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9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ckett-Burman和Box-Benhnken Design实验设计法优化华根霉产糖化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汪彬彬 车振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45,共5页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华根霉发酵的培养基组分进行筛选,所选取的11个相关因素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橄榄油、蛋白胨、黄豆粉、酪蛋白胨、麦麸、MgSO4·7H2O、K2HPO4、KH2PO4。确定影响产糖化酶活的关键因素为橄榄油...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华根霉发酵的培养基组分进行筛选,所选取的11个相关因素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橄榄油、蛋白胨、黄豆粉、酪蛋白胨、麦麸、MgSO4·7H2O、K2HPO4、KH2PO4。确定影响产糖化酶活的关键因素为橄榄油、酪蛋白胨、麦麸,接着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3个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Design实验设计法对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条件。此时橄榄油为0.01%、酪蛋白胨为8.14%、麦麸为4.32%、糖化酶活为18.7U,比优化前提高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根霉 PLACKETT-BURMAN 最陡爬坡实验 Box-Benhnken DESIGN 发酵培养基
原文传递
酿酒根霉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2
作者 龙可 赵中开 +1 位作者 马莹莹 杨建刚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3-447,共5页
根霉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酿酒微生物,在糖化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根霉产酶特性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纯种根霉制曲早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现今根霉在我国酒类酿造业中的作用已无可替代。本文介绍了酿酒用根霉的一些主要生长及产酶特性,并对根霉... 根霉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酿酒微生物,在糖化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根霉产酶特性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纯种根霉制曲早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现今根霉在我国酒类酿造业中的作用已无可替代。本文介绍了酿酒用根霉的一些主要生长及产酶特性,并对根霉在酿酒过程中产酒精及对酒类风味物质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 特性 产酒精 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一株根霉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岩 谢红想 +3 位作者 王栋 赵光鳌 孙玉发 费国华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10,共5页
通过对筛选出的一株根霉RhizopusY-92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组成(C,N,无机盐)及工艺条件(起始pH,摇床转速,装液量)的摸索,并经正交实验,得到较优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6%,豆饼粉4%,葡萄糖1%,MgSO4&... 通过对筛选出的一株根霉RhizopusY-92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组成(C,N,无机盐)及工艺条件(起始pH,摇床转速,装液量)的摸索,并经正交实验,得到较优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6%,豆饼粉4%,葡萄糖1%,MgSO4·7H2O0.1%,KH2PO40.3%,起始pH8.0。在此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可达99.15u/ml,是初始酶活的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 脂肪酶 摇瓶发酵
下载PDF
生淀粉糖化酶高产菌的选育 被引量:23
4
作者 诸葛斌 姚惠源 诸葛健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64,共5页
从土壤及霉变淀粉质等样品中分离出对生淀粉具有降解作用的菌种约 6 0株 ,其中生淀粉糖化酶最高的一株根霉OR 1 ,其酶活为 90U/mL ,通过一次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 ,酶活分别达到 2 0 0U/mL、 3 2 5U/mL ,RDA值分别为 70 %、 6 5 %。诱变... 从土壤及霉变淀粉质等样品中分离出对生淀粉具有降解作用的菌种约 6 0株 ,其中生淀粉糖化酶最高的一株根霉OR 1 ,其酶活为 90U/mL ,通过一次紫外和亚硝基胍诱变 ,酶活分别达到 2 0 0U/mL、 3 2 5U/mL ,RDA值分别为 70 %、 6 5 %。诱变株是一株产生淀粉糖化酶较高的根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 生淀粉糖化酶 高产菌 选育
下载PDF
民间传统酒曲主要微生物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8
5
作者 李健容 蔡爱群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115,121,共6页
酿造酒的独特风味、质量与酒曲中的微生物密切相关。从选取的民间传统酒曲中主要分离得到酵母菌和根霉菌,还有少量曲霉菌等。通过对其微生物进行菌落特征、菌体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检测,鉴定出酵母菌有3类,分别为酒香酵母属(Brettano... 酿造酒的独特风味、质量与酒曲中的微生物密切相关。从选取的民间传统酒曲中主要分离得到酵母菌和根霉菌,还有少量曲霉菌等。通过对其微生物进行菌落特征、菌体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检测,鉴定出酵母菌有3类,分别为酒香酵母属(Brettan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毕赤氏酵母属(Pichia);根霉菌有2类,分别为米根霉(Rhizopus chinensis)和华根霉(Rhi-zopus oryz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 酵母菌 根霉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我国腐乳生产用菌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5
