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陵山区交通通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的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叶茂 王兆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3-219,共7页
交通网络的演化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依据武陵山区区域交通和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交通通达性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以武陵山区为例,选取2005、2010、2015年等3个时间截点,分析区域交通通达性演化推动区域旅游... 交通网络的演化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依据武陵山区区域交通和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交通通达性模型和旅游经济联系的引力模型,以武陵山区为例,选取2005、2010、2015年等3个时间截点,分析区域交通通达性演化推动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效应,构建交通与旅游经济的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定量测度两个系统的内在耦合协调机制。结果表明:(1)交通通达性模型阐述了恩施州交通通达性数值最大达到3.77,张家界以2.94的数值紧随其后,湘西州交通通达性最小且各市州交通通达性差距在逐渐缩小;(2)引力模型研究了怀化市与恩施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度在前期最大达到5.713,与湘西州的旅游经济联系度最小仅为1.375,张家界市则平衡在3.5左右,后期则朝着均衡状态发展;(3)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表明张家界的耦合协调度最大,湘西州与怀化市隶属于第二梯度,而铜仁市与黔江地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以上充分印证了交通运输网络的演化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存在互为反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络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耦合协调模型 武陵山区
原文传递
城市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及流动方式——以武汉自助游为例 被引量:47
2
作者 王娟 胡静 +3 位作者 贾垚焱 刘大均 许贤棠 朱磊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84,175,共10页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 基于网络游记中时空信息的提取、整理和挖掘,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归纳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结构特征和流动方式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主体由户部巷、武汉大学等13个节点组成。2空间上,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包括两江交汇区域、汉口沿长江一线以及东湖西南侧一带。3时间上,客流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是武汉自助游的热点时段。4节点结构特征方面,网络转移和扩散的通畅程度差异明显,旅游节点大多需要通过户部巷、黄鹤楼等8个精华节点来发生联结,户部巷是武汉自助游流动网络的集散中心。5整体结构特征方面,网络整体密度较低,存在8个凝聚子群,其中3个内部联系较为紧密。6流动方式方面,自助游客主要依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步行和公交是最主要的流动方式,步行化水平与旅游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助游 旅游流 网络结构 流动方式 武汉
原文传递
能源-交通-信息三网融合发展的需求、形态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4
3
作者 何正友 向悦萍 +1 位作者 廖凯 杨健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73-86,共14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赋能能源与交通传统行业。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实现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文中对能源网、交...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赋能能源与交通传统行业。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实现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文中对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融合发展的优势与需求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明确了三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归纳了三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融合发展的现有技术支撑,总结了三网融合发展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领域的初步尝试,论述了三网融合发展的途径及可行性;分析了三网融合发展形态,提出了三网融合系统架构,归纳了三网融合系统的主要特征;从三网融合系统架构的物理层、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归纳总结了构建三网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三网融合分析的关键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网 交通网 信息网 三网融合 能源转型 信息通信技术
下载PDF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南宁西乡塘区公园可达性 被引量:34
4
作者 郭松 范泽源 +1 位作者 何家琪 李在留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2,共5页
