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杏 凌运兰 +2 位作者 周文炳 郑小平 梁丹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0-424,共5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openangleglaucoma ,POAG)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的图像特征 ,POAG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RNFL与视野...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openangleglaucoma ,POAG)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 ,OCT)的图像特征 ,POAG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RNFL与视野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OCT对 83例(149只眼 )POAG患者和 83例 (15 0只眼 )正常人进行以视乳头中心为圆心、直径为 3 46mm的环形扫描 ,观察正常人和POAG患者OCT图像特征 ;将正常人与POAG患者各象限和平均RNFL厚度的均数进行比较 ,将各期POAG的RNFL厚度进行比较 ;将POAG 115只眼的平均RNFL厚度与视野指数进行直线回归和相关分析 ;并分析OCT检测POAG患者RNFL厚度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正常人RNFL的OCT图像特征为上、下极厚 ,其次为颞侧 ,鼻侧最薄。曲线表现为双峰形。POAG患者的OCT图像可表现为局限性变薄或缺损、弥漫性变薄、弥漫性变薄并局限性缺损。正常人颞侧、上方、鼻侧、下方和平均RNFL厚度分别为 (90 1± 10 8) μm、(140 4± 10 5 ) μm、(85 2± 14 0 ) μm、(140 4± 9 7)μm、(114 2± 6 0 ) μm ,POAG患者相应的RNFL厚度分别为 (5 6 0± 31 0 ) μm、(81 0± 36 3) μm、(4 7 1± 2 7 5 ) μm、(73 4± 38 4) μm、(6 4 6± 2 8 8) μm ,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原文传递
腰椎小关节退变致腰腿痛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付文芹 吴小涛 +2 位作者 祁亚斌 赵梓汝 王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6-449,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退变腰椎小关节病变和腰腿疼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骨科临床手术中切除的腰椎小关节标本,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正常和退变腰椎小关节的病变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物质(substanceP,SP)、... 目的:探讨退变腰椎小关节病变和腰腿疼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骨科临床手术中切除的腰椎小关节标本,利用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对比研究正常和退变腰椎小关节的病变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物质(substance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能神经纤维在小关节中的分布,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immunosobnentassay,ELISA)测定腰椎小关节中细胞因子IL-1β的含量。结果:退变腰椎小关节的X线和CT表现为关节间隙有不同程度的变窄或消失、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HE染色软骨表面不平整、细胞排列紊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升高。在两组小关节中都发现了SP、CGRP能神经纤维的存在。结论:腰椎小关节退变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机械摩擦和细胞因子刺激小关节中的神经纤维可能是小关节病变引起腰腿疼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 神经分布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大鼠“太冲”穴区皮肤组织中血管和神经纤维的显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东升 佘琛 +3 位作者 王佳 崔晶晶 蔡虹 白万柱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6-491,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腧穴区域皮肤组织中血管及其神经纤维的显微结构,探讨腧穴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以正常SD大鼠"太冲"穴区局部皮肤组织为观察区域,先用4%多聚甲醛经过心脏对大鼠进行灌流固定,然后取下"太冲"穴区局部皮... 目的:通过观察腧穴区域皮肤组织中血管及其神经纤维的显微结构,探讨腧穴的形态学特征。方法:以正常SD大鼠"太冲"穴区局部皮肤组织为观察区域,先用4%多聚甲醛经过心脏对大鼠进行灌流固定,然后取下"太冲"穴区局部皮肤组织,分别制成20μm或40μm厚的纵向或水平组织切片,再用鬼笔环肽(Phalloidin)对血管结构进行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在此基础上选取部分组织切片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复染,最后使用普通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对组织标本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在"太冲"穴区的皮肤组织中,观察到由Phalloidin标记的多种形态的血管样结构,其中真皮浅层以细小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球为主,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中以较粗的血管及其细小分支为主,同时观察到CGRP阳性神经纤维与细的血管伴行或环绕在粗的血管周围。从皮下组织到表皮层,血管和神经纤维共存并构成了一个立体网状结构。结论:本研究从微观角度表明在"太冲"穴区皮肤组织中存在由不同形态血管和神经纤维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虽然这种结构不是穴区所独有,但是这些结果为深入分析腧穴的显微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显微结构 血管 神经纤维 鬼笔环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纤维束与肢体肌力恢复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明磊 何超明 +4 位作者 林康 庞明武 秦将均 万象新 李志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203-320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测得的各异系数(FA)值、表现弥散系数(ADC)值与肢体肌力评分的相关性,旨在分析DTI评价肢体肌力降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接受治疗的...