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动态观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变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雪梅 陈蕾蕾 +5 位作者 许景艳 谢品浩 杨永公 陈军浩 范洵楠 欧阳建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初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常规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并采用FISH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对治疗过程...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对初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行常规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并采用FISH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对治疗过程中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细胞比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FISH对标准的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出与形态学和临床符合率为100%,对流式细胞学免疫表型不符合的APL诊断的1例作出了明确诊断,对累及17号染色体的附加染色体异常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对APL治疗过程中分子生物学缓解的判断非常直观。结论:FISH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直观和准确,具备了用以确定白血病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和进行治疗后的疗效监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性 急性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pmlrarα融合基因 诊断 疗效监测
下载PDF
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不同病期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沈红强 汤永民 +4 位作者 宋华 石淑文 杨世隆 徐卫群 钱柏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44-648,共5页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 为了了解CD117/CD11b在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初诊及治疗后的表达变化,探讨其表达变化对APL诊断和预后的意义,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进行三色或四色流式细胞术细胞表面及浆内分化抗原分析,应用RT-PCR技术检测骨髓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表明APL与CML慢性期都高表达MPO、CD13和CD33,而几乎不表达CD34、HLA-DR及T,B淋巴系列标志。有14.5%的APL患者表达CD56,有48.2%的APL患者表达CD15,CD15在APL的表达明显低于CML慢性期(48.2%vs95.2%,P<0.01)。有78.3%的APL患者表达CD117,而在CML慢性期不表达CD117。CD11b在APL的表达率仅为16.9%,而在CML慢性期几乎都表达CD11b。有72.3%的APL患者呈CD117+CD11b-表型,而在CML慢性期患者细胞中均未见此表型,它几乎均呈CD117-CD11b+表型。11例表型为CD117+CD11b-的APL患者经治疗获完全缓解,在2个月以后CD117阳性细胞百分率均小于5%,同时细胞高表达CD11b,呈CD117-CD11b+表型。检测31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25例该融合基因阳性,阳性率为80.6%,其中16例(64%)为PML/RARα基因L型,9例(36%)为S型。16例PML/RARα融合基因L型APL患者CD117表达有14例(87.5%),9例S型CD117表达有4例(44.4%),6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阴性APL患者CD117表达有2例(33.3%)。结论CD117/CD11b表型分析有助于APL与其它AML亚型及CML慢性期细胞的鉴别,CD117+CD11b-表型有助于APL细胞和APL患者缓解恢复期的良性髓系增生细胞的区分,对APL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以及发病机理的研究等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17/CD11b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p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PML-RARα反义核酸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生长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文强 孙秉中 陈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27-230,共4页
目的:研究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对NB4细胞生长分化作用的影响,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间的关系。方法:用反义核酸来封闭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并用RTPCR的... 目的:研究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对NB4细胞生长分化作用的影响,探讨PMLRARα融合基因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间的关系。方法:用反义核酸来封闭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并用RTPCR的方法检测。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细胞表面标志及NBT还原试验加以判定,细胞周期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结果: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SODN)通过封闭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能够降低S期细胞的百分率(56%降至37%),继而抑制NB4细胞生长,促进NB4细胞的分化,提高其NBT还原率。结论:APL特征性的染色体易位t(15;17)形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核酸 融合基因 pml-rarα 白血病 APL
原文传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小宁 李元媛 +3 位作者 甘宜敏 陈凤丽 衡春 于亮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28例AP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同时用FISH法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28例初诊的APL患者254例常规核型...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28例AP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同时用FISH法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 28例初诊的APL患者254例常规核型分析检出t(15;17)(q22;q12);2例患者核型正常;另1例未检出t(15;17),核型分析结果为涉及15和17号染色体的复杂异常;FISH检测所有病例均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结论 FISH法行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好,是诊断APL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α融合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染色体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长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欣 潘理明 +8 位作者 吴树农 孙自敏 吴竞生 朱薇波 蔡晓燕 刘会兰 韩永胜 杨会志 耿良权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4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方法:对17例经ATRA治疗取得完全缓解(CR)的APL患者,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以后,采用血细胞短期培养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长期疗效。