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排列法的装备重要性评估与排序 被引量:1
1
作者 池斌 阮拥军 +1 位作者 刘辉 高起蛟 《价值工程》 2010年第20期238-240,共3页
本文结合新装备本身和应用的实际,分析了影响装备重要性的几个重要因素,应用多属性决策中的一种改进排列法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定性比较和定量计算,只需知道各属性间的大小关系及权重就可以进行装备重要性的评估与排序。该方法将主观... 本文结合新装备本身和应用的实际,分析了影响装备重要性的几个重要因素,应用多属性决策中的一种改进排列法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定性比较和定量计算,只需知道各属性间的大小关系及权重就可以进行装备重要性的评估与排序。该方法将主观判断给予量化,为装备的科学区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区分 装备重要性 排列法 评估与排序
下载PDF
柯韵伯兵法类比医理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惠义 贾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28-529,共2页
探讨了柯韵伯兵法类比医理的学术思想 ,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柯韵伯 兵法 医理
下载PDF
基于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的弹带挤进过程及内弹道过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丁传俊 张相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54-2261,共8页
为了更好地揭示弹带和身管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弹炮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FEA)模型,采用Fortran子程序结合显式有限元方法对挤进过程以及随后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热力耦合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 为了更好地揭示弹带和身管的相互作用过程,建立了弹炮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FEA)模型,采用Fortran子程序结合显式有限元方法对挤进过程以及随后内弹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热力耦合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经典内弹道模型时,次要功系数随时间变化并存在极值;在挤进过程中,弹带表层受热软化对内弹道过程有显著影响;对于药筒定装式炮弹,计及拔弹力可以提高挤进过程及随后内弹道过程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带挤进 热力耦合 拔弹力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基于Radau伪谱法的制导炸弹最优滑翔弹道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袁宴波 张科 薛晓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9-1186,共8页
基于Radau伪谱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原理,研究了滑翔型制导炸弹的最大射程优化问题。对制导炸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结合极小值原理推导了最优控制轨迹的解析解和一阶必要性条件,采用Radau伪谱法将弹道优化问题转化为非线性... 基于Radau伪谱法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原理,研究了滑翔型制导炸弹的最大射程优化问题。对制导炸弹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结合极小值原理推导了最优控制轨迹的解析解和一阶必要性条件,采用Radau伪谱法将弹道优化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基于协态映射原理给出了数值解的最优性验证方法。仿真结果表明,Radau伪谱法能够提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最优解,与常规的最大升阻比滑翔弹道相比,优化后的弹道射程增加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滑翔制导炸弹 弹道优化 Radau伪谱法
下载PDF
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芮筱亭 冯宾宾 +2 位作者 王燕 黎超 陈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共11页
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严重制约现代火炮武器的发展,成为各军事强国竞相攻关解决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难题。从揭示发射装药引起膛炸的机理入手,通过理论、计算、试验3个方面连续17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引入起始动态活度比新概念,建立了我国... 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严重制约现代火炮武器的发展,成为各军事强国竞相攻关解决的重大理论与技术难题。从揭示发射装药引起膛炸的机理入手,通过理论、计算、试验3个方面连续17年的系统深入研究,引入起始动态活度比新概念,建立了我国首个基于发射装药起始动态活度比的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方法兵器行业标准和国家军用标准。文中包括: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原理、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流程、发射装药膛内力学环境试验方法、发射装药动态挤压破碎试验方法、发射装药起始动态活度比试验方法、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判据的确定方法、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评定方法,并成功用于工程实践,为科学评估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技术手段和技术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发射装药 发射安全性 评定方法 起始动态活度比 试验研究 判据
下载PDF
基于滑动参数实时估计的履带车辆运行轨迹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熊光明 鲁浩 +1 位作者 郭孔辉 陈慧岩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0-607,共8页
