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NDVI多年时序数据的农作物种植识别 被引量:106
1
作者 许青云 杨贵军 +3 位作者 龙慧灵 王崇倡 李鑫川 黄登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4-144,共11页
为了获取陕西省农作物种植模式和类型分布信息,实现对于多年农作物长势分析及精确的估产和耕地生产力的估算,该文以2003-2012年的MOD09Q1时间序列遥感数据集为数据源,以陕西省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水稻和油菜为研究对象,... 为了获取陕西省农作物种植模式和类型分布信息,实现对于多年农作物长势分析及精确的估产和耕地生产力的估算,该文以2003-2012年的MOD09Q1时间序列遥感数据集为数据源,以陕西省主要农作物冬小麦、夏玉米、春玉米、水稻和油菜为研究对象,利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重建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充分利用农作物的物候信息,构建农作物年际间动态阈值方法,实现了农作物种植模式和类型的识别。通过对混合像元进行分解,更精确地提取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利用空间和定量2种方式对农作物类型识别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空间对比分析得到分类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为88.18%和59.64%,定量对比分析得到分类的总体一致性为87.56%。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物候信息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该文的分类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大尺度农作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识别 MODIS NDVI 种植模式 种植类型 陕西省
下载PDF
种植样式对高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被引量:60
2
作者 杨利华 张丽华 +3 位作者 张全国 姚艳荣 贾秀领 马瑞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高密度夏玉米最佳种植样式应为50cm左右等行距,最优行株比约为1.821∶。行距缩小,公顷粒数、千粒重和株高整齐度呈提高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高密度种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负影响。5种种植样式的次生根层数与条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行距 种植样式
下载PDF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粱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8
3
作者 肖继兵 刘志 +2 位作者 孔凡信 辛宗绪 吴宏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4264-4276,共13页
【目的】种植方式结合种植密度是提高旱作区作物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高粱冠层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辽西半干旱区高粱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种植方式结合种植密度是提高旱作区作物光能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对高粱冠层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辽西半干旱区高粱产量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以酿造型高粱品种辽杂1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方式,设60 cm等行距种植(P1)和80 cm+40 cm宽窄行种植(P2),裂区为种植密度,分别为75 000株/hm2(D1)、105 000株/hm^2(D2)、135 000株/hm^2(D3)、165 000株/hm2(D4),3次重复。通过测定分析高粱群体植株形态指标、光合生理指标、地上部生物量,探究不同处理组合对高粱群体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2年间同一种植方式下,高粱籽粒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D3>D2>D4>D1。2年平均产量,P2D2处理较P1D2处理增产5.02%,P2D3处理较P1D3处理增产6.96%,P2D1处理较P1D1处理减产0.27%,2017年P2D4处理较P1D4处理减产2.55%,所有处理组合中以P2D3处理产量最高,2年平均产量为10 267.14 kg·hm^(-2)。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叶向值呈增大趋势,茎粗、茎粗系数、单株叶面积、茎叶夹角、透光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净光合速率呈减小趋势。在D2和D3处理下,P2处理较P1处理在茎粗系数、群体叶面积指数、透光率、SPAD值、净光合速率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优势。2年平均茎粗系数,P2D2处理较P1D2处理增加2.80%,P2D3处理较P1D3处理增加9.29%。。2年平均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平均净光合速率,P2D2处理较P1D2处理分别增加3.17%和16.33%,P2D3处理较P1D3处理分别增加7.27%和17.57%。开花期和乳熟期,2年平均冠层底部透光率,P2D2处理较P1D2处理分别增加22.55%和15.81%,P2D3处理较P1D3处理分别增加37.45%和102.09%,冠层中部透光率P2D2处理较P1D2处理分别增加38.72%和8.16%,P2D3处理较P1D3处理分别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种植方式 高粱 冠层结构 产量
下载PDF
种植方式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7
4
作者 王敬亚 齐华 +6 位作者 梁熠 王晓波 吴亚男 白向历 刘明 孟显华 许晶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5,120,共4页
通过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宽窄行配比可使其群体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较慢,漏光损失较少,净光合速率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为获得玉米高产奠定了... 通过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的群体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宽窄行配比可使其群体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且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较慢,漏光损失较少,净光合速率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为获得玉米高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方式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
