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离膀胱粘膜或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评价 被引量:38
1
作者 周李 梅骅 +4 位作者 谢家伦 刘文旭 李穗生 莫家骢 刘唐彬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对一期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和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长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1977 年1 月~1997 年12 月尿道下裂病例,共施行尿道成形术治疗14 岁以下小儿尿道下裂573 例次。而运用... 目的 对一期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和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长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1977 年1 月~1997 年12 月尿道下裂病例,共施行尿道成形术治疗14 岁以下小儿尿道下裂573 例次。而运用一期膀胱粘膜尿道成形术或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成形术治疗564 例次,占同期尿道成形术的98 .4% 。结果 上述两种方法治疗尿道下裂成功率为86 .9% 。从1990 年起由于可吸收化学合成缝线在尿道成形术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术技术、护理等方面的改进使尿道成形术的成功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论 游离膀胱粘膜或包皮内板行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尿道下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两种手术方式的结合运用可适应于各类需尿道成形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膀胱 粘膜 尿道成形术
原文传递
40例原发性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40例粘膜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0例粘膜恶黑中,发生于鼻腔16例,肛管直肠8例、口腔7例、眼结膜4例、阴... 目的:观察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40例粘膜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对部分病例作组化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40例粘膜恶黑中,发生于鼻腔16例,肛管直肠8例、口腔7例、眼结膜4例、阴道2例、鼻咽部、宫颈及尿道各1例。发病年龄33~75岁(平均57岁)。镜下改变与皮肤黑色素瘤类似。免疫组化染色S-100阳性率为95%,HMB45为90%。结论:粘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抗原表达情况与皮肤黑色素瘤的无明显区别。粘膜黑痣及粘膜上皮的黑色素细胞是粘膜黑色素瘤发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粘膜肿瘤 原发性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附42例报告) 被引量:29
3
作者 陈志强 叶章群 +6 位作者 李家贵 周四维 庄乾元 杨为民 刘继红 张旭 杜广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探讨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的病因学及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对 12 0例有下尿路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和血尿的患者进行尿道膀胱镜检和活检 ,结合病史、尿常规和尿动力学检查 ,对其中 4 2例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进行分析。 ... 目的 探讨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的病因学及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对 12 0例有下尿路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和血尿的患者进行尿道膀胱镜检和活检 ,结合病史、尿常规和尿动力学检查 ,对其中 4 2例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进行分析。 结果  4 2例患者中 ,存在下尿路感染征象者 3 7例 ( 88% ) ,有下尿路梗阻表现者 2 4例 ( 5 7% ) ,下尿路梗阻患者均合并有感染。 3例合并移行细胞癌 ,1例尿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结论 膀胱粘膜上皮增生性病变 ,尤其是膀胱镜下粘膜无显著改变型增生性病变 ,是慢性下尿路感染和梗阻患者尿路上皮较常见的变异现象 ,慢性下尿路感染和梗阻可能是其致病原因。建议根据病变范围和组织学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粘膜增生性病变 病因学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中药外用制剂研究概述与展望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军 梁秉文 +5 位作者 乔鹏丽 严国俊 尹少平 付鹏 王裔惟 曾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作用优势,但近年来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笔者在回顾中药外用制剂发展历程、概述中药传统和现代外用制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外用制剂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并对中药外用制剂的... 中药外用制剂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作用优势,但近年来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笔者在回顾中药外用制剂发展历程、概述中药传统和现代外用制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药外用制剂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并对中药外用制剂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外用制剂与口服、注射制剂有“三分天下”的发展趋势,中药外用制剂研究重点在于解决关键物质基础不明、外用吸收效率低和慢性创面难以愈合三大关键问题,有望通过仿生膜分离技术、中药挥发油促渗剂开发和创面微生态调节加以解决。未来的中药外用制剂研究热点可能集中在创新材料研究、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制剂研究和微生态研究方面,发展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用制剂 皮肤 黏膜 创面 微生态
下载PDF