6
作者 周锦绣 林奇 唐卿燕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23,共4页
从我国腐乳生产用菌的类型、特点、工艺等方面概述我国腐乳菌种的研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腐乳 毛霉 根霉 酶法发酵
原文传递
L-乳酸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蒋明珠 吴芷萍 +4 位作者 许孟琴 白照熙 谢红 孙文敬 张俊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1-47,共7页
本文报导了L-乳酸产生菌筛选、发酵条件以及发酵产物鉴定的结果。从56株根霉中筛选出10株产L-乳酸较高的菌株,其中根霉R47产L-乳酸最高,产酸稳定。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15,尿素0.2,KH_2PO_4 0.02,MgSO... 本文报导了L-乳酸产生菌筛选、发酵条件以及发酵产物鉴定的结果。从56株根霉中筛选出10株产L-乳酸较高的菌株,其中根霉R47产L-乳酸最高,产酸稳定。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培养基组成(%):葡萄糖15,尿素0.2,KH_2PO_4 0.02,MgSO_4·7H_2O 0.025,ZnSO_4·7H_2O 0.0044,CaCO_3 6,7;pH6.7。在摇瓶培养条件下,35℃48小时,产L-乳酸达11.84g/100ml,对糖的重量转化率达78.9%。发酵液经离子交换等方法纯化,得到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糖浆状液体。经纸层析、比旋光度测定、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证明确系L-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乳酸 根霉属 发酵
下载PDF
酒曲根霉的分离纯化及淀粉酶活力测定 被引量:13
8
作者 喻凤香 陈煦 +3 位作者 林亲录 李珂 杨熠 李菁 《酿酒》 CAS 2006年第3期39-41,共3页
本试验采用直接分离法和单菌落挑选法从酒曲中分离纯化得到30株根霉,测定其液化酶、糖化酶和麦芽低聚糖活力,根霉Rhizopus RN-1,Rhizopus RA-1,Rhizopus RS-1,RhizopusRQ-1具有低聚糖酶产生能力,且产糖化酶和液化酶活力比传统的Q303都高.
关键词 根霉 分离 纯化 淀粉酶
下载PDF
甜酒曲的开发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朱海泉 鲁海波 王龙祥 《山东食品发酵》 2012年第2期49-52,共4页
甜酒的质量与其酒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酒曲中的主要微生物根霉和酵母菌的研究进展,中草药辣蓼草在甜酒曲的应用研究现状以及不同菌种混合酿酒的研究进展。旨在促进甜酒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根霉 酵母 辣蓼草 混合酿酒
下载PDF
生产菌种及环境微生物与腐乳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万红芳 赵勇 +1 位作者 王正全 汪立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5-261,共7页
腐乳作为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其中微生物对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腐乳的生产模式为开放式,因此除了发酵菌种以外,来自环境及原材料中的各种微生物都有可能侵入,进而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该文归纳了我国各地腐乳生产人工接种常用菌种,... 腐乳作为一种传统发酵食品,其中微生物对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腐乳的生产模式为开放式,因此除了发酵菌种以外,来自环境及原材料中的各种微生物都有可能侵入,进而形成复杂的微生物群落。该文归纳了我国各地腐乳生产人工接种常用菌种,并对其生长特征、与腐乳品质关系进行总结;此外,全面阐述了腐乳在生产过程中侵入的非人工接种微生物,并详细介绍了其中霉菌、酵母、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研究及其对腐乳品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旨在为腐乳及其相关发酵食品中的微生物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后续腐乳多菌种混合发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毛霉 根霉 酵母 乳酸菌 芽孢杆菌
下载PDF
九株根霉可溶性蛋白和三种酶的电泳图谱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褚西宁 白玉明 袁静明 《真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本文报导了根霉属(Rhizopus)9个菌株天然态及解聚态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葡萄糖淀粉酶和SOD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图谱和酯酶同工酶谱能显示五种已知供试菌种间的差异,尤其酯酶同工酶谱还能显示米根霉两个供试菌... 本文报导了根霉属(Rhizopus)9个菌株天然态及解聚态可溶性蛋白、酯酶同工酶、葡萄糖淀粉酶和SOD电泳图谱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图谱和酯酶同工酶谱能显示五种已知供试菌种间的差异,尤其酯酶同工酶谱还能显示米根霉两个供试菌株之间的微小差异。经综合分析全部试验结果后得出的系统树图显示了9个供试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并为未知菌株F1(BR12)和Q303提供了鉴定和命名依据。文中首次报导了根霉的SOD同工酶,并对蛋白质和酶电泳图谱用于根霉分类研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 可溶性蛋白 酯酶 同功酶 电泳
原文传递
Production of β-1,3-glucanase and chitinase of two biocon-trol agents and their possible modes of action 被引量:11
12
作者 FAN Qing, TIAN Shiping, LIU Haibo & XU Yong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2年第4期292-296,共5页