要实现履带车辆的无人驾驶,在轨迹规划阶段需要准确预测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然而履带与地面之间的滑动使车辆运动轨迹的准确预测变得非常困难。通过研究转向过程中履带接地段的运动,建立基于瞬时转向中心的履带车辆运动学模型... 要实现履带车辆的无人驾驶,在轨迹规划阶段需要准确预测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然而履带与地面之间的滑动使车辆运动轨迹的准确预测变得非常困难。通过研究转向过程中履带接地段的运动,建立基于瞬时转向中心的履带车辆运动学模型。针对车辆的相对位姿是滑动参数的泛函,雅可比矩阵难以求解的问题,通过对泛函微分方程线性化,推导了雅可比矩阵的解析解。根据车辆相对位置计算值和测量值的差值,运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迭代求解滑动参数,并结合给定控制序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车辆的运动轨迹。该方法不需要提前知道土壤参数,并且能够实时估计滑动参数,以适应路面变化。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轨迹预测方法相比,利用该方法预测车辆轨迹时,车辆位置偏差减少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履带车辆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滑动参数估计 轨迹预测
下载PDF
车辆行驶路面的数字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红岩 王钦龙 +3 位作者 芮强 李荣利 张晶 罗韬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53-1160,共8页
为提高车辆虚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车辆行驶路面数字化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对中波和长波起伏路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依据路面外形设计参数建立的波形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利用双轨真... 为提高车辆虚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车辆行驶路面数字化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对中波和长波起伏路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依据路面外形设计参数建立的波形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利用双轨真实路形计分别对渣土路、砂石路两种随机路面进行测量,获取了路面不平度实测数据,并采用基于周期图法改进的Welch算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功率谱密度估计,依据相关国家标准GB/T 7031—2005评定了路面等级。采用谐波叠加法建立了三维随机路面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作功率谱密度对比,表明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三维随机路面模型的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路面测量 路面不平度 谐波叠加法 三维随机路面模型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逼近理想解排序的辐射源威胁排序方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远志 王红卫 +2 位作者 索中英 陈游 范翔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45-952,共8页
将辐射源威胁评估作为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与粗糙集(RS)理论相结合的算法,构建一套完备的辐射源威胁等级排序模型,解决在没有先验信息条件下实时定量衡量辐射源威胁程度。针对TOPSIS方法中构造标准化决策矩阵... 将辐射源威胁评估作为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与粗糙集(RS)理论相结合的算法,构建一套完备的辐射源威胁等级排序模型,解决在没有先验信息条件下实时定量衡量辐射源威胁程度。针对TOPSIS方法中构造标准化决策矩阵时数据赋权的主观局限,运用粗糙集理论计算评价指标与评判结果的粗糙依赖度,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规避主观赋权的片面性。仿真结果与原始数据相符,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量化威胁程度,有助于更精细准确排序。该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可以运用于辐射源威胁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粗糙集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威胁等级 属性权重 属性约简
下载PDF
大口径火炮膛线结构对滑动弹带弹丸膛内运动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许耀峰 丁宏民 +1 位作者 徐坚 宁变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48-2156,共9页
以大口径身管火炮发射减旋滑动弹带制导弹药时弹丸-身管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某大口径火炮线膛身管与制导炮弹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了渐速膛线、等齐膛线、混合膛线(渐速膛线+等齐膛线)3种不同膛线... 以大口径身管火炮发射减旋滑动弹带制导弹药时弹丸-身管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弹塑性有限元理论,建立某大口径火炮线膛身管与制导炮弹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了渐速膛线、等齐膛线、混合膛线(渐速膛线+等齐膛线)3种不同膛线形式和深、浅两种膛线深度条件下,制导炮弹在挤进阶段和膛内运动过程中的弹炮应力、挤进阻力以及弹炮动力学响应,获得了大口径火炮膛线结构对滑动弹带制导弹丸膛内运动的影响关系,为弹炮一体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火炮膛线结构 滑动弹带 弹丸膛内运动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非等间隔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身管磨损量预测 被引量:15
10
作者 易怀军 刘宁 +1 位作者 张相炎 丁传俊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0-2225,共6页
针对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预测中存在的数据采样时间间隔不均匀、采样难度大、成本高、数据量小,常规数据拟合和预测方法难以处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等间隔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通过组合预测模型对某型火炮身管... 针对火炮身管烧蚀磨损量预测中存在的数据采样时间间隔不均匀、采样难度大、成本高、数据量小,常规数据拟合和预测方法难以处理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非等间隔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方法。通过组合预测模型对某型火炮身管的烧蚀磨损量进行预测,实例分析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为身管内膛磨损量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身管磨损 非等间隔 灰色模型 BP神经网络 组合预测模型
