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柔比星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 被引量:157
1
作者 叶敏 舒畅 +2 位作者 马邦一 陈建华 张良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 方法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研究不同浓度的吡柔比星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 4的抑制作用。对 6 0例经尿道电切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 方法 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 ,研究不同浓度的吡柔比星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 4的抑制作用。对 6 0例经尿道电切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 ,术后以 30~ 40mg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 ,观察预防复发的效果。 结果 吡柔比星浓度为 10mg/L和 10 0mg/L时 ,对T2 4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 80 %和 94% ,G1期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 ,可见胞浆内空泡形成、核染色质凝聚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当浓度为 10 0 0mg/L时 ,细胞出现坏死特征。共 5 8例完成 1个以上疗程 ,平均随访 18.8个月 ,复发 5例 (8.6 % )。 结论 抑制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细胞凋亡甚至死亡是吡柔比星抗肿瘤的机制之一。用吡柔比星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术后复发 预防 膀胱内灌注 膀胱癌 细胞凋亡 抗肿瘤药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TACE术中灌注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及吡柔比星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7
2
作者 乔彬彬 虞希祥 +3 位作者 王舒婷 郑冰汝 朱国庆 施振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 目的观察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灌注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及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采用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化疗药物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5例,及同期行单纯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1例,分为TACE组和TAE组。对TACE灌注OXA/5-Fu/THP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单纯肝动脉栓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TACE联合OXA/5-Fu/THP治疗的65例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55.4%,疾病控制率(DCR)81.5%;患者的中位PFS时间为11.5个月,中位OS时间为18.5个月;单因素分析中,Child-Pugh A级、无门脉癌栓、无肿瘤转移、肿瘤直径小及TACE治疗次数多的患者预后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塞罗那分期(BCLC)B期的患者预后优于C期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因素分析中门脉癌栓及肿瘤远处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单纯TAE相比,TACE联合OXA/5-Fu/THP可提高患者的m PFS。结论 TACE术中动脉灌注OXA/5-Fu/THP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栓塞术 吡柔比星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0
3
作者 薛斌 何秉勋 +1 位作者 康厚彬 朱智虎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6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纯TURBt治疗,观察组接受TURBt联合吡柔...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纯TURBt治疗,观察组接受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血清肿瘤相关因子、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VEGF、FGF、MMP-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RU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同时改善恶性肿瘤相关血清因子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浅表性膀胱癌 预后 血清因子
下载PDF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被引量:43
4
作者 孙宏斌 刘军 +2 位作者 苏江浩 沈明顺 贾瑞鹏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284-285,共2页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3 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定期用THP(3 0mg/ 4 0ml)作膀胱内灌注 ,每周 1次共 8次 ,以后每月 1次...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3 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 ,术后定期用THP(3 0mg/ 4 0ml)作膀胱内灌注 ,每周 1次共 8次 ,以后每月 1次共 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 4 0min。结果 :经 1 0~ 1 2个月随访 ,无肿瘤复发 3 2例 ,复发 2例 ,复发率为 5 .9% ;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 ,仅 5例患者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疗效满意 ,副作用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吡柔比星 复发 预防
下载PDF
四种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成本-效果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陈学建 夏振和 +1 位作者 陈茂章 霍介格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188-2190,共3页