Pichia membranefaciens Hansen and Candida guilliermondii (Cast) Langeronet Guerra are two antagonists of R. stolonifer on harvested nectarine and peach fruits. In this study, β-1,3-glucanase and chitinase activities ... Pichia membranefaciens Hansen and Candida guilliermondii (Cast) Langeronet Guerra are two antagonists of R. stolonifer on harvested nectarine and peach fruits. In this study, β-1,3-glucanase and chitinase activities of the antagonists were induced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 highest β-1, 3-glucanase activity was detected in Lilly-Barnett minimal salt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glucose in combination with CWP of R. stolonifer as a carbon source. The β-1,3-glucanase activity of P. membranefaciens reached the maximum level, being 114.0 SU (specific activity unit), and that of C. guilliermondii reached 103.2 SU. The lowest β-1,3-glucanase 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he medium containing glucose as sole car-bon source. P. membranefaciens was able to produce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chitinase (exochitinase and endochiti-nase) in vitro than C. guilliermondii grown in Czapeck mini-mal medium. An increase in β-1,3-glucanase and chitinase activity was also triggered by wounding, adding of carbon 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control YEAST rhizopus ROT β-1 3-GLUCANASE chitinase.
原文传递
Polyphenol Oxidase, Peroxidase and PhenylalanineAmmonium Lyase Induced in Postharvest Peach Fruitsby Inoculation with Pichia membranefaciensor Rhizopus stolonifer 被引量:13
13
作者 QIN Guo-zheng, TIAN Shi-ping, LIU Hai-bo and XU Yong(Key Laboratory of Photosynthesis and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Physiology,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3 , P. 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1370-1375,共6页
Rhizopus rot of peach fruit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by Pichia membranefacien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peroxidase (POD)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um-lyase (PAL) activities induced by inoculation with P. mem... Rhizopus rot of peach fruits could b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by Pichia membranefaciens. Polyphenol oxidase (PPO), peroxidase (POD) and phenylalanine ammonium-lyase (PAL) activities induced by inoculation with P. membrane faciens or R. stolonifer were studied in postharvest peach fruits. The activities of PPO and PAL in peach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being inoculated with P. membrane faciens + R. stolonifer by 24 h, the activitie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ected with R. stolonifer alone, activity of PPO and PAL could also increased, but the levels were lower than those treated with P. membrane faciens+ R. stolonifer. However, fruits inoculaed with P. membrane-faciens + R. stolonifer or R. stolonifer alone did not stimulated POD activity.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ctivation of these defense enzymes is involved in the action of P. membrane faciens against R. stolonif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ch fruits Polyphenol oxidase PEROXIDASE Phenylalanine ammonium-lyase Pichia membranefaciens rhizopus stolonifer
下载PDF
酿酒根霉高糖化力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6
14
作者 徐成勇 刘泉勇 +5 位作者 周东阳 周莲 郭波 金佩璋 沈怡方 诸葛健 《酿酒科技》 2002年第5期26-28,共3页
通过比较试验,确定了淀粉水解琼脂培养基作为平板筛选培养基,浓度为1/64×105u/ml的糖化酶溶液作为对照,将收集到的30株根霉菌株进行平板法初筛,得到6株透明圈直径较大的根霉菌,并用Munson-Walker法比较糖化力进行复筛,得知RH-14的... 通过比较试验,确定了淀粉水解琼脂培养基作为平板筛选培养基,浓度为1/64×105u/ml的糖化酶溶液作为对照,将收集到的30株根霉菌株进行平板法初筛,得到6株透明圈直径较大的根霉菌,并用Munson-Walker法比较糖化力进行复筛,得知RH-14的试饭糖化力最高(18.06mgG/g·h),而其产酸能力适中(0.81ml/g),因此,初定为豉香型白酒的酿酒小曲根霉试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 白酒 根霉菌 糖化力
下载PDF
糯米甜酒生产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喻凤香 林亲录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1期174-176,153,共4页
