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敏感性及实用性 被引量:217
1
作者 许光旭 高晓阳 陈文红 《中国康复》 2001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偏瘫患者康复前后运动能力与 Fugl- Meyer运动积分 (FMA)相关性研究判断其对治疗效果评定的敏感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偏瘫患者 2 1例 ,于入院前后分别进行 FMA下肢运动积分、实际运动能力 Rivermead运动指数 ...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偏瘫患者康复前后运动能力与 Fugl- Meyer运动积分 (FMA)相关性研究判断其对治疗效果评定的敏感性及实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的偏瘫患者 2 1例 ,于入院前后分别进行 FMA下肢运动积分、实际运动能力 Rivermead运动指数 (RM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 (FIM,选用转移与行进积分 )。康复方法以下肢物理治疗、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为中心。统计采用配对 t检验与相关分析。结果住院治疗前后比较 FMA,P>0 .0 5 ;RMI与 FIM,均 P<0 .0 5。三者治疗前后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P <0 .0 0 1)。治疗前后差值相关性分别为 FMA -RMIr=0 .48(P<0 .0 5 ) ;FMA - FIM r=0 .0 8(P>0 .0 5 ) ;RMI- FIM r=0 .5 8(P<0 .0 1)。结论 FMA可反映下肢运动能力 ,但对治疗前后评定敏感性差 ,与 RMI和 FIM比较不能直观反映患者实际移动能力 ,其实用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 评估 敏感性 实用性 FUGL-MEYER 偏瘫 康复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9
2
作者 胡永善 朱玉连 +2 位作者 杨培君 谢光柏 吴慧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一个月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2 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74例 )和对照组 (5 5例 )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 ,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疗等康复治疗方法 ,并对每例患者在进入课题时和一个月后测试两次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 结果 :治疗组两次评价分别为 4 .94± 4 .5 4、10 .6 0± 5 .2 0 ,对照组为 7.5 6± 6 .36、10 .2 7± 6 .5 7;两组前后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两组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一个月后运动功能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一个月后的运动功能能力具促进的作用 ,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治疗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2
3
作者 高聪 蒲蜀湘 朱德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并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程度有无差别。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96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48例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 2 4h及治疗后 6— 8周进行测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测评 ,日常生活能力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经 6— 8周治疗后 ,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其改善幅度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康复组FMA平均值转化为运动最大程度百分比 ,治疗前后下肢均较上肢为高 ,但治疗后FMA的提高程度上下肢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残损水平分析 ,经过康复治疗后 ,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障碍的恢复程度在病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能力 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治疗 偏瘫患者 治疗后 对照组 急性脑卒中 自我锻炼 结论 最大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1
4
作者 常再平 王林 +2 位作者 李龙 贺容博 李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2116-2118,2109,共4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受诊的...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于我院受诊的ONFH患者87例,按照其所用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传统组采用传统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共43例病例;研究组采用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共44例,比较两组Harri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变及统计并发症信息。结果:研究组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无柄解剖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ONFH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HARRIS评分 股骨头坏死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7
5
作者 杨妮 杨凯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3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观察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运动康复功能锻炼和针灸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的肌力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功能锻炼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偏瘫 运动康复功能锻炼 针灸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一种新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测方法──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的制订 被引量:91
6
作者 高谦 卓大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6期244-249,共6页
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测方法很多。其中FMA(Fugl一MeyerAssessmentofMotorFunction)较有代表性,但由于其过于繁锁、费时,而限制了应用。作者按FMA评测规则对7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评测,将... 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评测方法很多。其中FMA(Fugl一MeyerAssessmentofMotorFunction)较有代表性,但由于其过于繁锁、费时,而限制了应用。作者按FMA评测规则对76例脑卒中病人进行评测,将所得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指标聚类分析,从而对原FMA表进行了简化,得出一个简化的FMA表。简化FMA仍以Brunnstrom的阶段论为理论基础。该表可评价脑卒中病人的各个方面,包括:上、下肢功能(54)分、平衡功能(10)分、感觉功能(10)分、关节活动及疼痛(16)分,总分90分。该表可用以评价偏瘫侧和“正常侧”。简化FMA最大优点是省时、简单、易用,便于交流。其评价结果可指导治疗,特别适用于早期脑卒中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运动功能 中风 评测方法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1
7
作者 陈秀芳 王朝军 +2 位作者 罗国英 相松飞 马兰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评估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在康复科指导下的早期康复训练...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评估其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在康复科指导下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入院1周时和出院时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2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经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01),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训练,不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而且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早期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0
8
作者 王红娟 陈丙坤 吕政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7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 目的探究与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连续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Bathel指数(BI)、FuglMeyer评分(FMA)、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BI、FMA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升高,其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运动功能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应用现状和主要性能指标分析 被引量:88
9
作者 蔡焕青 邵瑰玮 +3 位作者 胡霁 文志科 王兴照 吕俊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7-123,共7页
