和含水率的增加引起动态回弹模量的降低幅度逐渐增大,且盐分较水分影响更显著。基于三参数理论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并建立了精度较高的模型参数预估公式,可有效预测粗粒氯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氯盐渍土 动态回弹模量 动三轴试验 演变规律 理论模型
下载PDF
黄河口拦门沙与盐水楔特征及其演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庞家珍 刘浩泰 +2 位作者 王勇 韩慧卿 姜明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0,共10页
黄河口存在一个成型堆积体,称拦门沙。多次实测结果,其长度约3~7km,宽度与河宽相同,横亘于黄河尾间与海水相连接处。随着河口延伸,拦门沙也向海推移,淤积最多的部位是前缘急坡区。在拦门沙以上河段,由径流挟带的泥沙和涨潮流引... 黄河口存在一个成型堆积体,称拦门沙。多次实测结果,其长度约3~7km,宽度与河宽相同,横亘于黄河尾间与海水相连接处。随着河口延伸,拦门沙也向海推移,淤积最多的部位是前缘急坡区。在拦门沙以上河段,由径流挟带的泥沙和涨潮流引起的悬移泥沙,形成一高含沙区,此高含沙区在洪水时向下移动,在枯水时向上移动,泥沙在这3~7km范围内大量落淤。由于拦门沙的阻拦,水流在拦门沙处受阻而在其上游不断出汉。黄河口的盐水楔在径流较大时,属缓混合型;枯水季节是强混合型。盐水楔上下游运动的范围与拦门沙的长度基本上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拦门沙 盐水楔 泥沙
下载PDF
黑龙港地区盐碱地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济马 毛任钊 +1 位作者 松本聪 山崎素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8-234,共7页
应用1/10万、1/25万TM图象编制的黑龙港地区盐碱地分布图,代表了80年代中后期该区盐碱分布的实际状况。经量算,盐碱地共有393400ba,其中轻盐化占一半以上,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盐碱地处于明显的面... 应用1/10万、1/25万TM图象编制的黑龙港地区盐碱地分布图,代表了80年代中后期该区盐碱分布的实际状况。经量算,盐碱地共有393400ba,其中轻盐化占一半以上,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盐碱地处于明显的面积缩小、程度减轻的过程中,而且愈向平原上部愈益明显,到了滨海地带虽规律相似,但仍然盐渍最重。由综合分析来看,盐渍减轻扩大了农林牧业的适宜发展幅度,但同时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日益紧缺又将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审时度势走农牧林(果)结合的道路,以发挥水少土多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化 演变趋势 盐碱地 黑龙港地区
下载PDF
肇州县盐渍土生物修复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亚坤 周连仁 郭百雷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7-42,共6页
研究了应用不同牧草品种、不同耕作方式及不同改良剂的综合生物修复模式,对肇州县托古乡试验区盐渍土的牧草生物产量及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星星草+碱草+耙耢与吉草+苜蓿+耙耢两种模式应是本地区盐渍土生物修复经济有效的模式... 研究了应用不同牧草品种、不同耕作方式及不同改良剂的综合生物修复模式,对肇州县托古乡试验区盐渍土的牧草生物产量及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星星草+碱草+耙耢与吉草+苜蓿+耙耢两种模式应是本地区盐渍土生物修复经济有效的模式。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利于牧草生长,从而减少了地面蒸发,抑制了盐分的上行。在草甸碱土(碱斑)上,每个小区的优势种都是禾本科碱蓬,伴生有少量的虎尾草。采取措施后,碱斑面积逐渐缩小,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明显加快,已演替到盐碱植物群落阶段。在碱化草甸土上,以建植的牧草为优势种,植物群落的顺向演替速度很快,已演替到羊草群落阶段,跨越了羊草+盐碱植物群落阶段,草原生态得到了迅速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生物产量 植被群落演替
下载PDF
淡水诱因干湿循环下超氯盐渍土强度演变
19
作者 丁士君 李绍民 +4 位作者 孔森 李秋阳 杨韬辉 聂治豹 赵高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5-799,共15页
青藏高原盐湖地区超氯盐渍土地基在气候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力学及变形特性复杂多变,威胁上部结构安全使用。为模拟土体从施工到服役过程的强度演变过程,以青藏高原北部的察尔汗盐湖地区自然超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压... 青藏高原盐湖地区超氯盐渍土地基在气候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作用下力学及变形特性复杂多变,威胁上部结构安全使用。为模拟土体从施工到服役过程的强度演变过程,以青藏高原北部的察尔汗盐湖地区自然超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压实度制作3种土体试样并展开干湿循环试验,每次烘干后增加纯水至预期含水率模拟淡水入侵影响,在达到预定干湿次数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直剪试验,结合不同循环工况下盐渍土微观结构的改变,分析和揭示超氯盐渍土强度演变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经过5个干湿循环后,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峰值,分别提高128.3%(k=85%)、138.9%(k=90%)和231.9%(k=95%),同时,黏聚力c也达到峰值,分别提高200.0%,215.7%,197.2%。当试样经历6~12个干湿循环后,其强度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微观结构观测表明,土体颗粒间联结作用随循环次数增加先增强后减弱,与土体强度变化规律一致。研究表明,淡水影响下超氯盐渍土强度随干湿循环先增强后降低,其演变规律主要由盐结晶微观结构变化引起,实际工程中应在施工结束后重视超盐渍土地表的合理排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氯盐渍土 干湿循环 淡水入侵 强度演变 机理分析
下载PDF
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试验及预估模型 被引量:4
20
作者 冉武平 王金山 +1 位作者 李玲 陈慧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4-166,共13页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路基土存在水盐迁移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明确粗粒硫酸盐渍土路基受荷载、湿度及盐分影响下的动回弹特性,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15种应力路径、3个含水率和4种含盐量状态下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的演变规律...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路基土存在水盐迁移引起的次生盐渍化现象,为明确粗粒硫酸盐渍土路基受荷载、湿度及盐分影响下的动回弹特性,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15种应力路径、3个含水率和4种含盐量状态下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的演变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湿度的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随围压及体应力的增大而提高,而随偏应力的增大则表现出低含盐量的先提高后降低和高含盐量的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同时盐含量越高,偏应力与体应力对其动态回弹模量影响越明显;同一应力水平下,含水率与含盐量的增加引起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逐渐提高,且盐分较水分的影响更显著.基于试验揭示的动态回弹模量对应力的依赖性,从与应力相关的典型三参数复合模型中甄选出2种适用性较广泛的理论模型对测试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继而对比出最佳的预估模型;误差分析表明,获取的Ni模型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建立了精度较高的该模型参数预估公式.通过预估值与试验实测值的进一步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参数预估公式的准确性,适合于预估粗粒硫酸盐渍土动态回弹模量.研究成果可为盐渍土地区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动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硫酸盐渍土 动态回弹模量 动三轴试验 演变规律 预估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