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栓皮栎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张文辉 卢志军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1093-1101,共9页
对栓皮栎种群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1 )栓皮栎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 ,而主要发育根系 ;( 2 )栓皮栎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受到人为干扰的强烈影响 ;无性繁殖在林分更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有性繁... 对栓皮栎种群的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 1 )栓皮栎幼苗期地上部分生长缓慢 ,而主要发育根系 ;( 2 )栓皮栎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都受到人为干扰的强烈影响 ;无性繁殖在林分更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有性繁殖则是维持和丰富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 3)栓皮栎喜光 ,但对温度、降雨和土壤要求并不严格 ;( 4 )通过对优势种群重要值进行聚类分析 ,可以将陕西栓皮栎种群所在群落划分为 6个类型 ;( 5 )栓皮栎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 ,垂直分布幅度范围较大 ,分布的海拔上限自北向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秦巴山区 栓皮栎种群 生物学生态学 地理分布
下载PDF
秦巴山区植被涵养水源价值测评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李晶 任志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2-134,138,共4页
根据陕西省植被图,在MapInfo4.0上建立秦巴山区植被类型数据库,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层3个层次分析了秦巴山区植被水源涵养的物质量,并利用影子工程法、成本估算法等方法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货币化评定。结果表明林冠层的截留量为1... 根据陕西省植被图,在MapInfo4.0上建立秦巴山区植被类型数据库,从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层3个层次分析了秦巴山区植被水源涵养的物质量,并利用影子工程法、成本估算法等方法对其生态功能进行了货币化评定。结果表明林冠层的截留量为109891.62万t,枯枝落叶层的截留量为31960.44万t,土壤层的截留量为196309.35万t,3个层次总截留量为338161.42万t,水源涵养总价值量为226.56×108元。这对于本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森林植被 水源涵养 生态功能 货币化评定 物质量
下载PDF
秦巴山区及毗邻地区野生百合的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向地英 张延龙 牛立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5-388,共4页
通过对采集于秦巴山区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百合形态的详细观察,表明不同种类的野生百合在鳞茎、茎干、叶片及花等器官上具有形态多样性。野百合和宜昌百合同种内不同生态型也存在形态多样性。在宜昌百合上首次发现了黄色花的生态类型。... 通过对采集于秦巴山区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百合形态的详细观察,表明不同种类的野生百合在鳞茎、茎干、叶片及花等器官上具有形态多样性。野百合和宜昌百合同种内不同生态型也存在形态多样性。在宜昌百合上首次发现了黄色花的生态类型。此区域内野生百合丰富的形态多样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野生百合 形态多样性
下载PDF
秦巴山区油茶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代惠萍 赵桦 +2 位作者 吴三桥 孙志峰 魏安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2个油茶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了解其遗传关系。选用11条引物,对来自秦巴山区的32个油茶品种进行分子指纹分析,探索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表明:32个油茶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等位位点51个,每对...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2个油茶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了解其遗传关系。选用11条引物,对来自秦巴山区的32个油茶品种进行分子指纹分析,探索不同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表明:32个油茶品种中的遗传多样性,等位位点51个,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值在3~6之间,平均为4.6个。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8398-0.9941之间,平均值为0.9545。其32个品种可分为2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比较吻合。研究表明,ISSR分子标记在鉴别品种和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分子标记 油茶 秦巴山区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秦巴山的漆树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魏朔南 陈振峰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3期68-73,共6页
对陕西省秦巴山漆树资源进行了调查,秦巴山漆树资源到2002年比1981减少4537.12万株,仅为1981资源量的63.11%;其中天然漆林减少209.62万株,下降5.13%;人工漆林减少4317.5万株,下降52.62%。当前采割的生漆产量来自于人工漆林与天然漆林的... 对陕西省秦巴山漆树资源进行了调查,秦巴山漆树资源到2002年比1981减少4537.12万株,仅为1981资源量的63.11%;其中天然漆林减少209.62万株,下降5.13%;人工漆林减少4317.5万株,下降52.62%。当前采割的生漆产量来自于人工漆林与天然漆林的比例为51∶49。漆树资源分布、资源培育、生漆采割、经营和加工利用都是一个古老、特殊而落后的行业。秦巴山漆树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资源培育 行业 产业 下降 经营 生态化 漆树 生漆 加工利用
下载PDF
秦巴山地传统民居室内热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田海宁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70-872,共3页
通过对陕南地区两栋不同类型的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室内实地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从建筑的构造做法及围护结构性能等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高湿高热地区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因素,并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对环境进行模拟,得到更为科学精准... 通过对陕南地区两栋不同类型的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室内实地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从建筑的构造做法及围护结构性能等角度出发,研究影响高湿高热地区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因素,并利用能耗模拟软件对环境进行模拟,得到更为科学精准的研究结果,提出改善高湿高热地区民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设计策略,为秦巴山地新民居建设及移民搬迁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地 民居建筑 室内热环境 设计策略