目的评价4种不同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复发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行TURBt的16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予以丝裂霉素C(MMC)、... 目的评价4种不同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后复发的经济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行TURBt的16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根据用药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予以丝裂霉素C(MMC)、吡柔比星(THP)、羟基喜树碱(HCPT)、表柔比星(EPI)膀胱灌注,疗程12个月。观察4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成本-疗效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4组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P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HCPT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MMC、THP、HCPT、EPI四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 045.69、13 878.49、9 709.59、11 729.25;THP、HCPT、EPI组相对于MMC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97 650.74、31 959.60、74 193.55。结论从药物经济学来看,HCPT组方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吡柔比星 羟基喜树碱 表柔比星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癌新药吡柔比星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胡敏 杨欣 +3 位作者 晋卫军 曹祉祥 沈国励 俞汝勤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研究抗癌新药吡柔比星(THP)与DNA的作用方式。方法: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以THP为荧光探针研究测定DNA。结果:THP与DNA的结合常数为166×105L·mol-1,结合位点数为26b... 目的:研究抗癌新药吡柔比星(THP)与DNA的作用方式。方法:利用荧光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以THP为荧光探针研究测定DNA。结果:THP与DNA的结合常数为166×105L·mol-1,结合位点数为26basepairs。此外,利用DNA对THP的荧光猝灭作用研究了对DNA的分析应用。DNA的检出限为091μg·mL-1,线性范围为091~90μg·mL-1和90μg·mL-1~26μg·mL-1。结论:THP的蒽醌环与DNA的碱基对发生嵌入作用,而THP的含糖侧链与DNA有小沟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法 抗癌药 吡柔比星 嵌入作用 DNA
下载PDF
三种不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涤平 张宇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三种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0例行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 ...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三种不同药物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0例行尿道膀胱癌电切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THP(48例)、Ⅱ组HCPT(41例)、Ⅲ组MMC(41例),分别于术后1-2周开始规律膀胱灌注,比较3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Ⅰ、Ⅱ和Ⅲ组2年复发率分别为16.67%(8/48)、17.07%(7/41)和36.59%(15/41);3组比较Ⅰ、Ⅱ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Ⅱ组复发率均低于Ⅲ组,Ⅰ、Ⅱ组与Ⅲ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THP、HCPT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副作用轻,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吡柔比星 羟基喜树碱 丝裂霉素C 膀胱内灌注
下载PDF
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浅表性膀胱癌疗效 被引量:37
8
作者 韩兴涛 杨锦建 +2 位作者 霍庆祥 魏澎涛 张寒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恶性生物学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接受...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预后及恶性生物学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TURBt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接受TURBt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预后、血清VEGF及FGF水平和血清MMP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术后1年及3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平均复发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血清VEGF、αFGF及βFGF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的血清MMP-2及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URBt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有助于减少膀胱癌复发、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减弱膀胱癌血管新生及癌细胞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吡柔比星
下载PDF
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9
作者 郭学敬 王民 师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治疗的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90例,根据膀胱热灌注... 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膀胱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老年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治疗的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90例,根据膀胱热灌注化疗药物不同分为吉西他滨组和吡柔比星组,每组45例。吉西他滨组患者1000 mg吉西他滨加入到0. 9%氯化钠溶液500 ml软包装中加热至50℃,吡柔比星组患者40 mg吡柔比星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500 ml软包装中加热至50℃,2组患者术后6 h内都以300 ml/min流量模式进行循环灌注,治疗1 h,以后每周以同样方法膀胱热灌注1次,共8次。然后每月1次,持续1年。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无复发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SPSS 17.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无复发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用Log-rank检验。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36个月,2组患者12个月[8. 89%(4/45) vs 15. 56%(7/45),P=0. 334]和36个月复发率[15. 56%(7/45) vs 28. 89%(13/45),P=0. 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吉西他滨组患者相比吡柔比星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长[(32. 99±1. 53) vs (27. 71±1. 95)个月,P=0. 047],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2. 2%(19/45) vs 97. 8%(44/45),P <0. 05]。吉西他滨组患者血尿、尿痛、膀胱炎发生率与吡柔比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URBT后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是预防老年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吉西他滨 吡柔比星 浅表性膀胱癌 膀胱热灌注化疗
下载PDF
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的疗效 被引量:29
10