下载PDF
未来空域窗弹丸瞄准点配置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卢发兴 贾正荣 +1 位作者 吴玲 余戌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41-1545,共5页
推导了未来空域窗理论最优射击密度,按照弹丸命中点误差方差在实际射击密度下应与理论最优射击密度下相同的原则,给出了未来空域窗多弹丸瞄准点的网状配置方法,并给出了未来空域窗射击的实施条件和毁伤目标概率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 推导了未来空域窗理论最优射击密度,按照弹丸命中点误差方差在实际射击密度下应与理论最优射击密度下相同的原则,给出了未来空域窗多弹丸瞄准点的网状配置方法,并给出了未来空域窗射击的实施条件和毁伤目标概率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网状配置瞄准点得到的毁伤目标概率,接近未来空域窗射击毁伤目标概率上界,是较优的配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毁伤概率 未来空域窗 瞄准点 配置方法
下载PDF
中大口径火炮射击密集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宝元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7,共6页
综述了中大口径火炮射击密集度研究现状,描述了火炮射击密集度理论分析及其试验研究的主要进展,给出了目前开展火炮射击密集度课题研究所采取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射击密集度预测方法、关键参数测试方法。归纳了多年火炮武器型号研制和火... 综述了中大口径火炮射击密集度研究现状,描述了火炮射击密集度理论分析及其试验研究的主要进展,给出了目前开展火炮射击密集度课题研究所采取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射击密集度预测方法、关键参数测试方法。归纳了多年火炮武器型号研制和火炮射击密集度攻关过程中,当采用制式弹药时,提高射击密集度性能所采取的加强火炮结构刚度、减小结合面间隙和膛内时期自由后坐的三项技术措施。讨论了影响火炮射击密集度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火炮射击密集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综述 中大口径火炮 射击密集度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制导弹药末段目标截获概率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骁 唐胜景 +1 位作者 朱大林 郭杰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7-293,共7页
针对末制导弹药对地面目标攻击时是否加入中制导环节,研究其末段飞行过程中与目标的几何位置关系,采用快速计算与解析方法分析其打击地面固定目标时导引头对目标的角度截获。通过空中散布椭球和地面散布椭圆的近似计算得到视场角计算公... 针对末制导弹药对地面目标攻击时是否加入中制导环节,研究其末段飞行过程中与目标的几何位置关系,采用快速计算与解析方法分析其打击地面固定目标时导引头对目标的角度截获。通过空中散布椭球和地面散布椭圆的近似计算得到视场角计算公式,进而建立一般的数学模型,并从统计概率角度,得到末制导目标截获概率,根据3σ原则判断是否加入中制导环节。同时研究了零控脱靶量与末制导修正距离,结果表明末制导修正能力满足零控脱靶量。仿真发现导引头开机位置距离目标逐渐变小时,视场角的置信区间先减小、后增大。计算了不同干扰因素对视场角置信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风对视场角分布的影响比侧风的影响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末制导 目标探测 蒙特卡洛法 截获概率
下载PDF
火炮身管阳线损伤机理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曾志银 马明迪 +1 位作者 宁变芳 高小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36-1742,共7页
某大口径火炮实弹射击中,身管阳线起始段出现双侧棱边断裂损伤,为揭示阳线损伤故障原因,进而采取措施避免损伤复发,基于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丸身管耦合系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弹丸装填不到位、初始装填角、非均... 某大口径火炮实弹射击中,身管阳线起始段出现双侧棱边断裂损伤,为揭示阳线损伤故障原因,进而采取措施避免损伤复发,基于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丸身管耦合系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综合考虑了弹丸装填不到位、初始装填角、非均匀摩擦、弹炮间隙多因素对弹丸身管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弹丸装填不到位造成的冲击加载对身管材料动态性能的效应。结果表明,弹丸挤进过程在阳线起始段引起的等效应力已接近身管材料动态屈服极限,同时,弹丸装填不到位使弹带与身管撞击力提高约3.7倍、身管材料动态断裂韧性降低35.6%,最终导致阳线起始段局部双侧棱边的断裂损伤。验证试验复现了阳线损伤现象,确认了阳线损伤机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身管 阳线损伤 挤进过程 有限元法
下载PDF
空投缓冲气囊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建阳 王红岩 +2 位作者 芮强 洪煌杰 张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2-757,共6页
为了提高空投缓冲气囊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需要对气囊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载荷-气囊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对气囊缓冲特性的灵敏程度分析,选择气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气囊排气口流量系数作为待修正参数,建立了摩擦系... 为了提高空投缓冲气囊有限元模拟的准确性,需要对气囊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载荷-气囊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对气囊缓冲特性的灵敏程度分析,选择气囊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和气囊排气口流量系数作为待修正参数,建立了摩擦系数、流量系数与冲击响应的响应面模型,对该响应面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迭代修正,求解出待修正参数的最优解。通过修正前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修正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空投缓冲气囊 有限元 响应面方法 模型修正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线性调频引信定距方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岳凯 郝新红 +2 位作者 栗苹 陶艳 李永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1-808,共8页
