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俄罗斯的音乐崛起:宏观考察及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杨燕迪 《北方音乐》 2022年第1期4-13,共10页
文章针对19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音乐在世界乐坛上的迅速崛起这一历史现象,从宏观思辨的视角讨论作曲家个性风格的形成和凸显对于推动俄罗斯音乐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作者进而以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和肖斯塔科维奇三位不同时期的作曲... 文章针对19世纪中叶以来俄罗斯音乐在世界乐坛上的迅速崛起这一历史现象,从宏观思辨的视角讨论作曲家个性风格的形成和凸显对于推动俄罗斯音乐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作者进而以穆索尔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和肖斯塔科维奇三位不同时期的作曲家的个性风格和独特贡献为个案例证,阐发了个性风格的内在重要性及对于中国音乐未来发展所具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音乐 音乐创作 个性风格 中国音乐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的“接受史”透视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燕迪 《北方音乐》 2023年第1期8-18,68,共12页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20世纪音乐中的一名“保守派”作曲家,长期以来虽然在演出市场和普通听众中享有盛誉,但在专业音乐圈和学术-批评界却时常遭到贬斥。文章对拉赫玛尼诺夫的接受史状况分四个方面(演出市场与大众接受、学术-批评界的态度...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20世纪音乐中的一名“保守派”作曲家,长期以来虽然在演出市场和普通听众中享有盛誉,但在专业音乐圈和学术-批评界却时常遭到贬斥。文章对拉赫玛尼诺夫的接受史状况分四个方面(演出市场与大众接受、学术-批评界的态度、苏联的情况、中国和当前世界的状况)做出概括性梳理和透视性解读,进而思考了拉赫玛尼诺夫接受史所引发的音乐史学方法论启示和相关创作美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俄罗斯音乐 苏联音乐 接受史 音乐史学 创作美学
下载PDF
《论俄罗斯音乐》(理查德·塔拉斯金著)
3
作者 蓝慧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7,176,共11页
《论俄罗斯音乐》(On Russian Music),理查德·塔拉斯金(Richard Taruskin),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417 pages/£34.99定价,ISBN:9780520249790长期以来,德奥音乐在西方音乐史的书写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巴赫... 《论俄罗斯音乐》(On Russian Music),理查德·塔拉斯金(Richard Taruskin),Oakland: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417 pages/£34.99定价,ISBN:9780520249790长期以来,德奥音乐在西方音乐史的书写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巴赫、贝多芬及瓦格纳等德国作曲家一直是音乐史学者们写作中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作曲家 西方音乐史 瓦格纳 俄罗斯音乐 德奥音乐 塔拉斯 贝多芬 巴赫
原文传递
无间行者:施尼特凯复风格溯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鹏程 陈鸿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8-73,共6页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作曲家施尼特凯创作了大量复风格音乐作品,成为这一创作手法的代表人物。对于坚持表现世界和自我的施尼特凯,追溯其复风格创作思维的渊源是理解其作品内涵的必经之途。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在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施尼特...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作曲家施尼特凯创作了大量复风格音乐作品,成为这一创作手法的代表人物。对于坚持表现世界和自我的施尼特凯,追溯其复风格创作思维的渊源是理解其作品内涵的必经之途。本文旨在通过论述在不同文化要素之间的施尼特凯,是如何在他的无间道上形成复风格创作思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尼特凯(Alfred Garriyevich SCHNITTKE 1934-1998) 复风格 历史渊源 苏联音乐
下载PDF
声乐作品中的审美通感——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声乐套曲《春天》(Op43.No.2)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晓燕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35-140,共6页
声乐艺术是通过声音的媒介,将作曲家塑造的作品内容、情感思想和艺术形象重现于受众体面前,使之与作曲家在精神和心灵上追求一种极致的共鸣和契合。如何娴熟的运用人声的音色去演绎声乐作品的情感、内容和艺术形象,是摆在演唱者和教师... 声乐艺术是通过声音的媒介,将作曲家塑造的作品内容、情感思想和艺术形象重现于受众体面前,使之与作曲家在精神和心灵上追求一种极致的共鸣和契合。如何娴熟的运用人声的音色去演绎声乐作品的情感、内容和艺术形象,是摆在演唱者和教师案头的一个不可回避和逾越的思考。基于此,本文拟以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声乐作品Op43.No2为例,以通感思维的审美定势,将作品中以乐谱形式呈现出来的许多特定的标记和符号给予较为透彻的分析,力求透过这些独特的记号,去恰切地诠释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与思维意图,明晰基本美学原则规律的机理、表现方法和独特的艺术手段,探求出并蓄其中的审美感受、艺术修养和作品的风格色彩等诸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艺术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艺术通感 俄罗斯音乐 音乐分析