作者 江冰华 曹全富 冯庆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25-2127,2132,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单位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2例膀胱癌患者,年龄均> 60岁,且术后病理类型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联合吉西他滨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作者单位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2例膀胱癌患者,年龄均> 60岁,且术后病理类型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行经尿道电切术,术后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6.0%,2年复发率10.0%,2年总复发率1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25.0%和36.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发生尿频、尿痛及血尿等不良反应共1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老年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非肌层浸润性 经尿道电切术 膀胱灌注 吉西他滨 吡柔比星
下载PDF
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机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李清 徐涛 王晓峰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04-907,共4页
目的观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后对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机制。方法将4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15例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 目的观察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后对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机制。方法将4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15例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前1h、15例于TUR—BT术前24h行膀胱内灌注(30mg吡柔比星,在膀胱内保留30min),对照组10例仅行TUR—BT术。取患者的正常膀胱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以荧光显微镜观察吡柔比星的分布,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后1h,正常膀胱组织黏膜层偶见吡柔比星荧光,膀胱癌组织可见弥漫分布的吡柔比星荧光,可达肌层。24h后,在膀胱癌组织内仍可见到吡柔比星的荧光。TUNEL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膀胱癌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2/bax比值与凋亡指数具有相关性。结论吡柔比星灌注化疗中可选择性作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通过影响膀胱癌组织bcl-2/bax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膀胱内灌注 化疗 凋亡 BCL-2表达 BAX表达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人膀胱癌复发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钱本江 李惠长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7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 用Meta分析比较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与毒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THP与MMC膀胱灌注治疗人膀胱癌复发的比较性研究资料,对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学综合(Meta分析... 目的 用Meta分析比较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与毒性。方法 检索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THP与MMC膀胱灌注治疗人膀胱癌复发的比较性研究资料,对纳入研究的资料进行统计学综合(Meta分析)。结果共有8项研究符合标准被纳入,涉及总病例数629例,其中进行THP灌注治疗314例,MMC治疗315例;最大随访期内分别有10.5%(33/314)和34.6%(109/315)出现复发。Meta分析结果提示THP组预防肿瘤复发作用统计学上显著优于MMC组(OR0.34,95%CI0.22~0.54,P〈0.05);6项研究报道了治疗毒性(主要是膀胱炎)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提示THP组膀胱炎发生率明显低于MMC组(OR0.49,95%CI0.29~0.82,P〈0.05)。结论 THP膀胱灌注预防人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但其膀胱炎发生率较MMC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THP MMC 膀胱灌注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Pilot study of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two new generation anthracycline antibiotics in prevention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recurrence 被引量:23
13
作者 CHEN Si-yang DU Lin-dong ZHANG Yu-hai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23期3422-3426,共5页
Background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accounts for 60%-70% of all bladder cancer cases in China, when treatment consists of onl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r (TUR-BT), recurrence and progresses in th... Background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accounts for 60%-70% of all bladder cancer cases in China, when treatment consists of only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mor (TUR-BT), recurrence and progresses in the bladder are observed in some patients. There are numerous reports of trials of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of anticancer agents with the objective of lowering this recurrence rat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rophylact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pirubicin (EPI), pirarubicin (THP) and hydroxycamptothecin (HCPT) in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a total of 189 patients who had been diagnosed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04 through 2007 at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one of three treatment groups. Patients in group A received 29 doses of EPI 30 mg/30 ml, patients in group B received 29 doses of THP 30 mg/30 ml, and patients in group C received 29 doses of HCPT 30 mg/30 ml, over a period of 24 months.Results The recurrence-free rate in the 2 anthracycline treatment groups (A and B)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HCPT treatment group. In the safety evaluation, the incidences of pollakiuria, pain on urination, dysuria, hematuria,and contracted bladder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A and B, but som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s A and B than that in group C.