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的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丽 黄荷凤 +1 位作者 金帆 钱羽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3例PCOS患者(PCOS组)和28例因单纯输卵管原因或男性不育的不孕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进行PCR扩增、单链构型多态性电泳分析,及等位基因分布... 目的 探讨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3例PCOS患者(PCOS组)和28例因单纯输卵管原因或男性不育的不孕妇女(对照组)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进行PCR扩增、单链构型多态性电泳分析,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同时对各基因型患者进行内分泌检测。结果 两组胰岛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7的1008bp处,均有T基因型向C基因型(T→C)的突变,均发现了3种基因型,即T/T、C/T、C/C基因型。PCOS组C/C基因型为39%,对照组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COS组C/C基因型肥胖患者为47%,非肥胖患者为3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COS组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50%,无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为3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PCOS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T/T基因型患者为0 .038±0 .016,C/C基因型患者为0 .024±0 .010,C/T基因型患者为0 .028±0 .014,C/T基因型及C/C基因型与T/T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胰岛素受体β亚基表达及血清黄体生成素、睾酮水平, 3种基因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受体 基因外显子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多态性研究 胰岛素敏感指数 C基因型 单链构型多态性 PCOS 胰岛素抵抗 等位基因分布 肥胖患者 统计学 PCR扩增 输卵管原因 内分泌检测 黄体生成素 对照组 不孕妇女 男性不育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雪琼 庄玉辉 +3 位作者 张俊仙 张晓刚 何秀云 李国利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耐药的分子机制,建立快速检测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耐药的分子机制,建立快速检测耐药基因型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e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MT临床分离株的rpoB、rpsL、KatG基因和inhA调节序列。结果:PCR分析耐药基因的敏感性为1~10pgDNA;除rpoB引物PCR扩增为属特异性外,余耐药基因引物PCR扩增都具有较高的种特异性。与传统药敏试验方法相比,PCR和PCR-SSCP检测62株MT分离株利福平(Rifampin,RFP)、链霉素(Strepto-mycin,SM)和异烟肼(Isoniazid,INH)耐药基因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和96.2%(rpoB)、81.6%和91.7%(rpsL)、76.0%和75.7%(katG)、16%和100%(in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SSCP
下载PDF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和异源双链分析研究拉米夫定耐药变异 被引量:8
3
作者 黄燕萍 王宇明 +2 位作者 兰林 范燚 赵文利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0-492,共3页
目的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异源双链分析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肝病毒准种组成的改变。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6例患者治疗前后共12份血清标本中目的片段并逐一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前患者体内乙肝病毒聚合酶基... 目的 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异源双链分析技术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乙肝病毒准种组成的改变。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6例患者治疗前后共12份血清标本中目的片段并逐一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前患者体内乙肝病毒聚合酶基因序列准种组成较复杂,准种数在7-14(平均9.8),均高于治疗后准种数4-8(平均5.7),t=3.98,P<0.05。6例患者治疗前的准种分布中有一种或两种优势准种,但比例较低(33.3%-81.80%);治疗后显著升高(78.80%-90.9%),t=3.24,P<0.05。选择优势克隆测序,6例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后2例在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序列出现M550V/L528M,3例为M5501变异,1例无变异。结论 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异源双链分析技术对人体内病毒作整体性的研究,可避免其他研究方法的片面性,为发现新的变异点提供机会,进一步解释拉米夫定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患者 单链构象多态性 准种 治疗后 治疗前后 乙肝病毒 双链 种数 克隆测序
原文传递
