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微生物污染的鉴定和溯源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陈伟盛 关倩明 +1 位作者 朱荣峰 简敏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结合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工作的实例,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药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药品微生物污染来源,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为药品微生物污染追踪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 目的:结合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工作的实例,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药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寻找药品微生物污染来源,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为药品微生物污染追踪溯源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RiboPrinter系统和FTIR分析系统等方法,对从样品和环境中分离得到的10株菌株进行鉴定分型及同源性分析。结果:4株样品菌和1株环境菌同源,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通过实验人员的手套进行传播,实验人员应注意无菌操作过程。结论:本文采用传统形态学、生化鉴定、FTIR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阐述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微生物污染鉴定和溯源分析的过程和方法,为药品微生物检查的过程控制提供信息,为药品微生物污染的溯源调查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 生化鉴定 傅立叶红外光谱 基因指纹鉴定 核糖体分型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原文传递
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技术分析MPN法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的同源性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薇薇 王晓英 +2 位作者 裴晓燕 朱海明 郭云昌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380,共7页
目的对15管MPN法分离的7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RP)研究,以确定其同源性。方法EcoRⅠ酶切DNA进行核糖体分型;限制性内切酶SfiⅠ和NotⅠ在50℃和37℃酶切包被的染色体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目的对15管MPN法分离的7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RP)研究,以确定其同源性。方法EcoRⅠ酶切DNA进行核糖体分型;限制性内切酶SfiⅠ和NotⅠ在50℃和37℃酶切包被的染色体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两者的结果均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78株副溶血性弧菌用EcoRⅠ、SfiⅠ、NotⅠ酶切后各产生64、68、71种带型,同一样品中分离的菌株有的带型完全相同,但大部分带型不同,且划分到不同的群中。结论PFGE是一种快速、有力、重复性好的分型技术,而且分辨能力要高于核糖体分型;在今后的溯源研究中,要考虑对可疑食品采用MPN定量法挑取多个菌落进行亲缘关系分析,防止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副溶血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核糖体分型
原文传递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史翠霞 万康林 +1 位作者 马凤琴 张哲夫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 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和临床表现、疫苗菌株和抗原菌株的选择存在密切的关系 ,所以对中国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可为莱姆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5S~ 2 3SrRNA基因间隔区RFLP分析和 16 +2 3SrRNA基因RFLP分析。结果... 目的 莱姆病螺旋体的基因型和临床表现、疫苗菌株和抗原菌株的选择存在密切的关系 ,所以对中国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可为莱姆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5S~ 2 3SrRNA基因间隔区RFLP分析和 16 +2 3SrRNA基因RFLP分析。结果 中国菌株至少被分为 3个基因型 (B .burgdorferisensustricto、B .garinii和B .afzelii) ,B .garinii和B .afzelii占优势 ,B .burgdorferisensustricto少见。少数菌株用上述方法尚不能明确其分类地位 ,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很可能存在世界上独特的新基因型。结论 中国菌株的基因型明显不同于北美菌株 ,而同欧洲菌株比较接近。 5S~ 2 3SrRNA基因间隔区RFLP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是理想的基因型分类方法 ,可作为国内菌株基因型鉴定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核糖体基因分型 分子流行病学 莱姆病
原文传递