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测得的各异系数(FA)值、表现弥散系数(ADC)值与肢体肌力评分的相关性,旨在分析DTI评价肢体肌力降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并接受治疗的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在发病3d内测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并行DTI检查神经纤维束的分布情况,FA值、ADC值的变化。结果梗死侧FA值、ADC值与健侧对应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0、-18.70,P<0.05);梗死侧内囊后肢FA值、ADC值与健侧对应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5.08,P<0.05);梗死侧内囊后肢FA值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863,P=0.013)。结论急性梗死灶与内囊后肢的FA值、ADC值均比健侧正常白质的FA值、ADC值低,内囊后肢的FA值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相关性较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神经纤维 肌力
下载PDF
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神经元及神经递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牛路芳 邱明义 +1 位作者 石拓 付本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52-1253,共2页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NOS阳性神经元,NO、Ach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探明四逆散促胃动力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NADPH-黄递酶组化法染色显示大鼠胃窦部NOS阳性神经元,医学彩色图象分析仪图象定量分析;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胃窦组织中NO,...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NOS阳性神经元,NO、Ach神经递质的影响,从而探明四逆散促胃动力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NADPH-黄递酶组化法染色显示大鼠胃窦部NOS阳性神经元,医学彩色图象分析仪图象定量分析;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胃窦组织中NO,Ach含量。结果:四逆散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胃窦黏膜肌内NOS阳性神经纤维及其末梢的面积及平均吸光度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粉肠显著性差异(P<0.01)。四逆散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胃窦组织中NO含量明显减少,Ach含量增多,与空白对照组均有粉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逆散可显著减少胃窦组织中NOS阳性神经元,降低NO含量并同时增加Ach的含量,从而促进胃肠运动,缓解胃肠动力障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功能性消化不良 神经元 神经递质
下载PDF
缺氧对体外培养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丽萍 王苹 +1 位作者 杜波 杜宝东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建立耳蜗器官体外培养模型,详细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GC)及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分离生后3 d Wistar大鼠耳蜗基底膜,平铺在含有DMEM培养液的培养基内(每盘6条基底膜),2盘为1组,随机分为5组。4组作为实验组,按... 目的:建立耳蜗器官体外培养模型,详细观察缺氧对体外培养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SGC)及神经纤维的影响。方法:分离生后3 d Wistar大鼠耳蜗基底膜,平铺在含有DMEM培养液的培养基内(每盘6条基底膜),2盘为1组,随机分为5组。4组作为实验组,按不同时间段(6 h、12 h、24 h、48 h)进行缺氧(37℃,90%N2,5%CO2,5%O2)培养。1组作为对照组放置在37℃、5%CO2培养箱。用抗神经丝蛋白作为一抗,对耳蜗SGC及神经纤维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缺氧时耳蜗SGC及神经纤维形态变化并计数单位面积(24 mm×36 mm)SGC数即细胞密度。结果:缺氧早期(6 h)神经纤维局灶性水肿,SGC变化不明显。12 h神经纤维局灶性断裂及崩解,SGC减少,细胞密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缺氧时间延长,神经纤维崩解和SGC缺失逐渐加重,48 h神经纤维完全崩解破坏,SGC严重缺失,细胞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缺氧造成体外培养耳蜗SGC及神经纤维损伤,神经纤维对缺氧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螺旋神经节细胞 神经纤维 体外培养 缺氧
原文传递
共聚焦显微镜下干眼症患者角膜形态变化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庆言 陈晓宇 +2 位作者 李晶 杨阳 柯根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25-1028,共4页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干眼症患者的角膜形态改变。方法运用日本Nidek公司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 4.0)对正常人群和干眼症患者各50例(100只眼)的中央区角膜上皮细胞的密度和异型性、上皮下神经纤维形态、朗格汉斯细胞的浸润和内皮... 目的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干眼症患者的角膜形态改变。方法运用日本Nidek公司共聚焦显微镜(Confoscan 4.0)对正常人群和干眼症患者各50例(100只眼)的中央区角膜上皮细胞的密度和异型性、上皮下神经纤维形态、朗格汉斯细胞的浸润和内皮细胞密度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干眼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角膜中央区表层鳞状上皮细胞、翼状上皮细胞、上皮基底层细胞的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症患者的中央区角膜上皮细胞异型性增多(t=14.3,P<0.01),少量细胞呈激活状态,上皮下神经纤维明显增粗,走行紊乱,伴朗格汉斯细胞浸润,内皮细胞计数和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共聚焦显微镜可以从细胞层面实时、无创观测干眼症患者的角膜形态的改变,根据角膜上皮细胞细胞密度和异型性、上皮下神经纤维形态、朗格汉斯浸润等病理变化直观识别和诊断干眼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显微镜 干眼症 角膜上皮细胞 神经纤维 朗格汉斯细胞
下载PDF
用双向脉冲作选择性神经刺激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沈强 邰常峰 蒋大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5-43,共9页