肝癌DKK1基因的表达及突变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于彬 余艳军 +4 位作者 游海燕 程勤 姚根富 舒惠群 覃文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地区人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无DKK1基因突变。方法:Northernblot方法分析12例肝癌患者癌和癌旁肝组织DKK1mRNA表达水平。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0例肝癌患者(包括癌和癌旁肝组织)及8种人肝癌细胞株中有无DKK1基因突变,并采... 目的:探讨中国地区人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无DKK1基因突变。方法:Northernblot方法分析12例肝癌患者癌和癌旁肝组织DKK1mRNA表达水平。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20例肝癌患者(包括癌和癌旁肝组织)及8种人肝癌细胞株中有无DKK1基因突变,并采用DNA测序对PCRSSCP突变分析结果加以验证。结果:Northernblot显示12例肝癌患者中7例存在癌组织DKK1mRNA高表达而癌旁肝组织微弱表达或不表达。突变检测发现20例肝癌患者及8种人肝癌细胞株中仅1例肝癌患者存在DKK1基因的同义突变(单核苷酸多态现象)。结论:DKK1在中国人肝癌中存在高表达,但未发现突变发生,提示DKK1基因参与肝癌的癌变过程可能并不依赖于该基因的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多态现象 单核苷酸 基因 DKK1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PTEN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邹明瑾 张兰 +2 位作者 罗兵 杨晓静 王立水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577-579,共3页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穴exon5雪和外显子8穴exon8雪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其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鄄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鄄SSC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突变高发区外显子5穴exon5雪和外显子8穴exon8雪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频率,探讨其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鄄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PCR鄄SSCP)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TEN基因的突变,并对突变样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42例胃癌组织中检测到PTEN基因突变3例,其中exon5突变1例,exon8突变2例,突变率为7.14%(3/42);42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未检测到突变,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42例胃癌进行组织学分级,低分化腺癌突变率为12.00%(3/25),中、高分化腺癌突变率为0(0/1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42例胃癌临床病理分期,Ⅰ、Ⅱ期突变率为5.88%(1/17)熏Ⅲ、Ⅳ期突变率为8.00%(2/2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PTEN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低分化腺癌中;而PTEN基因突变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和临床病理分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抑制 外显子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像
下载PDF
中国人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内皮素受体B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妙妮 李继承 丁世萍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50-353,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内皮素受体B基因的特征,探讨内皮素受体B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病例75例和正常对照40例,通过盐析法从外周血中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 目的研究中国人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内皮素受体B基因的特征,探讨内皮素受体B基因与先天性巨结肠症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病例75例和正常对照40例,通过盐析法从外周血中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内皮素受体B基因的第1a、1b和4外显子进行分析,并通过DNA测序确定阳性样本的碱基改变方式。结果6个病例在第4外显子上存在多态性改变,改变方式均为碱基75487位点上G→A的置换(Leu277→Leu),发生率为8.0%(6/75)。正常对照样本该位点没有此种变化。所有病例的第1a、1b外显子均无异常改变。结论中国人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中可检测到内皮素受体B基因的多态性改变,内皮素受体B基因是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症 B基因 散发性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中国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基因的多态性 内皮素受体B 正常对照 DNA测序 第4外显子 异常改变 易感基因 病例 外周血 盐析法 发生率 变方 碱基 样本 位点
原文传递
一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尹朝华 王宝玺 马东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07-509,共3页
目的为了解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的基因突变方式,以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得临床确诊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针对ATP2C1基因的一系列PCR引物,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原理筛查此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目的为了解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的基因突变方式,以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得临床确诊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针对ATP2C1基因的一系列PCR引物,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原理筛查此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基因突变,用DNA直接测序明确具体的突变位置和方式,分析基因突变的病理意义。结果此家系存在ATP2C1基因突变,第2068-2076位“TGTAGCCAT”突变成“AGATGGAACA”,造成开放阅读框架移位,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使其编码的蛋白质丢失了一个ATP结合位点和3个钙离子结合位点,丧失了他原有的功能而致病;此家系患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无明确关系。结论ATP2C1基因第21外显子突变是引起本家系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天疱疮 家族性 基因突变 基因型 DNA测序 单链构象 临床表型