下载PDF
秦巴山区林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勇 王京民 +1 位作者 杨正礼 杨世琦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49-52,共4页
从林业概念、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入手,结合秦巴山区森林资源、林业产业现状,分析秦巴山区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以发挥秦巴山区独特地理优势和资源特色为主,依靠科技力量,合理定位产业的发展等建议,为秦巴山区及其... 从林业概念、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入手,结合秦巴山区森林资源、林业产业现状,分析秦巴山区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以发挥秦巴山区独特地理优势和资源特色为主,依靠科技力量,合理定位产业的发展等建议,为秦巴山区及其他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建设、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带动区域经济绿色循环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林业产业 问题 发展策略
下载PDF
秦巴山区葡萄5新种1新变种 被引量:3
8
作者 牛立新 贺普超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121-123,共3页
在秦巴山区野生葡萄资源收集调查基础上,发现葡萄5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米葡萄(VitisxunyangensisHePC)、麦黄葡萄(VitisbashanicaHePC)、秦岭葡萄(Vitisqin-lingensi... 在秦巴山区野生葡萄资源收集调查基础上,发现葡萄5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米葡萄(VitisxunyangensisHePC)、麦黄葡萄(VitisbashanicaHePC)、秦岭葡萄(Vitisqin-lingensisHePC)、小复叶葡萄(VitisliubaensisNiuLX)、麦黄复叶葡萄(VitisbaihensisNiuLX)及裂叶刺葡萄(VitisdavidiiFoexvar.ningqiangensisNiu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属 新种 秦巴山区
下载PDF
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特征
9
作者 戴进 赵奎锋 +3 位作者 董自鹏 彭艳 徐小红 陈闯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5-1068,共14页
巴山是中国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深入了解区域内复杂地形下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可为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依据及基础数据。利用2013-2019年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高差超过1400 m的4个区域自动... 巴山是中国中亚热带气候和北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深入了解区域内复杂地形下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可为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依据及基础数据。利用2013-2019年巴山西段米仓山北坡高差超过1400 m的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和周围3个气象站的近地面实测温度,结合2017-2019年汉中探空资料,分析了米仓山北坡近地面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比较了近地面气温和环境大气气温递减率(γ)的差异,探讨了其垂直气候带。结果表明:(1)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在7月和1月分别达到最高和最低。年均γ为0.624±0.136℃·(100m)^(-1),与自由大气γ比较接近。月均γ在12月最小,随月份逐步增加,8月达最大后再减小。γ季节变化明显,暖季γ值较高,冷季较低,春夏秋冬季均γ分别为0.647±0.099℃·(100m)^(-1)、0.732±0.103℃·(100m)^(-1)、0.605±0.113℃·(100m)^(-1)和0.508±0.120℃·(100m)^(-1)。日最高/最低气温与日均气温的月季变化类似,年均γ分别为0.646±0.185℃·(100m)^(-1)和0.606℃±0.166℃·(100m)^(-1);各高度上年均日较差在7~10℃之间波动,与高度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年较差随高度增加呈线性下降。(2)近年来,区域内γ下降趋势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辐射差异快速缩小,以及气溶胶与前期相反的垂直变化趋势。(3)随高度增加,积温线性下降,递减率约213℃·(100m)^(-1);日平均气温≥0、5和10℃温度阈值的初日推后,终日提早,间隔日数缩短,每升高100 m,其积温持续天数分别减少3.4天、6.1天和7.0天。(4)在0.5~1.0 km、1.0~2.5 km、2.5~4.5 km和4.5 km以上,环境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层次性明晰,反映了青藏高原大地形、秦岭地形、米仓山地形和下垫面对气温垂直变化的综合影响。4个高度区间内γ的差异较大,逆温尤其是冬季边界层上部和对流层中层逆温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变化 气温递减率 垂直气候带 秦巴山地 米仓山
下载PDF
秦巴高海拔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吉全 马国胜 +3 位作者 路海东 崔鸣 李运方 刘厚群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78-81,共4页
通过在秦巴高海拔春玉米山区 2个海拔条件下 (海拔分别 130 0m和 10 5 0m进行氮磷二因素二次饱和D_最优设计试验 ,建立了高海拔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产量和效益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多目标解析 ,明确了氮磷2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 通过在秦巴高海拔春玉米山区 2个海拔条件下 (海拔分别 130 0m和 10 5 0m进行氮磷二因素二次饱和D_最优设计试验 ,建立了高海拔山区春玉米高产高效产量和效益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了多目标解析 ,明确了氮磷2因素对产量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大小 ,确定了不同地点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经济施肥量、合理施肥区、最佳配比、高产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春玉米 高产高效 回归分析 高海拔山区 施肥技术
下载PDF
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发展与法律政策研究
11
作者 唐学军 陈晓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
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秦巴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从法律角度研究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分别对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相关法律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法... 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秦巴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从法律角度研究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分别对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相关法律政策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对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有效性进行论述,以期为秦巴山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秦巴山区 低碳能源 可持续发展 法律特性