方法:对17例经ATRA治疗取得完全缓解(CR)的APL患者,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方案进行治疗。在治疗6个月以后,采用血细胞短期培养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RT-PCR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13^+CD45dim细胞和CD33^+CD45^dim智细胞,监测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以及CD13^+CD45^dim、细胞和CD13^+CD45^dim细胞变化情况。结果:随访15个月-70个月(中位数36个月)。白血病复发3例,复发率17.65%,总生存率(OS)94.12%,t(15;17)染色体异位、PML-RARα融合基因和FCM检测MRD转阴率分别为23.53%、29.41%和23.53%。结论:APL CR后采用ATRA与化疗交替治疗,可以较好地减少或消除APL患者体内的残存白血病细胞,减少白血病的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APL的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化学治疗 t(15 :17)染色体异位 pml-rarα 融合基因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PCR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分子学反应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利 陈子兴 +4 位作者 岑建农 邱桥成 何军 鲍晓晶 袁晓妮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4-217,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残留白血病细胞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的治疗及复发显著相关。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 背景与目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残留白血病细胞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的治疗及复发显著相关。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RT-PCR)可更敏感地检测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有利于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监测。本研究应用RQ-RT-PCR方法联合对数级下降分析评估了APL患者的分子学反应,以探讨该方法在MRD监测中的作用。方法:100例初诊APL患者,以全反式维甲酸和复方黄黛片或亚砷酸联合化疗诱导缓解,用RQ-RT-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和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两种异构体的表达量,结果以ABL内参基因标化处理(normalized quotient,NQ)。动态观察其中33例患者融合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对数级下降分析法监测分子学反应,最后以SAS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00例初诊APL患者中位NQ为0.58,其中L型转录本NQ为0.52,S型转录本NQ为0.7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观察发现33例患者在初诊、诱导达完全血液学缓解时、巩固化疗后及维持期,NQ分别从0.62下降到0.25,再降到0.0003,最终降至0。联合对数级下降分析法,患者治疗后各期的分子反应率从次要分子学反应的63.64%,到部分分子学反应的96.97%,再到主要分子学反应的100%。结论:RQ-RT-PCR联合对数下降分析法可用于APL患者的MRD监测,结果直观、可靠,并且与临床患者的分子学反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RQ-RT—PCR pml/rarα融合基因 对数级下降分析法 MRD
下载PDF
计时电量法用于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汪红梅 翁少煌 +2 位作者 林丽清 林新华 陈元仲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72-876,共5页
以氯化六氨合钌([Ru(NH3)6]3+)为杂交指示剂,通过Au-S键的共价结合,将DNA探针固定在电极表面与互补靶序列杂交,构建了计时电量法(CC)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并通过对比杂交前后电量的变化... 以氯化六氨合钌([Ru(NH3)6]3+)为杂交指示剂,通过Au-S键的共价结合,将DNA探针固定在电极表面与互补靶序列杂交,构建了计时电量法(CC)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DNA传感器,并通过对比杂交前后电量的变化检测互补序列及浓度。由于杂交前后与DNA链静电结合的[Ru(NH3)6]3+量不同而形成电量差值(ΔQ),随着靶序列浓度的增加,[Ru(NH3)6]3+引起的电量差值增大。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此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特异性,能区分完全互补和错配序列,并可对融合基因进行定量。互补靶DNA序列在1.0×10-12~1.0×10-8 mol.L-1浓度范围内,ΔQ与DNA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0×10-13 mol.L-1。实验结果表明,以[Ru(NH3)6]3+为电化学指示剂的DNA传感器,能很好地对含PML/RARα融合基因的靶序列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电化学杂交传感器 计时电量法 六氨合钌 p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在NB4细胞株细胞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表达及其抗凋亡作用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军 林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332-336,共5页
为了检测survivin基因在APL细胞中的表达率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PML/RARα和survivinmRNA表达。结果显示:NB4细胞经过ATRA处理后,survivinmRNA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72小时几乎检测不到surviv... 为了检测survivin基因在APL细胞中的表达率并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检测PML/RARα和survivinmRNA表达。结果显示:NB4细胞经过ATRA处理后,survivinmRNA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在72小时几乎检测不到survivinmRNA表达。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有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其中survivinmRNA阳性表达24例(占67%),阴性表达12例(占33%);22例缓解期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均为阴性,其中survivinmRNA阳性表达8例(占36%),阴性表达14例(占64%);初发、复发组、PML/RARα基因长型阳性组与缓解组相比,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增高(两者P值均<0.05),而与急性白血病组相比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减低(两者P值分别<0.05,<0.001)。