原文传递
高分辨熔解方法的建立及在真菌感染患者CYP2C19遗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吉芹 朱利平 +5 位作者 关明 张心菊 徐斌 区雪婷 章强强 翁心华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熔解方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检测真菌感染患者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可行性。方法建立HRM方法检测CYP2C19S2和CYP2C19S3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并与传统方法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序列... 目的探讨高分辨熔解方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检测真菌感染患者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可行性。方法建立HRM方法检测CYP2C19S2和CYP2C19S3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并与传统方法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序列分析结果相比较,进一步应用于47例真菌感染患者基因型的检测与分析。结果2种方法检测CYP2C19S2和CYP2C19*3基因型结果完全一致,与DNA序列分析结果也相吻合,而HRM方法操作更为简便,耗时更短。47份临床标本检测结果显示,CYP2C19的2个多态性位点存在不同基因型,CYP2C19*1/*1所占比例为48.9%(23/47),CYP2C19*1/*2为25.5%(12/47),CYP2C19*1/*3为6.4%(3/47),CYP2C19*2/*2为12.8%(6/47),CYP2C19*2/*3为6.4%(3/47)。结论HRM方法能有效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且较PCR—RFLP方法更为简便、快速。此外,CYP2C19基因在真菌感染患者中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芳基烃羟化酶类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遗传学技术
原文传递
直肠癌患者HPV感染及APC、K-ras基因突变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海江 杨新辉 +4 位作者 范川文 库热西 赵泽亮 赵为民 孙振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2-68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直肠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结肠腺瘤样息肉病(adenomatouspolyposis coli,APC)及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探讨它们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检... 目的:通过检测直肠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结肠腺瘤样息肉病(adenomatouspolyposis coli,APC)及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探讨它们与直肠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法检测HPVDNA在直肠癌组织及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银染法检测APC基因突变密集区(mutation cluster region,MCR)和K-ras基因第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结果:75例直肠癌组织中检测到55例HPVDNA为阳性(73.3%),而在正常黏膜组织中未检测到HPVDNA的存在。HPV感染与患者年龄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而与患者族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组织学类型、Duke分期及浸润深度无关;APC基因突变43例(57.3%),K-ras基因突变34例(45.3%),均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分期无相关性;其中APC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存在相关性(P<0.05)。在有HPV感染的55例直肠癌中,同时伴有APC基因突变31例(56.4%),K-ras基因突变24例(43.6%);在HPV阴性的20例直肠癌中,APC基因突变12例(60.0%),K-ras基因突变10例(50.0%);在有APC基因突变的43例直肠癌组织中,同时伴有K-ras基因突变19例(44.2%),而无APC基因突变的32例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15例(46.9%),HPV感染、APC和K-ras基因突变三者间无相关性。结论:HPV感染可能是导致直肠癌恶性表型的重要因素;而APC和K-ras基因突变是直肠癌发生常见的早期分子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多肽现象 单链构象 乳头状瘤病毒 腺瘤性息肉病 结肠 K-RAS基因
原文传递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广辉 赵博 王振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比较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HPLC)应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分子遗传学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PCR-SSCP和DHPLC方法分析经测序验证有序列变异的7个家系的所有成员的相应... 目的比较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DHPLC)应用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分子遗传学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应用PCR-SSCP和DHPLC方法分析经测序验证有序列变异的7个家系的所有成员的相应PCR扩增产物,分别计算SSCP和DHPL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应用SSCP对hMLH1和hMSH2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6%和66.6%;而应用DHPLC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分别为100%和93.3%;两种方法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PLC进行基因突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SSCP,是理想的分子遗传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MLH1 MSH2 突变分析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非息肉性