下载PDF
中古拜占庭音乐传统中的以颂保持音:形态、意义与影响
6
作者 李易雨篪 徐凤林 《北方音乐》 2022年第4期63-73,共11页
以颂保持音是中古时期拜占庭调式体系与礼仪思想结合的独特产物,拥有辅助颂歌演唱、支撑乐曲结构和象征神圣理念的三重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教会调式在颂歌中的统治地位。以颂保持音高度依赖八调体系的权威性和完整性而存在。在听觉上... 以颂保持音是中古时期拜占庭调式体系与礼仪思想结合的独特产物,拥有辅助颂歌演唱、支撑乐曲结构和象征神圣理念的三重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教会调式在颂歌中的统治地位。以颂保持音高度依赖八调体系的权威性和完整性而存在。在听觉上,以颂伴唱的颂歌与部分西欧早期复调风格有相似之处,但其音乐思维与复调存在根本差异,也缺乏向复调发展的动力。中古时期拜占庭文化影响区内的各个音乐传统中,保加利亚传统延续了以颂保持音技法,而罗斯传统中的保持音遗失了调式意义,其后在15—17世纪渐趋式微,这一区别的关键原因在于两个传统吸收拜占庭调式体系的完整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颂”保持音 拜占庭音乐 俄罗斯音乐 东正教音乐 中世纪音乐
下载PDF
文献学视域下的俄罗斯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以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发表论文为例(1989-2019)
7
作者 王德聪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20-131,6,共13页
我国九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刊是中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对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在中国知网(CNKI)发表论文的整理与研究,从文献学视角,能够探寻1989-2019年之间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分布特征、增长规律以及相关研究与文献... 我国九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刊是中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对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在中国知网(CNKI)发表论文的整理与研究,从文献学视角,能够探寻1989-2019年之间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分布特征、增长规律以及相关研究与文献发展趋势。而标准文献和资料库的建立,将为中国学者的俄罗斯音乐研究提供“经典”与“规范”,为后续研究者作出有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音乐 文献学 CNKI文献
下载PDF
用声音表达时代——斯克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风格探究
8
作者 程妍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2-127,共6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处于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时代变迁的动荡在20世纪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历史的转型阶段,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变,各种进步新潮的哲学思想涌入人们视野,从而使这个时期与文化艺术相关的领域都受...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处于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时代变迁的动荡在20世纪初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历史的转型阶段,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变,各种进步新潮的哲学思想涌入人们视野,从而使这个时期与文化艺术相关的领域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世纪之交的俄罗斯音乐风格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和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作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作曲家,对20世纪以后的俄罗斯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斯克里亚宾与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创作与表演风格美学,探索该时期音乐风格的多样化与多种音乐语言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克里亚宾 拉赫玛尼诺夫 俄罗斯音乐
下载PDF
非民族主义者和其他民族主义者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瑛珏(译) 郭新(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81,165,共14页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是从民族性话题来讨论俄罗斯音乐。文中对这个问题的双重标准和矛盾性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文章集中讨论斯塔索夫(Vladimir Stasov)影响深远的著作和罗莎·纽马奇(Rosa Newmarch)最早将这部著作传到西...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都是从民族性话题来讨论俄罗斯音乐。文中对这个问题的双重标准和矛盾性进行了简要的历史回顾和分析。文章集中讨论斯塔索夫(Vladimir Stasov)影响深远的著作和罗莎·纽马奇(Rosa Newmarch)最早将这部著作传到西方的历史事实。文章结束时呼吁在音乐学话语中不应再将俄罗斯音乐视为“异国情调”的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异国情调 俄罗斯音乐 斯塔索夫 纽马奇
下载PDF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中的中国 被引量:1