双向脉冲选择性刺激是避免神经纤维电化学损伤、使肌肉平稳收缩、降低疲劳的有效电刺激模式。本文提出了单电极、双电极和三电极三种双向刺激模式,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有效地实现了选择性刺激,并且利用蟾蜍的离体坐骨神经干在动物实验... 双向脉冲选择性刺激是避免神经纤维电化学损伤、使肌肉平稳收缩、降低疲劳的有效电刺激模式。本文提出了单电极、双电极和三电极三种双向刺激模式,利用计算机模型仿真有效地实现了选择性刺激,并且利用蟾蜍的离体坐骨神经干在动物实验上验证了这几种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脉冲 选择性刺激 神经纤维 坐骨神经干
下载PDF
大鼠脑血管含神经肽Y、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P物质神经的年龄变化 被引量:8
9
作者 毛秦雯 苏慧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44-248,共5页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了含神经肽Y(NPY)、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P物质(SP)神经在大鼠完整脑底动脉环分布的年龄变化,结果表明在2周、2月、8月龄大鼠脑底动脉上含NPY神经的密度依次...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了含神经肽Y(NPY)、含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P物质(SP)神经在大鼠完整脑底动脉环分布的年龄变化,结果表明在2周、2月、8月龄大鼠脑底动脉上含NPY神经的密度依次降低;含CGRP和含SP神经的密度依次升高.至18月龄,含NPY神经的密度和8月龄时的接近,而含SP和含CGRP神经的密度比8月龄时明显降低.大鼠脑血管含肽神经支配的这种增龄变化表现出有利于脑血管扩张的趋势,它可能是脑血管硬化导致脑血流量下降的一种代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 神经纤维 神经肽Y CGRP P物质 年龄
下载PDF
The Damage Patterns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in Acute and Chronic Intraocular Pressure Elevation in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被引量:9
10
作者 Xing Liu Mei Li Yimin Zhong Hui Xiao Jingjing Huang Zhen Mao 《Eye Science》 CAS 2011年第3期154-160,共7页
Purpose: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s of damage patterns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 between acute and chronic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elevation in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 Purpose:To observe the differences of damage patterns of 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 between acute and chronic intraocular pressure(IOP) elevation in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Methods:Twenty four patients(48 eyes) with unilateral acute PACG(APACG) attack in the 6 months after remission and 36 patients(64 eyes) with chronic PACG(CPACG) were includ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For all cases,IOP has been controlled less than 21 mmHg after treatment.Using stratus OCT,the RNFL thickness was assessed in eyes with PACG within 3 days,2 weeks,1,3 and 6 months after IOP controlled.Repeated measures ANOVA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time course of changes after IOP controlled in RNFL thickness in both acute attack and unaffected fellow eyes of APACG and eyes with CPACG.Results:The mean RNFL thickness(μm) for the APACG-attacked ey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in 3 days.(121.49±23.84).after acute strike and then became thinner along with time.(107.22±24.72 at 2 week,93.58±18.37 at 1 month,84.10±19.89 at 3 months and 78.98±19.17 at 6 months).In APACG-attacked eye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average RNFL thickness among 5 different times after IOP was controlled(P<0.001).In the APACG unaffected fellow eyes and CPACG eye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an RNFL thickness among 5 different times(F=0.450,P=0.104 in APACG unaffected fellow eyes and F=1.558,P=0.200 in CPACG eyes).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time periods and groups(F=1.912,P= 0.003).Conclusion:RNFL damage patterns are different under different IOP elevated courses.In APACG,RNFL was found to be swollen and thickening right after acute attack and then becomes thinning and atrophy along with the time,while RNFL was found to be diffused thinness in CPAC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破坏模式 视网膜 纤维层 青光眼 原发性 眼压 急性
下载PDF