36例初发、复发APL患者,无论survivinmRNA表达阳性或阴性,用ATRA治疗都能达到完全缓解;临床上并发DIC和严重感染的4例APL患者的survivinmRNA表达皆为阳性(其中1例死亡),而survivinmRNA表达阴性患者临床症状均较轻,只有轻微的皮肤粘膜出血、发热和乏力等症状。2例APL患者经用ATRA治疗后外周血象以及骨髓象诱导分化症象不明显者,其survivinmRNA表达均为阳性。结论:AP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率较其它类型急性白血病明显减低,survivin基因表达与临床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株 NB4 SURVIVIN基因 pml/rarα融合基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美娟 雷云 +4 位作者 王昆 陈元仲 李光文 罗红斌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锁核酸(LNA)修饰的发夹结构捕获探针,结合信号探针构建新型的"三明治"电化学传感模式。信号探针末端修饰的生物素可与酶上的亲和素结合,通过检测酶催化H2O2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对靶序列的检测。该传感器可识别和定量检测PBS缓冲液中人工合成的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互补序列、单碱基及多碱基错配序列,杂交电流值与目标链浓度在1.0×10-11~1.6×10-10 mol/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13 mol/L。同时,该新型传感器成功地用于无稀释人血清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有望用于临床实际样品的检测,进而实现临床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三明治”结构 发夹结构DNA探针 锁核酸 p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蒲莲芳 陶千山 +2 位作者 王会平 翟志敏 熊术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51-1555,共5页
目的:为了观察和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和首次转阴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初诊APL患者60例,按照APL临床路径行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应... 目的:为了观察和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和首次转阴时间长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初诊APL患者60例,按照APL临床路径行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应用多重巢式PCR动态监测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计算首次转阴时间,随访观察并评价首次转阴时间的临床意义。结果:除3例死亡和1例失访外,其余56例初诊APL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其PML/RARα融合基因均在24至381 d之间首次转阴,平均首次转阴时间为(131±90)d。首次转阴时间在PML/RARα融合基因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差异,L型转阴时间较S型的短(P=0.032),而不同年龄、性别、危险度分层组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首次转阴后的56例患者分别随访25 d至1979 d,中位随访时间为946 d,其中1例133 d首次转阴患者维持3个月后转阳并且随后出现临床复发,其余55例患者均长期保持分子水平缓解。结论:初诊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平均约在正规治疗后4个月首次转阴;不同基因亚型之间首次转阴时间存在差异。PML/RARα融合基因首次转阴时间可客观反映APL患者治疗后白血病细胞的消减水平,对临床治疗有提示作用,但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绝对依据;以PML/RARα融合基因动态监测微小残留病灶对分析APL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α融合基因 首次转阴时间
下载PDF
PML-RARα245与hGM-CSF双基因DNA疫苗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刚 周羽竝 +3 位作者 岑东芝 杨力建 陈少华 李扬秋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8-881,F0002,共5页
目的采用长度为245bp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片段构建新的PML-RARα与hGM-CSF真核双表达载体。方法用RT-PCR技术从NB4细胞的RNA中扩增长度为245bp的PML-RARα基因片段,PCR技术从pORF-hGM-CSF质粒中扩增出hGM-CSF基因,... 目的采用长度为245bp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片段构建新的PML-RARα与hGM-CSF真核双表达载体。方法用RT-PCR技术从NB4细胞的RNA中扩增长度为245bp的PML-RARα基因片段,PCR技术从pORF-hGM-CSF质粒中扩增出hGM-CSF基因,分别将两基因片段连接到pIRES质粒的多克隆位点A和B中,构建真核双表达载体。用酶切和序列分析方法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正确性。将重组质粒转染K562细胞,利用RT-PCR和点杂交技术检测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翻译情况。结果双酶切结果证明重组质粒中含有相应大小的PML-RARα基因片段及hGM-CSF基因,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完全正确。该重组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正常转录和翻译。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PML-RARα245及hGM-CSF的双表达载体,为筛选合适的抗原片段用于构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PML-RARαDNA疫苗提供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l-rarα融合基因 hGM-CSF基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NA疫苗
原文传递
PML—RARα融合基因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被引量:2
12
作者 黎承平 李淑娈 魏彩霞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PML—RARα融合基因在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诱导缓解及巩固维持治疗期间,采用筑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细胞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动态变化、PML... 目的观察PML—RARα融合基因在监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微小残留病(MR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诱导缓解及巩固维持治疗期间,采用筑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骨髓细胞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动态变化、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长期随访的18例完全缓解(CR)患者,2例出现分子学复发。其中1例发生于CR1后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CR2后2个月再次出现分子学与血液学的复发,诱导治疗1个疗程获得CR3;1例发生于CR1后74个月,诱导缓解治疗后获得CR2,随访结束时生存期已达105个月。结论在CR期定期监测PML-RARα融合基因,可早期发现分子学复发,及时干预治疗可避免血液学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pmlrarα融合基因 微小残留病
