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民说”与晚清白话文运动——1900年代的民粹主义辨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东玲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130,共12页
清末"戊戌"之后梁启超提出"新民"说,民众以国民身份进入近代新型知识分子视野。晚清改良派与革命派对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的译介与传播,极大地改变了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结构,其中民粹主义意识极大地影响了知识分子对... 清末"戊戌"之后梁启超提出"新民"说,民众以国民身份进入近代新型知识分子视野。晚清改良派与革命派对西方现代政治思想的译介与传播,极大地改变了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结构,其中民粹主义意识极大地影响了知识分子对启蒙和革命的接受与认同。无论改良派的"新民"启蒙还是革命派的"三民主义"均折射出民粹主义在其中的深刻影响。晚清"文学革命"作为政治思想启蒙的途径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近现代文学的政治意识形态性,也塑造了晚清白话文的特殊品质。这种政治思想启蒙与晚清"文学革命"之间的互文性,传达了新型知识分子民族国家的焦虑与诉求,并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粹主义 新型知识分子 新民说 无政府主义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新国民”思潮发展评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车冬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5-109,116,共6页
清末民初研究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新国民思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与严复的三民说为代表,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第二层次:以孙中山的国民心理建设为主。第三层次:以新文化运动先锋解放国民主... 清末民初研究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新国民思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与严复的三民说为代表,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第二层次:以孙中山的国民心理建设为主。第三层次:以新文化运动先锋解放国民主体意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新国民”思潮 “新民说” “三民说” 国民心理建设 国民主体意识 新文化运动
下载PDF
善“群”成“己”:以《新民说》之“公德-私德”论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陈云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59-66,共8页
发表于近代价值观念变革时代的《新民说》,其核心是论证“公德”之培育的重要性及其与“私德”之关系。其中“公德”涉及现代的公民个体和社会国家的关系,“私德”作为“公德”的补充出现,而且须是对往旧“私德”改造之结果。“公德”... 发表于近代价值观念变革时代的《新民说》,其核心是论证“公德”之培育的重要性及其与“私德”之关系。其中“公德”涉及现代的公民个体和社会国家的关系,“私德”作为“公德”的补充出现,而且须是对往旧“私德”改造之结果。“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实际上涉及“群己之辩”的争论,因而体现了20世纪初梁启超的群己观念:他通过引进西方思想对传统道德思想作了创造性的转化,以公德—私德论为视角,将其在“群己之辩”中的观点具体化,最终体现了善“群”以成“己”的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善群成己 《新民说》 公德 私德
下载PDF
论梁启超的“人学”思想——以《新民说》为中心
4
作者 黄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8-32,共5页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大力倡导"新民"说,由此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历久不衰的"国民性改造"运动,使人的现代化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至今都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透过一个世纪的历史烟云,重新审...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大力倡导"新民"说,由此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历久不衰的"国民性改造"运动,使人的现代化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至今都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透过一个世纪的历史烟云,重新审视一代启蒙思想家的"人学"思想,它的内涵与要义、缘起与旨归、价值与局限无疑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与未来发展提供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人学思想 新民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