下载PDF
秦巴山地乡土建筑的文化基因及风格特征解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杰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9-1321,共3页
以秦巴山地乡土建筑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从地缘、交通、价值取向等3方面系统揭示该区域内乡土建筑形成的文化基因和特征,并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秦巴山地乡土建筑的风格特征及典型元素符号,揭示了秦巴山地乡土建筑多元共存,南北分异的地... 以秦巴山地乡土建筑的文化特征为切入点,从地缘、交通、价值取向等3方面系统揭示该区域内乡土建筑形成的文化基因和特征,并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秦巴山地乡土建筑的风格特征及典型元素符号,揭示了秦巴山地乡土建筑多元共存,南北分异的地理格局和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地 乡土建筑 文化基因
下载PDF
秦巴山区森林绿色食品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华柏 罗成荣 +2 位作者 慕长龙 朱益川 余凌帆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2期28-30,共3页
本文针对四川秦巴山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经济林果资源的特点,综合分析了该区发展森林绿色食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提出了该区森林绿色食品的产业化基地布局与发展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森林绿色食品 产业化发展 基地建设 生产布局
下载PDF
2017-2018年四川省秦巴山区农村医疗与居民因病致贫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秦晓明 张光 +3 位作者 何洋 姜青松 王海峰 刘琳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63-868,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现状,为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11/2018-03采用分层随机方式抽取四川秦巴山区平武县、旺苍县、通江县、开江县进行调查,基本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按照... 目的了解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现状,为健康扶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11/2018-03采用分层随机方式抽取四川秦巴山区平武县、旺苍县、通江县、开江县进行调查,基本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另按照经济条件好、中、差分别在每县抽取一个乡镇,每个乡镇分别抽取一个村,每个村调查贫困户15~20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四川秦巴山区农村居民贫困发生率3.2%~7.0%,因病致贫返贫率占贫困发生率28.3%~63.1%;2016年贫困家庭经济总收入平均为5 647.3元,医药费用支出为总收入的2.2倍;贫困患者住院治疗比例(87.0%),住院期间有陪护人员比例(78.8%),住院患者疾病转归需要长期治疗或服药的比例(66.5%);因病休工的天数中位数是108 d;因病致贫返贫原因主要是医疗费用负担重、稳定收入减少、因疾病损失自身劳动力,分别(78.6.1%、64.2%、50.2%)。结论四川秦巴山区农村贫困居民因病致贫返贫率较高,家庭经济收入低而医疗费用负担重。要依法加强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体系建设,继续执行健康扶贫相关的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障扶持政策,实行可持续的大病医疗费用兜底救助,使贫困人口脱贫,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秦巴山区 农村居民 因病致贫返贫
原文传递
秦巴山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分区引导——以陕西省安康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楠 魏东 +2 位作者 吕园 王子侨 龙冬平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随着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秦巴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重组。本文基于安康市的乡镇单元,采用空间分析合理划分人口集聚区的等级,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性,试图揭示人口分布的主... 随着人口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秦巴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将进一步重组。本文基于安康市的乡镇单元,采用空间分析合理划分人口集聚区的等级,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人口密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空间相关性,试图揭示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人口集聚区进行策略引导。研究表明:1人口集聚区等级的划分可结合人口增速与人口总量;2不同影响因素对人口集聚产生的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如经济发展水平对人口集聚具有"马太效应";医疗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正效应,也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增的规律;交通条件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减效应;高程对人口聚集的影响存在负效应,并存在着边际效用递减;而耕地对人口集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相关;3影响人口聚集的需求要素具有显著的差异,即经济发展需求>土地需求>便捷的交通需求>良好的医疗条件需求>低海拔需求。4对于秦巴山区来说,人口集聚的引导策略应结合"地情"进行统筹谋划,如人口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为重点,人口次高度集聚区以道路交通建设为重点,人口中度集聚区以医疗服务设施完善为重点,人口低度集聚区以高山人口转移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人口分区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轻度弱智及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形状的认知能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晓彩 张富昌 +2 位作者 李昕 刘治 郑子健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49-452,共4页