下载PDF
施氮量和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对氮磷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2
5
作者 焦念元 宁堂原 +5 位作者 赵春 侯连涛 李增嘉 李友军 付国占 韩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6-712,共7页
2004—2005年在山东泰安研究了施氮量与种植方式对玉米和花生产量、生物量、氮磷吸收与利用以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磷吸收量,但降低了花生产量和氮吸收量。2行玉米4行花生间... 2004—2005年在山东泰安研究了施氮量与种植方式对玉米和花生产量、生物量、氮磷吸收与利用以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玉米-花生间作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氮、磷吸收量,但降低了花生产量和氮吸收量。2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模式(2∶4间作模式)的产量、生物量、蛋白质产量、氮磷吸收量以及氮磷吸收利用效率均高于2行玉米8行花生间作模式(2∶8间作模式);2∶4间作模式的氮、磷吸收效率均显著高于单作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和蛋白质土地当量比(PLER)均大于1,土地利用率提高8%~17%,间作优势明显。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施氮处理显著提高间作玉米产量,间作花生增产不显著,促进玉米-花生间作体系氮、磷积累,提高了氮、磷吸收总量及磷吸收利用效率,从而显著提高了间作体系的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间作优势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方式 施氮量 玉米-花生间作 氮吸收与利用 磷吸收与利用
下载PDF
辽西地区不同种植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6
作者 白伟 孙占祥 +4 位作者 郑家明 侯志研 刘洋 冯良山 杨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1-189,共9页
改变玉米田间种植模式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耐密品种(郑单958)和中密品种(沈玉21)研究了三比空密疏密、大垄双行和等行距(CK)3种种植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种植... 改变玉米田间种植模式是提高玉米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耐密品种(郑单958)和中密品种(沈玉21)研究了三比空密疏密、大垄双行和等行距(CK)3种种植模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田间种植形式的改变可以显著影响玉米群体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特征。耐密品种以大垄双行种植模式为宜,可以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提高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促进干物质积累,2年平均产量为8882.36 kg hm 2,比对照增加6.51%,增产的原因是百粒重和穗行数的显著提高;中密品种以大垄双行和三比空种植模式为宜,2种种植模式均可增加玉米的株高、茎粗,提高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促进干物质积累,且与耐密品种表现不同,2年平均产量分别为8294.58 kg hm 2和8188.30 kg hm 2,比对照增加21.36%和19.81%,增产的原因是行粒数的显著增加。因此,我们认为在辽西地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大垄双行是提高玉米单产的最佳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辽西地区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48
7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3 位作者 裴艳婷 谢连杰 刘国伟 王树亮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8-513,共6页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 为寻求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穗型和多穗型两类品种分蘖成穗的影响及高产栽培的群体调控技术指标,以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稀植点播条件下的分蘖与成穗潜力及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参试品种在稀植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单株分蘖力、成穗数及成穗率,但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两类品种分蘖与成穗特点受群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均较大,其中,两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山农01-35又影响的程度更高,而两个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分蘖成穗特点对群体环境的响应程度不如大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因品种而异,多穗型品种单产均表现为宽行>窄行>撒播,但只有撒播与宽行和窄行间差异显著;大穗型品种均以窄行的产量最高,高低依次为窄行>宽行>撒播,但只有山农01-35品种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撒播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前期过高的分蘖力导致群体数量增加,降低了个体干物质积累,穗粒数及粒重大幅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方式 分蘖力 成穗率 产量
下载PDF
玉米/豆科间作种植模式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3
8
作者 张晓娜 陈平 +6 位作者 庞婷 杜青 付智丹 周颖 任建锐 杨文钰 雍太文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4-490,共7页