原文传递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一家系的临床特点与spastin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北沙 赵国华 +7 位作者 陈昕 夏昆 罗巍 沈璐 李蜀渝 潘乾 龙志高 戴和平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SPG)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并行spastin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对整个家系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先证者和另一例家系内患者进行了心肌酶学、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胸髓MRI、肌电图、体感诱发... 目的 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SPG)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并行spastin基因突变分析。方法 对整个家系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先证者和另一例家系内患者进行了心肌酶学、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胸髓MRI、肌电图、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PCR SSCP)结合DNA序列分析方法,检测该家系中所有 5例患者和 4名有血缘关系的健康人及家系外 50名无血缘关系健康对照者spastin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先证者和家系内另一例SPG患者胸髓MRI显示胸髓萎缩;PCR SSCP检测发现家系内患者均出现异常SSCP电泳带,经测序证实为Leu378Gln突变。结论 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PG家系的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为spastin基因Leu378Gln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患者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MRI 临床特点 先证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电泳 测序 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喉鳞状细胞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伟良 高红 +1 位作者 任重 潘子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 10 /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1/TGF 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 enrichedphosphatase ,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基因突变与喉鳞状细胞...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 10 /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1/TGF 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 enrichedphosphatase ,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基因突变与喉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ingle 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PCR SSCP)分析银染系统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 ,检测喉鳞癌新鲜或冰冻组织中PTEN基因第 5、第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对有电泳迁移率改变的进行PCR产物测序。结果 第 5、第 8外显子的突变均发生在声门上型喉癌 ,声门型喉癌未发现突变。其中 ,第 5外显子有 6例发生突变 ,突变率 15 % (6 / 4 0 )。直接测序发现 2例在 85密码子第 2、3碱基子之间发生了插入A突变 ,即TT→TAT ,2例 86密码子第 3碱基缺失一个A ,从而导致移码突变 ;1例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突变 ,导致错义突变 ;1例 85密码子第 2、3碱基之间插入A ,同时 86密码子第 2碱基缺失 ,即GCA→GA导致无义突变。这 6例中有低分化 3例 ,中分化 3例 ,无高分化 ;淋巴结转移 5例占 83 3% (5 / 6 ) ,无淋巴结转移 1例 ,占 16 7% (1/ 6 )。第 8外显子仅有 1例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2 5 % (1/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基因外显子 基因突变 喉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脊柱结核耐药性检测及耐药基因PCR-SSCP分析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劲松 陈建庭 +1 位作者 吴雪琼 李洪敏 《临床骨科杂志》 2006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脊柱结核耐药情况,探讨耐药基因PCR-SSCP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脊柱结核病灶应用BACTECMGIT960培养,所得临床分离株行药敏试验,对耐药基因rpsL、katG、rpoB行PCR-SS-CP分析。结果31例样本中27例培养阳性,其中18株存... 目的了解临床脊柱结核耐药情况,探讨耐药基因PCR-SSCP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1例脊柱结核病灶应用BACTECMGIT960培养,所得临床分离株行药敏试验,对耐药基因rpsL、katG、rpoB行PCR-SS-CP分析。结果31例样本中27例培养阳性,其中18株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总耐药率为66.67%。药物耐药率由高至低为链霉素10株(55.56%)、异烟肼8株(44.44%)、利福平7株(38.89%)、PZA3株(16.67%)。耐链霉素株rpsL突变率为70%,耐异烟肼株katG突变率为50%,耐利福平株rpoB突变率为71.43%。高浓度水平耐药株耐药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低浓度水平耐药株。结论常规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分析相结合可能更能准确地反应MTB的耐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抗药性 细菌
下载PDF
应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快速鉴定脊柱结核分枝杆菌菌种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建琴 吴雪琼 +3 位作者 张西峰 王金河 陈志 冯士生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1期17-19,42,共4页
