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动态血压特点 被引量:8
1
作者 康凯 曹珍菊 +1 位作者 赵旭明 王红梅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915-916,共2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 70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 1 0 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4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而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5 8%消失 (P <...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 70例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和 1 0 2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84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 ,而单纯高血压病患者 5 8%消失 (P <0 .0 1 ) ;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组 85 %出现晨峰 ,而单纯高血压病组 5 5 %出现晨峰 (P <0 .0 1 )。结论 :血压的昼夜变化和晨峰与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密切相关。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晨峰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梗死 动态血压 晨峰 昼夜节律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建昌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508-510,515,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32例进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20例,IMT增厚组56例,IM...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住院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132例进行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血管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20例,IMT增厚组56例,IMT斑块组56例,后2组判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另外,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132例患者分为非晨峰组49例和晨峰组83例。测定各组血脂、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 DBP)、血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结果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IMT斑块组TG、TC、LDL-C、HDL-C、ApoA、ApoB、Hcy、hs-CRP、24 hSBP、24 h DBP、dSBP、dDBP、nSBP、n DBP、24 hSBPV、dSBPV、血压晨峰检出率、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Hcy、hs-CRP、24 hSBPV、dSBPV、血压晨峰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血压晨峰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氨氯地平控制血压及其晨峰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春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22期62-63,共2页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氨氯地平(络活喜)对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50例1、2级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服用前及8周后应用ABPM评价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结果:150...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氨氯地平(络活喜)对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50例1、2级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服用前及8周后应用ABPM评价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MBPS(+)的患者减少,MBPS(-)的患者增多,治疗前后频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不仅能有效控制24h血压,而且还能降低血压晨峰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晨峰 苯磺酸氨氯地平 动态血压监测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