原文传递
实时定量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威 邱广斌 张继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4期1669-1671,共3页
目的建立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 mRNA的方法。方法制备目的基因PML-RARα的RNA标准品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RNA标准品。然后将目的基因PML-RARα和管家基因-βactin的标准品梯度... 目的建立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 mRNA的方法。方法制备目的基因PML-RARα的RNA标准品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RNA标准品。然后将目的基因PML-RARα和管家基因-βactin的标准品梯度稀释作为模板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制作标准曲线。利用成功构建的两个标准曲线测定APL患者的目的基因PML-RARα与管家基因-βactin的相对值,分析不同状态患者的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是否有差别,从而指导临床的治疗。结果用本研究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可检测出10~5μg NB4细胞cDNA中的PML-RARα融合基因,其重复性的循环域值(Ct值),管间、批间变异系数(CV)分别为2.2%、4.0%。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应用本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有助于监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ml-rarα融合基因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实时定量RT-PCR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诊断APL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伟 秦燕 +1 位作者 丁润生 尹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RQ-RT-PCR)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诊断及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一步法RQ-RT-PCR、Taqman探针技术检测42例APL初诊患者和30例完全缓解(CR)患者骨髓PML-RARα融合基因的... 目的探讨一步法实时定量RT-PCR(RQ-RT-PCR)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诊断及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一步法RQ-RT-PCR、Taqman探针技术检测42例APL初诊患者和30例完全缓解(CR)患者骨髓PML-RARα融合基因的两种常见异构体转录本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部分患者骨髓MRD进行检测,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①42例APL初诊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中位标准拷贝数(NCN)为61%(13%~284%),其中L型34例,S型8例。L型和S型异构体中位NCN分别为56%(28%~278%)和70%(13%~284%),两者比较,P>0.05;②30例APL患者经标准诱导治疗CR后PML-RARα融合基因转录本中位NCN为4.00%(0.00%~8.26%);③一步法RQ-RT-PCR和FCM同时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χ2=0.278,P=0.598),总符合率83.3%。结论一步法RQ-RT-PCR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直观等特点,有利于对APL的诊断和MRD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pml-rarα融合基因 实时定量RT-PCR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光 赵瑾 +3 位作者 石磊 王恺 解菊芬 马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中的价值。方法对初诊的30例及20例疑似APL的患者进行FISH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对治疗过程中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细胞比例进行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中的价值。方法对初诊的30例及20例疑似APL的患者进行FISH技术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对治疗过程中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细胞比例进行动态观察,进而协助诊断和指导治疗。结果30例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90%(27/30),1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确诊为AML-M2;20例未确诊者中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率15%(3/20),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50%(10/20),其余7例未检测到以上两种融合基因。达到完全缓解(CR)后有7例融合基因阴性,随访至CR后2年,发现7例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比例较高患者分别于1~3个月后复发。结论FISH技术对APL的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并精确定位复杂核型中融合信号的位置,可用以确定白血病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和进行治疗后的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p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6
作者 连志贤 钟光贤 +3 位作者 王昆 刘爱林 林新华 陈元仲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应用电化学还原法将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氧化石墨还原为石墨烯,然后利用偶联活化剂将经过氨基修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探针固定到石墨烯修饰电极表面,以亚甲基蓝(MB)为电化学杂交指示剂,并由差分脉冲伏... 应用电化学还原法将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的氧化石墨还原为石墨烯,然后利用偶联活化剂将经过氨基修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PML/RARα融合基因序列探针固定到石墨烯修饰电极表面,以亚甲基蓝(MB)为电化学杂交指示剂,并由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人工合成APL的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表明,石墨烯对MB的检测信号起到了很好的增敏作用,杂交前后MB还原峰电流差值与靶标链DNA浓度在5×10-10~2.5×10-9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10-11 mol/L.