目的探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脊柱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6S rD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分析鉴定37例脊柱结核术后患者病... 目的探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脊柱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16S rD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分析鉴定37例脊柱结核术后患者病理组织或脓液抗酸染色阳性标本的分枝杆菌菌种;设计与合成用于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的16S rDNA寡核苷酸探针,制作硝酸纤维膜微阵列,与待鉴定菌株生物素标记的 16S rDNA基因PCR产物进行反向斑点杂交。结果 37例脊柱结核标本中,经16S rDNA PCR-SSCP初步鉴定,36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经杂交分析,34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1株鉴定为偶发分枝杆菌,分别与相应的特异探针杂交,2株与分析探针杂交阴性。结论 16S rDNA 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可用于快速鉴定脊柱结核分枝杆菌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核酸杂交 结核 脊柱 分枝杆菌属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微小RNA基因序列突变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凝宇 楼瑾 +5 位作者 李明 陶小梅 张琼丽 蔡云 卓家才 杜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RNA(miRNA)基因突变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法检测4种人类MM细胞系(KM-3、ARH.77、U266、RPMl8226)、20例MM患者及20例血液学正常者12种miRNA基...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微小RNA(miRNA)基因突变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法检测4种人类MM细胞系(KM-3、ARH.77、U266、RPMl8226)、20例MM患者及20例血液学正常者12种miRNA基因突变,实验结果结合临床分析。结果细胞系KM.3、RPMl8226检测出miRNA.335基因突变;MM患者中检出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各1例,总突变率为15.00%(3/20);正常对照组未检出突变。病例组突变者中1例确诊4个月左右死亡,2例取材时已处于疾病终末期。结论miRNA基因在MM中存在较高的突变率。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可能与MM发病机制有关;发生突变的患者(表现)临床预后差,对miR-19a、miR-19b和miRNA-335基因突变的检测可能有助于对MM病程进展和预后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微RNA 序列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原文传递
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微通道电泳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吉 崔振玲 +4 位作者 景奉香 金庆辉 赵建龙 胡忠义 徐元森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85-789,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用微通道电泳芯片分析系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以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溶液作为筛分介质 ,溶液中掺入微量的吖啶橙作为荧光标记物 ,对结核分支杆菌的异烟肼耐药相关的katG和inhA基因... 目的 建立一种用微通道电泳芯片分析系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 以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溶液作为筛分介质 ,溶液中掺入微量的吖啶橙作为荧光标记物 ,对结核分支杆菌的异烟肼耐药相关的katG和inhA基因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 (SSCP)分析 ,检测其与耐药性相关的突变。对于突变部位附近没有二级结构的inhA基因 ,设计了特别的引物使扩增产物增加一个能与突变部位配对的区域 ,从而使野生型片段呈现独特的构象。结果 此方法可实现对katG基因野生型片段与 315位密码子突变型片段的区分 ,以及对inhA基因调节序列野生型与突变型片段的区分。 30个临床分离株中的 2 3个耐药株有 2 2个被检出 ,效率达 95 %。结论 微通道电泳方法用于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 ,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 ,可望将之应用于临床耐药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异烟肼 耐药基因 基因突变 微通道电泳 检测
原文传递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13外显子点突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晓冬 王绿娅 +3 位作者 吴成爱 蔺洁 刘舒 杜兰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13外显子点突变筛查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6例临床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DNA,扩增LDLR基因第13号外显... 目的探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13外显子点突变筛查上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6例临床诊断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外周血DNA,扩增LDLR基因第13号外显子片段,组合最优条件进行SSCP电泳并银染。对异常条带进行DNA序列测定确定其突变性质和位置。结果优化SSCP电泳条件为:不含甘油8%凝胶,在10℃条件下电泳;含5%甘油的8%凝胶,在常温条件下电泳(交联度均为49:1)。凝胶厚度均不超过0.4mm,电泳电压为5V/cm,在此条件下进行SSCP电泳均可以得到满意电泳图谱。对发现的异常条带,结合DNA测序证实有4例患者LDLR基因第13外显子分别发生A606T,D601N,Y601D,或G636V错义突变,同时均存在1959碱基C→T同义突变。另外4例患者13外显子仅存在1959碱基C→T同义突变。