10
作者 Ю·П·梅德韦杰娃 王辉(译) 《北方音乐》 2022年第3期32-38,共7页
文章论述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中的“中国形象”。俄罗斯音乐中的中国形象是当时时代、政治与社会的反映。起初,“中国形象”作为概括性且充满童话色彩的东方异国情调来引用,后越来越多以现实性与真实性的音乐风格使用。再... 文章论述19世纪下半叶与20世纪初俄罗斯音乐中的“中国形象”。俄罗斯音乐中的中国形象是当时时代、政治与社会的反映。起初,“中国形象”作为概括性且充满童话色彩的东方异国情调来引用,后越来越多以现实性与真实性的音乐风格使用。再后来,在苏联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作曲家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明显的转化。在俄罗斯音乐中“,中国形象”从浪漫的异国情调,走向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音乐 中国形象 异国情调 苏联意识形态 国际主义
下载PDF
俄罗斯音乐作品中的动物象征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鑫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94-97,共4页
俄罗斯的音乐可谓享誉世界、代代相传,为人们贡献了一部又一部出色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作品都与动物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多部音乐作品的分析,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作品中动物的象征意义做了深入研究,并试图总结出作曲家通过动物元素所体... 俄罗斯的音乐可谓享誉世界、代代相传,为人们贡献了一部又一部出色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作品都与动物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多部音乐作品的分析,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作品中动物的象征意义做了深入研究,并试图总结出作曲家通过动物元素所体现的创作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音乐 象征意义 创作动机
下载PDF
东西方的融合——鲍罗丁《C小调钢琴五重奏》创作研究
12
作者 张希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5,共7页
鲍罗丁的《c小调钢琴五重奏》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早创作的钢琴五重奏之一。该作品显示了西欧音乐和俄罗斯民族音乐对作曲家的双重影响,其创作融合了欧洲音乐的写作手法与俄罗斯民族音乐语言,同时具有鲍罗丁鲜明的个人音乐特点。本文对该... 鲍罗丁的《c小调钢琴五重奏》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早创作的钢琴五重奏之一。该作品显示了西欧音乐和俄罗斯民族音乐对作曲家的双重影响,其创作融合了欧洲音乐的写作手法与俄罗斯民族音乐语言,同时具有鲍罗丁鲜明的个人音乐特点。本文对该作品中所包含的多种写作手法和东西方音乐元素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罗丁 钢琴五重奏 俄罗斯音乐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的时代与他的《音画练习曲》 被引量:9
13
作者 罗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41,共8页
拉赫玛尼诺夫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于一身,他的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巨大艺术意义的现象,走进俄罗斯音乐的历史。他的名字至今仍与俄罗斯艺术及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创作成熟期的两册《音画练习曲》(OP33和OP 39)展示了其以丰富的... 拉赫玛尼诺夫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于一身,他的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巨大艺术意义的现象,走进俄罗斯音乐的历史。他的名字至今仍与俄罗斯艺术及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创作成熟期的两册《音画练习曲》(OP33和OP 39)展示了其以丰富的生活联想、辉煌的技巧与高超的表现力相结合,这些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极高的美学价值,形成自己的风格,至今仍以优美和真诚感动着人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Serge RACHMANINOFF 1873—1943) 俄罗斯音乐历史 《音画练习曲》(OP33 OP 39) 时代 美学价值
下载PDF
俄罗斯那乃人的民间音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然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7,共3页
那乃人(Нанйце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世居民族,与我国赫哲族是同源跨境民族。那乃人的音乐文化从整体上承袭了赫哲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色,传统文化中充满了质朴、纯真的东方韵调。本文从民间歌曲、民间说唱、拟生性歌舞、民间乐器... 那乃人(Нанйце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世居民族,与我国赫哲族是同源跨境民族。那乃人的音乐文化从整体上承袭了赫哲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色,传统文化中充满了质朴、纯真的东方韵调。本文从民间歌曲、民间说唱、拟生性歌舞、民间乐器等方面研讨了那乃人的民间音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民间音乐 民歌 童话 那乃族