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EPI and TH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HCPT in the prevention of bladder cancer re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RUBICIN pirarubicin HYDROXYCAMPTOTHECIN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建逵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对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Ⅱ~Ⅲ期择期手术乳腺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TAC组采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方案,CAF组采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对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Ⅱ~Ⅲ期择期手术乳腺癌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8例。TAC组采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方案,CAF组采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联合氟尿嘧啶治疗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化疗结束后,与CAF组相比,TAC组患者的KPS得分、病理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和CAF组的腋窝淋巴结转阴率分别为35.6%和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两组白细胞减少率、粒细胞减少率、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小板减少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心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方案可作为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新辅助化疗方案,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环磷酰胺 多西他赛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含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9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结果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黄慧强 彭玉龙 +10 位作者 蔡清清 林旭滨 李宇红 夏忠军 林桐榆 孙晓非 张力 徐光川 何友兼 姜文奇 管忠震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目的分析含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例NHL患者临床特征及用含THP方案化疗加或不加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结果392例NHL患者中,T/NK细胞NHL占23.2%,B细胞NHL占68... 目的分析含吡柔比星(TH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92例NHL患者临床特征及用含THP方案化疗加或不加放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远期生存率.结果392例NHL患者中,T/NK细胞NHL占23.2%,B细胞NHL占68.4%,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NHL(56.9%)和外周T细胞性NHL(12.5%);中位年龄47(5~87)岁,大于60岁者占26.0%;男性多见(61.0%);一般状况较好(活动状态<1级占92.6%);有B症状者占25.0%;临床分期Ⅰ~Ⅱ期占63.2%;国际预后指数评分0~2分占84.7%.392例NHL患者接受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为CTOP方案(占93.9%),化疗后局部放疗占112例(28.5%).在可评价疗效的385例NHL患者中,总有效率88.5%,完全缓解率63.6%.368例患者共接受含THP的CTOP方案化疗1598个疗程,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12.8%,553个疗程(34.6%)必须用G-CSF支持或预防,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占1.0%,Ⅲ~Ⅳ度贫血占1.5%;脱发仅占19.8%;心脏毒性轻微,仅占5.8%;化疗相关死亡6例.中位随访24个月,预计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6.5%和59.2%,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结论采用含THP联合化疗方案治疗NHL疗效好、毒性较低,值得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哿金 吡柔比星 药物疗法 联合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THP联合化疗 方案治疗 随访结果 CTOP方案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灌注化疗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胡映秋 王晓荣 +3 位作者 谢梅茂 赵雁 王忠军 徐美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7期2463-2466,共4页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42例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分为A、B组,A组24例,B组18例。分别使用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进行预防灌注,全部患者均术后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每周1次,...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42例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分为A、B组,A组24例,B组18例。分别使用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进行预防灌注,全部患者均术后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直至1-2年,并做随访和疗效比较。结果:A、B两组生存率均为100%;A组复发率为25%(6/24),B组复发率为27.8%(5/18),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A组和B组用药后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均可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率,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灌注
下载PDF