公园可达性是反映公园布局合理性、居民到达公园便捷性和公园服务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选择步行、非机动车和机动车3种交通方式,运用ArcGIS网络分析法对南宁市西乡塘区现有6个城市公园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道路网络不完善... 公园可达性是反映公园布局合理性、居民到达公园便捷性和公园服务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选择步行、非机动车和机动车3种交通方式,运用ArcGIS网络分析法对南宁市西乡塘区现有6个城市公园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道路网络不完善,存在断头路、空白区和交通瓶颈;2)不同时间等级下3种交通方式公园可达性比值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3)步行方式下时间与可达面积比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1.172x-3.153,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方式下为对数回归模型,分别为y=30.881ln(x)-40.144、y=24.548ln(x)-8.485;4)公园整体可达性较差,有近20%地区包括西南部和北部边缘区3种交通方式55min均不可达,且步行55min仅覆盖了58.67%的地区;5)公园地理分布及数量、公园出入口分布、路网完善程度和交通方式影响公园可达性,其中路网不完善是造成公园服务盲区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出均衡公园布局和出入口分布、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交通线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网络分析 公园可达性 交通方式 ARCGIS
下载PDF
城市旅游景点可达性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8
5
作者 谢双玉 张琪 +2 位作者 龚箭 韩磊 王晓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39,共8页
在明确旅游景点可达性概念的基础上,借鉴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围绕"路、车、人、环境"要素,构建了由静态的"路网可达性"、动态的"车行可达性"和基于人与环境互动的"感知可达性"三个维度组成... 在明确旅游景点可达性概念的基础上,借鉴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围绕"路、车、人、环境"要素,构建了由静态的"路网可达性"、动态的"车行可达性"和基于人与环境互动的"感知可达性"三个维度组成的城市旅游景点可达性综合评价模型,以此为指导,运用网络分析法、空间句法等方法,综合评价了武汉市A级旅游景点的可达性。结果表明:综合评价模型中实时交通路况的权重最大,表明道路拥堵是制约景点可达性的最重要因素;武汉市只有晴川阁、东湖听涛景区等少数景点可达性的各个方面都表现较好;其他景点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有路好找但少车、有路但少车难找、有车但少路难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旅游景点 可达性 综合评价模型 武汉市主城区 路网 交通便捷性 交通拥堵
原文传递
基于O-D网络的全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联系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海江 苗长虹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90,104,共9页
依据全国286个地级中心城市间完整的交互式"城市—车次—城市"铁路客运数据,采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全国中心城市铁路联系的空间集聚、任意两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联系、细分车次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多角度解析... 依据全国286个地级中心城市间完整的交互式"城市—车次—城市"铁路客运数据,采用基于O-D网络的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全国中心城市铁路联系的空间集聚、任意两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联系、细分车次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多角度解析全国中心城市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格局,精确而清晰地刻画中心城市之间铁路客运联系的空间集聚、网络结构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国铁路客运联系分布格局呈现向东倾斜的"开"字型结构,即由京沪—沪深线、京广—京哈线"两纵"与陇海—兰新线、沪昆线"两横"相互交汇而成全国铁路客运的骨架。全国铁路客运联系有三个核心集聚区,即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共同构成全国性铁路客运联系中心。当空间联系距离大于200km后,铁路客运联系呈现出较规则的三次曲线型距离衰减规律。全国中心城市之间的铁路客运联系近1/2是在空间联系距离500km的范围内实现的,动车组和高铁联系则有2/3比例在此空间距离内完成。随着空间联系距离的逐渐增加,全国铁路客运联系依次表现为城市群或经济区内、省域内、相邻省区、区域乃至大区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的联系。研究显示,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珠三角与海西经济区之间直接的铁路客运联系相对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来说较弱,是交通运输布局方面的一个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网络 交通运输联系 铁路客运 空间联系 空间距离衰减
原文传递
神经网络在铁路空车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党建武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77-85,共9页
对于铁路运输中空车调度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了该问题的组合优化方法,建立了三个神经网络模型和能量函数。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组合优化 铁路运输 空车调度
下载PDF
中部地区“轴—辐”物流网络构建——基于公路和铁路运输成本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鑫磊 王圣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3-1590,共8页
现代物流业作为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物流网络的科学构建则关系到经济空间格局的走向。通过建立物流网络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得到各研究单元的物流综合实力评价指数,确定不同等级的轴心城市,根据加权平均旅行时间... 现代物流业作为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物流网络的科学构建则关系到经济空间格局的走向。通过建立物流网络指标评价体系,分析得到各研究单元的物流综合实力评价指数,确定不同等级的轴心城市,根据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度节点到物流中心的时间成本,选用潜力模型划分轴心城市辐射范围,构建了中部地区"轴—辐"物流网络体系。研究发现: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一级轴心城市,长沙、合肥、郑州、南昌、太原为二级轴心城市,芜湖等19个地级市为三级轴心城市,其他地级市(州)和县级城市为边缘物流城市的物流网络。从物流网络的影响范围来看,各省辐射范围基本与行政界线相吻合,区域内节点与轴心之间联系紧密;从分区域来看,物流网络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区域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网络 运输成本 轴—辐系统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黄河流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吴姗姗 王录仓 刘海洋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2-212,共11页