【目的】为探明玉米/豆科间作种植模式中作物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及种间竞争关系,揭示玉米/豆科间作体系的增产效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间作(MS)、花生单作(PP)、玉米/花生间作(MP)等... 【目的】为探明玉米/豆科间作种植模式中作物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及种间竞争关系,揭示玉米/豆科间作体系的增产效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间作(MS)、花生单作(PP)、玉米/花生间作(MP)等5种种植模式,研究了作物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和种间竞争强弱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间作降低作物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为MS处理显著低于MP处理,物质分配比例为吐丝期之前茎秆分配比例增加,吐丝期后穗分配比例增加,且MS处理显著高于MP处理。间作大豆、花生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大豆鼓粒期或花生饱果期之前为茎、叶高,之后为荚果高。MS和MP处理的玉米显著减产10.4%、18.5%;大豆和花生显著减产8.4%和48.7%。MS和MP的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81、1.33,且MS比MP的系统产量高13.6%。玉米对大豆的种间竞争力(Ams<0)和产量的营养竞争比率(CRms<1)较弱,而对花生则表现为竞争能力较强(Ams>0,CRms>1)。【结果】间作种植模式可通过影响作物干物质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及种间竞争关系影响作物产量构成因子,从而影响作物产量。两种间作种植模式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比玉米花生间作的增产效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花生 种植模式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种间竞争 产量
下载PDF
垄作栽培对高产田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5
9
作者 马丽 李潮海 +4 位作者 付景 郭学良 赵霞 高超 王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7141-7150,共10页
试验于2006—2007年在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了垄作栽培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提高了夏玉米光合速率Pn、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且其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12:00达到最大... 试验于2006—2007年在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以传统平作为对照,研究了垄作栽培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提高了夏玉米光合速率Pn、叶片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且其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12:00达到最大值,而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Ci有所降低,其日变化与Pn相反,呈倒抛物线型。垄作栽培夏玉米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均有所增加。与平作相比,垄作后期叶面积衰减较慢,籽粒蜡熟期和成熟期垄作比平作叶面积指数分别高6.4%和3.7%,减少了漏光损失,垄作栽培延长了叶片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及向籽粒的转移,有利于后期玉米籽粒充实,千粒重显著高于平作,产量提高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栽培方式 夏玉米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的结构及稳定性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晓明 李强 +3 位作者 陈国华 杨洁 高鑫 宋家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86-1991,共6页
对云南昭通市4种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花椒-玉米-大豆园、花椒-大豆园、花椒-玉米园、花椒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分量分析法对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花椒... 对云南昭通市4种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花椒-玉米-大豆园、花椒-大豆园、花椒-玉米园、花椒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查,采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分量分析法对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花椒园共发现326种昆虫;与单一种植花椒园相比,间作套种作物花椒园昆虫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而优势度指数较低;不同种植模式花椒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值大小依次为花椒玉米大豆园>花椒大豆园>花椒玉米园>花椒园.花椒、玉米、大豆间作套种系统中昆虫群落的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昆虫群落 生物多样性 种植模式 主分量分析
原文传递
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喀斯特洼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张伟 陈洪松 +2 位作者 王克林 张继光 侯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59-1463,共5页
选取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C/N有显著影响;裸岩率对SOC、TN、TP、TK、AN... 选取桂西北典型喀斯特洼地,研究了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和C/N有显著影响;裸岩率对SOC、TN、TP、TK、AN、AK和C/N有显著影响,对SOC、TN、TP和AN的影响程度大于种植制度的影响,这主要与农户在裸岩率较低的地段耕作强度较大有关;木豆-板栗地的SOC、TN、TP、TK、AN、AK等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种植方式,说明退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受地形地貌特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SOC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坡脚大于洼地;AP的空间分布与SOC不同,主要受施肥影响,表现为洼地高于坡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洼地 土壤养分 种植方式 裸岩率
下载PDF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的根系生物量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艳杰 温佐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81,共7页