大鼠“太冲”“涌泉”穴皮肤组织中淋巴管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佘琛 王佳 +4 位作者 邹玲 徐东升 崔晶晶 张建梁 白万柱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31-734,76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太冲""涌泉"穴皮肤组织中淋巴管的显微结构,探讨研究腧穴相关组织学特征的新方法。方法:将正常SD大鼠经4%多聚甲醛心脏灌流固定后,取下包含"太冲"和"涌泉"在内的5 mm×3...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太冲""涌泉"穴皮肤组织中淋巴管的显微结构,探讨研究腧穴相关组织学特征的新方法。方法:将正常SD大鼠经4%多聚甲醛心脏灌流固定后,取下包含"太冲"和"涌泉"在内的5 mm×3 mm皮肤组织并进行后固定和脱水,用冰冻切片机制成30μm厚的矢状或平展组织切片,再以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酶受体1(LYVE-1)、鬼笔环肽(phalloidin)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组织切片中的淋巴管、血管和神经纤维进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最后使用荧光显微镜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组织标本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在"太冲"和"涌泉"的皮肤组织中,标记的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结构清晰,三者对比鲜明。其中毛细淋巴管起始于膨大的盲端,以多种形态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纵横交错;毛细淋巴管周围分布着大量粗细不等的毛细血管,与其伴行或交叉而过,在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之间有游离的神经纤维分布。结论:本研究从组织学角度表明毛细淋巴管与周围的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一起广泛分布在"太冲"和"涌泉"的皮肤组织中。虽然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并不局限在穴区,但为以后进一步研究针灸可能通过穴区存在的毛细淋巴管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提供了组织结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 淋巴管 血管 神经纤维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酶受体1 鬼笔环肽
原文传递
SOD1基因缺陷型小鼠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及神经纤维的定量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丁大连 蒋海燕 李明 《耳鼻喉学报》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定量观察了出生后13个月的先天缺失SOD1基因小鼠的耳蜗毛细胞以及螺旋神经节和疆孔内的神经纤维,并与同龄野生型和出生后2个月的野生型小鼠进行了比较。发现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的缺损约为50%,神经纤维的减少则超过50%。
关键词 毛细胞 神经纤维 螺旋神经节 SOD基因 耳蜗损伤
原文传递
神经纤维束状浸润与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梁炎春 陈玉清 +6 位作者 刘多 刘田雨 尚春亮 郭鲁燕 吴锦杰 谢鸿玉 姚书忠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7-881,共5页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宫骶韧带病灶及阴道直肠隔病灶中神经纤维束状浸润(NFBI)情况及其与患者疼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6-01—2015-01-0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64例DIE患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 目的探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宫骶韧带病灶及阴道直肠隔病灶中神经纤维束状浸润(NFBI)情况及其与患者疼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06-01—2015-01-01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64例DIE患者,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宫骶韧带病灶和阴道直肠隔病灶中神经纤维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GAP-43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根据是否存在神经纤维束状浸润分为两组:NFBI阳性组和NFBI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痛经、肛门坠胀痛、性交痛和慢性盆腔痛程度,并探讨二者之间新生神经纤维密度的差异。结果宫骶韧带DIE病灶中NFBI阳性组痛经、肛门坠胀痛和慢性盆腔痛评分均比NFBI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交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阴道直肠隔DIE病灶中NFBI阳性组痛经、肛门坠胀痛、性交痛和慢性盆腔痛评分均比NFBI阴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骶韧带DIE病灶和阴道直肠隔DIE病灶中NFBI阳性患者的新生神经纤维(GAP-43染色阳性的神经)密度均比NFBI阴性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7)。结论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中神经纤维束状浸润与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关,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刺激新生神经纤维生长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蛋白基因产物9.5 疼痛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媚 刘杏 +5 位作者 黄晶晶 钟毅敏 肖辉 郑小萍 曾阳发 王涛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6个月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变化规律。方法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首次单侧发作的APACG患者(24例)在眼压控制后3d内、2周、1月、3月和6月时的双眼RNFLT,比较...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6个月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变化规律。方法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测量首次单侧发作的APACG患者(24例)在眼压控制后3d内、2周、1月、3月和6月时的双眼RNFLT,比较双眼各时间点RNFLT。对侧眼在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d内及6月时的RNFLT与正常人(55名55只眼)比较。结果发作眼平均RNFLT在眼压控制后3d内(121.49±23.84)μm,较对侧眼明显增加(P〈0.01);2周(107.22±24.72)μm和1月(93.58±18,37)μm与对侧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和0.08);3月(84.10±19.89)μm和6月(78.98±19.17)μm较对侧眼明显减少(P〈0.01)。发作眼不同时间点的RNFLT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48)。对侧眼在发作眼眼压控制后3d内及6月的RNFLT和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98)。结论APACG发作后RNFL厚度即有明显增加,发作后2周至1个月RNFL厚度趋向正常,1个月后RNFL厚度逐渐变薄,至术后6个月RNFL厚度较对侧眼和正常人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青光眼 闭角型 视网膜 神经纤维