文章以黄河流域68个地级市(州、盟)为研究区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游流(总量、汽车、火车、飞机)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分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各节点城市的中心性在三种中心度下表现出明显差异,省会城市和典型旅游城市的中心... 文章以黄河流域68个地级市(州、盟)为研究区域,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旅游流(总量、汽车、火车、飞机)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分异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各节点城市的中心性在三种中心度下表现出明显差异,省会城市和典型旅游城市的中心性明显高于一般城市;除飞机路径网络外,其余网络中各节点城市的中心性相对一致。②旅游流网络整体呈"大松散、小聚簇"结构特征,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旅游流子网,中下游地区子网众多,上游地区的子网相对稀疏,省际接壤区几乎没有成形的子网;核心—边缘特征明显,核心区对边缘区的"涓滴效应"有限。③网络结构洞水平在四种网络中差异显著,西安、郑州等核心城市表现出强大的桥梁纽带作用。④旅游流流量分配的不均衡性、流向的非对称性及其不同网络的连通性差异共同塑造了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讯迁徙 旅游流 网络结构 黄河流域 核心—边缘结构 交通网络 旅游线路
原文传递
全球海洋运输网络健壮性评估 被引量:25
10
作者 彭澎 程诗奋 +2 位作者 刘希亮 梅强 陆锋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41-2251,共11页
海洋运输网络结构健壮性与运输效率密切相关,也是海洋运输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具体表现。目前的海洋运输网络健壮性研究主要基于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开展,忽略了货运船舶的多态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2015年全球海洋货物运输船舶自动识... 海洋运输网络结构健壮性与运输效率密切相关,也是海洋运输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具体表现。目前的海洋运输网络健壮性研究主要基于集装箱班轮运输网络开展,忽略了货运船舶的多态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2015年全球海洋货物运输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构建了包含港口中转停留信息的全球海洋货物运输网络,然后从原油、集装箱、散货三种货物运输模式网络入手,证明其结构符合幂律分布,并采用随机性攻击和蓄意攻击策略,分析了三种网络在不同攻击策略下的破碎过程。结果表明:(1)与基于集装箱班轮起止港口信息构建的运输网络相比,利用货运船舶AIS数据构建的运输网络更完整地反映了全球海洋运输格局和过程;(2)不同货运网络结构健壮性存在巨大差异,散货运输网络最健壮,其次为原油运输网络,集装箱运输网络最脆弱;(3)小规模的蓄意攻击会对集装箱运输网络完整性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散货运输网络和原油运输网络完整性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港口规划、航线设计与优化以及建立更可靠的海洋运输网络体系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海洋运输 健壮性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原文传递
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拓扑性质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译 张毅 胡坚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4期57-61,共5页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通常是用网络来表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的.从研究城市公交系统的网络宏观拓扑性质出发,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划分为公交站点网络和公交线路网络,通过引入网络分析中一些常见的重要拓扑参数来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通常是用网络来表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的.从研究城市公交系统的网络宏观拓扑性质出发,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划分为公交站点网络和公交线路网络,通过引入网络分析中一些常见的重要拓扑参数来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分析,以北京市公交系统为例,计算并分析了这两种网络的拓扑参数,并从交通工程的角度对这些拓扑参数的具体意义进行了研究,最后从交通工程和城市规划的角度为城市公交系统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系统 网络分析 拓扑参数 交通工程
下载PDF
东北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探讨 被引量:20
12
作者 韩增林 安筱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8-314,共7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不仅实现了运输的高效化、信息化、门对门 ,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货源组织方式和运输体系。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集装箱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化 ,而且体现在集装箱运输内陆网络体系的建设上。以集装箱港口、... 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不仅实现了运输的高效化、信息化、门对门 ,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货源组织方式和运输体系。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集装箱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化 ,而且体现在集装箱运输内陆网络体系的建设上。以集装箱港口、运输通道、内陆中转站为主而形成的内陆运输网络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货源组织方式 ,集装箱运输网络发展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内陆运输的集装箱化水平和集装箱的运输效率。本文论述了集装箱运输网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东北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 运输网络 建设 港口 运输通道 内陆中转站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的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吕文红 王国娟 王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6-33,共8页