表浅肌肉腱膜皮瓣联合硬腭黏膜移植修复全层眼睑缺损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冬梅 秦毅 +1 位作者 陈涛 赵颖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眼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皮瓣联合硬腭黏膜移植修复中、重度全层眼睑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26只眼)大于或等于眼睑全长1/2的全层眼睑缺损患者,采用硬腭黏膜移植替代眼睑后层,即睑板和睑结膜层;利用眼周血... 目的探讨利用眼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SMAS)皮瓣联合硬腭黏膜移植修复中、重度全层眼睑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26只眼)大于或等于眼睑全长1/2的全层眼睑缺损患者,采用硬腭黏膜移植替代眼睑后层,即睑板和睑结膜层;利用眼周血供丰富的SMAS皮瓣修复眼睑前层,即皮肤肌肉层。其中5例采用眼轮匝肌蒂皮瓣,5例为颞浅动脉皮瓣,7例为眉上皮瓣,9例为上睑皮肤轮匝肌双蒂瓣。手术操作中首先行硬腭黏膜移植,然后根据眼睑前层缺损的部位和范围设计眼周的SMAS转位皮瓣,术毕行睑缘缝合3个月。结果全部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11个月。转位皮瓣全部成活,硬腭黏膜植片成活好,无收缩,眼睑外观及功能改善较满意。结论眼周SMAS皮瓣联合硬腭黏膜移植可一次性修复缺损的眼睑全层,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 眼睑成形术 外科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08例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明黎 王业涛 +4 位作者 宋继中 丁西平 王巧民 盛明伶 卫梅枝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56-760,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3年经内镜、超声内镜及增强CT检查发现。以向腔内生长为主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08例进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完整挖除病变后送病理检查,术后1、3、6、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3年经内镜、超声内镜及增强CT检查发现。以向腔内生长为主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瘤108例进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完整挖除病变后送病理检查,术后1、3、6、12、24个月内镜随访。结果108例病变中位于食管27例,责门8例,胃部59例,十二指肠2例,直肠12例。最大径为0.5~5.5cm,平均为2.1cm,操作时间为18~240rain,平均为105min。3例胃部黏膜下肿瘤分别因肿瘤向腔外生长、与肌层紧密粘连无法分离、穿孔大无法修补而转腹腔镜手术;3例胃底黏膜下肿瘤操作失败而放弃,其余102例病变(94.44%)一次性完整切除。术中穿孔19例(17.59%),其中1例行转腹腔镜手术,18例在内镜下有效缝合。术中出血0~50mL不等,无术后出血。术后发生颈部皮下气肿8例,气腹9例,左侧腮腺肿胀1例。9例失访,其余99例随访1~2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能一次性完整挖除较大的,以向腔内生长为主的黏膜下肿瘤,可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 黏膜 消化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诸型感冒,太卫胃表,皆属于膜:仝小林教授对感冒的认识及病机探讨 被引量:21
7
作者 顾成娟 吴学敏 +1 位作者 王涵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2期142-145,共4页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用中药治感冒者甚多,但是临床疗效参差不齐。仝小林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发现外感病邪通过三条黏膜通路侵犯人体,由皮肤黏膜入侵者,主要表现为肌表外感风寒湿邪之象,如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无汗或汗出,...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外感疾病,用中药治感冒者甚多,但是临床疗效参差不齐。仝小林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发现外感病邪通过三条黏膜通路侵犯人体,由皮肤黏膜入侵者,主要表现为肌表外感风寒湿邪之象,如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无汗或汗出,根据寒热的轻重选用麻黄汤、桂枝汤;由呼吸道黏膜入侵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咽痒咽痛等风热之象,根据风热程度选用银翘散、桑菊饮;由消化道黏膜入侵者,多伤于暑湿,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辨证选用藿香正气散治疗。临床上,以3种黏膜通路辨治感冒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该理论开创了从黏膜辨治感冒的先河,理法方药齐备,为感冒的辨治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黏膜 病机 仝小林
下载PDF
肺肠合治法治疗肺系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包晟川 闫曙光 +3 位作者 陈婷 陈娟 李京涛 惠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122,共7页
“肺肠合治法”理论起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阐释了肺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近年来,研究者从多方面研究并探讨“肺肠轴”理论的科学实质,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并将其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疾病。肺与... “肺肠合治法”理论起源可追溯至《黄帝内经》,阐释了肺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近年来,研究者从多方面研究并探讨“肺肠轴”理论的科学实质,相关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并将其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肺损伤等肺部疾病。肺与肠在多方面联系密切,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阐释了脏器之间相互关联的整体论,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肠道微生态失调可以影响肺的免疫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而呼吸道疾病也通常伴有胃肠道症状,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可以防治肺部疾病。根据组织胚胎学,肺肠上皮组织均来源于原始前肠,在免疫学中,肺与肠均含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呼吸道的病理变化亦与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这种肺与大肠的组织来源一体性、黏膜免疫相关性、生态变化同步性,为“肺肠合治法”提供了客观化的科学依据。故此文就“肺肠合治”理论渊源,现代研究机制及其临床运用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肺肠合治法”思想在临床和科研上的应用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肠合治 黏膜 微生物 肺肠轴 免疫
原文传递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黏膜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何春燕 刘红刚 +1 位作者 王先忠 张盛忠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chronicsinusitisandnasalpolyps,CSNP)各型的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 采用HE、VanGieson′s染色、阿尔辛蓝 过碘酸 雪夫等染色法观察并测量CSNP病变黏膜主要结构的改变。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重...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chronicsinusitisandnasalpolyps,CSNP)各型的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 采用HE、VanGieson′s染色、阿尔辛蓝 过碘酸 雪夫等染色法观察并测量CSNP病变黏膜主要结构的改变。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重点观察黏膜上皮纤毛的改变。结果 光镜下黏膜上皮、纤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基底膜增厚 ,黏液腺体增多。其中Ⅰ型病变最轻 ,Ⅲ型病变最显著 ,而黏液腺体增多在Ⅱ型最明显。电镜观察 ,透视电镜下CSNP各型表现为纤毛结构异常 ,纤毛细胞减少 ,杯状细胞增多 ;扫描电镜下可见纤毛从排列稍乱 ,到紊乱、倒伏、大片脱落 ,被微绒毛所代替等病变逐渐加重的过程。结论  3型CSNP筛窦黏膜病变和组织结构有明显的量和质的差别 ,海口标准 (1997)CSNP临床分型分期具有病理学基础 ,能代表CSNP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筛窦黏膜 病理形态学 临床分型