本文主要综述了糯米甜酒的生产情况;概述了甜酒生产菌种和酒曲根霉的筛选、酶学性质研究情况;同时分析了糖化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和化学变化规律。
关键词 糯米甜酒 筛选 混合发酵 酒曲根霉
下载PDF
传统米酒酒曲的评价及根霉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丽 易响 +1 位作者 陈福生 吴佳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33,共4页
本研究分别采用孝感地区不同种类的酒曲制作米酒,从糖度、酸度、酒精度等方面对米酒质量进行评价,筛选出制备米酒质量最好的酒曲样品,并从中分离得到13株根霉,结合形态学和18SrDNA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根霉进行了鉴定。... 本研究分别采用孝感地区不同种类的酒曲制作米酒,从糖度、酸度、酒精度等方面对米酒质量进行评价,筛选出制备米酒质量最好的酒曲样品,并从中分离得到13株根霉,结合形态学和18SrDNA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根霉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采集到的5种酒曲中,由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酒曲质量最好;从中分离的13株根霉中6株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7株为华根霉(Rhizopus chinesis)。以上结果表明,酒曲质量是影响米酒质量的关键因素;传统鉴定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相结合使得菌种鉴定准确度高,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曲 根霉 分离 鉴定 18S RDNA
下载PDF
根霉、酵母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融合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冬纯 周传云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6年第1期26-27,29,共3页
利用分离的根霉、假丝酵母菌种,首先各自进行菌体活化,原生质体制备,然后将两菌进行杂交融合。实验发现根霉和酵母有获得糖化力高,又能发酵产生酒香味的融合子的可能。
关键词 根霉 假丝酵母 原生质体 原生质融合
下载PDF
根霉植酸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苗雪霞 李喜梅 +1 位作者 王金荣 贾新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3-58,共6页
根霉(Rhizopussp.)MR020菌株所产胞外植酸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和DEAE-celulose离子交换层析,获得了2种植酸酶同工酶,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4000和400... 根霉(Rhizopussp.)MR020菌株所产胞外植酸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00凝胶过滤和DEAE-celulose离子交换层析,获得了2种植酸酶同工酶,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4000和40000,等电点分别为3.48和3.85。二者作用的最适温度均为55℃;最适pH分别为2.6和4.6。Ca2+、Fe2+和Mg2+对酶有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根霉 纯化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大豆发酵食品中根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金兰 鲁绯 +1 位作者 纪凤娣 金伟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共4页
根霉在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应用广泛,该文综述了当前大豆发酵食品中根霉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从根霉的的分布、菌种特性、代谢产物、实际应用等几个方面对丹贝、腐乳、酱油及豆酱中根霉的使用进行了介绍。对根霉在应用上的优势和目前研究... 根霉在传统大豆发酵食品中应用广泛,该文综述了当前大豆发酵食品中根霉的研究及应用情况。从根霉的的分布、菌种特性、代谢产物、实际应用等几个方面对丹贝、腐乳、酱油及豆酱中根霉的使用进行了介绍。对根霉在应用上的优势和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 大豆 发酵食品
下载PDF
培养过程参数对霉菌Rhizopus oryzae IFO细胞催化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曾静 杜伟 +2 位作者 徐圆圆 刘心怡 刘德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20,24,共5页
采用脂肪酶催化可再生动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全细胞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中直接利用霉菌R.oryzaeIFO细胞催化植物油脂甲醇解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系统研究了培养过程参数对细胞生长和该细胞催... 采用脂肪酶催化可再生动植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利用全细胞催化剂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中直接利用霉菌R.oryzaeIFO细胞催化植物油脂甲醇解反应合成生物柴油,系统研究了培养过程参数对细胞生长和该细胞催化剂催化甲醇解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胞培养过程中所添加的油脂不同,细胞在后续反应中催化特定油脂进行生物柴油制备时所表现出的催化活性也会有所差别;由某种油脂作为碳源得到的细胞催化剂催化对应油脂与甲醇转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时,表现出比催化其他油脂和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更高的催化活性。在优化的操作参数(大豆精制油20g/L,蛋白胨70g/L,NaNO31.2g/L,KH2PO41.2g/L,MgSO4·7H2O0.5g/L,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30r/min)下,培养得到的细胞催化剂能有效催化大豆油与甲醇三步转酯化反应,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最终得率可达到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脂肪酸甲酯 rhizopus ORYZAE IFO 全细胞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