从指标分布特性、小世界及无标度特性和可靠性3个方面论述了复杂网络在交通运输网络的研究进程和应用现状。从网络模型构建和复杂交通运输网络应用两个方面总结了现阶段复杂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今后运输网络... 从指标分布特性、小世界及无标度特性和可靠性3个方面论述了复杂网络在交通运输网络的研究进程和应用现状。从网络模型构建和复杂交通运输网络应用两个方面总结了现阶段复杂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今后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将从4个方面展开:模型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各子网络及其他相关网络的影响;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动态有向网络模型;应用牵制理论控制提高网络可靠性;城市群及多中心城市复合复杂交通运输网络可靠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 复杂网络 交通运输网络 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企业视角的中国集装箱运输组织网络 被引量:20
14
作者 叶士琳 曹有挥 +1 位作者 王佳韡 吴威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20-1530,共11页
货物运输集装箱化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集装箱运输组织网络研究已成为交通地理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选取112家企业和119座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城市网络研究方法和复杂网络理论,探讨了中... 货物运输集装箱化在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集装箱运输组织网络研究已成为交通地理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微观企业视角,选取112家企业和119座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借鉴城市网络研究方法和复杂网络理论,探讨了中国集装箱运输组织网络的等级体系、空间格局、网络联系和复杂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节点城市的集装箱运输组织能力差距明显,已形成由全国性、区域性、次区域性和地方性枢纽城市四个层级所构成的金字塔型等级结构;集装箱运输组织能力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特征,形成由6个核心区和7个集聚区所构成的"6+7"空间格局;网络联系以全国性和区域性枢纽城市为主要空间指向,联系网络总体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从全国性枢纽城市向地方性枢纽城市逐渐拓展趋势;同时,整体网络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连通性和空间组织效率,且复杂网络特征与节点城市集装箱运输组织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网络 集装箱运输 组织网络 空间结构 复杂网络 中国
原文传递
交通事故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小法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41,共4页
利用UE均衡模型和排队论的方法 ,建立一种在交通事故状态下评价交通网络功效的模型。这种模型考虑了用户的动态交通属性 。
关键词 城市交通网络 交通信息 交通事故 功效
下载PDF
交通运输成本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空间关联机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圣云 宋雅宁 +1 位作者 张玉 李晶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97,共11页
结合引力模型、交通运输成本模型、网络中心度模型、块模型和QAP模型,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空间关联及其驱动因素得出:①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强度均高于环鄱阳湖城市群,且武汉城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 结合引力模型、交通运输成本模型、网络中心度模型、块模型和QAP模型,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空间关联及其驱动因素得出:①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经济联系强度均高于环鄱阳湖城市群,且武汉城市圈与环长株潭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较为突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已经以武汉市和长沙市为中心形成了两个明显的城际经济联系密集区。②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城市群的综合运输成本存在差异。环长株潭城市群内部交通一体化程度最高,环鄱阳湖城市群最低。长沙市至武汉城市圈、武汉市至环长株潭城市群的交通运输成本明显低于长沙市、武汉市至环鄱阳湖城市群城市的交通运输成本。③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对外辐射能力整体较强,而整体的吸引能力相对偏弱,即三大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较弱,而其内部的城际经济联系则较强。环长株潭城市群对外辐射、吸引和中介能力整体最强,环鄱阳湖城市群相对最弱。④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关联网络可以划分为主溢出板块、净受益板块、经纪人板块、主受益板块四个功能板块。主溢出板块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关联网络的发动机,净受益板块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经纪人板块是主溢出板块和主受益板块之间联系的桥梁。⑤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城市之间地理位置相邻、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相近、产业结构相近和外向型经济结构相近有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关联网络发展,而外资利用水平、互联网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化发展促进了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城市网络 交通运输成本 块模型 QAP模型 长株潭城市群 武汉城市圈 环鄱阳湖城市群