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癌组织中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王孝伟 郑默然 +3 位作者 张玉英 朱培 李艳 董超鹏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究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年轻(≤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 目的探究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对年轻(≤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和癌组织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肿瘤增殖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40岁女性乳腺癌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化疗,观察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化疗,3周为1个周期,2组均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癌组织中Ki-67、Her-2、VEGF阳性表达率以及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5.0%(30/40)比52.5%(21/40)](χ^(2)=4.381,P=0.036)。治疗前,2组患者癌组织中Ki-67、Her-2、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周期后,对照组癌组织中Ki-67、Her-2、VEGF阳性表达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癌组织中Ki-67、VEGF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治疗前[22.5%(9/40)比57.5%(23/40),42.5%(17/40)比77.5%(31/40)],且均低于对照组[45.0%(18/40)、65.0%(26/40)](均P<0.05),Her-2阳性表达率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结论吡柔比星联合多西他赛新辅助化疗可抑制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Ki-67和VEGF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且与单用多西他赛比较并未增加化疗毒副作用,治疗前Her-2阳性可能影响化疗效果,临床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西他赛 吡柔比星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接受吡柔比星化疗后右心室心肌力学特性改变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燕 张平洋 +5 位作者 刘琨 张洁 马小五 李林 李妙 刘菁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2-1038,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乳腺癌化疗后右室心肌力学特性。方法选择术后接受吡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36例,采用3D-STI观察化疗前及化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末(下简称C2、C4、C6)右室心肌力学改变,检测血hs-c Tn I、NT-pr...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乳腺癌化疗后右室心肌力学特性。方法选择术后接受吡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36例,采用3D-STI观察化疗前及化疗第2周期、第4周期、第6周期末(下简称C2、C4、C6)右室心肌力学改变,检测血hs-c Tn I、NT-pro BNP水平,31例在C6进行^(99m)Tc-MIBI和^(18)F-FDG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测量参数:RV-V、FAC、TAPSE及S'、LV-V和LV-EF;RVGLS、RVGCS、RVGRS及RVGAS,根据核素显像评判心肌灌注和存活。结果 (1)与化疗前相比,C2时RVGLS明显降低,C4时RVGLS、RVGAS均明显降低(P<0.05),且C6时进一步下降,与药物剂量累计有关。TAPSE、hs-c Tn I水平及RV-FAC下降程度不同患者的RVGLS、RVGAS显著不同(P<0.05);(2)RVGLS、RVGAS与FAC,TAPSE,S'存在相关性(r=0.37,0.26;0.43,0.51;0.21,0.36;P<0.01),RVGAS、RVGLS判定RV-FAC下降>5%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3)核素显像:17例右室心肌灌注正常,14例右室出现灌注异常但18F-FDG显示为存活心肌节段,且后者的RVGLS、RVGAS较前者显著减小;hs-c Tn I明显增高(P<0.05)。ROC曲线显示:RVGLS绝对值小于18.2%判断RV受损的敏感度92.9%,特异度88.2%,曲线下面积0.87;RVGAS绝对值小于26.8%判断RV受损的敏感度94.8%,特异度86.6%,曲线下面积0.86。结论 3D-STI可为评判乳腺癌接受吡柔比星化疗时右室心肌力学改变提供早期、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乳腺肿瘤 心脏毒性 吡柔比星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右心室功能
下载PDF
比较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于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2
19
作者 陈柏康 高莉萍 +5 位作者 俞洪元 蒋武斌 吴松江 卢子文 柯莽 丁崇标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3-725,共3页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蒽环类抗肿瘤药)与丝裂霉素(抗肿瘤药)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效疗与安全性。方法将83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及血常规...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蒽环类抗肿瘤药)与丝裂霉素(抗肿瘤药)膀胱灌注对预防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复发的效疗与安全性。方法将83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作膀胱灌注化疗,定期行膀胱镜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观察疗效与副作用。结果吡柔比星组1例(2.3%)复发,丝裂霉素组6例(14.6%)复发,复发率吡柔比星组明显低于丝裂霉素组(P<0.05);膀胱刺激症,吡柔比星组6例(14.3%),丝裂霉素组未出现。结论与丝裂霉素相比,吡柔比星具有膀胱内保留时间短、疗程短、疗效高及门诊治疗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丝裂霉素 膀胱灌注
下载PDF
盐酸吡柔比星在不同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蕾 黄红兵 +2 位作者 陈倩超 刘韬 王人英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吡柔比星浓度为1mg/ml溶液,室温下,于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经0、1、2、4、6、8、10h考察溶液外观及含量变化。结果...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分别用灭菌注射用水和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吡柔比星浓度为1mg/ml溶液,室温下,于光照及避光条件下放置,经0、1、2、4、6、8、10h考察溶液外观及含量变化。结果光照或避光条件下,10h内盐酸吡柔比星的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液外观无明显变化,含量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吡柔比星在灭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稳定性较差,应即配即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柔比星 灭菌注射用水 葡萄糖注射液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