原文传递
神经套管术重建勃起功能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胡礼泉 苏新军 +1 位作者 李世文 郑新民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06-709,共4页
目的 探讨利用神经套管术加神经生长强化介质修复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 ,重建勃起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  5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双侧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组及神经套管加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组 ,术后 1、3、6个月用阿朴... 目的 探讨利用神经套管术加神经生长强化介质修复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 ,重建勃起功能的可行性。 方法  5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双侧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组及神经套管加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组 ,术后 1、3、6个月用阿朴吗啡试验评估所建动物模型的勃起功能 ,随后取阴茎干、脚组织 ,利用NADPH d染色法证实nNOS阳性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 结果 术后 1个月 ,阿朴吗啡诱导阴茎勃起试验中 ,神经部分切断组和神经套管IGF组间勃起率没有显著差异 ;术后 3、6个月 ,神经套管组勃起率分别为 4 2 %和 5 0 % ,神经部分切断组勃起率均值为 0 % (P <0 .0 5 )。术后 3、6个月 ,神经套管组nNOS阳性神经纤维数显著增多 ,神经部分切断组的nNOS阳性神经纤维数同术后 1个月相比无增多 (P <0 .0 0 2 ) ,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利用神经套管加IGF促进神经再生 ,是双侧阴茎海绵体神经损伤后 ,重建勃起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套管术 勃起功能 动物实验 阳萎 神经纤维
原文传递
脑震荡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春云 于建云 +4 位作者 林海英 郭泽云 许冰莹 李坪 赵旭东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脑震荡(BC)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内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的变化。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 BC 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 d 损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方法研究 BC 后中脑黑质致密区(SNC)和... 目的:探讨脑震荡(BC)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内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的变化。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 BC 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 d 损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方法研究 BC 后中脑黑质致密区(SNC)和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基底节尾壳核多巴胺能神经纤维 TH 含量的变化。结果:在 SNC 和 VTA 及基底节,BC 后1、4、8及16 d 组的 TH 免疫反应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4d 组反应最强,24 d 组在 SNC 和基底节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 VTA,TH 免疫反应阳性仍高于对照组。结论:BC 后 TH 早期增高可能是脑损伤神经元过度兴奋的反应,随后持续增高一段时间可能是多巴胺能神经元上调其合成能力的一种代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多巴胺 神经元 神经纤维 大鼠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应用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开宇 罗永康 +3 位作者 吉海龙 史鹏飞 杨登法 杨伯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检测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CST)神经纤维特性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试验组81例,采取手术清除血肿;对照组68例,采取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起病2周内行... 目的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检测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CST)神经纤维特性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试验组81例,采取手术清除血肿;对照组68例,采取非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起病2周内行DTI检查,观察双侧CST性状并进行分级,评估手术与非手术对血肿侧CST的作用。起病6个月后对存活病例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级判断(其中Ⅰ、Ⅱ及Ⅲ级定为恢复良好),分析CST性状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结果血肿侧DTI检查显示,其中试验组:1级5例,2级21例,3级38例,4级17例;对照组:1级1例,2级4例,3级27例,4级36例;两组CST性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随访65例,恢复良好率为63.53%;对照组随访54例,恢复良好率为38.89%;两组恢复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良好的试验与对照组中,DT1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对CST神经纤维起到保护作用;术后DT1分级越低,ADL分级也越低,患者的恢复越好,后遗症状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 脑出血 皮质脊髓束(CST) 神经纤维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下载PDF