结论通过优化各种条件进行的PCR—SSCP银染方法,是高胆固醇血症病LDLR基因13外显子点突变初步筛查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 受体 LDL 外显子 点突变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为群 张扣兴 +3 位作者 严英硕 吴忠道 谢灿茂 容中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用PCR-SSCP技术检测耐INH、RFP、SM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评价其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_(37)RV为对照,20株耐多药菌株和20株敏感株,分别用PCR-SSCP方法检测KatG... 目的:用PCR-SSCP技术检测耐INH、RFP、SM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评价其在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_(37)RV为对照,20株耐多药菌株和20株敏感株,分别用PCR-SSCP方法检测KatG、rpoB、rpsL基因突变,并将SSCP结果与药敏试验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PCR-SSCP方法检测20株敏感株SSCP带谱均与H_(37)RV标准株相同,而20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rpsL基因突变的阳性率分别为70%,100%和75%。发现20株耐多药菌株中有11株(55%)共INH、RFP、SM 3种耐药遗传标志均发生突变,7株(35%)有2种耐药遗传标志突变,2株(10%)只有RFP耐药标志突变。结论:PCR-SSCP方法敏感、特异,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rpoB、rpsL耐药基因突变,有利于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快速检测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现象 单链构象 药敏试验 结核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安慧茹 王巍 +4 位作者 李洪敏 梁建琴 刘真 李素梅 何珂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 (quinolones)耐药株耐药基因突变情况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 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析 77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 ;通过PCR 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g... 目的 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 (quinolones)耐药株耐药基因突变情况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 16SrRNA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析 77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 ;通过PCR SSCP和直接测序技术分析结核分枝杆菌的gyrA基因突变的情况。 结果  75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30株喹诺酮敏感株的 gyrA基因的SSCP图谱中 ,11株与H3 7Rv相同 ,19株与卡介苗相同 ;与卡介苗 gyrA基因的SSCP图谱相同的敏感株 95位密码子为ACC ,与H3 7Rv该图谱相同的敏感株 95位密码子为AGC。 4 5株喹诺酮耐药株中 ,34株 (75 .6 % ) gyrA基因SSCP图谱泳动异常 ,对 2 5株泳动异常、出现频率较高耐药株测序证实 15株 (4 4.1% )为 94位密码子GAC→GGC突变 ;10株 (2 9.4 % )为 90位密码子GCG→GTG的突变。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与 gyrA基因突变有关 ,PCR SSCP可能成为测定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类药基因型的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喹诺酮 细菌分离 GYRA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重庆地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亲属和正常人群中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战梅 贺翔鸽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57-461,共5页
目的 研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亲属和正常人群中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TIG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对 15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10例一级亲属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的TIGR基因的 3个外显子、... 目的 研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亲属和正常人群中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TIGR)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  (1)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对 15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10例一级亲属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的TIGR基因的 3个外显子、部分内含子及部分启动子 (7对引物 )的各个片段进行扩增 ,应用单链空间构象多态 (SSCP)分析法 ,筛选可能存在突变的PCR产物。 (2 )将筛选出的PCR产物交上海基康公司测序。 (3)对突变片段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1)在重庆地区 1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 ,共发现TIGR基因突变者 5例 ,其中青少年型青光眼 4例 ;在 10例青光眼患者亲属中发现TIGR基因突变者 2例 ;正常对照者 2 0例中未发现TIGR基因突变。 (2 )PCR产物测序共发现 4个序列改变 ,其中编码区 2个 ,非编码区 2个。编码区的 2个突变位点(Ser5 5Thr、Asp2 4 7Stop)及第二内含子区bp35c→t的突变 ,均未见文献报道 ;而在启动子区域bp - 83c→t的突变有文献报道为 1个多态位点。 (3)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编码区的突变可导致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等电点、抗原结合位点等发生改变。结论 TIGR基因突变与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密切相关 ,由此可推测青光眼患者的亲属发病率较正常人高。TIGR基因突变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开角型青光眼 小梁网糖皮质激素 反应蛋白 TIGR 基因突变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