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暴发分离株的血清型、核糖型及毒力基因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洪友 陈敏 +4 位作者 盛跃颖 屠丽红 张雯霞 张曦 王文静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了解目前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菌株在上海地区的血清型分布、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及Ribo分型。方法收集上海市27起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事件分离的98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分型血清对所收集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 目的了解目前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菌株在上海地区的血清型分布、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及Ribo分型。方法收集上海市27起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事件分离的98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分型血清对所收集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利用双重PCR方法扩增tdh、trh两个重要的毒力基因以了解其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应用Riboprinter系统检测上述菌株的酶切片段杂交多态性。结果引起27起暴发的9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11个血清型,5个Ribo型。优势血清型为O3∶K6,优势Ribo型为vp-EcorI-002型。全部分离菌株均携带toxR基因,97株携带tdh基因,1株携带trh基因。有多起暴发事件分离到多个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血清分型和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是副溶血性弧菌暴发事件实验室诊断的有用方法。对于从一起暴发事件中检出的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需要确认各菌株与暴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暴发 核糖分型 血清分型
原文传递
贵州省莱姆病螺旋体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定明 郝琴 +3 位作者 蔡星和 万康林 王昭孝 陈建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 对从贵州省农耕区的鼠类动物分离到的 2 1株莱姆病螺旋体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 2 1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的全基因组DNA扩出 5S~2 3SrRNA基因间隔区 ,扩增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 目的 对从贵州省农耕区的鼠类动物分离到的 2 1株莱姆病螺旋体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 2 1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的全基因组DNA扩出 5S~2 3SrRNA基因间隔区 ,扩增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贵州省 2 1株莱姆病螺旋体菌株可分为两个基因型 :Borreliavalaisiana(B .valaisiana) 2 0株 ,Borreliasp1株。结论 贵州省农耕区以B .valaisiana基因型为主 ,目前B .valaisiana对人的致病性已经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莱姆病螺旋体 核糖体基因分型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贵州省2000年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16SrRNA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田克诚 阚飙 +2 位作者 吕太富 游旅 张玉琼 《疾病监测》 CAS 2001年第12期445-447,共3页
近年来贵州省出现甲型副伤寒的流行。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菌株间的相关关系 ,对贵州省 6个地 (市 ) 2 0 0 0年部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基因限制性酶切 16srRNA探针杂交图谱... 近年来贵州省出现甲型副伤寒的流行。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菌株间的相关关系 ,对贵州省 6个地 (市 ) 2 0 0 0年部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基因限制性酶切 16srRNA探针杂交图谱分析。PstⅠ酶切后进行的杂交显示 6 4株均为一个基因型 ,然后进一步采用BglⅠ、SalⅠ两个内切酶对其中部分菌株进行酶切杂交分析 ,核糖体杂交谱上仍没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分子流行病学 核糖体基因分型 贵州
下载PDF
O139群霍乱弧菌的核糖体基因分型及其与药物抗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潘劲草 叶榕 +9 位作者 王满琴 张文元 孟冬梅 濮小英 张蔚 汪皓秋 黄志成 施世锋 项海青 何浙生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2005年第4期196-200,225,共6页
目的了解杭州市及浙江省部分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特征及其与抗生素抗性关系.方法对1994~2004年杭州市分离的105株及2000年浙江省部分地区分离的5株O139群菌株,PCR法检测ctxA和tcpA基因,纸片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抗性... 目的了解杭州市及浙江省部分地区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特征及其与抗生素抗性关系.