对秦巴山区6~14 岁轻度弱智及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形状认知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弱智及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形状配对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正确率均达到100% ;②弱智儿童对颜色、形状命名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极... 对秦巴山区6~14 岁轻度弱智及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形状认知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弱智及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形状配对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正确率均达到100% ;②弱智儿童对颜色、形状命名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 P< 0.01);边缘型儿童对颜色命名能力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 0.05),形状命名能力差异不显著(P> 0.05);③随着年龄的增长,轻度弱智儿童命名能力与正常儿童的差别逐渐减小。由此认为,秦巴山区轻度弱智儿童、边缘型儿童的颜色视觉、形状视觉的辨别能力正常,但对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智儿童 颜色认知 形状认知 认知能力
下载PDF
基于分型理论的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成受明 李宸强 陈春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6年第6期108-114,共7页
秦巴山区被列为我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在我国"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线性科学分形理论以及GIS相关软件的运用,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规模等级分形特... 秦巴山区被列为我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在我国"十三五"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下,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非线性科学分形理论以及GIS相关软件的运用,对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的城市首位度、规模等级分形特征、空间向心性分形、均衡性分形、关联性分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体系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但是首位城市不突出、城镇体系呈现扁平,以通川区为中心的集聚性显著,城镇空间分布结构不紧凑,交通网络发育度亟待提高。以上结论可以为四川秦巴山区城镇规划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和引导对策,为同类型地区城镇体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位序-规模分布 城镇体系 四川秦巴山区
下载PDF
陕南秦巴山区水资源特征分析及其合理开发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林涛 段一飞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在论述秦巴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水资源的自然和社会价值,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区水资源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最后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在论述秦巴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水资源的自然和社会价值,对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该区水资源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最后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水资源 利用状况 对策建议
下载PDF
Effects of Soil Characters on the Tea Quality in the Tea Region of Qin-Ba Mountain,Hubei Province,PR China 被引量:1
19
作者 Yu-Qiong Chen Xie-Shu Wang +3 位作者 Cheng-Jun Guo Jin Huang Zhi Yu De-Jiang Ni 《茶叶》 2013年第4期212-219,共8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nutrient elements and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ea leav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haracters and tea quality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nutrient elements and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ea leav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characters and tea quality was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total phosphorus,potassium,available potassium,copper and zinc were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ed and limited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of tea leaves.Furthermore,soil pH,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potassium,exchangeable calcium,magnesium,available copper and zinc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and limiting the content of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tea leaves.Tea quality could be improved by controlling these soil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品质 土壤特性 秦巴山区 湖北省 营养元素含量 茶区 中国 生化成分
下载PDF
秦巴山和大别山茶区红茶品质现状调查及技术改进研究
20
作者 朱珺语 倪德江 +3 位作者 曲凤凤 曾维超 陈玉琼 余志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5期63-66,共4页
对秦巴山和大别山红茶加工现状调查表明,秦巴山和大别山红茶生产季节多在夏秋季,萎凋和发酵专用设备普及率较高,机械化加工技术比较先进。代表性红茶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样外形条索较紧,色泽润度好,符合宜红茶品质要求,... 对秦巴山和大别山红茶加工现状调查表明,秦巴山和大别山红茶生产季节多在夏秋季,萎凋和发酵专用设备普及率较高,机械化加工技术比较先进。代表性红茶感官品质和理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茶样外形条索较紧,色泽润度好,符合宜红茶品质要求,但个别茶样还存在香气和滋味高火、闷气、叶底花杂的现象。内质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和大别山红茶氨基酸含量2.48%~3.16%、可溶性糖含量2.33%~3.40%,均处于较高水平,茶叶内含物质丰富;茶多酚保留量7.39%~8.72%,处于一个正常水平,茶叶滋味苦涩味不明显。茶黄素含量0.066%~0.130%、茶红素含量2.28%~3.85%、茶褐素含量2.76%~3.56%,变化相对较小。秦巴山和大别山红茶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而且两者比值均较高,说明两个茶区红茶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改进秦巴山和大别山红茶加工的技术措施为:进一步引进红茶加工专用设备,实现标准化加工;严格规范加工环境,确保卫生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 大别山 红茶 加工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