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利 刘强 +6 位作者 郝淼旺 陈任安 张继良 王黎红 何华 蒋姗姗 梁英民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 探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伊马替尼(格列卫、STI571)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作用。方法 10例CML患者中3例为慢性期,4例为加速期,3例为急变期。移植前、后口服格列卫(400~1500mg/d)治疗,预处理方案为福达拉宾,环磷... 目的 探讨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伊马替尼(格列卫、STI571)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作用。方法 10例CML患者中3例为慢性期,4例为加速期,3例为急变期。移植前、后口服格列卫(400~1500mg/d)治疗,预处理方案为福达拉宾,环磷酰胺和阿糖胞苷联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CD3单抗。供者HLA配型4例完全相合,2例1个位点不相合,1例2个位点不相合的同胞,1例3个位点不相合的同胞及2例半匹配的母亲供者。干细胞来源为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格拉诺赛特)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以环孢菌素A和霉酚酸酯(骁悉)为主,部分病例加用甲氨蝶呤、CD3单抗及CD25单抗(塞尼派)。结果 10例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嵌合状态,3例获得完全嵌合(>95%),7例获得44%~95%的混合嵌合。7例混合嵌合状态的患者经调整免疫抑制剂、供者淋巴细胞/PBSC输注,格列卫治疗,6例患者在移植后1 5~10个月转变为完全嵌合。移植后中性粒细胞>0. 5×109/L所需天数为16d(10~21d);血小板大于20×109/L所需天数为10d(4~15d)。移植期间1例患者移植后45d因肠道感染,颅内出血死亡。另1例患者移植后27d因多脏器衰竭死亡。8例患者随访7~23个月,6例发生Ⅰ~Ⅱ度GVHD,2例发生Ⅲ~Ⅳ度GVHD,除1例因慢性GVHD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临床研究 伊马替尼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移植物抗宿主病 Bcr/abl CD3单抗 CD25单抗 嵌合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