方法对1994~2004年杭州市分离的105株及2000年浙江省部分地区分离的5株O139群菌株,PCR法检测ctxA和tcpA基因,纸片扩散法测定抗生素抗性,应用核糖体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并与1997~2001年分离的20株O1群霍乱弧菌流行株代表菌株的分子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杭州市105株O139群菌株中,95株ctxA阳性菌株分为8个型(Ⅰ、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型),其中Ⅱ型菌株为2000年后的优势克隆群(占73.7%,70/95),并于2004年引起一起较大规模的爆发;10株ctxA阴性菌株被分为3个型(α、β和γ型).2000年浙江绍兴市4株ctx4阳性O139群分离株属Ⅱ型,浙江湖州市1株ctxA阴性分离株属γ型.20株O1群流行代表菌株被分为5个型(A、B、C、D和E型),其中A型和B型分别与O139群中的Ⅵ型和Ⅶ型的带谱相同.ctxA阳性和ctxA阴性O139群菌株间的耐药谱显著不同.67株Ⅱ型O139群菌株中共有28种耐药谱,最少的仅对2种抗生素同时耐药,最多对¨种抗生素同时耐药;分别有对11种和10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在2002~2004年间成为优势菌(81.5%,22/27).结论1994~2004年间多种核糖体基因型O139群霍乱弧菌在杭州同时或替换流行,多重耐药的核糖体基因型Ⅱ型O139群菌株于2002~2004年间成了杭州优势流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乱弧菌 核糖体基因分型 耐药性 O139群霍乱弧菌 药物抗性 相关性研究 1997~2001年 O1群霍乱弧菌 2004年 抗生素耐药
下载PDF
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伟 刘文恩 +4 位作者 简子娟 李艳明 李艳华 罗珊 钟一鸣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55-860,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湘雅医院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学、毒素基因携带情况及核糖体分型情况,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6... 目的:初步研究湘雅医院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病原学、毒素基因携带情况及核糖体分型情况,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提高艰难梭菌分离率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6至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452份,对其进行选择性厌氧培养及API20A鉴定,并对阳性标本进行毒素基因检测( tcdA、tcdB、cdtA、cdtB)和核糖体分型(16S-23S间隔区多态性);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发病高危因素。结果艰难梭菌检出率13.94%(63/452),其中42.86%(36/63)为 A-B+型,14.29%(9/63)来自社区感染,二元毒素基因检测均为阴性;共检出11种核糖体型,其中CD017最常见,占22.22%(14/6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 P=0.016; OR=4.45;95%CI:1.33~14.91),腹泻次数(P=0.007;OR=0.03;95%CI:0.002~0.38)及腹泻持续时间(P=0.015; OR=7.86;95%CI:1.50~41.16)为其发病高危因素。结论艰难梭菌是湘雅医院腹泻患者重要致病菌,主要来自医院感染,A-B+型检出率较高;核糖体分型存在相对优势型别CD017,无证据提示存在艰难梭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梭菌 难辨 细菌毒素类 核糖体基因型 流行病学 分子
原文传递
14株伯克霍尔德菌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似锦 余萌 +1 位作者 胡昌勤 马仕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214-1219,共6页
目的对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以及样品分离的14株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分析,为该菌的鉴定和溯源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生理生化(API20NE和Biolog碳源分析系统)、基因型(自动化核糖体分型、16SrDNA和rec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11株标准菌株和... 目的对从菌种保藏中心获得以及样品分离的14株伯克霍尔德菌进行鉴定分析,为该菌的鉴定和溯源分析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生理生化(API20NE和Biolog碳源分析系统)、基因型(自动化核糖体分型、16SrDNA和rec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11株标准菌株和3株未知菌进行了鉴定,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生理生化的方法能够鉴定到属的水平,Biolog能够区分BCC与非BCC类群微生物;16SrDNA序列分析能够鉴定到属水平,对于非BCC的部分菌可以鉴定到种水平,并且能够将BCC正确分类;recA序列分析能够将包含BCC的部分菌正确鉴定到种水平;Riboprinter技术能够鉴定到属水平,但是该技术能够对菌进行溯源分析。结论在进行该菌的鉴定时,可以参考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9204微生物鉴定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根据自身的需求、技术能力以及能够承担的成本,选择适宜的鉴定方法和技术,依据多相鉴定原则进行鉴定分析,第一步判断是否属于伯克霍尔德菌属,第二判断是否属于BCC,第三尽可能准确鉴定到种水平,有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溯源分析以确认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recA序列分析 核糖体分型 鉴定 溯源分析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鉴定与特性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静雯 刘慧芳 +6 位作者 沈琴芳 郑新添 余旭平 吴彤 李永明 周碧君 王开功 《中国兽药杂志》 2006年第4期41-44,31,共5页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病原菌,其血清型众多(16种血清型),在毒力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方法能直接揭示其基因型上的差异,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本文综述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菌落杂交...