采用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分别测定5种造林密度20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标准木的单木和行间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根系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级别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根桩>粗根>大根>中根>小根,其中... 采用全根挖掘法和土钻法,分别测定5种造林密度20年生马尾松林分平均标准木的单木和行间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根系总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不同级别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根桩>粗根>大根>中根>小根,其中根桩和粗根占根系生物量构成的90%以上。行间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的排序为中根>细根>小根。不同密度对中根、小根和细根生物量呈现出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变小的趋势。5种密度马尾松林分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30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生物量的82%以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密度林分行间根系生物量逐渐减少。数学模型拟合的结果表明,平均标准木单木各级根系生物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及密度有较强的相关性,除了小根以外,相关系数均达到0.8以上,林分行间各级根系生物量与林分密度也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造林密度 根系生物量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广州市道路绿化模式环境效益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冯建军 沈家芬 苏开君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共3页
在广州市各主要交通道路上选择 7个有代表性的道路绿化模式 ,分别监测它们对NOx、CO和TSP等大气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 ,分析其环境效益。结果表明 ,绿化模式对大气污染整体净化效果与绿化模式的植物配置方式密切相关 ,若植物种类多、乔—... 在广州市各主要交通道路上选择 7个有代表性的道路绿化模式 ,分别监测它们对NOx、CO和TSP等大气污染物质的净化效果 ,分析其环境效益。结果表明 ,绿化模式对大气污染整体净化效果与绿化模式的植物配置方式密切相关 ,若植物种类多、乔—灌—草立体结构明显、绿化带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道路 绿化模式 大气污染 环境效益 大气监测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梁尧 蔡红光 +5 位作者 闫孝贡 刘剑钊 袁静超 张洪喜 任军 王立春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7-113,共7页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均匀垄与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匀垄与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能明显降低耕层(0-20 cm)的土壤容重,增加相应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土...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均匀垄与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黑土肥力特征与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匀垄与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能明显降低耕层(0-20 cm)的土壤容重,增加相应的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壤有机质与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对亚耕层(21-40 cm)土壤的培育作用更为突出,与无秸秆还田处理相比,秸秆深翻还田使亚耕层土壤容重分别下降6.8%和10.2%,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20.1%和14.2%,速效氮含量分别增加12.2%和12.3%,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0.0%和22.0%。秸秆覆盖还田显著增加耕层的土壤有机质与速效氮含量,对亚耕层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不明显。在两种植模式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玉米产量均表现为秸秆深翻〉无秸秆还田〉秸秆覆盖。在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深翻还田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实现玉米的稳产与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秸秆还田方式 种植方式 土壤肥力
原文传递
玉米空间布局种植方式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34
15
作者 吴雪梅 陈源泉 +4 位作者 李宗新 史学朋 王彬彬 高旺盛 隋鹏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21,共7页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 通过调配种植株距、行距改变玉米种植的空间布局,有助于改善田间微环境,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提高玉米产量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在前人对空间种植方式改进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玉米主要空间布局种植方式,包括单株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一穴多株种植及相邻行错位种植方式,对这4种种植方式的优、缺点以及由于空间微生境变化产生的竞争进行评述;分析不同空间布局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对下一步研究重点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种植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空间布局 行距 穴播
原文传递
玉米种植方式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31
16
作者 谭秀山 毕建杰 +1 位作者 刘建栋 叶宝兴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57-58,61,共3页
在对我国目前玉米种植方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先进技术,探讨了我国未来玉米的种植方式,并介绍了"双行交错稀植"种植方式。