下载PDF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阴道黏膜的神经表达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娟 郎景和 +3 位作者 朱兰 刘珠凤 孙大为 冷金花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4-256,i005,共4页
目的 探讨压力性尿失禁 (SUI)患者阴道黏膜神经组织学改变 ,分析神经表达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于手术中分别取SUI组患者 15例 (SUI组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 2 3例 (POP组 )、无SUI和POP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 15例 (对照组 )阴道前壁... 目的 探讨压力性尿失禁 (SUI)患者阴道黏膜神经组织学改变 ,分析神经表达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于手术中分别取SUI组患者 15例 (SUI组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 2 3例 (POP组 )、无SUI和POP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 15例 (对照组 )阴道前壁近尿道处黏膜。采用半定量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阴道黏膜层的神经丝蛋白 (NF)表达。结果 阴道黏膜固有层中可见着色为棕色的神经纤维分布 ,依据表达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的顺序 ,SUI组分别为 6、5、4、0例 ;POP组分别为 17、5、1、0例 ;对照组分别 3、2、4、6例。SUI组患者的阴道黏膜NF表达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NF的表达与尿失禁的程度 (r =- 0 15 0 )和腹部漏尿点压力 (LPP) (r =- 0 198)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POP组NF表达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SUI患者的阴道黏膜层神经分布低于对照组 ,可能是SUI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阴道黏膜 神经表达 半定量免疫组化法
原文传递
无牙颌固有条件的定量测定及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孙默予 王邦康 袁玉姝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32-233,240,共3页
目的:研究无牙颌固有条件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31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口腔混合唾液量及黏度测定,黏膜厚度测量,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及总义齿固位力测定,并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相关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上颌... 目的:研究无牙颌固有条件对总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31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口腔混合唾液量及黏度测定,黏膜厚度测量,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及总义齿固位力测定,并对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相关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上颌总义齿的固位力约为下颌的5.7倍以上。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自变量黏膜厚度被收入回归方程, 在未收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中,唾液黏度与固位力相关性最大。结论:上颌总义齿固位力远大于下颌总义齿。黏膜厚度、唾液黏度是影响下颌总义齿固位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 无牙颌 固位力 黏膜厚度 唾液黏度 牙槽嵴高度 承托面积
下载PDF
dPPH手术与TST STARR+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阮宁 徐卓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比较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dPPH手术)与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手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直肠黏膜脱垂患者89例,经术前评估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d... 目的比较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dPPH手术)与选择性吻合器经肛门直肠黏膜部分切除术(TST STARR+手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直肠黏膜脱垂患者89例,经术前评估随机分为2组,分别进行dPPH手术(A组)和TST STARR+手术(B组)治疗,记录术中情况,并观察和评估2组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了手术。2组术中情况比较,在手术时间、追加手工缝合次数及标本体积方面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中失血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A组的吻合口狭窄和慢性疼痛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而尿潴留、术后出血、急性疼痛及直肠刺激征等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PH手术和TST STARR+手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疗效相当,但后者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 直肠 黏膜 手术后并发症 手术后期间
下载PDF