下载PDF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中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立言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第11期124-126,129,共4页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的著名音乐大师,是一位一生创作过许多优秀作品的作曲家,被称为“俄罗斯的音乐大师”。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常常伴随着对底层劳动人民、国家、同胞命运的思考,因此,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往往也带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元... 柴可夫斯基是俄国的著名音乐大师,是一位一生创作过许多优秀作品的作曲家,被称为“俄罗斯的音乐大师”。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常常伴随着对底层劳动人民、国家、同胞命运的思考,因此,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往往也带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元素,《杜姆卡》就是这种风格作品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可夫斯基 《杜姆卡》 俄罗斯民族音乐 钢琴曲
下载PDF
格林卡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情缘——从歌剧《伊万·苏萨宁》谈起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贵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94-97,共4页
探究格林卡幼年时与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结下的不解情缘,分析这一情缘对其首部歌剧《伊万·苏萨宁》在歌剧内容与曲调素材方面的深刻影响,格林卡为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格林卡 《伊万·苏萨宁》 俄罗斯民族音乐
下载PDF
俄罗斯钢琴音乐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晓蓓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10,共4页
在世界钢琴艺术发展的历史上,俄罗斯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树起了不朽的丰碑。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钢琴音乐的创作、演出、教育的发展情况及其艺术特征的概述,追寻俄罗斯钢琴音乐为人类提供至高审美愉悦的理性实质。
关键词 俄罗斯钢琴音乐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抗战时期俄苏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下)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媛 《北方音乐》 2022年第2期15-23,共9页
抗战时期,俄苏音乐在中国出现了一次传播高潮。这一传播高潮以中苏重新修好为背景,呈现出跨越党际、以声乐体裁为主、逐渐向音乐专业内部过渡的传播特点。这一时期俄苏音乐对中国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虽然局限于“旋律层”,且带有明显的... 抗战时期,俄苏音乐在中国出现了一次传播高潮。这一传播高潮以中苏重新修好为背景,呈现出跨越党际、以声乐体裁为主、逐渐向音乐专业内部过渡的传播特点。这一时期俄苏音乐对中国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虽然局限于“旋律层”,且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俄苏音乐在微观技术层面促进了中国音乐在技术语言上表达群体情感的准确性,具有象征意义的旋律音调为下一个具有“排他性”的友好序列的最高峰做了一次历史性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苏联 俄苏音乐 抗战歌曲 传播
下载PDF
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声部变换对格林卡配器思维的影响
19
作者 黄惠力 《菏泽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21-123,126,共4页
俄罗斯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厚的音乐素材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格林卡在其管弦乐作品中大量地借鉴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特有的声部变换技术,并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管弦乐作品风格和具有俄罗斯... 俄罗斯民间音乐蕴含着丰厚的音乐素材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格林卡在其管弦乐作品中大量地借鉴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特有的声部变换技术,并将其与西方作曲技法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管弦乐作品风格和具有俄罗斯民族音乐特点的配器手法,同时也为俄罗斯古典乐派形成具有传承性的音乐体系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卡 俄罗斯民间音乐 声部变换
下载PDF
抗战时期俄苏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上)
20
作者 林媛 《北方音乐》 2022年第1期29-33,共5页
抗战时期,俄苏音乐在中国出现了一次传播高潮。这一传播高潮以中苏重新修好为背景,呈现出跨越党际、以声乐体裁为主、逐渐向音乐专业内部过渡的传播特点。这一时期俄苏音乐对中国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虽然局限于“旋律层”,且带有明显的... 抗战时期,俄苏音乐在中国出现了一次传播高潮。这一传播高潮以中苏重新修好为背景,呈现出跨越党际、以声乐体裁为主、逐渐向音乐专业内部过渡的传播特点。这一时期俄苏音乐对中国音乐创作产生的影响虽然局限于“旋律层”,且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但是俄苏音乐在微观技术层面促进了中国音乐在技术语言上表达群体情感的准确性,具有象征意义的旋律音调为下一个具有“排他性”的友好序列的最高峰做了一次历史性的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苏联 俄苏音乐 抗战歌曲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