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常见病原菌,其血清型众多(16种血清型),在毒力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方法能直接揭示其基因型上的差异,具有高灵敏度和可靠性。本文综述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CR、菌落杂交和16S rRNA基因测序等鉴定方法以及限制性酶切分析、核糖体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CR指纹等特性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PCR 限制性酶切分析 核糖体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阴道白假丝酵母菌25SrDNA基因分型与药物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旭 刘朝晖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白假丝酵母菌分离株的25SrDNA基因型别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别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根据阴道白假丝酵母菌25SrDNA基因编码区可转座I型内含子的有无及大小,通过PCR技术对954...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阴道白假丝酵母菌分离株的25SrDNA基因型别分布特征,并分析不同基因型别阴道白假丝酵母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根据阴道白假丝酵母菌25SrDNA基因编码区可转座I型内含子的有无及大小,通过PCR技术对954株白假丝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选取156株白假丝酵母菌,采用M27-A3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咪康唑、克霉唑和制菌霉素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954株白假丝酵母菌分为3种基因型别,其中A型876株(91.8%,876/954)为不含内含子菌株,B型58株(6.1%,58/954)和C型20株(2.1%,20/954)为含内含子菌株。含内含子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显著高于不含内含子者(伊曲康唑:0.25、0.125μg/ml,P〈0.05;氟康唑:0.25、0.125μg/ml,P〈0.01),对制霉菌素的MIC值显著低于不含内含子者(分别为4、8μg/ml,P〈0.01)。含内含子的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24%,19/78)显著高于不含内含子者(3%,2/78;P〈0.01)。21株伊曲康唑耐药株中有5株(24%,5/21)对氟康唑交叉耐药;6株氟康唑耐药株中有5株(5/6)对伊曲康唑交叉耐药;5株同时对伊曲康唑及氟康唑耐药的菌株均为含内含子菌株。结论25SrDNA基因编码区的可转座I型内含子可能与阴道白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及制霉菌素的药物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 白色念珠菌 基因型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DNA 核糖体 核糖体基因型
原文传递
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PCR-核糖体分型及毒素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晶 李春辉 +6 位作者 杜鹏程 曹波 陈晨 卢金星 李中杰 余宏杰 程颖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核糖体型别分布及其A、B毒素基因多态性,为建立适宜中国的艰难梭菌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在基因水平上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表现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3个城市...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艰难梭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核糖体型别分布及其A、B毒素基因多态性,为建立适宜中国的艰难梭菌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技术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在基因水平上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复杂临床表现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3个城市(北京、广州、济南)分离的64株艰难梭菌临床株进行PCR-核糖体分型,并对不同型别的26株代表菌株的A、B毒素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结果 64株艰难梭菌中,毒素基因型以A+B+型(45株,70.31%)为主,A-B+型19株(29.69%)。共存在9种PCR-核糖体型别,以017型(21株,32.81%)为主要型别,其次为001型(13株,20.31%)、012型(11株,17.19%)。A-B+菌株中,14株(73.68%)是017型,1株是001型。A、B毒素基因呈现一定的多态性,其中有7种A毒素序列型别(TSTA),6种B毒素序列型别(TSTB),8种A、B毒素序列型别组合(TSTG)。结论我国部分地区的艰难梭菌可能以PCR-核糖体017型为主,A、B毒素基因在菌株间存在多态性,且核糖体型别与毒素基因多态性间存在相对应的关联。应进一步扩大菌株数量和范围,探寻适合我国的分子检测和分子分型方法,从而帮助医院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艰难梭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艰难梭状芽孢杆菌 假膜性肠炎 核糖体分型 A毒素基因 B毒素基因 抗生素相关腹泻 医院感染
下载PDF
贵州省伤寒沙门菌分离株16s核糖体基因型的多态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9
13