NF-κB p65、EGF与EGFR在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骢 伍宝琴 +1 位作者 张齐梅 王忠朝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口腔黏膜组织中NF-κB p65、EGF与EGFR的表达,包括20例正...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口腔黏膜组织中NF-κB p65、EGF与EGFR的表达,包括20例正常口腔黏膜(NOM)组织,20例OLP组织,20例OSCC组织。结果 NF-κB p65在NOM、OLP、OSCC的表达率分别为10%、65%、7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在NOM、OLP、OSCC中的表达率为25%、45%、6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在NOM、OLP、OSCC的表达为20%、55%、7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 p65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EGFR表达与OSCC组织学分型有关(P<0.05)。NF-κB p65与EGFR在OLP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NF-κB p65、EGF和EGFR在OSCC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NF-κB p65、EGF和EGFR蛋白的表达在OLP向OSCC的转变中作为OSCC早期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扁平苔藓 口腔 口腔肿瘤 黏膜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NF-ΚB P65
下载PDF
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丁桂聪 毛天球 +3 位作者 杨维东 陈富林 赵晋龙 陶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培养扩增方法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手术中切除的多余粘膜,分别用胰酶和Dispase分离后经胰酶消化,接种无血清培养基。将二者细胞数量、活力及融合时间加以比较,同时对细胞各代增值特点、生长曲... 目的:探讨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培养扩增方法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取手术中切除的多余粘膜,分别用胰酶和Dispase分离后经胰酶消化,接种无血清培养基。将二者细胞数量、活力及融合时间加以比较,同时对细胞各代增值特点、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及血清对细胞分化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Dispase分离法的细胞总数,活细胞数均高于胰酶分离法。粘膜上皮细胞能够在无血清培养基稳定增殖传代,血清对上皮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结论:Dispase分离的无血清培养技术可短期内获得大量具增殖能力的粘膜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上皮细胞 培养 生物学特征
下载PDF
Analysis on Pathogenesis of 50 Cases of Bladder Proliferative Lesions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志强 蓝儒竹 +1 位作者 叶章群 杨为民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3期294-296,共3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pathogenesis,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ladder, 50 cases of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ladder from 150 patients with complaints of frequency, ... In order to study the pathogenesis,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ladder, 50 cases of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ladder from 150 patients with complaints of frequency, urgency, hematuria and dysuria were subjected to cystoscopic biopsy of the suspicious foci in the bladder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ymptoms, urine routine and urodynamics, the relationship of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ladder to the inflammation and obstruction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was analyzed Of the 50 cases of proliferative bladder lesions, 44 cases (88%) had lowe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29 (58%) lower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obstruction were all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Three cas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Malignant cells were detected in 1 case by urinary cytologic examination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ladder, especially those without other obvious mucosa changes under cystoscopy, are common histological variants of urothelium in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obstruction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obstruction of the lower urinary tract might be the causes for proliferative lesions of the bladder It is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treatments should be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scope and histological type of the proliferative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DDER mucous membrane HYPERPLASIA
下载PDF
复杂性尿道下裂修复失败后的治疗 被引量:13
16
作者 徐月敏 傅强 +1 位作者 撒应龙 张炯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游离黏膜、带蒂皮瓣或二种组织拼接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修复失败后病例的效果。方法采用3种游离黏膜或带蒂阴茎皮瓣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修复失败后患者36例,其中带蒂阴茎皮瓣尿道成形7例,舌黏膜与阴茎皮瓣拼接... 目的探讨不同游离黏膜、带蒂皮瓣或二种组织拼接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尿道下裂修复失败后病例的效果。方法采用3种游离黏膜或带蒂阴茎皮瓣尿道成形治疗尿道下裂修复失败后患者36例,其中带蒂阴茎皮瓣尿道成形7例,舌黏膜与阴茎皮瓣拼接重建尿道3例,结肠黏膜重建尿道2例,1条舌黏膜重建尿道9例,1条颊黏膜重建尿道7例,采用2条口腔内黏膜拼接重建尿道8例。阴茎用弹力绷带包扎4d,每天用抗生素液冲洗尿道1次。结果36例术后随访3~84个月,平均32.6个月。术后2~3周发生尿瘘4例。术后2~3个月新尿道发生狭窄3例,其中吻合口狭窄1例,经尿道扩张5次后排尿通畅;尿道外口狭窄2例,经手术矫正后均排尿通畅,Qmax分别为37.3和28.7ml/s。余者排尿通畅,尿线粗,Qmax 18.0~46.0ml/s,平均26.8ml/s。结论舌黏膜与颊黏膜具有取材方便、创伤小的特点,较适合于尿道下裂修复失败后皮源少患者的尿道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 外科皮瓣 尿道下裂 尿道成形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在黏膜上皮中的运动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倩 张小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在黏膜上皮中运动的过程。