该方法简单、特异性好,有望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化学DNA传感器 p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免疫分子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重排的诊断效能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邹惠安 李琳芸 +2 位作者 唐元艳 陈永玲 梅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74-3377,338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子与PML/RARα融合基因之间的关系及免疫分子对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初诊FAB分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12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子与PML/RARα融合基因之间的关系及免疫分子对PML/RARα融合基因表达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荆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初诊FAB分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患者120例,荧光定量PCR检测融合基因PML/RARα,流式细胞术检测CD分子表达,根据融合基因PML/RARα是否表达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免疫分型CD分子表达差异及与融合基因PML/RARα表达的关联。结果PML/RARα阳性患者组CD64阳性患者率高达75.0%,CD34、HLA?DR、CD7阳性患者率分别为7.7%、7.7%、0;PML/RARα阴性患者组CD64阳性患者率为28.6%,CD7、CD34、HLA?DR阳性患者率分别为44.4%、77.8%、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L/RARα阳性患者中CD64阳性细胞率四分位数均高于PML/RARα阴性患者,CD7、CD34、HLA?DR阳性细胞率四分位数均低于PML/RARα阴性患者。两组间CD64、CD34、HLA?DR阳性细胞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HLA?DR、CD64诊断临界值分别为10.7%、11.1%、14.2%时诊断PML/RARα为阳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结论CD34、HLA?DR和CD64对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ML/RARα融合基因重排有较好的诊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pml/rarα 融合基因 免疫分子
下载PDF
新型“三明治”结构DNA电化学传感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婧 陈敬华 +4 位作者 陈元仲 林启凰 罗红斌 李光文 林新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57-1361,共5页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新型的锁核酸(LNA)修饰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研究出一种基于“三明治”传感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PML/RARa融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靶序列分别...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新型的锁核酸(LNA)修饰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研究出一种基于“三明治”传感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PML/RARa融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靶序列分别与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杂交后形成“三明治”结构。将修饰电极置于含有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的测定溶液中,用计时电流法检测靶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定量识别和检测溶液中人工合成的短链APLPML/RARa融合基因片段。经过条件优化,杂交前后电流值与靶标链浓度在1.0×10^-12 -2.5×10^-11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10^-13mol/L。该方法简单、特异性好,有望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结构 DNA电化学探针 pml/rarα融合基因 计时电流法 辣根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FISH在免疫表型特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蕾蕾 孙雪梅 +1 位作者 陈军浩 张乐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5年第4期193-195,T0001,共4页
为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免疫表型特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诊断中的应用,作者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APL患者 骨髓中单个核细胞的免疫... 为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免疫表型特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 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诊断中的应用,作者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APL患者 骨髓中单个核细胞的免疫表型,并用FISH检测患者是否存在PML/RARα融合基因。结果发现,少数APL患 者免疫表型为CD13+,CD33+,CD34-和HLA-DR+,而利用FISH技术检测后,发现存在PML/RARα融合基 因,与典型的APL患者HLA-DR-、PML/RARα融合基因(+)的结果不同,提示临床上不能只将免疫表型作为 诊断白血病的独立指标,而应该结合传统的FAB分型及新兴的分子诊断技术如FISH、PCR等来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免疫表型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诊断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前后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莹 王京华 +3 位作者 戴海滨 张剑 李福德 金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50-552,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诊断及其微小残留病 (MRD)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ML RARα易位探针对 8例初诊和 6例完全缓解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 1例正常对照进行t(15 ;17)融合基因检测 ,并与经典细...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诊断及其微小残留病 (MRD)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ML RARα易位探针对 8例初诊和 6例完全缓解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 1例正常对照进行t(15 ;17)融合基因检测 ,并与经典细胞遗传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显带分析 8例初诊患者均为t(15 ;17) ,6例缓解患者中 3例为t(15 ;17) ,3例为正常核型。FISH检测显示 ,8例初诊和 5例缓解患者均存在PML RARα融合基因红 绿荧光信号 ,只有 1例缓解患者和正常对照为正常 15红色信号和 17绿色信号。研究发现 2例M3V患者PML RARα融合基因阳性率达 80 %以上 ,一般M3阳性率在 6 0 %左右 ,缓解中的患者阳性率普遍下降在 2 0 %以下 ,另外发现 2例 15三体患者和 2例伴RML RARα融合基因的同时增加 1条 17号染色体的绿色信号。结论 FISH技术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分子遗传学新技术 ,对M3的诊断及缓解后残余的畸变肿瘤细胞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荧光原位杂交 RML/rarα融合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