针对调频(FM)引信,为了在较小的调制频偏内获得较高定距精度,提出了基于分数阶域瞬时初始频率估计和基于分数阶相关的两种定距方法。论述了两种方法的定距原理,分析了其距离分辨力与抗噪声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较FM谐波定... 针对调频(FM)引信,为了在较小的调制频偏内获得较高定距精度,提出了基于分数阶域瞬时初始频率估计和基于分数阶相关的两种定距方法。论述了两种方法的定距原理,分析了其距离分辨力与抗噪声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较FM谐波定距方法,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距离分辨力,且受FM带宽影响较小;同时定距方法通过FM发射、接收信号与单载波混频方法,在分数阶域避免了FM率估计,降低了算法复杂度,具有工程可实现性;较初始频率估计方法,基于分数阶相关的FM定距方法抗噪声性能更好,适合于低信噪比环境下信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调频引信 定距方法 瞬时初始频率 分数阶相关
下载PDF
探测未爆炸弹的地球物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7
作者 曲赞 李永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104,共4页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探测未爆炸弹(UXO)具有快速、定位准确和成本低廉的优势。综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地面高精度磁测法、电磁法以及地质雷达和微重力法在探测UXO中的特点和效果,介绍了国外航空磁测法及航空电磁法探测UXO的进展,... 采用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探测未爆炸弹(UXO)具有快速、定位准确和成本低廉的优势。综述了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地面高精度磁测法、电磁法以及地质雷达和微重力法在探测UXO中的特点和效果,介绍了国外航空磁测法及航空电磁法探测UXO的进展,并根据某些探测实例阐述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提出了适合中国UXO探测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爆炸弹(UXO) 高精度磁测 电磁法 地球物理勘查
下载PDF
火炮弹药协调器区间不确定参数辨识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抢抢 侯保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42,共8页
火炮弹药协调器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在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时,某些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的不可测或难以测量的参数,只能通过辨识的方法获得。为了实现弹药协调器的参数辨识,在Simulink中建立弹药协调器的动力学模型与控制... 火炮弹药协调器是一个复杂的多参数机电液一体化系统,在建立其动力学模型时,某些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的不可测或难以测量的参数,只能通过辨识的方法获得。为了实现弹药协调器的参数辨识,在Simulink中建立弹药协调器的动力学模型与控制模型,并利用区间数描述系统动作过程中的不确定参数;利用区间序关系转换模型,将存在区间不确定参数的辨识问题转换成确定性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以协调器支臂角速度曲线的相似度作为优化目标,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了弹药协调器的参数辨识;利用仿真数据确定了此方法的辨识精度满足要求,并利用测试数据对真实系统的参数进行了辨识,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火炮 弹药协调器 参数辨识 区间优化 相似度分析 差分进化算法
下载PDF
摄动落点预测法的快速建模与基于精度最优的分段预测控制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钰 于纪言 王晓鸣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67-876,共10页
快速的高精度落点预测是实现高旋弹丸弹道预测修正或制导的关键,基于基准弹道的摄动(PP)预测法能够较好地平衡计算精度与效率。为解决PP预测法难以快速适应环境与目标的问题,结合摄动理论与分步逼近法实现初始发射条件及基准弹道的快速... 快速的高精度落点预测是实现高旋弹丸弹道预测修正或制导的关键,基于基准弹道的摄动(PP)预测法能够较好地平衡计算精度与效率。为解决PP预测法难以快速适应环境与目标的问题,结合摄动理论与分步逼近法实现初始发射条件及基准弹道的快速确定,并根据理论简化推导出摄动模型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弹道仿真与无控试验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完成发射参量计算与摄动预测建模;与修正质点弹道(MPT)预测法相比,弹道前段PP预测法预测精度较优,弹道后段略差。综合PP预测法与MPT预测法计算速度与精度特点,提出结合PP与MPT的分段预测法,经蒙特卡洛仿真,分段预测法的修正效果相较于单一的PP或MPT预测法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制导炮弹 快速落点预测建模 摄动理论 基准弹道生成 分段预测法
下载PDF
带有落角约束的间接Gauss伪谱最优制导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琦 王中原 常思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03-1212,共10页
针对带有落角约束的末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小值原理和Gauss伪谱法的最优制导律。以期望落角方向为坐标轴定义了落角坐标系,并在其中建立了线性化的导引运动关系方程。将控制系统简化为1阶惯性环节,利用极小值原理得到正则方程,然... 针对带有落角约束的末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小值原理和Gauss伪谱法的最优制导律。以期望落角方向为坐标轴定义了落角坐标系,并在其中建立了线性化的导引运动关系方程。将控制系统简化为1阶惯性环节,利用极小值原理得到正则方程,然后引入Gauss伪谱法进行离散,将其转化为代数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推导出最优制导律的解析表达式,无需任何积分过程,避免了求解黎卡提微分方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运算量小,计算效率高,同时也能方便地求解出复杂加权矩阵下的最优制导律,能够在满足落角约束的条件下更快地收敛到落角参考线,并且具有更小的末端需用过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落角约束 最优控制 末制导律 极小值原理 间接Gauss伪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