方法: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猪、山羊、马和兔小肠、气管和子宫等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结果:黏膜IEL大都分布在上皮的基部,少量靠近黏膜上皮的游离面。IEL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约80%IEL为静止...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在黏膜上皮中运动的过程。方法: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猪、山羊、马和兔小肠、气管和子宫等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结果:黏膜IEL大都分布在上皮的基部,少量靠近黏膜上皮的游离面。IEL主要以两种形态存在:约80%IEL为静止状态下的形态;细胞和细胞核呈圆形,细胞与周围的上皮细胞有明显的空隙。约20%IEL为运动状态下的形态,细胞呈不规则形。小肠IEL的数量远比子宫和气管的多;小肠中回肠IEL和固有膜淋巴细胞的数量又比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多。小肠IEL呈运动状态下形态的IEL远多于子宫和气管。其中回肠中大部分IEL呈运动状态下的形态。结论:黏膜IEL来自于固有膜,通过黏膜上皮向腔内方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 上皮内淋巴细胞 运动状态 组织学观察 小肠IEL 上皮细胞 十二指肠 固有膜 形态 子宫 气管 游离面 细胞核 不规则 回肠
下载PDF
十六角蒙脱石治疗婴幼儿腹泻病104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安淑华 郑华城 徐梅先 《新药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十六角蒙脱石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单纯婴幼儿腹泻病115例,其中治疗组60例为A组,采用十六角蒙脱石1-2g,po,tid,疗程3d:对照组55例为B组,采用阿米卡星、利巴韦林或双黄连治疗。另外,有... 目的:观察十六角蒙脱石治疗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单纯婴幼儿腹泻病115例,其中治疗组60例为A组,采用十六角蒙脱石1-2g,po,tid,疗程3d:对照组55例为B组,采用阿米卡星、利巴韦林或双黄连治疗。另外,有其他感染合并腹泻85例,其中治疗组44例为C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服十六角蒙脱石。方法及疗程同A组,对照组41例为D组,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加服庆大霉素、胃酶合剂。结果:A和B2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7%和69%(P<0.01);C和D2组止泻时间依次为1.8±0.8d和2.5±1.1d(P<0.01)。结论:十六角蒙脱石对单纯性和其他感染合并腹泻均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角蒙脱石 婴儿 腹泻 吸附 粘膜
原文传递
超声内镜及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艳萍 陈宏辉 +1 位作者 李国庆 王正根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第11期1602-1605,160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及内镜微创手术切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胃镜检查发现的110例SMT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其中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及内镜微创手术切除SM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该院胃镜检查发现的110例SMT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其中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5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2例[其中内镜黏膜下挖除(ESE)术5例],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TER)1例,外科手术切除19例,行针状刀开窗及热活检钳烧灼7例。手术标本均进行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总结超声内镜特点,并与最终诊断进行比较。术后定期进行内镜随访1-24个月,观察内镜微创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10例患者经内镜超声检查诊断为平滑肌瘤29例,间质瘤39例,脂肪瘤12例,异位胰腺19例,囊肿7例,神经内分泌瘤4例。89例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表明病灶完整切除,切缘及基底部无病变组织残留,其中黏膜肌层病变39例,黏膜下层病变28例,固有肌层肿瘤22例。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学诊断肿瘤性质符合率为84.27%(75/89),来源层次符合率为87.64%(78/89)。2例出血、3例穿孔患者均在镜下给予钛夹夹闭,经保守治疗后痊愈。86例患者内镜术后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或远期并发症。结论超声内镜指导下微创切除SM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消化系统肿瘤/超声检查 黏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质子泵抑制剂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谢妮 阳学风 +1 位作者 吴清 胡杨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8期2733-2734,2736,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质子泵抑制剂(PPI)对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156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6例、奥美拉唑组(B组)55例... 目的观察不同质子泵抑制剂(PPI)对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的156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6例、奥美拉唑组(B组)55例、埃索美拉唑组(C组)55例,A组只服用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治疗,其余两组除此之外,分别顿服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均每天20 mg。6个月后对各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和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评估比较,并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结果与A组比较,B、C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糜烂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及Hp感染阳性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方面与埃索美拉唑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 阿司匹林 投药和剂量 创伤和损伤 黏膜 预防 上消化道黏膜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