近年来,随着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选取典型机型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进行了试验,总结分析了主要性能指标现状,针对电网巡检应用需求,提出了在巡检能力、运动功能、抗电磁干扰性、环境... 近年来,随着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选取典型机型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进行了试验,总结分析了主要性能指标现状,针对电网巡检应用需求,提出了在巡检能力、运动功能、抗电磁干扰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的方向,指出小型化、工具化和集中使用型变电站机器人是未来应用的主流,提出应建立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技术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试验能力建设,以确保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巡检机器人 试验测试 巡检能力 运动功能 抗电磁干扰性能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85
10
作者 夏楠 任彩丽 +2 位作者 王红星 励建安 付娟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6-401,共6页
目的:初步探究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的中重度运动功能损伤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2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 目的:初步探究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对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改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进行住院康复治疗的中重度运动功能损伤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2例,随机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3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3周的标准化运动训练流程干预,该流程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进行性加重时开始执行,持续3周,要求总训练强度至少达到每天1.5h,且其中治疗师的一对一训练与手法训练应≥60min,且从第一周就开始进行既定的5个主要方面,16到22项具体的训练介入。具体内容包括:肢体主被动活动、神经肌肉电刺激、床上运动、站立训练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训练等。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于康复介入前后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MBI差值(MBI_1-MBI_0)与MBI改善程度([MBI_1-MBI_0]/[100-MBI_0]×100%)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的FMA相关指标评分及其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标准化康复训练流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ADL能力恢复速度和恢复程度;虽然与常规治疗相比未能获得运动功能的显著差异,但该运动训练方案有助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标准化康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流程 脑梗死 急性期康复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2
11
作者 毛媛 朱芸 张天照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因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共300例,根据康复方式分为早期康复训练(早期组)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于两组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因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患者共300例,根据康复方式分为早期康复训练(早期组)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干预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其神经功能康复情况,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估其运动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估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ESS和MMSE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NIHSS、ESS和MMSE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早期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SS和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FMA和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均显著提高,早期组的FMA和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显著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早期康复,同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康复 运动功能 生活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康复护理措施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8
12
作者 张晓侠 王英 王江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后的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80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后采用ADL和FMA评分法评价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儿应用康复护理措施后的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80例小儿脑瘫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前后采用ADL和FMA评分法评价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并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升高,自理能力、运动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ADL评分以及FMA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有效率高达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42.5%(P<0.05)。结论对小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康复护理 运动功能 康复效果
下载PDF
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7
13
作者 王灵芝 符雅屏 田瑛 《中华全科医学》 2014年第2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分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入组时在运动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观察组的上肢肌力评分和下肢肌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入组时在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观察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精力、疼痛、睡眠、社交活动、躯体活动、情感6个方面的NHP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够针对脑梗死的恢复特点进行护理,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康复护理 脑梗死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0
14
作者 梁天佳 吴小平 +3 位作者 龙耀斌 曹锡忠 杜灿荣 廖明珍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神经肌肉促进训练、肌肉牵张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神经肌肉促进训练、肌肉牵张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作业治疗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性训练,包括腹横肌、多裂肌、髂腰肌、臀肌肌力训练及躯干、骨盆控制训练等。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ADL能力、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相对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ADL能力、步行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具有正相关性。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 偏瘫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8
15
作者 操良松 李秀娟 +5 位作者 何丽娟 王振军 江光耀 喻桂姣 朱广为 肖慧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具有不同程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予醒脑开窍针刺...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具有不同程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予醒脑开窍针刺联合早期康复训练。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为77.8%,对照组为50%,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其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ugI-Meyer评分、BM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其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醒脑开窍 针刺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对OSA-COPD共存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4