原文传递
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交通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兵 王艳丽 +1 位作者 董治 李林波 《城市交通》 2011年第2期67-73,52,共8页
正确认识城市群交通系统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交通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深入解析发达城市群都市圈间及都市圈内交通系统的需求特征、网络结构以及运输模式等... 正确认识城市群交通系统的特征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城市群交通系统进行研究,通过深入解析发达城市群都市圈间及都市圈内交通系统的需求特征、网络结构以及运输模式等关键要素,归纳得到高度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交通系统所展现的重要特征。研究表明,成熟城市群的交通需求主要集中在都市圈中心城市间以及中心城市与外围城镇间,相应的交通网络结构以高容量的运输通道为骨架,通道内采用一体化的运输模式。最后指出,我国城市群交通网络发展缺乏资源和模式的整合,应借鉴国外经验,在优先发展大容量运输方式的同时,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预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城市群 实证分析 需求特征 网络结构 运输模式 城镇化
下载PDF
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商贸物流中心的思考 被引量:18
18
作者 阿布都伟力.买合普拉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30,共8页
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不仅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也是新疆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针对现有的区域物流体系资源和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的要求,新疆应以"精简、统一、效能&qu... 建设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不仅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也是新疆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区域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针对现有的区域物流体系资源和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的要求,新疆应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加快改革创新,构建一元化物流管理体制;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明确区域物流战略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步骤;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构建四通八达的区域物流网络,实现高效的多式联运和城乡物流设施资源均等化配置;进一步优化业态发展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引导产业组织集约化发展,重点培育规模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物流教育,培养一流物流人才;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机构协调、部门分工、管理主体责任等问题,全面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丝绸之路经济带 商贸物流 物流网络 多式联运
下载PDF
我国天然气管网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贺群 余洋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05年第12期11-14,共4页
介绍了我国天然气管道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天然气管道发展对天然气市场的推动作用,展望了天然气管道的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天然气 管网 管道运输 资源 市场 西气东输
下载PDF
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公共交通韧性领域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琦 张雅妮 +1 位作者 周雨晴 白礼彪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5-229,共15页
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是交通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分析大型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为研究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综述了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公共交通网络韧性... 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是交通安全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复杂网络理论作为分析大型复杂系统的有力工具,为研究公共交通系统韧性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综述了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领域的研究现状,首先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对公共交通网络韧性相关文献的发展趋势、出版刊物分布、热点关键词等特征进行分析,以系统梳理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发展历程,并归纳总结公共交通网络韧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次,从公共交通网络韧性定义出发,对复杂网络在公共交通韧性评估、韧性优化方面的应用与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一方面对公共交通韧性评估的核心内容,包括韧性评估指标、评估方法、中断建模及中断流重分配进行了系统分析,另一方面从灾前预防策略与灾后恢复策略2个方面梳理了公共交通韧性提升相关研究。最后,系统总结现有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从韧性评估方法创新、中断建模改进、恢复模型探索等方面对未来公共交通韧性的发展方向与研究趋势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复杂网络 综述 韧性 公共交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