关键词 玉米 种植方式 双行交错稀植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样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全国 马瑞昆 +2 位作者 贾秀领 张丽华 杨利华 《河北农业科学》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以中强筋小麦和一般高产品系为试材,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样式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水平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4种种植样式的产量效应为等窄行>1窄1宽>等宽行>2窄1宽;品种间产... 以中强筋小麦和一般高产品系为试材,比较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样式对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种植密度下的产量水平为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4种种植样式的产量效应为等窄行>1窄1宽>等宽行>2窄1宽;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与筋力强弱有关。穗数随种植密度增大或平均行距减小而递增,穗粒数和千粒重变化趋势相反。不同强筋小麦品种实现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样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种植密度 种植样式 产量
下载PDF
东北黑土区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玉米产量及养分累积特征 被引量:29
18
作者 蔡红光 梁尧 +5 位作者 闫孝贡 刘剑钊 袁静超 张洪喜 任军 王立春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74,共7页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均匀垄和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年份、种植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均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子粒产量较均匀垄种植模式下高5.4%;秸秆还... 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均匀垄和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地上部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年份、种植方式和秸秆还田方式均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宽窄行种植模式下子粒产量较均匀垄种植模式下高5.4%;秸秆还田方式处理间以秸秆深翻还田处理下产量最高,较秸秆不还田处理和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分别增幅5.3%和10.0%。在产量构成中,收获穗数是各处理间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秸秆深翻还田处理下出苗率和成穗率均最高,且在部分年份处理间差异显著。秸秆深翻还田处理下植株生物量及氮磷累积量分别较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增加8.9%、8.3%、19.6%,其子粒中氮累积量最高。研究表明,秸秆深翻还田可显著提高玉米田间保苗率与植株成穗率,显著增加植株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以及养分向子粒中的转运效率,进而促进植株生长与产量形成,实现玉米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种植方式 秸秆还田 产量 氮、磷、钾
原文传递
水稻乳苗抛栽与其他栽培方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马殿荣 陈温福 +3 位作者 王庆祥 苏芳莉 周淑清 陈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36-339,共4页
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手插秧和抛秧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乳苗抛栽。乳苗抛栽的成苗率低 ,成穗率低。乳苗抛栽比手插秧和抛秧在田间的生长期大大缩短 ,各个生育时期均有所延后 ,乳苗抛栽群体的灌浆比手插秧和抛秧延迟 ... 不同栽培方式的水稻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手插秧和抛秧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乳苗抛栽。乳苗抛栽的成苗率低 ,成穗率低。乳苗抛栽比手插秧和抛秧在田间的生长期大大缩短 ,各个生育时期均有所延后 ,乳苗抛栽群体的灌浆比手插秧和抛秧延迟 ,灌浆持续期比手插秧和抛秧短 ,千粒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方式 水稻 产量 乳苗抛栽 手插秧 抛秧 成苗率 成穗率 生长期 灌浆持续期 千粒重
下载PDF
种植模式和施肥对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7
20
作者 李春越 常顺 +4 位作者 钟凡心 薛英龙 苗雨 王益 党廷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本研究以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33年长期定位试验处理为研究对象,选取撂荒(R)、小麦连作(CK/W)、小麦玉米轮作(L),小麦连作选取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肥配施有机肥(NM)、磷肥配施有机肥(PM)... 本研究以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33年长期定位试验处理为研究对象,选取撂荒(R)、小麦连作(CK/W)、小麦玉米轮作(L),小麦连作选取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施氮磷肥(NP)、单施有机肥(M)、氮肥配施有机肥(NM)、磷肥配施有机肥(PM)、氮磷肥配施有机肥(NPM)共10种不同种植模式和施肥田间处理,运用干湿筛法和TOC法,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和种植模式下黄土旱塬农田土壤力稳性和水稳性团聚体数量、稳定性、各粒级团聚体中全碳和有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及各粒级团聚体对碳分布的贡献。结果表明:力稳性团聚体以>0.25 mm大团聚体为主,含量>67%,施肥使其减少;连作减少了微团聚体,而轮作增加了微团聚体且其效果大于施肥处理。水稳性团聚体以<0.25 mm微团聚体为主,含量>61%;施肥和耕作均减少了水稳性微团聚体。不同施肥方式和种植模式均降低了团聚体破坏率(PAD),增加了大团聚体(R0.25)含量。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力稳性团聚体各粒级中全碳和有机碳含量;连作和轮作增加了各粒级团聚体中全碳含量,但轮作显著降低了有机碳含量。单施氮、磷肥使土壤全碳含量降低,而氮磷复合肥和有机肥使土壤全碳含量显著增加;种植模式对全碳的影响较施肥处理小,连作和轮作使土壤全碳增加。除单施氮、磷肥外,复合施肥和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机碳显著增加;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小于施肥处理,轮作使有机碳含量降低。微团聚体对土壤全碳和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可达21.2%~33.6%;不同施肥和种植模式使微团聚体全碳的贡献率增加,施肥处理中NP和NPM显著增加了微团聚体的全碳和有机碳贡献率,轮作对微团聚体全碳和有机碳的增加趋势贡献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施肥 黄土高原 土壤团聚体 碳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