作者 田克诚 阚飙 +2 位作者 胡伟 童亦兵 吕太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探讨贵州省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伤寒流行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及内在联系。方法 利用southern杂交技术 ,对贵州省 9个地区 2 6个县、市 195 9~ 1999年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基因限制性酶切 16srDNA探针杂交图谱分析及药物敏... 目的 探讨贵州省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伤寒流行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及内在联系。方法 利用southern杂交技术 ,对贵州省 9个地区 2 6个县、市 195 9~ 1999年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基因限制性酶切 16srDNA探针杂交图谱分析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分析发现选择的2 0 9株分属 2 6个RT型 ,以RT1和RT2为优势型 ;在局部发生伤寒流行时 ,均由独特RT型引起。耐药菌株以RT7和RT1型为主。结论 贵州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分离菌株在核糖体杂交图谱上有明显的多态性 ,分析认为具有多重耐药性以及存在众多克隆群菌株是引起贵州伤寒发病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伤寒沙门菌 流行病学 核糖体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钟玮 张宁 +2 位作者 刘玉萍 范一灵 杨美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758-2762,共5页
目的提升实验室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方法按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对盲样中添加的菌株进行鉴定与分型。结果编号为CODE 1~9的样品均检出金黄... 目的提升实验室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方法按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对盲样中添加的菌株进行鉴定与分型。结果编号为CODE 1~9的样品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编号为CODE 10的样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的Z值结果均<2;阴性样品的结果为<10 CFU/g,10个样品测试均取得满意结果。结论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工作可以较好地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定量 能力验证 鉴定 分型
下载PDF
recA基因及核糖体分型技术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鉴别与溯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萌 王似锦 +3 位作者 戴翚 周发友 胡昌勤 马仕洪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1-1526,共6页
目的:对药品中分离的疑似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BCC)进行准确鉴别及溯源分析。方法:通过核糖体自动分型对不同来源分离菌株进行核糖体型分类,选取各型代表菌株(8株)进行生化实验、16S rRNA及recA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确定其在菌... 目的:对药品中分离的疑似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BCC)进行准确鉴别及溯源分析。方法:通过核糖体自动分型对不同来源分离菌株进行核糖体型分类,选取各型代表菌株(8株)进行生化实验、16S rRNA及recA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确定其在菌种水平的分类地位。结果:核糖体自动分型可针对实验中分离的菌株进行核糖体型的聚类区分;对3类核糖体型的代表菌株进行的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分析将其定位至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rec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对待测菌株进行种水平鉴别,印证核糖体分型结果并将待测菌株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及稳定伯克霍尔德菌。结论:recA序列同源性分析可对样品中分离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BCC)在种水平上进行有效鉴别,核糖体分型可对不同来源BCC进行溯源,确定污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体 核糖体分型 16S RRNA RECA 同源性分析
原文传递
广东省副溶血性弧菌rDNA指纹图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海明 邓峰 +8 位作者 严纪文 马聪 宋曼丹 赖蔚苳 杨冰 王海燕 何冬梅 王建 柯昌文 《华南预防医学》 2006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监测食品及腹泻病人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进行rDNA(核糖体核酸)指纹图谱分析,为V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从2003~2004年广东省食品及食物中毒病人中...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监测食品及腹泻病人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进行rDNA(核糖体核酸)指纹图谱分析,为VP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从2003~2004年广东省食品及食物中毒病人中分离的64株VP采用RiboPrinter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核糖分型,并利用RiboExplorer软件处理rDNA指纹图谱,运用Bio Numerics软件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64株VP共分为51个核糖型,其中源自食品的52株分离株分为41个核糖型,源自食物中毒病人的12株分离株分为10个核糖型。来源于同一起食物中毒的E408-18-S-7核糖型的3株VP其相似度为100%,其他病人株均非同型或相似度较低(〈95%)。结论监测地区食品分离株核糖型多、分布广,有部分核糖型相似度较高;rDNA指纹图谱对于同一核糖型或相似度〉95%的菌株能达到溯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微生物鉴定系统 rDNA指纹图谱 核糖体基因型