膀胱感觉过敏——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生的新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令琛 邵永祥 +4 位作者 吕继宗 武冠宇 梁子龙 庞浩峰 刘飞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71-475,共5页
随着对膀胱感觉相关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和神经受体被发现参与了膀胱感觉功能的调控。其中既有过往已经有所研究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TRPV)、嘌呤能P2X受体(P2X)和Piezo等,也有新近发现的大麻素受体(CBR... 随着对膀胱感觉相关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和神经受体被发现参与了膀胱感觉功能的调控。其中既有过往已经有所研究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TRPV)、嘌呤能P2X受体(P2X)和Piezo等,也有新近发现的大麻素受体(CBR)和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CN)通道等。得益于对大脑皮层至膀胱壁内神经信号通路的相关研究以及临床上对于膀胱感觉测量方法的成熟,我们可以针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异常的膀胱感觉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探索其产生的机制。在这之中,膀胱感觉过敏作为热点之一,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膀胱感觉过敏这一OAB的新机制,从其产生的机制、膀胱感觉临床测量的方法以及与膀胱感觉相关的离子通道、神经递质和神经受体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探讨膀胱感觉过敏在OAB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感觉 膀胱过度活动症 受体 离子通道 膀胱压力 神经 纤维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显示贝居腹盾吸虫肌肉神经组织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张静 李健科 +1 位作者 刘柳 张浩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从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围心腔内检获自然感染的贝居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conchicola),根据虫体内睾丸、卵巢、子宫及卵黄腺4种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将所获虫体分为幼虫组和成虫组,所有虫体用4%甲醛固定后,分别采用鬼笔环肽... 从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围心腔内检获自然感染的贝居腹盾吸虫(Aspidogaster conchicola),根据虫体内睾丸、卵巢、子宫及卵黄腺4种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将所获虫体分为幼虫组和成虫组,所有虫体用4%甲醛固定后,分别采用鬼笔环肽染色法和乙酰化微管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贝居腹盾吸虫成虫和幼虫的肌肉纤维和神经纤维,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鬼笔环肽荧光染色的贝居腹盾吸虫成虫较幼虫肌肉组织更为发达,口周围、盾盘附着器、子宫末段及阴茎囊肌肉纤维分布较为密集。乙酰化微管蛋白荧光染色的贝居腹盾吸虫成虫较幼虫神经网络更为复杂,在部分生殖器官如子宫末段、阴茎囊和睾丸部位存在神经纤维。双重染色结果显示,该吸虫不同器官上的肌肉纤维分布与神经纤维的分布相互吻合。该结果提示,贝居腹盾吸虫可能通过神经系统对其肌肉活动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居腹盾吸虫 荧光染色 肌肉纤维 神经纤维
原文传递
应用OCT对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网膜厚度的观察
20
作者 范小霞 张敬超 汪国锋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观察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测量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黄斑视网膜厚度。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7例(234眼),根据检眼镜... 目的观察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测量不同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黄斑视网膜厚度。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7例(234眼),根据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2例,64眼)、轻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46例,92眼)、中度NPDR组(39例,78眼)。所有患者均行OCT检查,比较各组平均RNFL(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和视盘周围)、黄斑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区厚度,分析其与DR严重程度关系。结果NDR组、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鼻侧RNFL厚度为(85.92±8.12)、(81.35±6.28)、(76.41±5.20)μm,颞侧为(88.54±6.74)、(84.16±5.39)、(80.27±7.18)μm,视盘周围为(112.34±10.05)、(108.57±11.26)、(102.71±10.29)μm,上方为(126.67±13.43)、(118.31±12.72)、(111.89±10.50)μm,下方为(125.91±14.23)、(116.42±13.84)、(106.07±12.33)μm,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66、29.33、15.02、25.66、38.46,均P<0.001),其中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均低于NDR组(均P<0.05)。NDR组、轻度NPDR组、中度NPDR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为(229.78±15.64)、(240.56±16.08)、(269.22±17.41)μm,中心区厚度为(175.82±13.05)、(184.90±14.11)、(197.43±14.75)μm,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69、42.69,均P<0.001)。其中轻度NPDR组及中度NPDR组均高于NDR组(均P<0.05)。DR病情严重程度与平均RNFL(鼻侧、颞侧、上方、下方和视盘周围)厚度呈负相关,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区视网膜厚度呈正相关(r=-0.53、-0.45、-0.61、-0.63、-0.53、0.59、0.55,均P<0.001)。结论应用OCT扫描能早期评估DR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视盘周围RNFL厚度呈下降改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神经纤维 视网膜 黄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