16
作者 陈瑞英 马小花 +2 位作者 孙婷 刘峰辉 刘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观察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共存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7例OSA-COPD共存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夜间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 目的观察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共存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7例OSA-COPD共存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夜间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氧疗及支气管舒张剂治疗,观察组同时辅以8周强化肺康复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及肢体运动训练等)。于入选时、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SpO2)、夜间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比值(TST90)等]、动脉氧分压(PaO2)分析、肺功能测定[检测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FEV1/FVC%等]、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等。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AHI、LowSpO2、TST90及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FVC、FEV1及6MWT[分别是(2.23±0.38)L、(1.41±0.28)L及(397.3±71.3)m]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SGRQ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日常生活评分及总分[分别是(52.26±8.78)分、(71.34±10.65)分、(42.53±10.23)分及(51.31±13.35)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NPPV可有效提高OSA-COPD共存患者对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的耐受性;在此基础上辅以短期强化肺康复训练(以呼吸功能训练及肢体运动训练为主)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肺康复训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经颅磁刺激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2
17
作者 白艳 王秀霞 陈海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2,共6页
背景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治疗对患儿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常规综合训练的康复效果不够理想。经颅磁刺激通过脉冲磁场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核心肌力训练是对核心肌群的针对性合力康复方法,可系统性解决患儿身心状态。目... 背景痉挛型脑瘫的康复治疗对患儿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常规综合训练的康复效果不够理想。经颅磁刺激通过脉冲磁场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促进大脑功能恢复;核心肌力训练是对核心肌群的针对性合力康复方法,可系统性解决患儿身心状态。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48例)、对照组(150例)与研究组(1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与核心肌力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经颅磁刺激。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采用改良Tardieu痉挛量表(MTS)及粗大运动功能测评量表(GMFM)对患儿肌肉痉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比三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及步行速度。结果训练方法与时间对MTS评分、GMFM评分均存在交互作用(P<0.001),训练方法及时间对MTS评分、GMFM评分主效应均显著(P<0.05)。三组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MT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MTS评分均低于治疗1个月,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1个月(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对照组和研究组MT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GMF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MT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时,三组患儿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踝关节活动度大于常规组,研究组大于对照组(P<0.05)。三组治疗3个月时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P<0.001)。三组步行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695,P<0.001);其中对照组和研究组步行速度快于常规组,研究组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经颅磁刺激联合核心肌力训练可促进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肌痉挛及运动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经颅磁刺激 肌力 痉挛型脑瘫 肌痉挛 运动功能 康复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1
18
作者 刘桑 焦富英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974-977,共4页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比较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FMA评分、下肢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80.5%,明显低于观察组(治愈率为80.5%,总有效率为91.5%)(P<0.05),2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偏瘫中风患者治疗中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单独使用脑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针灸 康复治疗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老年 脑血管 疗效
下载PDF
火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7
19
作者 王宁 李志峰 吴海红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4-308,共5页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40例。火针组以火针点刺患侧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等穴,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患侧肩髃、极泉、曲池、...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40例。火针组以火针点刺患侧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等穴,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患侧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每日治疗1次,每2d治疗1次,共治疗3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痉挛侧上下肢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张力均减轻,肢体运动功能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火针组上肢肌张力低于常规针刺组,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P<0.01),两组下肢肌张力及肢体运动功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火针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而常规针刺组为65.0%(26/40),火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在降低中风后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张力和改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尤其是改善上肢肌张力和肢体运动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疗法 中风 痉挛性偏瘫 肌张力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3
20
作者 尚翠侠 李强 +1 位作者 刘珊珊 侯海涛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19-621,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 (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PNF疗... 目的 对比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 ,康复组采用综合疗法 (包括药物治疗、Bobath疗法、PNF疗法及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 2 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ADL。结果 所有受试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明显减少 ,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 ,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 ,康复组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康复与药物治疗相比 ,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提高平衡功能、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 临床研究 神经功能缺损 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