下载PDF
阪崎肠杆菌自动化核糖体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裴晓燕 郭云昌 刘秀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0-902,共3页
目的对阪崎肠杆菌食品分离株进行核糖体分型,并分析其分型效果。方法采用杜邦Riboprinter^TM指纹图谱分析仪对2株阪崎肠杆菌标准菌株和28株分离株进行核糖体分型,运用BioNumerics数据库软件建立相应的核糖体指纹图谱数据库,进行指纹... 目的对阪崎肠杆菌食品分离株进行核糖体分型,并分析其分型效果。方法采用杜邦Riboprinter^TM指纹图谱分析仪对2株阪崎肠杆菌标准菌株和28株分离株进行核糖体分型,运用BioNumerics数据库软件建立相应的核糖体指纹图谱数据库,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核糖体分型将2株阪崎肠杆菌标准菌株和28株分离株分成26种核糖体带型,其中22种带型分别对应1株阪崎肠杆菌试验菌株,其他4种带型分别对应2株试验菌株,不同带型之间的最低相似度为31.58%。所有菌株的酶切条带数为10个左右,酶切条带分子量范围位于1~50kb之间。同时,使用BioNumeric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群和多维尺度分析,可见核糖体分型主要分为4个群。结论自动化核糖体分型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阪崎肠杆菌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 阪崎 食品 配方 细菌分型技术 核糖体基因型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自动化核糖体分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培 彭杨思 +7 位作者 赵良娟 张霞 庞璐 宋喆 张海英 吴冬雪 高旗利 郑文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1,共4页
运用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系统(Riboprinter),用EcoRI酶,对实验室分离的3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子分型研究。31株菌均被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获得25种Riboprinter核糖体基因条带型。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杜邦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 核糖体基因分型
下载PDF
PCR及核糖体基因分型法检测和鉴定脂环酸芽孢杆菌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宇霞 文朝慧 李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200-205,共6页
为实现对果汁生产中脂环酸芽孢杆菌从原料到成品的快速检测和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Printer,对经过分离、筛选和纯化后的59株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使得鉴定结果更加快... 为实现对果汁生产中脂环酸芽孢杆菌从原料到成品的快速检测和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及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Printer,对经过分离、筛选和纯化后的59株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自动化核糖体基因分型使得鉴定结果更加快速、准确和可靠,最大化避免了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且在鉴定到种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类,进行溯源分析。RiboPrinter分型结果为建立我国脂环酸芽孢杆菌分子分型数据库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和经验,但由于菌株的来源地及数量有限,因此尚不能看出核糖体基因型是否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酸芽孢杆菌 聚合酶链式反应 RiboPrinter 核糖体基因分型
下载PDF
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表型特征与分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冬梅 朱海明 +6 位作者 马聪 柯碧霞 方伟 谭海玲 李柏生 邓小玲 柯昌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表型特征,并对其分型进行综合比较。方法对分离自广东省水产品和食物中毒的74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毒力基因的PCR检... 目的了解广东省食源性副溶血弧菌的表型特征,并对其分型进行综合比较。方法对分离自广东省水产品和食物中毒的74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热直接溶血素相关溶血素(trh)毒力基因的PCR检测。并对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核糖体基因分型(Ribotyping)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不同来源、时间和地点的分离株进行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副溶血弧菌除对氯霉素100.00%敏感外,对其余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tdh阳性率为24.32%、trh阳性率为4.05%。74株副溶血弧菌分为26种血清型,05:K17和02:K28型为水产品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03:K6型为食物中毒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74株副溶血弧菌分为62个核糖体型、67个PFGE型,表现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结论广东省大部分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分离株携带tdh毒力基因。3种分型方法中,PFGE的分辨率最高,Ribotyping居中,血清分型最低,3种方法相结合可提高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核糖体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